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0-辨症玉函-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辨症玉函
作者: 
朝代: 
年份: 


弁言
属性:人身一小天地大都不外阴阳虚实四字故燮理得宜愆伏可以不患调剂有法疾病因之无虞是 
司命者有以辨之而已苟临症疏略不暇加辨以致毫厘千里误人于俄顷者曷可胜叹此陈子远公辨 
症玉函之所为着也陈子为于越世胄幼抱匡济恒以公辅自命人亦无不以公辅期之 志未售间 
留心于经世之学当途者HT 勤征聘争欲延致后因远陟苍梧雅慕独秀栖霞诸胜遍历幽隐遇一庞眉 
修髯衣冠岸伟者相与坐语移日因出其囊中一编授之曰熟此可以普济世人盖活人于笔端与活人 
于指下均之跻斯民于寿域也陈子携归展读悉岐黄辨论问答语与世之所传内经素问诸书迥异始 
悟前 
此之成编累帙皆伪托以行世者陈子掩HT 肄习不数年间即以医学擅名于时客岁余仲子忽婴异症 
遍召诸医不特不能祛病使去并不能辨病所自来转辗迁延经年弥剧苍崖姜世兄亲见所苦因为推 
毂 
适陈子以秋试入省亟延胗视一剂奏功再服而十减四五矣余力扣其所蕴知授受有自大异寻常 
殊 
恨相知之晚也陈子随有巨鹿之游濒行出是编以示余曰是书吾久欲问世憾剞劂无资有怀未遂耳 
因忆当年余白下友人有居要津者向有膏丹异方颇自珍秘余偶过告归主人浓赆以壮行色余坚却 
不受且请曰归装粗办不敢以行李相累惟得所藏秘方以广利济是吾顾也友人谊余言探囊录授余 
归即购求珍药按方虔制出遇有疾患呻吟者辄牵止异之靡不立效后请乞渐广穷乡僻壤山陬海 
梯 
航跋 款门祈恳者无虚日惟不喜给富人为其力能疗治也余行之数十年未尝有怠色虽岁有所 
损 
然拯患而起废者当不可以数计矣今乃秘帙当前历有成验忍于宝山空返耶爰为授梓以公当世倘 
陈子游屐所不及至胗视所未及施庶几执是编辨症而区处之不无小补知不徒为纸上陈言也陈子 
所辑洞垣秘笈尚富未能一一锓行其以是编为嚆矢也可 
x时 
康熙癸酉嘉平之望天都王之策慎庵氏题于古修堂x 

卷之一阴症阳症辨
伤风伤寒
属性:伤风与伤寒相似阴症与阳症宜知若不辨明杀人多矣虽仲景张公有伤寒专门之 
书 
我可不必再传然而各有不同正不可不传也伤寒之异于伤风者何以辨之一在感之轻 
一则感之重也伤风者伤寒之轻者也伤寒者伤风之重者也原无大分别苟不急治 
之 
则伤风者即变为伤寒矣盖人之元气最恶外邪人身一感风邪则元气必然与邪相战 
元气旺者邪不能深入不能深入邪自然留于皮毛之间而不敢入于腠理之内不过一二日 
而 
邪散者正气以祛邪之易也若正气虚者则入于内而变为伤寒矣非伤风伤寒之有异也 
有异于人之元气虚弱而已矣然则遇风邪之侵人者开手即用补正祛邪之药何至 
伤风之变为伤寒哉若既已风入于腠理之内则邪即有阴邪阳邪之分矣大约入于腑 
则 
为阳邪入于脏则为阴邪矣是邪亦无阴阳之分亦分于人之脏腑之阴阳也然而腑又不同 
脏又各异又从何处以辨之哉我有一法辨症最易大约身热而烦躁者阳症也身热而安静 
喜 
睡者阴症也虽阴症阳症中各有分别而此法终为千古不易之论也倘一遇风寒之侵体无 
论是伤寒伤风一剂即愈断不须二剂也方名转春丹此治初起之伤寒伤风也倘三日后 
身有不凉者此成伤寒之症矣亦不必问其阴症阳症吾有一方治之随手而回春矣方即 
名回春丹一剂身即凉而邪即退再一剂全愈矣倘不听吾言则变症蜂起矣可查仲景 
专门治之二方之妙各有深意转春丹用桂枝与麻黄此胡可并用使邪入太阳者速散而 
邪不敢入于少阳之间且邪原未入内故可用补药以和解之方中所以用芍药先去平肝使邪之门 
路速断用茯苓又引邪从膀胱太阳下行自然随手奏功转一阳于顷刻也回春丹之妙妙在不 
用芍药桂枝盖邪已入里已离太阳之经何必又用桂枝况邪由卫而入于少阳之经倘更用 
芍药不特不能平肝而且引邪入肝矣盖肝最恶邪侵于未近邪之时可以未雨绸缪而已近 
邪之顷难于及时杜绝余方中所以不敢用之也石膏麻黄青蒿之类纯是入卫祛邪之圣药 
单攻一府而邪自难留不得不从外而入者仍从外而出矣况方中又多调济之品有不奏功 
如响者乎世人细思吾方即授之以治伤寒之症又安有杀人而比之刀刃者哉 
x转春丹x 
桂枝(五分) 柴胡(一钱五分) 麻黄(三分) 白芍(五钱) 茯苓(三钱) 甘草(一钱) 陈皮( 
七分) 白术(三钱) 半夏(三分) 神曲(一钱) 苏叶(八分) 水煎服 
x回春丹x 
麻黄(一钱) 石膏(二钱) 青蒿(五钱) 柴胡(二钱) 甘草(一钱) 茯苓(五钱) 当归(五钱) 
陈 
皮(一钱) 神曲(一钱) 麦冬(三钱) 生地(三钱) 白芥(二钱) 人参(三分) 玄参(二钱) 水煎服 

卷之一阴症阳症辨
中风
属性:中风之症世人以风治之误之甚矣盖中风之症乃人阳气虚与阴气涸而中之也何尝有风哉 
人见其疾之忽然而来有如暴风疾雨遂以风名之其实乃中气而作中风也治之法一治风无 
不死者必须治气始能有效然而中气不同也内有中阳气之虚有中阴气之涸又不可不辨也中 
阳气之虚者奈何其人一时卒倒口吐白沫痰声如鼾目直视胡言乱语者阳症也若中阴气之涸者亦 
一时卒倒目不知人时而躁时而静欲睡不能言痰如锯吐不绝口中流涎不止盖阴症也二症亦相同 
者均不知人最难辨而最易辨也易辨者何辨之眼而已矣眼直视者气虚也眼双闭不开者阴 
虚也二症皆能遗尿手撒皆不治之症也然而遗尿手撒亦可治之大约十人中亦可救四五者非尽 
不可救也倘阳虚而中者用三生饮必须用人参二两或三两始可回生与其日后用之不若乘 
其 
欲绝未绝之顷多用人参可转死回生之易也至治阴虚而中者又不可纯用三生饮古无专方留 
下我今酌一奇方以救世人之阴虚中风者神效方名十宝丹一剂即回春也此方俱是纯阴之剂 
然又何以兼用人参不知无阳则阴无以生必须加参为佐使则阴生于阳之中而阳回于阴之内 
两相须而两相成也苟或舍三生饮以救阳虚之中风而改用祛风祛痰之药我未见能生者即 
或用三 
生饮矣而少用人参多加祛痰之品即或不死未有不成半支风与偏枯等症以三生饮治阴虚中风亦 
无不死者苟听吾言用吾之方自庆生全倘怪吾药品之多改重为轻恐难免半支偏枯之症矣愿人 
敬守吾训盖吾之方必须照吾分两以治国中之时不可妄自加减或用此方之后以病患脾胃之弱 
量为加减亦未为不可但切不可加入风药一味以杀人于俄顷也慎之慎之 
x十宝丹x 
麦冬(三两) 熟地(三两) 山萸(二两) 白芥子(二钱) 人参(五钱) 菖蒲(一钱) 茯苓(五 
钱) 沙参(五钱) 五味(三钱) 丹皮(二钱) 水煎服 

卷之一阴症阳症辨
吐症
属性:大吐吐症多是胃气之伤然而胃气不同有阴阳之别如吐而有声或痛者阳症也倘吐而无声又 
纯是 
清水或今日饮食而明日尽情吐出者乃阴症也或腹中不痛或遇寒即发无非阴症倘辨之不清妄自 
用药必致杀人我亦更传一法以辨阴阳之殊亦看舌之滑与燥而已矣大约阳症口必渴而舌必燥阴 
症口不渴而舌且滑也治之法阳症之吐用方名为引火止吐汤此方之妙妙在茯苓至一两盖火势 
之上冲由于水道之下闭用茯苓以健胃又利水下行黄连止心火余俱调和得法自然火不逆而水 
下通又何至吐逆之生耶至于阴虚作吐实为难治不比阳吐一剂便可奏功也盖阴虚而吐乃肾中之 
火虚也肾火既衰则脾无火养食留脾中成为阴寒世界下不能化自然上涌而吐矣法当温补命门之 
火使火生水中然后土生火内方用济火神丹服后即用饮压之一剂轻二剂更轻十剂愈三十剂全 
愈矣盖阴病之吐其来非一日矣不大补之则阴不能生而阳不能化或求速效再加人参三钱于方中 
可减十分之二然终不若原方之妙盖病是纯阴不必再借阳药况方中原有白术阳药在其中矣又 
何必更用参之多事哉人不知生病之重惟求速愈或改用吾方或别求治病未必不反害之也 
x引火止吐汤x 
黄连(一钱) 茯苓(一两) 白术(五钱) 陈皮(一钱) 神曲(一钱) 麦冬(一钱) 人参(二钱) 
砂仁(一粒) 藿香(五分) 生姜(三片) 水煎服 
x济火神丹x 
肉桂(三钱) 熟地(一两) 山萸(五钱) 五味(二钱) 茯苓(五钱) 山药(一两) 肉果(二枚) 
白术(一两) 芡实(五钱) 水煎服 

卷之一阴症阳症辨
泻症
属性:泻症泻有倾肠而出者最可畏之病也倘治之少迟必至气绝而亡但泻中有阴阳之分不可不急 
辨之 
也如大泻五六十次或百余次或数百次纯是清水完谷不化人以为寒也然其中亦有热症但寒症水 
泻心腹不痛大肠不后重作楚若热症之泻也不然必腹痛不可按有后重之苦倘不辨明而用药下喉 
必死矣吾今传二方一治阴症一治阳症也阳症用车前茯苓最是利水之品而白术又是健脾去湿之 
药加入肉桂以取其气引入膀胱同泽泻同群共济自然定乱扶危转祸为福又何必用人参以救绝哉 
倘富贵之人不妨用人参五钱或一两为妙我传方不入参者欲救贫穷之客也方名导水止流汤其治 
阴症之 
泻则又不同虽此方亦可相通而终不可执之以概治也另传方者名为扶火消水汤二方之妙各有深 
意前方泻水而不耗其气后方补火而培其气也 
x导水止流汤x 
车前(一两) 茯苓(一两) 白芍(一两) 甘草(三钱) 肉桂(一分) 陈皮(一钱) 白术(五钱) 
神曲(五分) 泽泻(五钱)水煎服 
x扶火消水汤x 
白术(一两) 车前(五钱) 山药(一两) 芡实(一两) 薏仁(五钱) 肉桂(三钱) 五味(二钱) 
茯苓(五钱)水煎服 

卷之一阴症阳症辨
疟疾
属性:疟疾皆起于外来之风邪然而内无痰与食终不能成疟也虽然无痰不成疟与无食不成疟虽感 
于外 
来之风邪然亦内之阴阳之气各有不足三者始能相合而成疟然则乌可不辨阴阳乎若阳症之 
疟也必发于昼或一日一发或两日一发必寒多而热少其势若盛而其病实轻盖阳气能与邪气相 
战 
故作战栗之状而齿击有声也若阴症之疟亦有一日一发者或两日一发或三日一发然发之时必发 
于夜发必寒少而热多齿不战击身痛亦不甚口必不十分大渴其症似轻而实重虽二症皆是邪侵 
而成而治之法均不可徒治其邪但补其正均能愈疟原不必更为逐邪之计也然而补正之中而少 
带散邪之品未为不可用之得当病去如扫吾今立二方一治阳疟一治阴疟阳疟方名为扶阳散邪 
丹一剂轻二剂全愈不必三剂也凡阳疟不论一日二日无不全愈神方也阴疟方名为益阴辟邪丹无 
论一日二日三日四剂全愈倘四日两头发之疟久经岁月者方中药料加一培增入人参五钱亦四剂 
全愈但愈后必须多服十全大补汤不致再感而重发也倘人不信吾言动用祛邪之品置阳气阴气于 
不问虽心欲去疟适所以坚疟鬼之城也 
x扶阳散邪丹x 
人参(一钱) 白术(三钱) 柴胡(二钱) 半夏(三钱) 青皮(一钱) 鳖甲(三钱) 当归(三钱) 
生何首乌(三钱) 山楂(二十粒) 甘草(一钱)水煎服 
x益阴辟邪丹x 
熟地(五钱) 当归(五钱) 白芍(五钱) 何首乌(五钱) 白术(五钱) 茯苓(五钱) 鳖甲(一 
两) 白芥子(五钱) 柴胡(一分) 山楂(十粒)水煎服 

卷之一阴症阳症辨
痢疾
属性:痢亦不同有阳痢阴痢之分世人不知也皆为湿热所致动言痢无止法而不辨其阴阳之异故往 
往杀 
人可慨也阴阳之痢内经亦未分别我今日亦泄天地之奇大约便血腹疼后重噤口者阳痢也腹不 
痛以手按之而快者粪门无急迫之状日能食无血而白痢者乃阴痢也虽用药得宜一方可以兼治 
然终不识症之阴阳犹为不知痢症之人也不可不明辨之庶几用药可分轻重尤易奏功如响吾今立 
二方一治阳痢一治阴痢阳痢方名为扫痢神丹一剂即止血二剂即止痢不必三剂也阴痢方名为 
化痢仙丹一剂轻二剂止三剂全愈人见血痢为重而不知白痢感于阴分未尝轻也但阳痢火重而 
湿轻阴痢火轻而湿重耳阳痢之方妙在用黄连于大黄之中使火毒迅扫而去不久留肠胃之中阴 
痢之方妙在用芍药之多平肝以扶脾土使土安而水易去其余皆是祛逐邪秽之物各用之咸宜所 
以奏功尤易也 
x扫痢神丹x 
黄连(三钱) 当归(五钱) 白芍(五钱) 广木香(一钱) 槟榔(一钱) 枳壳(一钱) 大黄(五 
钱) 车前子(五钱)水煎服 
x化痢仙丹x 
白芍(一两) 当归(五钱) 枳壳(一钱) 萝卜子(三钱) 槟榔(一钱) 甘草(一钱) 车前子( 
一钱)水煎服 

卷之一阴症阳症辨
癫狂
属性:癫狂之症世人以癫为阴以狂为阳是矣然而癫之中未尝无阳症狂之中未尝无阴症也何以见 
之癫 
如羊癫牛马之症此发之阳气之不足阳虚则阴邪自旺此谓之阴症宜也然而其中又有花癫之病见 
男子而思亲逢女子而不识呼喊叫号昼夜不止倘亦为阴症而用桂附之品则立刻发狂而死矣狂如 
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见水而入此发之阳邪之有余谓之阳症宜也然其中有似是而非又不可不辨如 
见人则骂逢物则 燥扰不宁欲睡不安欲行不得口渴索饮见水则止倘亦视为阳症而投之竹叶石 
膏汤下喉即死矣然则二症终于何处辨之亦辨之于两目有神无神而已如阳症则目必红而阴症则 
目必白也吾定二方一治阳癫一治阴狂之症阳癫方名散癫汤此方之妙妙在白芍用至一两自能 
平肝栀子用至五钱自然散其郁结之火其余柴芥术苓皆去痰去湿之妙品自然心清而火降脾健而 
癫除也阴狂方名解狂散此方之妙妙在用玄参二两于群补真阴之中解散其浮游之火木足而火自 
消亦火息而狂自定也苟或辨之不清妄投药饵生死存亡正未可定矣 
x散癫汤x 
白芍(一两) 白术(五钱) 当归(五钱) 炒栀子(五钱) 菖蒲(五分) 茯神(三钱) 甘草(一 
钱) 白芥子(三钱) 丹皮(三钱) 柴胡(一钱) 陈皮(五分)水煎服 
x解狂散x 
熟地(一两) 白芍(五钱) 当归(五钱) 山茱萸(五钱) 麦冬(五钱) 北五味(一钱) 玄参( 
二两)白芥子(三钱) 菖蒲(三分) 生地(五钱)水煎服 

卷之一阴症阳症辨
咳嗽
属性:咳嗽初起多是阳邪之感咳嗽日久多是阴气之虚然亦不可拘于此论也有初起而即是阴虚者 
有日 
久而仍是阳虚者又不可不辨也何以见初起之即犯阴经也如日间不嗽而夜间嗽者或朝咳之轻而 
夜咳之重者虽有风邪袭之终是阴虚使然开手即宜用补阴之味而佐之散风之品则邪易去而正气 
不耗也何以见日久之犹是阳经也如嗽必抬肩咳必声振吐痰而结成黄块塞鼻而长流清涎或昼重 
而夜反安然或坐躁而卧转宁贴此阳气之未虚而邪气凭之而不散也必须仍用祛风荡痰之品而少 
兼之滋阴之味则邪自散而阴气不伤也吾今留二方一治阴经之咳嗽一治阳经之咳嗽阴经方名护 
阴止嗽丹此方有调济之宜看甚平常而奏功实神也阳经方名散邪止嗽丹此方虽是散邪而仍然补 
阴而不补阳者何故盖阳既旺而邪自难去补益其阴则阳气自平阳平而邪亦难留矣倘不知阴阳之 
异即一味偏补之则阴不能生而阳不能化不特咳嗽难愈而且变症百端矣可不慎哉 
x护阴止嗽丹x 
麦冬(五钱) 紫菀(五钱) 百部(五钱) 天门冬(三钱) 熟地(五钱) 桔梗(二钱) 甘草(一 
钱) 白芥子(二钱) 玄参(三钱) 沙参(五钱) 陈皮(五分) 款冬花(五分)水煎服 
x散邪止嗽丹x 
柴胡(一钱) 白芍(五钱) 黄芩(一钱) 石膏(一钱) 桔梗(一钱) 甘草(一钱) 生地(五钱) 
麦冬(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一钱) 陈皮(五分)水煎服 

卷之一阴症阳症辨
大小便闭
属性:大小便之闭塞不通也人皆谓之火然火亦有阴阳之别阳火而成闭结人易知阴火而成闭结人 
难识 
也先言大便之闭寒邪火逼迫于大肠之中烧干大肠以致肠结而痛手按之不可近者必须用祛荡之 
品而大泻之否则邪留于腹中必变为谵语发狂之症矣此等之病乃阳火作崇也若夫肾水亏损不能 
滋润于大肠以致粪如羊屎者往往有经月而尚未便者虽觉急迫而终亦不甚忍至二三日而如前不 
相异老人多有此症乃阴火作崇也阴火者相火乃虚火也肾火之有余实肾水之不足也若 
亦 
以下药下之是因其阴虚而复虚之也去死不远矣吾今定二方一治阳火一治阴火治阳火方名利火 
下 
导汤此方虽有大黄之行火麻之润而仍以当归为君则补多于下亦止因势利导而终非过下亡阴 
也治阴火方名为升阳下阴汤此方之妙妙在熟地纯阴之药为君而佐之地榆苁蓉火麻之润尤妙用 
升麻升提清气则秽浊自然下行又何必加入大黄之多事哉再言小便之闭塞小便之通在于膀胱 
之气化膀胱乘于火邪 则小便必点滴不通其症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