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罗马帝国衰亡史-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条约内容仍牵涉到容许他们在帝国内定居问题。提奥

多西由于他进一步加强了正统基督教的正统性而得到了

大帝的称号。在格拉喜安、瓦伦提尼安二世和篡位者尤

金尼乌斯死去之后,提奥多西便成了最后一个独自统治

着西部和东部罗马帝国的皇帝。本章的后半部和第26章

讲述了这一部分历史。

 第二十七章

米兰大主教安布罗斯。

提奥多西的功与过。

安条克的叛乱和塞萨洛尼卡的大屠杀。

提奥多西的悔罪。

瓦伦提尼安其人及其死亡。

提奥多西之死。

    君士坦丁堡在40年间一直是阿里乌斯派的据点。

提奥多西是按三位一体的正教信念受洗的第一位皇

帝。公元380年,格列戈里·纳齐安岑被选为君士坦

丁堡的正教大主教,阿里乌斯便被赶出了东部地区。在

381年于君士坦丁堡召开的宗教大会上,在尼西亚会

议上提出的三位一体的神学体系终于圆满完成了。在

公元380到394年间,提奥多西颁布了一系列反对异

端邪说的严格敕令。

与此同时,西部皇帝格拉喜安的无所作为的统治

一直使罗马军队极为不满。马克西穆斯领导一支在不

列颠发难的叛军在提奥多西还没来得及前来救援之前

在里昂附近一举将他击败。格拉喜安被刺杀了,提奥

多西与马克西穆斯结成联盟,言定由马克西穆斯统治

阿尔卑斯山以西地区,并确定了格拉喜安的兄弟瓦伦

提尼安在意大利的统治权。

米兰大主教安布罗斯

在为提奥多西的统治增添光采的基督教人士中,格列

戈里·纳齐安岑是一位以其才干著称的善辩的牧师;图尔的

马丁以其非凡天赋的名声更增加了他凭教士的美德赢得的威

望;但教士中精力最充沛、才能过人的锦标仍非坚韧不拔的

安布罗斯莫属。他出身于一罗马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曾担任

过高卢的禁卫军卫队长要职;这位儿子在经过一段自由教育

的学习之后,通过几次正常的提升,获得了利古里亚省的总

督职位,该省包括了皇宫所在地米兰。在他34岁正式接受洗

礼之前,出乎他自己以及所有人的意料,安布罗斯突然从总

督改任为大主教。正像一般人所说,其中丝毫不掺杂任何手

腕或阴谋,全体人民异口同声加给他那一宗教头衔;他们这

种统一的经久不变的态度,人们认为是出于某种超自然力量

的影响;于是这位文职官员只得勉强接受了这个在他过去的

生活中,从习惯和职务方面说,毫无准备的宗教职位。但尽

管如此,他的积极进取的才智很快就使他完全能够以充满热

情和谨慎的态度,行使他所负担的基督教司法大权;他一方

面欣然抛弃掉华而不实的世俗的种种高贵的排场,一方面心

甘情愿地为了教会的利益,指引皇帝不偏离自己的良心,并

控制着帝国的行政事务。格拉喜安像对待父亲一样敬他爱他;

那评论三位一体信仰的长文便是专为教导这位年轻的君王而

作的。在他悲惨地死去后,在皇后贾斯蒂娜为她自身及其儿

子瓦伦提尼安的安全胆战心惊的时候,这位米兰的大主教身

兼两个不同的大使职务被派往特里尔宫廷。他以同样的坚定

态度和灵巧手段行使了他作为宗教官员和政界官员所执掌的

权力;而且还很可能,通过他的威望和天才,约束住了马克

西穆斯的野心,保卫了意大利的和平。安布罗斯把毕生的精

力都贡献给了教会事业。他藐视财富,他放弃了自己的世袭

家产;为了赎回俘虏,他毫不犹豫地卖掉了敬神用的金银餐

具。米兰的教士和人民都热爱他们的大主教;对那位软弱的

君主来说,他完全无愧于他的尊重,但他却从未向他祈求过

恩惠,或害怕触怒了他。

意大利的以及这位年轻皇帝的政权自然都落到了他母亲

贾斯蒂娜的手中。她是一位美丽而精明的女性,但她处于一

伙正教人士之中,却不幸信奉了阿里乌斯派的邪说,并且还

极力想把她的信仰灌输给她的儿子。贾斯蒂娜自认为,罗马

皇帝有权在自己的统治区内向公众推行自己所信的宗教;因

而她,作为一个温和的合理的让步,向这位大主教提出要他

不论在米兰城内或郊区,一律放弃只容许单一教会的做法。但

安布罗斯的行为准则却是和这截然不同的。世上的一切宫殿

可能确实都归恺撒所有,但教堂却是上帝的住所;而且在他

的教区范围之内,他本人作为使徒的合法继承人,是上帝的

唯一的侍者。一切基督教的特权,不论是世俗的,还是宗教

方面的,只为真正的信徒所有;安布罗斯由于自己的神学观

点代表着正教的真理的标准而感到十分满意。这位不与撒旦

的走狗举行任何会议或谈判的大主教,相当坚定地宣称,他

宁可作为殉教者死去也不与亵渎神明的罪恶行为妥协;而贾

斯蒂娜把他的拒绝看作是无礼和犯上行为大为不满,便匆匆

决定要行使她儿子的君主权力。由于她希望在复活节即将来

临之际,当众显示她的宗教热忱,她下令让安布罗斯前来宗

教会议上受审,他按一个忠顺的臣民应有的规矩听从了召唤,

但却有无数的群众未经他同意跟着一起来了:他们群情激昂

地用力推挤皇宫的大门;这时瓦伦提尼安手下的大臣们不禁

惊恐万状,他们非但不敢对这位米兰大主教判处流刑,却反

而低三下四地求他利用他的威望保护皇帝的安全。恢复都城

的和平。然而安布罗斯当时所得到并已转达给大家的他的许

诺却很快就被不讲信用的朝廷推翻;于是虔诚的基督教教徒

专用于宗教活动的那段最庄严的日子里足足有6天全城完全

陷于一片狂热、骚乱的强烈震撼之中。皇家的官员们立即奉

命,先是在波提安,后来又在巴西里卡准备立即迎接皇帝和

他的母亲。皇帝的宝座仍按规矩加上金碧辉煌的顶盖,四周

挂上帷幔,但人们马上发现必须有强大的卫队把守才能使他

们免受群众的侮辱。那些敢于走上街头的阿里乌斯派基督教

教徒都随时面临极大的生命危险;安布罗斯以自己具有从愤

怒的群众手中救出他本人的仇敌的能力和威望而甚感欣慰。

但在他尽力阻止人们的狂热情绪造成严重后果的时候,

他那沉痛而令人激动的布道演说却继续不断激起米兰人民的

义愤和叛乱情绪。夏娃、约伯的妻子、耶洗别以及希罗底的

性格全被胡乱加在皇帝的母亲的头上。她企图为阿里乌斯

派建立一所教堂的愿望也被人拿来与在异教统治时期基督教

所遭受的最残酷的迫害相比。朝廷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只是更

向人展示了动乱的巨大规模。商人和制造商的法人团体被处

以200金镑罚款:以皇帝的名义向一切司法机关的官员和下

级工作人员发布命令,要他们在社会骚乱未结束之前都不得

离家外出,而瓦伦提尼安的大臣们却愚昧地公开宣称,米兰

的绝大多数体面的公民都站在他们的大主教一边。他又一次

被请求及时按照他的君王的意愿使他的国家恢复和平。安布

罗斯的回答尽管用了最恭敬的语言,却完全可以解释为是一

份严重的内战宣言。“他的生命和荣辱完全操在皇帝手中,但

他却永远不会背叛耶稣的教会,或使他的神圣的尊严遭到损

害。为了这项事业他已准备承受魔鬼所能加之于他的一切毒

害;他唯一的愿望就是死在他的虔诚的人民面前,死在圣坛

的脚下;他并不曾挑起人们的愤怒,但却只有上帝有力量让

它平息:他决不希望看到可能即将发生的流血和混战的情景;

他热忱地祈祷,希望自己不要活到可以亲眼看到一座繁荣的

城市变成废墟,或甚至整个意大利变成一片荒凉的时候。”在

这场与教会和米兰人民的较量中,顽固不化的贾斯蒂娜如果

确有一支唯命是从的皇家军队可以依赖,她必会使她的儿子

的帝国遭受极大的危险。一大队哥特人马曾开过来要占领当

时争夺的目标巴西里卡;从阿里乌斯派的原则和这些外国雇

佣兵的野蛮人的习惯来看,都可以预料,让他们去执行什么

样的残暴命令他们也不会含糊的。他们在教堂的神圣的大门

口与这位大主教相遇,他用雷鸣般的声音宣布他们将被逐出

教会,并以父亲和主子的口吻质问他们,他们之所以前来请

求共和国的保护,难道就是为了侵犯上帝的住所吗?野蛮人

的犹豫不决提供了几小时的进一步谈判的时间;皇太后终于

接受了她的一些明智的谋士的建议,同意让正统基督教教会

拥有米兰所有教堂,她本人也暂时掩饰住了报复的念头,等

待更为合适的时机。瓦伦提尼安的母亲对安布罗斯的胜利是

永远不会原谅的;年轻的皇帝也不禁激动地大声疾呼,他自

己的奴仆也随时准备把他出卖给一个专横的教士。

帝国的法规,甚至有些附有瓦伦提尼安的签名的法令,仍

明确谴责阿里乌斯派的异端邪说,却似乎原谅了正统基督教

的反抗。在贾斯蒂娜的影响之下,向所有隶属于米兰朝廷的

省份颁布了一项宽容的敕令;对那些承认信仰里米尼教义的

人给予完全的宗教自由;皇帝还宣布,凡违犯这条神圣的、有

益的法令的人都将被看作是公共和平的敌人而处以极刑。米

兰大主教的性格和言论使人完全有理由怀疑,他的行为的确

给那些一直注视着他,希望他在一条被他奇怪地称作血腥的

暴政法令的问题上犯下错误,以便借机对他进行突然袭击的

阿里乌斯派,提供了适当的理由,或至少是一个可以利用的

借口。于是轻而易举、正大光明地作出了将他流放的判决,根

据该判决书,他可以自己选择流放地点和陪同人员的数目,但

必须立即离开米兰。然而对安布罗斯来说,一直宣讲并实践

绝对忠诚原则的圣徒们的权威和教会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危

险,相比起来是无足轻重的。他勇敢地拒绝服从,而他的拒

绝又得到了虔诚的人民的一致支持。他们轮流值班保护这位

大主教;大教堂和圣殿的大门都被严密把守着;而已实行封

锁的帝国军队却不愿冒险攻打那坚不可摧的堡垒。大批曾接

受过安布罗斯慷慨施舍的穷人都利用这个好时机表现自己的

宗教热情和感激之情;考虑到长时间单调的守夜活动可能会

慢慢使得人们失去耐心,他于是十分明智地在米兰教堂里建

立评定时大声朗读圣诗这一十分有用的制度。在他全力坚持

着这场艰苦斗争期间,他在一次梦中得到启示,告诉他在某

处挖掘,便能找到两位圣徒热尔瓦修斯和普罗塔修斯的遗骸。

果然在教堂铺设的砖石的地面之下找到了两具完整无缺的骨

骼,头与身体分离,还有大量淌血的痕迹。于是通过严肃的

仪式将这两具圣骨展示出来,供人们瞻仰;这一幸运发现的

每一个细节都恰好有利于推动安布罗斯的计划。殉教者的骨

头,他们的血,他们的衣服都被认为有某种医药效用;而且

不论把它们拿到多远的地方去,这种神奇的疗效也依然存在,

不会有丝毫的丢失。一个盲人奇迹般的得以治愈。以及几个

原来着魔的人十分不愿意作出的陈述似乎都证实安布罗斯的

信念和神圣绝非虚假;这些奇迹的真实性安布罗斯本人,他

的秘书保利努斯,以及他的新皈依的教徒,当时正在米兰传

授修辞学的著名人士奥古斯丁,都曾予以证实。有理性的现

代人可能定会赞同贾斯蒂娜和阿里乌斯派的朝廷根本不相信

其事的态度,他们讥笑这些戏剧性的表演完全是那位大主教

的诡计,而且他自己终将身受迫害。然而,在人民的思想中,

它的作用可是十分迅猛,势不可当的;以致这位软弱的意大

利君王发现自己竟无能与这位上天的宠儿抗衡了。而且大地

上的各种力量也都出面来支持安布罗斯;提奥多西的不带私

心的建议表现出了真正的虔诚和友谊;而宗教狂热的面具却

掩盖住了高卢暴君的敌对的野心勃勃的计划。

  马克西穆斯于387年侵入意大利。瓦伦提尼安和他

的母亲逃往塞萨洛尼卡的提奥多西处。提奥多西娶瓦伦

提尼安的姐姐为妻,击败了马克西穆斯,并将他斩首,从

而结束了这场内战。

提奥多西的功与过

这位演说家,他可以沉默不语而不会遭到危险,也可以

毫无困难、毫不勉强地对人大加颂扬之辞;后人不能不认为

提奥多西的为人完全足够写一部由衷的洋洋大观的赞美诗。

他的那些法规的明智以及他的军队所取得的胜利都使他的统

治,不论在他的臣民还是敌人眼中,都具有相当高的威望。他

喜爱并实际享受着高雅的家庭生活,而这在帝王们的宫殿中

是很难找到的。提奥多西性情纯真、温和,乐于享受正当的

饭食和男女方面的生活,但从不过火;而他对异性的温存和

热情始终只限于用于他的合法的对象。在他作为帝国伟人的

值得骄傲的称号之外,他还得到忠诚的丈夫、和善的父亲的

美誉;出于对他叔父的敬爱,他把他推崇到第二父亲的地位;

提奥多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的兄弟姐妹的孩

子,他的热忱的关怀遍及他的众多姻亲和本家中最遥远的支

系。他的亲密朋友全都明智地选自在和他平等的私交中从不

弄虚作假的人群之中;由于清楚意识到他自己的超群的才能,

他对偶然穿上一身紫袍表示轻蔑,他的行为表明他对自己登

上罗马帝国的王座之前所受到的伤害全已忘怀,而对所受过

的任何帮助和恩惠却牢记在心。他讲话声调的严肃或轻快,全

视他所接待的臣民的年龄、地位和性格而定;而他那和蔼可

亲的态度正反映出他真实的心灵。提奥多西尊重简朴的善良

和仁德;任何有用的技艺或才能都会得到他的赏识而给与公

正慷慨的报酬;除了他以不可调和的仇恨对异端邪说决不留

情以外,他的恩泽所及范围实在遍及全人类。一个庞大帝国

的政务无疑完全足够占去一个凡人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然而,

这位勤奋的君王,虽无意不切实际地获得一个博学多才的名

声,却总要抽出一些空闲时间用以享受人类生活的画卷;而

且早有人特别注意到,每当他读到有关秦纳、马略或者苏拉

的残暴行径时,他对这些人道主义和自由的敌人总表示出极

大的愤慨。他对过去的历史事件的公正评判常被用来作为自

己行动的准则,而且提奥多西完全有资格得到很少人能够得

到的美誉;他的优秀品德似乎是与他的地位同步增高的;他

的事业最顺利的时候,他表现得最为谦和,而他的宽宏大量

的态度似乎在内战已取得胜利、危机已过去以后显得尤为突

出。暴君的摩尔人卫兵在胜利的第一股热潮中便全被杀死,少

数可恶已极的罪犯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然而这位皇帝的注

意力却始终集中于释放无辜,而非惩治有罪。西部的受压迫

的臣民重新获得失去的土地已是大喜过望了,而使他们更为

惊异的,是他们还得到了一笔相当于他们所遭受全部损失的

现款;这位宽宏大量的胜利者还在生活上照顾马克西穆斯的

年迈的母亲,并负责让他的几个已成孤儿的女儿接受教育。演

说家帕卡图斯曾荒唐地假定,如果大布鲁图斯能够重游地球,

这位坚定的共和主义者一定会拜倒在提奥多西的脚前,彻底

改变对帝王的憎恨,并不得不坦率承认,这样的君主真正是

罗马人的尊严和幸福的最忠实的捍卫者,而他的如此完美的

品格简直可以让人觉得那假定并非全无道理了。

然而,这位共和国的谛造者的洞察一切的眼光又必会看

到两个重要缺点,冲淡了他对独裁统治刚刚产生的好感。提

奥多西的仁德的思想常常因懒惰而松弛,有时又为激情所左

右。为了达到某个重要目的,他能够奋不顾身地勇往直前;但

一旦他的计划已经完成,或危险已经过去,这位英雄便会不

顾一切地松懈下来,去纵情享受豪华的宫廷生活中无伤大雅

但也十分无聊的乐趣,忘记了一位君王所有的时间都是人民

的财产。提奥多西的天性比较急躁,而且易怒;处在一种没

人能反抗他,很少人能劝阻他不要因一时之怒造成严重后果

的情况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