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也无奈 作者:叶辛-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有之,自成体系的也有之。
  于是乎朱皇帝派出以大将军傅友德、蓝玉、沐英为首的三十万大军征讨云南,一路沿着江西、湖南、贵州杀将过来,直至攻破大理。
  “走上山来,山门上有四个大字,你看清了啵?”我正听得津津有味,吴远贤忽然向我提起了问题。
  我只得如实相告:“没在意。”
  “那是‘威震此山’四个字。”吴远贤一字一顿地说,“这四个字,就是征南大军打下贵州的这一片山野土地,看到这里风光无限,适宜于安营扎寨,而令人刻下的。”
  其实这一段历史,留给后人的,岂止是这四个字啊。在云南、贵州的很多地名上,留下的痕迹就更为明显了。诸如“永顺”“镇远”“贵定”“清镇”“普定”“普安”“平坝”“长顺”“广顺”“安顺”“镇宁”“威宁”“宣威”“顺州”……



玉蛙(下)




  这些地名充分显示了三十万大军过处,威风八面,经过清剿、招降、一路镇压敢于反抗者,“诸蛮”纷纷望风而降、普遍平定归顺的史实。今天也还存在的丽江古城,之所以古风犹存,就是因为当时年逾八旬、任丽江府宣抚司一职的阿烈阿甲,审时度势,及时地将宣抚司一职传与儿子阿甲阿得。这阿得灵机应变,“率众归顺”,还出力协助明王朝统一了周边的民族地区,朱元璋龙颜大喜,赐“木”姓予阿甲阿得。从那以后,丽江木府的名称也便传开了。
  云南被傅友德他们平定,梁王被杀,大理重又纳入大明的版图,那些个土司、宣抚,顺的顺、降的降,局势暂时是安定下来了。可云贵高原毕竟是山也遥远、水也遥远,路途更是十分的遥远啊。胜利了的军队一旦凯旋而归,班师回朝,不知哪个山沟沟里又冒出了一个什么王,或者就是当地的土司,不服明朝管了,怎么办呢?苦思瞑想,朱皇帝命令傅友德的三十万远征军沿着交通要道,以五百六十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所,组成军屯形式,就地驻守下来,封官许爵,稳定云贵。卫所之下,交通要道沿途又设置驿道和铺,铺下面又是哨,铺、哨之间,则常拨弓兵守望。这一来,南京城里的朱皇帝就睡得着觉了。顺便说一声,西南几省,老百姓的村庄,都以寨子相称,为什么偏在交通沿线这一带,村寨会像北方一样叫做屯呢,原因就在于大军过处,很多地名都是随军而来的军师起的。这军师,拿今天的话说,不就是知识分子嘛。记得你这个教书先生教书匠,几次问及为啥子这一带的地名都起得文拖拖的,原因也在于此。
  我喝着茶,恍然大悟地连声噢噢地应答,直觉得茅塞顿开,大长见识。
  吴远贤拿出摆龙门阵的架势,慢条斯理地接着说。
  军队不打仗了,仍然要吃饭。于是就让驻守下来的军队设立军屯,垦荒种粮,解决吃饭问题。
  光是吃饭还不够啊,军人也要成家立业,也要过太平生活,生儿育女,都是光棍汉咋个成呢?
  还是朱皇帝有办法,在调北征南以后,他又下了一道圣旨,叫做调北填南。调安徽、江浙,还有江西的老百姓来到西南。军队屯军的地方,叫做军屯,老百姓住下来的地方,叫做民屯商屯,或者叫做堡、叫做关,所以说,华老师,我吴远贤的祖上也是下江人,照着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说法,我们说不定还有亲戚关系呢。哈哈,这是说笑了……
  听着听着,我发现吴远贤越说越上劲头,脸上的神情又像昨晚上跳地戏时一样,眉飞色舞。只是,这长长的一截历史,和玉青蛙有啥子关系呢?
  我忍不住问了出来。
  “自然有关系,大大的有关系啰。”吴远贤不慌不忙地说,“听说过皇帝的宝剑吗?”
  “传得神乎其神的,咋没听说。”
  “那是真的,不过不在我的手里。”吴远贤用力地一挥手,打消了我的好奇心,“你想想,傅友德远征在外,要统领三十万大军,没个威望怎么成?出征之际,朱元璋朱皇帝就赐他一把尚方宝剑,临机应变,先斩后奏。这尚方宝剑之神奇,民间讲得很多了,我就不消说了。六百多年,流失民间,现今传言在我的手中,实在是谬误、谬误,大谬误矣。但这传言也不是捕风捉影,只因为我的手中,确实珍藏着皇帝的宝物。那就是我昨晚上交到你手头的这对玉青蛙。它们的奇妙,你已感受到了吧?”
  我重重点头,表示已然明白。不明白的只是……
  “凭啥子说它们是皇帝的宝物呢?”
  “喊你来,就是要给你道破这个谜。”吴远贤将他杯中的茶一饮而尽,重又斟上,咂吧着舌头说,“作为三十万大军的统帅,傅友德持有传家之宝尚方宝剑。傅友德还有两个副统帅,一位叫蓝玉,另一位叫沐英。前头我已经说过,朱元璋听说丽江宣抚司阿甲阿得率众归顺,大喜过望,赐阿甲阿得以‘木姓’。这一圣旨,就是通过朱皇帝的干儿子沐英大将军去宣读的。大将军要统率军队,身负重任,连日征战。将军的家眷,闲在军屯之中,终日无所事事,岂不烦闷。朱皇帝笼络人心有道,或者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关心下属。出征之际,除了赐傅大将军尚方宝剑,他还送给沐英玉青蛙一对,让他的媳妇在军屯之中,闲来无事的时候,可以解解闷儿。那么,当过叫花子,也做过和尚的朱皇帝朱元璋,又是从哪里得到这么个宝物呢?”
  “是啊,那简直是奇得很!不要说我从来没见过,就是听也没听说过。玉石的青蛙还会叫。”
  吴远贤呷着茶,摆了摆手:“听说过朱元璋的大军师刘基刘伯温吗?”
  “当然。他帮了朱元璋的大忙,得天下有他一半功劳。”我尽力显示自己多多少少也有一点历史知识。
  “刘伯温是哪里人?”
  “呃……”我一时语塞,实在是记不起来了。
  吴远贤脸上一点儿也没有为难我的神色,淡淡说道:“他是浙江青田石门人。”
  “是么?”
  “青田是个什么地方?”
  “一个县吧。对了,青田出石头,青田石。”
  “是啰,青田不但出石头,还出好些出神入化的能工巧匠。一般化的螃蟹青蛙,牛马猪羊,鱼儿虾子,菩萨神仙,老汉娃娃,哪个匠人不会雕?这对玉蛙,是当上丞相的刘伯温,看出朱元璋过河拆桥,连连斩杀大臣,甚至对他也起了疑心,为讨好皇上,请他家乡最好的匠人,根据山洞里会起回声的道理,雕琢出会游、会叫的青蛙,送给朱皇帝表示忠心的。”
  “噢——”我长长地吁了口气,怪不得这么奇呢。丞相特意送给皇上的东西,还能不金贵、不稀罕吗?
  “这就是玉青蛙的来历,你该明白了吧?”
  我自然是心服口服了。
  “这么贵重的宝物,你为何要交付给我呢?”
  “有人在追查皇帝的宝剑,就说明风声已露,我吴远贤已预感到自己是凶多吉少。”一股惆怅之色,显露在他的脸上,愁云在他的眼里盘旋着,“匆匆嫁女儿,是为的让小女远离这是是非非。而你的为人,这几年雨山屯百姓自有公论,我早已风闻。特别是这一次,你路见不平,救了小女,使我打定了主意,把它们交付于你。这终究是国宝啊,我吴远贤不甘心这么好、这么有历史价值的宝物,落入一帮子败类手中。华老师,特意喊你上山来,除了向你道破这玉青蛙的来历,我还要告诉你一句,这东西岂止是价值连城,还有一点,那就是自古以来就相传,谁的手中拥有了它,就会给谁带来灾祸,甚至于死在它的身上。你怕么?”
  我浑身一震,愣怔地盯着吴远贤,不知说什么好。
  “躲避灾祸的最好办法,”吴远贤一字一停顿地叮嘱我,“就是守口如瓶,不传旁人。切记。切记。你去吧。”
  告辞出得雾岚山石碉石堡的山门,清晨的蒙纱雾变得乳白色的一片,愈加稠密了。
  坐落在山脚下绿树掩映的雨山屯、岚山屯两个村寨,全都给笼罩在沉沉的、浩浩茫茫的云雾之中,啥都看不分明了。
  这也是极为难得一见的景观,一般的情况下,黎明时分的大雾,随着时间的流逝,便会渐渐消散。今天这情形,是怎么啦?
  可对于此时此刻的我来说,却是一件好事。走下雾岚山,顺着山间的小路走回雨山屯,我始终没有碰到一个人。连平时最勤快的割草放牛的老农也没遇见一个。听吴远贤说得那么恐怖,我真不想让人晓得,我和他这么个敏感人物私下见过面。
  农忙假过后,雨山屯的耕读小学又照常开课了。
  除了班上少来了一个大龄学生吴玲娣,什么变化也没有。吴仁萍还是天天都来上课,挺起她隆得高高的胸脯,扑闪着她的一对大眼睛,坐在最后一排,充满情意、无甚顾忌地望着我。
  我呢,只要看见她来,就会觉得是个安慰。在课堂上,我有意识地表扬过她几回,说现在这年头,无论如何,小学毕业的文凭总该拿到手。哪怕在出工劳动后记个工分、上街卖东西时算个账,也要方便一些嘛,像吴玲娣那样,小学还没毕业就出嫁,实在太可惜了。
  她仿佛完全领会我说这番话的意思,回到岚山屯,就跟父母说,一定要把书读到明年的夏天,得到了小学毕业文凭,才嫁出去。
  这话竟然得到了她父母的赞许,认为十分在理,就托婚姻的介绍人、吴仁萍在县城里当干部的舅舅,出面去给县城城关朗巴寨的男方高自兴说了。
  男方娶亲的心情虽然迫切,但听说她要读书,也觉得情有可原,答应婚期可以延后。
  山乡里入冬了,下第一场凌毛毛那天,天气冷得人直打寒颤。所谓凌毛毛,是贵州山乡里特有的一种叫法。下的时候,阴沉沉的天空中飘飞着细细的雨丝,由于气温太低,雨丝儿还没落在地上,就在空中变成了冰凌。老乡们就形象地把它称之为凌毛毛。
  其他三个老师,吃过晌午饭就没再到学校里来,他们一个是过了五十的老汉,一个是民兵连长的夫人,还有一个虽然读过中学,却对啥子正规学校该有的唱歌课、体育课一概的不感兴趣。每次都让我集中起来,给娃娃们上大课。这一天,上完了孩子们都喜欢的唱歌课以后,天气实在太冷,我取消了原定的最后一节体育课,让学生们可以早早地回到屋头去烤火。
  也巧,轮到吴仁萍值日,她一个人留下来打扫教室。我站在小学校门口,看着学生们纷纷离去,沿着田埂跑远了,才回到教室里来。怪了,刚才还在教室里扫地的吴仁萍不见了,她会躲哪儿去呢?
  我性急地在教室里外找了一遍,都没见她的身影。莫非,发生了那档子事情,她后悔了?故意躲开我。要晓得,自从吴玲娣出嫁以来,我们好久没单独在一起了。
  我不安地退回到办公室里,一推开门,我就笑了,她已经在我的办公室里,拿着火钳,夹火盆里的炭火呢。
  我闩上了门,喜滋滋地说:“你已经来了呀!”
  她一丢火钳,就扑了上来,脸直往我的跟前凑。
  这是在学校里,我有点儿慌张。举手示意她仄耳倾听一下,学校里外还有没有学生没得回家。
  她温顺地点了一下头,昂起脑壳细听了片刻。除了一阵一阵山风低啸着,小学校里外一片静寂。她轻轻嘀咕了一声:“没得人。”说着,把身子依偎在我的怀里,又把脸仰起来,期待地望着我。
  我心情极为复杂地搂抱着她,在她泛着青春红晕的脸上投下一个又一个吻。那一天,在她的闺房里和她有了最亲密的关系以后,我有过一些惶惑,也有过一点后怕,还有一点恐惧和自责。我怕她万一给人讲出去,我更怕她怀孕。这是极有可能的啊。
  到那种时候,该咋个办呢?我实在不敢想。
  可是随着日子的流逝,天天在课堂里见着她,我对她的那种强烈的渴望又燃烧起来。而且我在她的眼睛里看得出她同样也有那种欲望。也因为我们有过了肌肤相亲的关系,我觉得自己一天比一天地爱她了。
  当把她抱在怀里的时候,我的那种欲望又涌上来了。我趁着吻她的间隙说:“我想你,想得真难受。”
  她紧紧地贴在我的怀里说:“我晓得,我也一样的。不过,挨到夜间吧。”
  “夜间你到我知青点玩,也好。”
  “有啥子好?”她俏皮地一歪脑壳,逗着一般问我。
  “我冲麦乳精给你吃,还有巧克力,很好吃的。”我迫不及待地表白着说,“秋收以后,那些个知青,都先后回上海去了。屋头只有我一个人……”
  “我才不去你那里呢!”她抢白一般说,“撞见了人,我咋个说,告诉人家,我是去找你耍?”
  我一怔:“那么,我们去哪里?”
  “你到岚山屯来。”
  我吃一惊:“让我去你家?”
  “你听我说嘛,哪个要你去我家。”吴仁萍狠狠地扯了一下我的衣扣,要我耐心听她说,“这些天,我爹都在烘房烤叶子烟。怕烟叶子遭偷,他要我在烘房里守夜……”
  “你一个姑娘家,就不怕?”
  “哎呀,你真啰嗦,我怕个啥子呀,我在烘房里守夜,从里头把门锁上,哪个人进得来嘛。你晚上来,到了烘房门前,敲四下门,咳一声,我就替你开门。我家的烘房在岚山屯竹林边,最好认了。”吴仁萍细细地给我讲了她家烘房的位置,脑壳一偏,问我,“记住了啵?”
  我点头。
  “不要记错啊,过去,还真有人记错了,闹出大笑话。在屯子里传了几十年。不过,那年头没电灯。”
  我也被她说得笑起来。心里暗自说,她还真想得周到,烘房里又安全、又暖和。哪像我这办公室,虽有一盆炭火,桌椅板凳全是冷的。再说,这是小学校,学校里是出不得那种事的。不过两个人呆在烘房里,不是又要出那种事嘛。我迟疑着,眼神转到一边去。
  “你咋个了?”吴仁萍察觉了,“不敢去么?”
  “我是怕……”我舔着嘴唇,不知如何表示自己复杂的心态。
  “怕啥子,”她急了,张开双臂搂着我,“我都不怕,你还怕个啥?好不容易逮着个机会,你要不去,我也不走了!”
  她的嗓门粗起来,说完了,还把嘴噘得高高的,一副生气的模样。
  “那好,我晚上来,我会小心的。”一边说,一边我又忍不住吻她,轻轻抚摸她。
  她笑了,推了我一下说:“你听说了吗,玲娣家爹,被公社逮了去。”
  我大吃一惊,浑身一阵冰凉问:“凭啥?”
  “罪名是复辟四旧,大搞封建迷信,在文化大革命进行到现在这种高潮时候,公然在女儿出嫁的时候带头跳神。”吴仁萍脸无表情地说,“不过,寨邻乡亲们都在说,这都是借口,那些人的目的,还是想追查国宝。”
  “国宝?”
  “是啊,啥子皇帝的宝剑,你听说过么?”
  “没得。”
  我连连摆手否认,直觉得关严了的办公室里炭火呛人,双眼瞪得直直的,半天才问出一句:
  “听说吴远贤关进去后的情况吗?”
  “不晓得,只说要批斗,就是他认罪态度好,都还要住几个月学习班。”
  我突然感到自己似要呕吐,赶紧走过去打开了办公室门,说:“炭火太呛人了。仁萍,我们走吧。”
  “要得,华老师,你让我先走。”她背起书包。走出办公室前,又回头说了一句,“记着晚上来啊。”
  我答应一声,望着她的背影穿过小学校院坝,走出校门而去。
  不知为什么,吴仁萍说的话深深地扎进我的脑壳里头,我当时马上想到的,就是那一对国宝:皇帝的玉蛙。
  当知青点集体户里其他伙伴都还在的时候,我牢记着吴远贤对我的叮嘱,守口如瓶。对什么人也没提起过这回事情。
  我用毛巾分别把玉蛙包起,外面再包上一件棉衣,把它藏在插队落户时特意买下的大箱子底层。然后把箱子牢牢地上了两层锁。
  我满以为这样藏是万无一失,绝对安全了。
  可听到吴远贤被抓走的消息以后,我心头毛了。只要有人看到我和吴远贤私底下有过接触,报告上去,一旦怀疑到我的头上,完了,他们冲进知青点,像抄家时那样,砸开箱子,一搜就把它搜出来了。
  那么,私藏国宝,和复辟四旧的牛鬼蛇神穿一条裤子,一个鼻孔出气,种种罪名就会栽到我的头上,到那个时候,不要说上调工矿、抽上去当干部了,就是斗,也要把我斗个半死。
  什么前途啊,未来啊,统统地全部完蛋。
  我该咋个办呢?
  回到知青点茅草屋里,我心头还是毛焦火燎、坐立不安的。直到天已经擦黑了,我才惊觉自己竟然忘了煮晚饭,夜间还有约会呢。
  这约会也是我犹豫不决的,要不要去、该不该去始终令我迟疑不定。从理智来说,我不该去,应该把握住自己。可从感情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