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氏三兄弟-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育英决定装扮成回国的商人。他在莫斯科买了皮大衣、箩筐和一头骆驼。然后弄一些玩具、衣服、帽子及其他生活用品装在箩筐里。    
    准备工作做好后,他带着密电码,牵着骆驼,化名张浩,与在苏联受训的密电员赵玉珍一起踏上了回国的征途。    
    一路上,他们遇山爬山,遇河涉水,忍饥挨饿,吃尽了千辛万苦。    
    一天,他们走到蒙古大沙漠中途时,突遇大风,一股沙浪将他们打倒。林育英怕被沙淹没,迅速翻了起来,再从沙中拉起赵玉珍,然后双双骑到骆驼上,避免了一场大灾难。    
    经过一月余的艰难行走,他们于11月初到达陕西定边县,并很快与定边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当时,定边县党组织的负责人不认识他,甚至对他还有怀疑。为了弄情情况,定边党组织向中共中央发了一份电报,告知有一个叫“张浩”的人要找中共中央,可否送来。中共中央负责人张闻天接到了这封电报。他在瓦窑堡城外与李维汉等人商量了一下,认为这个“张浩”很可能是从共产国际回来的同志,应马上派人去接回来。    
    张闻天特派邓发代表中央到定边去接林育英,还发电报指示定边县委,要他们好好照顾“张浩”,并嘱他们要特别注意“张浩”的安全,中央马上派人来接。    
    没过几天,邓发在定边与林育英见了面,并代表中央欢迎他回到国内。在定边县赤卫队的护送下,林育英于11月中旬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    
    张闻天一见到林育英,马上迎了上去。两人紧紧地抱着,激动得老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过了好久,张闻天才松开手,对林育英说:“你辛苦了,党中央欢迎你回来!”    
    林育英顿觉身上的病痛与疲劳全消失了。他含着热泪对张闻天说:“总算找到了中央,终于见到了领导和同志们!”    
    张闻天得知林育英就是林彪的堂哥时,很高兴,对林育英说:“林彪与毛泽东一起在直罗镇指挥作战,不久,他们会回来的,你们弟兄二人就可以见面了。”    
    林育英说:“我们已有好多年未见面,很有点想念他。”    
    张闻天还告诉林育英,林彪已是红军主力部队红一军团的军团长,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他机智勇敢,带领部队过关斩将,打了许多胜仗,立了很多战功。林育英听了后,既高兴又吃惊,没有想到分别不到十年,堂弟林彪进步得如此之快。    
    谈完之后,张闻天派人给林育英安排了食宿。此后,林育英多次列席参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12月8日,张闻天特邀林育英到安塞,迎接从直罗镇回来的毛泽东。林育英虽然与毛泽东很熟,因过去长期从事地下工作和工人运动,很难有机会与毛泽东会面、长谈。    
    张闻天对毛泽东说:“林育英刚从共产国际回来。他与林彪同志还是堂兄弟。”    
    毛泽东握住他的手说:“我们有好多年未见面,你瘦了许多。你回来了,我们的队伍里又多了一员大将!”    
    林育英见到毛泽东,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对毛泽东说:“你和红军的同志们辛苦了。”    
    “你也辛苦了啊!”    
    毛泽东说完,将林育英拉到自己身边坐着,简单询问了一下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情况,林育英一一作了回答。毛泽东听后说:“我马上与闻天、恩来、稼祥他们几个人商量一下,就在最近几天开个政治局会议。”    
    这一天,林育英还见到了林彪。兄弟二人见面时,几乎认不出来。    
    林育英拉着林彪的手说:“我已得知你和聂荣臻率领的红军部队在长征途中打了许多硬仗,为保卫党中央的安全立了功,这很好,我听了很高兴。希望你戒骄戒躁,谦虚谨慎,把部队带得更好,打更多的胜仗。”    
    林彪连连点头,表示记住了。    
    12月中旬,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王稼祥等专门听取了林育英关于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精神及《八一宣言》的传达。与会人员认为,林育英传达的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号召是十分正确的。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党中央也应适时制定新方针、新政策。中央几位主要领导还商量决定,马上召开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专门研究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    
    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林育英在会上又一次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精神和在莫斯科制定《八一宣言》的经过。这次会议根据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精神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制定和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定建立“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反对当前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头子蒋介石”。    
    瓦窑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精神,在新形势下制定新的政治路线和策略、方针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它解决了党在遵义会议上没有来得及解决的路线和策略问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瓦窑堡会议的准备和召开,林育英有重要贡献。有关他对这次会议做的准备和工作,李维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其回忆录、传记中有诸多记载。    
    林育英从共产国际回来的另一贡献,是带回了密电码。从此,中国共产党又恢复了与共产国际的联系。


第一部分  林育英——虽死犹荣的革命家第20节 主席亲自交重任(1)

    瓦窑堡会议后,毛泽东与林育英作了一次长谈。    
    毛泽东问林育英:“你现在回来了,有什么打算?”    
    林育英知道,这是毛泽东找他征求意见,以便安排他的工作。他对毛泽东说:“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及《八一宣言》我已传达了,我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也已畅通,我的历史使命    
    已经完成。现在,请求中央分配我的工作。我是共产党员,中央决定我做什么工作,我都乐意干。”    
    毛泽东点了点头,又用商量的口气说:“你回来得正是时候。目前,中央有两件大事需要你来做,你看怎么样?”    
    “哪两件大事?”    
    “一是党的白区工作没有负责人,而这项工作在当前又特别重要,你能否将中央白区工作委员会的书记担当起来?”    
    林育英马上说:“如果中央认为我适合负责这项工作,我服从组织决定。”    
    毛泽东又说,“第二件事是中央和红军领导人的团结问题也急于要你来帮助解决。你是共产国际派回来的,目前只有你做这项工作最合适。”    
    “那……”    
    毛泽东见林育英答得不爽快,接着详细解释说:“我们在长征途中的两河口召开了政治局会议。6月28日,政治局作出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的决定》。这个决定指出:今后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中歼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建川陕甘苏区根据地。张国焘参加了这个会议,并口头表示同意这个决定。可会后,他又出尔反尔,阳奉阴违,处处给中央出难题,并取得了红军总政委的职务。8月3日,根据红军总部制定的《夏洮战役计划》,红军分左右两路北上。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和总参谋长刘伯承随左路军行动,中共中央机关和前敌总指挥随右路军行动。8月21日,右路军开始北上过大草地。经过6天6夜的极其艰难的行军,右路军才走出草地。正当右路军等待左路军前来会合时,张国焘却节外生枝,提出种种借口,不同意部队北上。9月9日,他又下令部队南下,并妄图危害党中央。幸亏右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发现张国焘的阴谋后,马上报告了我,我和张闻天、周恩来、博古连夜带领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才避免了红军部队的流血冲突。9月10日,我们又去电催他北上,他拒不执行中央的指示。随后,他又给林彪、聂荣臻、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发电,煽动他们与中央对抗,要所有的红军往他那条死路上去。9月14日,中央给张国焘发去急电,指出他的战略方针是错误的,没有出路,令他尽快率部队北上,他仍执迷不悟。特别严重的是,10月5日,张国焘不顾朱德、徐向前等人的反对,公然在卓木碉另立中央,自任主席,走上分裂党和红军,破坏革命的道路。12月5日,他又狂妄地给中央来电,宣称他已用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央军委、总司令部对外发表文件,并要中央改称北方局、陕北政府和北路军。目前,左路军有七八万人,指战员的处境十分危险,要尽快设法将他们拉回来。你现在回来了,可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配合我们做工作,力争左路军早日回来。”    
    林育英听了毛泽东的叙述,马上说:“我如能起作用那当然好,就怕工作做不好。”    
    “也许能起作用,”毛泽东又说,“目前,张国焘与我和闻天、恩来的关系很僵,我们发电去,他听不进去,朱德、徐向前等同志在那里很为难,也很吃力。张国焘比较相信共产国际,正好你又是共产国际派回来的,你如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做工作,他有可能要听。”    
    林育英仔细一想,感到毛泽东交给的这个任务很重,责任也很大。为了党和革命事业,自己应尽力帮助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多做工作,以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    
    他对毛泽东说:“这样吧,我尽力配合你和中央做工作。”    
    毛泽东点头笑了。    
    当时,中央办公厅安排林育英住在张闻天、刘英夫妇的隔壁。张闻天也几次找林育英谈话,希望他全力配合中央做好争取张国焘的工作。    
    1936年1月16日,林育英根据毛泽东、张闻天的意见,以“共产国际代表”的名义,给张国焘发去了一份电报。电文中说他奉共产国际委派,回国解决一、四方面军发生的分歧,并带有共产国际七大对中国问题的意见和密码,可与国际直接通电。    
    林育英在电报中还说:中共中央已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上,中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张国焘很快收到了林育英的电报。    
    张国焘虽然对林育英的电报看了又看,想了又想,却仍然不愿带领部队北上。因为,他已另称“中央”,如果北上,则被他称为“北方局”的又要领导他这个“中央”。    
    中央不见他回电,又给他发了电报,责令他立即取消伪中央,并尽快带领部队北上。    
    1月17日,中央举行了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讨论行动方针和组织分工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目前行动方针与计划的报告,会议还决定彭德怀、林育英到中央政治局工作。毛泽东、张闻天、彭德怀、林育英、何凯丰随红军主力行动。    
    1月22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林育英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专门讨论张国焘分裂党、危害红军的问题。与会的所有领导对张国焘的行为极为愤慨,纷纷发言谴责张国焘。会上,还一致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成立第二“中央”的决定》,决定中说:    
    张国焘同志自同党中央决裂后,最近在红四方面军中公开地成立了他自己的“党中央”、“中央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与“团中央”,张国焘这种成立第二党的倾向,无异于自绝于党,自绝于中国革命。党中央除去电命令张国焘同志立刻取消他的一切“中央”,放弃一切反党的倾向外,特决定在党内公布1935年9月12日中央政治局在俄界的决定。    
    为配合中共中央作出的这个决定,毛泽东、张闻天又建议林育英给张国焘、朱德发去了《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共中央路线,张国焘处可成立西南局》的电报,电文如下:    
    国焘、朱德二同志:    
    甲、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并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队伍中,除联共外是属于第一位。中国革命已成为世界革命的伟大因素,中国红军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地位,中央红军的万里长征是胜利了。    
    乙、兄处可即成立西南局,直属代表团,兄等对中央的原则争论,可提交国际解决。    
    林育英    
    24日


第一部分  林育英——虽死犹荣的革命家第21节 主席亲自交重任(2)

    张国焘看到这封电报,心里颇不是滋味。    
    共产国际代表林育英的电报肯定了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就意味着张国焘的主张和做法是错误的。从心里讲,张国焘很难接受林育英的这个电报,只是由于林育英的电报中说了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他才不得不考虑林育英的意见。他再一意孤行,带部队南下,就要背“违背共产国际指示”的罪名。    
    与此同时,在朱德等人的斗争下,张国焘的南下计划受阻。    
    对林育英发给张国焘的这封电报,过了数十年后,张国焘在他的《我的回忆》一书中,作了完全颠倒的说法。    
    过了几天,张国焘连续给林育英发了3封电报。在这几封电报中,张国焘的气焰再没有先前那么嚣张了。    
    这一时期,林育英单独或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联名给张国焘等人发了数封电报,要求他们取消伪中央,尽快率部队北上。只有北上,部队才有生路。    
    经过毛泽东、林育英以及朱德、刘伯承等人的斗争,张国焘被迫取消了“中央”,并同意北上。    
    1936年8月3日,林育英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又联名给朱德、张国焘发电,欢迎他们前来会师。并说,为“注重目前团结,过去的争论一概不谈”。电文中还说,林育英将亲自到前方去接他们。    
    9月27日,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联名致电毛泽东、林育英、张闻天,表示尊重共产国际和中央的指示、意见,部队马上前来与一方面军会合,先头部队8日到达界石铺,决不再改变。    
    随后,四方面军按计划日夜行军北上,并按期与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毛泽东交给林育英的这一任务,林育英完成得很好,很出色。事后,毛泽东高兴地对林育英说:“你这位共产国际代表没有白当,你为党和人民立了一大功。”    
    对林育英争取张国焘北上所起的重要作用,除有党史记载和有关老同志在回忆录中作了记述外,张国焘所著的《我的回忆》中,也提及不少,只是内容作了不少歪曲,如林育英是林彪的堂哥,他说成是林彪的叔父。    
    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还说,他对林育英“极为看重”。在这本回忆录中,有很多内容是颠倒错乱,胡说八道,但对林育英争取他回陕北所起的作用,却说得大体差不多。    
    为了做好红四方面军的工作,1936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举行常委会议,专门讨论林育英去接红四方面军的问题,毛泽东在会上说,林育英此次去红四方面军,主要在政治方面完成统一团结,将红四方面军的政治、军事、文化水平提高一步。对张国焘过去错误的性质与程度问题,原则上不讲,但如果谈到,应该指出这一错误是严重的政治上组织上的错误。另一方面应该指出,这是个别的,是机会主义性质的,但不是整个路线错误。因为,就其整个历史来讲,还只是某个时期个别的错误,如果张国焘以后不再犯这样严重的错误,将来不一定提这一错误。    
    与会人员都赞成毛泽东的这一意见。会后,毛泽东把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意见告诉了林育英,希望林育英按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意见,马上到红四方面军去。    
    10月19日,林育英从保安启程,代表中共中央赶往宁夏同心县城迎接二、四方面军。    
    经过几天的急行军,二、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于11月3日抵达同心县城,林育英会见了部分二、四方面军的指战员后,得知朱德、张国焘还在关桥堡镇,又往前行30公里,在关桥堡镇见到了朱德、张国焘等四方面军的领导人。    
    10月30日,毛泽东又发电给林育英,叫他与朱德、张国焘略谈后,即去二方面军,提高其士气,然后再回头到朱德、张国焘处,如张国焘的态度不对时,不要太软,也不要太硬,诚意相处,避免硬化。林育英根据毛泽东的意见,脑中立即考虑了一个与张国焘打交道的方案。    
    在关桥堡,林育英与张国焘单独作了长谈,并向他做了许多说明、解释工作,使张国焘消除了一些疑虑。    
    随后,林育英在红四方面军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报告,他首先代表中央欢迎红四方面军指战员回到陕北,然后着重宣传了中共中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伟大意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