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食慢爱_酱子-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美的坏约会

  那年初夏我接到一个“天外来客”的电话:“你好,我叫xxx,在youtube看到你的视频,很有趣,你是个特别的女孩,可以见个面吗?我是做艺术经纪的,简单地说,就是把中国画家的作品介绍到海外,帮他们卖个好价钱……”对方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声线浑厚,自信。虽然我和画家毫无关系,出于礼貌,还是答应了这个几分好奇的约会。

  他坐车来接我,一路上说起他的游历。“我在欧洲长大,又到美国待了十五年,然后我来了中国,有十年了,一直和艺术家打交道,对,在我看来,你也是艺术家。”他的嬉皮中有傲慢,傲慢中又有恭维,打量我,像审视一件未知的作品。可是在这个大混混面前,我有些羞怯,尤其在他猜测我是否与想象中开放时,我不知道要证明点什么,还是反驳。

  然后我们到了798,他带我参观不同的画廊,说实在的,我不懂那些艺术流派,也看不出好坏,当我试图评价时,他目光中又有不屑。我明白,他约会的用意并非给我上艺术欣赏课,只是想快些切入主题。于是,他把我带到了一间小酒吧。他要了两杯白葡萄酒,在小圆桌旁的椅子上伸展着他的身体,“味道很好,你知道这是哪年的葡萄酒吗?”我摇头。“你平时不喝葡萄酒?”“喝啤酒更多些。”他皱了皱眉头,好像我浪费了一杯好酒。

  终于,他要谈谈中国男人和外国男人的区别,他想从我嘴里听到赞美。我却故意地不配合,大谈德国老头的好色,法国小伙的假浪漫,“他们装作很喜欢你,但只是想上床,分别时假惺惺地留你的电话,一步三回头,但转眼就把你忘了。”“哦。你是个传统的中国女孩。那你为什么写日记,记录那些事?”“我喜欢观察不同的人,研究男人是很有乐趣的事,尤其把他们气急败坏的东西写出来。”他再次皱眉头,“你真不觉得老外更棒一些吗?”“你是说像这样约会,看画展,喝葡萄酒?”他噎在那里,没兴趣再要一杯。

  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放弃上床的念头。从酒吧出来,夕阳西下。他说:“你可以去我家里坐坐,所有布置都是我亲手设计的,墙的颜色很漂亮,床也很舒服。”我哈哈一笑。“你是不是忘记问我有没有男朋友了,我约了他吃晚饭,不能去你家了。”然后,我仿佛看见有丝白烟从他头顶冒出来,在他泡妞的套路里,一切都顺理成章,而且自认为魅力不可挡,关键时候竟然被拒绝了。

  “你确定要走?”“嗯。”他立刻懊恼地报复:“你长得真瘦小,穿衣服也没有特点,你不像一个艺术家。”“真的让你好失望,你不试着把我一手拎起来吗?大叔叔。”我调侃着,“其实也不用难过了,晚上你还可以去参加派对,去泡更多姑娘。”他把我抱起,放下。孤独的大骆驼一样走开。我想,我是坏透了,在一场需要完美表演的约会里,当了讨厌鬼。

  不为做爱的旅行

  “我有个朋友,好多年没谈恋爱了,最近相亲找了特别奇怪的男人,两人一起去三亚,睡大床房,居然没亲嘴!”女友很不解地说起八卦。“你意思是他可能是gay?”“他的朋友说他很传统,我怎么就不太相信呢?”

  在女人的情爱程序里,如果和一个男人去旅行,就意味着“允许”性事发生。她的旅行包里除了性感内衣,还会悄悄塞进避孕套。可万事俱备,东风不来时,她便怀疑人生了:难道他对我没有兴趣?还是他那方面有问题?仿佛脱光了站在一个男人面前,他如狼似虎是尊重,无动于衷是伤害。

  可是在男人的程序里,这事却复杂很多。我也说一个特别奇怪的男人吧。去年的时候,一个喜欢他的女孩要和他一起去旅行,他提前一礼拜就兴致勃勃地做各种准备,制定旅行路线,订机票,订酒店,旺季的鼓浪屿,几乎很难订到房间,他还是四处托人安排。他寻觅好了特色美食和观光地点,想象着几天充实的度假生活。我们都以为要成全一段真爱了。结果大大出乎意料,因为他订了两个房间,女孩和他吵了一架,第二天扔下他飞回北京。

  “喂,你这是故意的吧,为什么要这样做。”“旅行就是旅行,我是个正经男人,不想用这种方式占女孩子便宜。”“可她明明就想和你发生点什么啊,你太不给面子了。”他坚持认为,即使再喜欢的女孩,也要遵守他传统的程序。于是他一个人憋屈地喝咖啡,叹美食,无所事事度完了五天假。

  女人经常认为男人在性速度上是快的,但不知道他们一旦启动感情这个程序,却会拖长战线。他想考察你在特定环境下的表现,以判断真实的你。如果单纯为了性,他可以抵达酒店放下行李就和你热辣缠绵,两天两夜不出房门,饿了叫餐,累了看电视,睡醒又战,把旅行变成免打扰的性爱集中营。相反,如果要发展一段感情,他会把旅行看作前戏,细细品味在风景中流动的情爱,像做一道大餐那样,不愿囫囵吞枣。

  “我们认识后第一次住酒店,连续两个晚上,他只是抱着我亲吻,直到把我的嘴亲得像香肠。我有点不耐烦,因为对于有性经验的人来说,这样的行为很幼稚。可他说,亲吻很美好,让他不舍得。就是这么奇怪的理由,我们最后结婚了。”

  嗯,我也想起大学时的旅行,我们白天在亚龙湾潜水,在天涯海角看大象,到了晚上,我只想待在酒店里,他却坚持要去沙滩散步,为此闹得伤心。我以为第二天就该分道扬镳了,回来却正式恋爱了。

  也许你会发现,男人旅行时喜欢拍风光照,镜头里没有人出现的大自然,而女人往往喜欢到此一游的留影。“你说男人花了几千块陪你去旅行却不做什么,是为什么啊?”“难道你非要以身相报才觉得对得起他的钱?”女人俗气起来,就像伪旅游爱好者。

  空气形人

  《失恋33天》上映时,网友演绎出多种版本。但这个版本你听过吗?“第1天,打电话;第2天,打电话……第10天,约见面,被放鸽子;第11天,打电话;第12天,打电话……第20天,约见面,被放鸽子……第21天,打电话;第22天,打电话……第30天,约见面,被放鸽子;第31天,没有电话;第32天,没有电话;第33天,查无此人。”

  女孩跟我讲她的经历,我怀疑她在与时俱进地写剧本。因为除了幻觉,很难相信真有笨到这份上的女孩,和一个不知道长得是牛头还是马面的陌生男子天天煲电话粥,连栽几次跟头还不懂醒悟。她问:“他是不是骗子啊?他每天打电话叫我起床,晚上给我打三四个小时电话,我们已经有了一百多小时通话记录,他却消失了。”

  如果是写剧本,我倒有兴趣编排这个男人的身份。比如他可能是一个快递员,偶然发现你是单身女子,那天看见你穿着睡衣惺忪着眼开门的性感样子,产生了和你电话恋爱的兴趣。于是收工后无聊的夜晚,他假扮成写字楼上班的白领,和你倾谈在这个城市的生活。他问你今天吃了什么,并说起最近和同事的聚餐,会和你聊电影院新上的片子,虽然只是他路过时看见了海报,他也喜欢听你絮絮叨叨地说买了什么颜色指甲油,哪个闺蜜被男上司骚扰了。慢慢地,你对这个定时出现的“声音”产生强烈的好奇。

  第一次见面,约到了他住所附近,他问你开什么车去?让你到街区拐角就打电话给他。“到哪了?”“快到了。”“你出来吧,我调个头。”接着电话就挂断了。再打就是关机。你在那片看似高档的公寓区转悠了半天都没见到他描述的身影。你为是否见光死而沮丧,到了晚上却又接到他的电话。他找了个手机没电的借口,作为赔罪要约你下周看一场电影。

  他以匿名快递的方式,上门给你送去了电影票。你签收时,他正好有半分钟时间打量你,这个女孩子在憧憬爱情时,有什么微妙变化呢,面色是否红润一些了,早晨叫起床时还撒娇得像只懒猫咪。当然,第二次约会的电影院里,你是在一个空荡荡的座位旁看完整部电影的。你生气到要咆哮,回家后却又在电话里听到他温柔的解释。

  这个空气形人十天后答应了第三次约会。从此没再打电话来。可是他没有真正消失,经常接送快递的那家公司,有个面熟的男子,他每次上门以最简短的对话完成工作。他可以看到失恋后的你,而你不知道他就是“他”。

  我把结合她故事的“剧本”讲给了她听,问她:“是不是这样就感觉好多了,他喜欢你,并且依然在你的生活里,只是有一个‘真实’之外的身份,说不定情人节时,你会收到一束玫瑰花呢?”

  “可我是大龄剩女啊!怎么能虚无缥缈地等下去。”“那么真的找不到那位白领的话,你不妨和快递员恋爱啊。”

  恰同学不少年

  有一种人每离开一个地方,就以离心力加速地飞脱。比如我,大学毕业典礼都没参加,迫不及待地自奔前程,再没回去校园看一眼。这样决绝,以至在十年后收到同学会邀请时,像被通缉一般忐忑不已:那么大一个记忆断层,如何引渡回去?

  看着通讯录上的名字和标注的下落,也会好奇那些渐已模糊的面孔,今天变成了什么样子。曾经青涩的情侣,后来终成眷属了吗?他们那时甜蜜得糖人儿似的。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后来改良成平庸的中年了吗?犹记某些激昂演讲辩论的场景。那位钢琴过了十级的男同学跑到美国去了,竟还回来参加聚会。那位比我还游离的女同学,拒绝了多方呼叫,继续保持隐身状态。

  这是一场成果展吧。最终也没现身的我,默默想象。经验人士说:“大家都是怀着奸情的心去的,但是去了发现主要是颠覆你正确价值观类似演戏般的攀比。”想当年自己太另类了,只顾着玩文学少女的行为艺术,要么剃了光头穿个旗袍在校道上招摇,要么顶着爆炸头假发穿松糕鞋在夜里出没,四年下来,都没和同班男生谈过恋爱。所以,就算想有暧昧发生,也找不到对口的男同学啊。

  关于再续前缘的实践,我知道的失败案例居多。去年我一朋友,在同学会前两个月就开始激动了,每天分享班花的旧照片,她眉如月牙唇似樱桃,清纯中透聪颖,温婉中显大气,而且只与他一人心有灵犀,“那时我年纪尚小,不懂追女孩,但知道她肯定不安分于一方水土”。预告做了那么多,我们都不禁怂恿他成全好事。聚会回来,他口气淡了,班花远嫁南洋作商妇,安逸而不出奇,再无同路人的感觉。“她的幼女眉眼中还有几分她过去的样子。”如此一句寄情了却。

  时过境迁的留白,好过执著地补个回马枪。因为年少时的情谊珍贵,一旦落实到肉体上,反而轻浮了。两者的区别在女人的讲述中尤为明显。一个女人说:“我喜欢的那个男同学,提前半天约了我见面,我们在以前的教室拍照,在刻过字的树下找影子,同学会结束后,他陪我回酒店,就住在隔壁房间,一夜无扰,却很温馨。”另一个女人说:“他知道我暗恋过他,聚会那晚后半夜,他连续来敲我的房门,最后只有开门。我不喜欢一夜情,性不是问题,是情的那部分。后来再没联系他,他以为我记恨,跟我道歉,我说忘了吧,就当二十年没见的老同学以特殊的方式叙旧。”
txt小_说天堂



第4章 约会性不性(2)


  大家都回不去了,只是还会闪闪烁烁试探一下在别人心中的位置。有虚荣有攀比,有感情也有利益。女同学当然并非都是小白兔,碰上混得特别风光的男同学,也有争相示好调情的,证明自己仍是风姿绰约的美人之余,顺便弄点现实好处,而男同学重温着昔日情怀,精明地计算得失。这时白衣飘飘总算和世间百相接上轨了。

  还记得我吗

  穿风衣的女钢琴家在一栋别墅的栅栏外,偷窥一男一女热吻,男人是她共同生活了十五年的丈夫。这时,身后另一个男人拍了她肩膀:“你不认得我了吗?但是我还记得你。”她一下想不起来。他叫了她幼时的名字,掏出名片给她看。“我们小时候就认识了。”这个戏剧化的序曲,让女钢琴家产生了切断与外界所有联系的冲动。以最快速度变卖公寓,离开丈夫,把钱寄存在小时候就认识的“他”那里,出走,旅行,不断变换行装,与陌生人做爱……

  法国文艺片的好处是,能把发生在中国撕破脸皮骂街俗不可耐的抓小三,演绎成牛气冲天的自我追求和浪漫。哪怕是“还记得我吗”的开场白,也能成为蝴蝶效应。同样的事发生在我身上,却是叙旧拉黑。

  比如突然冒出来的高中隔壁班男生,报上名字,我一脸惘然,发来照片,我仍失忆:“帅是很帅,可我不记得你了。”他提醒:“在教学楼下小抄报前,我见过你,你很勤奋地拿着小本子摘抄东西,我和你说了一句话。”我摇头:说了什么?他再提醒:“你经常来男生宿舍,也应该见过我,以前跟你关系很铁的,一个踢足球的,一个田径很厉害的,还和我聊起你。”我又摇头:他们是谁?

  当然他不是骗子,他提到的场景我都有印象,只是人物模糊不清。我想,也许女人的记忆更情绪化,一生迷恋爱情的她,记住所爱过男人的每个细节,对没动过心的男人,过目即忘。而男人,他的记忆是影像式和事件式的,你出现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做过什么事情,如果当时引起过他的注意,便储存进大脑了,尽管和感情无关。

  比较好玩的是,我有次对暗恋的男人说:“我们认识八年了,你那时中午都不好好吃饭,只吃一杯泡面。”他说:“不,我们认识超过十年了,我第一次见到你,是在酒吧,你点着蜡烛看书,我过去和你打了招呼。”是吗?我搜索着烛光少女时代每个留下印象的人,完全没有他,连模糊的都没有。要是当时打动了我,暗恋的年份能提早好几年呢,成为恋人也不定。而不至于“认识”他时,他已是有女朋友的人。

  我没告诉他的是,在他认识我那一年,我认识了他的女朋友。在报社实习,某天新分配来一位女记者,她比一般人挺拔的身姿和透着冷酷的短发,瞬间拿下了所有人的感觉分。而那时他还不知道在哪里呢。我记得你上世纪的女朋友,你记得上世纪的我,多少年才完成了填字游戏的空白。

  但这比不上我一位摇滚女友的传奇,她谈了无数恋爱,最后放下屠刀,立地嫁人。婚后老公说:“其实你十几岁时,我就认识你了,在一个圈子里见过好几回,你和乐手谈恋爱,还没开始玩朋克,头发还是黑的。”“真的吗?但我不记得你啊。”这是讽刺他有多么不起眼,还是说明恋爱中的女人自动忽略了其他人。她定了定神,告诉我们:这样也好啊,小时候就认识了,熟人熟婚。

  未完成情结

  在头疼呕吐的一天,收到只见过一面的男人私信。他说,“你在哪里?我来陪陪你。”他不是英雄,我不是美人,如果不是出现生病这样的薄弱环节,也不会有什么联系借口的。可想想他的前科,我谢绝了。

  怎么样的前科呢?他是传说中最善良的男人。快四十了,没有结婚,没谈恋爱。他不是没钱,而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那次见他,是在大龄女友邀约的饭局上,被叫来买单的。他穿着极为朴素,不修边幅,对女人的话题,虽感无聊,还是尽其八卦能事。饭罢,我们要作散,女友对他说:“最近手头很紧,机房服务器保管费和项目研发费都支付不起了,你先借我一万。”他二话不说,就去atm机上取了一万,不要借条,不约定归还日期。转身消失在雨中。

  也许你以为这位女友有尚好的姿色,或其他什么差使男人的资本。恰恰相反,她在创业中蹉跎年华,身材也走样到只见“游泳圈”,最不济时,他把房子借给她住,为了避免以身相报,他一个人在外面流浪了很多天。他就是这样高尚到感动中国的人。对人无所求,对女人无所图,却总在朋友困难的时候,热诚地出现,提供简单有效的帮助,然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们见了太多现实的男人,对他的“反常”人格真有点不适应。他像程序员找bug一样寻找可以奉献爱心的机会,并乐在其中。“这样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我是说,他似乎完全为精神需求活着。”“做好人也会上瘾的吧。他表达过一种人生态度,说钱花在自己身上意义不大,宁可分配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然而最诡异的一点,是他拒绝爱情。在他二十几岁时,有过谈婚论嫁的对象,那时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要负担两个未成年的妹妹读书和生活费用,他觉得自己不能给到爱人足够幸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