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胜利象征朱可夫-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轮到赫鲁晓夫向反对派算帐了,他决心把他的政敌彻底清除掉。他把反对派称为〃反党集团 〃,谴责他们犯了一系列罪行。在他的提议下,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和卡冈诺维奇被逐出党 的主席团和中央委员会。萨布罗夫被解除主席团职务,别尔乌欣降为候补中央委员。获胜的 赫鲁晓夫把主席团的11个席位增加到15个,其中有9名成员都是由他亲自选定。理所当然, 朱可夫就是其中之一。一个职业军人出身的元帅成为党的最高政治机构的成员,这在苏联共 产党的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

  由于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和马林科夫曾经在30年代参加过对红军指挥人员的血腥清洗,所 以军人对这个反党集团有着特殊的怨恨,朱可夫决心向他们清算这笔血债。

  在中央全会公告发表的前两天,国防部和莫斯科卫戍部队的900多名党员举行了会议。朱可 夫作了报告,他对该反党集团进行了批判,说他们没有遵循党的列宁路线,助长了个人迷信 ,不相信农业的迅速增长,不承认加强集体农庄的必要性。并且他们脱离了人民,不懂得群 众的愿望,低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看不见在新形势下出现的一切新事物。接着,朱可夫 赞扬了二十大以来苏联共产党的成就。他信誓旦旦地说:〃军队随时准备响应我们的母亲… …党和政府的第一声号召,为捍卫我们政府的利益而勇敢战斗。〃


 

  

第十九章结局(2)


  在以后的几个星期里,这个职业军人几乎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用在谴责反党集团的活动中。 他痛骂这些反党集团成员是害群之马,他们不愿意放弃他们把持了将近30年的权力。在每次 发言中,朱可夫措辞最严厉的莫过于对搞个人迷信的痛恨,他要求公开揭露这些极权人物的 不法行径。他在7月5日列宁格勒的群众大会上,公开主张把整个斯大林问题和被斯大林清洗 的军事将领们的内幕公诸于众。这位〃炮筒子〃元帅的发言,触及了苏联政治的神经,《真 理报》在发表这篇演说时作了加工,删去了使人敏感的一些话。

  朱可夫提出这些敏感的话题,其目的可能仅仅在于把30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对 他和其他一些军人的错误处置纠正过来。但是不论朱可夫出于什么用意,他都是在玩弄政治 炸药,因为他忽略了这样一点:党的领袖们始终是一个整体,他们在许多方面,几代人都是 一脉相承,打碎其中任何一块灵牌,他们都将失去自身的权威和神秘光环。朱可夫肆无忌惮 地向党的隐蔽处进攻,显然犯了政治上的大忌。对朱可夫感谢话还没说完的赫鲁晓夫又似乎 预感到这位兵权在手的元帅是想乘机夺权。这是赫鲁晓夫最为担心的事情。

  朱可夫在多次讲话中宣布:〃红军将忠实地和坚定地保卫着祖国的利益,并且时刻准备来执 行人民的意愿。〃〃人民的意愿〃的含义是什么?〃人民的意愿〃与党的领导的关系是什么? 此言出自一贯轻视党对军队的领导,轻视军队政治工作的朱可夫嘴里,不能不使党的领袖们 感到迷惘和不安,他们担忧哪一天早晨他会以执行〃人民的意愿〃把他们一脚踢开。

  陶醉于在党内和军内都获得极大权力的朱可夫,似乎有些忘乎所以,他要把从斯大林头上摘 下来的光圈套在自己的头上。

  他描绘当年自己在列宁格勒战役中的作用时,刻意突出自己贡献。他在群众大会的发言中说 ,在危机时刻,正是由于他领导的部队的奋力抗争,才使列宁格勒转危为安。

  人们一直可以在报纸杂志上看到朱可夫的文章,这些文章最突出的内容之一,就是表白他在 各次战役胜利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把这些文章和他在列宁格勒的讲话联系起来看,人们就有 理由怀疑朱可夫企图建立新的个人迷信,而否定党的作用。

  朱可夫在政治的道路上似乎走得过了一些。他规劝赫鲁晓夫把原打算取消部分经济部门和分 散工业管理系统的计划作一修改,在强大的国防工业部之中,航空工业部保留了下来。之后 ,朱可夫又让党的领袖们作了三个更大的让步:一是停止苏军总政治部历来向党中央直接报 告的制度,转而向朱可夫报告工作;二是军队要派代表参加秘密警察领导机关的活动,对内 务部的军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边防军都要有权指挥;三是对斯大林在历史上的清洗,尤其 是对高级军事将领的清洗应正式和公开地谴责。

  朱可夫的这些要求得到了满足。苏共六月的中央全会以后,在红军中开始有步骤地对清洗期 间被处死的高级将领平反,其中包括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和布留赫尔元帅。由朱可夫控制的《 红星报》刊载了元帅们的传记。同时,该报还批评了党的宣传机关,号召要让更多的接近生 活实际,有丰富的事实材料的文章和书籍问世。

  朱可夫为一些职业军事将领鸣冤昭雪,得到了军人的支持,因为这样不仅抹去了沾在军人脸 上的污点,而且还可以预防今后类似情况的发生。

  通过平反历史错案,朱可夫让人们相信,军人对共产主义是忠诚的,他们中不存在反党集团 。因而这又为他提出的减少对军队的政治控制的意见提供了依据。

  苏联卫国战争之后,刚刚从战争的灾难中走过来的苏联人,对军队的信任与感激之情,往往 超过对党和警察,他们把朱可夫看成是胜利的象征而加以崇拜。

  较之其他社会职业,此时的苏联军队有着更强的集中统一性和向心力,他们有着独特的价值 标准,这就产生了一种独立的、不受外来控制的倾向。这种倾向性加之军队生活的隔离性、 其内部系统的完善性、军队在地区上的流动性,特别是军队掌握着枪杆子以及人民群众对之 的信任感,都不能不使党和政府当局考虑对军队的控制问题。

  〃朱可夫想干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在党的领袖们的脑子里打转转,当然也在赫鲁晓夫的脑 子里打转转。

  〃不管怎么样,不能让朱可夫为所欲为。〃赫鲁晓夫暗下决心。

  控制朱可夫和军队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建立军队的〃集体领导〃制度。斯大林是控制军队的 老手,他的成功经验就是分而治之。他往往在军队中同时任命一些私人间有宿怨的人相处, 借以互相制约和监督。

  按照斯大林的做法,在政治元帅布尔加宁当了国防部长后,极瞧不起布尔加宁的朱可夫当了 他的第一副部长。在朱可夫当了国防部长后,他的冤家对头科涅夫元帅则当了华沙条约部队 的总司令。科涅夫是赫鲁晓夫的老朋友,他约束朱可夫有相当的实力,他阻止了朱可夫在军 队中一些重大意图的实现,1957年秋天朱可夫的垮后,科涅夫在中间起了主要作用。

  在科涅夫的内心深处,还有自己的算盘。他希望朱可夫早点垮台,然后由他取而代之。他利 用曾经在战争时期同赫鲁晓夫在乌克兰一起共事的关系,表示要与赫鲁晓夫共命运。他与朱 可夫不同,为了得到赫鲁晓夫的欢心和政治家们的好感,他一再声称军人要成为党和政府的 驯服工具,他赞扬党在军队中的决定作用。除此之外,他还极力参加对苏联历史著作编撰工 作的控制,试图创造一个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赫鲁晓夫功绩的神话。




 

  

第十九章结局(3)


  但是这些都还只是一种设想。眼前的朱可夫仍然官居显位、手握大权。他经常出面接待外国 代表团,参加各种重要的国务活动。他的照片在报纸上频频出现。有一期的《红星报》的头 版,甚至有7处提到他。关于他的印度之行的影片发行到各地。从新闻消息中看,他与赫鲁 晓夫、布尔加宁等国家重要领导人总是在一起,他们相处的亲密无间。

  这种气氛不仅给外界,而且给朱可夫自己也造成一种感觉,似乎他的声誉和地位是不可动摇 的。他稳稳地站在权力阶梯的顶点,他甚至可以在那里打一会儿瞌睡而不必担心身后有人向 他下手。

  其实他想错了,他的这一切荣耀和权力,就像春天的雪人一样,突然间会融化得无影无踪。 

  1957年10月初,朱可夫乘着苏联海军的巡洋舰前往南斯拉夫访问。他一想到自己此时的特殊 身份和地位,心情就显得格外舒畅。

  但是来到贝尔格莱德,欢迎的气氛和场面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样热烈隆重。这使他那已经膨 胀起来的虚荣心和权力欲难以得到满足。南斯拉夫方面迎接他的都是军方代表,前来欢迎的 群众很少,掌声也稀稀拉拉。更使他面子挂不住的是,铁托总统没有中断他在斯洛文尼亚的 休假来迎接他。

  直到访问后期,铁托才在他的家中接见了朱可夫。铁托在家中为客人举行了宴会,两人兴高 采烈地来到斯洛文尼亚的野外打猎。

  敏感的新闻界已经显示了一些迹象,与他过去的出访相比,他这次出访在国内报纸上的报道 规格显得低了许多,往往是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登载一篇小幅文章。

  与此同时,铁托对朱可夫也没有好感。在两个月前,铁托曾在罗马尼亚与赫鲁晓夫会过面, 他们都想结束无休止的争吵。赫鲁晓夫答应放松对东欧各国的控制,铁托答应停止对苏联的 辱骂嘲弄。在这次会面中,赫鲁晓夫有意无意地向铁托透露朱可夫的权力太大了,而且 他不懂得如何运用好手中的权力,他把军队置于党之上,并且有可能会制造出又一个匈牙利 事件。已经和赫鲁晓夫建立某种谅解的铁托,此时宁愿要一个比较自由的赫鲁晓夫,而不愿 要一个〃拿破仑式〃的朱可夫。

  可是朱可夫并没有猜准铁托的心思,或者他根本就没有去猜,于是这位粗心的元帅在政治棋 盘上又投下一粒错子。在和铁托谈话时,朱可夫面带怨气。他毫不掩饰地抱怨赫鲁晓夫和他 的政客们对军队的干预。他表示决不容许共产党恢复对秘密警察的控制,〃即使赫鲁晓夫要 控制也不行!〃他斩钉截铁地说。

  送走了朱可夫,铁托思来想去,他决心把朱可夫刚才的一番话转告给赫鲁晓夫。

  两天后,赫鲁晓夫又给铁托打来电话,请他做朱可夫的工作,劝他不要直接回莫斯科,而是 继续到阿尔巴尼亚去访问,理由是弥合一下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紧张关系。

  蒙在鼓里的朱可夫带着铁托的〃信任〃和〃委托〃喜滋滋地离开了贝尔格莱德去阿尔巴尼亚 访问。

  对朱可夫在阿尔巴尼亚访问的消息,苏联国内报纸的处理上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变化。他的演 说只被《真理报》和《消息报》刊登了几条摘要,甚至有许多重要讲话,这两家权威报纸根 本就未予置理,这种情况在过去是没有的。

  朱可夫似乎还没有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寻找出异常的迹象。对阿尔巴尼亚的访问结束后,他打 算从容不迫地返回莫斯科,他期望在途中检阅克里木的苏联军队。

  但是赫鲁晓夫的秘书却突然给他打来电:〃赫鲁晓夫同志要元帅您直接飞返莫斯科。因 为定于11月7日革命节40周年时举行盛大的军事检阅,现在有许多事情等着您回来处理。〃 

  朱可夫欣然同意。因为赫鲁晓夫的要求似乎在情在理,何况朱可夫压根儿就没想到,赫鲁晓 夫早已经在莫斯科为他设好了陷阱。

  此时的赫鲁晓夫正在和莫斯科军区的高级司令员们举行一次不寻常的会议,他们讨论如何安 排朱可夫的命运。

  在会议上,赫鲁晓夫明显地表现出对这位国防部长的力量和声望的惧怕。但他又没有足够的 依据和勇气把这位重臣拉下马。他打算用明升暗降的策略把朱可夫提升到部长会议副主席的 岗位,从而剥夺他对军队的控制权。

  朱可夫从机场被直接接到主席团的会议室。在主席团会议上,当他得知赫鲁晓夫的打算后, 他面孔涨得紫红,脖子直挺挺地梗住了,他双眼射着愤怒的目光,死死地盯着眼前赫鲁晓 夫那圆滑的胖脸。他猛然间有种受骗上当的耻辱感,他怎么也难以相信,4个月前,正是由 于他的保护和支持,赫鲁晓夫才免除了灭顶之灾。可是转眼之间,他却翻脸不认人,向他狠 狠捅了一把〃软刀子〃。〃这大概就是政客们常玩儿的把戏……〃他在心里默默地憎恨道。 

  不知怎的,朱可夫忽然回忆起前不久乌里扬诺夫在一次纪念会上一段很有教益的讲话,乌里 扬诺夫先问大家:

  〃你们知道怎样把傲慢的鹰驯化得由人摆布,而且能够执行人的指令吗?〃

  他看大家都不作声,便接着说:

  〃先要把小鹰带到帐篷里,用一只皮口袋罩住它的头,用绳子扎紧袋口。这时胆怯的小鹰只 得用爪子紧紧抓住绳子。然后主人使劲晃荡绳索,小鹰越来越害怕,因为它什么也看不见, 弄不清,只盼着让它歇一会儿,喘喘气。过一会儿可以取下罩在小鹰头上的口袋,主人向它 伸过一只手去。于是小鹰呆在这只手上会觉得格外安全和稳当。这时,一切还要重新开始, 还要罩住小鹰的头部,还要抡起绳索使劲晃荡……,如此需要多少次就重复多少次,直到把 傲慢的鹰训练成俯首贴耳的仆从,直到它能够为主人猎取野物,把战利品带回主人家并且忘 记辽阔的天空与自由的翱翔。〃


 

  

第十九章结局(4)


  〃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他们不是始终把我当鹰一样对待吗?……〃

  朱可夫越想越气,怒火中烧。他断然拒绝对他的〃提升〃意见。于是双方开始摊牌了。辩论 的时间很长,双方各不相让。

  赫鲁晓夫早有预谋,在朱可夫返回莫斯科6小时以后,塔斯社发表了一项会议公报,公报说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任命苏联元帅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林诺夫斯基为苏联国防部 长。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免去苏联元帅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的苏联国 防部 长的职务。不到1小时,莫斯科电台在晚间新闻节目中广播了这一消息。第二天早上,《真 理报》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刊登了这则消息。立时这一新闻传遍了世界各地。一切都按赫 鲁晓夫他们的策划在进行。于是朱可夫又突然从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消失了。

  〃朱可夫怎么了?〃外界有人分析朱可夫可能被提升,而另一些人则预料他会被清算。一时 间围绕朱可夫的沉浮,人们议论纷纷。

  一周后,赫鲁晓夫在一次外交场合向记者透露说:

  〃朱可夫还活着,并且身体很好,我们将给他安排别的工作。〃当记者进一步追问时,赫鲁 晓夫又说:〃我们对他的新工作还没有最后确定,但他将得到一个合乎他的经验和资历的工 作。〃为了增强他这番话的可信度,赫鲁晓夫补充说:〃我今天还看见了朱可夫元帅。我同 他谈了话。他的身体很健康。〃

  熟悉苏联政治的外国记者,知道这位总书记等于什么也没告诉他们。所谓将安排朱可夫〃适 合于他的工作〃,这与过去清除各种政敌时所用的语言完全相同。

  赫鲁晓夫还极为隐晦地向记者打了个比方,他说:〃就一个生命来说,一个细胞死亡,另一 个细胞代替它。生命才能继续下去。〃

  记者们从赫鲁晓夫的比喻中意识到:朱可夫元帅已在不幸中。

  在苏联公布朱可夫被免职的公报之后的一个星期里,朱可夫和赫鲁晓夫在中央委员会内展开 了一场权力之争。但是朱可夫毕竟势不力敌,他在政治舞台上又一次遭到失败。

  在新任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的控制下,《红星报》不指名道姓地说:〃一个高级军人〃被 他自己成功的军事经历迷住了心窍,他为此犯了严重的错误,受到了党的严厉制裁。同时, 海军杂志《苏维埃舰队》也旁敲侧击地批判朱可夫说:那些大模大样的军事领袖们贬低政治 机关在军队生活中作用的企图,必须加以坚决谴责。同时申明,〃不论一个共产党员的级别 多高,如果玩忽职守,必须在党的会议上对他加以批评。〃

  朱可夫受到批判的主要错误,是他削弱党的工作者在军队中的作用。其中的一项证据提到由 他签发的关于苏联陆、海军中党组织工作的训令。训令禁止在党的会议上对军事指挥员的命 令提出任何批评意见。这就等于废止了党的工作部门对军队的控制。另外,朱可夫的一次会 议演讲,被看作是有意淡化和贬低党的地位和作用。他把苏联军人获得最新式武器的功劳归 于人民,而不是通常所说的归功于党。他还强调说:〃我们战士们的政治觉悟和爱国心首先 表现在有高度的纪律性,严格遵守军事誓约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