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黄金做的精致壁灯。处处都装饰着蓝田(陕西蓝田)璧玉和翡翠珠宝。这些盖世豪华,不但赵合德女士贫穷出身,没有见过,史书上说,自从中国有皇宫以来,也从没有见过。
《皇后之死》 赵飞燕•;赵合德赵飞燕•;赵合德女教习怀孕
赵合德女士的宠爱与日俱增,她知道姐姐玩的花招太多,偷情通奸的事,除非上帝特别保佑,很难天衣无缝。何况赵家姐妹只几个月工夫,就从平地直上云霄,有多少同样美丽的老奶,或过去陪刘骜先生睡过觉,或将来有睡觉的可能,都充满怒火,张开大眼,希望赵家姐妹出错。而身为皇后的赵飞燕女士大张艳帜的干法,跟一桶点了火捻的炸药一样,随时随地,都会爆炸,使赵家姐妹粉身碎骨,尸肉无存。赵飞燕女士已被淫欲和生孩子的渴望,搞得神志不清——从她竟向妹妹发脾气的事上可看得出来。但赵合德女士却清楚地察觉到四伏的危机,她除了广为收买宫里的大小男女外,还更加强控制权力魔杖,盖控制权力魔杖才是最基本的也。有一天,刘骜先生赵合德女士在一起时,谈谈张家长,道道李家短,不知不觉说到赵飞燕女士。刘骜先生表示他确实听到一些关于野男人的传闻,脸色变得铁青;但赵合德女士却不动声色,淡淡地曰:“我姐姐性情太过刚直,刚直一定招来怨恨,宫廷之中,到处都是仇敌,那些因得不到你老哥宠幸的人,迁怒到姐姐身上,就千方百计,诬陷谗构。我们姐妹的性命都握在你手,只要你听她们一句话,赵家就灭门绝种矣。”说到这里,想一想她们的命运也真是这样,忍不住呜咽流涕,悲痛失声。刘骜先生怜香惜玉,急忙搂到怀里,为她拭去眼泪,发誓绝不受任何人的挑拨,绝不上任何人的当。为了表示对赵家姐妹的信任,他采取残酷手段,凡是向他打小报告透露皇后奸情的人,一律处决。这是自绝聪明的有效高招,他的绿帽子遂变成铁做的,赵飞燕女士也安如泰山。
然而,千算万算,不如天老爷一算,赵家姐妹虽然竭尽所能,仍然不能怀孕。刘骜先生也暗自着急,而且臭男人差不多都是感情走私动物,即令情妇不比正式妻子高明,但为了新鲜,也往往喜欢换换口味(读者老爷容禀,只有你阁下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爱情专一,早已脍炙人口矣,当然例外)。何况皇帝老爷,只要他愿意,如花似玉就会自动送上。所以即以赵家姐妹的天仙化人,也挡不住刘骜先生向外侵略。当时担任皇宫女教习(学事史)的一位曹宫女士,不但其貌如花,而且学识极好,教授赵飞燕女士《诗经》。夫宫廷之中,乃绝对的阴盛阳衰之地,臭男人只有一个,而老奶浩如烟海。读者老爷必须记住,公元前一世纪时的中国宫廷,也就是刘骜先生在位之际,宫女已有四万余人,赵家姐妹能在四万余位美女中扶摇直上,自然有她们的绝世武功。其他老奶既然沾不到男人的边,唯一的办法只有同性恋,一位仍以女性自居,而另一位则在心理上成为她的丈夫。这种同性恋的结合,术语称之为“对食”,虽实际上同是女性,但表现在外的,则俨然夫妻。曹宫女士的“对食”是另外一位宫女道房女士。
现在,刘骜先生看上了曹宫女士。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12年正月,赵飞燕女士立刻就发觉秘密,向曹宫女士询问。曹宫女士不敢承认,于是赵飞燕女士再向道房女士探听曰:“皇帝是不是跟曹宫上过床?”道房女士急忙回答不知道。她可能真的不知道,但即令知道,也不敢说知道——跟皇后争宠,那将引起杀机。可是几个月后,曹宫女士的娘曹晓女士(她的出身也是宫女)进宫看她女儿时,发现女儿肚子已经膨胀,盘问怎么回事。曹宫女士告诉老娘说,是刘骜先生打了她的主意。当年十月,曹宫女士在宫廷家畜管理处处长的官舍(牛官令舍),生下一个男孩。基于同情和顾念刘骜先生终于有了皇嗣,可能出于自愿,可能出于老娘曹晓女士的请求拜托,也可能是家畜管理处处长的命令,有六位宫女在旁服侍她临盆(我们可推想,道房女士一定在内)。
无论如何,对年已四十一岁的刘骜先生,孩子的降生,是一件喜事。按照当时封建制度的架构,有了皇位继承人,更是一件大事。如果是赵家姐妹生了娃儿,恐怕热闹得天都会翻过来。可是,生儿子的却是另外一个卑微的女性,人性遂行泯灭。
赵家姐妹马上得到情报,她们暴跳如雷兼义愤填膺。在生产后不久,众宫女的祝贺声还没有说完,一个手续完备的皇帝正式诏书——那是全国最高无上权威——上面盖着宰相(御史中丞)副署的大印,由宫廷侍卫官(中黄门)田客先生亲自送给宫廷监狱监狱长(掖廷狱丞)籍武先生,诏书上曰:“立即逮捕家畜管理处处长官舍那个产妇和新生的婴儿,以及在旁伺候的六名宫女,扣押特别囚房(暴室狱)。切记,不可问该新生婴儿是男是女,或是谁的孩子。”籍武先生迅速行动,把她们一网打尽。曹宫女士向籍武先生呼吁曰:“请你好好看顾孩子,你知道他是谁的骨肉耶。”呜呼,籍武先生当然知道孩子是谁的骨肉,可是,中国宫廷是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有权的不但有理,而且他本身更是法律,谁有胆量对抗?事实上,即令有胆量对抗,也没有力量对抗。
《皇后之死》 赵飞燕•;赵合德赵飞燕•;赵合德曹宫母子惨死
曹宫女士母子入狱的第三天,宫廷侍卫官(中黄门)田客先生,再度驾临,拿着刘骜先生的诏书,问籍武先生曰:“孩子死了没有?”籍武先生曰:“仍然健在。”田客先生回去向刘骜先生禀报,一会工夫,他阁下踉跄出来,喘气曰:“皇帝老爷(主上)和赵合德女士(昭仪)火冒三丈,你要完啦,为啥不早一点把孩子杀掉?”籍武先生悲不自胜,流下眼泪,曰:“孩子是皇帝的骨肉,不杀他我知道我会被处决,可是杀了他我同样也会被处决。反正结局已定,就请你去再见皇帝,代我奏明:他陛下到如今还没有后裔,不管是谁生的,儿子就是儿子,岂有贵贱之别?怎能忍心把唯一的骨肉处死请他三思。”
田客先生总算有担当,他再回去报告。显然的,赵合德女士起了疑心,认为籍武先生不是理想的奴才,他可能拒绝执行命令,而仍留得孩子活口。所以,当田客先生再出来时,他手上拿的皇帝诏书,已不要籍武先生杀孩子,而是要籍武先生:“今夜漏上五刻(天将亮时),把孩子交给宫廷侍卫官王舜。”
事情到此,已无法挽回,籍武先生问曰:“皇帝老爷听了我的意见,怎么反应?”田客先生曰:“瞠也。”瞠,两眼发直。呜呼,皇帝老爷对自己亲生儿子下毒手,历史上多得是;但皇帝老爷本不愿下毒手,却被一个女人逼得两眼发直,只好下毒手,实在是最奇特的变异。不知道赵合德女士有啥本领,能把该帝崽治得如此服帖。籍武先生没有办法,只好在指定的时间,把孩子交给王舜先生,由王舜先生抱回寝宫。
把孩子抱走之后,厄运砸向那位年轻的母亲曹宫女士头上。田客先生再度出现宫廷监狱(掖廷狱),交给籍武先生一个绿色小箱,小箱上有刘骜先生的笔迹,曰:“籍武:把小箱里的东西交给在押的那个女人,你要亲自监督,看她下咽。”籍武先生打开小箱,有药两包(用不着多说,就知道那是啥药矣),另外还有刘骜先生在一张小薄纸上,亲笔写给“在押的那个女人”的一封可怕的情书,曰:“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宫,汝自知之。”
伟能,是曹宫女士的别号。刘骜先生称呼得如此亲热,却要把她毒死,而且勉励她“努力”吃下,人生到此,夫复何言。曹宫女士看到了刘骜先生的便条,哭曰:“赵家姐妹果然企图独霸大权,掌握天下矣。我儿前额上长有壮发,跟他爷爷刘先生长得一样。孩子在哪里?恐怕难逃一死。求求你,想办法禀报皇太后(王政君女士),救孩子一命。”在狱吏强迫下,她服下毒药,毒发身死。呜呼,曹宫女士,她有何辜?然而,更惨的还是服侍她生产的六位宫女,她们被召入寝宫,出来后一个个面无人色,向籍武先生哭曰:“昭仪(赵合德女士)向我们说:‘我知道你们没有罪,但你们非死不可。现在由你们选择:是自己了断,还是送到政府处斩?’我们自愿自杀。”自杀方法是上吊,六条绳索悬在梁间,她们遥向家乡的父母哭拜长辞,父母们仍在盼望他们的女儿在皇宫中,或许有一天能出人头地,如今一切结束。没有人能救她们,只有一个人——刘骜先生——有这个力量,但有这个力量的人却正是凶手。另外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曹宫女士乞求禀报的皇太后王政君女士,可是宫闱重重,杀机四伏,谁能去?谁又敢去?
——“壮发”是啥,《汉书》颜师古先生注曰:“发当额前,侵下而生,今俗呼为‘圭头’者是也。”颜师古先生的“今”指的是七世纪,距现在一千三百年,已无法从“圭头”上去了解。“侵下而生”,可能是头发生得太低,也就是前额与发眉之间的距离太窄。依相书上说,前额不广,主少运不佳。不过这种解释,有点勉强,孩子初生下来,胎发若有若无,很难显示出明确的界限。可能是婴儿的头发本都稀疏柔软,只曹宫女士的婴儿,跟他祖父刘先生一样,前额上有几根较为粗硬的头发。
孩子被王舜先生抱回寝宫,并没有马上杀掉,而且还为他选择了一位名张弃的宫女,做他的乳母。王舜先生还吩咐张弃女士曰:“好好养育这娃儿,你会得到重赏,千万不要泄漏。”
——看情形这是刘骜先生临时改变主意,否则王舜先生不可能有这种承担。
《皇后之死》 赵飞燕•;赵合德赵飞燕•;赵合德一哭二闹三上吊
然而,赵家姐妹的密探无孔不入,已控制整个宫廷,所以事情仍然泄露。张弃女士喂养孩子只十一天,忽然,女官(宫长)李南女士,拿着皇帝老爷的诏书,向她索取孩子。张弃女士于法既不敢拒绝(拒绝也没有用,徒赔上自己性命),于情也不能拒绝(老爹看看亲生儿子,总可以吧)。李南女士把孩子抱了去,从此,世界上再没有人听到孩子的消息。一般人看来,这孩子属于“天潢贵胄”,照正史上的程式,一定有六丁六甲,谒者功曹,以及天上地下各种神灵,保佑呵护。可是现在他却孤苦伶仃,距他降生不过二十天,眼睛刚刚睁开,小面颊上刚刚露出可爱的笑容。——读者老爷老奶,如果怀中有二十天的娃儿,可知孩子是怎么脆弱纯真,每一安详的呼吸,都引起爹娘的担心和喜悦。想不到这么一个无识的小儿,一生下来,两位美女死敌已等在世界上,决心把他铲除。我们不知道孩子是怎么死的,可能被活活饿死,几日几夜地哇哇啼声,使我们心碎。也可能被人双手扼杀,连挣扎的力量都没有。
不管怎么吧,小生命从此消失。一具小小尸体,夜半被人抱出皇宫,扔到荒郊野外。
赵家姐妹谋杀了曹宫女士母子之后不久,又掀起第二场血腥。
第二场血腥女主角是许美人。“美人”,小老婆群第六级,跟赵合德女士第一级的“昭仪”,相差五级。她跟我们不久就要谈到的许皇后,都是刘骜先生祖母许平君女士娘家侄孙女,出身高贵,而且拥有雄厚的姻亲关系,娘家很多人担任高级官员和高级爵位。这已使赵家姐妹在心理上产生自卑,因自卑而恐惧,所以一旦反击,也更为强烈。许美人也是一位美貌娇娘(读者老爷切记:宫廷中哪有丑八怪?便是七八九十流角色,小民看啦都会惊为天人,血压立刻升高到三百度——那就是说,头“嗡”的一声晕啦,说不定还会栽倒在地)。老嫖客刘骜先生,虽在赵家姐妹严密管制之下,仍然觑空“召”她上床,一年之中,大概“召”她两三次。公元前11年二月,她怀了身孕。十一月,生下一个白胖儿子。曹宫女士生子是公元前12年,一年之后,许美人又生子,这对赵家姐妹又是一个晴天霹雳,曹宫女士母子的惨剧,再度上演。
当许美人刚分娩时,刘骜先生窃窃心喜,但他长久地被赵家姐妹——尤其是被赵合德女士降伏,不敢公开表示什么,只暗中派宫廷侍卫官靳严先生,陪同御医前去探望,又送给许美人三粒保养身体的名贵丸药。刘骜先生最初的意思,可能希望一直隐瞒下去。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或许他了解赵家姐妹暗探密布,恐怕隐瞒不住;或许他受制于赵家姐妹太久,总觉得不对劲,将来万一戳穿,恐怕后果堪虞,他承受不了那时的风暴;或许他忽然福至心灵,认为“自首投案”,要比“缉捕追拿”,容易得到谅解,赵合德女士会因此承认这件既成事实,也说不定。不管什么原因吧,反正是刘骜先生找了一个黄道吉日,趁赵合德女士兴高采烈之际,结结巴巴向她招认他的罪行。好啦!这可不得了啦,刚刚费了吃奶的劲断了一个孩子,现在又出现另一个孩子。赵合德女士对付曹宫女士,是怎么踢腾的,史书上没有提到细节,而对付许美人母子,她阁下踢腾的细节,史书上却有生动的记载,历历如绘。赵合德女士立刻柳眉倒竖,杏眼圆瞪,问刘骜先生曰:“你不在我这里睡觉时,总一口咬定住我姐姐那里,好吧,许美人的儿子是怎么生出来的吧。”忽然间她想到事态严重,号曰:“难道你存心要姓许的再当皇后呀”刘骜先生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咦!如果换了柏杨先生,只要一句话就堵住她的嘴,我的本领是反唇相讥曰:“是你们姐妹不会生儿子呀。”可是刘骜先生已心胆俱裂,无法招架,他肚子里一定也会这么喊的,只是不敢说出而已,他只敢用赎罪的表情,乞求怜悯。而赵合德女士表演得确实轰轰烈烈。她早已泪涕交流,痛不欲生,拼命擂自己的酥胸,擂胸还不算,为了加强戏剧性效果,她还用头撞墙,当然不是真撞,所以在被宫女们抱住之后,她就和较小的目标撞——撞柱子,撞床栏杆。十八般武艺亮相已毕,然后哭倒在御床之上,哭着哭着,又从床上栽下来,誓言不再活啦。刘骜先生说了两火车柔情蜜意的话,好容易才把她安顿住。可是,因为刘骜先生没有提出对孩子处置的办法,大闹一场等于白闹,为了取得明确胜利,她就绝食,哭曰:“现在怎么安顿我呀!我要回娘家了呀。”——又是老比喻,换了柏杨先生,早答曰:“打铃,那太好啦,鼓得白。”然而,绝顶聪明之士,则是善于看人端菜碟的,你吃啥,她端啥,刘骜先生吃紧箍咒,赵合德女士就念紧箍咒。此谓之猫叼耗子,吃定啦。
——一个人必须有看人端菜碟的段数,才能青云直上,故聪明才智之士,恒“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柏杨先生虽然也非常聪明才智,却是见人固说人话,见鬼也说人话,反正是王二傻子卖柿子,对谁都照本实发,结果赔了个精光。假设当时是柏杨先生,赵合德女士准另有一套,同样也难逃她的手心。
《皇后之死》 赵飞燕•;赵合德赵飞燕•;赵合德连杀二子
赵合德女士演出的节目,“一哭,二闹,三上吊”,是中国女人征服臭男人的传统法宝。最初嘤嘤嗡嗡,跟你哭个没完,哭得臭男人肝肠寸断,兼眼冒金星。如果哭不能达到目的,就来一个天翻地覆、山摇地动。有文闹焉:或卷铺盖回娘家,或跑到办公室鼻涕一把泪一把,或向朋友们宣传丈夫不是人,或在门口指桑骂槐、口沫四溅。有武闹焉,完全戏台上王媒婆的干法,摔桌椅摔板凳,砸家具砸玻璃窗,跑到大街上跳高,甚至一状告到法院。如果仍然不能取胜,则老娘不活啦,跟你这个忘恩负义的王八蛋同归于尽,教你吃人命官司。
“绝食”,属于“闹”的一种。对付权势,是一种抗议,若甘地先生是也。对付爱人,是一种撒娇,就是现在赵合德女士露的一手。她阁下一拒绝吃饭,刘骜先生就慌了手脚,求告曰:“我这么爱你,才不隐瞒,什么事都告诉你。我以为你会知道我心的,想不到反而使你气成这个样子,你不原谅我,我只有陪你一块死。”于是,他阁下也拒绝吃饭。这反击异常凌厉,赵合德女士承当不起,盖如果僵持下去,只要一顿不下肚,皇太后得知,一翻御脸,赵合德女士可要全盘输掉。而且他既彻底屈服,也就回心转意,反过来劝他,曰:“我不吃是为了我既伤心又害怕,你不吃是为了啥呀你一再保证说:海枯石烂,决不辜负你。而今,许美人有了孩子,不是辜负我是啥呀”刘骜先生重新发誓曰:“皇天在上,永不使许家女儿当皇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