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通心理学(1)-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这种情境性的动机在一定条件下便发生泛化,由最初只出 
现在一定情境中而扩展到类似情境中去,逐渐在个体身上巩 
固下来,转化为个性心理特征。人的性格是由动机和由人所掌 
握的行为方式的融合物组成的。但构成性格基础的不是行为 
① 
96页。 
rG 
.  .列维托夫:《性格心理学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第94— 
 
 
? 358? 
普 通 心 理 学 
方式本身,而是调节着相应行为方式的动机,这种由某种情境 
所激发起来的动机,开始时只限于这一具体情境的狭窄的范 
围,后来随着类似情境不断地出现,人就多次以类似的行为方 
式重复反应,这种行为的动机就超出个别的具代情境,成为带 
有普遍化性质的动机体系。这个过程就是某些性格特征形成 
① 
的过程  。 
我国的研究表明,守纪律一类性格特征的形成,乃是外部 
要求与已有的认识、行为习惯之间矛盾运动的过程。在整个矛 
盾斗争过程中,有四个不同特点的阶段:第一阶段,儿童已有 
的认识与当前学校纪律要求的新认识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纪律差的学生的无约束行动是由他们不正确的认识引起的, 
因此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树立正确的认识是这一阶段的主要 
任务。第二阶段是对行为标准的正确认识与良好愿望之间的 
矛盾得到解决。在初步明确是非的基础上,儿童不再毫无约束 
地行动了,但仍〃悄悄地〃违反纪律,说明儿童的初步认识尚未 
转变为个人行动的愿望。因此,将初步认识通过活动积累了的 
肯定和否定的情绪体验转变为个人行动,便是这一阶段所要 
解决的主要矛盾。第三阶段,新的良好愿望与旧的不良行为习 
惯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当儿童产生了积极行动的愿望后,由 
于旧的不良习惯的阻碍,使这种愿望不能顺利地支配行动。因 
此,克服不良习惯的干扰,使良好愿望付诸实现,是这个阶段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四阶段,儿童初步的自觉纪律行为与客 
① 
C K. . 鲁宾斯坦:《心理学的原则和发展道路》,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 
139—141页。 
 
 
普 通 心 理 学 

① 
观更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 
? 359? 
性格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性格形成的不 
同理论,实际上揭露了这一复杂过程的不同侧面,把这些理论 
综合起来可以描绘出性格形成的一般轮廓。性格作为一种个 
性心理特征总是通过心理过程实现的,心理状态是由心理过 
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中间构成物。如果某种心理状态经 
常发生,它就会在个体身上巩固下来,实现着动机的泛化和概 
括化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巩固化。整个性格形成的过程,是 
一系列矛盾运动的过程。 

第四节 性格的鉴定 

人的性格不能直接地被观察到;但是可以通过他的言行 
和外貌表现出来。性格的外部表现为鉴定性格提供了客观依 
据,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外部表现来鉴定他的性格。 

一 性格的表现 

(一)性格在活动中的表现 
人的各种性格特征经常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最初是 
在儿童的游戏活动中表现出来。观察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材 
料表明,这种年龄儿童性格的轮廓已经在游戏的选择中显露 
出来。如一些儿童愿意做集体游戏,另一些儿童愿意做个人游 
① 
贺宗鼎等:《低年级学生自觉纪律形成过程的初步探讨》,载《心理学报》, 
1962年第1期。 
 
 
? 450? 
普 通 心 理 学 
戏;一些儿童喜欢安静性游戏,另一些儿童喜欢做运动性游 
戏;一些儿童爱好现成的玩具,而另一些儿童则爱好独立制造 
某种器具。这些游戏选择上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性格 
的差异。 
性格特征继而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前面所讲的性格 
的理智特征,在学习活动中有明显的表现。例如在观察事物 
时,是主动观察还是被动观察;在遇到问题时,是喜欢独立地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还是回避问题,这些都会在学习活动中 
表现出来,反映着一个人性格上的特点。 
性格特征在劳动活动中有更明显的表现。劳动是人们改 
造自然的过程,它给我们提供了勤劳、坚持性以及其它性格特 
征的客观而重要的指标。在劳动中发生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人们对待劳动资料和产品是节俭还是浪费,在集体 
中是善于和人相处还是常感拘束,是遵守纪律还是破坏纪律, 
人们如何对待这些问题,也都表现出性格特征。 
(二)性格在言语中的表现 
研究表明,一个人说话多少,是否真诚,以及言语风格等 
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这样或那样地表现着人的性格。 
生活中很容易把爱说话的人和沉默寡言的人区别开来。 
其中也有不同的程度和形式,可能表现不同的性格特征。爱说 
话可能表现着开朗、善交际的性格特征,也可能表现着关心 
人、具有同情心的性格特征,也可能表现着缺乏自制力,夸张 
而不十分恰当的直率态度。 
一个人的言语是真诚的还是装模作样的,常常表现着不 
同的性格特征。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儿童的言语具有真诚性和 
 
 
普 通 心 理 学 
? 451? 
直率性的特点。愿意把自己的态度表现出来的那种人的言语 
是真诚的。言语的真诚性表明一个人性情直爽、善于交际和诚 
恳。 
(三)性格在外貌上的表现 
性格不仅表现在言语和行动中,而且也表现在面部表情 
和身体姿态上。性格在人的外貌上打下烙印。 
面部肌肉运动形成的皱纹,不仅是年龄的印记,而且也是 
面部习惯运动的结果。一些人经常面带微笑,而另一些人则经 
常愁眉苦脸。微笑本身可能表现着不同的性格,因而善于刻画 
人物性格的作家把微笑分成自满的、甜蜜的、幸福的、明朗的、 
愚蠢的、温和的笑以及冷笑、嘲笑等等。 
眼睛是人的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它可以显示性格的某 
些特征。眼睛可以仿佛惊奇似地大大睁开,或者俨如凝视似地 
微闭,目光可以是炯炯有神或者黯然无光,以及眼珠的活动神 
态等诸种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可以作为性格的标志的。 
性格也可以这样或那样反映在某些典型姿态上。高傲的 
人挺胸腆肚、摇头晃脑;谦卑的人躬身低眼、微缩双肩,力求不 
引人注目;矫揉造作的人,姿态装模作样;而有自制力的人则 
不轻易打手势。 
性格在外貌上的表现是极其复杂的。表情和姿态都可以 
受到人的主观抑制,因此,当根据外貌鉴定性格时,必须考虑 
到某些人是否企图用外貌掩盖其性格,以及共同的外貌可能 
表现着不同性格的种种复杂情况。 
 
 
? 452? 
普 通 心 理 学 
二 性格的鉴定 

人们经常依靠自己的经验去鉴定一个人的性格。作家在 
观察人物,演员在品察他所扮演的角色时都是这样作的。但 
是,准确地、无偏见地对一个人的性格作出估价,是十分困难 
的。教师只有准确地评价学生的性格,才能更好地指引学生的 
成长,并对学生未来的升学或职业选择提出恰当的建议。临床 
心理学者可以运用性格鉴定去帮助医生,特别是精神神经科 
医生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法。 
但是,比起能力或其它心理方面的鉴定来,性格的鉴定存 
在着特殊的困难。因为环境因素和人的行为表现十分复杂,为 
鉴定一个人的性格需要作系统的观察研究,并善于从极其多 
样的行为方式中选择对他来说是典型的行为方式。人的行为 
表现受环境情境的制约,因此还必须善于区分一时性的偶然 
行动和体现性格动力特征的行为方式。 
性格鉴定有很多方法,如: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 
个案法,实验法等等。鉴于性格的复杂性,至今还没有在严密 
控制条件下研究性格的有效方法。目前较有成效的是综合应 
用上述方法和自然实验法;西方国家还采用测验法。 
所谓综合研究法是把观察、谈话、作品分析、个案调查结 
合起来加以运用,这就是有计划地观察一个人的各种外部表 
现,利用谈话直接或间接地了解他在各种情况下的态度和行 
为表现,搜集该人的作业,如书信、日记、自传、文艺作品等,了 
解他对各种事物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的访 
问掌握他过去的情况;把获得的材料,系统地加以分析整理, 
 
 
普 通 心 理 学 

找出贯穿于其言行与外貌中的性格特征和类型。 
? 453? 
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的情况下,适当控制条件的一 
种方法,它是实验法在自然条件下的应用。实验者可以根据研 
究的目的,创设各种实验情境,主动引起所研究的那种特征的 
表现,然后加以观察、记录、分析、概括,最后确定性格特征。例 
如,我们可以组织各种游戏来研究儿童的勇敢性、坚韧性、主 
动性和果断性等等。 
  一个叫做〃拾柴火〃的实验,是为研究儿童的勇敢性而设计的 
一个自然实验。这个实验是以保育院的40名小朋友为对象,在冬 
季黑夜里进行的。实验者先把一些湿柴放在离宿舍不远的棚里, 
把另一些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然后要求小朋友去拾柴以便烤 
火取暖。这时实验者在一个屋子里观察孩子的动静。这种实验情 
境在小朋友中引起不同的反应:有小部分勇敢的儿童跑到山沟里 
去了,有些人说了一些埋怨的话;大部分儿童不敢走远,只到棚里 
去取柴。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对孩子们进行了一定的教育,使去山 
沟拾柴的人渐渐增多了,但仍有20个孩子没有什么变化。在9个 
月的时间内,研究者观察到儿童在性格意志特征方面的差异。有 
的是勇敢的,有的是动摇的,有的是畏缩、贪方便的,有的则是胆 
怯的 ①。 

自然实验可以结合经常业务工作进行。教师可以把已经 
批阅过的卷子交给学生,让他们对照答案、各自评定,从中考 
查学生是否更改测验,鉴定学生是否诚实。教师还可以把性质 
不同的两种问题交给学生,令其选做。一种是解答参考资料很 
① 
章 志光:《怎样了解学生的个性》,新知识出版社1958年版,第63—64 
页。 
 
 
? 454? 
普 通 心 理 学 
少的问题,一种是解答参考资材多、仅需选择现成的解答方案 
的容易问题。从学生经常选择哪种问题来判断学生的独立性。 
教师也可以将需要首创精神的重大任务分派给不同的学生, 
从他们经常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种种表现,来了解他们是否有 
首创精神。总之,自然实验法是把实验法放置到自然条件下进 
行的一种方法,它对于了解性格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A. .斯米尔诺夫等主编:《心理学》,第17章,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1.  A 
年版。 
2. . .克鲁切茨基:《苏联心理学中的性格问题》,载《苏联心理科学》 
BA 
第2卷,科学出版社1963年版。 
3. .  .列维托夫:《性格心理学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 
rG 
C K. . 鲁宾斯坦:《心理学的原则和发展道路》,三联书店1965年版。? 
A T..科瓦列夫:《性格及其形成规律》,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6...波果斯洛夫斯基等:《普通心理学》,第18章。 
BB 
7. ..彼得罗夫斯基等:《普通心理学》。 
A B 
8. . . 
Wolmon, 
D N Jackson, 
Handbook of General Psychology,1973, 
9. . . 
10.. 
C G Morris, 
P Mussen, 
Psychology,1979 3   .  . 
Psychology,1977 2   . , 
ndedChap.6. 
Structured Personality AssessmentIn,     BB . . 
Chap.38. 
rdedChap.1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