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8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文、汪志铮、孔汇、顾泳等供稿)

Number:4316

Title:神医阿里戈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3期

Provenance:科普文摘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初访奇人

  1963年8月,4个美国人,其中包括曾获美国西北大学医科学位的医生亨利·普哈里奇,来到了巴西南部一个偏远的矿区小镇。他们来寻找一个叫阿里戈的人。阿里戈原是个受过粗浅教育的农民,但他的医术在巴西的几家报纸上被渲染得近乎奇迹。

  阿里戈的“诊所”,原是一座破旧不堪的教堂。上午7时诊所开门时,近200名满怀希望的人已等在门口了。人群中有瞎眼老者,有甲状腺异常肿大、身体瘦弱的男人,有坐在手推车里面容苍白的孩子。他们大多是从巴西别的地方乘公共汽车或火车来的。

  在屋内,他们看见一位胸膛宽阔、壮实有力的人,穿一件黑色运动衫,一条宽松的便裤,鞋上沾着污泥。他的年龄大约40开外。唇上蓄着浓黑的小胡子,古铜色的脸膛上长着一对目光尖锐的眼睛。他就是阿里戈。手术开始前,他把普哈里奇他们请进了治疗室。

  突然,他到病人队伍里头拉出一个老人,粗鲁地让他背靠墙站着。他一声不响,捡起一把4英寸长的不锈钢水果刀,刺入那人左眼,从眼皮底下深深伸入眼窝。那老汉是完全清醒的,但并不畏惧退缩。

  普哈里奇一下子给吓呆了。当阿里戈着手用那刀在眼球和内眼睑之间猛刮,无拘束地用力把刀往上伸入眼窝区的时候,他更是膛目结舌。阿里戈接着把病人的眼珠撬得使它从眼窝里突出来。其间病人只觉得有一样东西在打扰他--停在他脸上的一只苍蝇,病人镇静地用手将它拂走。

  大约15年前就从医学院毕业的普哈里奇,这时差不多处于休克状态。阿里戈终于从病人眼睛中抽出了小刀,满意地瞧着刀尖上的脓斑,然后用衬衫把它擦掉,对这个人说:“你会好的。”接着招呼下一个病人。

  阿里戈对多数病人几乎连看也不看,就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草率地涂出一张处方。他又不时叫病人靠墙站着,拿小刀在自己的衬衫上揩揩,用它刺进一个肿瘤或囊肿,一只眼睛或一个耳朵,切除其中不正常的生长物。没有麻醉,不用催眠术,无防腐防菌之法,出血也极少。

  11时,阿里戈告诉大家,就诊告一段落,因为他要按时上政府福利机构去工作。下午他还要回来。普哈里奇独自留在那儿苦苦思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什么办法给自己和等待着他的消息的美国同行证明整个事情的经过并非一场幻觉?

  回到旅馆房间,普哈里奇努力想找出一个可以明确测定阿里戈才能的切实办法来。他心不在焉地抓搔自己的手臂。正是这个动作给了他启示:他的右肘内侧长着一个脂肪瘤,虽说是良性的,却是一个令人讨厌的肿瘤。他决心要让阿里戈在他身上动手术。

  第二天,普哈里奇问阿里戈愿不愿意在他手臂上做手术。阿里戈笑了:“当然愿意。”接着,他出人意料地转身问大家:“这儿有谁带着好的巴西折刀?我要在这位美国人身上用一用。”

  普哈里奇一下子愣住了,但又无法反悔,已有半打小刀拿了出来。阿里戈选了其中一把。“这位美国科学家是好样的。”他和颜悦色地说道。普哈里奇横下心,眼睁睁地看着阿里戈怎样开刀。但是阿里戈命令他往别处看,普哈里奇服从了。还不到十秒钟,他就感到一样粘乎乎的东西扔在手里。他朝下一看,是一块血淋淋的脂肪瘤。臂膀上留下半英寸长的口子,里面渗透出少量血水。鼓起的肿瘤已不见了。

  普哈里奇回到圣保罗后,一遍又一遍地放映手术时拍下来的影片。影片确定从切入到排除脂肪瘤所花时间为5秒钟。阿里戈的动作太快,几乎难以辨别他是怎样切除的。假如普哈里奇不把那个装在瓶内的脂肪瘤带回,连他自己也会怀疑这是变戏法。

  普哈里奇完全困惑了。更为离奇的是阿里戈对自己本领的解释。他宣称:有几个医生的“鬼魂附在他身上”,尤其是一位1918年去世的叫阿多尔福·弗里茨的医生。阿里戈说,正是这位医生做了大多数的手术,正是他口授了那些他笔录得很快的复杂处方。

  幻梦中的手术

  阿里戈头一次给人做手术是在1950年。

  那一年,巴西参议员卢西奥·比当古为竞选来到了孔戈尼亚斯附近的城市贝洛奥里藏特。他患肺癌,医生对他说,唯一的治愈希望是马上到美国动手术。在那儿,他遇见了32岁的阿里戈一位献身于矿工事业的工会会员。他俩在同一个旅馆中过夜。

  参议员回旅馆后久久不能入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正当他昏昏欲睡之际,门打开了,灯刷地亮了。进来的是阿里戈。

  他的目光迟钝。当他走近床边,参议员看到他手执一把剃刀。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比当古并不害怕。他记得那时神志昏迷,耳际听到一个夹杂着德国腔的声音在说:“情况紧迫,非得动一次手术不可哩。”接着,参议员晕了过去。

  他苏醒过来时,房内已无别人。他脱下睡衣查看,发觉睡衣被刀割破了,并有一滩血迹。他下了床,软弱无力地走到镜子跟前,背朝镜面,看到背部肋骨部位有一道明显而平整的切口。

  虽然阿里戈记不起是否去过参议员的房间,但他相信比当古讲的是可能发生的,因为几一阵阵奇怪的幻觉老是困扰着他。

  比当古回到里约热内卢后立即找了医生,只对医生说他动了手术。医生给他拍了X片子,满以为这是美国外科手术的疗效,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此时参议员向医生讲了真相,并广为传播。几天之内,这条新闻通过各种报刊让全巴西都知道了。

  身不由己

  在孔戈尼亚斯,随着比当古事件的消息广泛传播,阿里戈已成了民间英雄。

  他的一位朋友患了子宫癌行将去世。阿里戈偕同妻子来到临终的病人床前向她告别。牧师主持过临终圣礼,悄悄离去了,剩下一片死寂。阿里戈低着头做祈祷。这时他头脑开始感到刺痛,眼睛也模糊了。

  一无先兆,他突然冲进厨房,拿起一把大菜刀,奔回房里。他以命令的口吻吩咐大家向后靠。他拉下盖在女病人身上的裹尸布,分开了她的双腿,拿刀直接刺入阴道,粗暴地用力在里面猛挖。

  一个妇女尖叫着跑出了房间。屋内其他的人都吓得呆若木鸡。阿里戈继续无情地又刺又割,而那个垂死的女人平静地躺着。未受惊吓。接着,他放下刀,使劲将手伸入切开的口子。在大约几秒钟内,他用力拉出了一个血淋淋的大瘤。他又回到厨房,把这个赘生物扔进了洗涤槽,然后瘫倒在椅子上。

  病人的一位亲戚终于从惊呆中清醒过来,跑去找医生了。其他人的眼光转向阿里戈。他双手捧着头呜咽着。他妻子跪在他的身旁,眼含着泪水。他像是在另外一个世界。后来,他妻子领他出了房间。

  医生随即就来了。病人知觉清醒,也不感到疼痛。再后,医生又检查了那只肿瘤。它确实是子宫癌。

  病人完全恢复了健康。继比当古病例之后,这条新闻又震撼了这座小镇。人们开始在阿

  里戈的房子外面排队,恳求他治病。阿里戈曾企图拒绝,但“弗里茨医生”不让他安宁。他

  一天至少要看300个病人,其中许多人来自别的国家。

  详尽的研究

  1968年8月,普哈里奇同一位助手到达孔戈尼亚斯对阿里戈的医术做初步研究。他们发现:随意找来进行典型调查的1000名病人中,有545名带了病历卡;而阿里戈对其中518个病例的口头诊断与病历卡相同,两者的一致程度达到95%。

  一天晚上在阿里戈家里进餐的时候,普哈里奇问他怎么会采用现代医学术语说出他的诊断的。

  阿里戈笑着答道:“那很容易,我只聆听弗里茨医生对我讲话的声音,然后重复它就是了。我的左耳常常听到这种声音的。”

  普哈里奇医生返回纽约,召集了一个由4名医师组成的考察队。参加这次考察的还有:一位葡萄牙语教授、一位有经验的电影摄影师、一位医学统计学家和一位声学设备工程师。他们携带的设备包括一架脑电图仪、一架心电图仪、一架X光机、一套验血设备、一台显微镜、几只照相机、几架录音机和录像机。

  阿里戈事先不了解病情就可做出正确诊断的这种本领再次得到证实。一个瘫痪病人坐在手推车上来看病,阿里戈详尽地指出此人是在15岁时一次潜水中折断了颈椎骨而引起瘫痪的。这点被证实了。一个妇女走上前来,阿里戈瞧了一眼,向美国人说,他们将会发现她的血压是230/140。结果血压计量出的正是这些数字。

  罗斯福医院的前精神科主任罗伯特·莱特劳医生也曾拍摄下阿里戈做手术的经过,他返回纽约后,把彩色影片放映了几遍。莱特劳做了几次有趣的观察。他注意到:阿里戈在施行手术时脸部表情完全不同于正常的神态;阿里戈手指的动作惊人的敏捷和正确,就是他的头和眼转向别处时也是如此;他开刀的切口边缘好像会自己“粘合”;阿里戈施行的许多普通外科手术,其熟练程度甚至超出受过相当高级训练的外科医生。

  1971年1月11日,阿里戈搭车外出的途中与他车相撞,当即身亡。一根铁棒刺入了他的宽阔的胸膛。尸体解剖发现,在车祸之前,阿里戈就已死于冠状动脉血栓塞了。噩耗传来,孔戈尼亚斯陷入一片悲哀之中。镇长宣布为阿里戈致哀两天。成千群众从四面八方涌来向他的遗体告别。成千上万的人参加了送葬的队伍。有人估计为1。5万人,也有人估计达2万人。阿里戈的遗体高高地埋葬在一座小山之巅。

  (本刊据《科普文摘》摘编)

Number:4317

Title:西方整容术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3期

Provenance:江苏青年

Date:1981。2

Nation:

Translator:朱佳强

  要美,要年轻,许多西方人奔到手术刀下。因为今日西方世界,面模和美容膏已显得无能为力,取而代之的就是手术刀。1979年,法国有1万名男女自愿进行整容。当然,法国的整容师也越来越多。50年代只有12名,到1980年已达250名,还不包括60多名在成形外科协会工作的医生。由于科学的发展,如今,几乎人体所有的部位都能修补或更新。首先是脸部:鼻子、下巴、眼圈、耳朵、皱纹;其次是躯体:乳房、腹部、大腿和臀部。

    整容术始于1910年,柏林一位名叫马克斯·约瑟夫的外科医生,从鼻腔内部切口,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鼻子矫正术。两次世界大战形成了庞大的“破相”队伍,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车祸伤残者,这促进了整形外科的迅速发展,使植入术、皮肤移植术、骨移植术等新型手术相继成功。

  据法国福什医院外科主任保尔·泰西埃教授报告,30年来,他潜心研究颅骨面部外科,成功地矫正了许多较复杂的畸形。人们已能组合这部分或那部分骨胳使脸部突出、缩短或拉长,给人以“正常”的形状,尤其是儿童,手术后能使脸形完全恢复正常。这类手术,通常要持续8个小时。

  整容外科手术,能不能改变人的容貌,把一个普通的面容换成理想的脸蛋?美国洛克的三位年轻的歌唱家曾有过这样的愿望。然而结果很糟糕,其中有两人自杀了。其原因仅仅是因为有人对他们评头论足,说他们是“复制品”,太不忠实于“原作”。

  “大夫,我要一双索菲娅·洛琳的眼睛”,或“把我的脸改成伊丽莎白·泰勒那样。”……整容医生经常听到这样的请求。“我们的任务是矫正,并不是改变。”医生们回答说。当然有胆量的整容大师并不在这种恳求面前却步。然而,大多数求医者对这种世故的规劝不屑一顾,她们只是要一张讨人喜欢的脸,或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感到较满意”。

  在巴黎,人人必须显得年轻。s夫人,50岁,被丈夫抛弃,不得不找工作做。几次碰壁后,她似乎知道了其中的奥秘,“因为人家觉得我太老了。”她请人做了一次整容手术。“到了50岁,假如找不到工作,你就必须尽量使自己显得只有40岁……”。

  同样,由于生活所迫,许多男人也求助于整容术(现在男性所占的比例是1/10,估计将会越来越多)。最常见的整容手术是矫正鼻子、切除眼皮底下的眼囊以及移植头发。一位45岁的工程师花1万法郎做了眼睑整容术,还移植了几绺头发。“我花万把法郎,年轻了5岁,还是值得的。”如何显得年轻,这是西方人难以摆脱的烦恼。这种烦恼甚至还影响到老一辈。一位72岁的老太太也请人做了整容手术,“使我的孩子不再厌弃我。”

  最欢迎整容术的,还是那些女顾客,M夫人是个教师,今年36岁。她请人“修正了胸部”,那是在一次分娩后瘪塌的。因为“我觉得这是名誉和地位下降的信号。”又如R女士,47岁,7年前请医生矫正鼻子,“我跟别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变了。以前,我是一个被人家取笑、奚落的对象;如今,人们谈论起我,就好像谈论一个漂亮的姑娘。我生活上的变化,是从我的鼻子发生变化开始的。”

  有时,整容也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有一位女士“想取悦她的丈夫”,请人整缩了乳房。丈夫发火了,提出离婚,“我娶的是一个乳房丰满的女人,而现在她只有两颗小扁豆了。”

  在西方,经常有一些精神病患者想通过整容来解决他们的一切问题,但他们所提出的要求往往难以达到。因此,有时整容师和麻醉师会遭到他们的袭击。几年前,在西班牙有两个医生就这样被杀。精神失常的人总想千方百计改变自己的容貌,他们认为,自己被人家视为不正常的人,是因为长得太丑的缘故。如有一位70多岁的巴黎老头,21年内,已做了80次鼻子矫正手术,尽管鼻子上刀痕累累,他还是不肯罢休。许多类似的情况,使得一些整容师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学家。

  在法国,有那么一些蹩脚的外科医生也混充整容大师。B夫人的整形手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B夫人是一个50多岁的马赛妇女,她请人做“去膘手术”。“对我来说,做一次整容手术再简单不过了,把我身上多余的肥肉割掉,手术也就完成了。”但事实上,那是一次极其粗劣、草率的手术。病人卧床1个月,既不能笑也不能讲话,50多公斤重的沙袋在肚子上压了1个星期。由于刀口发炎化脓,差点儿丧命。

  乳房,女性生理特征之一,自然而然地成了整形外科的宠儿。60年代,将近有2000名美国妇女做了人工“隆起”手术,使瘪塌的乳房复原。其中有十几个人在手术过程中丧命,还有一些人蒙受如乳房切除一类的无法挽回的损失。用充气囊的方法进行乳房整形,出过一次洋相。有一位60多岁的老太婆,请人做了这种手术,乳房居然也“隆起来”了。她当时对手术很满意,直到有一天,她穿着袒胸露肩的晚礼服,高耸着胸脯,勇敢地出现在鸡尾酒会上。突然,充气的皮囊像冷却后的蛋奶酥似的瘪塌了。她对外科医师提出诉讼,最后招致“充气囊”制造商坐班房。

  “这种对美的狂热的追求,”圣·安托尼医院的心理学家米歇尔·戈德弗鲁瓦博士最后说,“恰恰表明了我们很多现代西方人为之感到苦恼的爱和情感的缺乏。”

  (原载《江苏青年》1981年第2期,本刊有删节)

Number:4318

Title:人与动物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3期

Provenance:现代英语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世界上许多民族酷爱动物,其热爱的程度甚至超过爱其他人。英国人是酷爱动物的民族,但最早对动物感兴趣的却并不是英国人。人与动物的感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古埃及,人们视猫为神。古埃及人有一种奇特的习俗:如果养的猫死了,主人就把自己的眉毛剃掉,以示哀悼。

  9000年以前,狗就是希腊人和波斯人的爱畜,他们让狗与家人同居一室,亲密无间。直至今天,狗仍然是许多民族的爱畜之一。一些国家的语言,特别是英语中的许多成语,都与狗有密切的关系。

  人对动物有深厚的感情,动物对人也并非无情。据说,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有一只心爱的猫,猫也很爱主人。它不愿意看到主人熬夜过度。于是,当狄更斯深夜仍伏案写作时,这只猫就用脚爪把蜡烛扑灭,让主人搁笔休息。

  值得提及的是,动物一旦变成玩物,几代之后,它们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