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尔·盖茨可以说对计算机一见钟情,计算机神奇的运算能力和严正的
逻辑让偏爱数学的小盖茨着了魔似的。于是,学校的计算机房成了对小盖茨
最有吸引力的地方,那台通用电气公司的PDP—10 型计算机成了比尔·盖茨
的魂魄。从此,比尔·盖茨开始了他神奇的计算机生涯。

如果没有湖滨中学,如果没有母亲俱乐部,很难想像能有今天的比尔·盖
茨,能有现在大家都喜欢的“视窗95”。

在这以后的学校生活中,计算机占去了比尔·盖茨全部的空余时间。他
全身心投入操作和练习,这引起了他的数学老师保罗·斯托克林的注意,然
而对于斯托克林而言“对于这合机器,我只是在最初的那天比他了解得多,
不过,仅仅是那一天”。后来,比尔·盖茨曾回忆道:“有一次,斯托克林
不小心在机上做了一个死循环,结果一次花了近60 美元。他感到很震惊因
为他根本没想这么做。”

正因为如此,狂热迷恋上计算机的比尔·盖茨如饥似渴地到处寻找计算
机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在家中每天早晨他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一大堆
计算机书籍面前急切地翻阅着,一到了学校,总是迫不及待地寻找机会到高
学部处去,把自己关在计算机房,去实践才学到的计算机知识。

在湖滨中学,比尔·盖茨很快在计算机房发现了一群同他一样对计算机
如痴如醉的小伙伴,计算机又使他们很快成为了朋友。他们是:肯特·伊文
斯、保罗·艾伦、马克·麦克唐纳、理查德·韦兰、克里斯·拉森等。他们
中伊文斯是比尔·盖茨最好的朋友,他有非凡的天赋,对数学怀有天生的热
情,对计算机比任何人都狂热,而且掌握得最好,不幸的是1972 年5 月28
日这位天才在一次爬山探险时遇难身亡,要不然,今天的计算机业界必会有
他巨大的丰碑。保罗·艾伦后来成为了美国计算机界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7 年以后,他与比尔·盖茨共同创办了美国商业史上最成功、业绩最辉煌的
微软公司。而麦克唐纳、韦兰和拉森后来都成了第一批被微软公司雇佣的计
算机程序编制员,他们在计算机软件业卓有成效。

由于计算机方面的才能,比尔·盖茨很快在湖滨中学享有盛名。尽管他
仅是低学部的学生,但没过多久,有些年龄比他大的孩子都爱找他求教有关
计算机方面的问题。当然,也有人开始向比尔·盖茨挑战,保罗·文伦就是
其中一个。比盖茨年长2 岁的文伦时常设置一些特别困难的计算机难题抛给
比尔·盖茨,在对难题的求解过程中,在计算机房,盖茨和艾伦成为了好朋
友。对比尔·盖茨而言,他最敬佩保罗·艾伦的是“他读了4 倍于我的科幻


小说,另外,他还有许多解释自然之奥秘的书”盖茨曾经这样回忆道,当时
盖茨没能料到艾伦竟是华盛顿大学图书馆一位助理管理员的儿子。所以,当
盖茨来到艾伦家中,当他看到艾伦书架上那一排排放得整整齐齐的书籍时,
大为吃惊。

长时间地使用计算机,其费用是极为昂贵的,仅两个月后,由母亲俱乐
部所筹集的3000 美元已花光了。学生们的家长被校方通知要求帮助学校支
付欠通用电气公司的那笔愈来愈大的款项。如何最大限度地争取更多的上机
时间成了盖茨他们最大的难题。

“我们有能力时就自己支付”艾伦对盖茨说,盖茨回答道:“让我们呼
唤现实世界,并打算卖点什么给它。”

一切被盖茨言中了,后来,他真的卖了许多给现实世界,而成为了世界
首富,以他的方式呼唤了现实世界。然而当时的盖茨却是渴望获得一个生意,
以此来交换他们想得到的使用计算机的时间。

1968 年秋天,西雅图成立了一家计算机中心公司,这是一家西雅图私
人公司,几乎垄断了整个西海岸的计算机租用业务,湖滨中学使用的PDP—
10 型机已由通用电气公司转到计算机中心公司。

比尔·盖茨第一项让他高兴的成就竟是向中心公司“偷”上机时间。中
心公司成立不久,盖茨及其伙伴们发现了中心公司PDP—10 计算机软件程序
与湖滨中学使用的软件程序有差异,“保罗和我一直想读懂计算机中心的机
器码,因为我们常常被各种版本间的差异搞得糊里糊涂。”盖茨曾经回忆道,
很快,这群孩子们通过计算机中心给他们的汇编语言手册破译了计算机中心
的操作系统指令集。于是,他们在湖滨中学计算机房上机,不使用PDP—10
原来的程序,而直接词佣计算机中心的其他指令操作,按他们的程序来工作,
并且让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保持不变,这样计时费用就不会像以前那样没完没
了地高上去。

由于解开了机器码的奥秘,盖茨他们“偷”时间的办法也多起来了。有
一次盖茨和伊文斯为了调出计算机中心公司的存档文件,最终破坏了PDP—
10 的安全系统,他们找到了他们个人的财单,并且修改了他们使用计算机
的时间记录。盖茨和伊文斯当时为这一“绝招”的成功得意了很长一段时间。

“我们如何不让计算机中心正当地送一些上机时间给我们?”比尔·盖
茨曾这样问过他的伙伴。他要向计算机中心公司挑战。

早期的计算机程序是用BASIC 语言编制的。有一次,盖茨为中心公司PDP—10 计算机编写了一个BASIC 程序,他把这个程序命名为“比尔”。第一
次,当他打开计算机,把“比尔”输入计算机时,结果是整个计算机系统遭
到破坏。第二天,盖茨再次将“比尔”从计算机系统调出时,结果,整个系
统又遭到破坏。以后几天,重复输入,重复破坏,每次都使中心公司的计算
机系统导致了崩溃。

“要断掉这台PDP—10 计算机是何等容易”盖茨兴奋地对伙伴们讲,因
为他知道通过“比尔”字符,他就可以亲自破坏这台大型的计算机,他有了
一种做计算机真正主人的自信心。

计算机中心公司的专家们很快就发现了能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盖茨。为了
计算机系统能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中心公司不得不接收湖滨中学的计
算机来做测试工作,按他们的说法是“友好的使用者”,中心公司给了盖茨
和他的伙伴们一个机会,他们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所有免费使用计算机的时


间,作为交换,盖茨他们必须试着去破坏计算机系统,并让其恢复,而且必
须认真写出他们发现导致系统安全性危机的书面材料。

这是一个让计算机迷激动地交易。“这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久旱逢甘
霖。”盖茨是这样形容这次交易的成功。

于是,每天放学后,湖滨中学的一群计算机迷就背着书包,披着残阳余
晖,急匆匆地赶往位于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中心公司。他们在那儿呆得很晚,
有时要干到午夜12 点以后。

盖茨一般是步行回家,有一次,回家很晚了。玛丽·盖茨不满地对儿子
说“不要总是这样!”

“中心公司让我们获得了免费使用计算机的时间,我们可以真正进入计
算机世界,我绝不放弃,作为一个计算机迷,我日日夜夜想着的是计算机的
事”比尔·盖茨这样回答他的妈妈。

对于艾伦来说,最愉快的是在计算机中心公司玩完计算机后,能到对面
马路上那个嬉皮士常聚会的地方吃比萨,富于挑战性的艾伦还经常同盖茨比
赛能吃多少比萨饼。而肯特·伊文斯和里克·韦兰则偏爱在计算机工作时喝
可口可乐。

没有多久,由艾伦和盖茨记录的《问题报告书》已增至300 多页。同时,
盖茨对计算机完全系统的破坏性测试取得了一些结果,无疑,盖茨是极具破
坏天赋,他发明了一种叫“画线者”的计算机病毒。通过它盖茨就能够去控
制整个系统,甚至导致该系统全面崩溃。然而,中心公司的专家们宽容了他。
“我们想了解这些病毒,这样,我们才能排除它们”公司一位著名的计算机
程序编制员这样解释道。

一件让盖茨他们伤心的事情发生了。由于中心公司系统安全性一直得不
到可靠的保障,再加上财务方面的原因,1969 年底,计算机中心公司不得
不提出破产申请。

1970 年3 月的一天,盖茨和艾伦照常来到中心公司编写程序,突然,
屋里进来了许多人,他们要搬走所有的家具,盖茨拼命地敲打着键盘,以期
望能在龟源切断之前在那些小小的纸带上存储他的程序,而那些人硬是从盖
茨和艾伦的屁股底下抽走椅子。

已成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在回忆中说道“在那里我们头一次知道破
产的含义”。

中心公司破产后的9 个月时间里,比尔·盖茨再也没有玩计算机了。

盖茨的父母发现沉迷于计算机的盖茨似乎忘掉了生活中的其他,他们担
心这会使孩子目光短浅,没有能力去认识真正的世界。“为什么你就不能把
这件事放一放呢?”父母坚决要求他这样。盖茨服从了。

没有计算机的9 个月,盖茨疯狂地读书。自然科学、数学、历史、文学
什么都看。其中有两本书影响了盖茨后来的发展与成就。一本是人物传记《拿
破仑传》,他读得非常投入,拿破仑一生的言行引起他的共鸣,拿破仑在政
治生涯结束时,得到了一个反思一生作为的机会,他对自己所作的总结,盖
茨看后暗暗叫绝。另外一本是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16
岁的主人翁考菲尔德因对生活腻烦透顶,就逃学、离家、流浪,最后精神崩
溃,被送进医院。。表现青少年不希望自己长大成人,对成长有排斥心理,
但是却不能不面对因长大而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盖茨感到自己正是书中的
人物。


1971 年初,一家“信息科学公司”总裁汤姆·迈克雷林跨州过府,从
俄勒冈州到西雅图,慕名而来,找到了被称为电脑神童的盖茨和艾伦,请他
们代公司的客户编一份工资表程序,酬劳是价值1 万美元的电脑“机器时
间”,这段“机器时间”足够他们玩一整学年的课余时间。

与信息科学公司的这笔交易使盖茨学到了许多经营之道,同时也表现了
他非凡的商业才能。首先,他将他的小伙伴们组成湖滨中学计算机程序编制
小组,以正规的合作团体与信息科学公司交易。然后,盖茨为这项工作安排
了一个时间表,当复杂的工资单程序完成之后,盖茨、艾伦、伊文斯和韦兰
到信息科学公司总部与董事们进行了一次真正商业意义上的谈判。盖茨的经
商意识是足以令人们吃惊的,因为他还是个中学生时,他就知道提出自己的
条件一尽管对方是一家大公司——按版权抽取利润。也就是说,除了以前议
定的1 万美元的电脑“机器时间”以外,他们还额外地以法律的形式获得信
息科学公司销售该程序收入的10%,作为湖滨中学计算机程序编制小组的
版权费。

1971 年秋季,艾伦从西雅图湖滨中学毕业,考入华盛顿大学攻读电脑
专门。

入大学不久的文伦在一本电子杂志的73 页附近发现一篇关于世界上第
一个微处理器Intel 4004 芯片的报道后告诉益茨“这种芯片肯定会越做越
好,而价格会更便宜,意味着我们也能购买好性能的电脑。”果然,没多久
英特尔公司推出了Intel 8008 芯片,速度快两倍但价格却更便宜。于是,
盖茨与文伦合资360 美元,买了一个8008 微处理器。

他们非常珍惜这块包在铝箔中的芯片,几乎不敢碰它。

他们自己动手安装了一台简易电脑。盖茨提出“我们可以用8008 作为
一台专用电脑的心脏来分析交通流量”艾伦同意了。这样,他们成立了他们
的第一个公司:交通数据公司。他们把它叫做Traf…O…Date”。

根据两人的不同兴趣,盖茨和文伦实行分工合作,丈伦负责利用华盛顿
大学的PDP—10 小型电脑,用组合语言编写一个程序,模拟8008 的功能,
盖茨再在这个作为模拟器的程序的基础上开发应用程序,用来分析交通资
料。

尽管Traf…O…Date 工作得不是很成功,但是它是两年后生产微软第一
个产品的雏形。用大型机器仿真微处理机如何工作,这样在微处理机生产出
来之前就可以开发软件。

不久,盖茨他们的交通流量分析软件开发成功了,产品一出,他们就到
处发信推销自己的第一个劳动成果。西雅图市、马里兰州和不列颠哥伦比亚
省分别与“Traf…O…Date”公司签订了合同,盖茨和艾伦在这几笔生意中总
共赚了2 万美元。

1973 年1 月,一家华盛顿州的TRW 公司找到了盖茨。

TRW 公司当时是国防项目承包商,接了一项电脑监控系统工程,这个系
统用来管理西北太平洋地区包括哥伦比亚盆地的水库,使水库的发电量能够
充分配合当地的用电需要,而这套系统是由几台PDP—10 小型电脑联合运行
的,TRW 技术人员在使用PDP—10 时经常出现程序上的错误,“病毒”较多。
他们偶尔从原西雅图计算机中心工作人员那里得知盖茨和艾伦能解决这个问
题。于是,找到了盖茨,他们的工作是帮助这家公司检测电脑的错误。

由于湖滨中学的开明,很快盖茨和艾伦一同前往了温哥华。他们在TRW


公司所做的工作极具专业性,但是所获得的报酬只是工读学生的水平,每周
165 美元,在温哥华所住的公寓当然是免费的。但他们对这样的待遇已相当
满意,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是在利用自己在计算机编制程序方面的经验和知识
宋挣到“真正”的钱。

1973 年夏天,盖茨告别了湖滨中学。


二、崭露头角的计算机新人

以盖茨的才华进入哈佛大学就读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以盖茨的特长
而言,进入哈伟大学攻读法律似乎是情理之外的事情。然而,这确实是真的,
也许是父母辈高谈阔论影响所致。

1973 年秋,盖茨离开了西雅图到达哈佛大学所在地附近的坎市里奇。

盖茨的父母曾担心儿子玩物丧志,但盖茨自己选择了专业,这让他们又
惊又喜。特别是作律师的父亲内心无比快慰,子承父业意味着盖茨家族的荣
耀。因此,他们对比尔·盖茨的起点定得很高,要他攻读部分研究生课程。

在哈佛,盖茨很快就陷入了极为痛苦的内心矛盾中,盖茨对艾伦说“对
于我自己将要干的事情,我总感到模糊不清。”尽管他们多次讨论创办他们
自己的软件公司的宏伟计划,然而盖茨清楚地知道时机还没有成熟。

虽然在哈佛盖茨除了法律以外还选修了许多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方
面的课程,但被动的学习仍使他感到十分沮丧,没有创造性的工作,盖茨很
快找到了另一件刺激性的事情:赌牌。

赌博对男人来说是极具刺激的:机智、运气、胆识综合体现,而这一切
似乎很适合比尔。盖茨,所以他玩起牌来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热情,就仿佛他
正投身于一场真正的商战。“他是赌桌上的一位真正高手”他的同学纳尔森
回忆说。

“我玩得还可以”盖茨很自信。盖茨一上桌就要从白天玩到黑,连续24
小时赌下去,并且喜欢不时提高赌局的筹码。善于察颜观色下大赌注。

如果不是计算机,精于计算机的盖茨也许会成为一个赌王。

在哈佛大学攻读应用数学学位的一个名叫斯蒂夫·帕默尔的学生在赌桌
上认识了比尔。盖茨,他们都同样精力充沛,而且性格有相同的地方。虽然
帕默尔对计算机没有太多的热情,但他非凡的数学天赋和社交才能赢得了盖
茨的信赖。几年以后,盖茨请柏尔默进入了微软公司。在公司,除了总裁比
尔之外,他成了第二号最有影响的人物。

这时,在华盛顿州立大学的艾伦正感到厌烦,想退学办一家公司。1974
年初,艾伦在盖茨的劝说下转到波士顿地区去一家叫Honeg well 的公司做
程序员工作。

于是,平日晚上的课余时间和周未,艾伦便去学校看望盖茨。他们经常
谈到的一个话题,是什么时候可以成立一家电脑公司。

盖茨和艾伦都敏感地意识到计算机业的革命将是计算机的普及化,这场
革命导致了千千万万计算机用户,计算机服务业即将面临巨大的商业机会,
不计其数的家用计算机都必然需要运行软件。

他们在急切地等待着他们伟大梦想的实现。

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1974 年12 月圣诞节前的一个寒冷早晨,寒流中的波士顿显得平静了许
多,文伦到哈佛大学去找盖茨。这两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总要时常抽空见见
西聊聊。

艾伦在穿过剑桥边的哈佛广场时见到了一个书报亭,他习惯性地走过去
看看有些什么最新的电脑杂志。当他拿起一本《大众电子(Popu1arrElectronics)》杂志时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