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9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家路上,谢老的夫人王定国问谢老:“你刚才对溥仪讲臣民是什么意思?”谢老幽默地回答:“他三岁当皇帝的时候,我考中了秀才,不就是臣民么?”说罢,哈哈大笑。回到家里,他高兴地对秘书说:“赏月的时候,见到溥仪了,我们把皇帝也改造过来了。”神情异常高兴、自豪。

Number:5085

Title:中国古代图书的命运

作者:周心慧

出处《读者》:总第39期

Provenance:百科知识

Date:1983。10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秦始皇焚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进行治理。但是,秦朝野上下,还有一些儒生,极为主张复辟殷、周时期的分封制。他们借《诗》、《书》、百家语为论据,建议废郡县,分封皇子功臣为诸侯。无疑,这是一个复古倒退、不合时宜的政治主张。丞相李斯抓住儒生“是古非今”这一点大做文章,肆意把这场政治上的论战扩大为一场思想独裁运动。他指斥儒生们是各尊私学、诽谤朝政的不法之徒。采取措施,“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全部送交地方官“杂烧之”。有敢聚谈《诗》、《书》者,斩首示众;以古非今者,灭族;令下三十日不烧,罚修长城四年。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这就是古代图书的第一次大厄运。

  秦火一炬,不仅把自战国以来形成的百家争鸣、自由民主的学术空气扫荡一空,而且把自夏至秦两千年文化、思想的结晶焚毁殆尽。

  秦始皇所焚,只限“非博士官所职”的私人藏书;秦政府藏书,则在项羽入关,火烧阿房宫时绝灭。

  两汉

  刘邦消灭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公元前190年,汉惠帝刘盈解除秦禁,为图书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到文景时期,“诗始萌芽”,很多过去被禁止的图书开始流通。

  汉武帝之后,昭、宣、元、成四帝,继续奉行以儒学为一尊的文治政策。进一步完善了政府典藏。

  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丘山。为了统一保管和检索这些图书,公元前26年,汉成帝命令刘向领导校书工作,刘向校书19年后死去,其子刘歆继承父业,终于编成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公藏目录《七略》。同时,经刘向父子校写的新本,也被统一存放在汉王朝的国家图书馆“天禄阁”中。

  《七略》反映了西汉一代典籍之盛。它著录的图书分为6大类、38种、603家,13,219卷。我国古籍被秦火一炬,项羽再炬之后,经西汉上百年的搜集,又达到如此水平,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盛事。

  公元8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很快触发了汉末农民大起义。公元24年,赤眉军与更始军在长安互攻,汉宫室被焚,“礼、乐分崩,典文残落。”《文献通考》说:“王莽之乱,焚烧无遗。”西汉上百年的辛苦经营,在王莽改制引起的大动乱中,全被消灭。此为书厄之二。

  东汉光武帝刘秀极为重视政府典藏的恢复。《后汉书》上说:“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术阙文,补缀漏遗。”在刘秀的感召下,王莽之乱时携带图书,隐匿林野的学者“莫不抱负典策,云会京师。”公元25年,刘秀迁都洛阳,“经牒秘书”装满了两千余辆车。其后,明、章诸帝继续征集遗书,汉藏书最盛时“书增三倍,以其数计之,当为六千余乘。”汉末,天下大乱。公元190年,董卓扶持汉献帝西迁长安,行前纵兵大肆烧掠,“典策文章,竞共剖散。”乱兵把用绢帛抄写的图书拆开,大的粘连起来,用做车的帷幔和顶盖,小的制成口袋。运抵长安的图书,只有30余乘。公元195年,董卓部属李郭屠长安,随后,又在城中混战,使“符策典籍,略无所遗”,政府藏书,毁于一旦。此为书厄之三。

  魏、晋、南北朝

  曹魏政权建立后,即着手搜集图书。政府典藏又渐丰富。公元280年,西晋统一全国后,公藏目录《中经新簿》著录的图书,多达29;945卷。但晋立国不久,先有延续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继而于公元311年,刘聪率匈奴军攻破长安。经过这数十年大动乱的蹂躏,政府藏书“靡有孑遗”。后来,东晋著作郎李充以《中国新簿》检校政府藏书,已十去其九,见存者不过3;014卷。此为书厄之四。

  东晋至陈,政治动荡,干戈不息,晋怀帝时,士人们大批逃往江南,从中原地区带去了一些图书。公元417年,刘裕消灭羌族人建立的后秦,攻战长安,流落在中原的图书又都归于南朝。公元421年,谢灵运造《四部目录》,著录图书64;582卷,但不过60年后,梁武帝萧衍攻灭南齐,“兵火延烧,秘阁经籍遗散。”

  公元549年,侯景叛乱,兵逼宫城,烧“东宫图籍数百厨”。后来,梁元帝派大将王僧辩等平定叛乱,将幸存的文德殿藏书及公私典藏共7万余卷载运江陵。5年以后,西魏大将于谨、杨忠攻江陵。梁元帝见城将陷,“命舍人高善宝焚古今图书14万卷”(包括文德殿藏书)。并振振有词地说:“读书万卷,尚有今日,是以焚之。”城破,魏军于余烬中收拾残遗,所得仅4;000卷。此为书厄之五。

  随、唐

  公元581年,隋文帝灭周,接收周朝图书15;000卷,以梁代书目检校,只得其半。583年,秘书监牛弘上书,指出自春秋之后,图书已历五厄。如今承南北乱离,政府典藏,亟需扩充。随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同年下诏求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此后,“民间异书,往往间出”,“一二年间,篇籍稍备。”公元588年隋灭陈,大将高颖接收陈朝图书。自此,分散的图书,开始向统一的王朝集中。隋炀帝即位后,为了进一步完善政府典藏,在继续征书的同时,增补学士官120人,专事修撰新书。《唐书·艺文志》说,随藏书最盛时,有37万卷,为封建社会中政府藏书的最高峰。以后,虽经秘书监柳校定,除去重复,尚有77;000卷。隋末,天下大乱。隋炀帝于公元616年逃往江都。618年,隋禁军将领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攻入宫中。37万卷图书,经兵火后“其目中并无一页传入后代”。此为书厄之六。

  江都之外,洛阳尚有8万副本。公元628年,李世世攻占洛阳,派人押运这些图书沿黄河西上,欲送归长安。结果“皆被漂没,其所存者,十不一二。”

  唐代聚书,自高祖时即已开始。以后太宗、高宗、继续征集遗书。到唐玄宗开元时期,唐政府典藏,达于极盛。公元719年,唐玄宗“诏公卿士庶之家,所有异书,官借缮写”。写定“两都(即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唐书·艺文志》著录唐以前图书53;915卷,唐学者自著书28;469卷,总8万余卷,可谓大观,

  开元藏书,至安史之乱,一朝倾覆。史称“禄山之乱,两都覆灭,乾元旧籍,亡散殆尽”。又说:“安禄山之乱,尺简不藏”。此为书厄之七。

  安、史乱后,唐政府极力重建政府典藏。唐代宗时,以千钱购书一卷,并设立拾遗史到江南寻访图书。唐文宗时,“搜访遗文,日令添写”。到公元836年,聚书又达56;476卷。但不过4年后,黄巢领导的农民军攻破长安。兵火之中,“内库烧为锦绣灰。”此次聚书,又成虚话。不过,据史书所载,义军纪律严明,所过之处,“闾里晏然”。因此,足证唐宫室并非义军所焚,而是唐溃兵所为。此为书厄之八。

  两宋

  宋王朝对于民间图书的征集,也很重视。公元966年,宋太祖下诏征募遗书。以后,北宋每一个皇帝,都倾全力搜集图书,凡献书者,不仅能得到优厚的赏赐,而且有可能被授以官职。因此,当时民间献书十分踊跃,政府藏书增长极为迅速。总历朝所得,共6;705部,73;877卷,可称一时之盛。但若与隋、唐盛时相比,则所差尚远。

  北宋末年,金朝入侵。公元1126年,金陷汴京,“即取秘书录”。次年,金朝扣压宋钦宗为人质,索取北宋全部藏书及印版。两个月后,宋援军云集京师,金军仓皇北还,“秘阁图书,狼藉泥中,书史以来……未有如今日之甚。”此为书厄之九。

  宋高宗建立南宋后,命令秘书省负责重建政府典藏,并“屡下搜访之招”给献书者订下优厚的赏格,“自是多来献者。”公元1177年,秘书少监陈编制《四库书目》,著录图书42;817卷,到宋宁宗时续作书目,补进14;943卷,从数量上看,与北宋藏书已相去不远。但据宋代学者洪迈考,宋太宗时辑成的大类书《太平御览》,引书1;690种,至此已十之七、八。可见南宋藏书,多为新著。南宋末年,与元军攻战频繁。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随后,又追逐宋端宗,宋卫王于南海。战乱中,南宋图书尽皆遗散。此为书厄之十。

  乾隆焚书

  乾隆焚书,是由大规模征集图书发展而来的。公元1772年,乾隆征书;到1774年,各省运抵京的图书已达万余种。这时,乾隆撕去伪装,下达了焚书令,表示要将有违碍字句的图书“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并告谕满汉官员,见到诋毁本朝的图书,应“共知切齿”,对搜集到的图书,要“细加核查”。此次焚书,一直延续了近20年。

  乾隆焚书,对我国文化典籍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仅据近人不完全统计,被禁毁的图书有3;00多种,67万部以上。此为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图书之大厄。但是,焚书并不能禁止先进思想的传播,乾隆焚书不足百年,就爆发了太平天国革命。

  明代学者胡应麟说:“图籍废兴,大概关系国家气运,岂小小哉!”这个评论是很有道理的。

Number:5086

Title:没有国境线的王国

作者:侯大康

出处《读者》:总第39期

Provenance:聪明泉

Date:1984。3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在遥远的史前社会后期,人们从梦幻现象中产生出“灵魂”,又从风雨雷电等现象中引出冥冥太虚间的观念,于是用祈求、献祭等方式表示自己畏天命和敬鬼神,以求风调雨顺,平安无事。从拜物教到多神教、再到一神教,从氏族图腾崇拜到民族神、再到诸民族共神。宗教就这样一步步打入了人类的生活,以致形成了当今的三种世界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宗教是神奇的、怪诞的、落后的、矛盾的、又是现实的、客观的。不难想象,这种被马克思称为“人民的鸦片”的东西,还将存在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样,我们就有必要正视它、了解它,并且用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来对待它。

  1。伊斯兰教是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上的麦加古来氏族没落贵族穆罕默德创立的一种神教。穆罕默德去世后,教内分裂成逊尼和什叶两大教派。八世纪后伊斯兰教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世界性宗教,主要分布在北非、西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并被一些国家定为国教。七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在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等十多个少数民族中传布,别称有“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

  伊斯兰教的神职人员有伊玛目、阿匍、海推布、穆安津等。伊玛目又名“教长”,是管理清真寺和宗教仪式的首领;阿匍是该教的宗教学者或教师。另外,在有些国家,还有教法说明官穆夫提,教法官卡迪。

  伊斯兰教通常的宗教仪式有海特乃(割礼)、讨白(忏悔)、撒拉特(拜功)等。其中撒拉特显得格外重要且繁琐。每日有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宵礼五次礼拜;每星期五午后集体聚礼,称作主麻;每年开斋节和宰牲节还有合拜,称作会礼。希吉拉历的十二月,还要集体朝觐在沙特境内的圣地麦加。

  伊斯兰教信仰唯一的神祗是安拉,即“真主”;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是行“五功”,接受安拉的“末日审判”而进入占乃提来世乐园;作为精神支柱的经典是《古兰经》。该教教徒通称为“穆斯林”(顺从者)。“古尔邦节”为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个节日来历的传说充分地体现了教徒的“顺从”精神。

  传说有一天,“先知”易卜拉欣梦见安拉命令他把唯一的心爱的儿子易司玛仪勒杀掉供祭。易卜拉欣虽然非常痛苦,但仍决心服从真主的意志。

  易卜拉欣流着泪,捆住儿子,然后举刀朝儿子的喉咙砍去。但奇怪的是,这一刀连儿子的皮也没伤着。他又举起刀对着儿子脖子砍下去,还是砍不动,正当他不知所措时,得到安拉的默示:易卜拉欣已经受了顺从的考验,表现出了对真主的忠诚。现在可以用一只绵羊作为易司玛仪勒的替身,宰杀后用以祭神。

  以后,该教教徒在伊斯兰教历太阴年12月10日,就宰杀羊牛或骆驼来献祭、待客和馈赠。所以“古尔邦节”又叫作“忠孝节”或“宰牲节”。

  2。主要分布在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各国的基督教,于公元一世纪初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的希伯来民族。创始人是耶稣。基督教在开始传播的头300年里遭到了罗马政权的残酷镇压,公元三世纪罗马统治者变镇压为利用,并在第四世纪把该教定为国教。罗马帝国东西两部分裂后,基督教于1054年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以后又派生出基督复临派、基督教科学派等等。基督教的一个派别聂斯脱利派早在唐初就传入了中国,称为“景教”;元代又有天主教传入,称为“十字教”;鸦片战争前后,基督教教士开始大量渗入我国。

  基督教早在中世纪就形成了教阶制,神职人员主要有主教(监督者)、神父(司铎)、助祭(执事)。后来主教品位又分教皇、枢机主教(即红衣主教)、宗主教、都主教、总主教和一般主教。神职则分大、小品共七个等级。

  基督教主要宗教仪式有洗礼、礼拜、圣餐等。洗礼是教徒入教仪式,意为洗除入教者的原罪和本罪,并赎以恩宠;礼拜是每星期日耶稣复活的日子,亦称“主日举行的祈祷、读经、唱诗、讲道等活动;圣餐,又叫“弥撒”,将象征着耶稣的身体和血的面饼、酒分给信徒。

  基督教信仰的最高主宰是上帝。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是通过一生虔诚忏悔,死后灵魂进入天堂。作为精神支柱的经典是《圣经》。

  《圣经·旧约全书》中的古经“创世纪”和《新约全书》中的马太福音中叙述了这样的宗教思想:自从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受蛇的诱惑偷食禁果而被上帝耶和华逐出伊甸园后,人就永远带有了罪过。因此,人类活着就得在尘世中受苦,死后灵魂也进不了天堂。然而,上帝还是尽量设法拯救人类灵魂。这种拯救是通过一种“赎救”的方式实现。上帝借童女玛利亚之腹派耶稣来到人世间,这样,耶稣实际上就成为救赎众生的救世主。而作为基督教的信徒们就必须时时记住自己是上帝的有罪的羔羊,毫无怨言地忍受今生今世的苦难,驯从于耶稣的训导,不断地痛悔自己的罪恶。有罪的人才能得到上帝的恩泽。

  3。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现尼泊尔境内)。创立者是该国王子、人称为“释迦牟尼”的悉达多·乔答摩。佛教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柬埔寨、斯里兰卡、中国、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十九世纪后开始传入欧美各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佛教经历了多次分裂。第一次是在公元前四世纪左右,佛教分裂成上座部佛教和大众部佛教;公元一到二世纪间,大众部佛教又分裂为大乘和小乘佛教;后来,大乘部分派别和波罗门教调和,产生出大乘密教。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传入中国。其经典流传于我国傣族地区的属巴利语经典系,属小乘,通称“南传佛教”。流传于藏、蒙地区的属藏语经典系;流传其它地区的是汉语经典系;藏汉两系均属大乘,通称为“北传佛教”。

  佛教神职较复杂。在中国,一类是官方任命的由僧人担任的职务,如,僧统,掌管全国僧尼事务;僧录,掌管全国寺院,僧籍和僧官补授等事务;僧正,管理地方僧尼事务的职官。另一类是禅宗寺院内部的等级职位。一寺之主称作住持,或称方丈。下属的寺内执事僧分东西两序,学德兼修者组成“西序六头首”,即首座、书记、知藏、知客、知浴、知殿;精通世事者组成“东序六知事”,即都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

  佛教的主要宗教仪式有拜忏、剃度、朝参、晚参、佛忌、祈祷、追福等。拜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