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精彩自己决定-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碰当到不如意的事,他就先想它的好处在哪里,他说:「你可以说这是阿Q,但起码是有所帮助。」同样的,成功时,就不要太得意嘛!先想想,在这一片得意中,陷阱在什么地方,不可能没有陷阱,任何成功里面一定有陷阱。    
      三十岁以前是养成期,是在吸纳东西,要计较的是工作可以让你学到什么,工作的沉重和待遇的微薄是次要的考虑。三十岁到四十岁,从基层升到中级干部是必然的事情,靠努力、资历与经验,每个人都有机会。    
      高层的世界比较像海洋,波涛汹涌,斗争也多。    
      不做大事,做自己喜欢、合适的事。人事的复杂总是存在于任何组织,只要有人就有事,所以叫「人事」。你要接受它,这就是人性的一部分。人在高处,一定有人会打击你,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总之,这是任何人都会碰到的事情,也是一种必然。尽你的本领,能够应付得了人事的纠纷,那就周旋;应付不过,就知道自己不能应付,起码不必激动。    
      每个人最终要面对的,都是自己的问题。很多感动的东西是隐藏在小说里面,一个好的小说也许是几十万字,从里面浓缩经验、体会出来。这跟你阅读散文、某人的心得经验比较,后者是方便多了。    
      乐意参考别人的经验,详细阅读别人的见解,并对自己的人生有基本的了解,这是一个很好的态度。    
      阅读,可以提升自己。    
      人生若有缺憾,是因为不能更从容的、以更长的时间来沉淀。    
      沉淀了很久的东西,阅读起来方便,但自己是不是能有很大的体会,就不见得了。    
      网络的改变,让我们不再只看待地球是唯一的空间,不再只看待真实空间是唯一的空间。时空看法的改变,一定会导致我们对人生、生命,以及对世界哲学性思考的改变。    
      未来会怎么改变,没有人知道,但肯定的是,一定会改变。    
      过去,人文是与科技相对立的,将来则不一定。人文的部分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教育必定也会跟着产生改变。    
      时代的变化很快,以后的编辑谈的是外语能力、网络、多媒体、美学素养以及对音乐和影像的感觉。    
      其实,每个人在职场上,都有着一套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够坚持自己的理念,做自己喜欢的事,又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等待,也是一种行动。在等待的同时,更要明白,等待的目的是什么?    
      郝明义在等待再一次的出发,而他每一次的出发,也都令人惊艳且期待。    
         
    


充满活力至情至性的 林怀民

      至情至性的 林怀民    
      「如果,现在,我眼前出现一道彩虹,不用去伸手,就能成真,多好!」--林怀民    
      一九七三年,林怀民创办「云门」,前行政院院长萧万长称他是台湾的「国宝」,云门是华人世界至今唯一长期活跃在国际舞台的现代舞团。    
      《纽约时报》首席舞评家安娜‧;辛吉珂夫赞许:「林怀民辉煌成功地融合东西舞蹈技巧与剧场观念。」《柏林晨报》认为他是「亚洲最重要的编舞家」。一九九九年,他更因「倾倒众生,又充满中国气质的现代舞,振兴台湾舞台艺术」,获颁有「亚洲诺贝尔奖」之称的「麦格塞塞奖」。    
      艺术家的生涯,究竟是宿命?还是恩宠?    
      取名怀民,「爸爸认为我就是要服务人群」,父亲对林怀民的期望,不仅是长子的期望,还有天地的责任。    
      出身新港书香世家的林怀民,曾祖父林维朝是前清秀才,父亲林金生,历任交通部长、内政部长、考试院副院长,早年林家在嘉义是「喊水会结冻」的望族。    
      在那个根本没有「跳舞」这个行业的年代,林怀民的选择,让身居高官的父亲,总是默默地接受。    
      「父亲一直认为我们家要有一个律师、一个医师」,大学填志愿时,林父帮他填上了政大法律系。    
      没想到才经过一个暑假,林怀民便暗地里转到新闻系,父亲自动到学校,拜托老师照顾他。但,他怎么也没料到,后来,他竟会走上跳舞这个行业……他一直是家里的反动分子,初三时偷偷写小说,妹妹就会去告密。    
      五岁时,一出俄国芭蕾舞剧「红菱艳」,林怀民可以整出合节合拍地乱跳。家中阳台变成他最佳的舞台,他会搬好椅子,叫祖母、叔叔、姑姑一起来看。跳舞,对林怀民来说,似乎是得心应手。他说自己是一个东张西望、颠倒梦想的人。    
      大学学的是新闻,但出国后的林怀民,却又舍弃新闻,转到著名的爱荷华写作班,想当作家。只是一翻开他的行囊,竟又悄然发现,还挟带了一双舞鞋。    
      林怀民的才气,让他跳出与众不同的舞步,回国后,他可以一边在政大新闻系教书,一边又在文化大学舞蹈系教舞。    
      可是这种离经叛道的行径,对孝顺的林怀民来说,一直是心中最大的遗憾。    
      像云门这样的艺术产业,几乎是林怀民一步步地看着它成长,一点也马虎不得。即使,今天云门已成立近三十年,林怀民仍得亲自带领,很难假手他人。    
      林怀民在二十六岁那一年创立云门舞集,开创台湾现代表演艺术新境界。    
      创作来自累积记忆的无意识层。林怀民深厚的创作力,是云门舞集生生不息的动力泉源。    
      舞作「烟」则是一出抒情之作,反映了近年来他的生活、记忆与心情。    
      「烟」,最初的记忆是林怀民对生死的感受。两年多前,林怀民走在恒河畔,眼见夜雾在河面上升起,河岸的另一边却是一场火葬。丧家一身白色棉衣,被笼罩在焚烧尸体的火光迷烟中,这样的印象留在他的记忆里。    
      随着云门赴外巡演,林怀民在欧洲生活的时间比较长,「烟」也因而加入新的元素。    
      繁花落尽也投射成为「烟」剧里梦境与真实交织的情境。林怀民曾在长达一个半月的欧洲之行时,每天都见到到处生长的白花与高大的板栗树。    
      他在花开时分抵达欧洲,却又在群花雕落时离去。那样的场景让林怀民想到,马奎斯在小说《百年孤寂》中,描写家族的大家长逝世时,花似雨若雪般坠落,送葬行列甚至必须要在落花中开出一条路。    
      记忆不一定真实,无从捉摸的暧昧,即是「烟」要表达的美感。但那种美好,美得带着一些的感伤。    
      林怀民描述「烟」的最后场景,像是站在欧洲石板路上慢慢走,时光累积的痕迹下,就这样走着,树飘落下许许多多的花,因为,树也会想起他的春天。    
      这让人听见「烟」剧里的浪漫和感伤。    
      除了唯美,「烟」剧里更隐约透露出林怀民对台湾社会和人民的鼓励。一般音乐无法融合的美、抒情和强烈,林怀民为「烟」选用了许尼特克(AlfredSchnittke)的乐曲,却能把彼此融合得很美。    
      「他的作品很强烈,也很抒情。」找「烟」的音乐时,林怀民发现许尼特克是个生命能量很强,也很有趣的作曲家。    
      许尼特克是住在前苏联的德国裔犹太人,他的创作丰富,却不见容于当时的政权,所有作品和演奏活动都在地下进行、流传。    
      愈是被箝制,愈需要艺术。    
      创立于一九七三年的云门舞集,正好碰上台湾要摆脱贫穷、改善社会品质和文化环境的时代。    
      云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林怀民曾经形容,「草创云门的时代,是个热情的年代,简陋不妨碍年轻人尝试,生活的贫瘠也不成为不创作的借口。」    
      艺术家呈现的东西,永远都从社会、生活中吸收、反刍,再重现。    
      对观众而言,不只是艺术的欣赏,也像照镜子一样,从对映、冲击、检讨、提醒来认知这样的东西。    
      至情至性的林怀民,带领着台湾走入文化艺术的圣地,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纯真、美善的追求。    
      他说自己是一个献曝的野人,一厢情愿草创云门,像每种行业的人一样,接受份内的苦难与喜悦。    
      他认为,大陆有很泼辣的生命力,而我们却没有。    
      他不能忍受在编舞时,家里有一个人一直在跟他唠叨。中产阶级所代表的那一切,刚好就是创作最大的敌人。    
      没办法在形式里被感动,就一定要从生活里面去寻找。    
      他到印度去,马上想起生命;到中国大陆西北去,看到那个穷,想到人活着的那个处境。后来,去爪哇、峇里岛,开始对我们的文化有所反省。    
      人在那里生活累积下来的厚度。其实,在生命里面,林怀民一直希望出现个意外。    
      生命中没有什么惊奇的事,就像张爱玲的小说,讲职业妇女自食其力很骄傲,家里头每一个钉子都自己买,有时候想想,很无味。    
      林怀民要的人生,就是要一直往前走的。    
      在云门投入二十八个年头岁月,让现年五十五岁的林怀民累积了六十多出成名舞作,也为他换得扬名国际的无数喝采。然而在掌声背后,林怀民却逐渐感受到生命中更深层的寂寞。    
      一趟生命中的印度之旅,如何让他重生?林怀民必须要重新被认识。    
      尽管云门在全世界舞台,耀眼不坠,但是二十八年的岁月,让那个当年被团员称为舞台上的暴君,看到机场、剧场就恨,不停的舞步,剩下的是跟不上的心灵和疲惫的躯体。    
      美好的日子,竟成沧桑。    
      生活的疲惫,让林怀民重新思考生命的进退,他开始想,印度;想,菩提迦耶;想,心灵的家。    
      在父亲去世后,当年父亲口中的「乞丐行业」,变成永远深情的包容。    
      一九九三年,云门舞集首度前往大陆,于北京、上海、深圳演出「薪传」,被北京《舞蹈月刊》誉为「震撼舞界,轰动神州」。    
      云门的「竹梦」固然展现了台湾的文化实力,对照于台湾的现况,更让林怀民忧心。    
      上海是当今世界最有希望的地方,从年轻人走路的自信就看得出来。林怀民到上海去演讲,惊异地发现那里的年轻人眼睛很亮,提问敏锐的问题,这让他想起二十年前的台湾。    
      那时候,云门刚开始,台湾的经济正如今天的上海往上跃窜,年轻人对文化充满渴望。二十年后,林怀民却在领「国家文艺奖」的典礼上,发出沉痛的呼声:「台湾即将出现文化断层危机。」    
      台湾曾经历过富裕,却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文化危机。如果不能支持下去,台湾可能会变成,只有商业文化的天下。政府若没有长远的看法,没有足够的支持,不对年轻人提供艺术的选择,年轻人在找寻的过程中,没有另类的选择,很快就过了这一代人。    
      艺术可贵之处,在于不能复制。作品不会去你要它去的地方,而是受生活的影响,去找出它自由的面貌。    
      台湾的生活、文化,从富饶转为贫穷,艺术的春天又在哪里?    
      也许,台湾需要更多的林怀民,让这块土地,不是,只有政治,还要有,文化。    
    


探索生命拥抱梦想,才能看见未来

        
         
      卷四 探索生命    
      拥抱梦想,才能看见未来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美国总统威尔逊    
      真正的梦想是--我们对人生的一种期望。    
      梦想是--我们期许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我们想拥有的东西。    
      梦想是--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我们要挂在门面上的头衔。    
      梦想是--我们的心境,而不是外在华丽的卷标。    
      梦想是--我们个人发展出来的格局、视野,而不是护照里琳琅满目的戳记。    
      「实践」就是成就梦想最重要的行动力。    
      有了梦想,立即把它写下来,并为它订下可操作的行动策略,只要目标一经确定,就告诉自己,「永不放弃、绝不停止」,勇敢面对任何的挫折及挑战。    
      从梦想进入到目标,再从目标切割成计画,要把计画安排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之中,如此才可以实现梦想。    
      有一次听见友人说:「我真想再花六年的时间回到大学去完成学位,可是六年之后我就四十岁了!」    
      仔细想想,如果他不去念这个学位,六年之后,他还是会四十岁。    
      如果,我们不编织梦想、不设定目标、不订定计画,五年后、十年后,我们又会变成什么模样?    
      其实,成功与挫折都是人生的元素。    
      梦想,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勇敢做梦的人,就是在自己的生命银行里,预先开了许多幸福的帐户。    
      唯有努力把梦想实现的人,才能把这些帐户存满心灵的基金。    
      一心想要实现梦想的人,任谁也挡不住他。除非,是他自己先放弃。一碰到阻碍梦想的石头就投降的人,永远无法实现梦想。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总是会碰到阻碍行进的石头,你必须想办法将它搬开。会挡在通往梦想路上的这些石头,并不是别人设下的路障,而是自我设限的难关。    
      所谓的梦想,并非偶而做梦时才想一想的画面,它是你真心期待一定会实现的念头。阻碍梦想第一颗最大的石头就是:不相信梦想。    
      如果一开始就抱着「不可能吧!」、「我哪有那么好的运气?」、「我恐怕是痴心妄想吧!」这些负面的想法,等于还没正式踏上梦想之路,就将自己三振出局。    
      什么惊天动地的困难,其实,都只是存在于自己内心种种自我的否定罢了。    
      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除非你自己,否则没有人能真正为难你。拥有梦想的人,会比没有梦想的人,更加坚强、更加勇敢、也更有力量。    
      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可能会碰到挫折。但一心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的人,根本没有时间为挫折而难过。他们只会愈挫愈勇,从挫折中找到有益的经验,增加实现梦想的力量。    
      莱特兄弟为了实现飞行的梦想,不但冒着生命危险试飞,还要忍受世人的讪笑,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在一九○三年才总算试飞成功。    
      当红歌手张惠妹未成名之前,参加「五灯奖」的歌唱比赛,在夺得「五度五关」之前却被封杀,她没有气馁,之后卷土重来,才一举成名。    
      实现梦想的过程,看来虽然十分艰辛,但身处其中的人,总是能自得其乐。不断做理化实验的居礼夫人,和不停研究程序的比尔盖兹,都是从苦中熬出来的世界名人。    
      在我们身旁,有很多可敬又可爱的市井人物,为了成为面包师傅,必须从清晨五点忙到晚上十二点的年轻人;为了想成为白领菁英,必须从苦读英文开始用功的上班族,他们都是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不懈的勇者。    
      梦想,是一个人的光环,让人见到他用心实现梦想的努力时,不得不以尊敬的态度和他共同期许,祝福他美梦成真。    
      我们终将发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没有阻碍的石头。只不过有一些罣碍幻影,曾经出现在自己的心上。此时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自己动手搬开它。    
      在各个领域有所成就的成功者,都是伟大的梦想家,他们在冬天的火堆中,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任由梦想悄然消失,有些人则细心培育与维护,直到它安然的度过困境,带来阳光和光明,而值得庆贺的是,阳光和光明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诚意相信梦想一定会实现,并且努力付出的人身上。    
      有很多人会说:「噢,我有我的梦想。」但这些所谓的梦想,都是突发奇想、即兴的、暂时的念头而已。就像我们在晚上看到夜空中的流星时,随意许下的愿望。这些愿望或许只是个念头、好主意、白日梦,但是这些白日梦,也有可能在真实人生中实现。    
      抓住机会,敢于筑梦,才能让梦想成真。主播廖筱君原本应该留在家族公司工作,做个听命于父母安排的乖乖女,一次意外机会的出现,让她不顾家人反对,开始新闻事业的筑梦生涯。    
      她全力以赴,所创造出来的事业成就,连家人与朋友都惊讶她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