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归人本-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例'永不褪色的企业文化“空间杂志”
  “空间也能做成杂志吗?”
  这听上去,又象是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新奇概念,但它实际上是方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办公区文化长廊一个雅致的“别号”。
  走向方正科技坐落于方正大厦的新办公区,首先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每层(共 2 层)长约 130 米的文化长廊,它巧妙的利用了走廊的空间每隔 8 米左右设置一幅精美的展示画,画面的取材全部来自公司的历史、荣誉以及核心文化理念。它时尚新颖的构图、色彩鲜明的画面、独具匠心的创意,寓意深刻的话语,完全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说教,在不知不觉中,仿佛把大家带到了一本空间的文化杂志中。无论是匆匆走过,还是漫步前行,都让旁观者强烈感受到蕴涵在其中的浓浓的文化氛围。
  “空间杂志”这一创意正是从人性的高度出发,巧妙的借助了新办公区走廊的空间,用一种崭新的表现形式,使员工自然、主动的接受新文化的熏陶,避免了一味的说教方式,达到非常好的宣传贯彻效果。
  '中国本土企业成功做法1' 万科的企业文化是通过何种方式影响员工的?
  万科的管理层都是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者;万科的很多老员工,受万科文化的影响也已经是深入骨髓的了。他们的行为,他们对周边同事的影响,是万科文化得以延续的最重要的方式。
  1992年万科创办了《万科》周刊,应该说现在在外部也有一些影响。周刊是万科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起到企业文化宣传和凝聚的一个作用。这不是由上而下的灌输,而是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周刊的文章更多的是来自于公司各层面的员工,它对一个良好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功不可没。
  另外,集团内部网、内部论坛、价值观宣传卡片、职员手册、12条沟通渠道,还包括每年一次的集团全体员工参加的“目标与行动”沟通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安排都是企业文化很好的宣导形式。
  '中国本土企业成功做法2' 海尔的价值观念培训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这是每个员工在工作中必须首先明确的内容,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内容。对于企业文化的培训,除了通过海尔的新闻机构《海尔人》进行大力宣传以及通过上下灌输、上级的表率作用之外,重要的是由员工互动培训。目前,海尔在员工文化培训方面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培训及文化氛围的建设,如通过员工的“画与话”、灯谜、文艺表演、找案例等形式,用员工自己的画、话、人物、案例来诠释海尔理念,从而达成理念上的共识,起到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宣贯作用。
  其二,建立企业文化考核指标体系,将企业文化理念 ( 如企业精神、员工守则、职业经理核心素质等) 细化成考核标准,与员工的实际工作行为相对照进行考核评分,以此规范员工的工作意识和行为的同时,让全体员工又一次深刻领悟企业文化核心内涵。尤其是对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设立企业文化考核指标,让他们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以影响全局,这是企业文化宣传贯彻工作的“重中之重”。
  '举例'TCL 部署了大规模、高强度的企业文化创新落实计划,并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干部 KPI (关键绩效)考核指标之中。TCL 上上下下都认识到,不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就不可能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其三,设计企业文化宣传贯彻方面的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各级管理人员在企业文化方面以身作则以及宣传贯彻企业文化的情况进行测试调查,让全体员工又一次全面学习和深刻理解企业文化核心内涵。
  '举例'中兴通讯认为:企业文化不应是企业的口号,而是需要企业中每个员工学习、认同的。文化最初是一个理念,然后通过种种机制,正式变为每一个员工的行为。比如为实现“精诚服务,凝聚顾客身上”的理念,中兴通讯每个月都要进行内部和外部顾客满意度调查、打分,结果直接关系到各个部门的考核和员工的薪水,长期坚持下来,理念就逐渐形成了文化。
  第三步,编写企业文化故事,并在企业内各种文化载体上刊登出来;在企业内举行先进个人、先进事迹奖励大会,让先进个人走上台去,用人物鲜活的模范事迹教育广大员工,以成为员工的典范、标杆、楷模。让员工明确地知道,企业在旗帜鲜明地激励什么、崇尚什么、反对什么,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
  第四步,建立各种沟通平台,比如企业领导与员工对话平台、企业内部论坛等,充分传递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使信息透明化,让员工了解和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在体现企业公平、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的同时,使员工的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与企业核心价值观接轨,形成企业和员工认同的主流思想。
  温馨提示:
  ( 1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切忌只停留在表面上,比如,用华丽的辞藻渲染一些理念,而实际形成的人际关系及组织文化氛围却不是企业文化上所倡导的那样。
  凡是优秀人才,大多富有进取精神,非常看重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非常重视企业内部的文化和人文环境。所以将企业文化中的理念落到实处,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从某种程度上讲,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能否建成“百年老店”的基石,是企业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
  ( 2 )让各级管理人员成为企业文化的宣讲者、示范者,领导的这种示范作用是巨大的、无形的,足以影响全局。
  ( 3 )更多的应宣传企业文化而不是在宣传企业老板个人,宣传企业文化旨在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度,让员工能够受到激励而奉献自己全部智慧,这才是抓住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本”,因而才会从根本上稳定人心,留住人才。
  ( 4 )不断地对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运用企业文化手段艺术地解决问题。比如,为了反对企业内的“办公室政治”,在企业文化中提出“团队制胜”的理念,宣传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让员工明白:团队理念不强的企业最容易产生“窝斗”,这样比外部竞争更可怕;最终击败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倡导团结协作,和谐共进,并以此作为每位员工的行为准则。 
  ( 5 )企业文化作用于员工更多的是产生一种心理感觉和感受,如果心里感觉和感受不好,员工的“心”不能凝聚到一起,如一盘散沙,那么,必然是:一方面,不会形成凝聚力;另一方面,久而久之,员工的这种不好的心里感觉从量变到质变,发展到无法承受的程度,员工与企业“无言的结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6)实施母子公司管理模式的企业,对其下属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实施委派制度,有利于公司政策、制度、文化的贯彻推行,以确保公司制度和文化的一致性。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会收到良好效果。
  4。 让“好马吃回头草”
  '场景 1' “公司同意你回来工作;请于一周后到公司正式报到上班”。某民营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刘红正在给刚离职不到两个月的原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张春打电话; 张春一听到公司欢迎他回去,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哽咽了,“好的,好,我会按时报到上班的……”
  张春从国内某名牌大学商学院一毕业就来到了这家民营企业,当时他选择加盟这家企业,主要是觉得公司老板很有思想,为人不错,公司的企业文化很好,企业很具发展潜力。来公司工作不到三个月,他的两个同学就给他打电话,说要一起创业,办一个软件开发公司,三翻五次的劝说终于点燃了他创业的激情。他离开公司去创业了……
  创业是艰难的; 首先就遇到了资金未能到位、合作者创业思路有分歧等问题,双方相持不下,他只好退出。一开始,他就想回这家民营企业,因为他知道该公司对人才是非常宽容的,公司的大门是永远向着愿为企业做贡献的有识之士敞开,但自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所以,就联系了另一家民营企业,但到岗后,总也找不到在原企业的那种工作感觉,最终他还是决定回来……
  '场景二'肖楠离职后又回到原企业工作已有半年时间了,公司根据他自身所具备的特质和其个人工作意向,给他重新安排了工作,并且委以了重任。他每天都在满负荷地、快乐地工作着……
  他对那些有工作驿动倾向的员工们说,“要珍惜现有的工作,因为只有有了比较后,才知道我们的企业是不错的,目前,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更加热爱我们的企业了。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自身找不足,做到“和而不同”,宽容差异,老是调换企业,对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是不利的……”
  '分析'员工归去又归来无可厚非,更何况能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飞来飞去”的人大凡至少都是有一技之长的“能人”,所以,关键是企业如何对待这种现象,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是否能将离职员工还当作企业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名成员,能否让这部分人“回心转意”,让“好马吃回头草”,并且实际上,“好马”也吃“回头草”。
  重点关注:很多企业实践证明,对于离职员工采取开放、宽容式态度,“关注”离职员工的个人成长,努力与他们保持联系,让“好马吃回头草”;实施欢迎离职员工归来的政策,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让“好马吃回头草”的战略意义。
  第一,稳定现有员工的“心”,降低员工离职率。如果离职员工又回到企业工作,一个很有力的说明就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还是这里的风景独好,最适合我。这样对现有员工会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打消调换企业的念头,专心工作,从而降低员工离职率。
  第二,“留人”是最节约成本的,离职员工是企业宝贵的财富。离职员工比较了解企业,能够很快地适应环境,投入工作,很容易找到自我,比招聘新人会节省很多成本(详见本章“留人”是最节省成本的);同时,有人计算过,这些“归来”的离职员工在投入工作后的第一个季度,其生产率比那些“新人”高出 40% 左右。另据调查显示,“财富 500 强”企业通过积极返聘前任员工,平均每家企业每年能节约 1200 万美元的成本。
  第三,运用怀惭之术,会使归来的离职员工具有感恩思想,这将极大地激发其工作热情,正如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和建筑公司之一甘斯勒( Censler )公司创始人之一阿瑟·甘斯勒所说的 “回头的员工将成为我们最忠心的员工,他们回来后会令人难以置信地投入工作”。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归来”的离职员工受到企业如此重视会怎样做呢?
  第四,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讲,离职员工选择回来,往往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有了其他企业工作的经历和体验后,这种比较后的感觉,往往使他们比其他员工更加珍惜现今拥有的工作,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对公司会更加忠诚,这样外面再有什么“诱惑”,都很难让他们再动心,从而,工作的稳定性程度提高,最终会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本。
  另一方面,从“归来”的离职员工的角度讲,工作的稳定性程度提高,会促进他们个人职业经验的积累,从而会促进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在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最终实现二者“双赢”。
  第五,离职员工可以从别的企业学到和带来先进的东西,为我所用。
  (二)让“好马吃回头草”的有效方法
  第一,从思想上理解和尊重离职员工的最初“离开”和最终“归来”的决定。
  任何一个人的决定都是与其某一特定时期内的主导思想认识有关,但随着某些情境的变化,思想认识也会发生变化。人们在职业生涯的某个时候会因为各式各样的理由离开企业,如果对去意已定的员工挽留不成,尊重员工离开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企业,与提出辞职的员工反目成仇,认为这些员工背叛了企业,并且上了企业的黑名单,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并且是不聪明的。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这些辞职的员工有一天可能会决定回来。
  消除对离职员工“归来”的一些偏见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企业会认为“好马不吃回头草”,辞职了又回来,肯定是在外面没“混”好。其实不然,大多选择回来,是因为觉得这里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甚至于在外面受到了伤害,觉得还是原来的企业温暖,在这里能找到一种“家”的感觉,象眷恋“家”一样依恋我们的企业有什么不好呢?
  比如,当初,员工认为,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利于其个人职业发展,所以选择了辞职;而当企业越过了这个发展阶段,员工感到自己的价值能在企业得以实现,同时,因为对新公司文化的不适应和对原有企业文化的眷恋,这些离职员工最终选择回来了。
  第二,让离职员工“常回家看看”。
  ( 1 )保留好离职员工在公司的档案资料、信息资源和通讯方式。
  ( 2 )与离职员工积极保持联系。要不断保持电话、信件等的密切联系,把公司新的信息、新的经营发展战略等及时告知离职员工,而且对离职员工在新公司的发展状况做跟踪记录,形成一个离职员工信息库,对发展较好的人伺机挖回来。
  ( 3 )将离职员工视为企业“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邀请离职员工有空回来坐坐,“常回家看看”,等待时机成熟,让“好马”回头。
  第三,根据离职员工自身具备的特质(知识、技能、经验等)和其职业发展意向,将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
  '中国本土企业成功做法'员工,你想回来就回来吧!
  某民营电器销售公司对于离职员工一向采取开放、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员工辞职离开企业了,只要有一天,他给老板打一个电话,说,“想要回来”。老板就会爽快地答应,“那好,你想回来就回来吧”。
  在员工流动率非常高的电器销售行业,这种宽容政策确保了企业拥有较稳定的核心人才队伍,正是这支人才队伍,确保了企业的市场份额连续几年一直在同行业占居第一。

  “留人”六步曲(1)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 
  “企业这棵大树只要树根不动,上面的树梢摇晃两下,对企业的影响不大……”一位企业老板在与我探讨企业员工离职对企业影响这个问题时,很形象地描述。这里,我们不去探讨这个老板的观点是否偏激,但他的言外之意让我们警醒地认识到:企业的核心(关键)人才好比是企业的树根,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只有留住了核心(关键)人才才会推动企业发展。
  '场景'企业老板忽然有一天发现,正在重用的人才竟然从自己眼皮子底下,“静悄悄”地被猎头或竞争对手“挖走”……与此同时,自己公司的客户资源和订单在随之流失……更为悲惨的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因“难得一将”,而在快速发展!
  '分析'当企业出现场景中所描述的这样一幕时……企业老板和人力资源总监/经理竟然都在惊呼:“什么,他(她)要跳槽,我怎么一无所知呢?”那么,我们是否真的应该要好好地反思和审视一下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呢?!我们是否曾关注过核心人才的真正需求?
  重点关注:企业老板和人力资源总监/经理在想方设法招募核心(关键)人才的同时,还应考虑如何能保住自己现有的核心(关键)人才,以及如何能留住新引进的人才。
  那么,如何才能留住核心(关键)人才呢?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路上挥挥洒洒,写到这里,真有点曲终人散,快要收笔的感觉。因为选人、用人、育人都做到位的话,其实留人工作也就完成了 3/4 ,更何况,前面把留人的“硬机制”和“软环境”也打造得差不多了。
  “管理仅仅就是实践”,在实践中,艺术地、妥善地解决好“留人”问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尤其在企业“硬机制”和“软环境”皆没有打造好,或者在企业目前还没有一定知名度的情况下,采取针对性、灵活性的“留人”方法,作为“救火”的应急措施,往往会收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
  本节主要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