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药植保基础知识txt-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B、白雪系雪花梨发病最重。
(4)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适时喷药保护:一般在雨季来临之前,结合轮纹病和黑星病的防治开始喷药,一般2~3次就可以收到好效果,可使用广谱性杀菌剂:扑菌特800~1000倍,灭菌宝1000~1200倍,施菌克800~1000倍,施疫安1000~1500倍,康护1000~1200倍液。

(三)桃
1、细菌性穿孔病
(1)感病果树
在我国个桃产区普遍发生,尤其是在沿海滨湖地区、排水不良、盐碱程度较高的果园及多雨年份危害较重。除为害桃、油桃,还为害李、杏、梅、樱桃等。
(2)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枝梢和果实。叶斑水渍状,透光,圆形或不规则,红褐色至褐色,周围有黄绿色晕圈,病斑脱落后形成穿孔,幼果、枝梢溃疡。
(3)发病规律
A、在降雨频繁、多雾和温暖阴湿的天气下病害严重。
B、虫害严重如红蜘蛛为害猖獗时,发病严重。
(4)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药剂防治:芽膨大前喷布石硫合剂或1:1:100倍波尔多液,杀灭越冬病菌;展叶后至发病前喷布扑菌净、青枯清500倍液或硫酸锌石灰液(硫酸锌0。5千克、消石灰2千克、水120千克)1~2次,施菌克、扑菌特800~1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菌逝800~1000倍液。

2、疮痂病
(1)感病果树
桃疮痂病又名黑星病,在我国各地普遍发生,尤以高温多湿的江浙一带发病最重。除为害桃外,还能侵害李、梅、杏、樱桃等果树
(2)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也能为害枝梢和叶片。果实初发病时出现绿色水渍状小圆斑点,后渐呈暗绿色。本病状与细菌性穿孔病很相似,但病斑带绿色,严重时一个果上可有数十个病斑。病菌的侵染只限于表皮,病部木栓化,停止生长,随果实膨大,形成龟裂。病斑多出现于果肩部。
(3)发病规律
A、一般情况下,早熟品种发病轻,中晚熟品种发生较重。
B、病菌发育最适温度20~27℃,多雨潮湿天气的果园容易发病。
(4)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药剂防治:芽膨大前期喷施石硫合剂加80%五氯酚钠200~300倍液,铲除越冬病原;落花后依天每半月喷一次以下药剂:扑菌特800~1200倍,灭菌宝800~1000倍,施菌克800~1000倍,菌多杀500~600倍,福星8000~10000倍,康护1000~1200倍液,菌逝800~1000倍液,最好不要重复使用单一药品,要交替使用。

3、炭疽病
(1)感病果树
桃炭疽病是桃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分布于全国各地桃产区,尤以江苏、浙江、上海及长江流域、东部沿海地区发病较重。也可以为害李、杏。
(2)症状
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和新梢。果实上病斑圆形,赤褐色,凹陷,上生轮纹壮排列的粉红色粘质小点,果肉变暗褐色,病果软化腐败,并干缩成僵果,叶斑、枝梢溃疡。
(3)发病规律
该病在逃整个生育期都可侵染。高温是本病发生与流行的主导诱因。花期低温多雨有利于发病,果实成熟温暖、多雨的桃园发病严重。
(4)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药剂防治:萌芽前喷施封园宝加80%的五氯酚钠200~300倍液,铲除病原。花前喷施施菌克800倍液,或扑菌特1000倍液,百菌清800倍液,施先可1000~2000倍液,药剂最好交替使用。

4、矮缩病
(1)感病果树
桃矮缩病在我国近16年才被发现,近几年有蔓延的趋势。除为害桃外,还为害李、樱桃、梅等果树。
(2)症状
桃矮缩病的症状具有多型性,不同植株矮缩程度不同,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的枝条矮缩程度也不同。春季表现最明显的矮缩,后期根据气候条件还能有所缓解。叶片矮小,质硬不舒展,有的叶片变灰绿色或墨绿色,轻度时叶片变短变宽,当植株大量感病后,很少有收获。
(3)发病规律
桃矮缩病毒靠花粉和种子自然繁殖,在自然状态下有10%的胚带有病毒。嫁接、修剪也是传播媒介,采用带病毒的品种进行育苗和高接使传播范围扩大。
(4)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药剂消毒防治,可采用斗毒800~1000倍,霜力克600~800倍或硫(醋)酸铜1~2%,病毒立克600~800倍液喷施预防。

(四)葡萄
1、霜霉病
(1)感病果树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三大病害之一,在我国个葡萄产地均有发生。尤其沿海和南方多雨地区为害十分严重。
(2)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常造成大量叶片干枯脱落,引起枝条枯死。叶片发病:初期出现有透明感油渍状不规则形病斑(摘下叶片向阳光透视清楚可见),数日后病部发黄、形状不规则、边缘界限不清、病斑背面着生白色幼嫩毛绒霜状霉菌层,故而得名霜霉病。新蔓被害处生水渍状病斑、病部变黄乃至黄褐色,枝表形成灰白色霉菌层。国力幼嫩的果粒极易染病,白绿色品种果粒病部变灰绿色,红色品种病粒变粉红色,一般不生霜霉菌层。一般病粒近成熟时易脱落。
(3)发病规律
A、低温、多雨、多雾的条件有利此病的发生和流行,北方病发高峰期为8~9月,华东为6~7月和9月二次,广东为7月。
B、容易感病的品种,如新玫瑰香、玫瑰香、金玫瑰等比较抗病的品种,如巨峰、黑奥林、先峰、早生高墨、希来特等。
(4)防治方法及药剂
A、清除病源,可用封园宝400~600倍液。
B、喷药防治:抓发病初、高峰期每年喷2~3次霜力克800~1000倍,霜速净600~800倍,富米多1000~1200倍,灭菌宝800~1000倍,葡病安800~1000倍,夺霉1000~1200倍液,康护1000~120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

2、黑痘病
葡萄黑痘病在我国发生比较普遍,春季多雨潮湿的地区发病严重。
(1)症状
黑痘病为害葡萄果粒、叶、蔓、穗柄、果柄、叶柄、卷须等幼嫩绿色部分。果实上病斑圆形,赤褐色,中央灰白色,稍凹陷,边缘紫褐色,病斑浅,似“鸟眼”状,故有些地区又叫鸟眼病。叶片病斑小圆形,中央灰白色,边缘紫褐色,后期形成穿孔。叶脉、叶柄病斑长条形或棱形,凹陷,密集时使叶片皱缩焦枯。蔓和新梢上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淡褐色或灰白色,边缘深褐色,常凹陷或开裂,呈疮痂状。
(2)发病规律
A、葡萄抽蔓、展叶或幼果期连续降雨,或潮湿的南方为害较严重。
B、一般在开花前后发病,幼果期为害较重。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A、清除病源,可用封园宝400~600倍液。
B、化学防治:防寒前可喷1次500倍封园宝,春季出土后发芽前喷1次5Be石硫合剂,之后结合防治葡萄三大病害,交换半月喷1次以下药剂:扑菌特800~1000倍,施菌克1000~1200倍,百菌清600~800倍,葡病安800~1000倍,菌逝1000~1200倍液。

3、白腐病
葡萄白腐病是葡萄三大病害之一,俗称白烂、水烂或腐烂等。在我国北方各葡萄产区为害较重。
(1)症状
主要为害果穗果粒,也为害枝条和叶片。穗轴最易受害,发病初期产生褐色水渍状病斑,后蔓延至果穗,由黄色变为褐色,最后变深褐色,上面布满白色疣状小粒点,果梗干枯,病果干缩成僵果。叶片叶缘处发病,病斑呈水渍状浅褐色近圆形病斑。
(2)发病规律
A、高湿、高温并且雨日较多是此病大流行的条件。
B、玫瑰香、龙眼绯红、加利酿等品种感病,巨峰、黑奥林、红提抗病。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喷药保护:白腐病发生比炭疽病稍早,应于6月下旬开始喷药,直至收前15天停止,可喷施扑菌特800~1000倍,富米多1000~1200倍,施菌克800~1000倍,百菌清600~800倍,霜速净600~800倍,葡病安800~1000倍,灭菌宝800~1000倍液,菌逝800~1000倍液,康护1000~1200倍液,每半个月一次,交换使用以上药剂。

4、炭疽病
葡萄炭疽病是葡萄三大病害之一。在沿海各地区及多雨地区常造成严重为害。栽培面积较大的巨峰,玫瑰香受害比较严重。
(1)症状
主要为害近成熟期果实。果实病斑产生褐色病变,病斑凹陷,侵染处果肉软烂水渍状病斑扩及全果乃至全穗,病斑处失水干缩,最后变成僵果,悬挂架上,有些脱落在地面。果农称之为“黑烂”。
(2)发病规律
A、大量发病期在7~8月份,高温高湿多雨年份尤以严重。
B、玫瑰香、龙眼、雷司令、白玫瑰、巨峰均易感病。
C、在沿海、南方潮湿地区为害均比较严重。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喷药防治:结合多种病害防治,自6月下旬至采收,在白腐、炭疽、霜霉三大病害严重的地区每月喷1次杀菌。可喷施扑菌特800~1000倍,施菌克1000~1200倍,葡病安800~1000倍,富米多1000~1500倍,灭菌宝800~1000倍,炭疽福镁500~600倍,施先可1000~1200倍液,康护1000~1200倍液,多种杀菌剂交叉使用。

5、酸腐病
葡萄酸腐病是近几年在法国已成为重要病害之一,如果防治不利,可造成50~70%的损失,葡萄酸腐病可能成为我国葡萄的重大病害。
(1)症状
果穗松散;受害果粒腐烂、果皮开裂,可以见到白色的小蛆(醋蝇:属果蝇类)病果粒,滴流果汁,形成酸腐有醋酸味。
(2)发病规律
机械伤或病害造成的伤口,导致果穗周围高湿度引起病害发生。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以防病为住,病虫兼治。必备是目前最优秀的防治药剂(封穗期必备400倍,转色期必备400倍与歼灭3000倍混合使用;成熟期再用一次必备400倍),也可用斑潜特杀、斑潜皇、无潜稻、抑宝、迅歼、蛾特杀等药剂1000~1500倍液防治效果蝇并结合青枯清、5%丙烯酸?香芹酚水剂、扑菌净400~600倍,扑菌特、灭菌宝、康护、百菌清800~1000倍防治病原菌。

(五)其它果树
1、柿炭疽病
柿炭疽病在我国南北均有发生,造成枝条折断枯死,果实提早脱落。
(1)症状
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及新梢,叶部较少发生。果实上产生圆形黑褐色病斑,稍凹陷,中间密生黑色小点和粉红色粘质小点。病果提早脱落。新梢染病,初期产生黑色小圆斑,扩大后呈长椭圆形,中部凹陷褐色纵裂,并产生黑色小粒点。
(2)发病规律
炭疽病喜高温(25℃)高湿,雨后气温升高,出现发病高峰。夏季多雨年份,该病为害严重。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喷药保护:柿树发芽前喷5波镁度石硫合剂,6月中旬喷1:5:400波尔多液一次,7月中旬及8月上旬各喷一次1:3:300波尔多液,也可喷用施保克1000~1500倍液,扑菌特、施菌克、灭菌宝、菌逝、百菌清800~1000倍液,5%丙烯酸?香芹酚、扑菌净500~800倍液,施先可1000~2000倍液。

2、枣疯病
枣疯病是中国枣树上一种严重的病害。发病树很少结果,所以病树很少结果,所以病树又称“公枣树”。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发病最重。
(1)症状
枣疯病主要是侵害枣树和酸枣树。一般于开花前后出现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花变叶和主芽的不正常萌发。叶片黄化、枝条丛生和花器叶片化。
(2)发病规律
金丝枣、小枣、圆红枣高度感病,藤县红枣、长红枣、马芽枣、长铃枣、灰铃枣、酸铃枣比较抗病,交城醋枣免疫。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A、药物治疗。对发病轻的枣树,用四环素族(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氯霉素)的药物和斗毒、霜力克治疗,有一定效果。具体方法是:1年施药2次,第一次于早春树液流动前,对病株主干50~80厘米处,沿周围钻孔3排,深达木质部,塞入棉捻,并敷上浸有斗毒600~800倍,霜力克500~600倍,400~500毫升的药棉,用塑料布包严,同时修除病枝。第二次于秋季在树液回流根部前(10月份)以同样方法再施药1次,对轻病树疗效显著。
B 、防治传毒媒介。6月前或在6月下旬喷天地扫、速克极、万能、必歼1000~1500倍液喷3次,或打蚜蓟500~600倍液以防治虫媒。

3、石榴黑斑病
石榴黑斑病,又称角斑病,国内以南方分布较普遍。
(1)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病斑圆形至多角形,灰褐色,深红褐色至近黑色,有时边缘色深。
(2)发病规律
黑斑病为害期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9~10月,由于叶上病斑数量增多,病叶率增加,叶片早落现象明显,对花芽分化不利,是来年生理落果严重的原因之一。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5月下旬至7月中旬,降水日多,病害传播快,应抓晴朗日及化学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为封园宝、菌多杀、特菌多400~600倍液,施菌克、菌逝、扑菌特800~1000倍喷液喷雾,不易被雨水冲洗,保护效果良好。中后期由康护、灭菌宝800~1000倍液喷雾保护,效果亦然。


二、虫害部分
在苹果、梨、桃、葡萄、枣、山楂等北方水果的生产过程中,果树的花、果实、枝叶、树干以至树根均会受到不同种类的虫螨为害,影响树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些虫螨主要包括:(一)鳞翅目的各种卷(潜)叶蛾、食心虫、桃蛀螟等一些食叶、蛀果害虫;(二)同翅目的苹果棉蚜、黄蚜、瘤蚜、梨哦叉蚜、桃蚜、梨木虱、梨园蚧、桃球坚蚧等为害嫩梢和枝干的害虫;(三)为害花器、嫩果、嫩叶、枝干的金龟子、叶甲等鞘翅目害虫;(四)为害果实、花叶的茶翅蝽、梨网蝽等半翅目害虫;(五)为害果实的东方果实蝇,为害叶片的叶瘿蚊等双翅目害虫;(六)为害枝叶、果实的螨类:苹果全瓜螨、山楂叶螨、二斑叶螨、各种瘿螨。现就它们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1、桃小食心虫
(1)学名及别名
属鳞翅目,蛀果蛾科。又名桃蛀虫、桃小食蛾,这类害虫还有梨大食心虫、桃蛀螟。
(2)分布与为害
桃小食心虫在中国广泛分布于北方果区。寄主植物有苹果、海棠、梨、山楂、桃、李、杏、枣等,为害苹果、梨、枣较严重。以幼虫蛀害果实。为害苹果等仁果幼虫多由果实胴部蛀入,蛀孔流出眼珠状果胶,俗称“豆沙馅”。没有充分膨大的幼果多呈畸形,俗称“猴头果”。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药剂处理土壤:用施地乐800~1000倍喷雾式撒毒土。
树上药剂:卵果率达1~2%时施药。常用药剂有:桃小必歼、斗虫、抑宝、灭幼脲、蛾特杀、速克极、万能、天地扫、割类蚜1000~1500倍液喷雾。

2、苹果小卷叶蛾
(1)学名及别名
属鳞翅目,卷蛾科。又名苹卷蛾、棉卷蛾、远东褐带卷蛾等。这类害虫还有:梨小食心虫、苹白小卷叶蛾(食心虫)、苹小食心虫。
(2)分布与为害
可为害苹果、梨、山楂、杏、柑桔等,以苹果和桃为害最重。幼虫为害果树的花、芽、叶和果实。小幼虫常将嫩叶的边缘卷曲,以后叶丝缀合嫩叶;大幼虫常将2~3张叶片平贴,将叶片食成孔洞或缺刻,或将叶片贴果实上,将果实啃成许多不规则的红色小坑洼。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药剂防治:越冬幼虫出蛰盛期及第一代卵孵化盛期后是施药的关键日期,可用万能、速克极、天地扫、蛾特杀、蛾决灭、灭幼脲、桃小必歼、抑宝1000~1500倍药剂。

3、金纹吸蛾
(1)学名及别名
属鳞翅目,细蛾科。又名苹果细蛾,俗称潜叶蛾。
(2)分布与为害
国内北方果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苹果,也可为害梨、桃、李、樱桃等。幼虫潜入叶背面表皮下啃食叶肉,造成下表皮与叶肉分离,叶背面形成一皱褶,叶正面虫斑呈透明网眼状。
(3)防治方法与防治药剂
优良药剂有灭幼脲、抑宝、蛾决灭、蛾特杀、桃小必歼、斑潜特杀1000~1500倍,万能、速克极800~1000倍。

4、旋纹潜叶蛾
(1)学名及别名
属鳞翅目、浅蛾科。又名苹果潜叶蛾、旋纹潜蛾。
(2)分布与为害
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等地均有分布。主要为害苹果、梨、山楂、沙果、海棠等。幼虫潜叶为害,幼虫在叶内作螺旋状虫斑。严重时,一个叶片有虫斑10多个,造成早期落叶。
(3)防治方法与防治药剂
药剂防治:越冬幼虫出蛰盛期及第一代卵腐化盛期后是施药的关键日期,可用万能、速克极、天地扫、蛾特杀、灭幼脲、桃小必歼、抑宝1000~1500倍等药剂。

5、苹果绵蚜
(1)学名及别名
属同翅目,瘿绵蚜科。又名赤蚜、血色蚜。俗称腻虫、油汗。这类害虫还有苹果瘤蚜(苹果卷叶蚜)、苹果黄蚜、梨蚜等。
(2)分布与为害
在中国分布于各省国产区。主要为害苹果、沙果、海棠、梨、桃、李、山楂等。树干、枝条和根系受害处逐渐形成瘤状突起,被覆许多白色,绵毛状物。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喷洒药液、越冬卵孵化后及为害期,喷天地扫、万能、割类蚜1000~1500倍,粉虱净1500~2000倍,打蚜蓟5000~6000倍液,高好3000~5000倍,速蚧杀1000~1500倍兼治蚧壳虫。

6、梨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