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者/王宏苏州报道
第四部分 第三只眼睛第80节:贵屿镇的100万吨“高科技垃圾”(1)
用几百万元人民币买回几千吨的废旧电脑,经过分解回收带来的效益“可观”。陈九针说,他在1999年和2000年搞了两年废旧电脑回收,小打小闹只请了三四名工人,两年下来也赚了20多万。小老板陈九针的生意经
2002年3月6日晚上8点半,陈九针的大富豪卧铺高速车,准时从广东潮阳市贵屿镇开往南海市大沥镇。当晚6点钟的时候,陈九针已经收到30万元人民币,这些钱稳稳当当地躺在售票处的保险柜里。
在贵屿镇,做生意的人习惯把陈这样的客运站称作“镖局”。
客运站收到的钱,将通过高速车“押送”到大沥镇。第二天,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钱,将会在大沥镇买下3000~5000吨的废旧电脑,再用货柜车运回贵屿镇。客运站为此可得到约1%的押送费。
用几百万元人民币买回几千吨的废旧电脑,经过分解回收带来的效益“可观”。陈九针说,他在1999年和2000年搞了两年废旧电脑回收,小打小闹只请了三四名工人,两年下来也赚了20多万。当时,他平均三个星期跑一趟大沥镇,带上4万~5万人民币,买回3车废旧电脑(每车约3~5吨的容量)。每车废旧电脑,动用三四名工人得7~8天时间才能完全拆解完毕。扣除所有费用,陈九针最后装到口袋里的纯利,每车约为3000元。
陈九针介绍,由于贵屿镇属严重内涝区,农作物严重失收,当地大部分农民为养家糊口,很早就到周边收购废品赚钱,时间长了就发展成一支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的专业“大军”。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外大量废旧电脑涌入珠三角地区,贵屿镇人转入回收拆解废旧电脑,现时该镇每年“消化”掉的进口废旧电脑高达100万吨以上。
但是只干了两年,陈九针就萌发了洗手不干的念头。他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对电脑知识掌握得不够,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了。华美村有一个从北京读书回来的大学生,由于精通电脑知识,许多村里人认为不值钱的元器件,每公斤几毛钱就让他拿走了,一次就赚了60多万,在村子里引起很大轰动。
202/203陈九针说,现在赚大钱的都是懂行的年轻人,他们把废旧电脑里面的元器件分门别类清理出来,然后卖给赛格等大企业,很多人都赚到盆满钵满。
污染毁了小镇
然而,搞废旧电脑回收,也给贵屿当地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
广东省废旧物品管理中心主任刘嘉焯指出,由于焚烧从废旧电脑里清除出来的垃圾,令贵屿镇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严重超标。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用于提炼旧电器金属的化学液体倒入河流,因此贵屿镇的地下水资源已开始恶化,该镇地下6米以下的水全部受污染。
以往打出来的水井,如今已全部不能饮用。贵屿当地人的食用水只好靠拖拉机从临近的陈店镇运回来卖。在陈店,每吨自来水的价格是1元钱,拉到贵屿之后,每桶(40升)卖两元钱。现在,卖水车在贵屿街头已经成为独特的风景,20多辆拖拉机从早到晚在几个村庄打转,负责附近每天400多吨的自来水供应。
当地卫生院对其中一条村全村学生的身体检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中小学生患有呼吸道疾病,另有5个学生则被证实患了血癌。医院妇产科的一位医生反映,来这里接生的产妇,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事那些有害废品分解加工的女工,她们在生产时羊水呈墨绿色,前年还有一个刚生出来的婴儿皮肤漆黑一团,不到几个小时就夭折了。
据美国一个关注电脑废物问题的组织Silicon Valley Toxics Coalition的报告指出,每个电脑显像管内都含有约3磅的铅,同样电路板中也有,它会破坏人的神经、血液系统以及肾脏;电池和开关含有铬化物和水银,铬化物会透过皮肤,经细胞渗透,少量便会造成严重过敏,更可能引致哮喘、破坏DNA;汞则会慢性破坏脑部;电脑中也有砷、汞和其他数之不尽的废物。
广东省环保局随后在专门调查的基础上,也向广东省政府递交了《关于潮阳贵屿镇拆解废旧五金电器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情况及处理意见的请示》。这份请示引起了广东省领导的高度重视,立即责成汕头市、潮阳市对贵屿的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整治。从2001年3月开始,汕头市、潮阳市分别在贵屿镇召开整治环境污染现场会,贵屿镇也成立由镇长黄銮文任组长的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对全镇废旧加工行业进行专项清理。
黄銮文在采访时透露,贵屿镇在清理过程中总共关、停、取缔、查封污染较严重的企业15家,家庭作坊300多户,销毁用于加热电路板提取电子元件的煤炉500多个。
但是,贵屿镇的废旧电脑回收企业数量上并没有减少。目前在华美村和北林村交界的地方,仍然散布着各类拆解废旧电脑的工厂和家庭作坊1000多个。
当贵屿人的钱包越来越鼓的时候,他们也终于意识到进口废物毁了自己的家园。许多生意人怕污染影响孩子的发育,陆续在附近的棉城买了商品房,并将自己的小孩送到那里读书。
一位老板坦言,一到晚上整个村庄就笼罩在烧焦塑料的气味之中,令人难以忍受。如今他每天一大早开车带着太太到华美村做废旧电脑元件生意,晚上再摸黑回棉城居住。据了解,在贵屿镇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第四部分 第三只眼睛第81节:贵屿镇的100万吨“高科技垃圾”(2)
204/205“国际名牌”的垃圾场
鉴于废旧电脑分解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和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2000年1月24日联合发出《关于进口第七类废物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自2000年2月1日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进口的第七类废物中不包括废电视机及显像管、废电冰箱(柜)、废空调器(柜)、废微波炉、废计算机、废计算机显示器及显示管……等废电器”。
然而时至今日,包括计算机显示器及显示管为主的第七类废物仍在大量进口。在大沥镇雅窑和里水两地,分布着五六十家专营进口废旧电脑的卖场。
展华五金场的一位负责人简太说,他们的进口废旧电脑主要从黄埔、平洲和九江海关进来。黄埔海关新闻发言人陈桃生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进口废物分为七大类别,除了第七类属禁止进口之外,其他六大类别都是限制进口,所以“第七类废物公开申报肯定没有,但不排除这类废物夹藏在其他六大类别里面进口”。
在中南五金厂,记者看到刚从集装箱里卸下来的废旧电脑,木箱包装盒上的标签写着的却是“铝镍合金”。友联五金公司进了一批废旧电脑元器件,包装袋上标的却是“日本绿色产品”。据了解,大沥镇多数的废旧电脑卖场都由台湾人经营,像雅增、隆盛、登丰等卖场,虽然规模都很大,但是得凭贵宾卡才能进去挑货。
刘嘉焯主任认为,没能有效堵住废旧电脑的进口,根本原因是在管理上存在体制缺陷。他说,对废旧电脑的回收处理,环保部门只能对不符合环保的操作提出整改意见,但是那么多的垃圾已经运进来,在监控上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海关在废物进口的监控中,对垃圾的分类往往又把握不准,结果该进的不该进的最后都进来了。
已经拉到贵屿进行拆卸的废旧电脑,涉及到SONY、 SANYO、 CANON、 HP、 SHARP、 DELL、 APPLE、 PANASONIC等一系列著名品牌,其中“Made In USA”的IBM电脑几乎遍布多数工厂。
自2001年4月起,日本也已经实施“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规定生产厂家有义务回收废旧电脑或将其进行再生资源化处理。但现在众多日本电脑品牌的废物却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中国来。
惟一的解释是,废旧电脑回收虽然是环保之举,但它同时又是一项极为复杂的高成本行当。广东省环保局污染控制处吴洪杰处长指出,发达国家环保法规比较严格,处理这些危险废物的费用很高,通常安全处理1吨有毒废物需2000多美元,而向境外倾倒1吨有毒废料只需花几十美元,所以这些国家和他们的企业会不择手段地将垃圾转运到法规相对不严的中国来。发达国家严格的回收法规,刚好给他们向境外倾倒垃圾提供了最好的借口。
最新公布的一项报告《开发危害:亚洲的高科技垃圾》揭露,在贵屿镇的许多村庄,那些还贴着美国使用者姓名的旧电脑正在被拆卸,而废件就丢弃在河岸上和田野里。报告称大批旧电脑中废料的污染了水源、空气和人们的健康。报告的作者之一、西雅图巴塞尔行动网络的帕克特希望有关报告能够给美国的公司和法律制定者施加更大的压力,加速美国国内的废物再循环。
贵屿镇“在扩散”
也许,活跃在大沥镇的台湾老板们,永远都不必担心他们从国外进口的废旧电脑在国内会没有市场。从2001年以来,每天约有1000吨的废旧电脑发送到清远市的龙塘镇,这里正在形成一个新的贵屿镇。
实际上,许多已经发了财的贵屿人,正陆续把自己的工场从贵屿镇搬到广东清远市。一位台湾老板相信,过不了多长时间,龙塘镇的业务规模将超过贵屿镇。
更让台湾老板感到欢欣鼓舞的是,最近有些废旧电脑还被分解到湖南省。
刘嘉焯主任说,如果海关再不从严把好关,情况将越发不可收拾。另一方面,她认为国内废旧电脑淘汰高潮也即将来临,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及时制定出相应法规来监控这个行业。
据吴洪杰处长介绍,有鉴于此,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正在抓紧编制当中,所涉及的六大专项规划中,有一项就是废旧电子电器污染防治。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在广东全省范围内建成布局合理的废旧电子电器回收中心,综合利用和处理设施先进,形成能对废旧电子电器产生、收集、储存、处理处置、再利用全过程有效运行和监控的科学体系,实现废旧电子电器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
206/207
■记者/黄钙广东潮阳报道
第四部分 第三只眼睛第82节:安利:在安全和利益之间(1)
在政府严厉打击非法传销的专项斗争中,“安利难题”再一次凸现出来。对“安利”这样的跨国公司来说,它们可以在安全和利益之间继续寻找平衡;但对中国政府来说,直销立法问题已经箭在弦上。第五次整改
安利又一次整改了。像宝洁一样,安利在中国的7年发展史也是“有苦说不出”。宝洁的苦是受疯狂的假冒产品困扰,安利采用直销,它的苦是不知道怎么讲清楚自己这种直销模式和社会上愈演愈烈的非法传销有何不同。“人家一看到我名片上的安利,往往第一反应是,哦,就是那个搞传销的?”2002年1月4日,在广州中信大厦41层宽敞的办公室,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李锦芬无奈地说。
当针对非法传销的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严打浪潮再一次扑面而来时,郑李锦芬决定主动进行“公司开业7年以来最大力度、最大规模的队伍整顿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一个包括暂停接受新推销员加入、重新核查推销员身份、禁止跨区销售、限制开会等9项内容的“整风”通知,很快传达到了安利中国13万营销大军手中。
而此举的风险,郑李锦芬说,是安利近期的营业额可能下降20%。
这是安利中国第5次整改,时间是中国入世元年,距离1998年中国下达传销禁令和承诺入世三年内制定有关直销的法规,前后都是三年。
郑李锦芬承认,安利这次整改,内外因素都有,主管部门也希望安利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虽然一些违规行为只是存在少数人身上,但若对违规行为不及时纠正,对队伍中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的苗头不及时加以制止,恐怕有一天会积少成多,不但削弱社会各界对我们的信任,也会影响到每位营销人员的切身利益。”而更让她担心的是,在传销有了一个新定义——“经济邪教”时,“假如有地下传销公司的人员或邪教追随者加入营销队伍”,安利多年来持续不懈地为合法规范的直销模式所做的“正名”工作,岂不是前功尽弃?
在爬出了1998年低谷、快速发展了两年多之后,安利在市场上再次打起了“安全”牌。
安利难题
208/209一位叫张磊的安利营销经理在一篇演讲词中有这么一句:“有人说安利事业是骗人的。好,你现在组织一个公司,你不用骗41年(安利成立于1959年),你骗41天给我看看?”但这些雄辩的经理们还是改变不了公众甚至媒体怀疑的目光。
这些怀疑并不完全是偏见。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中国,步雅芳、安利后尘而起的传销热已经变成了一场扭曲的商业游戏。许多不法分子打着直销、传销的旗号,实质上却扭曲了原来直销以销售产品来获取收入的精神。他们以高额快速回报作诱饵,鼓励拉人入会,靠新人(下线)加入时必须缴纳的资金作为暴利来源,这种被称为“金字塔骗术”的非法融资和商业诈骗行为,在中国已如洪水猛兽。
遗憾的是,这种在全世界都是被禁止的商业诈骗行为,在国内,由于一直没有对直、传销及金字塔骗术作出明确的法律界定,很多公众乃至媒体也只凭感觉认知,因此在1998年4月国务院下发传销禁令时,安利也不能幸免这场无妄之灾。
此后,中国政府特批了8家外商企业转型经营。比如雅芳改弦更张,选择了更类似于特许经营的转型方式,大举进军传统零售渠道,将大批的“雅芳小姐”改造成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雅芳专柜或专卖店,避开了直销的政策风险和舆论风险。
而安利等企业,则出于自身情况的考虑,选择了“店铺+雇佣推销员”这种更多保留了直销核心理念的经营模式。“事实上合法经营很容易界定,主要包括有没有退货制、有没有拉人头奖励、要不要压货以及产品是否物有所值等四方面”,安利华南区总经理陈朝龙颇感无奈,“但中国市场急功近利的状况严重,加上市场缺乏诚信,我们合法经营仍会受到怀疑。”
1998年整改之后,由于原有销售模式的终止,安利销售额曾急剧下滑。1999年,安利提出10项振兴计划,开始新的模式探讨。
“安利进行了一系列的辅助措施,比如建立了58家专卖店;把部分产品的价格下调30%,调整销售佣金的相对净营业额,引进营业主任和营业经理称号等。”陈朝龙说。
与此同时,安利依靠8折优惠模式吸引大量的长期顾客。因此,安利目前虽然有13万的营销队伍,真正意义上的销售人员却只有10%左右。
第四部分 第三只眼睛第83节:安利:在安全和利益之间(2)
寻找法律意义上的合法
在中国,安利打破了几十年的传统,从传销开始过渡到直销。但是,“安利依靠业务员销售的核心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形式。”陈朝龙说,“以前要买断产品,现在不许买断,产品所有权的归属是最大的转变。”
2000年,整改后的安利业务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达到24亿的销售额,比整改前几乎多了一倍。“这也得益于我们的新产品策略。”陈朝龙介绍,整个公司成长最快和份额最大的业务就是纽崔莱营养食品。“占了销售额的50%。”
210/211而纽崔莱的营销模式则是起用跳水明星伏明霞为形象代言人,这也是安利几十年来第一次投入具体产品的广告,这种广告+直销方式意想不到的成功,使安利意识到,“多条腿走路”同样可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显然,流派和模式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赢得市场。
直销解决了市场的问题,安利在中国剩下的惟一一个大问题是安全问题。很明显,安利目前这种合法性是一种政策意义下的合法而非法律意义下的合法。所以安利在积极配合中国政府整改政策同时,对于推动中国直销立法也不遗余力。安利的老板温安洛当选美国商会会长之后,积极推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因为他相信,作为安利全球的第四大市场,安利对中国已经难离难弃。
资料显示,最近几年,安利全球销售业绩一直处于徘徊状态。2000到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