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183-从复读走进北大清华-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抓住“宗”,给学生开宗而明义,就可引导学生走上健康之路。(这个班的班长在美国完成学业后已回国发展。)    
    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孩子也懂得爱。当然,他们不必为我搬砖垒墙,但他们在我为他们全力付出的时候,悄悄地为我的孩子补上拉下的功课,教给她学习方法,跟她聊天谈心,直到今天,我的孩子还和许多大哥哥大姐姐保持着联系;看到我住的房子潮湿得可以爬出蚯蚓了,他们在贺年卡上写下了他们的祝愿:祝老师明年分到新房!一位远去欧洲求学的女孩,临行前恋恋不舍,说她忘不了在人大附中的三年,这三年对她一生的事业至关重大,她真诚地说:“老师,不管我走到什么地方,只要您需要,一声呼唤,我一定会到您身边。”我流着幸福的热泪送走了她,如今,这位当年的小才女早已博士毕业,事业有成。    
    回忆中,一届届学生笑嘻嘻地从我眼前走过,招着手,呼唤着我,一种幸福感充盈着我的全身,我爱他们!    
    在欣慰的同时,我也看到在市场经济代替了计划经济的今天,在充满了尔虞我诈的商品社会里,提倡正面教育,提倡真、善、美也阻力重重。有些孩子的家长、朋友为让孩子适应复杂社会,不停地向学生传授着种种生存之道、发财之道、升官之道,八面来风都吹向了尚未定型的孩子,教师怎么办?古人云“君子不可欺之以方”,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君子不好当。君子方正,而因其方正,襟怀坦荡;因其方正,坦率耿直;因其方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因其方正,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所以常被人“欺之以方”!而方正过了线,为迂腐,君不见,古代小说戏曲中的酸秀才,大多不坏,却是市井笑料,骗子玩物。那我们还要不要培养方正的君子?我以为学校只是教育的战场之一,学生接受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有意或无意的教育,你挡不住八面来风;但学校毕竟是教育的主战场,而老师则是教育战线的主力军,像培育树苗,教师是园丁,他必须科学浇水施肥,精心照料,让树苗挺拔茁壮成长,其挺拔,即为正,受八面来风影响,却绝不会被八面来风撼动。一棵成材后的参天大树,它虽有无数的旁逸斜枝,却都生长在笔直的主干之上,千姿百态而不离其本;我们培养谦谦君子,也同理,其良好的素质,高尚的品德是他们一生立身的根本!而且培养其“正”并不代表不培养其“变”。何况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里,他们正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唯其正,才能抵御各种歪风邪气,同时教其“变”,则会学会为人处事,会学会灵活机动,会懂得战略策略,会走好其人生之路。    
    对这个问题,我也曾有个思考过程。人们常说:“班如其师。”意思是说,一个班级的班风气质极像其班主任的作风气质,有其班主任的性格,所有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有这种体会。记得我在带1991届(入学)学生时,政教处一位老师对我说:“你们班的学生太老实了,干了好事也不言声,要是人家别的班,早跑来汇报了。”是啊,老实巴交的班主任,带出了老实巴交、实干傻干的班;是啊,我们打扫花园,我们会后收拾大会议室,暖气跑水我们搬砖铺路,我们为全校文艺汇演搬架搭台,顾不上吃饭……学校有什么活都爱点我们班的将,用着方便,又得心应手啊!但是年终评奖时,我被年级老师推选为优秀班主任,而优秀班集体却没有我们班的份!当时,我真是怒火万丈,但也开始反思,我特别特别担心的是,我反复问自己的是,我会不会害了这些孩子啊?我太强调老实做人,诚实做人,不图名利,孩子们到社会上会不会吃亏?思考的结果是,还要坚守“宗”,也要与时俱进。我现在也懂得了让孩子们除了学会做人以外,还要学会推销自己。其实中国古人早就懂得这一点,《毛遂自荐》的故事不是已告诉我们,芒刺的锋芒须让它“得处囊中”才能显露出来呀。毛遂自荐推销自己,给自己争得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他的事业获得了很大成功。这是收入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古文。类似文章还有很多,各学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都在传授着做人的方方面面,这一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而如今,竞争激烈的商品社会逼使我们把“润物细无声”的绵绵春雨变成倾泻而下的阵阵急雨,从“无声”到“有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无声”正是“有声”之前的准备,不可或缺,古代一个毛遂的个案发展成现代千千万万个毛遂积极推荐自己。


班主任老师的学生情结一个班主任的学生情结(5)

    我想,我不必杞人忧天,我的孩子们虽然受了点打击,但像这样的甚至比这大得多的打击,他们将来的人生路上不知还要遇到多少,让他们提前体验一下吧。中国有句老话是“老实人吃亏”,但中国还有句老话是“老实人常在”,为了他们今后的路走得好,走得正,我还是要君子“教之以方”,我还是要为他们的善言善行而骄傲!    
    从2002年起,我开始接手复读班工作,至今已连续四年担任理科(1)班班主任。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我不愿称他们为失败者,虽然复读似乎就已经意味着失败;我说他们是一群高分高考失利者。他们的特殊点在于他们都可以上很不错的本科大学,但他们志存高远,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他们有胆识,但毕竟在他们还不算长的人生路上首次遇到了一次大的坎坷,有些沮丧,有点痛苦是难免的。我的任务就是带领他们排解压力,振奋起来,实现理想。我为这四届学生付出了很多,已毕业的前三届中已有25人进入北大、清华,其余绝大多数也如愿以偿地进入了自己向往的名校,他们理想的实现就是对我付出的最好回报。    
    接手复读班是在2002年,这时的我不再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不是沉稳老练的壮年人,而是年近花甲的老人了。一场大病后,已在家休养了两年,懒散无聊又有些虚弱的我,一见到学生,就像打了一针兴奋剂,精神立刻振作起来,人生也不再灰暗。说老实话,我和他们都是在人生路上才刚遭受到重大打击的:在复读还未成风的当时,他们不仅要忍受高考失败的巨大痛苦,还要面对那些应届和低年级学生的指指点点和窃窃私语:“他们是高四的,哈,高四!”听到这讥讽的声音,他们头都不敢抬,他们毕竟是一直成绩出色,一直在赞美声中长大的高分生啊!而我,刚从恶性肿瘤的魔爪下逃脱出来,前途未卜,心中惶惶,人生到了最低点。灰暗的老师站在灰暗的学生面前,就发生了奇异的化学反应:一张张年轻的脸,那热切期待的眼神使我的心中油然升腾起一种使命感!几十年的教师生涯已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我精神抖擞,几乎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从早上7点多上早自习,到晚上9点多下晚自习,我们摸爬滚打在一起,喜怒哀乐在一起,孩子们的脸上很快有了笑容,不再为失败而沮丧,不再为讥讽而羞愧。他们生机勃勃,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他们朗朗的笑声、热烈的争辩声在楼道里回响,他们次次大小考试成绩与本校前三个实验班的成绩打着擦边球,他们的优秀吸引了校本部高三师生惊奇、赞许的目光,在学校领导和高三老师的大力支持下,这届学生取得了8人考上北大、清华的优异成绩。而发生在我身上的奇迹则是一年的没日没夜的辛勤耕耘不但没有拖垮我,反而使我焕发了青春,使我的身体结实起来,亲友同事感到不可思议,他们或问我吃了什么灵丹妙药,或干脆问我大夫是否诊断错了,我得的根本不是恶性肿瘤。其实,报纸、电视广告上宣传的各种所谓治癌良药我没吃过一种,我的秘方就是学生的笑脸,就是充实的生活,就是成功的满足感!    
    转眼间,我已送走了三届学生,每一届只有短短的八个月时间,我没想到这短短的几个月记忆让我那么难忘。几位住校女孩子在那么紧张的备考阶段共同为我绣了一个坐垫,我舍不得用,珍藏起来,但她们几个调皮的合影,我却摆在案头,她们都在对着我笑,工作累了,看看她们,立刻就来了精神。我想让他们为学弟、学妹们讲讲复读的体会和经验教训,一个电话,他们就会认真准备,如约按时到校,耐心细致地讲呀,答呀,讨论呀,不知不觉就是三四个小时而毫无怨言。我在协和医院住院时,他们成群结伙去探望,看着他们送来的鲜花,听着他们关切的询问和祝福,我无比欣慰;而当他们离去后,大夫、护士们纷纷夸奖他们不愧是人大附中的学生,个个都那么有教养时,我真是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    
    这两天,时时有一份感动在我心里涌动着。    
    3月23日(周四)下午,我下班刚到家,忽然收到一封短信:“齐老师您好,我是李漪,您身体还好吧?我们很想您,所以我和李博悦打算明天下午去看您,您有时间么?”李漪是我上届的学生,现在在北京大学学经济,她短信中提到的李博悦正在清华大学学数学。第二天下午两点多,她们来到了我的办公室。李博悦拿出一袋奶油夹心蛋糕递给我,告诉我这是她们公认的清华大学食堂里最好吃的食品,然后就急切地反复问我的身体状况。我再三说我很好,她们却似乎仍不太放心。李漪说她前两天做了个梦,梦见了我,她非常担心,就给同学们打电话打听我的近况,但心中还是不踏实,决定亲自来看看。尝着她们带来的香甜的蛋糕,听着她们娓娓的诉说,看着她们关切的眼神,一股暖流流入我的心田:儿女能做到这样么?我是知道北大、清华学子们的学业是多么紧张的:很多母亲都有过儿女推托太忙而忽略自己的经历和辛酸,而我走进了学生的梦!一切的辛苦和付出化作了甜蜜的幸福感。    
    请问三百六十行的朋友们,你们谁能享受到我们教师享受到的这种幸福?我经常对我现在的第四届学生述说着他们的师哥、师姐的故事,他们的成功,他们的挫折,他们的经验,他们的教训……我讲着他们,他们一个个栩栩如生地又回到了我的面前,我为什么那么眷恋他们,惦记他们?难道这就是老师的学生情结?


班主任老师的学生情结一个班主任的学生情结(6)

    当年因家里实在困难,母亲曾想把小弟送人,但孩子一落地,母子一见面,妈妈立刻就舍不得了,这是母亲的儿女情结。小弟留下了,并成为我们最宠爱的小弟。我感觉老师对于学生,就如同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每接一个新班,当名单上的名字变成活灵灵的孩子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立刻就爱上了他们,就离不开他们了,由不得自己地就全力扑在了这个班上,原先什么“年龄大了,有病不能累,得悠着点劲干”等自己想的和亲友的嘱咐就丢到一边去了,这当然应是教师的学生情结。有家长感叹道:“我们都能看出来,您是真的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些孩子,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孩子交给您,我们放心!”当然,我对孩子的爱和付出也得到了最大的回报,这就是孩子们对我的信任,就是我的青春永驻。许多老师见了我都说:“齐老师越干越年轻了,越累身体还越好了,真不像得过那么大病的人。”是啊,请付出你的爱,请奉献出你的余热——这就是青春与健康的药方!    
    人不是活在真空中,我们脚踏实地地活在大地上,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即使学校这块净土,同样也充满了矛盾,即使我把自己完全投入到学生工作中,也回避不了什么评职称、涨工资、评奖级、分房子等等这些所谓俗事;而这所有的俗事,无不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跟对我们的工作评估,跟领导及同事对我们的看法息息相关,也就必然会跟我所最看重的人格、尊严息息相关。这些俗事不可能一点也不牵动我的神经,影响我的情绪,毕竟我只是个俗人啊。而这一切俗事,不管多有本事的领导,也不可能完全摆平,我记得一次分配结束后,一位副校长说:我们只能做到尽可能的公平,但总会有个别老师会受到不够公平的待遇,这难以避免。我记得当时我就想,既然有这个必然的个别,那我就当这个倒霉的个别吧。每当遇上类似的不快,我的灵丹妙药依然是赶走那些对个人得失的斤斤计较,到学生中去,去教他们做人,也要教他们承受痛苦,让他们知道社会的公正是相对的,而不公正却是绝对的,要有面对坎坷的勇气,要乐观对待人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化解了我的苦恼,化解了我的不平,我的心胸豁然开朗。    
    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的,铸造人类的灵魂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教育兴则国兴,教育亡则国亡,可见教育对于国民素质的高低,国家的强弱兴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是全民的共识。我要谈的是,其实教师在培养、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的灵魂也袒露在孩子的面前,孩子们的率真、纯洁也荡涤了他们心灵上的污泥浊水,锻造了教师高尚的人品,律人者必先律己,教人的过程也是改造自己的过程。社会上很多男青年喜欢挑选女教师做自己的女朋友,觉得心里踏实,这是对教师的高度肯定。教师是多么让人称羡的职业呀。    
    人们又常把教师比做“蜡烛”,“蜡炬成灰泪始干”,称教师是照亮了别人,燃尽了自己,赞扬教师的伟大奉献精神。这诚然不错,身为教师,我认为领受这样的赞誉也确实受之无愧。但这种赞誉颇多了些悲壮的意味,教师的一生似乎有点像苦行僧的人生了,苦吗?苦!累吗?累!但我不认为教师就真是牺牲者,教师们在给予与奉献的时候收获的是充实的生活,被净化的心灵和巨大的成就感!他们还收获了千万孩子的笑脸,千万孩子的笑声,他们收获着人最珍惜的永驻的精神和青春!每个人都有美好的青春年华,然而它走的匆匆,任何美容高手都留不住它,只有教师,他们生理的年轮在他们送走届届学生时在圈圈增长,但当他们又站在讲台上时,面对的依然是年轻,他们的心永远年轻,这是个多么快乐的职业呀!    
    我的孩子说我,真是单纯得可以,整个一个老天真;我的朋友说我,真是傻得可以,整个一个屡教不改的老顽固;我的同事说我,真是直得可以,整个一个老小孩。是啊,我没有心机,但不等于我没有思想;我直言不讳,但我绝不搞阴谋,暗地伤人。我正是以我的纯真、善良得到了纯真的孩子们的喜爱和信任。冲击高考失利的这些高分的孩子,原本个个都是天之骄子,是父母的宠儿,是同学的榜样,由此可推想出高考的失利对他们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他们年轻的一帆风顺的心灵在经历人生第一次重挫时受到了怎样的煎熬,他们灰溜溜地沮丧地来到我的班,但很快,阴霾就被和煦的阳光一扫而空,在这个集体里,他们感受到的是真诚的理解、鼓励、尊重和老师的渗透他们身心的关爱,他们感受到了各位老师高超的教学水平和对他们极端负责的精神。老师们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了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他们沉静下来了,笑容回到了他们脸上,春风沐浴着他们的胸膛,他们找回了高三的感觉,找回了自信,迅速地投入到紧张的复习当中。当班上一位男孩子凑到我跟前,笑眯眯地叫我“齐奶奶”时,我笑了,我知道我们师生的心跳在一起了。    
    我写这篇文章时,开学已经两个多月,期中考试已过,孩子们早读时安静地阅读和默写,午读时练习英语听力,上课时全神贯注,望着这些正全力为自己的理想而奋力拼搏的孩子,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他们使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他们使我的内心充满了活力。    
    他们使我的思想与时俱进,没有落伍。    
    他们让我的一生,尤其是晚年过得如此充实和快乐。    
    我感谢他们——我的学生们,我的亲爱的孩子们,是他们,使我的生命之树常绿!


班主任老师的学生情结附:家长留言簿(1)

    我的孩子回家后很少说班里的事,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很认可。    
    希望老师严加管教。    
    ——李澍家长    
    教师针对性教学,落实到个人;    
    孩子不注重细节问题。    
    ——魏博禹家长    
    老师很负责任,希望再严格管理一些。    
    ——王可家长    
    孩子对复读班非常满意,对各任课教师都比较肯定。看到孩子的心态非常放松(比高三时还放松),我们家长也放心了。    
    希望学校更进一步放松学生的心态,关键是高考时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也是我们家长最放心不下的。    
    ——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