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妃娇-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萱玉听着脸上的表情顿时塌了下来,握着宇文手臂的手也渐渐松了来,然后缓缓的低下头去,脸上伤心了一会,才红着眼睛问道:“皇上是在怪臣妾,怪臣妾成了皇上的拖累。”

    宇文没有回答她的话,转而又望向愤愤不平的徐昭容,冷着声音道:“徐昭容,后宫里就你事情最多,上蹿下跳的喜欢闹得后宫鸡犬不宁。从今日起,你还是呆在你的穗兰宫少出来了。下次若再让朕听到你起口舌之非,那朕只能将你送到冷宫去体验生活了。”

    徐昭容不满,皇上这根本就是将自己永久禁足了,喊了一声:“皇上,臣妾……”

    但是对上宇文冷森的脸时,却又什么都不敢说了,跪了下来。

    宇文对她道:“回去吧,每日再好好把《女则》熟读几遍。”

    徐昭容脸上恼恨起来,只觉得今日都是孟蘅玉害她的,此时向着宇文狠狠的磕了一下头,道了一声:“是,臣妾遵旨。”然后站起来看了一眼淑妃,想说什么又什么都没说,然后布满的出去了。

    宇文站起来,对孟萱玉道:“没什么事情的话,朕也先回去,你好好吃药,将身体养好。”

    孟萱玉却在此时叫住了他,道:“皇上。”

    宇文转过头来看向她,孟萱玉抬起头来看着他道:“皇上难道没有发现,您对臣妾越来越冷淡了吗?”

    陆太医一听,这淑妃和宇文的说话,根本不是他这个太医应该听的,连忙跟宇文告退先出去。

    陆太医出去之后,宇文才目光淡淡的回问道:“那你希望朕对你如何呢?”

    孟萱玉没有说话,从来不应该是她来希望他对她如何,而是他应该对她如何。

    她发觉自己已经越来越觉得自己抓不到这个至高无上男人的心,从前她以为的她信奉的他对她的喜欢和庇护,都在心里渐渐的坍塌。但她又犹不肯相信,宁愿相信这是她的错觉。

    孟萱玉没有再说其他的,又道:“最后求皇上一件事,贵妃将先前伺候臣妾的宫人都发落去了掖庭宫,其他臣妾不敢多求,但是知棋和知画却是从小伺候臣妾的宫人,臣妾希望皇上能给臣妾一个恩典,让她们二人回来伺候臣妾。”

    宇文没有回答她的话,道了一声:“你好好歇着吧,朕下次再来看你。”然后就出了椒兰宫。

    她从椒兰宫出来后,直接去了紫宸宫。

    浔阳长公主揣度着宇文回来的时辰,自然不会还留在主殿当电灯泡,早早回自己暂居的侧殿中萱殿去了。

    宇文走进来的时候,姜钰正盘腿坐在榻上剥栗子,殿内十分安静,只剩下她剥栗子“卡卡,卡卡”的声音。小几上的碟子里已经放了满满的一叠栗子肉,但小几上栗子壳却洒得到处都是。

    见他进来,姜钰也只是缓缓抬起头道了一声:“皇上来了。”,然后又低下头去继续剥了,也不打算起来迎他和行礼。

    宇文有些洁癖,看着榻上那乱糟糟的一团,有些皱了皱眉头,然后找了个离她远一点的地方坐下,看着她,问道:“你剥这么多栗子干什么?想吃干嘛不让宫人剥。”

    姜钰道:“吃东西享受的是一个过程,让宫人什么都帮你弄好了,那还有什么意思。”

    说着又难得的讨好的笑看着宇文,道:“臣妾请皇上吃啊,皇上要不要再来点栗子糕,明天臣妾亲手给您做啊?”说着又一副得意的跟孟蘅玉作比较,道:“怎么样,如今的臣妾比以前的臣妾要贤惠吧?皇上是不是觉得现在的臣妾其实更好一些?”

    宇文目光冷冷的看了她一眼,仿佛她又说了什么令他不悦的话。

    姜钰没好气的对他撇了撇嘴,爱吃不吃,本姑娘还不乐意伺候。说完将装着栗子的碟子抱过来,掐了一个往嘴巴里扔进去。

第一百七十六章 兴师问罪

    万得意向知道宇文的性情,让人将榻和小几都收拾干净了,宇文这才坐了上去坐在了姜钰的旁边。

    宇文问姜钰道:“椒兰宫你是故意的?”

    姜钰不满了,瞥了他一眼,道:“哟呵,皇上这是兴师问罪来了。”

    宇文道:“你对椒兰宫不要太过分了,朕留着她以后还有用。”

    姜钰将端在手里准备要喝的茶,“砰”的一声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没好气的道:“臣妾怎么了,臣妾怎么了,臣妾一个贵妃,辛辛苦苦每日给她一个淑妃煎药送药,还不能得一句好。淑妃一根皇上告状,皇上就跑来问臣妾的罪。真是好心没有好报。”

    宇文却并不见生气,语气淡淡的道:“别以为朕不知道您心里打的什么主意。你先换了她宫里的宫女砍断了她的手脚,再对她下了狠话,你煎的药送的药她敢放心喝?你没打算在药里动手脚害她,但只要给她造成心里压力让她整日惶惶不敢喝药,她那副身体放任下去只会病情延误气亏而亡,你分明又是想用另外一种方式杀她。”

    姜钰“呵”了一声道:“那是她自己的问题,关臣妾什么事,臣妾又没逼她不准喝药,是她自己想得太多不肯喝,死了也是自己作死的。”说着又道:“再说了,她也没这么容易死。这不现在就找上皇上告状了嘛。”

    都说祸害遗千年,她这种人说不定比他们都活得长久,能这么容易挂了就怪了。她也就能动点小手脚折磨折磨一下她,让她暂时不好过而已。

    宇文道:“总之你记得朕的话就成了。”

    姜钰道:“不好意思,臣妾健忘。”

    宇文有些微恼的转头看着姜钰,道了一声:“你……”

    姜钰抬了下巴看着他,一副不怕死的状态。

    宇文怒道:“你早晚会气得朕忍不住杀了你。”

    姜钰道:“皇上不怕她也跟着臣妾一起死了,那你就杀吧。”说完哼了一声,仰着头撇过脑袋去。谁怕谁呀。

    宇文忍了许久,才将胸口的这口气缓缓的忍下去,跟自己道,大丈夫不与小女人计较,然后又放缓了语气,问起她浔阳来,道:“浔阳呢,今日心情如何?”

    姜钰道:“挺好的,只要不提起崔家和崔冕,长公主还是一个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女子。”

    宇文道:“这就好,她自小不与朕亲近,就算心里有事怕也不敢直接跟朕说。她要是乐意和你说,你就多开导劝慰她。”

    姜钰听着倒是有些微讶的重新转过头看着宇文,倒是难得,难得他有一点兄长关心妹妹的样子。

    但看着他如今孤冷的样子,虽位居万人之上,但其实身边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她记得,他的那些兄弟跟他也不亲近。现在想关心亲近一下亲妹子,也是一副不知道该怎么关心和亲近的模样。

    姜钰默了许久,垂着眼忍不住叹了一句:“其实你这个人,活得也挺孤单的。”

    这语气夹杂着怜悯,又令宇文忍不住狠狠瞪了她一眼。

    姜钰摊了摊手,对他耸了一下肩,表示自己不说了。

    两人沉默了一会,俱都不说话,殿内一时安静了起来。

    姜钰受不了这样安静的气氛,最后还是忍不住,转过头来问宇文道:“皇上究竟打算将浔阳怎么办?臣妾看浔阳是真的挺想脱离崔家的。”虽然知道现在脱离崔家不可能,但迫不及待的心却是一直都在。

    有时候姜钰也有些物伤其类,生成公主都活成这么不顺心如意,连婚事都不能自己做主,真不知道这个时代的女人该怎么活。所以如果可以,她是真心希望浔阳能活得恣意一些,好歹让她觉得这个时代对待女人还不算太烂。

    宇文道:“朕说了,朕会让她和崔冕和离,但现在不是合适的时机。”

    姜钰心里有些鄙视他,什么不是合适的时机,不过就是想利用浔阳长公主的婚事为他在朝政上换一些筹码,说来说去,这个妹妹还是没有他的天下重要而已。

    不过鄙视归鄙视,姜钰也明白他的处境,他做的只是一个最正确的选择,他跟崔太后和崔家根本就是你死我活。他若不把崔太后和崔家弄下去,护不住浔阳长公主不说,他自己这个皇帝也要倒大霉。

    姜钰当然也不想最后是姓崔的在这场争斗中胜利了。

    姜钰又道:“虽不能暂时让长公主与崔冕和离,但让长公主和崔冕保持距离还是可以的吧?”

    宇文转过头来看着她,姜钰则用手指跟他比划着道:“皇上何给浔阳赏一支卫队,这样崔家和崔冕再想靠近浔阳,多少也要顾忌一些。臣妾看她公主府的那些宫人也不顶事,听说这些人都是浔阳出嫁的时候太后给她准备的,看起来怕崔冕倒是比怕她这个长公主还要多,崔冕冲进公主府不敢挡,崔冕打浔阳也不敢拦,就知道跪下来哭哭啼啼的,连臣妾这紫宸宫的宫人都不如。”

    宇文张了张嘴,刚想说什么。

    姜钰却又接着打断他道:“臣妾知道,这开国以来就没有公主还带有卫队的先例。但是皇上英明神武,可以开创这个先例嘛。您看亲王君王府可以有一支上千或几百人的府卫,公主府怎么就不行了。公主府可以要的少一些,弄个二三百人就成了。公主一女流之辈,皇上又用不着担心她造反。”

    宇文看着姜钰顿了一下,然后问道:“是浔阳让你来跟朕说的?”

    姜钰想了一下,觉得自己在宇文心里的分量大概比不得浔阳长公主重,于是用力点了点头,道:“对。”说着又常常叹息一声,道:“臣妾看浔阳是被崔冕打怕了。”

    然后又继续跟宇文摆事实将理由,道:“皇上,臣妾现在说的可也是为了您好。您看,您现在还没有子嗣,但以后总会有皇子公主的。您总不希望浔阳今天遭遇的事,以后您的闺女也要遭遇吧。”

    宇文听着厉声道:“朕看谁敢,朕宰了他!”

    姜钰深深的看了宇文一眼,看吧,亲疏还是有别。异母的妹妹始终比不得亲闺女重要,亲闺女要是遇到这种事就是宰了他,现在怎么没想着要宰了崔冕。

    姜钰继续道:“所以啊,为了以防万一,从浔阳开始为先例,让公主握有府兵变成常态化,以后皇上的闺女谁敢欺负她?她一声令下先就可以了揍死他。”

    宇文听着想了想,大概是觉得姜钰说的有些道理,点了点头,道:“朕考虑一下。”

第一百七十七章 以进为退

    宫里崔太后还和宇文浔阳长公主胶着,而这个时候,崔家的二老爷崔玟也终于回京畿来了。

    崔玟毕竟是个大老爷们,又在朝堂中混了这么久,行事就比他夫人要聪明多了,不会一出事就跟个没头苍蝇似的进宫里来找崔太后拿主意找皇后拿主意,寄希望于崔太后和皇后利用权势压着浔阳,逼着浔阳回去,再跟宇文和解了。

    就这个时代来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有时候真的是真理。不是女人天生就比不过男人,而是女人从小就被关在后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像男人从小就被精心培养,见识有限。

    想想现代,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在见识和视野上就相差这么大了,难道真的是因为农村的孩子天赋比不上城市的孩子?当然不是,这就是从小接触到的视野和教育上的投入差别问题。参照这时代的男人和女人也一样,因为男人统治和主宰了这个时代,男人获得了最优的资源,所以资源不足的女人渐渐的就比不上男人,就算能活得一些资源也是男人手底下漏出的,以及是男人想让你为他们服务的。

    不管崔玟在心里怎么想,在态度上对宇文还是表示得很恭敬的。

    回到京畿,直接脱了官帽官府,双手捧着在含元殿中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一跪,高呼:“臣有罪!”

    然后开始厉陈自己教子无方之罪,且是越说往严重了里说,说得自己简直罪无可恕,皇帝不罚都不能以儆效尤一样。然后表示自己要辞官自省,面壁思过。对于崔冕,崔玟没有求情,反而说当罚,一切全凭皇上发落你看,人家聪明的走的一出是以退为进的路线。

    一个人越是狡辩自己的罪行,一点小错别人也会看他这是不可原谅的大错。但是假如一个人认错态度很好,将错误责任都揽自己身上来,别人看他就算是犯的比较严重的错也会认为没什么大不了。

    就比如说崔家,屹立朝堂几十年不倒,先帝今朝两朝都是手握实权的外戚,朝堂之中不说全部,至少半数人都是崔家门生或者与崔家交好的人。

    结果崔玟这样一请罪,许多人心里就觉得不就是浔阳长公主和崔冕夫人两人发生了两句口角嘛,皇上何至于如此。

    前面说了,这时代的男人天生对女人就会有一种轻视,哪怕是公主也一样。

    众人就觉得,普通人家的夫妻发生了争执,两边亲家都是劝和不劝离。上升到公主地位尊贵了些,崔冕虽然也打了长公主一巴掌,但毕竟没对长公主造成什么严重伤害,皇上教导崔冕两句也就算了,上升到绑起来喊打喊杀的地步,皇上就是小题大做了。

    至于说崔冕再外拈花惹草,男人哪一个不好色,他们甚至觉得公主应该大度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至少崔冕没有说要纳妾让公主跟别的女人共事一夫,也是敬着公主了,公主还有什么好计较的。

    哎,有时候作为女人真是难以理解男人为自己的好色和风流说得理所当然所做的借口,到了一夫一妻制的现代,某位成先生都还能将自己的出轨说成是“犯了全天下的男人都会犯的错”,而世上究竟有多少男人不是和他秉持着同样的心理。

    而此时朝堂上亲近崔家一派的这些人,不仅心里这样想了,而且直接在朝堂上说出来了,以此为崔玟和崔冕求情。

    至于崔冕狂妄之下说出的那句“这宇文家的天下是崔家打下来的,宇文家的皇位是崔家让给崔家坐”的话,嗯,对不起,他们也不好解释,于是大家都自动选择了屏蔽和忽略,尽量将这件事的性子定性为公主和驸马的口角上来。

    宇文对朝堂上的这一切好像都充耳不闻,他只是将崔冕绑了,让公主住回了宫里,其他什么话都没说,对崔冕的处置也没有,对此时半朝的文武百官对崔家和崔冕的求情也面无表情无动于衷。

    宇文虽然面上不动声色,但私下里的事情估计一件都没少做,也不怕事情闹大,这画风渐渐的就跑偏了,朝堂上另外一半朝臣对崔家和崔冕的弹劾,从最初的弹劾崔冕不敬公主不敬皇上,变成了崔家在外的劣迹斑斑,然后渐渐蔓延到了崔太后干政,崔家是否有不轨之心。

    不过令人有点意外的是,这其中弹劾的最厉害的,却是远在藩地的清河郡王。

    这位清河郡王是先帝的四皇子。

    先帝一共生五子,大皇子宇文炜是领兵打仗受文武百官爱戴的皇长子,外家万家也是几代门第显赫几代忠烈。二皇子宇文虽然不如大皇子,但其母妃梁淑妃是宁阳长公主的曾孙女,是先帝的表外甥女。

    而宁阳长公主是谁呢?高祖皇帝的嫡亲同胞的妹子,当年高祖皇帝决定逐鹿天下,宇文宗族人人都不看好,并未获得宗族的支持,宇文氏一族害怕惹上杀身之祸,反而将高祖皇帝除族,唯一支持追随他的只有亲妹子宁阳长公主和亲弟弟初代的高阳王。

    初代的高阳王帮着高祖皇帝征战天下,而这位宁阳长公主虽然不能上战场杀敌,却也为高祖皇帝做了不少事,招兵买马,筹措军饷银两,与当时的各大豪强谈判交锋,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当年高祖皇帝逐鹿天下的野心没有胎死腹中,多少也有几分宁阳长公主的功劳。

    而梁淑妃的外祖父又是谁呢,当年高祖皇帝的王皇后是个二婚,在被高祖皇帝抢了之前跟前夫生有一子,此子后来流离。到太宗皇帝登基后,从当时已经是王太后的亲娘口里听到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异父的兄长,又见母后常常思念这个长子,于是让人去寻回了这个兄长,赐荣华富贵,封为安邑侯。安邑侯的女儿嫁给了宁阳长公主的孙子,然后生了梁淑妃。

    所以梁淑妃的家世背景是一个复杂的亲上加亲,这样家世下的梁淑妃生下的宇文,自然也不会让人小看。而梁淑妃,更是先帝有子的宫妃里除了崔太后之外唯一还活着的太妃,在宇文就藩后,被接到了藩地侍奉。先帝的后宫复杂,她能在崔太后眼皮底下活这么长命,最后还能在儿子身边颐养天年,也是位了不得的人物,至少智商是不会差的。

    至于宇文,母妃出身虽然不好,但耐不住白贤妃是先帝最心爱的女人,宇文自然也变成了先帝最心爱的儿子。在白贤妃去世后,先帝宠溺纵容他都是出了名的。

    五皇子宇文炯不用说了,崔太后的儿子,先帝唯一的嫡皇子,想让人忽视都难。

    唯有这位四皇子宇文焕是个小透明,母妃出身既不好又不得宠,其小时候摔了一跤把腿给摔跛了,因此心生自卑话又少,成了这皇宫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