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悟空不是好员工-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在女儿国逃走是很简单之事。女儿国国王只是凡人,孙悟空只需用一定身法定住她们,自然是闭眼都能走出去的。    
    然而却在这一简单问题上,左右献计,前后周旋,岂不可笑?    
    唐僧他们所以这样缠缠绵绵,还有一大因素在国王身上。    
    读《西游记》可知,唐僧一路所遇女魔最多,前有四圣试诸人可有取经之心,就有猪八戒被捆在树上。接着是白骨精、杏仙、蝎子精、老鼠、蜘蛛之类,频繁来扰,最后有玉兔抢婚。    
    但女儿国国王却非比上述众妖怪、圣人。    
    四圣乃圣人,即使唐僧真有好色之心亦不能得逞也。妖魔乃异类,即使有活吃唐僧之心,亦有定数在,不能得。    
    独女儿国国王,乃人类也。有人之七情六欲,无妖怪之魔法。所以,欲杀不可,欲拒不忍。况女儿国国王之天姿国色乃诸妖不如,居食之富贵乃四圣不如。这等人,任是谁都无法拒绝。所以,“疾风知劲草”,在这里才能很明显看到孙悟空的执行力存在着的问题。    
    唐僧师徒别了村舍人家,依路西进,不上三四十里,早到西梁国界。    
    唐僧在马上指道:“悟空,前面城池相近,市井上人语喧哗,想是西梁女国。汝等须要仔细,谨慎规矩,切休放荡情怀,紊乱法门教旨。”    
    三人闻言,谨遵严命。言未尽,却至东关厢街口。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尽是妇女,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男人!男人!”    
    慌得唐僧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    
    孙悟空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    
    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    
    师徒们躲避了人群,转过几条巷子就见有一女官侍立街下,高声叫道:“远来的使客,不可擅入城门。请投馆驿注名上簿,待下官执名奏驾,验引放行。”    
    唐僧闻言下马,与那女官作礼。女官引路,请他们都进驿内,正厅坐下,即唤看茶。    
    少顷茶罢,女官欠身问曰:“使客何来?”    
    孙悟空道:“我等乃东土大唐王驾下钦差上西天拜佛求经者。我师父便是唐王御弟,号曰唐三藏,我乃他大徒弟孙悟空,这两个是我师弟猪悟能、 沙悟净,一行连马五口。随身有通关文牒, 乞为照验放行。”    
    那女官执笔写罢,下来叩头道:“老爷恕罪,下官乃迎阳驿驿丞,实不知上邦老爷,知当远接。”拜毕起身,即令管事的安排饮馔,道:“爷爷们宽坐一时,待下官进城启奏我王,倒换关文,打发领给,送老爷们西进。”    
    那驿丞走罢多时,却带回一太师来。    
    那太师见唐僧相貌轩昂,心中暗喜道:“我国中实有造化,这个男子,却也做得我王之夫。”    
    二官拜毕起来,侍立左右道:“御弟爷爷,万千之喜了!”    
    唐僧道:“我出家人,喜从何来?就是有喜,也已经打掉了!”    
    太师躬身道:“此处乃西梁女国,国中自来没个男子。今幸御弟爷爷降临,臣奉我王旨意,特来求亲。”    
    唐僧道:“这可真是笑话,你几时听说和尚可以结婚的?我贫僧只身来到贵地,又无儿女相随,止有顽徒三个,不知大人求的是那个亲事?”    
    驿丞道:“下官才进朝启奏,我王十分欢喜,道夜来得一吉梦,梦见金屏生彩艳,玉镜展光明,知御弟乃中华上国男儿,我王愿以一国之富,招赘御弟爷爷为夫,坐南面称孤,我王愿为帝后。传旨着太师作媒,下官主婚,故此特来求这亲事也。”    
    唐僧闻言,低头不语。    
    太师道:“大丈夫遇时不可错过,似此招赘之事,天下虽有;托国之富,世上实稀。请御弟速允,庶好回奏。”    
    长老越加痴哑。八戒在旁不干了,挺嘴叫道:“太师,你去上复国王:我师父乃久修得道的罗汉,决不爱你托国之富,也不爱你倾国之容,快些儿倒换关文,打发他往西去,留我在此招赘,如何?”    
    太师闻说呵呵笑道:“你虽是个男身,但只形容丑陋,不中我王之意。”    
    八戒笑道:“你甚不通变,常言道,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    
    孙悟空道:“呆子,勿得胡谈,任师父尊意,可行则行,可止则止,莫要担阁了媒妁工夫。”    
    唐僧道:“悟空,凭你怎么说好!”    
    孙悟空道:“依老孙说,你在这里也好。自古道,千里姻缘似线牵哩,那里再有这般相应处?”    
    唐僧道:“徒弟,我们在这里贪图富贵,谁却去西天取经?那不望坏了我大唐之帝主也?”    
    太师道:“御弟在上,微臣不敢隐言。我王旨意,原只教求御弟为亲,教你三位徒弟赴了会亲筵宴,发付领给,倒换关文,往西天取经去哩。”    
    孙悟空道:“太师说得有理,我等不必作难,情愿留下师父,与你主为夫,快换关文,打发我们西去,待取经回来,好到此拜爷娘,讨盘缠,回大唐也。”    
    那太师与驿丞对行者作礼道:“多谢老师玉成之恩!”    
    八戒道:“太师,切莫要口里摆菜碟儿,既然我们许诺,且教你主先安排一席,与我们吃钟肯酒,如何?”    
    太师道:“有,有,有,就教摆设筵宴来也。”    
    唐僧有口难言,只是叫着“如何对得起唐王”这话。    
    许多人总以为唐僧是一心向佛之辈,但从其对太师所说的话来看,他其实是一忠君爱国之人。他害怕成亲并不是害怕佛祖怪罪,而是怕辜负了唐王一片期望之心。    
    一个半辈子出家的和尚,竟然还有如此忠君思想,可见其所取经文与佛法能有多少联系?    
    佛祖说,南赡部洲之人狡诈成性,熙熙攘攘皆为名利,所以才希望有人取回真经,渡他们入无争境界。而唐僧取经的目的只不过是“报唐王知遇之恩”,虽是同一经,却有不同之理解。倒不如后来真取了无字真经去。    
    逃离女儿国    
    唐僧听到孙悟空这样说,就一把扯住他,骂道:“你这猴头,弄杀我也!怎么说出这般话来,教我在此招婚,你们西天拜佛,我就死也不敢如此。”    
    孙悟空笑道:“师父放心,老孙岂不知你性情。但只是到此地,遇此人,不得不将计就计!”    
    唐僧仍是不信道:“怎么叫做将计就计?”    
    孙悟空道:“你若使住法儿不允他,他便不肯倒换关文,不放我们走路。倘或意恶心毒,喝令多人割了你肉,做什么香袋啊,我等岂有善报?一定要使出降魔荡怪的神通。你知我们的手脚又重,器械又凶,但动动手儿,这一国的人尽打杀了。他虽然阻当我等,却不是怪物妖精,还是一国人身;你又平素是个好善慈悲的人,在路上一灵不损。若打杀无限的平人,你心何忍!诚为不善了也。”    
    唐僧才开眉道:“悟空,此论最善。但恐女主招我进去,要行夫妇之礼,我怎肯丧元阳,败坏了佛家德行;走真精,坠落了本教人身?”    
    孙悟空道:“今日允了亲事,他一定以皇帝礼,摆驾出城接你。你更不要推辞,就坐他凤辇龙车,登宝殿,面南坐下,问女王取出御宝印信来,宣我们兄弟进朝,把通关文牒用了印,再请女王写个手字花押,佥押了交付与我们。一壁厢教摆筵宴,就当与女王会喜,就与我们送行。待筵宴已毕,再叫排驾,只说送我们三人出城,回来与女王配合。哄得他君臣欢悦,更无阻挡之心,亦不起毒恶之念。却待送出城外,你下了龙车凤辇,教沙僧伺候左右,伏侍你骑上白马,老孙却使个定身法儿,教他君臣人等皆不能动,我们顺大路只管西行。行得一昼夜,我却念个咒,解了术法,还教他君臣们苏醒回城。一则不伤了他的性命,二来不损了你的元神。这叫做假亲脱网之计,岂非一举两全之美也?”    
    唐僧闻言,如醉方醒,似梦初觉,乐以忘忧,称谢不尽,道:“深感贤徒高见,但又要在此逗留一阵,还有那么多麻烦,倒不如你现在就用定身法定住他们,我们拿了文蹀走路!”    
    孙悟空道:“这样却是不好,咱们又没有见到那国王,也不知长相如何,八戒,你说呢!”    
    猪八戒就笑吟吟道:“猴哥说的是!师傅,你就按照他的计策做吧!”    
    后来的事情在《西游记》里记载的很详细,毋庸赘述。    
    至于那女儿国国王的美色可以从猪八戒的行止上看到——那呆子看到好处,忍不住口嘴流涎,心头撞鹿,一时间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不觉的都化去也。    
    只见那女王走近前来,一把扯住唐僧,俏语娇声,叫道:“御弟哥哥,请上龙车,和我同上金銮宝殿,匹配夫妇去来。”    
    唐僧战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痴。孙悟空在侧教道:“师父不必太谦,请共师娘上辇,快快倒换关文,等我们取经去罢。”    
    唐僧因为有计划,也不敢回言,把孙悟空抹了两抹,止不住落下泪来,孙悟空道:“师父切莫烦恼,这般富贵,不受用还待怎么哩?”    
    唐僧没及奈何,只得依从,揩了眼泪,强整欢容,移步近前,与女主 同携素手,共坐龙车。那女主喜孜孜欲配夫妻,这长老忧惶惶只思拜佛。一个要洞房花烛交鸳侣,一个要西宇灵山见世尊。女帝真情,圣僧假意。    
    这真是人世间一大悲事!    
    拿到关文后,孙悟空接了,教沙僧包裹停当。那女王又赐出碎金碎银一盘,下龙床递与孙悟空道:“你三人将此权为路费,早上西天。待汝等取经回来,寡人还有重谢。”    
    孙悟空道:“我们出家人,不受金银,途中自有乞化之处。”    
    女王见他不受,又取出绫锦十匹,对孙悟空道:“汝等行色匆匆,裁制不及,将此路上做件衣服遮寒,”    
    孙悟空又道:“出家人穿不得绫锦,自有护体布衣。”    
    女王见他不受,教:“取御米三升,在路权为一饭。”    
    八戒听说个饭字,便就接了,捎在包袱之间。    
    孙悟空道:“兄弟,行李见今沉重,且倒有气力挑米?”    
    八戒笑道:“你那里知道,米好的是个日消货,只消一顿饭,就了帐也。”    
    遂此合掌谢恩。    
    唐僧就按计划行事道:“敢烦陛下相同贫僧送他三人出城,待我嘱付他们几句,教他好生西去,我却回来,与陛下永受荣华,无挂无牵,方可会鸾交凤友也。”    
    可爱的女王怎么会知道唐僧——一个有道的禅师会说谎,便传旨摆驾,与他并倚香肩,同登凤辇,出西城而去。满城中都盏添净水,炉降真香,一则看女王銮驾,二来看御弟男身。没老没小,尽是粉容娇面、绿鬓云鬟之辈。不多时,大驾出城,到西关之外。    
    孙悟空、八戒、沙僧、同心合意,结束整齐,径迎着銮舆,厉声高叫道:“那女王不必远送,我等就此拜别。”    
    唐僧也顾不得体面,跳下龙车,对女王拱手道:“陛下请回,让贫僧取经去也。”    
    女王闻言,大惊失色,扯住唐僧道:“御弟哥哥,我愿将一国之富,招你为夫,明日高登宝位,即位称君,我愿为君之后,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却又变卦?”    
    八戒听说,发起个风来,把嘴乱扭,耳朵乱摇,闯至驾前,嚷道:“我们和尚家和你这粉骷髅做甚夫妻!放我师父走路!”    
    那女王见他那等撒泼弄丑,唬得魂飞魄散,跌入辇驾之中。    
    沙僧却把三藏抢出人丛,伏侍上马。    
    故事到这里似乎就要结束了,唐僧在女儿国的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就此该结束了。但是,很不幸的是,唐僧因为听了孙悟空不着急上路的话,而和女儿国国王缠绵的许多时候。早已经惊动了一个女妖。    
    只见那路旁闪出一个女子,喝道:“唐御弟,那里走!我和你耍风月儿去来!”    
    沙僧骂道:“贼辈无知!”掣宝杖劈头就打。    
    那女子弄阵旋风,呜的一声,把唐僧摄将去,无影无踪了。    
    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唐僧才脱一烟花之难,又遇一烟花。可谓和“女人”卯上了。然此烟花非比彼烟花,乃是一蝎子精。她只想和唐僧求欢,别无风月之事。    
    是孙悟空的“计划”让此妖怪捉了唐僧。如果孙悟空不是让唐僧按照自己计划“上车、游行、吃饭”耽误了许多时间,那蝎子精就根本不会在人烟稠密之地捉得唐僧回。    
    总而言之,这一次遭难,孙悟空有不可推卸的“行动缓慢”之责任。    
    


第三部分第九章 与天同齐不自量(1)

    花果山上的吹嘘    
    他的吹嘘史是从灵台方寸山回来后开始的。    
    当时,他见自己的水帘洞脏得很不像话,就问他的猴子们是怎么弄的。猴子们就吹嘘出了一个神通妖怪形象。    
    “大王,你好宽心!怎么一去许久?把我们俱闪在这里,望你诚如饥渴!近来被一妖魔在此欺虐,强要占我们水帘洞府,是我等舍死忘生,与他争斗。这些时,被那厮抢了我们家火,捉了许多子侄,教我们昼夜无眠,看守家业。幸得大王来了。大王若再年载不来,我等连山洞尽属他人矣。”    
    孙悟空从来没想过还有这样“厉害”的妖怪,心中大怒道:“是什么妖魔,辄敢无状!你且细细说来,待我寻他报仇。”    
    众猴叩头:“告上大王,那厮自称混世魔王,住居在直北下。”    
    孙悟空道:“此间到他那里,有多少路程?”    
    众猴道:“他来时云,去时雾,或风或雨,或电或雷,我等不知有多少路。”    
    孙悟空吹牛道:“既如此,你们休怕,且自顽耍,等我寻他去来。捉回来给你们作烤肉!”    
    事实证实,他这次吹牛成功了。这是他第一次吹牛,正是因为第一次吹牛,而且非常容易就成功了,才养成了他以后妄自尊大的脾性。    
    在与魔王争斗之前,魔王见它瘦骨如柴,就笑道:“你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手内又无兵器,怎么大胆猖狂,要寻我见什么上下?”    
    孙悟空吹牛道:“你这泼魔,原来没眼!你量我小,要大却也不难。你量我无兵器,我两只手彀着天边月哩!”    
    猴子一旦喜欢上了吹牛,并且所说的大话都实现了,他的骄傲之心就滋生了。    
    当他整顿花果山,练兵之时,各路妖王都来贺喜,又有进金鼓,进彩旗,进盔甲的,纷纷攘攘,日逐家习舞兴师。    
    孙悟空正喜间,忽对众说道:“汝等弓弩熟谙,兵器精通,奈我这口刀着实榔槺,不遂我意,奈何?”    
    四老猴上前拍马屁道:“大王乃是仙圣,凡兵是不堪用,但不知大王水里可能去得?”    
    孙悟空开始了:“我自闻道之后,有七十二般地煞变化之功,筋斗云有莫大的神通,善能隐身遁身,起法摄法,上天有路,入地有门,步日月无影,入金石无碍,水不能溺,火不能焚。那些儿去不得?”    
    四猴道:“大王既有此神通,我们这铁板桥下,水通东海龙宫。大王若肯下去,寻着老龙王,问他要件什么兵器,却不趁心?”    
    孙悟空闻言甚喜道:“等我去来。”    
    这一次他又如愿以偿了,得到了一件宝贝——定海神针铁。    
    待他大闹地府后,天庭上就有了议论。有人主张将它就地正法,有人主张将其招安。主张将其就地正法的神仙觉得他的本事没有阎王和龙王说的那么大,主张将其招安的神仙则认为这猴子的确非同小可,与其大动干戈下界去正法他,不如用一个小官位拴住他,就像耍猴的拴猴子一样。    
    最后,玉皇大帝以仁慈之心同意了主张将其招安的那类人。于是,太白金星驾了朵云来到了花果山,对众小猴道:“我乃天差天使,有圣旨在此,请你大王上界。快快报知!”    
    洞外小猴,一层层传至洞天深处,道:“大王,外面有一老人,背着一角文书,言是上天差来的天使,有圣旨请你也。”    
    孙悟空听得大喜,遂吹嘘道:“我这两日正思量要上天走走,却就有天使来请。”叫:“快请进来!”    
    猴王急整衣冠,门外迎接。金星径入当中,面南立定道:“我是西方太白金星,奉玉帝招安圣旨下界,请你上天,拜受仙箓。”    
    悟空笑道:“多谢老星降临。”教:“小的们!安排筵宴款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