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4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期待我成功,而在我实现她的期待之前,她可能会死了,她可能没来得及享受正义和儿子的爱就离开人间,这念头对我来说太荒唐了,荒唐得像是否定了人间最基本的常识。

只有对我的美好前途的幢憬支撑着她活下去。为了给她那荒唐的美梦至少加一点真实的色彩,我只能含羞忍辱,继续与时间竞争。

1938年我被征入空军。宜战的那天,母亲乘着雷诺尔车来向我告别。那天她依着手杖,庄严地检阅了我们的空军武器装备。“所有飞机部有露天的飞机座舱,”母亲注意到,“记住,你的嗓子很娇气。”

我忍不住告诉她,如果卢浮瓦佛飞机只使我嗓子痛的话,我该幸庆自己的好运气。她笑了,高傲地、几乎嘲讽地望了我一眼。“灾祸不会降临在你头上的。”她完全平静地告诉我。

她显出了信心十足的样子,似乎早就知道了这些,好像她已经和命运女神签订好了合同,好像为了补偿她那历尽辛苦的生活,她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保证,一定的许诺。

“是的,不会降在我头上的,妈妈。我答应您不会的。”

她犹豫了一下,脸上显示出内心在进行着斗争。最后,她做出了点让步说:“大概,你腿上会负点轻伤的。”



德国进攻的前几个星期,我接到一封电报说:“母病重!速返!”

第二天,很早我就到达了耐斯市,找到了圣·安东尼门诊所。母亲的头深深地陷在枕头里,消瘦深陷的脸颊上带着一丝痛苦、忧虑的表情。床头柜上架着一个1932年我赢得耐斯市乒乓球冠军时得的银质奖章。

“你身边需要一个女人。”她说。

“所有的男人都需要。”

“是的,”她说,“但是,对你来说,没有女人照料,你会比别人生活得更糟糕。唉,这都是我的过错。”“我们一起玩牌的时候,她不时地目光专注地盯着我,脸上还带着一丝狡黠的样子。我知道她又要编造点新花样了。但是,我不去猜想她心里想着什

么。我确信一个小花样正在她脑子里酝酿。

我的假期要结束了。我真不知道如何描绘我们分别时的情景。我们俩都没讲话,但是我装出了一副笑脸,不再哭泣了,或说些别的话。

“好啦,再见吧。”我微笑着亲吻了母亲。只有她才清楚,我做了多大努力才做出了这个微笑。因为,和我一样,她也在微笑

“不要为我担心,我已经是一匹老战马了,一直支撑着活到今天,还能再继续一段时间。摘下你的帽子。”

我摘下了帽子,她用手指在我前额上画了一个十字,”说:“我给了你我对你的祝福。”

我走向门口,又转过身来。我们互相望了许久,都在微笑,都没说话。我觉得很平静。她的勇气传给了我,并且从那时起一直目在我身上,甚至到现在。



巴黎失陷后,我被派到英国皇家空军。刚到英国就接到了母亲的信。这些信是由在瑞士的一个朋友秘密地转到伦敦,送到我手中的,封皮写着:“由戴高乐将军转交”。

直到胜利前夕,这些无日期的情好像无休无止一直忠实地跟随着我转战各国,源源不断地送到我手里。三年多来,母亲说话的气息通过信纸传到我身上,我被一种比我自身强得多的意志控制着,支撑着这是一根空间生命线,她用一颗比我自己更勇敢的心灵把她的勇气输入我的血液。

“我光荣、可爱的儿子,”母亲这样写道,“我们怀着无比爱慕和感激的心情,在报纸上读到了你的英雄事迹。在科隆、汉堡、不来梅的上空,你展开的双翅将使敌人丧魂落魄。”

我一下子就猜到她心里在想着什么每当英国皇家空军袭击一个目标的时候,我一定在参战。她能从每一次的炮火轰鸣中听出我的声音。每次交战我都被派去,因为我的出现会使敌人心惊胆战,不战自溃。每次英国战斗机打下一架德国飞机,她都很自然地把这份功劳归于我。布筏市场周围的小巷中传颂着我的功绩。毕竟她了解我,知道我得过1932年耐斯市乒乓球冠军。

她的信越来越简短了,尽是用铅笔匆忙写出的。有时,一次来四五封。她说她身体很好,还在定时打胰岛素。“我的光荣的儿子,我为你感到自豪……法兰西万岁!”信中从未露出丝毫忧虑不安的痕迹,但是最近的几封信流露出一种新的悲伤的调子:“亲爱的孩子,我请求你不要过多地挂念我,不要为我而变得胆怯。要勇敢。记住,你不再需要我了,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堂堂的男于汉了,你能够独立生活了。早点结婚。不要过多地怀念我。我身体很好,老罗沙诺夫医生对我很满意。他让我向你问好。要坚强。我请求你,勇敢点。你的母亲。”

我心情很沉重,感到有点不对劲,可是信中没有说出了什么事。管他呢。我真正义心的尸有一件事:她还活在世上,我还能见到她。我要与时间竞争,早日把荣誉带到她的身边,这个愿望在我心中一天比一天更强烈了。

同盟军在欧洲大陆登陆时,我从家乡寄来的佰中感到一种快乐安宁的情绪,似乎母亲已经知道胜利即将来临。信中流露出一种特别的温情,还时常夹杂了一些我不能理解的歉意。

“我亲爱的儿子,我们已经分离了这么多年了,我希望你已经习惯身边没有我这个老母亲了。话说回来,我毕竟不能永远活在世上。记住,我对你从未有过丝毫的怀疑。我希望你回家明白这一切之后,能原谅我。我不得不这样做。”

她做了什么事需要我的宽恕?我绞尽脑筋也想不出未。



巴黎快解放了,我准备坐飞机在法国南部跳伞,去执行一项与秘密抵抗组织联络的任务。我一路匆匆忙忙,急躁得浑身热血沸腾。除了想早点回到母亲身边,其他我什么都不想了。

现在我要回家了,胸前佩着醒目的绿黑两色的解放十字绶带,上面挂着战争十字勋章和五六枚我终主难忘的勋章,我的黑色战服的肩上还佩带着军官肩章,帽子斜向一边戴着。由于我面部麻痹,脸上露出一种异常的刚毅。我写了一部小说,挎包里装着法文和英文版本。这时候,我深深陶醉在希望、青春和确信中。

对我来说,再往下继续我的回忆是异常痛昔的。因此,我要尽快结束它。到达旅馆时,我发现没有一个人问候我,跟我打招呼。我询问的那些人说他们隐隐约约记得几年前有一个古怪的俄国老太太管理这个旅馆。但是他们从未没有见到过她。原来,我母亲在三年零六个月前就已经离开人间了。但是她知道我需要她,如果没有她在这儿给我勇气,我绝对不能独立生存下去,不能像一个法国人那样勇敢战斗。因此,她临死前订出了她的计划。

在她死前的几天中,她写了近二百五十封信,把这些信交给她在瑞士的朋友,请这个朋友定时寄给我。当我们在圣·安东尼门诊所最后一次见面时,我看到她眼中闪着天真狡酷的目光。毫无疑问,这些信就是她当时算计的新花样。

就这样,在母亲死后的三年半的时间里,我一直从她身上吸取着力量和勇气这些使我能够继续战斗到胜利那一天所需要的力量和勇气。

作者罗曼·加里,法国作家。曾任法国驻美洛杉矶总领事。本文选自《黎明时的希望》。

Number:2266

Title:谈抽烟

作者:朱自清

出处《读者》:总第23期

Provenance:朱自清选集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有人说“抽烟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吃点口香糖,甜甜的,倒不错。”不用说,你知道这准是外行。口香糖也许不错,可是喜欢的怕是女人孩子居多;男人很少赏识这种玩意儿的,除非在美国,那儿怕有些个例外。一块口香糖得咀嚼老半天,还是嚼不完,凭你怎样斯文,那朵颐(鼓动肋颊,嚼食的样子。)的样子,总遮掩不住,总有点儿不雅相。这其实不像抽烟,倒像衔橄榄。你见过衔着橄榄的人?腮帮子上凸出一块,嘴里又不时地兹儿兹儿的。抽烟可用不着这么费劲;烟卷儿尤其省事,随便一刁上,悠然的就吸起来,谁也不来注意你。抽烟说不上是什么味道;勉强说,也许有点儿苦吧。但抽烟的不稀罕那“苦”而稀罕那“有点儿”。他的嘴太闷了,或者太闲了,就要这么点儿来凑个热闹,让他觉得嘴还是他的。嚼一块口香糖可就太多,甜甜的,够多腻味,而且有了糖也许便忘记了“我”。

抽烟其实是个玩意儿。就说抽卷烟吧,你打开匣子或罐子,抽出烟来,在桌子上顿几下,衔上,擦洋火,点上。这其间每一个动作都带股动儿,像做戏一般。自己也许不觉得,但到没有烟抽的时候,便觉得了。那时候你必然闲得无聊:特别是两只手,简直没放处。再说那吐出的烟,袅袅地燎绕着,也够你一回两回的捉摸,它可以领你走到顶远的地方去。即便在百忙当中,也可以让你轻松一忽儿。所以老于抽烟的人,一刁上烟,真能悠然遐想。他霎时间是个自由自在的身子,无论他是靠在沙发上的绅士,还是蹲在台阶上的瓦匠。有时候他还能够刁着烟和人说闲话;自然有些含含糊糊的,但是可喜的是那满不在乎的神气。这些大概也算得游戏三味吧。

好些人抽烟,,为的有个伴儿。譬如说一个人单身住在北平,和朋友在一块儿,倒是有说有笑的,回家来,空房子像水一样。这时候他可以摸出一支烟抽起来,借点儿暖气。黄昏来了,屋子里的东西只剩些轮廓,暂时懒得开灯,也可以点上一支烟,看烟头上的火一闪一闪的,像亲密的低语,只有自己听得出。要是生气,也不妨迁怒一下,使劲儿吸他十来口。客来了,若你倦了说不得话,或者找不可出说的,干坐着岂不着急?这时候最好拈起一支烟将嘴堵上等你对面的人。若是他也这么办,便尽时间在烟子里爬

过去。各人抓着一个新伴儿,大可以盘桓一会的。

从前抽水烟旱烟,不过是一种不伤大雅的嗜好,现在抽烟却成了派头,抽烟卷儿指头黄了,由它去。用烟嘴不独麻烦,也小气,又跟烟隔得那么老远的。今儿大褂上一个窟窿,明儿坎肩上一个,由它去。一支烟里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个小麻雀,也由它去。总之,别别扭扭的,其实也还是个“满不在乎”罢了。烟有好有坏,味有浓有淡,能够辨味的是内行,不择烟而抽的是大方之家。

Number:2267

Title:普陀山的幽默

作者:祖慰

出处《读者》:总第23期

Provenance:羊城晚报

Date:1983。1。10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游览名胜古迹,都是为了觅得美感;而我游完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后,却意外地获得许多幽默感

观音怎么成了第一把手?

当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从吴承恩的《西游记记》里得知“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住在南海(实际是东海)的普陀山上。孙悟空保唐僧取经,在路上遇妖不能解救时,就一个筋斗翻到普陀,向观音汇报、请示和求援。没想到,现在我也到普陀岛来了。

有长者风度的向导,博学而富有幽默感。他对观音娘娘的发迹史了解得颇为清楚。

他说:普天之下,佛教的最高领袖当是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二把手是坐在本师右边的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三把手是坐在本师左边的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在一般庙字里,这一、二、三把手都供奉在大雌宝殿的正堂,面朝大门。他们的背后才供站在莲花或鳌鱼头上的观世音菩萨,面朝后门。论资排辈,观音该是第四把手。唯有在普陀山,她却成了第一把手,供奉在最大的圆通宝殿里,神像也最大。而释迦牟尼等的神像却变小了,而且退居到三进殿里,显然降了级了。是谁胆大包天敢于调整佛国的最高领导

班子?是人间的皇帝宋宁宗。公元1214年,他御赐“圆通宝殿”匾额,钦定普陀山为供奉观音的道场。于是,在这“震旦第一佛国”里,观世音当上了女皇。后来,

历朝皇帝都默许这里的特殊“人事安排”,没给释迦牟尼等落实政策,复职复位。观世音呢,一向对皇帝也是很谦恭的。比如,她的名字和唐太宗李世民有一“世”字相同,就马上避讳改名为“观音”,或“观自在”。由此可见,皇权大于神权,信徒们最听观音的话,观音最听皇帝的话。

这位向导见我们开怀大笑,兴味正浓,又接着说,观音菩萨怎么会以普陀为家的呢?有正史记“载。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本和尚慧锷第三次来中国取经学佛,在五台山迎奉了一尊观世音像。坐船回国时,在普陀岛附近海面出事被阻。慧锷认为这是观世音佛不肯去日本,于是就在神奇的潮音洞附近登岸,留下佛像,供奉在当地姓张的居民家。从此,观音就在这儿扎根落户,已历一千多年。

这番妙趣横生的话激活了我的想像力。观世音的祖籍是印度,也没有听说她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在印度,观音本是个男性,不知怎么搞的,来到中国却变成女的了。我想,她不愿回印度,不肯去日本,可能是留恋中国给她的极高待遇,她在普陀当上了佛国一把手,而且至今还有那么多崇拜者,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传说是观音诞生、成道、出家纪念日),都有上万人不远千里拥来普陀,虔诚地礼拜、上香,她怎么会舍得离开呢?却也怪,“送子观音”,顾名思义是职司送子的妇产科专家,在人类面临“人口爆炸”危机的今天,她怎么还那么吃香?今天人类已登上月球,科学高度发达,她怎么还有那么多善男信女?稀奇!有趣!耐人寻味!

关公住进了观音大殿我来到普济禅寺。据史载,清朝雍正皇帝曾“钦赐”七万金造这座名震东南的巨刹。它前傍碧玉莲花池,后依滴翠峰,灵鹫堂有楼轩一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景色秀丽,甲于全山。

我发现普济禅寺有两大逗人一乐的佛教奇观。其一是在供奉观音菩萨的大殿里,近门处竟有一尊关公的神像:关羽有关帝庙,怎么跑到洋菩萨观音娘娘的大殿里来“三同”了呢?我把这个问题向同游者提了出来,引起一场想象力丰富的争论。

一位博于古的长者说:“佛教要在中国站住脚,必须儒化。关公是得中国人心的儒神,为了佛

“不,不是这个原因,”一位通于今的文坛新彦表示异议。他对弗罗伊德颇有研究,提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的解释:“按理,关公进观音殿是有悖男女授受不亲之礼的。因此,只能用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去解释:异性相吸。有人也许会反驳,说关公的作风很正派,嫂子在里屋睡觉,他通宵达旦坐在门口读《春秋》,没有一丝邪念。其实这是违反人的自然属性的谎话,他肯定有‘里比多压抑’,不然为什么脸憋那么红?再说观音,她专管送子生殖,职业决定她也有‘里比多压抑’。所以,请关羽进观音堂是顺乎天理、合乎佛性和人情的。”

“罪过!罪过!”我们被他的怪诞的泛性论的理论逗乐了,“小心菩萨割你的舌头!”

向钱看的释迦牟尼

在大乘庵,有个长达九米的大卧佛释迦牟尼的涅之相。涅是梵文音译,意思是“圆寂”,就是死。佛家不叫死,而是说释迦牟尼修成正果、教化众生之后,作“寂灭”相。

卧佛,司空见惯,引不起我的兴味。但这儿却有些希罕之物。大殿两侧墙壁上挂有十六幅画,画下配着引经据典的文字解释,描述释迦牟尼降生、修行、传道、涅粱的成长史。这是我渴望得知的,于是,细细看了起来。

观看的人不少。有人还一边看一边评议:“这下子我总算找到现在盛行的《关系学》的最早版本了!”说话的是一位中年人。

“在哪儿?”问话的是位戴眼镜的年轻人。

“你看《牧女献糜》这幅画。”

看了一会儿,眼镜青年突然笑了起来:“哈哈,对,释迦牟尼佛是搞不正之风的老祖宗!老佛爷都搞,难怪此风难得纠正!”

我好奇地也去看那第大幅《牧女献糜》。方知说的是:释迦牟尼坐在露天下苦修六年,每天只吃一麻一麦,饿得形似枯木。这时,有两位牧女向他献了牛奶。他收了礼物,马上利用刚修得的佛权,保佑两女安乐无病,终保年寿,智慧具足。我依稀想起一则佛门的古代笑话。一香客进山门来,从衣冠看是布衣平常人,因而和尚冷冷地寒暄说:“坐。”对内厢一般地打招呼:“茶。”当这香客捐助了一笔银钱后,和尚的调门高了八度,对客:“请坐!”对内:“敬茶!”当这香客进而言明自己是朝廷命官时,和尚立即弯腰躬背,笑言细语:“请上座。”对内大声招呼:“敬香茶!”有人为此写了副楹联。上联:“坐,请坐,请上座。”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由此可见,从释迦牟尼到弟子僧侣,都是向钱看、向权看的。

Number:2268

Title:使你微笑或沉思的格言

作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