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19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塔(正方辩手,33岁,国际象棋国际大师):我用9个字来总结本方的辩论:命运,更加垂青后来者。

  权作评价

  老三届注定要承受苦难,在承担了旧时代“文化革命”的成本后,又要来承担改革时代的成本,这一辈人的最大问题是“成本居高不小,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然而,人们需要他们辉煌,这仿佛一项政治任务般压在老三届的头上。

  平淡无奇几乎成了小三届的标志。小三届是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一场精彩的演出之间,总得有幕间休息。

  严格地说,六八式还是一件半成品,“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拿他们同成型的老三届与小三届相比,无疑是不公平的。

  在任何一个社会里,成为中流砥柱的那一拨人无庸置疑是最辉煌的。今日的六八式,在未来注定要扮演今日老三届们的角色,只是可能轻松许多,“辉煌”的成色更加纯一点。

  三代人的自白

    陆幸生(47岁,老三届)我们从没有多夸耀自己的体会与经验,只是取得这体会与经验的代价过于庞大,应当允许我们偶尔来谈论这些个代价,和不愿意太早放弃生命的心情。

  别认为老三届的人是堵墙,我们其实是一扇敞开的门。门比墙要坦白,墙不告诉你那边是什么,而敞开的门让你把要去的地方,看得清清楚楚。

    何建华(40岁,小三届)正迈入中年门槛的这代人成熟、稳健、务实、能干,既不保守也不“前卫”,既不失传统也不乏“新潮”。岁月无情,小三届不会像老三届那样从心底深处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喟,也不会像六八式那样从言谈举止中挥洒出“天之骄子”般的气派。这样的境况之中,小三届人的最大心愿是社会的理解、认同与更大的舞台!

    梦晓(28岁,六八式)也许我们这一代人与上一代最大的不同是他们满心满眼都曾是理想,而我们却将理想揣在了口袋里。

 

Number : 9518 

Title :被战火撕裂的“梦之队”

作者 :宁宇

出处《读者》 : 总第 186期

Provenance :看世界

Date :1996。10

Nation :

Translator :

  受伤的喀尔巴阡山之鹰

  也许,那轻微而彻痛的“喀嚓”声自指骨一直撕裂到胸胁,库科奇的心从此没法痊愈。亚特兰大的世纪赛场上,雄心勃勃的克罗地亚男子篮球队,最终被摈弃于四强之外。库科奇,这高傲的喀尔巴阡山之鹰,黯然歇下了凄凉的翅膀。他累了。

  这位身高2。11米、体重105公斤的篮球超级明星,堪称巨人,却身轻如燕。他动作优雅,投篮准确,防守严密,被誉为“欧洲的乔丹”。他屡屡于危难之处显英雄本色,为芝加哥公牛队获得NBA’                                                                                                                                                                                                                                                                                                                                                                                                                                                                                                                                哪谡胶兔褡宸渍拐馊悍质舨煌褡宓哪昵崛死脱喾址桑鞅级鳌*

    “我们就是自己心中的‘梦之队’”

  这些1967年至1968年间出生的小伙子们,搅得整个巴尔干地区躁动不安。“我们就是自己心中的‘梦之队’!”他们当中那位四肢修长、浓眉大眼的小伙子伍雷德·戴维奇谈起自己心爱的球队来,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首次聚拢在一起是在1984年,那时,他们都还只有十六七岁。3年后,当他们再次出现在观众面前时,人们看到的是他们为胜利而畅怀大笑。毫不夸张地说,他们中3个最优秀的队员,在那时就已经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他们是今天活跃在NBA球场上的戴维奇——效力于洛杉矶湖人队,库科奇——芝加哥公牛队的主力队员,以及在波士顿凯尔特人队打球的拉嘉。排在第四位的是德乔杰维奇,他在意大利联盟队打后卫,他同米拉诺一道被评为1994年度欧洲最佳球员。而排名第五的阿里伯格维奇,则是欧洲最好的俱乐部队——德国阿尔帕柏林队的优秀前锋。3年当中,他们没有漏掉任何一场重要的国际比赛。1985年,全队参加欧洲军校男篮锦标赛并夺得冠军。次年,捧得欧洲青年锦标赛桂冠。在其后的多项表演赛、锦标赛当中,他们先后战胜保加利亚、土耳其及苏联的国家青年队,为南斯拉夫赢得了很高的荣誉。

  这群年轻人终于在19、20岁时登上了他们运动生涯的巅峰。他们以完美的球技和娴熟的配合,成为1987年世界青年锦标赛的新盟主,实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理想。

  “你还保存着那张照片吗?”

  那段日子里,队员们的友谊是真挚的。“我们之间不存在任何问题,大家不必为妻子儿女操心——因为都不曾结婚;我们也不用担心汽车被人家弄坏——谁也没有自己的轿车。我们从不抱怨任何事,大家都还只是孩子。世界是那么美好,我们之间没有任何一桩严肃的事情需要讨论,有的只是互相取笑逗乐。”

  “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打球上了,”库科奇说道,他和拉嘉都是在克罗地亚海滨城市斯普利特长大的,“大家既是队友也是朋友,那时,谁能想到会有战争?”

  戴维奇是塞族人,他在离同胞德乔杰维奇出生地100英里的普里杰波尔杰长大。他说:“我们过去都是南斯拉夫人,就像美国人可能来自路易斯安那、纽约或得克萨斯,尽管大家口音不同,但这又有什么要紧呢?”

  有人戏言,在80年代,要想在国际大赛上夺冠,没有比把一群南斯拉夫后生召集在一起,再递给他们一个皮球更容易的了。在战前的南斯拉夫,你不必为队伍中的民族比例操心,他们完全是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特长为每个人安排最佳位置的。

  现在一切都过去了,美好的回忆就像带刺的铁丝网撕扯着他们的心。戴维奇、德乔杰维奇、库科奇、拉嘉4人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但却代表着不同的国家:戴维奇和德乔杰维奇代表塞尔维亚,库科奇和拉嘉则代表视对方为不共戴天之敌的克罗地亚出战。根据国际奥委会的安排,两队被分在不同的小组,不大容易碰面。所幸的是,他们在整个比赛中都没有相遇。

  双方同时参加奥运会,使人们回想起1991年以来在那个多难的地区所发生的往事。4年的冲突,造成了20万人死于非命,300多万人无家可归。而战争爆发的那一年,正是上面提到的4个人最后一次合作为前南夺得欧洲冠军杯之时。

  前南斯拉夫队的教练帕斯奇一辈子忘不了那张勾起他无限惆怅的照片。他逢机会就呼吁:“为了上帝之爱,让流落四方的孩子们重新相聚吧,也许我们还可以重建‘梦之队’。”一次,他遇到一位现在美国打球的队员,一见面就急切地问:“还挂念你的朋友们吗?你们这些在异乡的伙伴还经常碰面吗?”当然,他最想知道的还是——“你还保存着那张照片吗?”

  只剩下一声“哈罗”

  1995年夏天,欧洲篮球锦标赛在雅典举行。组织者将南斯拉夫队和克罗地亚队安排在同一饭店,只是在公共餐厅里把两队的座席安置得尽可能远,双方桌上还摆上了各自国家的铭牌。戴维奇回忆起,锦标赛开幕当天的自助午餐会上,从餐桌到摆放食品的台子这段不长的路,令大家驻足不前,想不出若是谁第一个这样做了,其他人会有什么反应。但最终还是让戴维奇放下心来——拉嘉和库科奇主动走上前来向他问候。这次遭遇可算是虚惊一场。事后他对人讲,多年来他们每天都在一起度过,朋友之间可以无话不谈,可现在只剩下一声“哈罗”了。

  1990年,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当前南斯拉夫队以92比75战胜苏联队赢得世界锦标赛冠军时,一个球迷跑进场内,手中挥舞着一面克罗地亚旗帜。在戴维奇眼里,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有人要在这神圣的时刻用政治这把利斧将他和队友们劈开。出于本能,他跑上去夺下了那面旗子,并告诉那个人:是南斯拉夫队赢了这场球,不是克罗地亚!

  炮火中完成的投篮

  1992年的南斯拉夫男篮由清一色的塞族和黑山族人组成。6月份,该队在法国参加巡回表演赛期间,队员们从CNN(美国有线电视网)中得知,作为国际社会对贝尔格莱德的制裁措施之一,该队被禁止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当他们听到这个消息时,禁不住大骂那些断送他们前程的家伙。

  1995年夏天,在雅典举行的欧洲杯决赛中,重组后的南斯拉夫队以96比90击败立陶宛队再次夺冠,全队接受了正在战斗的塞族人的敬意。克罗地亚队获得第3名。颁奖时,库科奇和拉嘉同队友们站在领奖台上,接受人们的欢呼。但当南斯拉夫队上台接受自己的金牌时,库科奇他们早已走下领奖台,离开了颁奖现场。

  教练帕斯奇站在看台上,厌恶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事,然后和妻子、女儿一起退出了体育馆。

  有人指责克队做得太过分,拉嘉反驳说:“那是队员们被迫做出的决定,因为塞族球迷侮辱我们和我们的父母,他们叫嚷着说想杀死我们,难道你能够容忍他们一边向你吐痰一边叫着你的名字吗?”

  据报道,为庆祝南斯拉夫队在欧洲杯赛上的胜利,波黑塞族枪手包围了萨拉热窝。他们用无数的曳光弹在天幕中组成一张闪光的网,将萨拉热窝的夜空映照得一片通明。

 

Number : 9519 

Title :名人轶事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86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我是这样开始写作的

     启 中译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  亚·马尔克斯回答他如何开始写作时,曾这样说:

  有一天晚上(当时我在学院学习),我的一个朋友给我读弗朗茨·卡夫卡的小说集。回到我住的公寓,我开始读《变形记》。读了第一行,差点没使我从床上掉下来。我异常惊讶。书上写道:“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做了一个令人惊忧不安的噩梦后醒来,他发现自己在被窝里变成了一只可怕的大甲虫……”读了这一行,我就想:“难道可以这样写吗?”如果我早点知道可以这样写的话,我早就干写作这一行了。因此,在读了卡夫卡的作品后,我立即开始写小说了。

  (林 子摘自《译林》1996年第4期)

  反客为主

  一个傍晚,德国著名胚胎学家卡尔·贝尔前往病休在家的潘德尔家中探望。

  两位学者一见面就热烈地讨论起学术上的问题来,一直谈到深夜都毫无倦意。这时,潘德尔夫人送上两份点心,并且用非常巧妙的方式有礼貌地向客人暗示,时间太晚了,该告辞了。谈兴正浓的贝尔领会了女主人的暗示,无可奈何地站起身来,摊开双手,遗憾地对潘德尔说:“真对不起!不想一下子谈得这么晚了。哦,你身体不好,不要紧,我送你回家吧,欢迎下次再来聊聊。”

  主人和主妇听后,一时愕然,继而哈哈大笑。卡尔·贝尔愣了愣,等弄明白自己是客人时,也哈哈大笑起来。

  (彭淑芬摘)

  成功的第一步

    美国作家辛克莱在耶鲁大学念大四的时候,他对名教授羌 赛·丁格说:“我这一生最想做的工作是写作。”

    教授对他说:“那你会饿肚子啊。”

    辛克莱说:“只要我能写作,我不管肚子饿不饿。”

    丁格教授说:“哦,那你会成功。”(谌 言摘)

  例  外

  爱因斯坦拒绝著名作家的来访或坐着由有成就的画家为他画像,但是有一次别人的请求由于迫切的个人原因使他改变了态度。一位画家请求为他画像,得到回答是:“不,不,不,我没有时间。”

  “但是我需要靠这幅画所得的钱啊!”画家坦率地说。

  “噢,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我当然可以坐下来让你画。”

  (叶海山摘) 

 

Number : 9520 

Title :无语的爱情

作者 :邓皓

出处《读者》 : 总第 186期

Provenance :书屋

Date :1996。6

Nation :

Translator :

  绝妙告示

  德国一银行门口有一则告示:“钞票就像脂肪,每人有足够的一份,只是它们看上去常常长错了地方。”

  美国一旅馆客房告示:“请勿在床上吸烟,否则落地的灰烬可能就是你自己。”

  法国某私家花园门口的警示牌:“如果你被园内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半小时到达。”

  伦敦某宾馆在所有浴室里贴上告示:“尊敬的客人,请把你的歌藏在心里,因为我们的墙壁并不如你想像的那么厚实。”

  (梁解蒙摘自《羊城晚报》) 

  由面包做起挽救法国美食

  法式面包已在悄悄改变,现在的面包都是由机器生产,手工制作的面包几乎绝迹,大概只有在很偏僻的城镇才能再尝到真正的法国面包。传统的面包师慨叹,现在根本没有人知道好面包是怎么一回事儿。面包的“沦落”只是法国美食变质的一个缩影。

  法国人的味觉已变得麻木,高级餐馆的水平下降,一本著名的饮食指南最近把法国30家高级餐馆中的18家降了级。冲击法国美食的是快餐店,还有经济不景气。享受一顿真正的法国餐,每人消费起码100美元,还要花上三四小时,法国人现在似乎没有那样多的时间和金钱。

  为了挽救没落中的法国美食,法国当局下令在校学生每年要接受15小时的饮食课程,学习观察面包的纹理、颜色,闻面包的气味,还要听面包的声音。

  既然面包是基本,又是最便宜的法国美食,由面包做起,可以说是正确的选择。

  (古 飞摘自《中国食品工业》) 

  木桶书斋

  日本一个名叫森屋一穗的48岁男子,家中存有许多废置不用的腌酱菜的大木桶。这种桶高2米、直径1。8米、厚3厘米,虽然已有80多年的历史,但仍然相当坚固。这些庞然大物,留之无用,弃之可惜,还占据不少地方,成了家中一大负担。一天,他突发奇想,何不来个废物利用,将其改造成小书斋。于是,他试将一只大木桶加以改造,上面开了小窗,并用坚固的玻璃封顶,内设一些小型桌椅和书架,经过一番修饰,竟变成了一个清静雅致的小天地。~15@  是几年前的事啦。那一年我意气风发,遐思万千,写了无数的风花雪月的爱情文字。

  一段时间里,我固执地以为生活中的爱情可以如同我笔下的文字一般鲜活、芬芳。

  深秋里的一天,我去贾平凹的故乡商州探访一个文友。聊得正起劲的时候,文友冷不丁抛给我一句话:你文章里写的那些,是童话不是爱情。我顿觉惘然。隔日他带我去乡下随意走走。我看到了至今无法忘怀的一幕。

  在陕南重重叠叠的山的包围中,静穆的秋阳宁静如斯。一片包谷地里,一对青年农民夫妇在忙碌着。男的把伐倒的玉米秸儿打成捆,女的往背篓里一颗一颗装着玉米棒子。间或,那年轻男人在女人体力不支时会恰到好处地过去搀扶一把。每每这时,并不见女人有太多感动的表现,只是默默地回望一下自己的男人。然后,继续自己的忙碌。从他们那种默默劳作的姿态,可以看到生活被他们注释得多么澄澈简单!在他们不远处的一块空旷的玉米地里,有一个3岁左右的小男孩,独自一边向天空吆喝着,一边挥舞着小手戏耍着。一眼看去,我知道那是他们的儿子。

  我突然觉得在这秋天的阳光下,在这静寂的山坳里,这一家子让这世界有了些动感,孤单而隽秀。让四周绵延的山以及脚下的土地在一种生命的律动中显得凝重而经典!日暮时分,我看到那对年轻的夫妇牵着他们的孩子从弯弯的山道上回家的渐行渐远的背影时,我的心突然有些找不出理由的感动,我理喻了生活中爱情的真切和幸福!我为自己羞愧起来:我想起我写在文章里的秋日下的情侣大致是这样的:女的依偎在男的怀里,悠闲地咬着草根,彼此说一些蓝天白云的心情,发一通海誓山盟的誓言,抒一番豪情万丈的壮志。然后,在草地上追逐、嬉戏……

  接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