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8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总有一两对是“好”的。也就是说,一般人总有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具有良好的天赋与素质。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设计自己、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环境、条件,才能、素质、兴趣等,确定进攻方向。不要埋怨环境与条件,应努力寻找有利条件;不能坐等机会,要自己创造条件;拿出成果来,获得了社会的承认,事情就会好办一些。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不仅要善于观察世界,善于观察事物,也要善于观察自己,了解自己。汤姆逊由于“那双笨拙的手”,在处理实验工具方面感到很烦恼,因此他的早年研究工作偏重于理论物理,较少涉及实验物理,并且他找了一位在做实验及处理实验故障方面有惊人的能力的年轻助手,这样他就避免了自己的缺陷,努力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珍妮·古多尔清楚地知道,她并没有过人的才智,但在研究野生动物方面,她有超人的毅力、浓厚的兴趣,而这正是干这一行所需要的。所以她没有去攻数学、物理学,而是进到非洲深林里考察黑猩猩,终于成了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

  消灭自卑感

  严重的自卑感扼杀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另外,它还可以形成恶性循环:由于自卑感严重,不敢干或者干起来缩手缩脚、没有魄力,这样就显得无所作为或作为不大;旁人会因此说你无能,旁人的议论又会加重你的自卑感。因此必须一开始就打断它,丢掉自卑感,大胆干起来。

  谦虚是一种美德,但是缺点往往是优点的过分延伸。过于谦虚,或者由于自卑而谦虚,都是不应该的。几乎每一个科学家都是非常自信的人。自信,可以使你精神振奋、勇于进攻、战胜困难。

    开阔视野也很重要

  齐奥尔科夫斯基由于处地偏僻,又得不到资料,孤陋寡闻,一生的创造不少是重复前人已作出的发现,尽管他极有才能,却白费了不少时间与精力。这充分说明了开阔视野的重要性。

  要防止自我埋没,还应注意方法。

  多读一些科研方法论的书;多读一些科学家的传记;善于请教别人;善于查阅资料;善于利用你所能利用的一切,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取得成功。

  社会埋没与自我埋没的关系

  人才被埋没的两种情况:社会埋没与自我埋没,是紧密相联的。比如说,全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男性青少年没有踢过足球,这部分人中具有足球天赋的人才就被埋没了。这种埋没是自我埋没,同时也是社会埋没。

  当前,我们还不能完全自由地选择职业,并且必须以国家需要为重。完全自由选择职业势必影响国家利益。一个正在工作的人想改行或转换单位是比较困难的。但如果你是一个中学生,在高考时有选择专业的自由,应该慎重选择专业。

  总之,自我埋没中含有社会埋没的因素。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社会埋没里也含有自我埋没的因素。为什么相同的条件,有人被埋没、有人成功呢?一个人才要是有足够的勤奋、天赋、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善于自己设计自己,那么,尽管环境及条件不好,也很难将他埋没。

  中国要实现四化,每一个黄帝的子孙都有责任。中华民族受歧视的时代必须让它结束。只要我们尽量杜绝埋没人才的现象,每一个人都奋发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四化的美景就一定会变为现实!

  (原载1981年1月27日《中国青年报》,本刊有删节)

Number:4264

Title:理想篇

作者:雨果

出处《读者》:总第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了。生活既然没有目的,精力也就枯竭了。

  △目前,我们要最先指出: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生活,就是理解。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将来。生活,就是自己身上有一架天平,在那上面衡量善与恶。生活,就是有正义感,有真理,有理智,就是忠贞不渝、诚实不欺、表里如一、心智纯正。且对权利与义务同等重视。生活,就是知道自己的价值,自己所能做到的与自己所应该做到的。

  雨果

Number:4265

Title:何谓“名著”

作者:M·J阿德勒

出处《读者》:总第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美国

Translator:毛华奋郑明治

  千百年来,新书源源不断地问世,属于“名著”的书目亦与日俱增。书海茫茫,世人难以全数涉猎。不管你的寿命有多长,你至多只能阅读书海中的一滴水珠而已,因此你所读的书应该是精华之所在,要读“名著”。值得庆幸的是,真正的名著相对说来是“凤毛麟角”。

  自从世界上有了文化,就有人列出最佳书目。古代亚历山大城的教师和图书管理员就曾列过此类书单。

  不同时代对书目的挑选会有所不同,这不难理解,但各个时代所选的最佳书目录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无论在哪个时代,书目编篡者对于古代和现代的作品总是兼收并蓄,而对于现代著作是否能同古典作品相媲美则深感怀疑。

  何谓“名著”?标志是什么?本文所述之六条未必称全,但我在每年选择书目中发觉极为有用。

  1.“名著”一般都拥有最广泛的读者。它们不是只风行一二年,而是经久不变的畅销书。《飘》比起莎士比亚的剧本和《堂·吉诃德》来,读者就相对地说要少得多。有人作过较切合实际的估计:三千年来,荷马的史诗《伊里亚特》至少拥有两千五百万读者。名著问世后未必在那个时代就成为畅销书,要有一定时间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天文学家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书现在是本名著,而据报道当时他曾说过:“上帝等待了六千年才有一个观察者,我这本书可能要等上一百年才会有一个读者。”

  2.“名著”通俗易撞,不卖弄学问。它们不是专家写给专业人员看的专门性著作,无论是关于哲学或者科学,历史或者诗歌,它们所论述的是关于人类共同感兴趣的题材,而不是学究式的空谈。这些书并非为教授们所作,而是为普通人而写。要学高深的教材,必先学基础教材。“名著”所论述的都是各个专题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名著”是基础教材,所不同的是它们不是互有联系的一整套教材,也并非按难易程度和问题的技术性而编排。有一类书却应先读,以便有利于名著阅读,那就是名著的作者读过的别的“名著”。以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基础知识》和牛顿的《物理学的教学原理》为例。读欧几里德的这本书无需事先学习数学,因为该书本身便是名副其实的几何入门和基础算术入门。牛顿的书则不然,因为牛顿运用数学来解决物理问题,他的著作深受欧几里德关于比例和面积的论述的影响,若不先读欧几里德的书的话,恐怕连科学家也难以一下子读得懂。

  我的意思不是说科学巨著可以轻易读懂,而是说要按历史顺序读才能事半功倍。正如欧几里德能启发人读懂牛顿和伽利略的著作一样,牛顿和伽利略又能帮助人理解爱因斯坦的著作。这一观点也适用于阅读哲学著作。

  3.“名著”,永不过时。为便于比较,我们把眼下流行的书称为“当代作品”,它们只流行一、二年或至多十多年。许多早期的畅销书恐怕你连书名也记不起了,也不会再有兴趣读它们。而“名著”却不会因思想运动、学说更迭、舆论分歧而过时。名著不是供学者研究而积满尘垢的遗著,而是当今世界上潜在的最强大的文明力量。人类的基本问题代代相同。读过德摩斯梯尼的演说辞和西塞罗的信件,或是培根和蒙田的散文,任何人都会发现:人们对于幸福和正义、美德和真理,甚至对于安定与变幻本身是何等的笃信不疑!人类为其目标而奋斗的道路看来是不可改变的。

  4.“名著”令人百读不厌。只要你认真阅读,你决不会感到扫兴。名著一页书所包含的思想要比一整本普通书的内容还要丰富得多。它可以使你百读不厌,其中的养料汲之不尽。理解能力不同,或对事物持不同见解的人,都爱读“名著”。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格列佛游记》、《鲁滨逊飘流记》和《奥德赛》。儿童可以饶有趣味地阅读,但未能领会其中能为成年人所欣赏的全部妙处和含义。

  5.“名著”最富有教育意义。“名著”含有其他书籍所没有的东西,不论你是否赞同书中的观点,它们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老师。“名著”受到那些既是读者又是作者的人的广泛讨论,“名著”是许许多多书籍所论述的题材,论述“名著”的书多得不胜枚举,大部分已为世人遗忘。

  6.“名著”论述人生有待解决的问题。世上有一些真正奥秘的东西,那是人类知识和思维局限性的标志。人们不仅带着疑问开始探究,也往往满腹疑团终止探究。真正有才智的人老老实实地承认未能理解的东西,认识到这一点不是显得知识浅薄,而是表明知识的渊博。读书的人都以知识不为国界所局限而深感庆幸。我不知道如何冲破政治上民族主义的桎梏,但我确实知道我们可以怎样成为人类各方面精神的朋友,而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就是靠阅读“名著”。

Number:4266

Title:郭沫若论读书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年轻人求知欲很旺,而忍耐性不足。即以读书而论,尚未开卷时,每有吞食全牛之慨;然一遇困难,则不禁颓然而气馁。于是浅尝偷巧的习惯油然而生,在未用自己脑力去求理解之前,或先读人的评论以自囿,或仅读一书的序言而了事。有的人更以其一知半解,从而道听途说。这是我们青年人最容易传染的一种通病。

Number:4267

Title:夏衍的两次发奋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2期

Provenance:人物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夏衍在《电影导演会议上的讲话》中曾说到,他在常识问题上吃过两次亏。他说:“有一次吴晗、翦伯赞在谈明朝朱元璋的故事,我插了一句嘴,大概讲了一句外行话,被吴晗痛损了几句,说:‘你还当文化部长呢,这一点都不懂!’当时我觉得一方面惭愧,一方面发奋用功:每天抽出一个钟头念《二十四史》,看《资治通鉴》。后来1959年一个运动把我冲垮了,没有坚持下去。所以我历史知识很少,不过比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好像还好些。”“还有一次是我在审查一个出国的京剧时,大概又讲了一句外行话,当时大家没有反应,出来时候,马彦祥就跟我说:‘你老兄,对京剧完全是外行,不要乱讲好不好?’又说:‘你乱讲一气,下面不好办。’从此以后,我又奋发图强,到旧书店把能买得到的关于中国戏曲发展历史的书都弄来,拼命地看。向老艺人请教。现在能够懂一点了,后来我也变成京剧爱好者了。”

  (摘自《人物》)

Number:4268

Title:你属于哪类读者?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把读者分为四类:

  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读书像漏沙,注进去,漏出来,到头来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

  第二类好像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变,甚至还脏了些;

  第三类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了,留下的只有豆渣;

  第四类像是宝石矿床里的苦工,把矿渣甩一旁,只拣些纯净的宝石。

Number:4269

Title:人体节奏的秘密

作者:陈康

出处《读者》:总第2期

Provenance:科学画报

Date:1981。3。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这么一种感觉:有时体力充沛,情绪饱满,精神焕发;而另一些时候却又感到浑身疲乏,情绪低落,精神萎靡。迥然不同的两种情况是怎么在同一个人身上发生的呢?

  优美的三重奏

  本世纪初,一位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在病人的病症、情感以及行为的起伏中,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以及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大约过了20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大学的阿尔弗累特·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考试成绩后,发现人的智力是以33天为波动周期的。从此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便开始被揭示出来。

  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变化,组成了一首协调、优美而又神秘的三重奏。科学家将这三重奏的“曲子”谱写在同一个座标谱系内,绘制出了一幅优美的三条波浪形的曲线图。下图表示的是一个在10月1日出生的人,在10月份的“生物节奏”变化的情况。

  请看图中的三条曲线和坐标,曲线处于中线以上的日子,称为生物节奏的“高潮期”。体力周期曲线处在“高潮期”,就会感到体力充沛,生机勃勃;情绪周期曲线处在“高潮期”,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创造力,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心情愉快、达观;当智力周期曲线处在“高潮期”,那时人的头脑灵敏,思维敏捷,记忆力强,更具有逻辑性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相反,处于中线以下的那段日子,称为生物节奏的“低潮期”。在这些日子里,体力容易疲劳,做事拖拉,畏却;在情绪方面往往表现为喜怒无常,烦躁,意志沮丧;在智力方面则出现注意力不易集中,健忘,判断率降低等。

  在跨越中线的那段日子,称为“临界期”,这是一个极不稳定的时期,身体正处于频繁的变化之中,或者说是处在过渡状态。在这段临界期中,极易出现差错,粗枝大叶,容易感染疾病,机体各方面的协调性能较差,容易发生事故等等。

  火车相撞事故引出的结论

  1946年,瑞典商人乔治·汤姆听说他的一位朋友汉斯·弗若恩在一次火车相撞事故发生后,当晚就绘制了出事的两列火车上的司机和司炉的三条波动曲线,出乎意外地发现其中3人正处在“临界期”,另一人则处于“低潮期”。

  起初乔治对他朋友煞费心机的工作报之一笑,不以为然。一年以后,另一起几乎完全类似的撞车事故发生了。乔治亲自绘制了事故中的司机和司炉的曲线图表。他十分惊讶地发现:一个司机的两个周期正处于“低潮期”,另一个司机和一名司炉处于“临界期”,第四位司炉的三个周期曲线全部处于“低潮期”。面对着这张图,乔治想起了1年前汉斯的工作,看来,这并非巧合。于是,乔治开始弃商从学,转向生物节奏的研究。后来,他的研究颇有成就,还出版了一部研究性著作《这是你的日子吗?》。

  十余年来,应用计算器已能很快地编制出优美的三重奏。加拿大和美国的一些大学里的研究者们搜集和分析了大量数据,从中能够预测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周期的变化规律。至此,生物节奏学为指导人们的行为,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不见面的“顾问”

  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在涉及偶然事故所引起的死亡报告中指出,事故加肇事者约有60%是发生在“临界期”。例如近年发生的13起飞机坠落事故,其中10起归咎于驾驶员的差错,而这些驾驶员和他的助手们大都处在“临界期”。

  美国的一家微型汽车公司,向它在爱达荷州公司的60名司机,提供了生物节奏表格。当司机处于“临界期”时,预先提醒他们多加小心,结果车祸减少了2/3。日本沃米铁路公司查阅了1963年至1968年间所发生的331起事故,发现其中59%的事故是发生在司机的“临界期”。1969年,该公司开始实行生物节奏计划,使全年的事故一下子减少了50%。

  莫期科车辆管理所对交通事故作了一个统计,凡是运用生物节奏理论来指导司机的出勤,就可以减少车祸。莫斯科出租汽车公司为所有的司机绘制了曲线图表,每当司机处于“低潮期”时,就发给他们红色的行车证,以提醒他们倍加小心。当司机处于“临界期”,就根本不让出车。

  体育界一些人士应用生物节奏理论,对东京和墨西哥奥运会的200名运动员进行分析,其中约有87%的运动员在“高潮期”时获得了优良的成绩。

  在瑞士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