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4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物的脂肪大都呈蛋黄色,唯独鳄鱼脂肪是绿色。

△麻雀虽小,但它颈上的骨头数目几乎比长颈鹿多一倍。

△水中蝌蚪一旦缺碘就不能变成青蛙。

△蝙蝠善飞,它能作圆形转弯、急刹车和快速变换飞行速度等多种“特技飞行”。

△候鸟做距离最远的不着陆飞行是从阿留申群岛到夏威夷群岛。全程4500公里,要不歇气地飞行48…72小时。

Number:2606

Title:高尔基与卡嘉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29期

Provenance:新疆青年

Date:1982。9

Nation:

Translator:

高尔基本名阿历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高尔基”是他的笔名,含有“痛苦、苦难”之意。

青年时期的高尔基,在俄罗斯文坛已渐露头角,但他生活仍十分贫困,没有固定的工作。1895年初春,经人介绍到《萨马拉日报》当编辑。

在报社,高尔基认识了一位姑娘,是报社排字校阅的女工,人们都称她卡嘉。高尔基与卡嘉相处中很快产生了爱情。一年后,高尔基到了尼日尼,曾题写爱情诗寄给卡嘉:

“……

我心潮起伏,不能平息。

我朝思暮念的只有你,

我心爱的、温柔的知己……

但四周一片黑暗、静寂,

这里没有你,你在遥远的他乡异地!

我的心灵充满了悲戚……”

但高尔基曾经饱尝过人间的艰辛、苦难。他早就立下了推翻沙皇反动统治的志愿,因此,预料到自身前途的坎坷。由于长期漂泊潦倒,他这时已重病缠身。所有这些情况,他都需要真挚坦率地告诉卡嘉。于是,高尔基给卡嘉写了下面一封求爱信:

“……卡嘉……按照你自己心目中的模样想一想,你究竟喜欢阿历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身上的什么呢?我对他了解得一清二楚你想和我来谈谈他的情况吗?

首先彼什科夫并不那么单纯和开朗,他过于相信他自己与众不同,并且为此而过于卖弄自己,而他是否果真与众不同,这还是一个问题。这可能只是一种自负。这种自负使他向众人提出了许多过高的要求,并且有点傲慢地蔑视他们。仿佛聪明人只有彼什科夫一个,而所剩下来的人全是白痴和傻瓜。一般说来,彼什科夫完全具有爱夸耀自己的缺点。此外,他粗鲁而又无教养,这一点你也必须认识。他容易激动,有时甚至凶狠。品质完全不是第一流的。这就是他的心理学。

现在谈他的社会地位,一个流浪的文人,一个今朝囊中鼓鼓、明日囊空如洗或曰两袖清风的人,能够给你什么样的生活地位呢?浪迹四方的生活,充满着不测的风云和贫困,等待你的就是这些。他的报章文字,你知道,只不过是些行云流水。他没有时间搞文学。不同的工资所得,决定着会有不同的需求。这是他的社会学。

他的物理学。他,我认为很快就要呜呼哀哉。严重的风湿病这个疾病若是再度重来,就要送他归阴曹地府。他的胸部衰弱。脊背时时作痛。总之,他是一个行将离开这个世界的人,他需要的不是一个妻子,而是一个看护妇。

爱人儿这完全不是你的角色。而且主要的是,他很难使人理解。身体弯曲丑陋异常。除了这些令人惊愕的缺点以外,还存在许多其他的缺点,其中一些我已忘掉了,另外一些我不知道,还有一些我不想说,因为说来无聊,也因为我很可怜彼什科夫我爱他,而且只有我才实实在在地爱他。

关于这位先生的优点我就不说了,你应当比我更了解他。他这个人还很古怪。有时候,他是出奇的愚蠢。主要的问题是他难以被人理解,他的不幸也在这里。

总之,卡嘉,我有言在先,并且完全是郑重其事的。

请你根据上述诸点,考虑一番彼什科夫其人,卡嘉……”

高尔基纯真的爱情、诚恳、庄重、老实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姑娘的心,勇敢的卡嘉毅然接受了高尔基的爱情。

Number:2607

Title:沉默的朋友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29期

Provenance:勤奋学习

Date:

Nation:苏联

Translator:赵秋长

1莫忘记,你有位沉默的朋友。家庭里的电视机屏幕荧光闪烁,街道上的电影广告五彩缤纷,它们都在招徕自己的观众;连听众日渐寥落的收音机也在放声歌唱,吸引着它的知音。然而,请君莫要忘记,你还有位沉默的朋友书。它不动声色地静静地伫立在书房、书店和图书馆的架子上不为受到的冷落而沮丧,也不为得到的盛情而兴奋。它总是沉默着,把它深邃的思想、精确的哲理、流溢的激情、璀灿的文采掩抑在浩瀚的卷帙之中;它总是沉默着,静静地等待着你的光顾。

2这位朋友,性虽沉静、文雅,却善交际,它还可为你引荐和介绍诸多的良朋挚友。皮却林和卡秋莎·马斯洛娃(分别是俄国作家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和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中的主人公)对我们来说比亲友、邻居还要亲密几分,因为我们对他们的了解比对任何亲朋好友都深刻得多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人能象一本好书的主人公那样真实、坦率地倾吐自己的心事。这些都是那位热心的介绍人书的功劳。

3要立志读万卷书。大凡志士名人,在他们的一生中都有一个贪婪地吞读大量书籍的时期。美国杰出的发明家爱迪生,十二岁时弄到一张公共图书馆的阅览证,遂暗下决心读尽天下书。于是,他从放在书架最底层的书读起。他先拿到的是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基础》和《技术辞典》、《忧郁症解剖学》之类的书。便一卷接一卷地读了起来,从不放过一本、漏过一页,直读得书架上的书下去了15英尺。只是至此他才有所察悟:读书须有选择,而且安能一口气读尽天下书!固然,此种读法不足为效,然而试问各位,你读过几公尺的书?有无此种鸿鹄之志?

4做个兴致勃勃的读书人。无有“读兴”,难以成读;漫不经心地浏览,兴趣索然地翻阅,都不算读书。这样的读者也不成其为读书人。兴致盎然地欣赏作家高超的技艺,品味作品优美的字句章法;因生花妙笔而喝采,因刻划的功力而感叹,因睿慧的思想而激奋这才叫读书!

没有这种“读兴”,要培养;有了这种“读兴”,要保持。歌德在自己的晚年,每年春天都把莫里哀的作品从头至尾诵读一遍,用以保持自己的“读兴”。

5应重读文学经典名著。经典名著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华章,世界文化宝库中的赤金。它们的价值是世所公认的,是历代不贬的。其中绝妙之处难与君说,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靠读者诸位细细品来。一个人一生中要读二,三百本名著,才称其为“读书人”。至于有些书,可谓之“闲书”,茶余饭后找来一读,用以消遣解闷,亦无不可,然而读之不必用心。

6要精读,慢读。马马虎虎的快读并不难,细心地研读却不易。要养成精读、慢读的好习惯。文学作品与科学论著不同。科学家是用确切的概念明白地表述自己清晰的思想的;而文学家的写作,乃是赋予取自纷杂生活的并不定型的形象以某种固定性和准确性这样做他们才能用一定的语言塑造出它们来。这便是文学家苦苦求索和难言的苦衷之苦处所在。由此造成了许多文学作品的多种扑朔迷离的变义和文学史上多桩难以了结的公案。如:几百年来文艺批评家、心理学家、导演和演员们对哈姆雷特这个典型形象评论纷纭,莫衷一是。对这些作家的这类作品不细细研读揣摩是断然没有发言权的。

固然,某些伟大人物读书的速度是很快的。这是因为:一,他们有与众不同的才能;二,这是由于他们工作的需要,长此以往便具备了快读的本领。如前面提到的歌德读莫里哀的作品,其读速每分钟达两千单词。但名人名家中慢读者也不乏其例,更有甚者,他们有时为了体会精品之精义,甚至逐字逐句地工笔“抄读”。

读书人,不要怕别人嘲笑你读得太慢吧。其实读书人读书向来是慢的:年幼者因缺乏经验读不快;年长者因反应迟钝读不快;年富力强者因研究的需要也读不快。读得精些,读得慢些,有的时候要停下来思考,有的地方要反复重读,这才是好的读书习惯。

7要作读书笔记。笔记可记得随便些,凡是你认为该记的都可记下。或抄录原文,或做些批注,或写下自己的随感。读书笔记是为自己而写,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当你闲来无事的时候,翻翻自己的笔记,顺着它的脉络,回忆一下读过的书,重温一下读时的感受,实在是一大乐事。有几点建议:一是每本笔记前要留两张空页,留待记完一本后作笔记目录、索引之用;二是笔记中要记上所读书籍的书名、作者和出版时间、地点;三是抄录的原文要准确,并注明是引文(以免与自己写下的文字混淆),还要标上所在页码,这样便于日后引用或查对。

Number:2608

Title:对青年的热望

作者:宋振庭

出处《读者》:总第29期

Provenance:中国青年

Date:1983。10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当代青年的形象

青年,是整个社会议论的中心话题之一。在我国如此,全世界也如此;一辈人如此,几辈人在一起谈话也如此。青年问题在社会学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

二次世界大战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摧毁性打击,榨取剩余价值的罪恶,及其给人类带来的万恶后果,被各国人民所憎恨;与此同时,世界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兴起了社会解放、民族解放、人民民主的新浪潮。到四十年代末,新中国成立,朝气蓬勃。五十年代的青年处在一心向往社会主义、社会解放的革命高潮之中。五十年代的青年是正统的、虔诚的社会主义者,或社会主义的拥护者。他们有理想、守纪律,听党的话,严于律己。

从五十年代末,特别是到了六七十年代,历史发生了奇异性的变化。苏联出了斯大林问题,赫鲁晓夫上台更增加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出现坎坷和挫折是不足为奇的,可是国际资本主义抓住这个时机向社会主义、马列主义尽其仇恨和辱骂、丑化、攻击之能事;与此同时,苏联领导集团的霸权主义行为,更为这种攻击帮了大忙,一下子把整个世界带入迷惘的境界。中国本来被世界人民看作是自己的希望和前途所在,不幸的是我们继1958年失误之后,又发生了十年内乱的大失误。此时,正赶上战后国际资本主义的一次大的技术革新,以电子计算机、现代自动传导信息控制及核子能为标志的新的经济起飞发生了。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新的繁荣,新的福利主义。

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时代的镜子。事实上,中年人、老年人这些社会的当家人办了事,办得好或不好,社会走正了或走偏了轨道,青年人最敏感,总是他们最先以最明朗的方式反映出来。

从六十年代末到今天的当代青年,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重新思考、重新选择、重新评价社会问题及人生道路的。在这种思考、摸索中,一些青年也确实产生了虚无主义、看透一切、怀疑一切的现象;也有一些青年饥不择食,吞进一些劣等的、甚至有毒的精神食品。于是就发生了人们所说的当代青年问题。但是,平心静气地想一想:这一切青年自己能负主要责任吗?

依我看,当代青年有前几代青年比不上的许多特点。他们思想比较解放,框框少。他们渴于求知,渴于探索。当然这里边就有吃毒菌的危险,但是由于经过了自己头脑去选择和比较,走完思考的历程,不是坏事是好事。我们时代的思想家、探索家、革新家是会从他们中产生的。他们的技术装备、满足知识胃口的条件(包括引进而接触到的外国的好的东西)远比前几代人要好得多,因此成长快,成熟早,在这一点上也是一代胜过一代。

当然,当代青年也有其自身的缺点。他们缺乏政治和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有些青年人在思考、选择中,甚至和不必怀疑的真理去较量。比如,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他们也要怀疑一番。也有少数青年轻浮好动,随风飘荡,甚至不知落到什么污秽的港湾里去了。所以,对青年要很好地教育和引导。

对青年问题要正确对待

党和国家、老一辈的革命家对我国青年一直是寄予极大的厚望的。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今后几代青年是什么样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对当代青年的厚望,并不是一个纯理想和纯愿望的问题,而是一个从当代青年的现实出发,从中找出如何加以引导扶植的路子问题。事实上,象早一些的张志新、新近的张海迪,在这两人的身上,已经可以看出当代青年的整个队伍的身影。青年问题和其他问题不同的一点是青年的可塑性,教育者可以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通过巨大的社会教育和实践,把青年培育成四化的栋梁之材。这里面重要的问题是看我们认识不认识、理解不理解当代青年,对他们的整个估量是不是正确。

应该承认,在青年问题上有两种偏颇现象,这应当引起人们、特别是领导和教育工作者注意。

一种偏颇是摇头、叹气,对青年持悲观看法。这些同志,这些青年的父兄师长,从十年动乱的消极后果出发,看到了青年中确实存在的消极现象和一些前所未见的新问题,应该说,他们并非无缘无故地着急和焦虑。但是,着急和焦虑并不一定要悲观。只要深入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第一,当代青年并非铁板一块、都是一个模子制成的,青年中间各种各样的人有的是,先进和后进,英雄人物和犯罪分子都是同时并存的,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一个方面就断定其时代和队伍的全体。第二,五十年代的青年很好,这是事实,我们要发扬那个时代的好传统;但是,经历了十年动乱的青年即使有动乱留下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有失之东隅、得之桑榆的一些收获,虽然这些收获说来痛苦得很,花的代价太大,但毕竟是新收获。比如说张志新一类的青年是可以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物,我心悦诚服地承认,我是远不如这些青年的,在探索真理勇气上,我比这些青年差好多。再比如说有些青年,在别人武斗、打派仗时,埋头苦干一种事业,至今已成令人瞩目的人才。所以不能说现在青年“一切不如过去了”。过去有过去的好,今天有今天的好,明天还有明天的好。第三,一时之间的社会风气、社会思潮,自有产生它的社会根源、社会条件,比如实行经济上开放、搞活政策后,一些人失足落水、走向反面,或者本来就是反面的,这一回暴露了出来,这些问题不只是青年中有,壮年、老年中也有,党员干部中不也是有一些人很不象样子吗?所以发生一些问题,不能只是责怪“小青年”。持悲观情绪的同志的最大错处,就在于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朱伯儒、李燕杰同志就不悲观,他们深入到青年中扶正祛邪,乐观地工作,越做越有信心。

另一种偏颇是对青年问题的严重性估量不足,看得太简单,说严重些是掉以轻心,任其自流,不管不问,或者是不敢管,不敢问,怕麻烦,只是讨好他们,迎合他们,不认真地进行规劝和引导。

还有一些人利用青年轻信、好奇的心理,以售其奸,以有害的思潮影响青年,把“一切向钱看”“人格商品化”的腐朽东西兜售给青年,对这类二道贩子、奸商要警惕,要打击,当然这种人已不属于认识上的偏颇了。

我的交心话

人贵知己,知己必须交心。终日相聚,客客气气,但从不交心,并不算认识,更谈不上是知心朋友和同志。同志的“志”字底下有一个“心”字,人和人的距离是以心的距离来计算的。

我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单写一段交心的话,并没有什么私话,也没有什么秘诀;只是我已经六十多岁了,一生的痛苦、蹉跎太多,我总觉得形之于文,也说不尽我心中的衷曲。比如,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过许多亏,这些亏教训过我。老了的时候,如有可能,就告诉后来者,向他们说一句:“小心上当!”当然,这只是愚者千虑之一得。

为了把话说得简捷了当,我把这些交心的话用短语形式写一写,说得不谦虚一点,也算自我杜撰之格言吧:

一、自己看,自己想。书上的话,先生的话,要看、要听,但可悲的是自己无主见,不加分析判断,不管正确与否放开脑子叫人家来跑马。

二、敢爱敢憎,爱憎分明,愈分明愈好。不要做模棱两可的人,虽然这种人活着更保险一些,还可能飞黄腾达、万事亨通。但这是中了西方人的滑头哲学、实用主义和中国人中庸之道的毒。宁死不当这种人。这种人好象优点很多,可是只有一条缺点就够了这种人对社会没有好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