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10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不是现身说法,后者是,我们说前者是讽刺他人的幽默,后者是讽刺自己的的幽默。讽刺自己的幽默才是自嘲,讽刺他人不是。两者都是用慧眼看到的,因为看自己要跳到身外,所以是大智慧。

  大智慧,希有。也许就是因此,想洗耳听听自嘲,拭目看看自嘲,就大难。长期跳到身外的人大概没有吧?那就来个一霎时也好。可惜这也不多见,尤其货真价实的。以鲁迅的《自嘲》诗为例: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射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名为自嘲,其实情意的主要成分还是牢骚,那就不能算是真正老王麻子。

  像是可以到故纸堆里找找。可惜我昔日念的,几乎忘光了。搜索枯肠,只想到作《酒德颂》的一位,且抄旧文:

  (刘)伶处天地间,悠悠荡荡,无所用心。尝与俗士相忤,其人攘袂而起,欲必筑(拳击)之。伶和其色曰:“鸡肋岂足以当尊拳。”其人不觉废然而返。(《世说新语·文学》注引《竹林七贤论》)

  与战败而仍坚信“非战之罪也”的项王相比,自知为鸡肋就高明多了。

  往昔不易求得,那就看看现在。果然就跃出两位,就说这两位。一位是我的大学同学王君,在我的同行辈中最善于并乐于自嘲。值得谈的不少,只举二事,都是当作他的轶事告诉我的。一件是:(在日本)他去理发,见个理发馆就进去,坐在先来的人之后,等。一个一个叫,他后边的人也叫了,还不叫他。他发怒,站起来大声责问。女店主来前,道歉之后,让他出去看看招牌。他出去一看,原来是女子理发馆,只好自认糊涂。另一件是:更年轻的时候,他也谈情说爱,自以为完全胜利了,昼夜飘飘然。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女方正在买结婚用物,就更飘飘然。又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女方的心目中人原来不是自己。就这样,他说:“又失望一次。”他说这些,真像《我是猫》中猫和主人那样,既慧眼,又大度,所以我许为自嘲的真正老王麻子。

  另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启功先生,也要长话短说,只抄一首《沁园春》为例:

  检点平生,往日全非,百事无聊。计幼时孤露,中年坎坷,如今渐老,百事俱抛。半世生涯,教书卖画,不过闲吹乞食箫。谁似我,这有名无实,饭桶脓包。偶然弄些蹊跷。像博学多闻见解超。笑左翻右找,东拼西凑,繁繁琐琐,絮絮叨叨。那样文章,人人会作,惭愧篇篇稿费高。从此后,定收摊歇业,再不胡抄。(据手迹,《启功丛稿·前言》引小异)

  启功先生告诉我,单是这种内容的《沁园春》,他作了十首。我希望他抄给我,以便快读,换取“真过瘾”。可惜他能者多劳还引来能者多苦,连抄几首词的余裕、余兴也很少,所以直到写此文的时候,我还是只能欣赏这一首真正老王麻子。

  闲话该结束了,忽然想到,读者中不乏好事者,也许要问:“你自己如何?也自嘲吗?”答复是也增附庸风雅,写了一些。为节省篇幅,只抄一首最短的《调笑令》凑凑热闹:

  书蠹,书蠹,日日年年章句。搜寻故纸雕虫,不省山妻腹空。空腹,空腹,默诵灯红酒绿。

  其实,我自己知道,这不过是文字般若。祖师禅呢,一言难尽。我曾经有理想,或幻想,于是,有时候在某些方面就不能不痴迷。其结果,如我那位同学王君所领悟,就常常是失误,是幻灭。怅惘,苦恼,无济于事;自知最好还是走自嘲的路,变在内的感慨为在外的欣赏。但是惭愧,为天和人所限,常常是知之而未能行。不能行,自嘲的金针如匏瓜,系而不食,可惜,所以宁愿度与有缘的读者诸君,也借一面小镜,对着《笑林广记·腐流部》照照自己吧。

Number:5594

Title:债箱

作者:黄淑贞

出处《读者》:总第171期

Provenance:海外星云

Date:1995。18

Nation:台湾

Translator:

  几年前,一位老人拿了两千元来店里,说是还钱。

  母亲请客人稍坐,随即进房拿出一张泛黄的纸,交给老人。老人只欠身说:“对不起,拖了这么久才来。”便离去。

  母亲望着老人似乎挺直了些的背影,缓缓说出那一箱满是借据的故事。箱里最多的,是芭乐票,从1972年一张56元的直式支票,到前两年一张20万元、堂哥拿来调头寸的客票;还有正式画押的文言文借据,也有文句不通的便条借单;互助会会首立下的重誓还款书也不少。一张张或黄或白的纸,规矩地躺在一起,金额有大有小,票主有男有女。至亲好友,当初诚心签下姓名,如今大都行距不明,生死未卜。

  那箱记载父母开店30年的历史,除了证明人善被欺、留下被背叛的记忆,我实在想不出它有任何珍藏的价值。

  母亲说:“留下这些,并不是期待这些人会来还钱,而是重在信义。”

  “每一张纸都代表当事人当初的一个难关,既然有能力帮他,表示当时我们比他好过;他至今不还,可能生活还差;若真是恶意欺骗,我们也没因此少块肉。这些人不是来偷、来抢,他们是拿信用来换。人一生的情债还不清,只有钱债,虽易忘,却也易还。”

  “像刚刚那位老人,是你祖父辈,20年前上台北跟你父亲借钱,那时家中米都没有,你父亲把结婚戒指当掉,又把当月该交的货款先凑给他,他当场写下借条,说隔两天就还。这一隔,就是20年,他也分文不差全额还清。”

  老人在他发苍之年仍记得这事,我们也将亲手写下的信用原封不动交还。

  我想,母亲会更坚信,要好好保存那只责任重大的债箱。

Number:5595

Title:恋爱,异性的夸张─张爱玲情话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71期

Provenance:通俗小说报

Date:总136期

Nation:

Translator:

  ▲就连做戏,女人如果生得美,仿佛就是演技差一点,也可被宽容的吧,这样的例子很多,尤其在银幕上。

  ▲“夜深闻私语,月落如金盆”。那时候所说的,不是心腹话也是心腹话了。

  ▲可爱的女人实在是真可爱,但同时,一个坏女人往往比一个坏男人坏得更彻底。

  ▲有人说,男子统治世界,成绩很糟,不如让位给女人,准可以一新耳目,这话乍听很像是病急乱投医。

  ▲永远的三角在英国,妻子和情人拥抱着,丈夫回来撞见了,非常窘地找了借口,拿了他的雨伞,重新出去。永远的三角在俄国,妻子和情人拥抱,丈夫回来看见了,大怒,从身边拔出三把手枪来,每人一把。

  ▲女人取悦于人的方法有许多种,单单看中她的身体的人,会失去许多可珍贵的生活情趣。

  ▲驻颜有术的女人总是(一)身体相当好,(二)生活安定,(三)心里不安定。

  ▲女人在男人之前还是会有谦虚,因为那是女性的本质,因为,女人要崇拜才快乐,男人要被崇拜才快乐。

  ▲女人往往忘记这一点:她们全部的教育无非是教她们意志坚强,抵抗外界的诱惑但她们终生耗费掉的莫不是挑拨外界的诱惑。

  ▲女性的生活不像男性的生活那么需要多种的兴奋剂,所以现代婚姻的保险,是由女人发明的。

  ▲多数的女人说话之前从来不想一想,男人想一想就不说了。

  ▲对于大多数的女人,爱的意思就是被爱。

  ▲若是女人信口编了故事之后就可以抽版税,所有的女人全都发财了。

  ▲你疑心你的妻子,她就欺骗你;你不疑心你的妻子,她就疑心你。

  ▲向女人猛然提出一个问句,她的第一个回答大约是正史,第二个就是小说了。

  ▲如果你答应帮一个妇人的忙,随便什么事她都肯替你做,但如果你已经帮了她一个忙了,她就不忙着帮你的忙了女的报恩只有一种:预先的报恩。

  ▲一个男子真正动了感情的时候,他的爱较女的爱伟大得多,可是从另一方面观看,女人恨起一个人来,倒比男人持久得多。

  ▲女人与女人交朋友,绝不像男人与男人那么快,她们有较多的瞒人的事。

  ▲男人可以跟最下等的酒吧女侍调情而不失身份,上流女人向邮差遥遥掷一个飞吻都不行。男人的腰弯后可以重新直起,女人不行!

  ▲只图新鲜,全然不顾及风格与韵致的女人决不会成为一个好妻子。

  ▲男人夸耀他的胜利女子夸耀她的退避。

  ▲先有性再有爱,缺少紧张悬疑、憧憬与神秘感,就不是恋爱,虽然可能是珍贵的感情。

  ▲“婊子无情”这句老话当然有道理,虚情假意是她们职业的一个部分。

  ▲恋爱的定义之一:夸张一个异性与其他一切的异性的分别。

  ▲小家庭依我说顶好是跟岳父母同居,父母与女婿一定相处得很好,而婆婆与媳妇会嫉妒的。

  ▲女人物质方面的构造实在太合理化了,精神方面未免稍差,那也是意想中的事,不能苛求。

  ▲结婚了的女人动不动便抬出来说当初“她允许了他的要求”,因而在争吵中占优势。为了这缘故,所以婚前女人多坚持由男子求婚。

  ▲如果一个女人告诉了你一个秘密,千万别转告另一个女了一定有别的女人告诉过她了。

Number:5596

Title:意外之名

作者:陈泳

出处《读者》:总第171期

Provenance:当代青年

Date:1995。5

Nation:

Translator:

  人是重名的动物,

  不留芳,留臭也使得。

  总之不使别人忘记他。

  人是重留名的动物。若能选择,极少有人不爱留名,这当然是指好名。可是也非尽然,我们中国有人为了留名狂到了这个地步,不留芳,留臭也使得,总之不准别人忘记他。幸而这样没有公德,没有礼貌的人毕竟不多,一般有志之士都是以留美名为原则,最少是自以为美之名。

  但留名之事,因何而留名,就像人生许多其他情节,往往是身不由己,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比如以下一批200年前的古人,有皇帝,有牧师、法官、军官,也有家族妇女;换言之,有人位高名噪,有人寂寂无闻,但是名字都留下来了,不为别的,而是因为曾经有过同一个女人在他们的人生中出现。这实在是历史极有趣的一面那一点意外。

  皇帝

  英皇乔治四世,历史给他的评语是荒淫宴乐,玩世不恭,顽固又背信。但这人尚是太子之时却独具慧眼,欣赏一位无名的新作家。她的作品,太子每间住宅行宫各藏一套,随到随看,爱不释手。

  爱对了书,荒唐皇帝亦留了一点不朽美名。

  法官

  爱尔兰一位最高法官也留了名。

  法官晚年时承认自己年轻时的确倾心过一名女子,可惜那时是重视阶级门当户对之外,又要以陪嫁多寡论值的时代。女子太穷,青年人的长辈吓得赶快将她遣走以免意外。

  最高法官,留下了一个调虎离山、老虎脱险之名。

  乡邻

  渊源久远的名门乡绅在古老英国,自有其一定的地位和尊严,但世袭绅士也极多,不容易因此留名。

  文学史上却永远纪念一个有趣的人物,这人订婚只维持了一夜,次晨,未婚妻便改变了主意。女子终身未嫁,但乡绅后来却另外建立了美满家庭。

  男女两家世交,虽未结成姻缘,但却保持了亲密的友谊。乡绅一家世代的话谱因此流传后代,留在女子的传记里。

  校长

  牛津大学一位校长李氏,以幽默见著。

  有一次李氏拜访一位从不看书的朋友。友人带他参观自己的家,走到一间大房,朋友严肃地说:

  “李博士,这是我的书房。”

  李校长环顾四周,家徒四壁不见有书,唯见窗户对着一条大街,人来人往煞是热闹。

  “不正常,”李校长回答,“波普说得好,‘人最适宜修读的学科就是人。’”

  牛津历代的幽默校长当然不只一个,唯李氏的故事多被传颂,这是因为他有一个小小的亲戚,小小亲戚后来成了名作家,亦以幽默见著。主传者都喜欢述说李校长的轶事,以证明作家的家族有幽默的基因。

  家庭妇女

  李校长的侄女儿亦是思想敏捷,豁达乐观,极富幻想,经常语惊四座。这女士晚年之时,病痛缠身,却仍以幽默处之。

  “你上次来时我躺在沙发上。”老太太对前来探望的孙儿说。

  “今次再来我还是躺在沙发上。我有时想,大概是神将我漏在这儿了,但我敢相信,他的时间到了他一定会来将我捡回去的。”

  这位老太太留了名是因为女儿的缘故。立传的人也喜欢说,女儿的幻想和幽默天才和是母亲的遗传。

  两个军官

  英国征讨拿破仑,以及后来镇压贩奴的时代,海军中有两位将领,系兄弟二人,极得部下之爱戴。二人后来都升海军上将,哥哥晚年时还荣膺全国海军总司令并获封爵位。

  但历代高官,即使是全国总司令,虽然显赫一时,年代久远后迟早亦必被遗忘,但这两个兄弟却永为后世所纪念,因为他们的品格和故事丰富了两本不朽的文学创作。作者是他们的姊妹。

  三个牧师

  老太太的丈夫是小城区牧师,年轻时曾是牛津大学的学监,以英俊驰名校园,但本人却是一朴实的学者,教师和牧师,养育儿女尤其得法,儿女个个有为,无不造福人群。但牧师留名却是因为小女儿。

  后人纪念,小女儿的文字天分早为父亲所发现鼓励和栽培。可惜老牧师离世时,女儿的作品仍未得出版,女儿的天才只凭信心而未得眼见。

  老牧师的长子和小子也是牧师,文学史也纪念他们是难得的好哥俩?

  妹妹11岁便休学在家,她的思想、教育和品味受两位哥哥,尤其是长兄的影响至深。两位哥哥当时是牛津学生,在校共创讽刺周刊,内容与妹妹日后的著作大有呼应之妙。

  妹妹19岁便开始写小说,但总没有出版成功,作品一本接一本的束之高阁足足10多年之久。最后四兄弟不断地努力,终于寻得出版门路,否则妹妹的作品恐永难见天日。

  一个女子

  又有一个平凡女子,未婚夫在海外病逝后,终身未婚,与母亲和妹妹同住,一手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务使妹妹能抽空著作没有后顾之忧。

  后世永远感谢这位姐姐。

  两个作家

  历史小说家兼诗人司各脱(《劫后英雄传》作者)当日红遍半边天,今天声誉已逊当年,但他对当时一位无名新同行的慷慨评语历久弥新。他将那位作家的小说比作十五世纪法兰德斯国派之作品,人物平凡,但笔法极尽起初自然细致之能事,时至今日这比喻已成了该作家作品的经典评语。

  当时又另有一位走红的女作家,名米福德,如今已少为人所知道,除了她信件中提及本文主角的几句闲言闲语。

  一个单身汉

  世事难测,以上人物除了两个家庭妇女之外,其余的人即使不是个人显赫,起码都是有一定地位和声望的人。相较之下,本文中心人物,一个未婚女子,与老母亲和也是单身的姐姐相依为命,赖兄弟的资助以度日,实在卑微之至。

  可是200年后,乾坤倒转,当时的达官名人之所以未被东去大浪所淘尽,竟是因为当日那个卑微的女人。历史的今昔耐人寻味。

  即使同是作家,旧时如日中天的作品,200年后也不一定再被纪念,有的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有的是因时代的起落而盛衰。

  文评大师爱德门·威尔逊说,在英国文学中,只有两个作家声誉不受时尚影响,历久弥新,这两人就是莎士比亚和本文主角。

  这位作家的作品并没有讨论信仰,但却在出版之初已有评论家指出作者分明是基督徒。200年后的今日,专家更承认这位作家艺术的核心,正是她绝不妥协的基督教道德伦理:有了标准,才有出轨行为可以幽默和讽刺。有评论家甚至认为她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真理的考验,对心灵的苏醒和净炼之功不亚于但丁、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

  这位作家究竟是谁?

  她的六本小说最少有一本在中国人中已经家喻户晓。该小说的开宗明义第一句是英国小说中最著名的开场白:

  “一个有钱的单身汉自然得讨个太太,这是世界公认的道理。”

  如果你还是猜不到,请看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

Number:5597

Title:北欧四国演义

作者:蔡文琪

出处《读者》:总第171期

Provenance:海外星云

Dat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