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石的小空地长着天然绿草,形似某种象征并有寓意的图案。据计算,整个巨型石堆使用石块超过5万立方米,占地十余亩。石堆地表形制完整复杂,规模可称欧亚北方草原之最。
探险队员们一边观察、拍照,一边喃喃地说:“没有一个工兵团干上一年,恐怕谁也堆不起来。”
“弄不好,石堆下面还有复杂的工程。这样看来,调动的人力物力恐怕是个惊人数字。”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觉得要在这样人烟稀少的地方调动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那么这个巨型石堆的墓主人的权势恐怕不亚于 亚历山大 或秦始皇。有人干脆说,也许这里面埋的就是成吉思汗,或是带领希腊人横扫波斯、进军到了印度和帕米尔高原的亚历山大大帝的墓。有的人说,或许埋的是柯尔克孜人传说中的伟大英雄 玛纳斯 。
我们首先注意到巨型石堆周围矗立着7通鹿石石碑,并有河道围护,经观察,应是自然河流经人工改造形成的。
三道海子山谷长约六七公里,宽二三公里。在仔细勘查巨型石堆并简单商议后,我们沿山谷追索。在我们的视野里,沿山谷环湖排列的,竟是多达60多个在地面摆出不同图案的石圈墓葬。这些石圈墓葬分布在整个山谷,仿佛在追随它们至高无上的君王 ——巨型石堆。巨石堆的身影就像一个凛然不可侵犯的圣物,傲然直视苍穹。石圈图案、石片石阵,人工河,如诸葛亮的八卦阵,让人顿生惶惑和无所适从之感。整个山谷散发着神秘不可测的气息,令人心灵无比震撼!
有关考古学资料表明,这些石圈是距今3000年乃至更早的塞人墓葬,这个山谷显然埋藏了一个塞人部族。那么,是哪个部族埋藏于此,而巨型石堆又意味着什么?几十个石圈又为何图案各不相同,古人到底感受到了什么,又在崇拜着什么呢?
返回县城后的几天中,我们还未从发现神秘山谷的激动中平静下来,不久又一重要发现撞入我们的视野。
听说我们对巨石堆着迷,青河县旅游局长焦克敏向我们介绍,距三道海子山谷不远的另一 条山沟,散布着众多奇异的石头,人们称之为黑石沟。那里的石头,铁锈色的表面布满坑凹,敲之如金属作响,铮铮悦耳。有人说是天上掉的陨石。
得到这一信息后,我们当即决定前往探查。但当我们乘越野车来到黑石沟沟口时,却意外地迷失了方向。GPS显示,那条不为人知的黑石沟就在附近,但我们却无法找到通道,那里周围的景观基本相同,到处都是戈壁砾石。就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恰好一位哈萨克老牧民赶着一群羊,悠闲地骑着一匹马出现在我们面前。
焦局长具有俄罗斯血统,又在当地工作了三十多年,能说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喂,朋友!”焦局长跟老乡打起了招呼,一下子把老乡的视线吸引了过来。
第二部分 蓦然撞见独目人第5节 一次考察活动的偶然发现(2)
老牧民拨转马头,很奇怪地看着我们,不知道我们到这里来干啥。除了放羊的,这里一年到头来不了几个人。
“你知道黑石沟往哪走吗?……对,对,就是有着黑黑的石头,石头看起来就跟铁一样的地方。”焦局长连比带划地问道。
“噢,我知道,牛呵,羊呵,天上飞的,不知多少多少年前刻在石头上的……那可是天上神仙留下的。”老牧民笑了笑,手指了一个方向,“直直地从这进去,吃掉三个馕的功夫就到了。”
老乡们都知道,这黑石沟的石头神奇。
谢过老人,我们将越野车调转头,不一会儿就驶入黑石沟。下车后,我们不禁为眼前崩落的黑石头感到十分惊讶。这些石头大小不一,高低错落,大者有数十吨之重,小者仅为碎片,上面都是燃烧的痕迹。敲起来,简直跟钢板一般,铛铛作响。
这些酷似陨铁的大型神秘物质,有上百块之多,其散布面积约有数平方公里。
在欣赏这一奇观的同时,我们发现这些奇石上刻满了牛、羊、马、驼等古代动物岩画。就在大家啧啧称奇之际,有人叫了起来:“快来呵,这是什么东西?”
我们纷纷凑了过去。只见有一奇特人物岩画印在黑石表面,虽历数千年风雨,仍十分清晰。图中人物头部呈圆圈状,中间刻有一圆点,两只手环抱于胸前,胸以下左右被两道圆弧包裹,双脚暴露无遗。从人物外形看似作腾空飞翔及舞蹈状,充满了欢乐的情绪。整个画面怪诞莫测,其比例远远大于周围的动物图案。队员们纷纷产生疑问:“这是什么人?”
只有一只眼睛的人在跳舞,这简直是一个超现实的神话。他是在向苍天祈求,还是向人们布道?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大家不知不觉地议论起来。
“北疆地区发现只有一只眼睛的人的岩画,这还是第一次,这说明了什么?”
大家绞尽脑汁,说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焦局长认为是一个和尚在双手合十,但岩画刻作的年代,恐怕佛教还未创立,更不用说传播到新疆地区了。
正在大家提出多种疑问的时候,考察队中一位博物专家用探寻的目光对大伙说,“我看它很古老,是否和《山海经》上的一目国有联系?”
这一下子提醒了众人,大家几乎同时一拍大腿:对,独目人部族,是独目人部族!我们激动万分,当即初步认定,它应是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学者所说的新疆阿尔泰山“独目人”岩画的形象。东西方古文献均记载阿尔泰山区域在距今三四千年以前存在一个独目人部族,但一直未得到印证。此幅独目人岩画的发现,可谓黑暗中看到了一线曙光。
独目人部族其实是个非常特殊的塞种人部族,亦名斯基泰人部族,他们在公元前起七八世纪之交,西迁黑海北岸。此前他们住在中亚草原,与一些非斯基泰部落为邻。古希腊作家谓之Arimaspu。古代印度传说中的Monommatoi和先秦史家所谓“一目国”就指这个游牧部落。
独目人早已出现在西方历史之父的笔下。公元前7世纪初,希腊诗人阿里斯铁阿斯(Aristeas) 漫游中亚草原,拜访了生活在那里的伊塞顿人。希罗多德转述这位希腊诗人的旅行记说:
受“北风神”的感召,他到伊塞顿人的领地旅行。越过伊塞顿人是独目人驻地,越过独目人是看守黄金的格里芬人,越过格里芬人是希波伯里安人,他们的领地一直延伸到大海。除希波伯里安人之外,所有民族,首先是独目人,都在不断地一个入侵另一个的领地。伊塞顿被独目人驱逐,斯基泰人被伊塞顿人驱逐,钦麦里人又被斯基泰人驱逐,被迫离开了他们在黑海沿岸的家乡。
实际情况是,斯基泰人受到两次打击之后,才被迫西迁黑海北岸的。他们首先受到伊塞顿人的驱赶,尔后遭到玛萨盖特人的袭击。希罗多德的《历史》(Ⅳ.11)引述了这样一个传说。他说:
斯基泰游牧人原来住在亚洲,在战争中被玛萨盖特人击败,渡过锡尔河,进入钦麦里人领地。据说,斯基泰人现在住的地方原来是钦麦里人的土地。
按照阿里斯铁阿斯本人的说法,希波伯里安人居住的海滨异常寒冷,这个地方显然在南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地区。正如研究者业已指出的,格里芬人应该在盛产黄金的阿尔泰山北麓。彼得大帝的西伯利亚收集品和巴泽雷克塞人王陵的黄金宝藏都是在这里发现的。至于独目人的居地,“他们似应居住在斋桑泊附近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东至阿尔泰山北麓”。独目人的家乡在阿尔泰山南麓。
在希罗多德的《历史》(IV。27)引述的一个传说中,独目人族名Arimaspu,按照斯基泰语作了解释:spu是斯基泰语“眼睛”。希罗多德把中亚西部讲东伊朗语的游牧人称作Scythian (斯基泰人),而把中亚东部讲东伊朗语的游牧人称作Saka(塞克)。塞克就是《汉书·西域传》所载游牧于伊犁河流域的“塞人”。北大考古学教授林梅村先生曾经著文发表了自己对独目人族名的看法,他认为,Ari—maspu确实为塞语名称。前一成份arima相当于阗塞语alma (孤独的),后一成分spu(目)相当于阗塞语spasa(观察者)。那么塞人对独目人的称谓意为“孤独的守望者”。
无独有偶,中亚草原的独目人部落也在中国的上古奇书《山海经·海内北经》有记载:鬼国在贰负之尸(夷)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面蛇身……食人从首始。穷奇状如虎,有翼,食物人从首始,所食被发,在犬北。一曰从足。
“穷奇”即格里芬人(Gffins),而鬼姓一目国则为独目人(arimaspi)的别称。“贰负”古音读“邯” ——er—b’iug,和Hyperboreans(希波伯里安人)的读音非常相近,两者似指同一部落。它的另一个译名似为《史记·匈奴列传》所言南西伯利亚古部落 ——薪离。那么阿里斯铁阿斯漫游中亚草原的路线是:首先访问天山北麓的伊塞顿人,尔后访问阿尔泰山南麓的独目人,接着访问阿尔泰山北麓的格里芬人,最后访问贝加尔湖的希波伯里安人。阿里斯铁阿斯大概从伊塞顿人那里听说最靠东方的几个部落,未必亲身访查过。
据 希罗多德 《历史》(Ⅳ.13)推算,阿里斯铁阿斯卒于公元前690年~680年,他死前7年已从中亚草原回到希腊故乡。如果这个说法不误,独目人在公元前7世纪初以前业已游牧在阿尔泰山。
那么,三道海子巨型石堆完全可能是独目人的王陵或是巨大的象征之物,而数十个石圈、石堆,也许是陪葬的近臣、亲贵、祭师等地位较高的独目人之墓。
静静的阿尔泰山,静静的三道海子山谷,以规模空前的石堆、石圈阵,且配以神秘图案的方式隐藏了一支神秘的部族历史。
那么,远古时候果真存在只有一只眼的“独目人”部族吗?为什么别人两只眼,唯独他们一只眼?他们是否传递了宇宙的某种秘密?这个问题开始困扰着我们,促使我们自青河考察返回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检索有关独目人在世界上的来龙去脉。
第二部分 蓦然撞见独目人第6节 真实,还是谎言
真实,还是谎言: 神话传说与历史文献中的“独目人”
给我们印象最深的“独目人”故事是在希腊荷马史诗 《奥德赛》 中的情节。奥德赛在特洛伊城被攻破后乘船返乡,和伙伴驶到一个荒岛,为补充给养,他带领十二名水手进入了一个山洞,发现有羊羔、牛奶和奶酪,正在这时,一独目巨人突然外出归来,他在里面用巨石封堵了洞口,随后吃掉了几名水手。为了逃离,奥德赛用红酒灌醉了独目巨人,趁他酣睡之际,用火红的木笺将其仅有的一只眼睛戳瞎。为截住奥德赛一行人,独目巨人把守洞口,只准羊只出洞,奥德赛等人急中生智紧抱羊腹,一个个逃出了山洞。此后,独目巨人的父亲海神波塞冬怀恨在心,他掀起狂涛巨浪,弄翻了奥德赛的船只,迫使他在海上飘泊了十年之久,历尽艰辛。
令人不解的是,类似的传说在欧洲各国史籍中,以及《一千零一夜》和中国的《太平广记》等文献中均有记述。而在赫西俄多斯笔下,独目人是乌勒诺斯和该亚的三个儿子,他们常常被关押在地下。而克洛诺斯在独目巨人的帮助下取得了统治宇宙的权力后,因害怕这些野蛮力量,给他们钉上了铁铐。宙斯将他们释放,他们成了赫淮斯托斯的助手,帮他给雷神锻造电火,给英雄们锻造武器。
在希腊神话中讲到用巨石砌成的建筑物是从吕喀巫来到希腊的独目巨人们建造的。希腊人认为,凡是有“巨人”建筑物的地方都是独目巨人居住过的地方。而在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作品中,他们被刻画成额上有一只眼睛的神灵。
据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人阿里斯铁阿斯(他从黑海的东北方出发,向东行至中国的阿尔泰山一带,前后花了两年时间,完成了有史记载以来西方人最初的中国之行)的旅行见闻《独目人》一书所留残句称,伊塞顿人戴下垂的发饰。而阿里马斯普人则人口众多,勇悍善战,畜牧发达,羊马成群。他们毛发毵毵,面貌奇特,只在前额当中长着一只眼,故名“独目人”。他们经常与看守黄金的格里芬人战斗,以争夺黄金。由于阿尔泰山盛产黄金,所以这一描绘更证实了独目的阿里马斯普人居住在阿尔泰山地区。后来,公元前5世纪时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对中亚北部作了一些描述,记载了3个民族:秃顶的阿尔吉帕人、伊塞顿人和独目的阿里马斯普人,他们分别分布在哈萨克丘陵、伊犁河与楚河流域、阿尔泰山麓。
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的中国著名先秦典籍《穆天子传》,据学者研究其中提到周穆王到中亚的片断里,周穆王是到了阿尔泰山地区。传中讲述了阿尔泰山和额尔齐斯河上游的地理、民族状况,与希罗多德所写的独目阿里马斯普人居地十分相似。由此来看,我们发现的岩画怪人系传说中阿尔泰山的“独目人”是无可置疑的。
上古奇书《山海经》,以中国为中心,以八卦方式采定位,真实记载了远古自然与文明状况。其《海外北经)、《海内北经》及《大荒北经》都曾经提及“一目国”和“一目民”,所谓“有人一目,当面中生”。通过对所记方位的判断,与希罗多德的记载可谓不谋而合。
此外,古罗马学者 普林尼 在谈到希罗多德记载的中亚“烈风之山”和“羽毛之区”时,指出其附近住着独目人:“距北风出发之处和名为北风之穴的洞 ——其地号称Ges clithron,意为‘世界的门闩’,即世界边缘的地方,据说有独目人,以前额当中一目著名。他们为宝贵的矿石而跟格里芬人进行不断的斗争。”麦伽斯提尼《印度志》也说:“独目人,狗耳,一只眼长在额正中,头发直立……”公元12世纪拜占廷诗人泽泽斯的《千行卷汇编》中还保存了几句,大意是:“以长发自豪的伊塞顿人说,他们的北风方向那边的邻人,是人多势众的勇猛战士,富有马匹,羊和牲畜成群。每个人只在前额当中有一眼。”
随着文献检索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操突厥语民族、蒙古乃至整个阿尔泰语系民族中都有英雄勇斗独目巨人的神话母题。可以说阿尔泰山地区是世界上“独目人”神话母题蕴藏量最大、流传最久的地区,其中古代突厥诸部均有巴萨特斩除神灵“独目巨人”的传说。故事讲到乌古斯部遭遇战乱,被弃于野的可汗之子巴萨特由一头母狮抚养大。部落里另有一留驻冬牧场的牧人,有一天在“长泉”突遇一场大风,看见带翼的神女从天而降,牧人扔出毡被,罩住了其中的一位神女,随即他扑了过去。后来神女展翅飞到空中对牧人说:“来年你会从我这里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但是你会因此给乌古斯部带来无穷的灾祸。”第二年牧人又来到这里,看到一个圆圆的、闪闪发光的球体,他吓得惊慌而逃。人们见到神秘球体,纷纷踢打它,那球体便慢慢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只在额部正中有一只眼睛的小人。可汗将他养大,成了独目巨人。然而独目巨人却以怨报德,以活人活畜为食,并到处欺压百姓,可汗只好将他赶入深山。在山中他仍拦路劫掠,专门吃人。正当独目巨人凶残作恶时,巴萨特远征归来。他巧妙进入巨人山洞,趁独目人不备之际,用烧红的铁钎刺入其独眼,最终将他斩杀,从而使乌古斯部民摆脱了灾难。
除了古代突厥语文献外,至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哈卡斯人,以及肖尔人和图瓦人等都有“独目人”传说,其中心区域即阿尔泰山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图瓦人的史诗中,独目巨人被描绘成一位口中喷火、鼻孔冒浓烟、前额独目闪闪放光的异人;而在哈萨克人的神话中,它则是一个出现在荒野深山、力大无比、刀枪不入的钢铁之身……由此,根据传说内容判断,“独目人”遗存与天神崇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此看来,独目人部族确实存在,但独眼人种真的存在过吗?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人种,那为什么没有留下后裔,难道有什么原因使他们完全绝灭?这一连串疑问,促使我们从生物学、考古学及文化人类学上去考察、比对世界范围内的有关独眼人的传说及发现,看能不能回答这一系列问题。
第二部分 蓦然撞见独目人第7节 古史中关于光头人和独目人的悬疑
中亚史或者西域史最令人着迷的地方是常常在最迷幻的记录中将其遗迹、遗址留到了当今人们的视线。你刚刚认为是无稽之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