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虚实表里,浮沉清浊,宜以察之,逐以治之。 
黑为肾,肾合骨黑如乌羽者吉。肾主耳,耳是肾之余。其人水形相比于上羽黑色,大头 
曲面,广颐小肩,大腹小手,足发行,摇身下,尻长背延延也。不敬畏,善欺殆,人戮死, 
耐秋冬,不耐春夏,春夏感而生病,主足少阴。污污然耳大小高下浓薄偏圆,则肾应之。正 
黑色小理者,则肾小,小即安难伤。粗理者,则肾大,大则虚,虚则肾寒,耳聋或鸣,汗出, 
腰痛不得俯仰,易伤以邪。耳高者则肾高,高则实,实则肾热,背急缀痛,耳脓血出。或生 
肉塞耳,耳后陷者则肾下。下则腰尻痛不可以俯仰,为狐疝。耳坚者则肾坚,坚则肾不受病, 
不病腰痛。耳薄者则肾脆,脆则伤热,热则耳吼闹,善病消瘅。耳好前居牙车者则肾端正。 
端正则和利难伤,耳偏高者则肾偏欹。偏欹则善腰尻偏痛。凡人分部骨陷者,必死不免。挟 
膀胱并太阳为肾之部,骨当其处陷也,而脏气通于内外,部亦随而应之。沉浊为内,浮清为 
外。若色从外走内者,病从外生部处起。若色从内出外者,病从内生部处陷。内病前治阴后 
治阳,外病前治阳后治阴。阳主外阴主内,凡人生死休否,则藏神前变形于外。人肾前病, 
耳则为之焦枯。若肾前死,耳则为之KT 黑焦癖。若天中等分暮色应之,必死不治。看应 
增 
损斟酌赊促,赊不出四百日内,促则旬日之间。肾病少愈而卒死,何以知之?曰∶黄黑色 
点如拇指应耳,此必卒死。肾绝四日死,何以知之?齿为暴黑,面为正黑,目中黄,腰中欲 
折,白汗出如流,面黑目青(一作白),肾气内伤,病因留积,八日当亡,是死变也。面黄 
目黑不死,黑如 死。吉凶之色,天中等分左右发色不正,此是阴阳官位,相法若不遭官事 
而应死也。其人面目带黄黑连耳左右,年四十以上百日死。若偏在一边,最凶必死。两边有, 
年上无,三年之内祸必至矣。 
冬水肾脉色黑,主足少阴脉也。少阴何以主肾?曰∶肾者主阴,阴水也,皆生于肾,此 
脉名曰太冲。凡五十七穴,冬取其井荥。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太阳 
气伏沉,阳脉乃法,故取井以下阴气逆取荥以通(《素问》作实)阳气。其脉本在内踝下二 
寸, 
应 
其筋起于小趾之下,入足心,并太阴之筋而斜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 
结于内辅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太阳 
之筋合。 
其脉起于小趾之下,斜趋足心,出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 内,出 中 
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 
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合足太阳为表里,太阳本在跟以上五寸中,同会于手太阴。 
其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贯腰脊,主 
肾生病。病实则膀胱热,热则闭癃,癃则阳病,阳脉反逆大于寸口再倍。其病则口热舌干, 
咽肿上气,咽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瘅,肠 ,脊骨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灸则 
强食而生灾,缓带被发,大杖重履而步。虚则膀胱寒,寒则腰痛,痛则阴脉反小于寸口,其 
病则饥而不欲食,面黑如炭色,咳唾则有血,喉鸣而喘,坐而欲起,目KT KT 无所见, 
心悬若 
冬三月者,主肾膀胱黑骨温病也。其源从太阳少阴相搏,蕴积三焦,上下壅塞,阴毒内 
行,脏腑受客邪之气,则病生矣,其病相反。若腑虚则为阴毒所伤,里热外寒,意欲守火而 
引饮,或腰中痛欲折。若脏实则阳温所损,胸胁切痛,类如刀刺,不得动转,热彭彭。若服 
冷药过瘥而便洞泻,故曰黑骨温病也。扁鹊曰∶灸脾肝肾三俞,主治丹金毒黑温之病,当根据 
源为理,调脏理腑,清浊之病不生矣。 

卷十九肾脏方
肾虚实第二
属性:(脉八首 方四首 灸法一首) 
肾实热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舌燥咽肿,心烦咽干,胸胁时痛,喘咳 
汗出,小腹胀满,腰背强急,体重骨热,小便赤黄,好怒好忘,足下热疼,四肢黑,耳聋, 
名曰肾实热也。(《脉经》云∶肾实热者,病者膀胱胀闭,小腹与腰脊引痛。)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痹身热心痛,脊胁相引痛,足逆热烦, 
名曰肾实热也。 

卷十九肾脏方肾虚实第二
泻肾汤
属性:治肾实热小腹胀满,四肢正黑,耳聋,梦腰脊离解及伏水等气急方。 
芒硝 茯苓 黄芩(各三两) 生地汁 菖蒲(各五两) 磁石(八两,碎如雀头) 大 
黄(一 
升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七味取二升半,去滓,下大黄纳药汁中更煮,减二三合,去 
大黄,纳生地汁,微煎一二沸,下芒硝,分为三服。 
治肾热好怒好忘,耳听无闻,四肢满急,腰背转动强直方∶ 
柴胡 茯神(《外台》作茯苓) 黄芩 泽泻 升麻 杏仁 大青 芒硝(各二两) 磁 
石 
(四两) 羚羊角(一两) 地黄 淡竹叶(各一升)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为三服。 
治肾热,小便黄赤不出,出如栀子汁,或如黄柏汁,每欲小便茎头即痛方∶ 
榆白皮(切) 冬葵子(各一升) 车前草(切,一升) 滑石(半斤碎) 子芩 通 
草瞿麦 
(各三两) 石苇(四两) 
上八味 咀,以水二斗,先煮车前草取一斗,去滓,澄清,取九升,下诸药,煮取三升 
五合,去滓,分四服。 
肾膀胱俱实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实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实也。病苦脊强反抑戴眼,气 
上抢心,脊痛不能自反侧,名曰肾与膀胱俱实也。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实者,足少阴与太阳俱实也。病苦癫疾,头重与目相引 
,痛厥欲走,反眼,大风多汗,名曰肾与膀胱俱实也。 
肾虚寒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名 
曰肾虚寒也。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足胫小弱,恶寒,脉代绝时不至, 
足寒,上重下轻,行不可按地,小腹胀满,上抢胸痛引胁下,名曰肾虚寒也。 
治肾气虚寒阴痿,腰脊痛,身重缓弱,言音混浊,阳气顿绝方∶ 
苁蓉 白术 巴戟天 麦冬 茯苓 甘草 牛膝 五味子 杜仲(各八两) 车前子 干 
姜(各五两) 生地(五斤) 
上十二味治下筛,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肾风虚寒方∶ 
灸肾俞百壮,对脐两边向后挟脊相去各一寸五分。 
肾膀胱俱虚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虚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苦小便利,心痛背寒 
,时时小腹满,名曰肾膀胱俱虚也。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虚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苦心痛,若下重不自 
收篡反出,时时苦洞泄,寒中泄,肾与心俱痛,名曰肾膀胱俱虚也。 

卷十九肾脏方
肾劳第三
属性:(论一首 方五首) 
论曰∶凡肾劳病者,补肝气以益之,肝旺则感于肾矣。人逆冬气,则足少阴不藏。肾气 
沉浊,顺之则生,逆之则死;顺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为关格,病则生矣。 

卷十九肾脏方肾劳第三
栀子汤
属性:治肾劳实热,小腹胀满,小便黄赤,未有余沥,数而少,茎中痛,阴囊生疮 
栀子仁 芍药 通草 石苇(各三两) 石膏(五两) 滑石(八两) 子芩(四两) 生 
地 
榆白皮 淡竹叶(切各一升) 
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卷十九肾脏方肾劳第三
麻黄根粉
属性:治肾劳热,阴囊生疮方。 
麻黄根 石硫黄(各三两) 米粉(五合) 
上三味治下筛,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疮上,粉湿更搭之。 
治肾劳热妄怒,腰脊不可俯仰,屈伸煮散方∶ 
丹参 牛膝 葛根 杜仲 干地黄 甘草 猪苓(各二两半) 茯苓 远志 子芩(各 
一 
两十八铢) 五加皮 石膏(各三两) 羚羊角 生姜 橘皮(各一两) 淡竹茹(鸡子大) 
上十六味治下筛为粗散,以水三升,煮两方寸匕,绵裹之时时动,取八合为一服,日二 
治虚劳,阴阳失度,伤筋损脉,嘘吸短气,漏溢泻下,小便赤黄,阴下湿痒,腰脊如折 
,颜色随落方(随一作堕)∶ 
萆 麦冬 生地 桂心 杜仲 枣肉(各一升 
上六味 咀,以酒一斗五升,渍三宿,出曝干复渍,候酒尽取干治下筛,食后酒服方寸 
匕,日二。 
治肾劳虚冷,干枯忧恚内伤,久坐湿地则损肾方∶ 
秦艽 牛膝 川芎 防风 桂心 独活 茯苓(各四两) 干姜(一作干地黄) 麦冬 地 
骨皮(各三两) 侧子 杜仲(各五两) 石斛(六两) 丹参(八两) 五加皮(十两) 薏 
苡仁 
(一两) 大麻子(二升) 
上十七味 咀,以酒二斗渍七日,每服七合,日三服 

卷十九肾脏方
精极第四
属性:(论一首 方十八首 灸法十二首) 
论曰∶凡精极者,通主五脏六腑之病候也。若五脏六腑衰,则形体皆极,眼视而无明, 
齿焦而发落。身体重则肾水生,耳聋行步不正。凡阳邪害五脏,阴邪损六腑。阳实则从阴引 
阳,阴虚则从阳引阴。若阳病者主高,高则实,实则热,眼视不明,齿焦发脱,腹中满满, 
则历节痛痛,则宜泻于内。若阴病者主下,下则虚,虚则寒,体重则肾水生,耳聋行步不正。 
邪气入内,行于五脏则咳,咳则多涕唾,面肿气逆,邪气逆于六腑,淫虚厥于五脏,故曰精 
极也。所以形不足温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味。善治精者,先治肌肤筋脉,次治六腑。若邪 
至五脏,已半死矣。扁鹊曰∶五阴气俱绝不可治,绝则目系转,转则目精夺,为志先死,远 
至一日半日,非医所及矣。宜须精研以表治里,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以我知彼,疾皆瘥矣。 

卷十九肾脏方精极第四
竹叶黄芩汤
属性:治精极实热,眼视无明,齿焦发落,形衰体痛,通身虚热方。 
竹叶(切二升) 黄芩 茯苓(各三两) 甘草 麦冬 大黄(各二两) 生姜(六两) 
芍药 
(四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治精极,五脏六腑俱损伤虚热,遍身烦疼,骨中 痛烦闷方∶ 
生地汁(二升) 麦冬汁 赤蜜(各一升) 竹沥(一合) 石膏(八两) 人参 川 
芎桂心 
甘草 黄芩 麻黄(各三两) 当归(四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七升,煮八味取二升,去滓,下地黄等汁,煮取四升,分四服,日 
三夜一。 
治五劳六极,虚羸心惊, 弱多魇亡阳方∶ 
茯苓(四两) 甘草 芍药 桂心 干姜(各三两) 远志 人参(各二两) 大枣(五 
枚) 
上八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虚劳少精方∶ 
鹿角为末,白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日三服,十日。大效。 
又方 浆水煮蒺藜子令熟,取汁洗阴二十日,大效。 

卷十九肾脏方精极第四
棘刺丸
属性:治虚劳,诸气不足,梦泄失精方。 
棘刺 干姜 菟丝子(各二两) 天冬 乌头 小草 防葵 山药 萆 细辛 石龙 
芮 
枸杞子 巴戟天 葳蕤 石斛 浓朴 牛膝 桂心(各一两) 
上十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二服。(深师以蜜杂鸡子白各半和丸,苦 
患风痿痹气,体不便,热烦满,少气消渴,加葳蕤、天冬、菟丝子。身黄汗,小便赤黄不利, 
加石龙芮、枸杞子。关节腰背痛,加萆 、牛膝。寒中气胀,时泄数唾呕吐,加浓朴、干姜、 
桂心。阴囊下湿精少,小便余沥,加石斛,皆以意增之。《古今录验》以干地黄代干姜,以 
麦冬代天冬,以杜仲代山药,以柏子仁代枸杞子,以苁蓉代葳蕤,用治男子百病,小便过多 
失精)。 
治梦中泄精,尿后余沥及尿精方∶ 
人参 麦冬 赤石脂 远志 续断 鹿茸(各一两半) 柏子仁 丹参 韭子(各一两 
六 
铢) 
上十四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再,加至三十丸。 
治虚损小便白浊梦泄方∶ 
菟丝子 车前子 韭子(各一升) 矾石 当归(各二两) 川芎 附子(各三两) 桂 
心(一两) 
上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 
又方 大枣(五十枚) 韭子(五合) 黄 人参 甘草 干姜 当归 龙骨 半夏 芍 
药 
上十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服。 

卷十九肾脏方精极第四
韭子丸
属性:治房室过度,精泄自出不禁,腰背不得屈伸,食不生肌,两脚苦弱方。 
韭子(一升) 甘草 桂心 紫石英 禹余粮 远志 山萸肉 当归 天雄 紫菀 山 
药 
细辛 茯苓 僵蚕 菖蒲 人参 杜仲 白术 干姜 川芎 附子 石斛 天冬(各一两 
半) 
苁蓉 黄 菟丝子 干地黄 蛇床子(各二两) 大枣(五十枚) 牛髓 干漆(四两) 
上三十一味为末,牛髓合白蜜、枣膏合捣三千杵,丸如梧子大,空腹服十五丸,日再, 
加至二十丸。 

卷十九肾脏方精极第四
韭子散
属性:治小便失精及梦泄精方。 
韭子 麦冬(各一升) 菟丝子 车前子(各二合) 川芎(三两) 白龙骨(三两) 
上六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不止,稍增。甚者,夜一服。(《肘后》用泽泻一 
两半)。 

卷十九肾脏方精极第四
枣仁汤
属性:治大虚劳,梦泄精,茎核微弱,气血枯竭,或醉饱伤于房室,惊惕忪悸,小 
酸枣仁(二合) 泽泻 人参 芍药 桂心(各一两) 黄 甘草 茯苓 白龙骨 牡 
蛎 
(各二 
上十二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四升,一服七合,日三。若不能食,小腹急,加桂心 
六两。 
治梦泄失精方∶韭子一升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再服,立效。 
治虚劳尿精方∶韭子(二升) 稻米(三升) 
上以水一斗七升,煮如粥,取汁六升,分三服。精溢同此。 

卷十九肾脏方精极第四
禁精汤
属性:治失精羸瘦,酸削少气,目视不明,恶闻人声方。 
韭子(二升) 粳米(一合) 
上二味于铜器中合熬,米黄黑乘热,以好酒一升投之,绞取汁七升,每服一升,日三服 
,尽二剂。 
又方 石榴皮(《外台》作柘白皮) 桑白皮(切,各五合) 
上二味,以酒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干胶(三两) 
上研末,以酒二升和,分三服,温服,瘥止。(一方用鹿角胶。 

卷十九肾脏方精极第四
羊骨汤
属性:治失精多睡目KT KT 方。 
羊骨(一具) 饴糖(半斤) 生地 白术(各三斤) 大枣(二十枚) 桑皮 浓朴 
(各一两) 
阿 
上十五味 咀,以水五斗,煮羊骨,取汁三斗,去骨,煮药约取八升,下饴令烊,平 
旦服一升,后旦服一升。 

卷十九肾脏方精极第四
灸法
属性:虚劳尿精,灸第七椎两旁各三十壮。 
又灸第十椎两旁各三十壮。 
又灸第十九椎两旁各二十壮。 
又灸阳陵泉、阴陵泉各随年壮。梦泄精,灸三阴交二七壮,梦断神良。(内踝上大脉, 
并 
丈夫梦失精及男子小便浊难,灸肾俞百壮。 
男子阴中疼痛,溺血精出,灸列缺五十壮。 
失精,五脏虚竭,灸屈骨端五十壮。阴上横骨中央,宛曲如却月,中央是也。此名横骨 
男子虚劳失精,阴上缩,茎中痛,灸大赫三十壮。穴在屈骨端三寸。 
男子虚劳失精,阴缩,灸中封五十壮。 
男子腰脊冷疼,溺多白浊,灸脾募百壮。 
男子失精,膝胫疼痛冷,灸曲泉百壮。穴在膝内屈纹头。 

卷十九肾脏方
骨极第五
属性:(论一首 方一首 灸法二首) 
论曰∶骨极者,主肾也。肾应骨,骨与肾合。又曰∶以冬遇病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 
于邪,内舍于肾,耳鸣见黑色,是其候也。若肾病则骨极,牙齿苦痛,手足 疼,不能久立, 
屈伸不利,身痹脑髓酸。以冬壬癸日中邪伤风,为肾风。风历骨,故曰骨极。若气阴,阴则 
虚,虚则寒,寒则面肿垢黑,腰脊痛不能久立,屈伸不利。其气衰则发堕齿槁,腰背相引而 
痛,痛甚则咳唾甚。若气阳,阳则实,实则热,热则面色 隐曲,膀胱不通,牙齿脑髓苦痛, 
手足 ,耳鸣色黑,是骨极之至也。须精别阴阳,审其清浊,知其分部,视其喘息。善治 
病者,始于皮肤筋脉,即须治之。若入脏腑,则半死矣。 
扁鹊云∶骨绝不治, 而切痛,伸缩不得,十日死。骨应足少阴,少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