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犹太智慧枕边书-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天,她突然看到集中营外面走过一个小女孩,拿着一朵花。当时她想道:“有朝一日,我也要拿着一朵花,在外面的世界走!”就是这个小小的心愿,使她重新点燃生命的火花,坚强地活了下去。终于在3年后,德国战败时,离开了集中营,跟她丈夫团圆了。    
    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这位女士好得多,物质文明的发达,各方面都提供我们莫大的便利,为什么现代人反而觉得心里很空虚?觉得每天的生活只是一连串的呆板和无奈呢?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所致。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做法,用不着处处跟别人比较,或迎合别人的要求。天生我才必有用,各人有各人的目标。一件事情,只要自己认为很有意义、很重要,就是一个值得努力的目标。例如完成一件很艰巨的工作,或亲手烘制一个蛋糕与朋友分享,都是一种成就,可以带来无限的喜悦。    
    马尔登认为,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如果始终念念不忘过去的失败,而错过许多生活乐趣,实在是很可惜的。我们的眼睛生在前面,就是要我们往前看,替未来打算的。    
    那么如何迎接未来的挑战呢?马尔登提出一个新构想,叫做“速成的自信”——以过去小小的成功为基础,把这种快乐的感觉用在别的事情上,由小而大,由近而远,一点一滴增加我们的自信,发挥天赋的成功本能,这样还有什么目标达不到呢?    
    一朵小花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求生本能,活着离开集中营。现代的社会更充满无数的新鲜与刺激。我们没有看过、没有听过的事情太多了,每一样都等着我们去探索,每一天都是新奇活泼的另一天。    
    你必须设定对你有意义的目标;你必须知道何去何从。假如现在没有通畅的公路,即使你有一辆崭新的流线型汽车,又有什么用?


犹太人关于成功的智慧请放弃这个目标

    以色列情报机构首脑摩迪沙的高级间谍伊莱·科恩秘密地打入了叙利亚的情报机构,担任了顾问要职,能够获取叙利亚的许多军事机密。    
    有一次,科恩获悉老牌纳粹分子费朗茨·拉德马赫尔匿藏在叙利亚。由于在战时,纳粹德国丧心病狂地灭绝犹太民族,因此,战后由犹太民族为主体的以色列以追捕逃脱的纳粹分子为己任,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费朗茨是个残害了600万犹太人的刽子手,是个久捕不获的漏网分子,如果抓获了这个纳粹分子,将能大大振奋以色列国民的精神和官兵的士气。    
    科恩立即将这个情报发给摩迪沙,建议由他就近将这个纳粹刽子手除掉。这个建议确实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是摩迪沙却下令给科恩:“切勿行动,请放弃这个目标!”    
    个中原因只有摩迪沙自己清楚,因为除掉了费朗茨,势必要暴露科恩的身份,而当时,中东形势非常紧张,科恩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叙利亚的军事情报。费朗茨虽然罪恶滔天,但现在对以色列已经构不成任何威胁,而叙利亚正准备和以色列进行战争。两者相比,摩迪沙当然宁可牺牲一个次要目标,而要抓住一个主要目标。科恩接到了总部的指令,心有不甘,所以再次请示:“让我给那个纳粹分子寄一枚炸弹去,恐吓他一下。”    
    摩迪沙仍旧指示:“切勿行动,请放弃这个目标!”    
    科恩终于明白了总部的意图,专心致志地搜集叙利亚的备战情报,他发现在戈兰高地,叙军正在修筑强大的工事,就把这个情报发给了总部。    
    不久,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了,以色列根据科恩提供的情报很快攻占了戈兰高地,从而使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大获全胜。当然,科恩从此在叙利亚也无法存身了,不过,这还是非常值得的。    
    《塔木德》上说:“在仔细权衡利弊得失之前,不可采取盲目的行动。”一个人要学会选择,正确取舍,懂得“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


犹太人关于成功的智慧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晓·海夫纳1926年4月9日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父亲格连当时在美国芝加哥一间铝制品公司当会计,家庭收入不多,生活较为清贫。海夫纳读完中学后就不再读书了,当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激烈之时,他应征参军了。    
    1945年大战结束后,海夫纳于1946年3月退役。由于当时美国规定持有军方推荐的退伍军人有优先进入大学的权利,海夫纳进入了伊利诺斯大学读书。    
    在他大学期间,美国一位姓金的博士发表了关于女性性行为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海夫纳对金博士的文章也很感兴趣,从此他经常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就这样,为他今后创办并因此发迹的杂志《花花公子》打下了基础。    
    事实上,这也是犹太人的一种普遍的特性,即从青少年期间,他们都树立人生的奋斗目标,以后千方百计为达到目标而努力。    
    1949年海夫纳大学毕业了,在芝加哥一家漫画公司谋得一职,每周工资45美元。由于收入微薄,他仍住在父母家里,甚至结婚后一段时间也如此。    
    在美国,男子一般成人后或参加工作后,都搬离父母家,实行独立生活和居住的,而海夫纳因收入不多,租不起房,只好住在父母家里。    
    早已确立了奋斗目标的海夫纳在漫画公司工作了几个月后,经过四处寻访,终于找到一家叫《老爷》的杂志聘用他,每周工资60美元。    
    海夫纳到该公司工作目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每周多15美元对他的生活无济于事,他志在该公司学习到经营手法和熟悉市场。因为《老爷》杂志是美国早年最畅销的书,读者主要是男性,以女性裸照为主要内容。海夫纳从读大学时,就一直是该杂志的读者,他早就希望有朝一日进入该杂志工作。    
    1951年,海夫纳已对《老爷》杂志的运作了如指掌,他要求增加工资不被老板接受,于是决定离开该杂志而自己创业。他决心办一种类似《老爷》的杂志,要与《老爷》争个高低。尽管有凌云壮志,无奈却毫无资本,这使他苦不堪言。加上妻子生下一女,生活负担又加重了,他创业的设想搁置起来了。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又到一家儿童杂志做发行工作,此时周薪为100美元,生活稍为得到改善。但他却没有放弃自己的打算,他一面工作,一面策划自己的刊物。    
    海夫纳从父亲那里借得几百美元,另外从银行贷得400美元,凑起来刚好1000美元,他决心以这点钱作为自己创办杂志的本钱,办一本名叫《每月女郎》的月刊。由于他吸取了《老爷》的经营之道,加上自己的改进,第一期发行即打响,共销售5万多本,达到了空前成功,15个月后,每期卖出直线上升,达30万份,海夫纳开始发迹了。    
    海夫纳在创刊号就采用了惊人的杀手锏,他以仅有的1000美元资本,用去500美元买下一帧金发女郎的裸照“金色梦”,那是日后大红大紫的女影星玛丽莲·梦露的胴体。众所周知,美国是个号称开放的自由社会,美国人喜好极端,对性强调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海夫纳的杂志则是以裸照为主的一本画册,迎合了美国社会的潮流和一些国民心理,故不少人愿意掏出几美元买一本看阅。况且海夫纳办的《每月女郎》比已畅销的《老爷》杂志更为“开放”,除了裸体照外,还大谈性的问题。因此,他的杂志一出笼,就成为畅销书。    
    当海夫纳正要出版第二期的《每月女郎》时,他突然接到《老爷》杂志律师的信,警告他的杂志鱼目混珠,扬言如不将《每月女郎》改名,则要起诉他。海夫纳反复思考后,认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刊名无所谓,关键是内容吸引读者。于是他低头从命,把其杂志改名为《花花公子》。结果,改名后的杂志更畅销,主要因为美国社会的传统与道德价值当时正在发生变化,《花花公子》正反映了当时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是处在被称为“灰色法兰绒”的时代,社会风气比较简单朴实。而被认为受清教徒意识压抑良久的美国青年一代,骤然看到传授性与欢乐的花花绿绿杂志,马上被吸引过去,以后还扩散到中年和上了年纪的人。随着发行量的不断扩大,海夫纳的出版公司由6人增至上百人,办公地方也搬到崭新宏大的现代大楼。到20世纪70年代,《花花公子》杂志达到了发行量的巅峰,每期销量达650万册,海夫纳已成为世界闻名的出版界富豪。    
    在人生中,一定要有适合自己的明确目标;要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善于变通和克服。


犹太人关于成功的智慧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富人

    自从传言有人在萨文河畔散步时无意发现金子后,这里便常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他们都想成为富翁,于是寻遍了整个河床,还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借助它找到更多的金子。的确,有一些人找到了,但另外一些人因为一无所得而只好扫兴归去。    
    也有不甘心落空的,便驻扎在这里,继续寻找。彼得·弗雷特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工作。他为了找金子,已把所有的钱都押在这块土地上。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直到土地全变成坑坑洼洼,他失望了——他翻遍了整块土地,但连一丁点金子都没看见。    
    6个月以后,他连买面包的钱都快没有了。于是他准备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雨终于停了,彼得走出小木屋,发现眼前的土地看上去好像和以前不一样:坑坑洼洼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一层绿茸茸的小草。    
    “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若有所悟地说,“但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并且拿到镇上去卖给那些富人。他们一定会买些花装扮他们华丽的客堂。如果真这样的话,那么我一定会赚许多钱,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富人……”    
    彼得仿佛看到了将来,美美地撇了一下嘴说:“对,不走了,我就种花!”    
    于是,他留了下来。彼得花了不少精力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各色鲜花。    
    他拿到镇上去卖,那些富人一个劲地称赞:“噢,多美的花,我们从没见过这么美丽鲜艳的花!”他们很乐意付少量的钱来买彼得的花,以便使他们的家庭变得更富丽堂皇。    
    5年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了一个富翁。    
    “我是唯一的一个找到真金的人!”他时常不无骄傲地告诉别人,“别人在这儿找到黄金之后便远远地离开,而我的‘金子’是在这块土地里,只有诚实的人用勤劳去采集。”    
    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打开幸运之门的钥匙。


犹太人关于成功的智慧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犹太人哈同,1872年来到中国上海谋生,当时他24岁,年轻力壮,但身上除了穿着外,几乎一无所有。他立志来中国赚钱发财,但自己一无资本,二无专业知识和技术。他决心从一个立足点开始,因自己长得身体魁梧,在一家洋行找到一份看门的工作。要换别人是不愿干的,自己相貌堂堂,年轻高大,却屈于当站门雇员。而哈同却不那么想,他认为看门赚来的钱是一种报酬,没有丢脸和失身份感觉。另外,他更有深层次的考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这份工作上找到个立足支点,今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积蓄力量,最后终要找到能赚更多的钱的路子。    
    哈同在当看门工时,非常认真,忠于职守。晚间,他利用一切可用时间阅读各种经济和财务的书籍,知识增进很快。老板觉得此人工作出色,脑子机灵,把他调到业务部门当办事员。哈同一如既往,工作业绩不错,逐步被提升为行务员、大班等。这时,他的收入大为增加了,早怀壮志的他,并没有因此而知足。他认为自己创业时机到了,1901年,他找理由离开了打工岗位,自己开始独立经营商行。    
    哈同自办的商行取名为“哈同洋行”,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以经营洋货买卖为主。他看到洋货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品不那么多,消费者难以“货比三家”,因此,他的经营获得了高额的利润,而市场却神不知鬼不觉。    
    几年间,他赚了许多钱。    
    随着资本的增多,哈同没有放缓自己追求,开始买卖土地和放高利贷业务。他买入的土地往往从一些急于等钱用的人获得,所以他把价钱压得很低,卖主不得不就范。接着,他将低价买入的土地租给别人造屋,到一定年限后收回,这样连房产也归他所有了。另外,他自己也投资建造楼房供出租,从中获取惊人的利润。就这样,他成为了大富豪。    
    《塔木德》中有一句流传甚广的格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论干什么都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犹太人关于成功的智慧拿出100万元送给穷人

    有个富翁,他想拿出100万元送给穷人,条件是他们必须都是能够坚持到底的人。    
    他的分配方法是,选100个人,给他们每人送1万元。    
    广告一登出来,很快就门庭若市,他从成千上万的应征者中选了100名,给他们每人5000元,并让他们第二年再来取剩下的5000。    
    第二年只有90个人来取钱,因为其余的10个人兴奋过度,心脏病发作住进了医院,那5000元做了他们的医药费。    
    他取消了那10个人剩下的那笔钱,表示要把那5万元平均送给这90个人,明年来取。    
    第三年他宣布,给大家送钱只是开个玩笑,他要收回已经送给他们的钱,一听这话当场就有40个人晕了过去,40个人拿着到手的5000元跑了。    
    最后只有10个人留了下来,富翁说,现在还有50万,平均分给你们10个人,每人可得5万,明年来取。    
    第四年只有5个人来,没来的5个人里,有2个高兴得病倒了,有2个无法忍受等待忧愤而死,有1个认定富翁是个骗子。    
    富翁宣布取消缺席者剩下的钱,把剩下的50万送给最后5个人,每人10万,明年来取。    
    第五年只有1个人来,没来的4个人里,2个人因极度兴奋心脏病急性发作,死在去医院的路上,另外2个到处宣传富翁是个骗子,他们成了哲学家。    
    最后来的那个人独得了一笔巨款,50万元加上4年的利息5万元,总共55万,他一个人得到的比那99个人加起来得到的还多。    
    生命的奖赏常常远在旅途终点,而非起点附近。谁都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达到目标,踏上第1000步的时候,仍然可能遭到失败。但每一次的失败都会增加下一次成功的机会。


犹太人关于成功的智慧卡伦距这里究竟有多远

    古老的阿拉比国坐落在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肆虐,使城堡变得满目疮痍,国王对4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据说美丽而富饶的卡伦。    
    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涉过很多的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于是,国王决定让4个儿子分头前往探路。    
    大王子乘车走了7天,翻过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还要过大河、雪山……便调转马头往回走。    
    二王子策马穿过了一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来。    
    三王子渡过了两条大河,却被又一片辽远的大漠吓退返回。    
    1个月后,3个王子陆陆续续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再三特别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    
    又过了5天,小王子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兴奋地报告父亲,到卡伦只需数天的路程。    
    国王满意地笑了:“孩子,你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    
    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路?”    
    国王一脸郑重道:“那是因为我只想告诉你们4个字:脚比路长。”    
    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不怕目标的高远、任务的艰巨,只怕缺乏追寻的勇气、热情和执著的精神。只要愿意努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犹太人关于成功的智慧一个能自我克制的男士

    一个商人需要一个小伙计,他在商店里的窗户上贴了一张独特的广告:“招聘:一个能自我克制的男士。每星期4美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