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8-济阴纲目-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用酒五盏,煮川一盏,去滓,下地黄汁,再煎二三沸,分为三服。(此方以酒煎川芎配生地汁,自有妙用,甚 
奇甚奇) 

卷之二血崩门
治崩中去血不止
属性:大小蓟根(五两) 白茅根(三两) 
上二味细切,用酒五斤煮,取四斤,去渣,分四服。(用酒之意,便是升法) 
x一方治妇人血崩x 
槐花(半两,炒) 黄芩(二两,去皮) 
上二味,共为细末。每服五钱,好酒一碗,用铜秤锤一枚,桑柴火烧红,浸入酒内,调 
服,不拘时。忌生冷、油腻之物。 
x金华散x 治血室有热,崩下不止,服温药不效者。 
玄胡索 当归 瞿麦穗 牡丹皮 干姜(各一两) 石膏(二两) 桂心(另研) 威灵仙(各七钱) 
蒲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煎空心温服,日二次。(此方用石膏,以阳明为血海也,而干姜、桂心为之从治,威灵仙 
去肠中宿脓恶水,惟败腐不清,热结血凝者可用) 
x简易黄芩汤x 治崩中下血,今人多用止血补血之药,惟此方治阳乘阴,所谓天暑地热, 
经水沸溢者。 
黄芩一味研为细末。每服三钱,霹雳酒调下(即烧秤锤淬酒)。一方荆芥汤煎下。 

卷之二血崩门
治劳伤崩漏
属性:x胶艾四物汤x 治劳伤血气,月水过多,或崩漏不止,及妊娠胎气不安,或因损动,漏血 
伤胎者,亦宜。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阿胶(炒成珠) 艾叶(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锉。水酒各半煎,空心服。(与奇效四物少异,彼用黄芩,此用甘草,彼以水煎,此又半酒,其温凉不同如此) 
x当归芍药汤x 治妇人经脉漏下不止,其色鲜红,先因劳役,脾胃虚弱,气短气逆,自汗 
不止,身热闷乱,恶见饮食,四肢倦怠,大便时泄。 
黄 (一钱半) 白术 苍术(泔浸去皮) 当归身 白芍药(各一钱) 陈皮 熟地黄(各五分) 
生地黄 甘草(炙,各三分) 柴胡(二分)(据见证悉属脾胃气虚,当用补中益气为主,今此方不用人参、升麻何也, 
苍术气悍燥散,其色鲜红,又何用之?况与地黄同用,岂不为时人所笑!要知古人皆因证立方,但求至理所在,而不 
必拘方以试病也) 
上作一服,水煎,空心热服。(东垣为一妇人制此方,一服之后,诸证悉去。予族一妇 
,因劳役下血,每来两旬不止,医者拘血热之说,用四物加芩连,累治不愈。一日血大下, 
昏迷不醒,急以问予,予用此药一剂,少顷顿醒,过两时血遂止,后常用此药,其病遂不复 
作。盖血虚须兼补气,尝譬之血犹水也,气犹堤也,堤坚则水不横决,气固则血不妄行,自 
然之理也。此药黄 最多,白术次之,所以神效。俗医不达此理,专用凉药,不知凉药伤胃 
,服久则正气愈弱,血安得固,故特为表而出之也) 
x归脾汤x 治妇人思虑伤脾,不能摄血,以致妄行,或健忘怔忡,惊悸不寐,或心脾伤痛 
,怠惰嗜卧,不思饮食。(此为气犹夫也,血犹妻也,血随气升,夫唱妇随之道耳。夫营出中焦,脾胃气虚,则中气 
下陷,是营血失其夫矣,此方益营助脾,而以气药为君者,正此意) 
人参 黄 (炒) 白术 白茯苓 当归 远志(去心) 酸枣仁(炒,各一钱) 木香 甘草 
(炙,各五分) 龙眼肉 
上锉。加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心脾气虚气结者宜之) 加柴胡、山栀,名加味归脾汤。 
x柏子仁汤x 治妇人忧思过度,劳伤心经,不能藏血,遂致崩中下血不止。 
柏子仁(炒) 香附子(炒) 芎 鹿茸(燎去毛,酒蒸焙) 茯神(去木) 当归(各一钱半 
川续断(二钱) 阿胶(炒) 远志(去心,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生姜五片,水煎,空心服。(此《济生方》也,而立斋加柴、栀以清厥阴之火,以升甲胆之气。鹿茸 
乃阴中至阳,阴体而阳用也,非血脱气衰者不用) 
x养血平肝散x 治大怒经血暴下。 
当归(酒浸) 白芍药(炒) 香附(炒黑,各二钱) 青皮(醋炒) 柴胡 川芎 生地黄(各八 
分) 甘草(五分) 
上锉。水煎,食前服。(以大怒而用是,故曰平肝,香附、青皮、柴胡、芍药、甘草、川芎,缓肝疏肝,升提肝气; 
当归、生地,养血荣肝。然所重在大怒,故立方如此) 

卷之二血崩门
治崩漏气陷
属性:x益胃升阳汤x 血脱益气,古人之法也。先补胃气,以助生长,故曰阳生阴长,诸甘药为 
之先务,举世皆以为补气,殊不知甘能生血,此阳生阴长之理也,故先理胃气,人之一身, 
内谷为宝。 
黄 (二钱) 人参(有嗽去之) 神曲(炒,各一钱半) 白术(三钱) 当归身(酒浸) 陈皮 甘 
草(炙,各一钱) 升麻 柴胡(各五分) 生黄芩(二钱,泻盛暑之伏热刑金肺逆,秋凉不用)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或五钱,如食添,再加之,如食减,已定三钱内更减之,不可多 
服,每服二钱,水煎,去滓热服。如腹痛,每服加白芍药二分、中桂少许;如渴口干,加干 
葛二分;如嗽,去人参。如服此不止,却服后方柴胡调经汤,大举大升之也。 
x柴胡调经汤x 治经水不止,鲜血,项筋急,脑痛,脊骨强痛,不思饮食。(要知鲜血不用清凉,而用升举,当 
在不思饮食上揣摩) 
羌活 独活 本 升麻(各五分) 苍术(一钱) 柴胡(七分) 葛根 当归身 甘草(炙,各三 
分) 红花(少许) 
上 咀。作一服,水煎去渣,稍热空心服,微汗立止。(外症属太阳者多半,而方药又兼少阳、阳明、太阴、 
厥阴,且君以苍术,少加当归、红花,引入血分,以升阳气,乃为之大举大升,此从阴用阳之义也) 
x调经升阳除湿汤x 治女子漏下恶血(前曰鲜,此曰恶,二字有别,当细思之),月事不调,或暴崩不止,多下 
水浆之物,皆由饮食 
不节,或劳伤形体,或素有心气不足,因饮酒劳倦,致令心火乘脾,其人必怠惰嗜卧,四肢 
不收,困倦乏力,无气以动,气短上气,逆急上冲,其脉缓而弦急,按之洪大,皆中之下得 
之,脾土受邪也。脾主滋荣周身者也,心主血,血主脉,二者受邪,病皆在脉。脉者血之府 
也,脉者人之神也,心不主令,胞络代之,故曰心之脉,主属心系。心系者,胞络命门之脉 
也,主月事。皆由脾胃虚,而心胞乘之,故漏下血水不调也。况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当 
除湿去热,益风气上升以胜其湿。又云∶火郁则发之。 
黄 苍术 羌活(各一钱半) 防风 本 升麻 柴胡 甘草(炙,各一钱) 当归(酒浸) 
独活(各五分) 蔓荆子(七分) 
上 咀。水五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稍热服。空心服药毕,待少时,以早膳压 
之,可一服而已(土陷则湿,故怠惰嗜卧,木郁则热,故气逆上冲,缓为湿之征,弦为木之象,郁而不伸则热, 
此心火乘脾之意也,其脉按之洪大者,火在下也,见中之下者,土之位也,胞络为相火,寄于命门,为多血之经, 
病从火治。心火以藏德为神,相火听命于心,三焦主气,胞络主血,故血分之火。专主胞络,气分之火,专主三焦, 
郁则火不得遂,炎上之性,迫于血分,故阴络伤也。此方以苍术、升麻发太阴、阳明之湿;柴胡、防风达厥阴、少 
阳之本,羌活、 本以升举少阴、太阳下部之郁,所谓下者举之也。是皆升散之物,过则气耗而伤金,故又以黄 以保 
肺,当归引血,使各有所归;甘草和气。蔓荆凉血,此四种者,又制亢害之法也。其曰可一服已,何其神哉!读者当得 
此意)。如灸足太阴脾经中血海穴二七壮,或三七壮,立已。 
此药乃从权衡之法,用风胜湿,为胃气下陷,而气迫于下,以救其血之暴崩也。若病愈 
,经血恶物已尽,主病虽除,后必须以黄 、甘草、人参、当归之类,数服以补之,于补气 
升阳汤中,加和血药是也。若经血恶物下之不绝,尤宜救其根源,治其本经。只益脾胃,退 
心火之亢,乃治其根蒂也。若遇夏月白带下脱,漏不止,宜用此汤,一服立止。(以升举主治者,以标为本也,以退心 
火为治者,以本为主也,以益脾胃为法者,标本不舍也。东垣专主脾胃之意,盖如此。白带主湿,故一服立止,夏月 
二字,亦宜死) 

卷之二血崩门
治崩漏血瘀昏晕疼痛
属性:x五灵脂散x 治血崩不止,及昏不省。 
五灵脂(不拘多少,炒令烟尽研末) 
上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一方治血崩不止,五灵脂二钱,炒热,加当归酒同煎, 
或水酒、童便各半盏,同煎服(五灵脂行污浊之血如神,童便降火,亦行秽浊,而同煎尤妙)。一方五灵脂半生半熟, 
为末,酒调服。一方水煎五灵脂半干 
,去渣,澄清,再煎成膏,入神曲末为丸(神曲丸法,原用醋煎,丹溪先生尝言之),如桐子大, 
空心温酒下二三十丸便止。一方每服 
三钱,水酒童便各半盏,煎至八分,通口服,名抽刀散,治产后有病,服三服,散恶血,或 
心腹胁肋脚痛不可忍者,或止用童子小便尤佳。或中风,即入草乌头半钱同煎,亦治肠风下 
血。如不饮酒者,煎乌梅、柏叶汤调下。如心烦口干渴者,加蒲黄炒减半。一方同蒲黄各炒 
等分,名失笑散,治失血,及产后半产恶血攻心,昏迷不省(产后瘀血必崩,不论久近,服之如神), 
及心腹绞痛欲死者,其效如神 
,真救急之良方也,人家不可不备。此药兼能解毒,及蛇蝎蜈蚣咬,涂伤处立愈。 
x香附子散x 治血崩不止,或成五色。亦治产后腹痛,及小产血不止。大是妇人仙药,常 
服益血调气。 
香附子(不拘多少,舂去毛,中断之,略炒)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清米饮调下,能止血;好酒调下,能破积;冷气,姜汤下;带下 
,艾汤入醋少许下。(四法俱良) 
x煮附丸x 治崩漏带下,积聚 瘕,脐腹绞痛。(方见调经门疼痛条)(气寒则凝,而 瘕腹痛皆气凝 
之故。香附体重气温味苦辛,苦以入血分,辛以散结气,气行血流,故痛自止) 
x备金散x 治妇人血崩不止。(崩而内有瘀者,宜之) 
香附子(炒四两) 当归尾(一两二钱) 五灵脂(炒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醋汤调下,空心服,立效。 
x如神散x 治血崩不止,赤白带下。 
香附子(炒) 赤芍药(炒各等分) 
上为末。入盐一捻,水煎,食前温服。(一方用香附白芷为丸) 
x立效散x 治妇人血崩,脐腹痛。(数方皆用破血之剂) 
香附(炒三两) 当归(一两) 赤芍药 良姜(炒) 五灵脂(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酒一盏,童便少许,同煎服。 
x一方x 治血崩脐腹痛。 
当归 赤芍药 熟地黄 香附子 牡丹皮 木贼(去节,各二两) 没药 丁香 桂(去皮, 
各三钱) 
上为细末。酒调三钱,温服。 
x缩砂散x 治血崩。 
缩砂不拘多少(于新瓦上炒香)为细末。米饮调下三钱。 
x加减四物汤x 治室女二七天癸至,亦有当时未至而后至者,亦有卒然暴下,淋沥不止,有 
若崩漏者,失血过多,变生诸证,悉宜服之。 
四物汤(四钱) 香附子(炒去毛,一钱半) 
上加生姜五片,水煎,食前服。如血色鲜而不止者,去熟地黄加生地黄。(去熟加生,可不思之) 

卷之二血崩门
治崩漏虚寒
属性:x丁香胶艾汤x 治崩漏不止。盖心气不足,劳役及饮食不节所得,经隔少时,其脉两尺俱 
弦紧而洪,按之无力。(东垣所论脉证必析,宜宗之)其证自觉脐下如冰,求浓衣被,以御其寒,白带白滑之物虽多, 
间 
下如屋漏水,下时有鲜血不多,右尺脉时微洪,屋漏水多暴下者,是急弦脉,为寒多,而洪脉 
时见,乃热少,合而言之,急弦者,北方寒水多也,洪脉时出者,命门包络之火也,黑物多 
,赤物少,合现房漏水之状也。 
当归(一钱二分) 白芍药 熟地黄(各三分) 川芎 丁香(各四分) 阿胶(炒,六分,另后入) 
生艾叶(一钱,后入) 
上为细末。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五沸,去滓,入胶艾,再上火煎至一大盏,空心,宿 
食消尽,带热服,三服效。(服药有法有时) 
x芎 汤x 治带下漏血不止,及风寒冷热,劳损冲任,月水不调,崩中暴下,腰重里急, 
淋沥不断,及产后失血过多,虚羸腹痛;或妊娠胎动不安,下血连日,小便频数,肢体烦倦 
,头晕目暗,不欲饮食。 
川芎 黄 芍药 干地黄 吴茱萸 甘草(炙,各二两) 当归 干姜(各一两) 
上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月经后,因有赤白不止者,除地黄、茱 
萸,加杜仲、人参各二两。(好加减) 
x断下汤x 治冲任气虚(重在气虚二字),崩中漏下,经脉不调,每遇月候将来,脐腹腰脚先痛,渐减饮食 
,四肢乏力,及带下三十六疾,悉能疗之。 
人参(去芦) 熟地黄 艾叶(醋炒,各一两) 乌贼骨(烧灰) 当归(酒洗,各二两) 阿胶( 
蛤粉炒成珠) 川芎(各七钱) 干姜(炮,半两) 
上 咀。水煎,食前服。乌贼骨,即海螵蛸。(此即胶艾四物之变局也,彼有芍药,此有人参、乌贼、干姜, 
大概崩在肝气不敛者,宜芍药之酸寒以收之;气脱而不温者,宜参、姜、乌贼之类,温补而涩之;阿胶者,益金水 
以成收藏之用也) 
x加味四物汤x 治崩漏。 
四物汤(一两) 人参(二钱) 吴茱萸(一钱) 
上锉碎。每服半两,姜枣煎,食前服,五六服,寒热腹痛皆退。崩漏未止,续服后熟附 
丸。 
x熟附丸x 
熟附子 木贼(去节) 龙骨( ) 赤石脂( 各半两) 川芎 当归(各一两)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食前米饮下。(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故以此主之。 
而腹痛一症,人皆以为瘀血者多,而此以为漏不止者,服熟附丸,正元礼所谓崩而腹痛者,崩止而痛除也) 
x鹿茸丸x 治经候过多,其色瘀黑,甚者崩下,呼吸少气,脐腹冷极,则汗出如雨,尺脉 
微小。由冲任虚衰,为风冷客乘胞中,气不能固。(此温涩之剂也,久崩漏脱者宜之)可灸关元百壮,在脐下正中三寸。 
鹿茸(燎去毛,酥炙) 赤石脂(制) 禹余粮(制各一两) 当归 熟地黄 续断(各二两) 
附子(炮) 艾叶(一方无) 柏叶(各半两) 
上为细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炼蜜丸亦可。(丹溪以紫黑为热,而此言瘀黑者,乃下 
焦气寒,血凝而黑,各有治法。然女子气海在上,血海在下,故下焦温而后气升血行。如鹿茸者,以血成形,由气而长 
,血随气上而成角,故入血分以生焉;又以附子、艾叶,佐而温之,以石脂、余粮镇而固之;柏叶清之;归、地、续断, 
补而续之,诚下元虚寒之全方也。不加人参,岂无意焉,而灸关元之意,盖可想矣) 

卷之二血崩门
治崩漏虚脱
属性:x大全方x 治崩中,下血不止,小腹痛。 
芍药(一两,炒黄) 柏叶(六两,微炒。丹溪云柏性多燥) 
上用水一升,煎至六合,入酒五合,煎取七合,空心分为二服。一方为细末,酒调二钱 
。(以柏叶为君,芍药为佐,俱清凉之物,可治肝热血脱,不治气虚血脱,即小腹痛亦是血虚,妙在用酒,此亦杀 
邪有生机也) 一方有鹿角胶等,酒调,治白带脐腹痛。 
x柏黄散x 疗经血不止。 
黄芩(一两二钱半) 侧柏叶 蒲黄(各一两) 伏龙肝(二两,即灶心对月土。) 
上 咀。水二升,煎取八合,分为二服。 
x又方x 治患崩中不止,结作血片,如鸡肝色碎烂。(血片鸡肝色,是血不足而瘀,故其色淡黯,此川芎所以为 
君也) 
川芎(十二分) 生地黄 伏龙肝(各十一分)(本清肝热,更培土元) 阿胶 青竹茹(各八分) 当归(六分) 
续断 地榆 
上用水九盏,煮取三盏,去滓,分三服。 
x伏龙肝散x 治气血劳伤,冲任脉虚,经云∶非时忽然崩下,或如豆汁,或成血片,或五 
色相杂,或赤白相兼,脐腹冷痛,经久未止,令人黄瘦,口干,饮食减少,四肢无力,虚烦 
惊悸。 
伏龙肝 赤石脂(各一两) 川芎(三两) 熟地黄 艾叶(微炒,各二两) 麦门冬(去心,半两) 
当归 干姜(各七钱半) 肉桂 甘草(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枣一枚,水同煎。 
x地榆散x 治妇人崩中,漏下不止。 
地榆 蒲黄 白芍药 白茯苓 柏叶(微炒) 蟹爪(微炒) 熟地黄 鹿角胶(碎,炒令 
黄) 漏芦(各一两) 川芎 当归(各七钱半) 伏龙肝(一两半) 干姜(炮) 桂心 甘草(炙赤,各 
半两) 
上锉碎。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竹茹一分,煎至七分,去渣,食前温服。(此方有温有凉,其破瘀止痛,莫如蟹 
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