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 2007年合订本1-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红纸包好。我全部用以买花炮。吃过年夜饭,还有一出滑稽戏呢。这叫做“毛糙纸揩窪”。“窪”就是屁股。一个人拿一张糙纸,把另一人的嘴揩一揩。意思是说:你这嘴巴是屁股,你过去一年中所说的不祥的话,例如“要死”之类,都等于放屁。但是人都不愿被揩,尽量逃避。然而揩的人很调皮,出其不意,突如其来,那怕你极小心的人,也总会被揩。有时其人出前门去了。大家就不提防他。岂知他绕个圈子,悄悄地从后门进来,终于被揩了去。此时笑声、喊声充满了一堂。过年的欢乐空气更加浓重了。

  街上提着灯笼讨账的,络绎不绝。直到天色将晓,还有人提着灯笼急急忙忙地跑来跑去。这只灯笼是千万少不得的。提灯笼,表示还是大年夜,可以讨债;如果不提灯笼,那就是新年元旦,欠债的可以打你几记耳光,要你保他三年顺境。因为大年初一讨债是禁忌的。但这时候我家早已结账,关店,正在点起了香烛迎接灶君菩萨。此时通行吃接灶圆子。管账先生一面吃圆子,一面向我母亲报告账务。说到赢余,笑容满面。母亲照例额外送他十只银角子,给他“新年里吃青果茶”。他告别回去,我们也收拾,睡觉。但是睡不到二个钟头,又得起来,拜年的乡下客人已经来了。

  年初一上午忙着招待拜年客人。街上挤满了穿新衣服的农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烧卖,上酒馆,买花纸(即年画),看戏法,到处拥挤。

  初二开始,镇上的亲友来往拜年。我父亲戴着红缨帽子,穿着外套,带着跟班出门。同时也有穿礼服的到我家拜年。如果不遇,留下一张红片子。父亲死后,母亲叫我也穿着礼服去拜年。我实在很不高兴。因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穿大礼服上街,大家注目,有讥笑的,也有叹羡的,叫我非常难受。现在回想,母亲也是一片苦心。她不管科举已废,还希望我将来也中个举人,重振家声,所以把我如此打扮,聊以慰情。

  正月初四,是新年最大的一个节日,因为这天晚上接财神。别的行事,如送灶、过年等,排场大小不定,有简单的,有丰盛的,都按家之有无。独有接财神,家家郑重其事,而且越是贫寒之家,排场越是体面。大约他们想:敬神丰盛,可以邀得神的恩宠,今后让他们发财。

  初五以后,过年的事基本结束。但是拜年,吃年酒,酬谢往还,也很热闹。厨房里年菜很多,客人来了,搬出就是。但是到了正月半,也差不多吃完了。所以有一句话:“拜年拜到正月半,烂溏(又鸟)屎炒青菜。”我的父亲不爱吃肉,喜欢吃素,我们都看他样。所以我们家里,大年夜就烧好一大缸萝卜丝油豆腐,油很重,滋味很好。每餐盛出一碗来,放在锅子里一热,便是最好的饭菜。我至今还是忘不了这种好滋味。但叫家里人照烧起来,总不及童年时的好吃,怪哉!

  正月十五,在古代是一个元宵佳节,然而赛灯之事,久已废止,只有市上卖些兔子灯,蝴蝶灯等,聊以应名而已。二十日,染匠司务下来,各店照常开门做生意,学堂也开学。过年的笔记也就全部结束。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8期P06




短信平台


  ●有时,一个美丽的谎言往往就如清晨的阳光,照亮黎明前的黑暗,消融封冻在心口上的冰雪,将希望植入骨髓,让美好渗透血液。就如文中的萨尔博重见那蓝勋章时,已不只是荣誉,还有那些沉甸甸的回忆,让他紧闭多年的心扉两次敞开,对他而言来就是光明。(《伊莎贝拉的蓝勋章》)   浙江/洪晓静

  ●古人云:“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心怀如来,万物皆著佛之光芒;心存撒旦,万物皆俱染魔之阴暗。揣一颗平常的心,以出世的眼光看世界,以入世的心境好好生活。这样和煦的春风就会拂面而来,催发生命的新绿:心变了,世界就变了。(《春天的风》)  河北/刘成

  ●给失足者以感化,给不良行为以矫治,一个清贫的修鞋匠持之以恒的爱心奉献让我由衷感慨。某些人对子女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久而久之纵成恶习,便归咎于环境,将责任推向社会,爱心和良知的缺失令人不齿。(《感动美国法律的爱心》)   安徽/周 杰

  ●这个世界似乎变得有些本末倒置,分贫不笑娼,一些美好的品德正在被人遗忘,某些人为了钱可以不择手段。导致“希望老人”在遭遇小偷、骗子各和各样的伤害之后,选择离开。谁又能苛责一位71岁的老人未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呢?希望“希望老人”的离去能唤醒某些人的良知,要知道人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钱。(《“希望老人”之死》)   云南/徐 莹

  ●世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是按照标准发生的,也没有任何标准答案可以控制意外。只有自以为是的傻瓜才会把天才禁锢到书本中去寻找、创造,执行什么“标准答案”,所以“高分低能”者,永不会从高手那里问出办事的方法,更得不到创造和想象的标准。(《危险的标准答案》)   辽宁/迟德民

  ●推动儿子、丈夫的痛苦并没有让她倒下去,反而就她更加懂得了要珍惜生活。好好地活下去,这也许是生者对死者最好的慰藉。那带着生命气息的袅袅炊烟仿佛在昭示:生命短暂,却也永恒。爱别人,爱自己,让苦难在捆绑中升华。(《捆绑苦难》)   辽宁/万旭杰

  ●她把自己最美丽的时光,全部的耐心与爱恋都给了他,再留给我们凄美的背影。没有值得不值得,感情的事,本来不能度量。也不能怪他的辜负吧,他是有责任心有才华的男人,但同时他也是这俗世的男人,又怎能去刻意要求这世间的情感圆满?也许永远都是这样,纠结成丝,终至成茧,留下的,是一只只翩飞的蝴蝶吟咏幸福与遗憾……(《母亲与小鱼》)   北京/暖暖小西

  ●一直以来,我对那么平凡的人和事总是鲜有关注,那天看到一个短剧《民工也疯狂》,我受到很大震撼。这些农民工在简陋的工地上自娱自乐,那种陶醉,那种知足,那种爆发的才情都让我感动。他们虽做着添砖加瓦的工作,但他们也是指挥若定的国王。等到高楼大厦竣工时,他们便可享受作为国王的无限荣耀!(《人人皆可为国王》)  河南/王晓燕

  ●那个几乎无人光顾,却十分富有人情味的小站给我很深的感动。我想这个小站上一定不会挂有“群众利益无小事”这种标语吧。小站虽小,但它的存在却反映出一个国家对待公民认真负责的态度,面对这样的关爱和尊重,人们又怎会不热爱自己的国家呢?(《小站》)  天津/齐 文

  ●元宵节前夜,家中遭窃,一本自考毕业证书被撕毁了散落在凌乱的衣物间,这是小偷收获太少的发泄。被贼光顾的往往是平民百姓,就像自己,因为不甘心贫穷的生活,想通过自考找到改变的,但刚毕业就失业,低保没资格,找工作又关卡重重,也还徘徊在贫困的边缘。有学者提出了这个话题,让我透过压抑的现实看到了一线希望。(《城市贫民阶层是一个信号》)  江苏/顾建明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8期P63


   

不屈的抗俘
作者:布衣江南

  这是最震撼我的一张照片。它刊登在日本当年的宣传画册上,用以炫耀“皇军”的战果。照片的标题只有一个字:华。这是一个简洁而富有诗意的标题,因为照片中的这位女孩叫成本华。她是在坚守和县城门时,战斗到最后被俘的,当时她只有二十岁。因其佩戴的皮带是童子军所使用的制式皮带,被日本人称为“中国女童子军”。实际上,以她的年龄,应该不是童子军了。但从她所穿的衣服来看,不是制式军装,应该属于地方武装。





  在这张照片上,所有人都在笑,敌人在笑,成本华也在笑。如果不是寒光闪闪的屠刀,你甚至会以为这只是一次劳动的间隙,阳光下气氛和谐充满友善的小憩。成本华双手交叉昂首挺立,胸前捆绑她的细绳因配合照相才刚被解开,背景是四个坐在长凳上嬉笑的日本士兵,嘴里喷出悠闲的烟圈,他们的屠刀仍然没有离开手边。背后的墙十分高大,这应该是她被捕之地和县的城墙。成本华表现出一种触目惊心的镇定,甚至有点若无其事的安详。成本华的发式给人以强烈的感觉,本来是应该往后梳理一些的,因为激烈战事而耷拉在两侧脸颊。这无意识而不加修饰的一缕,反倒为她平添丁一分女性的柔美,让成本华更加妩媚。是残酷的战争还没消磨掉一个女人的温柔美丽,还是青春的韶华任何力量也无法遮挡?如果你知道这里刚刚结束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杀,她站立的土地上还汩汩流淌着战友的鲜血,她背后坐着的是一群残暴成性的野兽,你就知道她脸上笑容的含义。

  她是在一群野兽虎视眈眈下,发出了自信自傲、无所畏惧的微笑。这含蓄的微笑,成为抗俘的形象代言,让敌人害怕,也让我们心痛。

  十岁的孩子.在今天也许还会躺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十岁的孩子,在今天的家庭正是众星捧月般的年龄。

  另一张照片中这位十岁的孩子,被俘时已是一位陆军上等兵!他是已知被俘的抗日军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这张名为《最小的抗俘》的照片,曾在网上广为流传,打动了不知多少中国人的心。

  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幼小的孩子走上枪林弹雨的战场?偌大的中国摆不下他一张小小的课桌,他过早地告别美好的童年走向成熟。也许,他的父母已被日本人杀害,他的姐妹还在铁蹄下呻吟。战争毁灭了他的家,也毁了他幼小的心灵,目睹法西斯的暴虐凶残,除了杀敌复仇,他别无选择。日酋右手抚摸小战士的头,左手却紧握杀人的钢刀,我们的小英雄表情十分冷峻坚决.小眼瞪得溜圆,小嘴咬得紧紧,小胸脯挺得老高,完全是一派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他似乎早已识破面前这个鬼子伪善的嘴脸。

  我想起苏联电影《伊万的童年》,年幼的伊万是个十二岁的孤儿,因为战争而家破人亡。他在战场上屡建战功,当他得知自己将作为被保护对象送往后方时,他极不情愿,疯狂地抓住首长的衣领,喊着: “我什么也没有了。” “我是一个人!”

  而这张《中国小汉子》照片中的孩子,年龄也不会超过十二四岁吧——孩子,你的身上本来应该背着漂亮的书包,穿着整洁的校服,而不应该挎着这么多的子弹带、军号、水壶,甚至连一双鞋也没有穿!





  孩子孤零零地站在阳光下,他在血雨腥风中立正。他可不是因为迟到而被学堂里的先生罚站,他面对的是凶狠残暴的日本军人。他两脚呈45度角张开,保持军人标准的站姿,眼睛里是坚定沉着的神情。他也许是一名聪明机智的侦察员,也许是一名刚上战场的传令兵?这张照片本来是日本人用来宣传中国“穷兵黩武”的,但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位气势犹存的标准军人,一位中国壮士。如果再看《三毛从军记》,相信我会怀着另一种心情。

  这两个孩子的眼神里都弥漫着与他们年龄极不相称的坚忍和决绝,他们是战争残酷法则的忠实执行者。战争毁掉的不仅是人的(禁止),而且对人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小兵张嘎》中,我们只看见游戏似的战争中那个英勇无畏的小英雄,谁注意到英雄光环背后,那颗悲凉绝望的童心?





  战争结束时,我们无法知道上面这三个人最后的命运。也许在日本法西斯的死亡档案里,会发现他们的照片。战争本来应该远离女人和孩子,而正当他们的生命应该充满青春的欢笑和童年的阳光时,他们却冰冷无声地悄然死去。面对这些远去的背影,让我们反思战争的惨痛,更让我们刻骨铭心地铭记,历史的深处,还有一群应该被我们默默祝福和尊崇的人,他们的名字叫抗俘……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8期P30


   

最傻的人成功了
作者:感动

  1862年,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在对新生进行面试和笔试后,亨尔教授脸上露出了笑容,但他马上又神色凝重起来。因为他隐约感觉到这届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他教学生涯中碰到的最聪明的苗子。

  开学不久的一天,亨尔教授突然把自己多年积下的论文手稿全部搬到教室里,分给学生们,让他们重新仔细工整地誊写一遍。

  但是,当学生们翻开亨尔教授的论文手稿时,发现这些手稿已经非常工整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根本没有重抄一遍的必要,做这种没有价值而又繁冗枯燥的工作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搞研究。他们的结论是,傻子才会坐在那里当抄写员。最后,他们都去实验室里搞研究去了。让人想不到的是,竟然真有一个“傻子”坐在教室里抄写教授的论文手稿,他叫科赫。

  一个学期以后,科赫把抄好的手稿送到了亨尔教授的办公室。看着科赫满脸疑问,一向和蔼的教授突然严肃地对他说:“我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孩子!因为只有你完成了这项工作。而那些我认为很聪明的学生,竟然都不愿做这种繁重、乏味的抄写工作。”

  “我们从事医学研究的人,不光需要聪明的头脑和勤奋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具备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特别是年轻人,往往急于求成,容易忽略细节。要知道,医理上走错一步,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而抄那些手稿的工作,既是学习医学知识的机会,也是一种修炼心性的过程。”教授最后说。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科赫年轻的心灵。在此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科赫一直牢记导师的话,他老老实实做最傻的人,一直保持严谨的学习心态和研究作风。这种做事态度让他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了结核菌、霍乱菌。而第一个发现传染病是由于病原体感染而造成的人,也是这位叫科赫的“最傻的人”。1905年,鉴于在细菌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瑞典皇家学会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了科赫。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8期P19


   

最容易的路最好走吗
作者:陈彤

  早些时候,看过一本书,《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个妻子》,当时不明白,在他杀了他的第一个妻子时,为什么还有女人肯赴汤蹈火地嫁给他?

  现在我不会问这么愚蠢的问题了——他就是杀了十个老婆,后面还有赶不尽杀不绝的女人排着队自荐枕席,因为他是亨利八世,嫁给他,自己就是王后,自己生的孩子就可以继承王位。毕竟这是通往荣华富贵最近的一条路——虽然从结果看,也是通向死亡的最短的路,但在最终结果降临之前,普天之下的女人都会认为这其实是通向幸福的最容易的路吧?

  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你可以认为它不说明任何问题,但我想人生有的时候就是这么极端——我们每个人都想找到一条通往山顶的捷径,就像每个人到股市买进卖出都是为了赚到钱而不是为了血本无归。人生就是充满这么多的不确定性。

  一个女友失了恋,我们说天下男人又没有死绝,你那个男朋友也很一般,赶紧再找一个更好的弥补回来。于是我们把我们所认识的钻贵都往她那里推,因为这是一条捷径,每个女人都知道,这是最短的幸福之路——在千百万成功富有的男人中,只要一个肯对她说“YES”,她这辈子的幸福就到手了。

  这事儿难吗?从理论上说,不难。她美丽,年轻,单纯,而且还很温柔,多才多艺,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儿吧?但偏偏就等了很久很久。不是没有人追求她,但总是在谈婚论嫁的那一瞬,那些她中意的男人们,全身而退。也不是没有男人肯娶她,但那些肯娶她要她的,她又不肯——因为那些男人显然是一条太远的路,她说要跟那些男人吃多少苦,才能享受到丰收的喜悦?

  于是,她的人生像在沙滩上找珍珠——难道她没有发现,沙滩上挤满了像她这样的女孩子,每个人都光着一双脚,即使有珍珠,她凭什么能找到?即便是她有这个运气,她又有这个实力攥住这颗珍珠吗?

  很多时候,人生最容易的路,看上去是那么短,但走起来,却是那么长——在沙滩上,最多捡到几枚花纹漂亮的贝壳,但珍珠,哪里轮得到你来捡呢?

  我很喜欢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故事。她生于1890年,那个时代女人大部分是没有工作的,尤其是贵族妇女。可惜阿加莎没有那么好的命,她爱上了一个没有多少钱的穷男人,嫁给了他,为他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他们同甘共苦,曾经有过相当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