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书金站在韩先楚身旁,同时手擎望远镜,观看着三纵的先头部队潮水般地拥进了城垣突破口。他焦急地请示道:“韩司令,突破口撕开了,该我们的了!”

得到批准后,十七师先头部队四十九团在团长赵浩然的指挥下,如同离弦的箭、脱疆的马,飞速向锦州城里冲去。该团的先头突击队三营,乘敌混乱之机,猛打猛冲,向神社之东的大同街、康德街发展,并迅速逼近了铁路。

铁路南边的敌人,凭借着几列火车车厢的掩护和铁路局守敌的火力支援,拼死顽抗。三营七连奋勇冲杀,与敌反复争夺,只用了20分钟即歼敌近500 人,攻下20余个地堡。

为了迅速插向敌人纵深,四十九团又把下一步的尖刀任务交给了三营八连。赵团长严肃地对八连指战员们说道:“上级把我们从吉林调到这里来,就是要我们勇猛地穿插分割敌人,我们可不能给攻坚老虎的脸上抹黑。”

八连马副连长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团长,请放心吧!插不到铁路南边就不回来见你!”

说罢率领着部队就冲了上去。在九连的协助下,八连相继攻占了大楼十余座,在铁路南开辟出一条500 余米宽的走廊,为团主力的继续攻击打开了通道。战后,八连以其突出的表现,荣获了“猛虎尖刀连”的光荣称号。

四十九团通过铁路后,发展异常迅速,战至下午6 时40分,已将铁路警察署的守敌全部解决。随即又向锦州敌守备的心脏——铁路局发起进攻。

铁路局是一座钢筋水泥筑成的大楼,四周用沙包垒起一圈圈临时性的掩体工事,为铁路南敌人的一个大支撑点。夺取了它,就将直接威胁到敌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和第六兵团部。担任主攻的二营部队,在机枪和六○炮的掩护下,从四面向大楼发起冲击。六连爆破组摸黑从窗口推进一个几十斤重的炸药包,霎时间,火光四射,响声震天,吓得楼里的敌人四处乱窜。二营趁势发起冲击,仅用30分钟,就将600 名守敌全部歼灭,并且缴获了大量的坦克、榴弹炮、汽车等军用物资。

当东总得知十七师已将铁路局这一战略要点拿下后,立即发来了电报嘉奖:部队投入纵深,发展迅速。望发扬‘攻坚老虎’的巷战威力,争取锦州战役全部胜利。

此时,十七师第五十一团也在团长赵月光、政委王奇的率领下,以风卷残云之势连续攻占了锦州车站,竞技场等地。随后,龙书金又命令五十团一营向东南发展,直插敌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附近的纺纱厂和被服厂。经二小时激战,歼敌千余名,迫使敌东北“剿总”副司令范汉杰等,龟缩到锦州老城躲了起来。四十九团在拔掉了神社和铁路局两颗钉子后,又乘胜扩大战果,与第五十一团一部继续向西南攻击,先后占领邮政管理局、锦州银行等重要敌据点,俘敌1500余人。战斗中,四十九团年仅20多岁的杨政委身先士卒,不幸壮烈牺牲。全团战士高喊着为政委报仇的口号,奋勇杀敌,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最终将国民党暂编第五十师和第八十八师全歼。第五十一团也于早晨6 时30分,与兄弟部队一起,攻占了国民党军第六兵团司令部。

在整个锦州攻坚战中,十七师共毙伤俘敌1 万余人,缴获轻重机枪300 多挺,各种火炮50多门,坦克3 辆,以及大批军用物资。胜利地完成了总部首长交给的攻坚任务。

锦州攻坚战,六纵十七师再显神威。东北军区司令部对十七师的评价是:该部队历史不算老,战斗作风顽强,进步快,善于夜战及村落战斗,战士勇猛,长于使用爆破,攻坚力最顽强……为东北野战部队中攻坚力量最顽强之部队。

就在十七师浴血锦州大打攻坚战之时,六纵的主力(十六师和十八师)

则在不停地进行着运动战。它们先是在彰武西北地区,与企图援锦的廖耀湘兵团周旋,诱敌北进,使之不能西援;10月15日锦州攻克后,东野总部鉴于长春守敌有向沈阳突围的迹象,又令六纵即刻东返通江口(法库以东),协同北面我军歼灭突围之敌。当六纵正兼程向东江口急进途中,长春因守敌之第六十军起义而获解放,东野总部又令六纵停止前进,原地待命。

接电后,六纵党委的五名常委(司令员黄永胜、政治委员赖传珠、副司令员杨国夫、参谋长黄一平、政治部主任邓飞)讨论了战局的发展,一致认为:锦州之攻克、长春之解放,使东北战场上的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我军攻克锦州的部队,必将回师歼灭廖耀湘兵团。但我军主力到达之前,廖兵团

很有可能向营口或沈阳撤退。因此,六纵的任务,很可能由原来的拖住敌人变为阻击敌人。于是,他们主动令部队作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后来战局的发展,果然证实了他们的分析和判断。

攻锦战役即将结束时,林彪再次将目光转向了廖耀湘兵团。不过这次盯住廖耀湘,可不是怕它拼命援锦,而是怕它跑回沈阳。 10 月6 日,林彪根据廖耀湘兵团继续西进的行动,向中央军委建议,决心诱敌深入,在辽西地区打大歼灭战,聚歼廖兵团!廖耀湘兵团几乎汇聚了东北国民党军的全部精锐。歼灭了廖兵团,等于解决了东北作战问题的大半。19日,中央军委复电批准了东野的作战计划——就地聚歼廖耀湘兵团于野战之中,堵住廖耀湘兵团东逃沈阳任务,就落到了正位于该兵团侧后的六纵身上。东野总部随即发出了一系列命令:命令第六纵队以强行军从彰武方向迅速插到新民以西地区,坚决堵死廖耀湘东逃之路;命令原在正面阻击廖敌的五纵和十纵实施正面攻击,紧紧抓住廖兵团;命令刚刚结束攻锦的部队,不顾伤亡和疲劳,星夜兼程赶往作战地域,务必合围廖耀湘兵团。

一切布置就绪后,林彪最担心的就是六纵队能否截断廖耀湘的逃路了。

因为这十几万国民党精锐部队,一旦逃回沈阳,要再想聚歼,这仗可就要难打得多了。

六纵指挥员们当即进行了认真研究。东野总部电报中指出的“全局的关键,在于能否彻底切断敌人的退路”这句话,尤使他们感到肩上担子的重大。

能够领受这一关键任务,固然说明野司首长对六纵的充分信任。但以手头仅有的两个师,前后左右又没有友邻部队,却要堵住包括两个“王牌军”在内的十几万敌军的拼死突围,又谈何容易。加之又是平原作战,有利于敌军充分发挥炮兵、装甲兵的优势,这一场阻击仗必将是空前地险恶。

但军令如山,容不得半点迟疑。更何况六纵是东野的主力,主力就要有主力的样子,就要为人所不能为之事。纵队首长决心:两个师由北向南并肩以强行军速度前进,并作好遭遇战的一切准备,一旦与敌遭遇,必须不顾一切抢占有利地形,坚决完成堵截敌人退路的任务。纵队政委赖传珠带领作战组随第十六师指挥所行进,以便及时指挥作战。

据当时给林彪当秘书的谭云鹏同志回忆说:接到六纵已向指定位置出发的电报后,一天一夜过去了,但是担负关键重任的六纵却再无音讯。六纵究竟进至到何处?东逃的廖耀湘兵团到底截住没有?总部是一概不知。林彪和刘亚楼当时真火了。这是自己在林彪身边工作多年来,第一次见他发这么大的火。

林彪、刘亚楼不停地问我:“有消息没有?”他们着急的心情可想而知。他们两个说着说着火了起来,林彪平素是很能沉得住气的,这时也生气了,吊下了脸子,说:“这个黄永胜,简直是乱弹琴嘛,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呢?要是让廖耀湘跑了,一定要严加处理!”刘亚楼同志火气更大,他瞪着眼睛,加大了嗓门说:“要是让廖耀湘跑了,非枪毙不可!”

10月24日凌晨,总部终于收到了黄永胜的电报,报告六纵先头部队第十六师已先期占领了新民以西的厉家窝铺车站。就在防御工事尚未构筑完毕之时,廖耀湘兵团的先头部队已蜂拥而至,拼命向沈阳方向逃窜。战斗打得异常残酷,十六师伤亡颇大。但此刻,后续部队第十八师也已赶到,并进入了防御阵地。黄永胜还表示,为了堵住廖兵团的退路,六纵将不惜一切代价和任何牺牲,坚守到至最后一人,以保证兄弟部队到达后围歼廖耀湘兵团。

直到这时,林彪和刘亚楼才算松了口气。黄永胜在电报中还解释说,他们之所以未同总部联络,主要是怕把廖耀湘放跑了。在这一天一夜中,六纵全部强行军,并且为了加快行军过度,途中又干脆命令指战员把行李和干粮袋通通扔掉,只携带枪支弹药,实行超强度急行军,其间不少战士都累得吐了血。部队20多小时没敢休息片刻。埋锅造饭的时间都没有,因此根本没有时间架电台与总部联络!

东野总部,上至司令员和参谋长,下至普通工作人员,无不为六纵的全局观念和顽强作风,大加赞叹、拍手叫好。当天上午,刘亚楼来到林彪屋里,两人说说笑笑,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六纵为聚歼东北国民党军主力廖耀湘兵团立了大功,林彪和刘亚楼便再也不提要枪毙黄永胜的事了,转而讨论起廖兵团歼灭后,何时进入沈阳的问题。10月26日下午,六纵接到东总电示:东野主力兵团已向黑山、大虎山东南地区及新立屯全面出击。在大部队到达之前,六纵必须坚决死守阵地,堵住逃敌。

面临被围歼恶运的廖兵团,为夺路而逃,发起了拼死的冲击。黄昏,第四十八团一连的张家窝棚阵地不幸失守。这一失守,直接威胁着通往台安公路要点的崔家岗子阵地,六纵防御全线即有被敌军突破的危险。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四十八团主力火速赶到并迅速占领了朱家窝棚、崔家窝棚一带。

经整夜激战,粉碎了敌军无数次的冲击,毙敌无数,并生俘200 余人,再次粉碎了敌人强行突围的企图。

六纵果敢迅速的行动和勇猛顽强的阻击,为最后全歼廖耀湘兵团,铺平了胜利的道路。

27日凌晨4 时许,一直在远处轰鸣的枪炮声已越来越近。六纵首长判定,是各兄弟纵队正向廖耀湘兵团实施穿插分割,当即果断决定:两个师除留一部分兵力坚守阵地外,各师、团主力皆可视当面情况,不失时机地全线出击,以获取更大的战果。各部接令后,立时全线出击,在炮火支援下,横冲直杀,打得敌人溃不成军,毙俘敌军无数。此时,参加锦州攻坚作战的六纵十七师也火速赶到,在朱家窝棚一带,又歼灭了一部分敌军。辽西会战终于胜利结束。包括新一军、新六军两支“王牌军”在内的国民党东北主力廖耀湘兵团,终被全歼。六纵为此次会战立下了大功。其中十六师更为勇猛,战后受到了东北野战军司令部的通令嘉奖。

在辽西会战中,六纵共计歼敌3 万余人,并生俘了廖耀湘兵团参谋长杨昆、新三军参谋长李定陆、第五十四师师长宁邦伟等将级军官若干名。再加上锦州战役,六纵在整个辽沈战役中共歼敌3。6 万余人;缴获长短枪14647 支,各种自动步枪2303支,轻重机枪1287挺,各类火炮444 门。

六纵坚守的厉家窝棚一带,成为了辽西会战取胜的关键之地。六纵在此阵亡了2000余名指战员。解放后,黑山县人民政府在厉家窝棚建立了一座辽西战役纪念塔,以纪念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

1948年11月1 日,按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六纵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三军,隶属第四野战军建制。洪学智任军长,赖传珠任政治委员,杨国夫、李作鹏任副军长,刘其人任副政委,雷震任参谋长,邓飞任政治部主任。下辖四个步兵师和一个炮兵团。第十六师改称为第一二七师,李作鹏兼师长,张池明任师政治委员;第十七师改称第一二八师,龙书金任师长,徐斌洲任政治委员;第十八师改称第一二九师,阎捷三任师长,袁克服任政治委员。原东北军区独立第六师调归第四十三军建制,改称第一五六师,邓克明任师长、钟人仿任政治委员。

全军共6。3 万人。

1948年11月下旬,第四十三军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当时,四野决心集中5 个军22个师共34万人,强攻天津。第四十三军的任务是位于香河、通县以西地区构筑工事,严防北平之敌南逃。

1949年1 月1 日,四野首长再次电令“攻坚老虎”第一二八师赶赴天津,参加攻坚作战。8 日,又电令该师为天津攻坚战总预备队。

1 月14日10时,天津总攻打响。当各突击集团从东、西、南三路突进天津市区后,一二八师即奉命从西南,紧随担任主攻的第三十八军进入市区作战,该师以第三八二团及师属炮兵为前锋,第三八三、三八四团紧随其后,勇猛攻击。至当日下午2 时,第一二八师共歼敌8400余人。“攻坚老虎”再显神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结束淮海战役后,奉中央军委之命,即开始准备横渡长江天堑。但当时白崇禧集团在大别山地区尚有五六个军,位于计划从九江以东渡江的二野和三野部队侧后,构成重大威胁。2 月4 日,二野政委邓小平、三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联名致电中央军委,建议第四野战军在休整期间,抽派一部兵力先行南下,进至武汉附近,钳制白崇禧兵团,以配合大军渡江作战。

中央军委批准了他们的建议。于是1949年2 月下旬,四十三军和四十军奉命组成四野先遣兵团南下,并归第二野战军指挥。4 月初,先遣兵团进至武汉以北黄安(今红安)地区。4 月21日,四十二军又向武汉外围之敌展开进击,先后占领宋埠、广济、浠水、黄陂等地,直接威逼武汉,钳制了白崇禧集团,使之无暇东顾,从而有力地策应了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

5 月14日,四十三军从团风至田家镇段渡过长江,解放了鄂南,赣北广大地区,歼敌4000余人,并为第四野战军主力南下开辟了前进道路。渡江战役结束后,第一五六师奉命调归江西军区建制,进驻南昌。

7 月,四十三军又参加了湘赣战役,随后在江西宜春地区进行两个月的休整。9 月中旬,四十三军继续南进,翻越梅岭关,进军广东。10月14日,会同兄弟部队解放华南最大的城市广州。11月中旬,四十三军奉命由广州隐蔽西进,参加广西追击战。为坚决贯彻毛主席制定的大迂回、大包围,将白崇禧集团歼灭在广西境内的作战计划,第四十三军在历时36天、行程2000余公里的连续作战中,发扬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先在北流将敌第十一兵团部歼灭,毙敌兵团副司令官胡若愚,继又以迅速果敢的动作急袭博白,歼敌第三兵团指挥所,俘敌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第三兵团司令官张淦,打乱了敌军的指挥系统,截断了敌军的退路,为全歼白崇禧集团造成了有利的态势。在整个战役中,四十三军共歼敌3 ,4 万余人,受到了第四野军首长的嘉奖。

1949年12月9 日,在广西战役即将结束前夕,四十三军接到四野首长的电令:除以一个师参加追击敌人外,其余两个师开赴雷州半岛,与四十军一起参加解放海南岛的作战。

华中、华南大陆解放后,在湘粤桂战役中漏网的部分残敌逃往海南岛,加上岛上原有的陈济棠部共有五个军,海军舰艇50余艘,空军飞机55架,特种兵及地方团各一部,共约10万人,统由琼崖保安司令兼防卫总司令薛岳指挥。守岛敌军仰仗海峡宽阔及海空军组成的立体防线,企图长期固守,并与台湾、舟山、金门、万山等岛屿,构成一条封锁大陆的锁链,并期望将海

南岛作为日后反攻大陆的跳板。

此时,四十三军和四十军已调归四野第十五兵团建制。兵团司令员邓华正式接受了指挥解放海南岛的任务。四十三军军长洪学智已升任第十五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政委赖传珠升任兵团政委,李作鹏升任四十三军军长,政治委员张池明,副军长龙书金。

军首长们均深感渡海作战任务的艰巨。但全军指战员们却认1950年2 月1 日至2 日,由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剑英主持,召开了由第十五兵团、四十三军、四十军及琼崖纵队首长参加的广州会议。会议决定采取“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强行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即首先以小部队分批偷渡,加强岛上力量,尔后以主力在琼崖纵队及先期登陆的部队的策应下强行登陆。

此时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主席,亦十分关注解放海南岛的作战。当他得知上述指导方针和实施计划后,立即回电:“同意四十三军以一个团先行渡海,其他部队陆续分批寻机渡海。”并说:“此种办法如有效,即可能提早解放海南岛。”

3 月5 日和10日,四十军和四十三军各一个加强营,先后向海南岛发起首批偷渡,并均取得成功,与琼崖纵队胜利会合。3 月底,四十军一个加强团2937名勇士;四十三军一个加强团3733名勇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