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4-本草乘雅半偈-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而角解,从阳退之象尔;麋则冬至感阳气而角解,从阴退之象尔。麋孕子于仲春而生于秋; 
鹿孕子于仲秋而生于春。尔雅翼云∶鹿六为律,鹿主律,故鹿六月而生。鹿虽应律,然非辰 
属,八卦亦无主也。其子曰 ,子生得雨或水,乃行地耳。格物论云∶鹿千年者色苍,又五 
百者色白,再五百年者色玄,玄之又玄,仙化登乎天矣。埤雅云∶怀琼于角下者,角有斑痕, 
紫色如点,行或有涎出于口,不复能急走也。盖鹿戴玉而角斑,鱼怀珠而鳞紫,故有诸中, 
未有不形诸外矣。陶隐居云∶古称鹿之似马者,直千金。今荆楚之地,其鹿绝似马,当解角 
时,望之无辨,土人谓之马鹿,以是知赵高指鹿为马,盖以类尔。角解之后,始生之角曰茸, 
色如茄紫者为上。修事白胶,采全角锯开,并长三寸,急水中浸一百日。取出,刮去黄皮, 
拭净,以碱醋煮七日,旋旋添醋,勿令少歇,戌时不用着火,只从子至戌也,日足,角白色 
软如粉,便捣烂。每十两,入无灰酒一镒,煮成胶,阴干,研筛用。又法用米泔浸角七日令 
软,入急流水中浸七日,去粗皮,以东流水、桑柴火,煮七日,旋旋添水,入醋少许,捣成 
霜用。其汁,加无灰酒,熬成胶用。修事鹿茸,用黄精自然汁浸两日夜,取出,切焙,免渴 
人也。 
【 】曰∶鹿,阳兽也。卧则口接尾闾,以通督脉。性喜食龟,以交任脉;能取所不足 
以自辅,兽之至灵者也。故任病则先治督,以阴生于阳,而阳为督,阴为任也。即奇经六脉 
,与两手足各十二阴阳经脉,亦莫不综于任督也。礼记疏云∶鹿夏至而解角,谓消长使然。 
不知革故所以鼎新,即此可见阴生于阳之妙矣。故角之力用虽广,而茸为独专。茸主漏下恶 
血,寒热惊痫,任为病也。角主伤中劳绝羸瘦,诸经肉理为病也。咸不能与督脉相交所致, 
腰痛,吕为病也,鹿力在吕,亦即督脉所过也。血闭无子,任不通也,不得相辅于督也。胎 
不安,胞系化薄也,不得依循任与督也。若益气强志,生齿,不老,延年者,即任督已交, 
阴气乃生,骨气以精之外征耳。 

第三帙
兰草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主利水道,杀蛊毒,辟不祥。久服益气,轻身,不老,通神明。 
【核】曰∶兰草,香草也。别名都梁香、千金草,即孩儿菊、醒头草也。礼记佩 兰 。 
楚辞纫秋兰以为佩。西京杂记载∶汉时池苑,种兰以降神,或杂粉藏书衣中,主辟蠹者,皆 
此兰也。出太吴池畔,及溪涧水旁下湿地。荆州记云∶都梁有山,下有水,清浅之中,生兰 
草。诗疏云∶郑俗,三月男女秉 于水际,以自祓除者是也。二月宿根再发,紫茎素枝,赤 
节绿叶,叶对节生,光泽有岐,嫩时可 ,可佩。八九月渐老,枝头成穗,作花红白,状似 
鸡苏,久之花瓣转白,绒裂如球,球中有子一粒,绒着子上,色黑,味苦,臭香气烈,即千 
金花也。一种山兰,即兰草之生山中者,茎叶花实都同,但山泽有分,功用亦异。与泽兰同 
类异种,故兰草名大泽兰,泽兰名小泽兰,二种皆生水旁。但泽兰茎方节短,叶上有涩毛, 
气味俱疏淡,功用则迥别矣。近世之所谓兰,非古之所谓兰草。兰生山谷,叶如麦冬而稍长, 
四季长青,不畏霜雪,迎春开花,花出根底,一干一朵,亦有一干数朵者,小兰也。若生闽 
、广,叶似菅茅而稍短,四季长青,畏霜雪,及春风。入夏开花,花出根底,一干数朵,亦 
有一干一朵者,秋兰也。朱子离骚辨证云∶古之香草,花叶俱香,燥湿不变,今之兰类,花 
萼虽香,干则腐臭,叶又不香,不识何时以幽兰误兰草也。方虚谷订兰说云∶古之所谓兰, 
即今之孩儿菊,千金草。今之所谓兰,其叶如茅,根名土续断,花萼馥郁,故得兰名。杨升 
庵云∶世以蒲宣者为兰,九畹之受诬久矣。吴草庐兰说云∶兰草有枝有茎,草之植者也。幽 
兰无枝无茎,草之芳者也。因山谷称之,置之座右,世遂谬指为离骚所称之兰以此。 
【 】曰∶臭香,味辛,气化中药也。故主益气,利水道。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故兰,阑也,泛阑流离也。又兰,阑也。阑辟不祥也。主杀蛊毒, 
通神明,令轻身不老也。花即千金花,苗即千金草,以花煮酒,臭类木香,苦甚黄连。用治 
滞痢,获效颇捷,正阑辟不祥,利水道,宣气四达之功耳。 

第三帙
薏苡仁
内容:(本经上品) 
凡湿则重碍,燥则轻泼。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 
【核】曰∶出真定,及平泽田野间,所在亦有。今用梁汉者,但气劣于真定耳;交趾者 
最良,彼土呼为竿珠。三月宿根自发。高四五尺,叶如初生芭茅。五月抽茎,开红白花,五 
六月结实重累,壳青绿,坚薄而锐,中仁如珠,味甘美,咬着粘齿,可以作粥酿酒。一种形 
圆壳浓者,即菩提子。一种大而无味者,即粳 也。修治,每一两,以糯米二两,同拌炒熟, 
去 
缪仲淳先生云∶久服可以轻身者,湿去则脾胃安;脾胃安,则中焦治;中焦治,则能营养乎 
四肢,通利乎血脉经膜矣。 
【 】曰∶薏谐意。意者,脾藏之神用,故主脾藏失用,致肝木萎厥,遂成筋急拘挛, 
不可屈伸耳。即经所谓∶有伤于筋,欲以吾意纵之屈伸,其若不容,及土失留碍,致己所不 
胜之风,吸引同类之湿,相合而成痹闭不通者,仁唯解孚,下行生气而甲拆之。似与乙木之 
轴轧而上行者,不可同日而语矣。 
(土具体无用,吐生草木以为用也。顾草木之条达,正显地土之为用耳。) 

第三帙
地肤子
内容:(本经上品) 
地性坚固,肤居肌表。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 
【核】曰∶出荆州平泽,及田野间,近道亦有。初生薄地,五六寸,一科数十枝,蓬起 
蔓延,弱不胜举。根亦如蒿,茎叶皆青,宛如荆芥。三月开淡黄花,结子青白色,极繁盛似 
头眠蚕沙状,子落茎老,可以为拂,故一名落帚、独帚、王帚、王彗、扫帚、地葵、地麦、 
白地草、涎地衣、鸭舌草、千心妓女。其苗叶烧灰,煎霜制砒石、粉霜、水银、硫黄、 砂。 
先人题药云∶地肤子,一干数十枝,攒簇直上,其子繁多,星之精也。其味苦寒,得太阳寒 
水气化,盖太阳之气,上及九天,下彻九泉,外弥肤腠。故地肤之功,上治头,而聪耳明目 
,下入膀胱而利水去疝,外去皮肤热气,而令润泽。服之病去,必小水通长为外征也。 
【 】曰∶蔓延敷布,弱不胜举,因名地肤。主治功力,真能使吾身生气敷布在表,有 
宣义,有开义,当入太阳,太阳为开故也。气味苦寒,亦得太阳寒水之化,故可对待太阳阳 
象之标,则凡以热为本者,莫不相宜。膀胱,太阳经也,标盛则热,与得寒水之化者逆治之, 
热谢而小便澄彻矣。补中者,中补乃能敷布。益精气者,益精乃能化气。盖膀胱者,州都之 
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聪明耳目,轻身耐老者,以开展则窍通,窍通则充实光辉矣。 

第三帙
蓝实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主解诸毒,杀蛊 疰鬼螫毒。久服头不白,轻身。 
【核】曰∶生河内平泽处。亦有蔬圃作畦子种者。凡五种,唯蓝实专取蓼蓝。蓼蓝,叶 
如蓼 
,三月生苗,五月开花成穗,淡红色,花实皆如蓼,岁可三刈,故先王仲夏,令民无刈蓝以 
染。郑玄云∶恐伤长养之气也。一种松蓝,叶如白菘。一种马蓝,叶如苦 ,即郭璞所谓大 
叶冬蓝,俗称板蓝者是也。花实并如蓼蓝,唯苗叶别异。一种吴蓝,长茎如蒿而花白,吴人 
种之;一种木蓝,长茎如决明,高者三四尺,分枝布叶,叶如槐叶,七月开淡红花,结角长 
寸许,累累如小豆角,子如马蹄决明而微小,迥与诸蓝不同,而作淀则一也。别有一种甘蓝 
,可作蔬食。而蓝淀者,掘地埋缸,以蓝水浸一宿,入锻石频搅万余下,澄清去水,则色青 
成淀。亦可干收,用染青碧,其搅掠浮沫,掠出阴干者,谓之靛花,即市卖之青黛也。此属 
锻石造作而成,慎勿轻用。世人以其色青,为入肝清解之药,谬甚矣。真青黛出波斯国,既 
不可得,不如用蓝实,或蓝叶,或自然汁之无间杂者良。 
博议云∶蓝实久服头不白,盖春气在头,用其色以助春气之生,自然益头并及发矣。肝 
主色,自入为青,则凡病变于色者,极为允当。如痘,如丹,如斑,如血,如五色痢,如目 
赤目黄,如五脏热,先见颜与颊者,力可巽入乎肝。克制乎脾,为平热之轻剂也。观斑蜘蛛、 
应声虫、噎膈虫三案,亦奇异矣。每见种蓝人,日日扫虫,不扫即尽食之,此生虫之物,反 
杀虫者何?正巽以入之之义耳。盖人饮食之随气机变化,如大火聚,投之自无 类。蓝入胃, 
是虫之食也,则虫自翕聚,蓝随气机变化,而虫亦随之,一入气机,便无回避。慎哉顺境之 
好,当着眼也。 
【 】曰∶蓝者生也,象万物生时之色也。酿之成淀,色成胜母,青出蓝而青于蓝者也。 
肝主色,肝色青,当入肝。为肝之的药,亦可为肝之肾药,以多汁而气寒也;亦可为肝之心 
药,以味苦而性通彻也。以色以味,及性与气,咸得东南巽木之作用,而能洁齐万物者也。 
四时可植,一岁三刈,则生阳偏胜,而周甲唯春,故蓝从监,监者,监观四方者也。虫 疰 
鬼,皆杀厉所钟,死阴不洁之属,蓝能巽以入之,而与物为春,则杀厉之气齐洁,暖然似春 
仁之青出矣。久服则肝荣,肝荣则发华,动摇舒转,皆得所欲。蓝靛、青黛,总属分身,不 
若蓝实之包含,真无尽藏也。 
(巽主入其性情也。洁齐万物,其功力也。洁可作 ,亦可作涤除清洗之洁,凡湿秽则 
虫生 

第三帙
木香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主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久服不梦寤魇寐。 
【核】曰∶木香,草类也。出天竺,及昆仑、南番诸国,今惟广州舶上来。广州一种, 
类木类藤,似是而非;滁鬼海州一种,是马兜铃根,市肆以此相混不可不慎也。三洞珠囊云∶ 
五 
根形如枯骨而味苦辛,粘牙者为良。凡修事,入理气药,只生用,不可见火。欲实大肠,面 
裹煨熟用。 
缪仲淳先生云∶禀木火之阳,具土大之精,清明开发,行药之神。 
先人云∶上为木象,彻具春宣。 
【 】曰∶木香,香草也。名木者,当入肝,故色香气味,各具角木用。亦入脾,故根 
枝节叶,亦各具宫土数。入脾则夺土郁,入肝则达木郁。经云∶木郁则达之,土郁则夺之。 
夺土即所以达木,达木即所以夺土;土以木为用,木以土为基也。邪气毒疫,温鬼淋露,梦 
寤魇寐,致郁土郁木者,咸可达之夺之。强志者,即强木土之用,得以行其志耳。 
(土大具体无用,吐生草木以为用也。木以土为基,又超出体用之外,以言能生之源。) 

第三帙
王不留行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 疮, 
妇人 
【核】曰∶江、浙并河东皆有,苗茎俱青,高七八寸,叶随茎生,似松蓝叶。四月开花 
黄紫色,或红白色,实壳若酸浆子,大如黍粟,形圆色黑,根黄如荠。三月收苗,五月摘子, 
根 
先人题药云∶命名之义亦奇,吾身有王,所以主吾身之气血,及主气血之留行者,气血 
之留,王不留,则留者行矣。气血之行,王不行,则行者留矣。顾血出不止,与难产无乳者, 
两 
【 】曰∶王不留行,即金盏银台、禁宫花也。先人题药,以留行两字,分句读之,主 
治功 

第三帙
黄连
内容:(本经上品) 
太阳独为上下内外主。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主热气,目痛 伤泣出,明目,肠癖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 
忘。 
【核】曰∶汉取蜀产,唐取澧州,今取雅州、眉州者为良。苗似茶丛生,高尺许,一茎 
三叶,花黄色,凌冬不凋。有二种,一种根粗无毛,有连珠,形如鹰爪,质坚实,色深黄; 
一种无珠多毛,中虚,色淡黄,各有所宜也。凡使以布拭去肉及毛,浆水中浸二伏时,漉出, 
柳火 
先人云∶苦寒凌冬,寒水之象。有节色黄,中土之制,判为心之用药也。又云∶热气上 
炎, 
【 】曰∶黄取其色,连象其形,凌冬不凋,气寒味苦,合得太阳寒水化气。假此黄土, 
以为堤防不特默化其侮,反侮其侮以为用神。方随机应变,绝无内顾之虞。炎上作苦,苦性 
走下,匹休太阳上及九天,下彻九泉,外弥肤腠,内达五中,故连可上治头目,下及阴中, 
外疗疮疡,内主肠胃。久服则远于热烦,而安于宁谧。故令人不忘,皆以火热为本气,火热 
为标见,火热为化气者也。 

第三帙
葵子
内容:(本经上品) 
非不返顾其根,足征卫足之知矣。 
【气味】甘寒滑,无毒。 
【主治】主五脏六腑,寒热羸瘦,五癃,利小便。久服坚骨,长肌肉,轻身延年。 
【核】曰∶生少室山中,今郊野园圃,不拘肥瘠地都有。四时可以子种,宿根亦再发。 
秋深布子,覆养经冬者,曰冬葵,入药最良。内经云∶脾之菜也。尔雅翼云∶秋菜未生,种 
此以相接也。又云∶葵为百菜主,味尤甘滑,故为马践,漆室女知忧及国,公仪休相鲁,愠 
而拔之,不欲夺园夫之利也。其子虽经年不 ,微炒令 炸,散着湿地,遍踏之,朝种暮生, 
远不过宿。实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埤雅云∶冬种者有雪,弗令从风飞 
去,言体轻也。每雪辄一劳之,令地保泽,叶不受虫,掐必待露解,收必待霜降,晚则黄烂 
,早则黑涩。其茎挺生,茎疏叶密,倾向太阳而卫足。孔子曰∶禾生垂穗向根,不忘本也。 
又云∶鲍庄子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盖禾之向根仁也,葵之卫足知也。仁以守之,知以 
揆之。故葵,揆也。其萼翠,其花艳。花具五色间色,单瓣千瓣。王祯农书云∶本丰耐 
旱,可防荒俭,以作菹腊,枯 可以榜族,根子又能疗疾,咸无遗弃。诚蔬茹之要品,民生 
之资益也。种类亦多,有露葵、兔葵、黄葵、锦葵、蜀葵,入药者只宜蜀葵。今市肆一种, 
充冬葵者,气味浊恶,色深褐,质沉重,形如橘核,服之令人肠滑。别录指此为冬葵,又出 
蜀葵一条,似与尔雅不相符合。当判蜀葵子,即本经葵子,用之颇验。每用市肆伪充冬葵子, 
不 
先人云∶寒热欲通而不藏,致肌肉羸瘦;五癃欲藏而不通,致水道闭塞。葵性滑养窍, 
能使藏者通,返顾卫根,能使通者藏。盖滑为水骨,故可坚骨;骨坚则肌肉长,形全则轻身 
延年矣。又云∶葵具五色,有多种,冬茂者曰冬葵。犹芥之有冬芥、春芥。为脾之菜,肾之 
药也。字从癸,从冬,皆属于肾。其子易生,用治胎产,自然入神。功主助精益水,输水溺 
道,非不返顾其根也。察通关格之专藏,止消中之多溺,可想见矣。若病属久藏而发者,如 
淋,如带,如痘疹,如死胎,如丹石毒,如消渴,如痈肿没头,如肠痈胃疽,如肉锥怪证, 
皆有奇征。第有风疾宿病,天行病后,曾被犬伤者忌之。世人但知能发宿疾,不知不许人有 
久藏 
【 】曰∶葵归也,揆也。揆度生气之归,揆度生机之出也。味甘气寒,体滑易生,遂 
含土劣水势,抽为草木,以孕发陈之兆。故主腑脏宁谧之地,为寒热所侵,以致羸瘦。州都 
之所,为五邪所薄,以致五癃。此不当于归,所当揆度以出者也。骨坚便利,通淋之征,肌 
长身轻,主羸之验也。 
(揆度生气之归,即能使通者藏;揆度生机之出,即能使藏者通。但之归之出,属气机; 
欲 

第三帙
龙胆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苦涩,大寒,无毒。 
【主治】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核】曰∶处处有之,吴兴者为胜。宿根黄白,直下抽根一二十条,类牛膝而短。直上 
生苗,高尺余,类嫩蒜而细。七月开花,类牵牛,作铃铎状;茎类竹枝,冬后结子,茎便焦 
枯。一种味极苦涩,经冬不凋,名石龙胆,类同而种别。修治,取阴干者,铜刀切,去须、 
土、头了,锉细,甘草汤浸一宿,漉出曝干。 
【 】曰∶细详名义,合甲胆之体用。宜入肝之府,少阳之枢药也。其气寒,逆治热为 
本,阳为标,相火为化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