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盖茨早先的梦想现在实现了。它在国内国外参与了各种救济工作与教育运
动,它也在太平洋地区的热带土地上大力开展扑灭钩虫和黄热病的运动。在
这些地区,基督教传教士们正在艰苦地工作着,美国的公司和远征军也正在
建立起前哨基地。

洛克菲勒对盖茨所主持的慈善事业工作所取得的卓越成绩感到满意。盖
茨经过煞费苦心所建立起来的这些机构,不光是洛克菲勒本人改善形象,获
取实惠的工具,它同时也成为洛克菲勒的后人们的全部生活的基石,它使他
们得以摆脱严酷的公众舆论的追击,并在老洛克菲勒所企及的巅峰基础上向
着另一个更高,更诱人的高峰迈进。盖茨的开创的事业要待到洛克菲勒的子
女的时代才会真正地发扬光大。当七十三岁的盖茨从作为他一生事业结晶的
那个机构告退的时候,他就已经意识到,这个机构有朝一日很可能会象美孚
石油公司一样地具有权威性的影响。

6。安享天年
洛克菲勒的慈善事业日益发挥出它的特殊作用,随着时日的缓缓推进,
公众对洛克菲勒这个名字的态度开始慢慢转变了。这是一种出自人们内心
的,自然而然的转变,然其作用则是非凡的,从“大恶人”到“大善人”,
确实有着天壤之别。

但是,促使洛克菲勒形象产生根本性转变的,不光是慈善事业这一项,
洛克菲勒新的智囊成员所施行的“美容手术”也功不可没。

1907 年,美孚石油公司聘请了一位前新闻记者约瑟夫·I·C·克拉克
担任宣传代理人之职。在当时,美国工业企业聘用对外宣传联络员的做法才
刚开始,克拉克是继艾维李受聘于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后的第二人。这件事
意味着美孚托拉斯及其始人行将展开一场宣传攻势了。

美孚为克拉克配备了一个由三个办事人员组成的工作班子,并赋予他查
阅美孚全部档案和接触任何高级职员的便利,克拉克于是立即投入工作。后
来他在自传里写道:“我按照计划进行工作,把公司的情况公诸于众。当一
家报纸攻击美孚石抽公司时,我就擅寻材料,简短扼要他说明事实真相,叫
当地的美孚石油公司代理人访问报纸编辑,要求他披露事实真相,我的计划
立竿见影,美孚石油公司从地窖里涌现出来了。”

如此一来,洛克菲勒本人象他的美孚公司一样,也得到了很大的好处。
克拉克还想方设法让洛克菲勒在《妇女家庭良友》杂志和其他杂志上公开讨
论他的“施赠哲学”;这些杂志对这样一个年迈的大富翁还是愿意持较为温
和的观点的。克拉克以此来对付《麦克卢尔》等专门揭人丑事的杂志,在这


类杂志上,对洛克菲勒的牟利诡计以及他犯下的危害人类的罪行,曾经长篇
累牍地抨击过。

洛克菲勒不请人为其编写传记,三易其稿,1908 年才在斯塔尔·J·墨
菲的组织下,写成了《回忆随录》。该自传由《世界作品》的编辑沃尔特·海
因斯·佩奇连载于其刊物中,它虽然以肯定的态度回顾洛克菲勒的平生在事,
但并无过份的粉饰之嫌。佩奇当时是普通教育委员会的一名董事,后任驻英
大使。

另一位为洛克菲勒所雇用的“美容大师”是艾维·李,艾维·李原为美
国《纽约时报》的记者,后来专事公共关系工作,他是世界上第一位通过为
他人提供公关服务来收取报酬的人,因而被誉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艾
维·李是与公众打交道的行家,也是形象专家,他受雇于洛克菲勒之后一手
掌管了美化其形象的工作,那是1913 年的事。

为避嫌自我标榜,艾维·李从不宣布洛克菲勒不时为各个基金会添补的
大笔大笔赠款,他的办法是使接受洛克菲勒捐款的人发表感谢声明,文维·李
还编写出这位年迈的大富翁怎样到教堂去,怎样与邻居相处的及玩高尔夫球
等等一系列特写报道。他希望以低调的文字来使公众对洛克菲勒这个人产生
新的看法。艾维,李的做法奏效虽然缓慢,但它引起的人的内心变化却是自
然而然的,发自心底的,因而也是最牢固的。他是洛克菲勒的最佳美容师。

7。长寿老人
让任何人也没想到的是,约翰·D·洛克菲勒竟活了九十八岁的高寿,
而这惊人的高寿帮了他不少的忙。

老一辈人正在相继离开世界,把洛克菲勒看作恶魔的一代人已上了年
纪,而下一代人却只知道洛克菲勒基金会怎样在国际上慷慨解囊,以及美孚
石油公司的创始人怎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认购了几百万美元的公债。公众
所看到的约翰·D·洛克菲勒已不是头戴大礼帽、身穿常礼服和细花条纹裤
子、由一些保镖簇拥着前往参议院参加听证会的洛克菲勒,而是穿了一条灯
笼裤子正在打高尔夫球的洛克菲勒,或者是在坎蒂科的宽广的草坪上同他的
五个孙子玩耍逗趣的洛克菲勒。他在晚年渐渐成为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了。1926 
年,一期《星期六晚邮报》写道:“可以确切地说,约翰·D·洛克菲勒已
经碰到过生活向人们提出的一切问题——父道、人品清白、理财之道、对子
孙后代的责任、长寿之道、宗教信仰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他都能作出聪明的
回答。”他已成为一位人们都来请教财务以及各种各样日常生活问题的智者
哲人。

在其他方面,年老的洛克菲勒依然故我。每天上午,他仍旧来到它设在
波坎蒂科庄园里的一间私人办公室,在那里呆上两小时,通过电话买卖股票。
这既是做生意,也是一种消遣方式,因为这可以使他回忆起当年惊心动魄的
斗争情景。

对金钱的热爱,无论是年老还是已经拥有的巨大财富,都不能使他减弱。
他的密友马克哈那说他仍是“发疯似地追求金钱”。这反应在一些生活细节
上。他尽量的不给家中的雇工们休假,因为他说:“如果我给了他们假期,
可以不用怀疑他说,他们会把钱愚蠢地花掉。而我认为他们应该增加自己的
储蓄才好。”


洛克菲勒经常在办公完毕后到处走走看看;还顺手把煤气火炉关小一
点。有一次,乔治·罗杰斯叫洛克菲勒不必归还打电话借他的五分钱硬币,
洛克菲勒却生气地说:“罗杰斯,那不行,别忘了这笔钱是一美元整整一个
生下的利息啊。”对家人也一样,他绝不允许他们白白浪费他用一生心血换
来的钱。

对洛克菲勒来说,似乎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金钱。
他对书籍和思想之类不感兴趣。在他漫长的一生中,金钱就是他的哲学核心。
甚至在监督建造他的波坎蒂科庄园时,他的最大乐趣也是管理帐目,因为从
这些帐目上可以看出他的苗圃卖树苗给他的其他庄园后所得的帐面利润,他
的内心世界是一个有条不紊的天地,其中万物都各有其价格。1915 年,当
他的四十一岁的儿子请求他同意出钱购买据说是普拉克西蒂利所雕塑的“爱
与美的女神”时,洛克菲勒回答说:“你现在打算出的价钱是我们当初准备
买进的价格的四倍。以后变卖它不知是否可值这个数呢?”后来提到达尊棕
色塑像时,他总是含含糊糊地,用凤趣而又略带讥讽的语气称之为“巧克力
维纳斯”。

晚年的洛克菲勒常年居住于波坎蒂科庄园,对这个由他亲手建造的庄
园,他似乎特别地钟爱。自从退休以后,他更是心系波坎科蒂,即使有时他
出行到其他别墅,也总是把波坎蒂科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装车随行,还派人把
那儿的刻德矿泉水装瓶送到他那儿。

他晚年的生活差不多天天一样,就象是一种千篇一律的仪式。请看看他
的作息表:

六点三十分起床;七点到八点,看报;八点到八点三十分,早饭;八点
三十分到八点四十五分,聊天;八点四十五分到十点,处理业务事项;十点
到十二点,打高尔夫球:十二点到一点十五分,洗澡和休息;一点十五分到
三点,午饭,并玩数字游戏;三点到五点,坐汽车出去散心;五点到七点,
休息,听别人读些书、报;七点,晚饭:八点到十点,玩数字游戏,听侍从
们演奏音乐;十点就寝。

洛克菲勒对体育运动也有偏好。他主要的运动项目是打高尔夫球,即使
冬天里雪深达几英寸,他也要让仆人打扫后继续打球。据说,在他年逾八十
五岁以后,还能从发球处把球打进一百多码外的球穴。他的另一项活动项目
是乘车外出兜风。无论天气好坏,他总是装束停当,驾着汽车出游。他身着
薄背心,戴上飞行员式的护目镜和防尘帽,垂在两边的护耳活象两只猎狗的
耳朵。

晚年的洛克菲勒常常在他的生日通过新闻短片的形式向公众发表祝词。
他微笑着,用含混的声音说着:“上帝保佑大家;上帝保佑美孚公司。”他
的生日成了当地居民的节日,孩子们在这天可以看游行和音乐演奏,而且可
以把蛋糕和冰淇淋吃个够,尽情地快乐一天。

1937 年5 月23 日,约翰·D·洛克菲勒去世,亨年九十八岁。他有三
个女儿,他们虽然得到了大笔的遗产,但姓氏却由其唯一的儿子小约翰·戴
维森承袭了,他还得到了一笔大约五亿美元的巨额财产,实际上,只有他才
是约翰·D·洛克菲勒家族唯一的继承人,他和他的五个儿子承袭了老约
翰·D·洛克菲勒的衣钵,为美孚石油王朝的巩固和扩大奋斗一生。在第二
代、第三代洛克菲勒时期,该王朝可谓盛极一时,其影响力触及美国社会的
方方面面,正如有人所言:“梅隆家族和其他少数几个家族也许比洛克菲勒


家族还要富有些,但在统治着从华尔街一直到华盛顿的权势集团中,洛克菲
勒家族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
洛克菲勒的历史可以说就是美国近一百年来历史的缩影,在很大的程度
上,他是美国的象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