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罗马帝国衰亡史-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神庙和其它所有的庙宇都闪烁着表示皇帝虔诚的各种奉献

的金光;仅只是太阳神庙就得到一万五千镑黄金。这最后一

笔财富是皇帝在这次庆典后不久,在基里那尔小山旁修建,专

门献给奥勒良认为是自己的生命和好运的父母的神灵的豪华

建筑。他的母亲原是一座太阳神庙的下级女祭司;把一切奉

献给光明之神正是这位幸运的农民从儿童时候培养起来的一

种情绪;他的每一步高升,在他统治期间所获得的任何一次

胜利,都更加深了他出于感激之情的迷信。

奥勒良军队已击败了共和国国内和国外的敌人。我们因

而肯定地认为,由于他的合理的严格治理,各种犯罪和分裂

活动、各种罪恶的投机取巧活动和对罪恶行径的默许等等在

一个无力的、一味高压的政府的治理下必会疯狂发展的祸害,

定然会在罗马世界完全根绝了。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

腐化堕落发展的速度如何远远超过惩治的效果,如果我们记

得对社会混乱放任不管的年头远远超过了分配给奥勒良进行

军事统治的几个月时间,我们便不得不承认那几度出现的短

暂的太平时光是完全不足以完成艰巨的复兴大业的。就连他

企图恢复钱币成色的努力都遭到了强大叛乱势力的反对。皇

帝在一封私人信中曾充分发泄了他的烦恼情绪:“不用怀疑”,

他说,“众神灵已经发下命令,一定要让我的一生永远在幸福

中度过。眼下一次起于萧墙之内的叛乱已引发了一场内战。铸

币厂的工人,在一个不久前我委任他管理炉前工作的奴隶费

利奇西穆斯的怂恿下,起来造反了。最后他们已被镇压下去;

但在这场斗争中,我的原来驻扎在达契亚和多瑙河边军营中

的七千士兵都被杀害了。”另外有一些作家也对这一事实加以

肯定,他们还补充说,这事是紧跟在奥勒良的祝捷庆典之后

发生的;并说决定性的一战在西连山上进行;铸币厂的工人

在钱币中掺假;皇帝发放好钱,通知人民把手中的坏钱拿到

国库去兑换。

我们也可以满足于如实报道这一非同一般的事件,但我

们却无法隐瞒,按目前这种说法来看,这个故事是多么前后

矛盾,令人难于置信。铸币舞弊活动倒很宜于在伽利埃努斯

的治下发生;另外,我们还不能不看到,具体进行犯罪活动

的人必会害怕奥勒良的毫不通融的赏罚分明的态度。但不论

如何犯罪受益的总只限于少数几个人;我们也难以想象,他

们用什么计谋能把受到他们伤害的人民武装起来以反对被他

们出卖的国王。我们也许会十分自然地想到,这些犯罪分子

只会和告密人和其他一些压迫人民的官员一样遭到人民的厌

恶;而改进钱币质量的工作则只会和在图拉真的广场烧毁一

些废旧帐单的行动一样为人民所欢迎。在一个对商业原则的

理解还极不完备的时代,采用严酷的极不明智的办法也许完

全可以达到最理想的目的;但像这样一种偶然的不满却很难

引发起并支持着一场内战。不断征收加在土地或生活必需品

上的难以承受的赋税,最后可以激怒那些不愿,或不可能抛

弃自己的国家的人们。但那情况和不论采用任何方式来恢复

钱币的正当价值的作法是绝对不同的。暂时的邪恶很快便将

为永久的利益抹去,实际损失将由人民群众分摊;而如果少

数几个有钱人明确感到财富减少,那随着他们的财产的损失,

他们便同时将失去随财产而来的一定程度的权势和重要性。

不论奥勒良可能采取什么说法来掩盖那次叛乱的真实原因,

他的改进铸币质量说只能给一些已经拥有极大权力但心怀不

满的人作为一种无力的借口。罗马虽已完全失去自由,却仍

为分裂活动所苦。皇帝由于自己出身平民一直深为关心的人

民,始终生活在对元老院、对骑士阶层、对禁卫军官兵极大

的不满之中。没有这些——第一掌权、第二掌财、第三掌兵

——的人们的参与,谁也不可能组织起一支军队能和在一位

好战的君王的领导下,曾征服西部和东部的多瑙河畔久经锻

炼的军团在战场上对抗。

不管被不尽可信的归之于铸币厂工人的那次叛乱的原因

或目的究竟是什么,奥勒良可是不遗余力地最大限度利用了

他的胜利。他天性冷酷。身为农民出身的军人,他很难动恻

隐之心,却能在对人的残酷折磨和死亡面前全然无动于衷。从

很小便受到军事训练,他把市民的生命的价值看得无足重轻,

在军营中因一点小事便会受到严厉惩罚,他因而把军队的严

格纪律要求也应用到民事法律中来。他对正义的要求往往变

成一种盲目的狂热情绪;不论什么时候,如果他感到他本人

或公共的安全受到威胁,他便会完全不考虑是否确有证据和

处分应按律量刑。罗马人竟然用无缘无故的叛乱来报答他的

汗马功劳,彻底激怒了他的狂傲的脾气。首都最有声望的人

家全都捲进了这一犯罪的阴谋或有重大嫌疑。急切的报仇心

理促使他进行血腥的迫害,连皇帝自己的一个侄儿也未能幸

免。刽子手(如果我们可以借用当代的一位诗人的说法)已

累得再无力举刀,监牢里已拥挤不堪,不幸的元老院在为它

的最出色的成员的死亡或缺席而哭泣。奥勒良的骄傲情绪也

和他的残暴行径一样使得那个议事机构感到难以容忍。对民

事制度的种种限制全然无知或不屑一顾,除了军事头衔,他

拒绝以任何其它名义行使他的职权,始终以征服者的身份治

理着一个经他解救并制服的帝国。

一位最有才智的罗马皇帝曾说道,他的前任奥勒良的才

能更适宜于指挥一支军队,而不宜于统治一个帝国。意识到

自己的天性和经验已使他在某些方面非人所能及,在那次祝

捷盛典过去仅仅几个月之后,他又一次进入了战场。那时候

让急躁不安的军团官兵到某一对外作战的战场上去进行一番

演练可能是一个明智的办法,再加上波斯国王,因瓦勒良的

受辱而自鸣得意,仍在那里毫无顾忌地冒犯罗马帝国的威严。

皇帝亲自带头带领着不专靠数量,却靠它的纪律和勇气令人

生畏的一支军队,竟一直开过了作为欧亚分界线的海峡。在

那里他体会到,最绝对的权威却完全无力防范绝望带来的反

抗。他的一个秘书被告犯有敲诈勒索罪,他对其发出威胁,而

谁都知道他的威胁很少是说说就算了的。那罪犯现在仅有的

最后一线希望是使军队里的一些重要军官陷入和他相同的危

险,或至少是相同的恐惧之中。他模仿他的主子的笔迹,写

下了一份长长的血腥的名单,让他们看他们自己的名字也在

将被处死的人名之中。他们丝毫也未怀疑这是一个骗局,更

未加以验证,便决心杀死皇帝以求自保。在奥勒良行进在从

拜占廷到赫拉克利亚的途中的时候,他遭到了由于他们的特

殊地位他们本来可以来往于皇帝身边的一群阴谋分子的进

攻,在经过一阵时间不长的反抗之后,他就死在他一直十分

喜爱和信赖的穆卡波尔将军的刀下了。他死后部队的人感到

惋惜,元老院对他厌恶,但是普遍认为他是一个好战的、幸

运的皇帝,他对一个已日趋堕落的国家所进行的改革虽然过

于严厉,却是十分必要的。

  在奥勒良死后,元老院最后一次行使它的职权,选

举了M.克劳狄·塔西佗。军队承认了他的领导,他在

征讨阿兰人的一战中获得胜利。在他被杀后,军队选举

了M.奥勒利乌斯·普罗布斯。他在莱茵河和多瑙河上

曾两度获胜,然后他在西米乌姆被杀。他的继承人M.奥

勒利乌斯·卡鲁斯在对波斯人开战的初战中神秘地死

去。他的儿子继皇帝位。但这时在卡尔西顿的一群军官

另选出了C.奥勒利乌斯·瓦勒里乌斯·戴克里先。卡鲁

斯的幸存的儿子卡里努斯在西部统治了一段时间。在马

古斯(莫拉俄)一战戴克里先获得胜利,因而成了罗马

世界的唯一主子。以上是此处删去的第十二章的内容。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新 帝 制

第十三章

戴克里先的统治和他的三共

治者。他的祝捷大会和新

秩序。宫廷礼仪的发展。

戴克里先的退位和死亡。

艺术的衰落。

  戴克里先的统治比其先代任何一位皇帝都更为显赫,而

他的出身却比他们中任何一位都更为贫贱、低下。过去,对

才能和飞扬拔扈的过分强调常常掩盖了理想的贵族特权;但

从此以后,在人群中的自由人和奴隶之间却划下了一条清晰

的界线。戴克里先的父母原是一个罗马元老阿努利乌斯家的

奴隶;他自己除了由他妈妈在那里出生的一个位于达尔马提

亚的小镇的名字而得名外,也再没有任何其它什么可以炫耀

的名号。十分可能,他父亲在那主人家获得了自由,并不久

得到一个在当时像他这种人常有可能得到的文书工作。吉利

的神谕或更可能是由于自觉才能出众的意识,使得他的颇有

抱负的儿子力求能进入军界,从而获得一官半职;看看他如

何依靠计谋和偶然机遇使他能够一步步实现那些神谕中的预

言,能够向世人显示他的才能,真让人感到这实在可说是个

奇迹。戴克里先一步步高升,竟然达到负责梅西亚政府、获

得执政官荣誉的地位,并获得了指挥宫中卫队的重大权力。他

在对波斯的战争中显露出了非凡的才能;而在纽麦里安死后,

这个奴隶通过他的对手们的陈述和评判,竟被宣称为最合适

的皇位继承人。恶毒的宗教狂热在指责他的共治者马克西米

安野蛮、残暴的同时,却又使人对戴克里先皇帝的个人勇气

产生怀疑。我们很难相信像他那样一个在军团中一直受到尊

重,并为那么多善战的皇帝所喜爱的幸运士兵会胆小怕死。然

而,诽谤的言论也总会巧妙地专找对方薄弱的部位揭露和攻

击。戴克里先虽在完成自己的职责或必须亲冒矢石时从不缺

乏足够的勇气;但他却似乎没有一位英雄人物的无所畏惧的

豪迈气概,为了追求名声甘冒危险,厌恶作伪,在个人武功

上力求得到同辈人的敬仰。他的才能有实用而不显眼——生

来强健的头脑因多种经历和对人类的研究更日益增强;精于

处世;在他身上体现了慷慨和节俭、温和和严厉的明智的结

合;在军人的坦率的掩盖下隐藏着极深的心计;对既定的目

标永远凭而不舍;手段却不妨灵活;最重要的,他善于使他

自己及别人的热情全用于为他的野心服务,而且更能运用颇

能惑人的借口使他自己的野心带上正义和公共利益的色彩。

和奥古斯都一样,戴克里先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新帝国的奠基

人。和恺撒的养子一样,他是一位极出色的政治家,而不是

一位出色的军人;所有这些皇帝,凡在使用策略可以达到目

的的问题上,从来都不使用武力。

戴克里先的胜利的最引人注目之处是他的异乎寻常的温

和。一个习惯于对征服者的宽大政策欢呼的人民,如果对他

们带着任何情绪公正地采用一般的处死、流放、没收财产等

等处罚,便会在无比有趣的惊愕中,看到一场内战,只不过

它的火焰已在战场上熄灭了。戴克里先把卡鲁斯家族的首席

大臣阿里斯托布鲁斯引为心腹,尊重他的敌手的生命、财产

和地位,甚至让卡里努斯的大部分奴仆仍继续按各自原来的

位置供职。很有可能出于小心谨慎的动机也有助于帮助机智

的戴克里先推行仁慈的政策:在这些奴仆中,有许多人因为

秘密出卖旧主人而得到他的欢心;另有一些则由于他们心怀

感激仍忠于不幸的旧主人而得到他的尊敬。奥勒良、普罗布

斯和卡鲁斯的深刻的判断能力已为政府和军队中许多重要部

门安排下确有能力的官员,现在如将他们全部撤换便只能损

害公众的利益,而丝毫无助于推进新皇帝的事业。然而,这

一类的举动却立即使得所有的罗马人对新的一代统治抱有最

美好的希望,皇帝则更公开宣称,对于他的前代皇帝的种种

美德,他最渴望效法的是马尔库斯安东尼的仁爱思想,从

而对那一先入之见进一步加以肯定。

在他的统治时期他首先关心的似乎是表明自己的真诚和

温和态度。以马尔库斯为榜样,他让马克西米安作为他的共

治者,并先给他加上恺撒的头衔,继而又加封他奥古斯都。但

他这样做的动机以及他所以选择他的目的,与他所景仰的前

辈可是完全不同的。马尔库斯让一个任性的青年享受到穿着

紫袍的荣耀,完全是为了个人报恩而不惜牺牲国民的幸福。而

戴克里先在国家处于危险之中的时候,让一个朋友和曾和他

自己一起共过事的军人来共同肩负治国重任,却是同时为东

部和西部增强了防御力量。马克西米安出身农民家庭,而且

和奥勒良一样出生在西米乌姆地区。他大字不识,什么法律

规章一概不看在眼里,一股乡土气息和笨拙的举止,在他荣

登最高职位时仍随时透露出他的低下的出身。打仗是他唯一

熟悉的行当。在长期担任军职的生活中,他曾在帝国的各条

战线上大显身手;而且,虽然他的军事才能多表现在服从命

令,而非自行指挥,虽然他也许始终未曾达到一位卓越将军

的造诣,靠他的勇敢、坚毅和经验,他却能够负责完成最艰

巨的军事行动。甚至连马克西米安的邪恶对他的恩人也同样

大有用处。从无怜悯之心,对事情可能发生的任何后果都从

不畏惧,对于那位机智的皇帝为实行他的某种政策随时可能

提出又随时可能取消的任何残酷行动来说,他可以说是个再

顺手不过的工具。等待为了预防或出于报复已对他献过血腥

的牺牲之后,戴克里先及时出面调停,轻描淡写地对他的共

治者过于严厉的做法批评几句,救下剩下的几个他本来无心

惩治的人,然后便可被用黄金时代和黑铁时代进行对比;这

是人们普遍加之于他的统治原则的美誉,以别于另一种他们

所说的黑铁时代。尽管他们两人性格各异,这两位在位的皇

帝却始终维持着他们发迹前结成的友谊。马克西米安尽管具

有后来对他自己和对公共安宁为害无穷的傲慢、暴躁脾气,却

完全习惯于尊重戴克里先的天才,并承认理性的地位永远高

于蛮横的暴力。出于骄傲或出于迷信的动机,这两位皇帝一

位自称为约夫乌斯,另一个自称为赫耳枯勒乌斯(按照他们

的御用宣传家的说法),世界在智慧的无所不见的朱庇特的

监视下运行,赫耳枯勒乌斯的无敌于天下的铁臂则从地球上

清除掉一切妖魔和暴君。

但是,甚至全能的约夫乌斯和赫耳枯勒乌斯也无能承担

治理国家的重任。明智的戴克里先发现四周全受到野蛮人攻

击的帝国,需要在各个方面安置重兵和一个皇帝。出于这一

考虑,他决定再次分割他手中的难以驾御的权力,用一个较

低一级的恺撒的称号,把它分给两个才德卓著的将军,让他

们和他享有同等的君权。于是以阿门塔里乌斯为姓,原来以

牧牛为业的伽勒里乌斯和因为脸色苍白常被人称为克洛卢

斯的君士坦提乌斯两人便荣登了二皇帝的高位。在描述赫

耳枯勒乌斯的国土、出身和为人的时候,我们已经讲了伽勒

里乌斯在这些方面的情况,伽勒里乌斯常被不无道理地称作

年轻的马克西米安,而实际有许多情况表明他在品德和才能

方面都明显高于前者。君士坦提乌斯的出身不像他的共治者

那么低下。他的父亲尤特罗皮乌斯是达尔达尼亚的一位很有

地位的贵族,他母亲是克劳狄皇帝的侄女。尽管君士坦提乌

斯的青年时期在军队中度过,他却生性和蔼、善良,很久以

前人们都已认为他正应登上他后来登上的位置。为了以家族

的亲密关系增强政治上的联系,两位皇帝分别成为两个恺撒

的父亲,戴克里先认伽勒里乌斯为子,马克西米安认君士坦

提乌斯为子;而且还让他们俩全抛掉原来的妻子,各把自己

的一个女儿嫁给养子为妻。这四位皇帝共同把罗马帝国的广

大国土全部瓜分。高卢、西班牙和不列颠方面的防务由君士

坦提乌斯负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