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8-济阴纲目-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济阴纲目
作者:武之望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属性:夫医者,活人之事,而亦杀人之机也。今天下医书亦繁多矣,未尽其变,纸上陈言,何 
足为用?设沉 当前,医士环视,生之乎?杀之乎?曰杀之也。何以明其然也,拘泥古方,以 
疗今疾,如此者,医杀之耳。男子无论矣。女子之情,隐微难见,病不自知,而一委于医, 
医又不能得其隐微,望闻问无有焉,一凭于脉,脉其可尽凭乎?惟是妄意揣度,聊复从事焉 
。嗟乎,此何等事,而竟以意度之,想当然乎哉?然隐微亦难言矣。从其隐而隐之,则无乎 
不隐。如仓公之诊女子,知其思欲不遂,脉出鱼际一寸是也。从其显而显之,则无乎不显。 
如妇人因夫不归而发狂疾,哭泣无时,诟詈无度,医者迎而夺之,拔剑砍之,彼则匍伏不敢 
仰视,久之愈矣是也。岳武穆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兵法也,亦医法也。吾因是而又知 
天一生水之义矣。水能生人,亦能杀人,故禹之治水也,穷其源而疏之,因其势而利导之, 
自无泛滥之患。禹非能治水也,因水以治水也。人能知禹之治水,则知所以治妇女之科矣。 
故《济阴纲目》一书,其立论自调经始,有纲领,有原委,有条贯,有分疏。一病之中,三 
致意焉;一方之设,细详释焉。得其隐微,能尽其变,使人阅之,一团生气浮于纸上,讵非 
活人之书哉!虽曰济阴,而实所以扶阳也。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阳施阴化, 
而医道之能事毕矣。吾非能知医也,而因医以知医,故重为订之,以广仁人之心而已。虽然 
,喻指为月,指终非月,读者因指识月焉可也。 
x时康熙乙巳岁孟冬月西陵 漪子汪淇右子甫题于孝友堂别业x 


自序
属性:妇女杂病率与男子同,唯经血、胎产诸证自为一类,而其中派分枝析,变亦不可胜穷矣。概述诸书,虽证各有论, 
而论不熟病之情;各有方,而方不尽治之变,以故治妇人者往往操一二方以疗众病,一不应而技穷,斯法不备之过也。 
古方《产宝大全》而外,唯薛新甫推展敷衍,颇补前人所未备,而《医案》一书,并列杂病于其中,即其着论立方,与 
疗男子,夫岂有殊焉。嗣见同年王宇泰氏所辑《女科准绳》,广搜博采,古今悉备。然一切杂病,亦复循薛氏例而概收 
之,不无骈枝赘疣之病。且分条不整,序次无伦,非耳目所素习者,卒观之而莫得其要也。余究心兹术,亦既有年,兹 
于公事之暇,手为搜集,汰去诸杂证,而专以妇人所独者汇为一书。又门分类别,而纲之下,各系以目,名曰《济阴纲 
目》。 
盖证各有论,其寒、热、虚、实及标本、浅深之致,颇悉其情,而各有方。其于温凉补泻及缓急轻重之宜,亦尽其变。 
庶览者不难因论识病,因病取方,一展卷而犁然提掌,即庸工下医,亦可随手而取效也。虽然,医者意也。许胤宗善医 
而不着书,谓意所解者口莫能宣也。余所集,悉前人绪余,谓可因是而解方术,非谓以是而尽方术也,是在善学人 
神而明之,变通而用之,期斫轮之妙,承蜩之巧,不难致已。 


凡例
属性:一、凡医家治男子易,治妇人难。所以丹溪云∶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甚言女科之难也 
。惟兹《济阴纲目》一书,集百家之精华,汇诸书之奥旨,真千古之秘义,功参大化,一时 
之鸿宝,福庇坤元也。 
二、是书理解微妙,无不条分节判,标榜详明,即一圈一点,俱出匠心,令人一见了然。至 
于上层批评笺释,各从本末源流,分疏辨核。学人开卷,既易于寻方,病者得医,无难于对 
症矣。 
三、是编虽属妇人专刻,其论脉理经络处,俱采《内经》、《素问》之精微。如某症加减某药等, 
不仅女科要书,即大小诸家,细为观览,咸可触类旁通。所谓造化在手,物类听其炉锤,囊 
钥在心,乾坤亦任其旋转耳。 
四、妇人得病,种种与男子不同,其所由起,世人略而不知。此书独先明其病源因何而启, 
然后论脉论症;中引古方之的确,而增减其药味;上批议论之可否,而商量其去从,此因病 
用药,按脉切理,不拘于方之内也,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五、集内凡药味之炮制,煎熬之合法,加减之精当,各以类推,种种不同。初入门者,宜细 
心玩习,即四 医宗,穷究厥中奥理,则其学自居圣功之上,而卢扁再出矣。 
六、是书实医家之秘宝,因原版无存,世人每欲购求遗本,真如丹经仙录,可思而不可得。 
今本坊重登梨枣,照原本不易一字。至于纸用精良,镌皆名手,以方可寿人,书可寿世,述 
者不厌精工,识者自为鉴赏。 
七、此刻之后,随有《慈幼纲目》,即《证治准绳》之幼科也,复增圈点,详加评释,亦如 
是编之精详,梓以问世。盖济阴所以扶阳,地天于焉常泰,而慈幼即以康老,运会用是咸亨 
,不佞壮志既颓,敢藉仁术,以传婆心,热肠未冷,愿持垣方,下问国手,倘不弃于梁公之 
药笼,或有补夫黄帝之赭鞭也。 
x康熙四年一阳月西陵 漪子汪淇右子父题于蜩寄x 

卷之一调经门
论经主冲任二脉
属性:x良方x论曰∶岐伯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 
盛,月事以时下。天,谓天真之气;癸,谓壬癸之水,故云天癸也。然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二脉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常以三旬一见,以象月盈则亏也。若遇经行,最宜谨慎 
,否则与产后症相类。若被惊恐劳役,则血气错乱,经脉不行,多致劳瘵等疾;若逆于头面 
肢体之间,则重痛不宁;若怒气伤肝,则头晕胁痛呕血,瘰 痈疡;若经血内渗 ,则窍穴 
淋沥无已。凡此六淫外侵,而变症百出,犯时微若秋毫,成患重于山岳,可不畏哉。(任脉主任一身之阴血,太冲属阳 
明,为血之海,故谷气盛,则血海满而月事以时下。天真天一也,天一之气,升而为壬阳,降而为癸阴也。三旬一见者, 
为 
一小会之周天,此其常也。然有大会中会之不同,故又有三月一行,一年一行之变异,究其盈亏之义则一也。甚有数年 
不行,而一行即受娠者,又超于理之外矣,岂医药能为哉) 

卷之一调经门
论心脾为经血主统
属性:x薛立斋x曰∶经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东垣先生所谓脾为生化之源,心统诸经之血。诚哉是言也 
。心脾平和,则经候如常,苟或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失节,起居失宜,脾胃虚损,心 
火妄动,则月经不调矣。大抵血生于脾土,故云脾统血。凡血病当用苦甘之药,以助阳气, 
而生阴血也。(脾气化液而生血,即水入于经,其血乃生之意,此荣出中焦也,故曰生化之源。心统血者,脾气化液入 
心而变见为血也,故虽心之所主,亦借脾气化生,故不可不知) 

卷之一调经门
论脾胃生血
属性:x薛立斋x曰∶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在男子则化为精,在妇人则上为 
乳汁,下为月水。故虽心主血,肝藏血,亦皆统摄于脾,补脾和胃,血自生矣。凡经行之际 
,禁用苦寒辛散之药,饮食亦然。(知水谷之精气,是生血之本,则知脾胃是生血之源。故脾胃不健,而血不生者,不 
可专主四物矣) 

卷之一调经门
论经不调由风邪客于胞中
属性:x陈氏x曰∶妇人月水不调,由风邪乘虚客于胞中,而伤冲任之脉,损手太阳少阴之经。盖 
冲任之脉,皆起于胞中,为经络之海,与手太阳小肠、手少阴心经为表里,上为乳汁,下为 
月水。然月水乃经络之余,苟能调摄得宜,则经应以时矣。(《千金》云妇人经行如斯,亦有为风所客者,可不知谨与。 
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男子少精,女子不月。此则又兼小肠而言,然小肠不过与心相合,岂可混解,故当以《素问》 
为是) 

卷之一调经门
论三月一来为居经
属性:x 脉经x云∶师曰∶脉微血气俱虚,年少者亡血也,乳子下利为可;否者,此为居经(此言脉微气血两虚之居经), 
三月一来。曰∶寸口脉微而涩,微则卫气不足,涩则血气无余。卫不足,其息短,其形躁。 
血不足,其形逆,荣卫俱虚,言语谬误。趺阳脉浮而涩,涩则卫气虚,虚则短气,咽燥而口 
苦,胃气涩,则失液。少阴脉微而迟,微则无精,迟则阴中寒,涩则血不来,此为居经,三 
月一来。(此言寸脉微涩,及胃脉浮涩,阳下生阴之居经。)问曰∶妇人妊娠三月,师脉之,言此妇人非躯,今月经当下, 
其脉何类?何以别之? 
师曰∶寸口脉卫浮而大,荣反而弱,浮大则气强,反弱则少血,孤阳独呼,阴不能吸,二气 
不停,卫降荣竭,阴为积寒,阳为聚热,阳盛不润,经络不足,阴虚阳往(一作实),故令少 
血。时发洒淅,咽燥汗出,或溲稠数,多唾涎沫,此令重虚,津液漏泄,故知非躯。畜烦满 
血,月禀一经,三月一来,阴盛则泻,名曰居经。(谓右脉浮大,左脉反弱也。)(盖女子尺脉宜盛,今反见弱,是荣不 
足于下也。寸口卫脉浮大者,卫气盛于上也,经曰至阳盛地气不足,故曰反也。举寸以该尺耳,此言阳脉浮大,阴脉反 
弱之居经) 

卷之一调经门
论师尼寡妇异乎妻外家之治
属性:x罗谦甫x曰∶宋褚澄疗师尼寡妇,别制方者,盖有谓也。此二种寡居,独阴无阳,欲心萌 
而多不遂,是以阴阳交争,乍寒乍热,全类温疟,久则为劳。尝读《史记·仓公传》,载济 
北王侍人韩女,病腰背寒热,众医皆以为寒热病。仓公曰∶病得之欲男子不得也,何以知? 
诊其脉,肝脉弦出寸口,是以知之。盖男子以精为主,妇人以血为主,男子精盛以思室,女 
人血盛以怀胎也。夫肝,摄血者也。吴厥阴肝脉弦出寸口,上鱼际,则阴盛可知,故知褚氏 
之言,信有谓矣。(此专主肝经而言,以相火寄于肝也,男女之欲,皆从此出。观天地之气,始于春,则知欲之义,必 
由于肝也。鸟兽孳尾亦然。故治此者,当以柴胡汤为法) 

卷之一调经门
论调经当抑气
属性:x济生方x论曰∶《内经》云∶百病皆生于气。经有所谓七气,有所谓九气。喜怒忧思悲 
恐惊者,七气也;七情之外,益之以寒热二证,而为九气也。气之为病,男子妇人皆有之, 
惟妇人血气为患尤甚。盖人身血随气行,气一壅滞,则血与气并,或月事不调,心腹作痛; 
或月事将行,预先作痛;或月事已行,淋漓不断,心腹作痛;或遵腰胁,或引背脊,上下攻 
刺,吐逆不食,甚则手足搐搦,状类惊痫;或作寒热,或为 瘕,肌肉消瘦,非特不能 
受孕,久而不治,转而为瘵疾者多矣。(其抑气治法,须随证采后方治之,故此不备列) 

卷之一调经门
论调经先去病
属性:x李氏x曰∶月水循环,纤 不作而有子。若兼潮热腹痛,重则加之咳嗽汗呕,或泻,有潮 
汗,则血愈消耗;有咳呕,则气往上行;泻则津偏于后,痛则积结于中,是以必先去病,而 
后可以滋血调经。就中潮热疼痛,尤为妇女常病。盖血滞积入骨髓,便为骨蒸;血滞积瘀于 
中,与日生新血相搏,则为疼痛;血枯不能滋养百骸,则蒸热于外;血枯胞络火盛,或挟痰 
气食积,寒冷外邪,则为疼痛。 

卷之一调经门
论调经大法
属性:x方氏x曰∶妇人经病,有月候不调者,有月候不通者。然不调不通之中,有兼疼痛者,有 
兼发热者,此分而为四也。然四者若细推之,不调之中,有趋前者,有退后者,则趋前为热 
,退后为虚也。不通之中,有血滞者,有血枯者,则血滞宜破,血枯宜补也。疼痛之中,有 
常时作痛者,有经前经后作痛者,则常时与经前为血积,经后为血虚也。发热之中,有常时 
发热者,有经行发热者,则常时为血虚有积,经行为血虚有热也,此又分而为八焉。大抵妇 
人经病,内因忧思忿怒,外因饮冷形寒。盖人之气血周流,忽因忧思、忿怒所触,则郁结不 
行;人之经前产后,忽遇饮冷形寒,则恶露不尽,此经候不调不通,作痛发热之所由也。大 
抵气行血行,气止血止,故治血病以行气为先,香附之类是也;热则流通,寒则凝结,故治 
血病以热药为佐,肉桂之类是也。(以类字推之,则所该者广,幸毋执也。而为先为佐,尤所当知) 

卷之一调经门
论经水异色
属性:x丹溪x曰∶经水者阴血也,阴必从阳,故其色红,禀火色也。血为气之配,气热则热,气 
寒则寒,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凝则凝,气滞则滞,气清则清,气浊则浊。上应于月,其 
行有常,名之曰经。为气之配,因气而行。成块者,气之凝也;将行而痛者,气之滞也;来 
后作痛者,气血俱虚也;色淡者,亦虚也,而有水混之也;错经妄行者,气之乱也;紫者气 
之热也,黑者热之甚也。今人但见其紫者、黑者、作痛者、成块者,率指为风冷,而行温热 
之剂,则祸不旋踵矣。良由《病源》论月水诸病,皆曰风冷乘之,宜其相习而成俗也。或曰∶ 
黑者,北方水色也,紫淡于黑,非冷而何?予曰∶经云亢则害,承乃制,热甚者必兼水化, 
所以热则紫,甚则黑也。况妇人性执而见鄙,嗜欲加倍,脏腑厥阳之火,无日不起,非热而 
何?若曰风冷,必须外得,设或有之,盖千百而一二也。 
x准绳x云∶冷症外邪初感,入经必痛。或不痛者,久则郁而变热矣。且寒则凝,即行 
而紫黑,故非寒也。(二公之说甚明) 
x叶氏x曰∶血黑属热,丹溪之论善矣。然风寒外乘者,十中常见一二,何以辨之?盖寒主 
引涩,小腹内必时常冷痛,经行之际,或手足厥冷,唇青面白,尺脉或迟或微或虚,或虽大 
而必无力;热则尺脉或洪或数或实,或虽小而必有力,于此审之,可以得其情矣。(脉症相参,尤为的确) 
x李氏x曰∶心主血,故以色红为正,虽不对期而色正者易调。其色紫者风也,黑者热甚也 
;淡白者虚也,或挟痰停水以混之也;如烟尘水,如屋漏水,如豆汁,或带黄混浊模糊者, 
湿痰也;成块作片,血不变者,气滞也,或风冷乘之也;色变紫黑者,血热也。大概紫者, 
四物汤加防风、白芷、荆芥;黑者,四物汤加芩、连、香附;淡白者,芎归汤加参、 、白 
芍药、香附;有痰者,二陈汤加芎、归;如烟尘者,二陈汤加秦艽、防风、苍术;如豆汁者 
,四物汤加芩、连;成块者,四物汤加香附、玄胡索、枳壳、陈皮,随症选用。 

卷之一调经门
论经候愆期
属性:x王子亨x曰∶经者常候也,谓候其一身之阴阳愆伏,知其安危,故每月一至,太过不及, 
皆为不调。阳太过,则先期而至,阴不及,则后时而来。其有乍多乍少,断绝不行,崩漏不 
止,皆由阴阳衰盛所致。 
x丹溪x云∶经水不及期而来者,血热也,四物汤加芩、连、香附。肥人不及日数而多者, 
痰多血虚有热,南星、白术、苍术、黄连、香附、川芎作丸。 
x薛氏x曰∶先期而至,有因脾经 
血燥者,宜加味逍遥散;有因脾经郁滞者,宜归脾汤;有因肝经怒火者,宜小柴胡汤加生地 
黄;有因血分有热者,宜四物汤加柴胡、牡丹皮、山栀子;有因劳役火动者,宜补中益气汤 
。(丹溪翁只主一热字,而热症内又用苍术、南星等,谁其信之。立斋又分肝脾血分劳役五种,尤为详明。愚谓脾虚气 
郁,宜归脾汤;脾实气郁,宜越鞠丸之类为当) 
x丹溪x云∶经水过期血少也,用川芎、当归、人参、白术,兼痰药治之。过期色淡者,痰 
多也,二陈汤加芎、归。过期紫黑有块,血热也,必作痛,四物汤加香附、黄连。 
x薛氏x曰∶过期而至,有因脾经血虚者,宜人参养荣汤;有因肝经血少者,宜六味地黄丸;有因气虚血弱 
者,宜八珍汤。(血生天脾,故色淡者,宜补脾胃,此参、术所必用也,而丹溪以芎、归为配,不用地黄、芍药者,岂 
无深意焉。如立斋养荣、八珍等汤,俱本于此,其用六味丸者,又为补母之法,宜详之) 

卷之一调经门
论月水多少
属性:x准绳x云∶妇人病多是月经,乍多乍少,或前或后,将发疼痛,医者不审,一例呼为经 
病,不知阳胜阴,阴胜阳,所以服药无效。盖阴气乘阳,则包藏寒,气血不营运,经所谓天 
寒地冻,水凝成冰,故令乍少而在月后。若阳气乘阴,则血流散溢,经所谓天暑地热,经水 
沸溢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