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20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他脑海中浮现出一生中给他印象最深的许多人的死:

  波德莱尔在《英勇的死》中写的那位宫廷名优,是在艺术创造的极致之境中轰然倒在舞台上的;我的《名优之死》中的刘振声之死,亦与此相近。

  我的《古潭的声音》中的那位诗人,高叫着“万恶的古潭啊,我要捶碎你”!纵身投入那神秘的古潭,发出悠远的回响。

  俄国诗人叶赛宁,他的死也是很艺术的——他割开自己的血管,以笔蘸着流下来的血,写他最后的一首诗,直至血尽人亡。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我留日时的朋友,他对人生的态度是那么严肃和执著,以致当他的追求幻灭之时,便带着朦胧的不安而自杀。他死前说:“对于神的复仇,便是把自己的生存毁灭。”

  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加莱市民》,我在东京看过。剧中那7位市民为使加莱市免遭毁灭,为了千万人的安全,自愿做了牺牲。尤其是那位叫奥伊斯塔舍的老市民,他迎着黎明的曙光死去,叫人分不清他是死还是新生。

  这些死都很“美”。

  这些人面临的不是死亡,而是新生和不朽。

  这些死的回忆,给生命垂危的田汉以“美”的安慰。

  当他最后告别人世的时候,他也有孤独之感。他脑海中浮现出卓别林的一句话:“I stand along!”(我孤独!)和他那幅充满孤独、寂寞表现的自画像。誉满全球如卓氏者,如此被孤独之感所苦,说明他不是一位单纯的“笑星”,实在有他更伟大的地方。田汉也想到他那位儿时的“大朋友”——家乡仙姑殿的王道人。那年王道人与他约定:“你好好地去读书上进,我好好地在这里修,将来我们总有相见之日。”几十年瞬间过去,我的“上进”在哪里?一生的追求如今竟成了“罪”。一阵空虚之感袭上心头。一个十分遥远的声音在他心头响起,那是48年前郭沫若为他的译作《莎乐美》发表而题赠的诗:

  宁在这缥缈的银辉之中,

  就好像那坠落的星辰,

  曳着带幻灭的美光,

  向着“无穷”长殒!

  一颗剧坛星辰就这样向着“无穷”长殒了——1968年12月10日,在寒冷的北京,在监狱般的301医院病房内,田汉带着无限的遗憾和悔恨死去了。一件大衣,一副眼镜和其它几件衣物摆在病房里,没有人来取,没有亲人和朋友来与他告别。

  然而鬼使神差一般,当田汉离开人世之时,广播里正狂热地播放着一首人们十分熟悉的歌,欢送狂热的青年学生们“上山下乡”。

  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弦歌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

  不断地增长!

  同学们!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田汉之死是暗暗的死。他的家属中,只有儿子田大畏事后被告知。一个操安徽口音的军人对他宣布:“田汉死了,罪大恶极!”吓得大畏连骨灰都不敢取回。全中国、全世界的文学艺术界和戏剧界人士,无人知晓。国内外他的朋友,无人知晓。鲁迅说:“暗暗的死,在一个人是极其惨苦的事。”但是,这《毕业歌》的送行,却是一次最美、最艺术的告别和悼念。

 

Number : 9941 

Title :给总统包装

作者 :张英智

出处《读者》 : 总第 200期

Provenance :南风窗

Date :1997。12

Nation :

Translator :

  当你注意到电视镜头中的首脑们或庄重、或亲切、或严肃、或开朗的形象时,你可知道,有一群专为首脑进行形象策划的人,正在幕后精心设计。

  墨镜与爵士乐的故事

  在克林顿的连任竞选中,其广告顾问曼迪策划了由总统本人在圣莫尼卡海滨的洛斯饭店阳台上为选民吹奏萨克斯管的活动,以树立其平易近人的形象。以曼迪为首的形象设计班子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动作:总统在演奏中,接过搭档保罗·贝格拉递过来的墨镜,然后顺手戴上。于是,在第二天全国各地报刊的头版上,出现了身材高大、戴着宽边墨镜、吹奏萨克斯管的总统形象,这让选民们充分领略了总统友善、迷人的一面。恰恰相反的是,在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连任选举中,其形象顾问塔吉扬娜提醒叶利钦,前呼后拥、左顾右盼的保镖们在公开场合不要戴墨镜,以免给总统造成“黑社会老大”的形象。此后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叶利钦便显得更为和蔼可亲了。

  形象设计专家认为,在一向严肃的政治生活中,稍稍展示一下首脑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可达到首脑与选民心灵上细腻的沟通。在竞选期间,克林顿乘坐轿车穿越了8个工业州,沿途经常停车发表演说。根据形象设计师的计划,他随身携带心爱的萨克斯管,在演讲间隙吹奏爵士音乐。乐声婉转悠扬,曲调袅袅传情,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群情激动之时,甚至踏歌而舞。英国工党领袖布莱尔在竞选首相时,形象设计师建议他走“克林顿路线”,以打破英国政坛保守、沉闷的风气。布莱尔在牛津大学念书时就是一个出色的吉他手,年轻时的绝活正好派上用场。在演说中布莱尔不时模仿“甲壳虫”乐队的动作,极尽煽情之能事,此举为他拉了不少选票。

  总统“加工厂”

  政治形象设计应用得最广泛的时候要算在大选期间。这时候竞选者周围最亲近的人士就是由新闻、广告、语言、美容等专家组成的形象设计班子。

  如何避免在选举中落俗套,是克林顿的竞选班子考虑的首要问题。形象设计师们提出的“平民化路线”在实战中取得的效果果然不同凡响:克林顿首次向新闻界披露了他来自偏远的阿肯色州的一个贫穷家庭,生父早年死于车祸,继父缺乏教养并且酗酒,经常殴打他的母亲。在缺乏温暖的家庭生活中,他凭自己的坚韧不屈的意志,取得了事业的成功。乘大轿车巡回竞选,更使克林顿与布什脱离民众的贵族式作风形成鲜明对比,并获得了大批乘不起竞选飞机的地方报记者的好感。他们喜出望外地抓住机会追随克林顿的大轿车作滚动式报道。这一切努力对观察家来说也许并不新鲜,但却使克林顿的选票比布什超出24个百分点。

  令德国总理科尔的形象设计师们为难的是,皮肤黝黑、身高1。93米、体重达118公斤的科尔确实不上镜。但是形象设计师将科尔的形象定位在“敦实”、“可信”上便取得了成功。媒体中的科尔与现实中的科尔始终一致:在演讲台上,科尔会脱去上衣,穿着衬衫,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话进行演讲,很快赢得了选民的理解。在科尔的演说中,始终找不到华丽的辞藻,这正如他本人敦实厚重的体型一样。选民们打心眼里认为“他是在为我们说话,是可信的人”。

  与其他首脑人物庞大的形象设计班子相比,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形象设计师戈登·里斯是个全才。在撒切尔夫人的眼中,他好像什么都懂,什么时候都是对的。在帮助撒切尔夫人竞选首相的日子里,戈登对她在社交场合的形象进行了一番彻底的改变。林肯郡家乡口音是撒切尔夫人最大的敌人,而她改变口音说话听起来有些不自然,有时甚至很刺耳。戈登从国立剧院请了一位专业教师给撒切尔夫人上课,通过语音训练,她的发音悦耳多了。为了反击政敌的攻击,撒切尔夫人在戈登的安排下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她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她谈论起她的发型、穿衣服的尺寸、保养皮肤的方法,摸索女性如何将事业和生活结合起来的途径,以及她是否哭过等等。这些话题本来不是撒切尔夫人愿意谈论的,但这样做却能博得新闻界的好感,获得选民的支持。

  对克里姆林宫来说,由于西方的宣传方式进入的时间还不长,很长一段时间内俄罗斯高层官员的头脑中还没有“形象设计”的概念。对是否该乘电车上班,是否该在德国指挥乐队,都由叶利钦本人决定。这种情况直到由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博伊科和独立电视台领导人马拉什科具体负责总统的形象设计之后才发生改变。叶利钦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呼吁国人购买国货,在讲话中提到在苏联时期他为了给妻子买一双鞋而排了很久的队。这个例子恰到好处地令听众想起了他们也曾排队买东西讨妻子欢心的情景,引起了听众的共鸣。使总统夫人奈娜迷惑不解的是,总统公共关系局的撰稿人是从哪里得知这一动人故事的。

  丑闻“消防队”

  西方新闻媒体揭露或制造丑闻成为竞选中攻击政敌的一个重要武器,这使得首脑的形象设计师们又平添了一份繁重的工作:消除丑闻,重塑形象。

  对于参加过两次大选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来说,最头痛的问题就是政敌对他人品的攻击,一次比一次厉害,似乎都有根有据:逃避兵役、组织反战示威、吸食大麻、性丑闻、白水门事件……在形象设计师的布置下,克林顿携妻女来到选民中间,和大家套近乎。他把手搭在妻子希拉里的肩头,还不时亲吻女儿的额头,展示他们家庭的亲密无间。克林顿的专职摄影师也说:“只要出现在镜头上,总统和希拉里就格外亲密。”女儿切尔西将去远离首都的斯坦福大学读书,克林顿又亲自带她到白宫附近的文具店买学习用品。经过媒体宣传,克林顿的为父之道深得国人赞许。

  布莱尔一家刚进入唐宁街10号,新闻界披露的“头发事件”就给新首相的形象设计师们出了第一道难题。在不久前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期间,布莱尔的专业美发师安德烈·萨阿德就被一纸电报召到会议地点——美国丹佛市,为首相夫人切丽做发型。在丹佛4天会议期间,切丽为打理头发共用2000英镑,按照英国普通妇女的打扮标准,这笔钱足足可以用上5年。

  新闻界披露这件事之后,国内舆论大哗,并把它与3年前克林顿在洛杉矶机场为理发而不惜推迟其他航班起飞的事件相提并论。经过形象班子的一番紧急磋商之后,首相发言人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就“头发事件”向新闻界答复:切丽在丹佛会议期间为美发花的一切费用都是自己掏腰包,虽然政府规定夫人随同首相到国外访问时的洗理费用可以报销,但切丽并不想占政府一个子儿的便宜。“不过,她对第一次出席国际间的高层会晤的自我形象是非常在意的,为了让自己的形象更完美一些,她才下决心自己掏腰包请私人美发师前往美国的。”

  幕后英雄

  在大选期间形象设计师精神上承受的压力丝毫不比总统本人小。在杰妮弗·弗洛尔斯指控克林顿的性骚扰案被披露出来之后,克林顿的助手们马上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谈判,决定利用该公司的“60分钟”节目,由克林顿夫妇共同出面澄清事实。克林顿担心节目播出后会引起新闻界的更大兴趣,并制造出更多耸人听闻的谣言。总统形象设计班子成员之一律师詹姆斯·卡维尔则坚持说这种事迟早会发生,宜早不宜迟,等到大选的最后时刻再来讨论这个问题,情况只会更糟。克林顿接受了高参的意见。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也同意在星期天全国橄榄球大赛后的黄金时间播放克林顿夫妇出面的“60分钟”节目。周日清晨6点,卡维尔就已经起床,开始考虑为克林顿夫妇录制节目,如何化妆、打扮,如何回答问题,都必须考虑周全,因为这是在全国电视网中露面。由于思想负担过重,卡维尔情不自禁地大哭起来,哭了整整半个小时,宣泄一通之后,又鼓足勇气迎接新的挑战。

  与那种细致缜密、丝丝入扣的设计风格不同,叶利钦的形象设计师叶戈罗娃则认为,不需要劝说总统穿什么样的西服,不需要告诉他应该怎样对待母亲们和老战士。要使总统保持良好的形象,最重要的是应当让他知道民众的期望、利益和情绪。

  第一夫人与女儿顾问

    人们常把美英两国的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和切丽·布莱尔相比较:两者均出身名校——希拉里毕业于耶鲁大学,切丽则是牛津的高材生;两人都是成功的律师——希拉里是全美百名优秀律师之一,切丽在1985年就被任命为具有极高荣誉的玉宝法律顾问团成员。两人都是锋芒毕露的职业女性,后来为了丈夫的事业而甘为人妇、人母的角色。希拉里为了迎合新闻界,1992年就进入了克林顿的竞选班子,为夫充当“绿叶”;切丽在布莱尔竞选首相时放弃了坚持多年的娘家的姓,重塑“贤妻”形象。

  “女儿顾问”也是站在首脑身后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法国总统竞选期间,希拉克的女儿克劳德为老爸组织演说,拉选票,干得十分卖力。早在1987年,年仅24岁的克劳德就说服时任总理的希拉克,允许麦当娜到法国开演唱会,以争取年轻人的好感。在克劳德的运筹下,希拉克的威望逐渐上升。入主爱丽舍宫后,克劳德·希拉克被正式任命为总统交流办公室主任。受克劳德影响,在俄罗斯总统选举中,叶利钦的女儿塔吉扬娜为父亲竞选连任立下了汗马功劳。叶利钦上电视的化妆、就职仪式的安排等,都是由其一手打理。最近谱出黄昏恋的南非总统曼德拉,也是由女儿泽娜妮代替前妻温妮的位置,陪父亲出席国内外重要集会。此外,还有秘鲁总统藤森的女儿盖科、阿根廷总统梅内姆的女儿朱莱密达、意大利总统斯卡尔法罗的女儿玛莉安娜,都在协助父亲塑造公众形象方面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Number : 9942 

Title :忠实于自己

作者 :池田大作

出处《读者》 : 总第 200期

Provenance :池田大作思想小品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据说当代是“饱食时代”和“空闲时代”,又是“颓废的时代”和“欺诈的时代”,同时又是“自私与不负责任的时代”。现实的确如此,到处弥漫着放纵的时髦风气。

  每个人的生活态度自有所不同,我想这也未尝不可。但是,一想到要无所作为地度过这漫长人生,就使人感到无比的空虚无聊。

  《涅经》说:“人命之不息,过于山水。今日虽存而明日难知。”

  这就是说,人类生命流逝的速度,比滔滔而下的山溪更为迅速,转眼之间就消逝了。今天虽然平安,可谁也无法保证明日的安定。《摩耶经》中有一节谈到,人生的旅程就是“步步近死地”。一天一天、一步一步接近死亡,这就是人生的真相。

  《法华经》中也有一段名言:“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充满众苦,甚可畏怖。”简单地说,所谓“三界”便是凡夫所居之现实世界,它就像失了火的房子,烦恼在里面熊熊燃烧,充满了各种苦难。正如经文所说,人生的确离不开烦恼。子女、家庭、工作等等,仔细想来,可说一切都充满了烦恼。

  人生被这种无常而痛苦的烦恼所束缚、所玷污,如何使人转向不变的“常乐我净”的幸福状态呢?也就是说,怎样才能从人生的悲观主义中解脱出来呢?怎样才能确立正确的法则和人生观,依靠坚韧的乐观主义生活下去呢?

  这个“弃暗投明”的转变正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我之所以立足于悠久的生命观,走上信奉佛法的道路,理由也就在此。从无常的世界向永恒世界的转换,正是有史以来人类所孜孜研究的课题。

  小林秀雄先生在《莫扎特》一书中写道:

  “对强韧的精神而言,恶劣的环境也是实在的环境,既不缺什么,也不少什么。”“生命力中有一种能力,能将外在的偶然看做内在的必然。这种思想是宗教式的,但它并不是空想。”

  这便是和环境搏斗,并战而胜之的人类能力;是精神的力量,能将外在的偶然性看做内在的必然性。这种无限的力量就蕴藏在自己生命之中,本人能切实感受并加以发挥,而真正的人生之路就在其中。

  这样努力下去,不为任何环境所屈,总是忠实于自己,发展自己,于是便奏响了人生的凯歌。

  佛法中有所谓“梅樱桃李”的命题。

  比如梅花,于春光初见之时,首先开出高雅的花朵;然后是樱花盛开的季节,它也尽显风姿;桃花、李花也都各领风骚。同样,人也应当让自己的生命开出美丽的花朵,不,生命内部本身就有催开绚丽鲜花的神力。

  那么,带来这种神力的东西是什么呢?这便是对自身“使命”与“责任”的深刻觉悟。某些人以根本的“法则”为基准,始终坚持一定的生活道路,即将使命和责任视为非我莫属的。这样的人就会不断开拓自己的生命,就和梅、樱一样,迟早会开出灿烂的鲜花,散发出阵阵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