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拉伯通史 (1-25章) 作者:希提-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U馐录菟凳欠⑸谙戎哪悄辏ü570年或者571年),那年被称为象年(‘ām al…fil)。艾卜赖海骑着一只大象到北方去,希贾兹的阿拉比亚人,见所未见,大为感动,故以象纪年。阿比西尼亚的军队,是因出天花而毁灭的,《古兰经》里的小圆石(sijjīl),就是指天花而言的①。

在这个时代,还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件,这件大事,在伊斯兰教的文献中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马里卜的大水坝因山洪暴发而崩溃了②。伊斯法哈尼以所著编年史(公元961年脱稿)第8卷专门叙述希木叶尔王朝③,据他的考据,这灾难的事件发生于伊斯兰教之前四百年,但雅古特的考据更接近真实,他认为这件事发生于阿比西尼亚人统治南部阿拉比亚的期间④。这个大水坝的遗址,直到现在还可以供人凭弔。艾卜赖海曾树立一块碑,碑文是用阿拉伯语写的,内容是叙述大水坝某一次的破裂,碑文的年代,相当于公元542—543年,碑文已被格勒泽尔发见,而且发表了⑤。

在艾卜赖海时代的这次破裂之前,还发生过一次破裂,那就是在公元450年山洪冲破大水坝。但大水坝的工程后来又修复了。《古兰经》(34∶15)所讽示的最后的灾害,一定是发生于542年之后、570年之前的。在古代某次大水坝破裂之后,接着就有加萨尼人和莱赫木人两个部族的迁移,前者迁移到叙利亚的豪兰地方,变成东罗马帝国的藩属;后者迁移到伊拉克的希拉地方,南方阿拉伯语的铭文新近有许多在那个地方被发掘出来了。加萨尼人是以大水坝破裂之年为自己的纪元的⑥。除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加萨尼人和台努赫人外,泰伊人和肯德人以及北部和中部阿拉比亚其他许多强大的部族,也都自称原籍是南部阿拉比亚人。现在,叙利亚还有许多家族,把他们移入叙利亚的年代追溯到大水坝破裂的时候。

有些后期的阿拉伯学者利用山洪暴发、水坝崩溃的惊人事件,去说明南部阿拉比亚商业和农业逐渐衰落,以及经济繁荣情况和国民生活状况逐渐下降的长期过程①;其实,这种衰落,如上文所述,是罗马船舶进入红海,两种新宗教互相倾轧,和后来受外国人统治的结果。我们把后来的编年史中所载的大水坝崩溃的故事加以分析之后,就可以知道,那不过是把促成南部阿拉比亚社会分崩离析和最后崩溃的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原因加以集中的和戏剧性的渲染而已,不过是把长期腐败的许多结果都算在一件事情的帐上而已。著述编年史者对于造成这件悲剧的真实原因的无形的性质,似乎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所以传说一只老鼠翻转了五十个男人所不能移动的一块大石头,整座大水坝因此而崩溃②。依据传说,当穆宰伊基雅在位的期间,这只老鼠做了这件重大的划时代的工作。

依据传说,从阿比西尼亚人的统治下解放也门的爱国运动,在希木叶尔古王朝的后裔中找到了它的英雄——赛义夫。赛义夫的成功的斗争史,他的传奇,在阿拉伯史话中颇有地位。这种斗争史,十四世纪时在埃及又经过人们的修润,现在,阿拉伯的说书人,还在开罗、贝鲁特和巴格达的咖啡馆里讲说这个故事。依据传说,赛义夫请求君士坦丁堡援助他抵抗阿比西尼亚,这种要求当然不会被接受的,因为阿比西尼亚是一个基督教的国家,所以和拜占廷是亲善的。于是希拉城的阿拉伯国王介绍他到麦达因(塞琉西亚—泰西封)的萨珊朝廷去见波斯皇帝克斯拉·艾努舍尔旺①。当时,世界的命运,大半是在信奉基督教的拜占廷人和信奉祆教的波斯人的手里,阿克苏姆扮演着拜占廷非正式的代理人。信奉基督教的阿拉比亚人是亲拜占廷的,他们仰赖君士坦丁堡的保护和眷顾;犹太教徒和崇拜多神的阿拉比亚人是亲波斯人的,他们希望获得泰西封的援助。公元575年,波斯皇帝应赛义夫的恳求,派遣韦海赖兹统兵八百名,击溃阿比西尼亚驻防军,从可憎的非洲人统治之下解放了也门。起初,建立了一个联合政府,以赛义夫为有职无权的元首。赛义夫定居于古代的雾木丹堡宫,在阿比西尼亚人统治的期间,雾木丹显然成了古迹。但不久,也门就变成一个波斯州,南部阿拉比亚人发现自己仍然是亡国奴,不过换了一个新主子而已。

我们从这个传说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阿拉比亚的两边,各有一个强国——信奉祆教的波斯和信奉基督教的阿比西尼亚(以拜占廷为后盾)——这两个强国都想继承他们的邻国——新近灭亡的南方阿拉比亚王国,故彼此竞争。信奉基督教的阿拉比亚人同情于拜占廷,故招致了阿比西尼亚的干涉,犹太教徒和多神教徒倾向波斯,故予波斯以可乘之机。北方的叙利亚—阿拉比亚沙漠阻拦着世界强国,南方的阿拉比亚却变成那些强国进入这个半岛的通路。

公元628年(回历纪元6年),波斯驻也门的第五任州长巴赞信奉了伊斯兰教。自这个新宗教诞生以后,人们对这个半岛的兴趣,已移到北方去了。从此以后,阿拉比亚历史的水流,在北方的河床里流动,希贾兹取也门的地位而代之,也门不再为世人所重视了。

 



① Bk。IX,ch。4,§2。 
②  Tr。W。H。Schoff(New York,1912),§24。 
① Erythraean Sea,§29。 
② Ibid。§20;D。H。 Müller,Die Burgen und Schl(sser S(darabiens nach demIklil desHamdànì;2 pts。(Vienna,1879—1881)。 
③  以实玛利人是易司马仪的子孙,就是北方的阿拉伯人。——译者 
① Bk。VIII,ed。Nabih A。Faris(Princeton,1940);The Antiquities ofSouth Arabia(Princeton,1938);Bk。X,ed。Muhibb…al…Dīn al-Khatīb(Cairo,1368)。 
①  参阅Corpus inscriptionum Semiticarum,pars iv(Paris,1889 ff。)。 
① 参阅Nielsen,Handbuch,vol。i,pp。64以下;F。 V。 Winnett in Bulletin,American Schoolsof Oriental Research,no。73(1939), pp。 3—9; G。 Ryckmans inBulletin,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vol。xiv(1952), pp。1以下;Jacques Ryckmans,L’Instituiion monarchique en Arabie méridionale avant l’lslam(Louvain,1951),pp。257以下。 
② MKRB这个尊号的发音是不确定的。 
① 参阅本书第37—38页。 
② Ahmed Fakhry; An Archaeological Journey to Yemen;vol。i( Cairo; 1952),pp。 29—56;Wendell Phillips;Qataban and Sheba (New York;1955); RichardL。Bowen and Frank p。 Albright; Archaelogical Discoveries in South Arabia(Bal…timore; 1958)。 
③  Faris; p。45。 
④ 关于废墟的描写可以参阅al…Azm,pt。2,PP。 50以下。 
① Murūj al…Dhahab, ed。 and tr。 de Meynard and de Courteille, vol。 iii(Paris。1864),p。 366。 
② Ta’rīkh Sini Mulūk al…Ard w…al…Anbiyā, ed。Gottwaldt(Leipzig, 1844),P。126。 
③ Buldān,vol。iv,P。383。 
④ 这是列哈彦人的首都,约在公元前500—300年。参阅本书第42页。 
① 参阅 Phillips, p。 247。关于历代国王的名单,可以参阅 Müller, Die Bur…gen,pt。2,PP。60—67;G。Ryckmans,Les noms propres sud…sémitiques,vol。i(Lo…uvain;1934), pp。 36以下; H。St。J。B。Philby,The Background of Islam(Ale…xandria 1947);pp。 143—144。 
① 古实(Cush)本义是黑人,这是埃塞俄比亚人的祖先的名字,后来成为他们的名称。——译者 
①  Buldān,vol。iii,p。811,1。8。 
② 骨尺(cubit),是指从肘到中指尖的长度,约合18至22英寸。——译者 
③ 这种薄石片是当地出产的质量极好的白云母片,可以当玻璃用,商业上叫做千层纸。——译者 
④ 雅典娜在希腊神话里是司智慧、学术、技艺、战争的女神,是雅典的守护神。——译者 
① 孟菲斯(Memphis),埃及古都,位于尼罗河左岸,在开罗南12英里处。——译者 
② 参阅《古兰经》34∶17-18。 
③ Bk。XVI,ch。4,§4。 
④ Pliny,Bk。XII,ch。41。 
① 参阅 George F。Hourani文,载Journal of Near Eastern Studies; vol。 xi(1952),pp。291—295。 
① 哈伯舍就是哈达拉毛。参阅 Nielsen,Handbuch;vol。i;p。104。(哈达拉毛有一座山,叫做哈伯什叶山。——译者) 
② 在阿拉伯语里,月亮的名称是阳性的,太阳的名称是阴性。——译者 
③ 《古兰经》53∶19。——译者 
① 一性教主张基督只有一性(即人性),他们反对基督兼有神性和人性之说。——译者 
② Sīrak, ed。Wüstenfeld(G(ttingen, 1858),PP。 20—22。 
③ Ta’rīkh al…Rusul, ed。 de Goeje; vol。 i(Leyden,1881—1882), PP。919—925。 
④  Balādhuri。 Futūh, P。66=Hitti,Origins; PP。 101—102。参阅本书第169页。 
① 参阅Axel Moberg;The Book of the Himyarites(Lund;1924)。 
② Procopius, History of the Wars;ed。and tr。H。B。 Dewing(London,1904),Bk。 I,ch。 20,§§9—12。 
① Vol。 i, pp。 927-928。 
② Procopius, Bk。 I, ch。 20, §§2,6。 
① (105∶1— 3)。参阅al…Tabari; Tafsīr al…Qīr’ān(Būlāq,1329),vol。xxx, p。193; ibn…Hishām,Sīrah,p。 36。 
② 《古兰经》34∶15。 
③ Op。cit。P。126。 
④  Buldān,vol。iv,p。383。 
⑤ In Mitteilungen der vorderasiatischen Gesellschaft(Berlin;1897);pp。 360—488。 
⑥ Al… Mas‘ūdi, Kitāb al…Tanbīh, ed。 de Goeje(Leyden,1893),P。202。 
① 有人说那是由于气候的干燥,这种说法,在历史各时代中,似乎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Alois Musil,Northern Ne■d (New York,1928),pp。304—319。 
② Mas‘ūdi, Murūj,vol。 iii, p。383; Yāqūt,Buldān;vol。iv,p。384;参阅Mas‘ūdi, pp。370—371。 
① 西方人叫他科斯洛埃兹·阿努希尔万(公元531—579年在位)。——译者 


原作者:希提(Philip K。 Hitti)
来 源:中国伊斯兰在线

上篇文章:第四章 早期的国际关系

下篇文章:第六章 奈伯特王国和阿拉比亚


阿拉伯通史第六章 奈伯特王国和阿拉比亚

第六章 奈伯特王国和阿拉比亚
islamcn  2002…11…18  中国伊斯兰在线



第六章 奈伯特王国和阿拉比亚

北部、中部其他小王国

 

在伊斯兰教以前的时代,在半岛的北部和中部,还出现了几个小国,与南部阿拉比亚各国互相辉映。这些北方的阿拉比亚小国,象南方的那些小国一样,主要是靠商业强盛起来的,无论在其开创或者发展的过程中,都不是穷兵黩武的。这些小国中最早的是奈伯特王国。

我们在历史上没有看到关于亚述进攻奈伯特人的记载,因为奈伯特人当时不是居住在通往西方的主要路线上的。公元前六世纪初叶,奈伯特人(阿拉伯语的 al-Anbāt,古典语言的 Nabataei①)以游牧部族的身分,离开了现在所谓的约旦地方,占据了以东人(以扫的子孙)的地方,后来,又从他们的手里夺取了皮特拉。以东人未来之前,在西珥山地区居住的人,是何利人②。奈伯特人从他们的首都皮特拉向外发展,占领了邻近的领土。Petra(皮特拉),是一个希腊名词,意思是岩石,是希伯来名词Sela(西拉)的译名,Sela散见于《以赛亚书》(16∶1;42∶11)和《列王记》下(14∶7)③。al…Raqim(赖基木)④是与此名词相当的阿拉伯词,现今的名称是瓦迪穆萨。这座古城的地址,在一个干燥的拔海三千英尺的高原上,现在看上去是通红的一片广大的墓地,那片墓地是由一块岩石(媪姆·比雅赖)凿成的,那块岩石的沙石层,表现出五光十色来。

自公元前四世纪末期起,在四百多年的期间,皮特拉是队商往来于赛伯伊和地中海之间必经的孔道。

我们所获得的关于奈伯特人早期历史的第一个详细报告,是狄奥多拉斯(公元前57年后卒)传述下来的。公元前312年前后,他们是强大的,继承亚历山大作叙利亚王的安提哥那曾两次进攻他们,都被他们打退了,他们奏凯返回“岩石城”①。当时他们是在托勒密人的势力范围之内。后来,他们变成罗马的盟友,名义上曾参加公元前24年迦拉斯对阿拉比亚的著名的入侵。当哈里萨斯(阿拉伯语的哈立斯,al…Hārith)三世在位的时候(约当公元前87—62年),奈伯特人初次与罗马人发生密切的接触。皇家的钱币,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铸造的。公元前47年,恺撒拜访马里库一世,并以骑兵供给他,以便参加亚历山大的战役。他的继承者俄比德斯(‘Obidath,‘Ubaydah,约当公元前 28—29年)三世在位时,罗马人派遣远征军到阿拉比亚。岩石的阿拉比亚(以皮特拉为首府),当哈里萨斯四世(公元前9年至公元40年)在位时,国势极盛。当耶稣基督的时代,奈伯特王国的版图,向北扩张到大马士革;大马士革和科艾勒—叙利亚②,都是哈里萨斯三世(约公元前87年)从塞琉西亚③人的手里夺过来的。在大马士革企图逮捕保罗的,就是哈里萨斯四世的提督④。在希贾兹北部的希志尔(麦达因·撒利哈),公元第一世纪时也必隶属于奈伯特的版图,这是在当地出土的铭文所能证明的。奈伯特历代的国王,自哈里萨斯一世(公元前169年)至最后一个独立的君主赖比勒二世(公元70—106年)都是有史可考的①。公元105年,罗马皇帝图拉真终结了奈伯特的独立,从此以后,他们的领土变成罗马正式的省分。

在狄奥多拉斯之后,约瑟福斯(公元95年前后卒)的著作,是关于奈伯特人历史的主要来源,但约瑟福斯是在他们和希伯来人打交道之后才对他们发生兴趣的。在他看来,“阿拉比亚”就是奈伯特国,这个国家的疆界很辽阔,东边到达幼发拉底河。约瑟福斯说马勒库斯(Malchus或Malichus,就是阿拉伯语的Mālik)是希罗德和他父亲所援助的“阿拉比亚国王”②,马勒库斯(马勒库斯二世,公元40—70年)③于公元67年曾派遣骑兵一千名、步兵五千名,去援助泰特斯进攻耶路撒冷,这两个国王都是援助奈伯特人。在《麦克比记》里(《麦克比记上》5∶25和《麦克比记下》5∶8),奈伯特人被认为与阿拉比亚人是同一民族。现代的侯韦塔特④的贝杜因人被认为是奈伯特人的后裔。

奈伯特人虽用阿拉伯语为日常生活的语言,但在那个很早的时期,缺乏一种阿拉伯书法字体,所以,他们采用北方邻人的阿拉马语字体拼写自己的语言。狄奥多拉斯⑤曾提到他们用叙利亚语字体写给安提哥那的一封信。他们把阿拉马语当做一种学术上的语言,但保存下来的那些阿拉马语铭文里的错误和阿拉伯的人名地名,以及ghayr(别的)一类的阿拉伯词句,都可以透露出原作者是说的阿拉伯语。

这种采自阿拉马语的奈伯特草书字体,公元三世纪时,发展成为北方阿拉伯语的——《古兰经》和现代阿拉伯语的——书法字体。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字体演变为圆润的誊写字体(奈斯赫字体),这种字体与方正的库法字体是不相同的,库法字体几乎专用于《古兰经》和早期的公文、铭文、钱币等物。在东部豪兰的奈麻赖地方发现的铭文,是最古的阿拉伯语铭文之一,刻于公元328年,是希拉城莱赫米王朝的国王伊木鲁勒·盖伊斯坟上的碑文。奈伯特的文献传给我们的,只有铭文了。

西奈半岛,临近奈伯特人的故乡和摩西宣告十诫的地方,最近几年在那里出土的铭文,是已出土各铭文中用字母刻成的最古的铭文。这些铭文新近在赛拉比特·哈底木出土后,已运送开罗博物馆保存。很多人曾为翻译这些铭文努力。这些铭文是西奈半岛上绿松石矿场的劳工们所刻制的,刻制的年代,约当公元前1850年——比较蒙泰在朱拜勒①(即古代的Gebal,希腊语的Byblos)发现的艾希拉木铭文要早八百年,可以算作已发现的第二种最古的腓尼基语铭文。

在西奈字母产生之后,西奈字体传入北部叙利亚,在那里演变为楔形文字,犹如第十五世纪末叶赖斯·舍木赖的字砖所指明的那样②。这种新发现的字体,显然是拼音字母的而且是闪族的。虽然是用铁笔写在胶泥版上,但这种字体的字母,并不是从较早的苏美尔—阿卡底字体借来的。在这种字体里面,西奈字母演变为楔形文字。

在一个长时期中,现代的学者承认首先完全使用一种字母体系的腓尼基人,起初一定是以埃及的象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