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89-古今名医汇粹-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作呕,则呷少许,恐复呕则胎为钩动也。如是旬余而愈。 
边太常侧室,妊娠泄泻,自用枳实、黄连之类,腹闷吐痰,发热恶寒,饮食到口即欲作呕,强匙许 
即吞酸不快,欲用祛痰理气。余曰∶此因脾胃伤,而痰滞中脘,若治痰气,复伤脾胃矣。遂以参、术、炮姜为 
末,丸如黍粒,不时含咽三五丸,渐加二三十丸,三日后进六君子,而寻愈。 
地官胡成之内,妊娠久痢,自用消导理气之剂,腹内重坠,胎气不安、又用阿胶、艾叶之类,不应。余曰∶ 
腹重坠下,元气虚也;胎动不安,内热盛也。遂用补中益气而安,又用六君子汤痊愈。 
司徒李杏岗仲子室,孕五月,小便不利,诸药不应。余曰∶非八味不能救。不信,别用分利之药,肚腹肿 
胀,以致不起。 
一妊妇,饮食后因恼怒寒热呕吐,头痛恶寒,胸腹胀痛,大便不实,其面青色,小便频数,时或有血,服 
安胎止血之剂益甚。余曰∶寒热呕吐而腹胀,此肝木克脾土而元气伤也;大便不实而面青,此饮食伤脾兼肝侮 
土也;小便频数而有血,此肝热传胞而兼挺痿也。用六君子加枳壳、紫苏、山栀,二剂脾胃顿醒。又用加味逍遥 
散加紫苏、枳壳,二剂小便顿清。后节饮食,调理而安。 
一妊妇,因怒尿血,内热作渴,寒热往来,胸乳间作胀,饮食少思,肝脉弦弱。此肝经血虚而热也, 
用加味逍遥散、八味地黄丸兼服,渐愈。又用八珍汤加柴胡、山栀、丹皮而愈。 
一妊娠,每胎至五月,肢体倦怠,饮食无味,先每足肿,渐至遍身,后及头面。此是脾肺气虚,朝 
用补中益气,夕用六君子加苏梗而愈。 
地官李孟卿,娶三十五岁女为继室,妊娠虑其难产,索加味归芎汤四剂备用。果产门不开,止服一剂,顿然 
分娩。 

卷八病能集六(妇人治例四篇)
女科四
属性:妊娠欲产之时,但觉腹内转动,即当正身仰卧,待儿转身向下时作痛,试捏产母手中指中节,或本节 
跳动,方与临盆,即产矣。 
若初觉不仰卧以待转胞,或未产而水频下,此胞衣已破,血水先干,必有逆生难产之患。 
若横生者,儿先露手臂,令母正卧,以手徐推儿臂下体,令其正直,复以中指摩其肩,勿令脐带攀系即 
生。 
逆生者,儿先露足,令母正卧,以手按推其足,仍推儿转正即生。 
偏生者,儿头偏在一边,亦照前法,徐正其头即生。或儿后头骨偏在谷道边,徐推近上即生。 
碍产者,儿头虽正,但不能下。盖因胎转脐带攀肩所致,用中指按儿两肩,理脱脐带即生。 
坐产者,儿将欲生,其母疲倦,久坐椅褥,抵其生路,急用巾带高悬,令母以手攀之,轻轻屈足,良久 
儿顺即生。 
盘肠生者,临产母肠先出,此难以收上,以蓖麻子四十九粒,研烂涂产母头项,待肠收上,急洗去。设为风 
吹干不 
能收者,以磨刀水少许,温热拭润其肠。再用磁石煎汤服之,即收上。磁石须阴阳家用有验者。俗以水 母面 
使惊,而肠亦收之。盖惊则气散,恐反致他证,戒之。 
若胞衣破而不得分娩者,用保生无忧散以固其血,自然生息。如血已耗损,用八珍汤料一斤,益母草半 
斤,水数碗,煎熟不时饮之,亦有得生者。 
大抵难产多患于安逸富贵之家。治法虽云胎前清气,产后补血,不可专执。若脾胃不实,气血不充,宜预 
调补。如因难产,或大寒时,急以大油纸捻,徐徐烧断其脐带,虽儿已死,令暖气入腹,多得复生,切不宜用 
刀断之。 
x子死腹中x 
多因惊动太早,或触犯禁忌,或抱腰太重,或胞衣先破,血水先尽而胎干涸故耳。其候∶产母唇舌皆黑者, 
子母俱死;若舌黑或胀闷甚者,其子已死矣。先以平胃散一两,酒水各半煎,却投朴硝半两服。或用硝一两, 
以童便调下,亦妙。 
x胎衣不出x 
有因恶露入衣,胀而不能出;有因元气亏损,而不能送出。其恶露流入衣中者,胀痛,用夺命丹或失笑 
散,以消淤血,缓则不救。其元气不能送者,腹中不胀痛,用保生无忧散一剂,实时而产。 
一妇人,分娩最易,至四十妊娠,下血甚多,产门不开,亦与前汤一剂,又用羌忧散斤许一剂,煎,热饮 
之,以助其血而产。 
一产妇,阴门不闭,发热恶寒,用十全大补加五味子数剂,而寒热悉退。又用补中益气加五味子,数剂 
而敛。若初产肿胀。或 痛而不闭者,当用加味逍遥散。若肿既消而不闭者,当用补中益气汤。切忌寒凉之剂。 
一产妇,失治肿溃不已,形体消瘦,饮食少思,朝寒暮热,自汗盗汗半年矣。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 
以健脾胃,脓水渐少,饮食渐进。用归脾汤以解脾郁,共五十余剂,元气渐复,而疮亦愈矣。 
x产后腹痛x 
产后小腹作痛,俗名儿枕,用失笑散行散之。若恶露已去而仍痛,用四神散调补之;若不应, 
用八珍汤。若痛而恶心,或欲作呕,用六君子汤。若痛而泄泻,用六君子送四神丸。若泄泻痛而或后重,用补 
中益气送四神丸。若胸膈饱胀,或恶食吐酸,或腹痛手不可按,此是饮食所致,当用二陈加白术,山楂以消 
导。若食既消而仍痛,或按之不痛,或更加头疼,烦热作渴,虚寒欲呕等证,此是中气被伤,宜补脾胃 
为主。若发热腹痛,按之痛甚,不恶食,不吞酸,此是淤血停滞,用失笑散以消之。若止是发热头痛,或兼腹 
痛,按之却不痛,此是血虚,用四物加炮姜、参、术以补之。《病机要》云∶胎产之病,从厥阴经论之 
,无犯胃气及上二焦。为之三禁,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发汗者同伤寒下早之症,利 
大便则脉数而已动于脾,利小便则内亡津液,胃中枯燥,制药之法,能不犯三禁,则营卫自和,而寒热止矣。 
如发渴用白虎,气弱用黄 ,血刺痛则用当归,腹中痛则用芍药,宜详察脉证而用之。凡溪先生云∶产后 
当大补气血为先,虽有杂证,从未治之。一切病多是血虚,皆不可发表。 
x医案x 
一产妇,腹痛发热,气口脉大。余以为饮食停滞、不信,乃破血补虚,反寒热头痛,呕吐涎沫。又用降 
火化痰理气,四肢逆冷,泄泻下坠,始信。谓余曰∶何也?余曰∶此脾胃虚之变证也,法当温补。遂用六 
君加炮姜二钱,肉桂、木香一 
钱,四剂诸证悉退。再用补中益气之剂,元气悉复。 
一妇人,产后腹痛后重,去痢无度,形体倦怠,饮食不甘,怀抱久郁,患茧唇,寐而盗汗如雨,竟夜 
不寐,神思消烁。余曰∶气血虚而有热。用当归六黄汤内黄芩、连、柏炒黑,一剂汗顿止,再剂全止。乃用 
归脾汤、八珍散兼服,元气渐复而愈。 
一产妇,小腹疼痛,小便不利,用薏苡仁汤,二剂痛止,更以四物加桃仁、红花,下淤血而愈。大抵 
此证皆因营卫不调,或淤血停滞所致。若脉洪数已有脓,但数微有脓,脉迟紧乃淤血,下之即愈。若腹胀大 
,转侧作水声,或脓从脐出,或从大便出,宜用蜡矾丸、太乙膏及托里药。凡淤血停滞,宜急治之,缓则腐 
化为脓,最难治疗。若流注关节,即患骨疽,失治多为败证。 
x产后血晕并失血x 
产后元气亏损,恶露乘虚上攻,眼花头晕,或心下满闷,神昏口噤,或痰壅盛者,急用失笑散主之。 
若血下多而晕,或神昏烦乱者,大剂芎归汤补之,或芸台子散,或童子小便,有痰加二陈汤。若因劳心力而 
致者,宜补中益气加香附。若因气血虚极,不省人事,用清魂散,继以芎归汤及大补气血之剂。凡产后 
口眼 斜等证,当大补气血为主,而兼以治痰。若脾胃虚而不能固者,用六君子汤。 
x医案x 
一产妇月余矣,因怒两胁胀痛,忽吐血甚多,发热恶寒,胸腹胀满,用八珍加柴胡、丹皮、炮姜而安, 
却用十全大补,仍加炮姜而愈。前症因脾肺气血亏损,而胸腹虚痞,虽投大补,若非姜、桂辛温助其脾肺, 
以行药势,亦无以施其功,而反助其胀耳。 
一产妇,两手麻木,服愈风丹、天麻丸,遍身皆麻,神思倦怠,晡热作渴,自汗盗汗。此气血俱虚也, 
用十全大补加炮姜,数剂诸证悉退。却去炮姜,又数剂而愈。但内热,此血虚也,用逍遥散而痊。 
x产后发痉x 
因去血过多,元气亏极;或外邪相搏,其形牙关紧急,四肢劲强;或腰背反张,肢体抽搐。若有汗而不恶 
寒者,曰柔痉;无汗而恶寒者,曰刚痉。然产后患之,实由亡血过多,筋无所养而致。故伤寒汗下过多,与溃 
疡脓血大泄,多患之,乃败证也。若大补气血,多保无虞。若攻风邪,必死。 
x医案x 
一产妇,牙关紧急,腰背反张,四肢抽搐,两目连札。余以为去血过多,元气亏损,阴火炽盛,用十全 
大补加炮姜,一剂而苏,又数剂而安。 
余在吴江时,定更后,闻喧嚷云∶某家妇忽仆,牙关紧急,已死矣。询云新产妇,余意其劳伤气血而 
发痉也,急用十全大补加附子煎滚,令人抬正其身,一人以手夹正其面,却挖开其口,将药灌之,不咽,药已 
冷,反侧其面出之,仍正其面,复灌以热药,又冷又灌,如此五次,方咽下,随灌以热药,遂苏。 
大凡产后,或病久元气虚弱,见病百端,皆因脾胃亏损,内真寒而外假热,但用六君子或补中益气加炮 
姜,温补脾气,诸症悉退。若四肢畏冷,属阳气虚寒,急加附子。病因多端,当临证制宜,庶无误矣。 
x医案x 
一产妇,粪后下血,诸药不应,饮食少思,肢体倦怠。此中气虚弱,用补中益气加茱萸炒黄连五分,四剂 
顿止。但怔 
忡少寐,寝汗未止,用归脾汤治之而愈。 
一妇人,但怒便血,寒热口苦,或胸胁胀痛,或小腹痞闷。此木乘土,倍用六君子加柴胡、 
山栀而愈,用补中益气、加味逍遥二药,而不复作。 
一妇人,久下血在粪前,属脾胃虚寒,元气下陷,用补中益气加连炒茱萸一钱,数剂稍缓,乃加生茱萸 
五分,数剂而愈。 
一妇人,产后便血,口干饮汤,胸胁膨满,小腹闷坠,内热晡热,饮食不甘,体倦面黄,日晡则赤,洒 
淅恶寒。此脾肺气虚,先用六君加炮姜、木香,诸证渐愈,用补中益气将愈,用归脾汤全愈。后饮食失节, 
劳役兼怒气,发热血崩,夜间热甚,谵语不绝,此热入血室,用加味柴胡,二剂而热退, 
用补中益气而血止,用逍遥、归脾二方,调理而安。 
x大便不通案x 
一产妇,大便八日不通,用通利之药,中脘作痛,饮食甚少。或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乃用蜜导之, 
大便不禁,呃逆不食。余曰∶此脾肾复伤,用六君子加吴茱萸,肉果、骨脂、五味数剂,喜其年壮,不然多 
致不起。 
x产后寒热x 
因气血虚弱,或脾胃亏损,乃不足之证。经云∶阴虚则发热,阳虚则恶寒。若大便不通,尤属气血虚 
弱,切不可用发表降火药。若寸口脉微,名阳气不足,阴气上入于阳中则恶寒,用补中益气汤。尺部脉弱, 
名阴气不足,阳气下陷于阴中则发热,用六味地黄丸。大抵阴不足,阳往从之,则阳内陷而发热;阳不足 
,阴往从之,则阴上入而恶寒。此阴阳不归其分,以致寒热交争,故恶寒而发热也,当用八珍汤。若 
病后四肢发热,或形体倦怠,此元气未复,湿热乘之故耳,宜 
补中益气汤。若肌热大渴引饮,目赤面红,此血虚发热,用当归补血汤。若认为热,则误矣。 
x医案x 
一妇人,产后恶寒发热,用十全大补加炮姜治之而愈。但饮食不甘,肢体倦怠,用补中益气而安。又饮 
食后犯怒,恶寒发热,抽搐切牙,难候其脉,视其面色,青中隐黄,欲按其腹,以手护之,此肝木侮脾土, 
饮食停滞而作,用六君加木香,一剂而安。 
一产妇,恶寒发热,余欲用八珍加炮姜治之,其家知医,以为风寒,小柴胡汤。 
余曰∶寒热不时,乃气血虚。不信,仍服一剂,汗出不止,谵语不绝,烦热作渴,肢体抽搐。余用 
十全大补,二剂益甚,脉洪大,重按如无,仍以前汤加附子,四剂稍缓,数剂而安。 
x产后咳嗽x 
或因阴血耗损,或因肺气亏损,或阴火上炎,或风寒所感,主治之法∶若阴血虚者,用芍、归、熟地、 
参、术。肺气伤者,用四君、芎、归、桔梗。阴火上炎者,六味加参、术。风寒所感者,补中益气加桔梗、 
紫苏。若淤血入肺发喘,急用二味参苏饮,多有得生者,若兼口鼻起黑,或鼻出血,急用前散,亦有得生者。 
然而所患悉因胃气不足,盖胃为五脏之根本,人身之根蒂,胃气一虚,五脏失所,百病生焉。但患者多谓腠理 
不密所致,殊不知肺属辛金,生于己土,亦因土虚不能生金,而腠理不密,外邪所感。其阴火上炎,亦壮 
土金、生肾水以制火为善,若径治其病,则误矣。 
x医案x 
一产妇,咳嗽声重,鼻塞流涕。此风寒所感,用参苏饮一钟,顿愈六七。乃与补中益气加桔梗、茯苓、 
半夏,一剂 
而愈。又与六君加黄 ,以实其腠理而安。 
一产妇,朝吐痰,夜发热,兼之无寐,用清痰降火药,肌体日瘦,饮食日少,前证愈甚。 
余曰,早间吐痰,脾气虚也。夜间发热,肝血虚也。昼夜无寐,脾血耗也。遂用六君子汤、 
加味逍遥散、加味归脾汤,以次补调,不月而痊。 
一产妇,咳嗽痰盛,面赤口干,内热晡热,彻作无时。此阴火上炎,当补脾肾,遂用补中益气, 
六味地黄丸而愈。 
一产妇,咳而腹满,不食涕唾,面肿气逆。此病在胃,关于肺,用异功散而愈。 
x产后疟x 
一产妇,患疟久不愈,百病峰起,其脉或洪大,或微细,或弦紧,或沉伏,难以名状。用六君加炮 
姜二十余剂,脉证稍得。又用参、术煎膏,佐以归脾汤百余剂而瘥。 
x产后痢x 
一产妇,泻痢年余,形体骨立,内热晡热,自汗盗汗,口舌糜烂,日吐痰三碗许,脉洪大,重按全无。 
此命门火衰,脾土虚寒而假热,然痰者乃脾虚不能统摄归原也,用八味丸补火以生土,用补中益气汤兼补肺 
金而脾胃健。 
一妇人,五月患痢,日夜无度,小腹坠痛,发热恶寒。用六君子汤送香连丸,二服渐愈。仍以前汤送 
四神丸,四服痊愈。至七月终,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痛,口舌干燥,饮食无味,大便不实,小便频 
数,洒淅恶寒,凄惨不乐,此肺与脾胃虚寒而阳气不伸也,用升阳益胃汤而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