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高城临海而建,石垣延绵立于悬崖之上,每五十米一处木雕炮塔,四米见方,可容纳弓箭手两名,铁炮手两名,虎口立于低洼地段,伸展出来的官道沿海直奔西南,岸高两米有余,除了远处城下町的一座商港可供最多三十支快船同时停靠外,再无浅滩可以登陆,而且此时城下町已经搬空,百姓不是逃亡山中,就是躲入小高城内,阿倍秀明在船上眺望空无一人的城下町,不免眉头紧皱,身边安东隆盛见状问道,“先生何不下令陆续入港,占据城下町引为根基,从陆路攻城?”阿倍秀明摇摇头道,“常人用兵,自然是紧守唯一登岸之地,若有一千人在此,我军望港兴叹了,可相马氏为何故意放弃商港,就是要把我们圈住,让我们不费力取得登陆口,然后向东北开进,那小高城虎口外官道,只能容纳六七人并排行走,沿海如此密集的炮塔,我军就算拿下城池也伤亡惨重,不要说德川军,就是伊达氏和最上氏的两支兵马也难敌对,这样刚到东北就立于下风,不是秀明愿取之道,我虽然要取他的商港,可绝不钻牛角尖一样的从官道强攻城池。”

安东隆盛又问道,“那请问先生如何进兵?”阿倍秀明笑道,“雕虫小技,难不住我,传令,把小船二十支置于城下町外一里处,用火焚烧!”安东隆盛不明就里,可只好领命去了。安东隆盛刚走,田中旭一就拉着浅井直政前来见阿倍秀明,开口喊道,“军师!为何还不下令占港!眼瞅夜深,难道我军要在海上过夜么?”阿倍秀明扫了田中旭一一样,只见他年过花甲,满脸皱纹,胡须渣渣然直尽雪白,脸上孤傲冷峻,实在非臣服之相,阿倍秀明暗暗叹了口气,脸上却堆笑道,“正要请田中大人用兵。你和直政各领一千人马,卸去衣甲,登岸埋伏在城下町外一里,如有人来不需管他,如有人往小高城走,火速扣下,我自有用度。”田中旭一哦了一声,和浅井直政拱手离去。

到了夜间,安东隆盛带弓箭手用火箭乱射快船,二十支快船顿时扬起大火,噼啪声震天响起,小高城中本来有士卒三千,加上相马氏族人,正好够活动游走,现在平白增加了城下町一万多百姓,拥挤不堪,百姓们惊恐难眠,晚上突见城下町方向大火雄起,更是哀嚎不已,守城士卒多是当地百姓出身,难免有个老父老母在其中的,眼见父母辛苦一辈子,房产化为灰烬,自然心中苦楚。又骚动了一会,就有人受不了了,要求出城,返回城下町投降孟氏,保护自己的房产地业,守城将士有心放人,又怕主上责罚,相马氏十几代家督,就到第十五代相马盛胤最为能征善战,儿子差上很多,这会正在休息,下人不敢吵扰,最后禁不住求情,竟然有两处侧门被打开,不少百姓鱼贯而出。

百姓们出城后,争先恐后的往城下町赶,要去救火,结果走了半夜,待到了城下町时候,发现这里完好无损,一处房屋被破坏的都没有,皆很诧异,才在迷茫之际,突然有试图再返小高城的百姓被一支人马拦下,领头大将一位胡须花白身披枣红甲,一位年纪轻轻身披素铁甲,威风凛凛,百姓们不敢抵抗,纷纷跪地求饶,正此时,一位巫师骑马从城下町中闪了出来,正是阿倍秀明。

他来到百姓面前,翻身下马,噗通跪倒,周围士卒见状,也齐刷刷跪下,被围百姓哪里见过武士给百姓下跪的,一个个战战兢兢,不知所以然,阿倍秀明跪拜之后,起身说道,“诸位父老乡亲,在下左大臣麾下,军师阿倍秀明,此番前来东北,是因为天下太平日久,有人要生变故,破坏这繁荣景象,我奉左大臣孟昭德大人之命,来镇压叛乱约束秩序,并无恶意,方才全军下跪,是因为叨扰了诸位的生活,秀明愧对百姓啊!”

说罢又再跪倒,这次百姓可都听懂了,他们被欺压一辈子,哪见过如此大仁大义的武士啊,各个掩面痛哭,许多听说过孟昭德大名,知道孟昭德仁慈的面露喜色,激动不已。阿倍秀明复而起身道,“诸位父老乡亲,秀明这第二跪,跪的是一个礼,秀明恳请诸位父老乡亲想一想,你们的家园得来容易么,方才秀明一把火,烧了自己的战船,你们是什么感受,看到原来不是你们的家被烧了,你们又是什么感受?实话实说,内大臣德川家康勾结东北相马氏,伊达氏,最上氏造反,不日就要开进岩代了!他来了之后,秀明作为孟昭德大人部下,一定会死战尽忠,可是你们的家园就毁尽了!秀明也想早一步拿下小高城,打通去岩代会津若松城的道路,那里的城主是五大老之一的参议,是孟昭德大人的弟子,秀明想在那里和家康决一死战!可没有你们的帮助,秀明只怕拿不下小高城啊,这一个礼,算是秀明赔礼,也算是秀明恳求你们,向你们行礼了!”

巧舌如簧,说的百姓怦然心动,其实百姓才不管谁是皇帝谁是大臣,他们要的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平安无恙,一听说拿下小高城,阿倍秀明就能去会津若松,不在这里打仗,百姓心中的自私就涌上心头,十人中有三人就动了帮助孟家的心思,剩下的虽然对相马氏有感情,不想外人进来,可架不住阿倍秀明暗中安插了许多伶牙俐齿的士兵扮作百姓,方才乘乱混入了人群,他们见时机成熟,大声嚷嚷,或者小声和身边人起哄道,“拿下小高城!把战火带走!推翻相马氏!迎接孟昭德大人(此计灵感来自于东吴时期陆逊之事迹,三国志记载,陆逊在赤壁大战之前醉卧江畔,扮作路人甲模样,口出狂言和酒客高论曹操为何必败,稳定了江东人心,是中国有记载心理战的最早案例,我说的是临床心理学,像一鼓作气那个典故,属于应用心理学)!”搞得剩下的人心痒痒,逐渐从冷静变成混乱,甚至变成冲动(中国是少有游行的国家,笔者在外国读书那么多年,没事就去凑热闹,什么反对麦当劳一类的,你在边上看觉得特有意思,傻傻的,可就是一米的距离,你只要步子迈出去了,走入示威人群中,你就会逐渐被感染,最后自己也跟着喊,主要是肾上腺素涨起来了),开始不顾一切的高喊孟氏万岁了。

阿倍秀明见时机成熟,手中拂尘一挥,混在人群中的士卒心领神会,有的打头,有的和身边人鼓噪,大家转而向小高城前进。这样复又走到天明,人群已经抵达了小高城城下,城头上守军见来了这么多人,很是紧张,可仔细一看,好多是附近的百姓,甚至还有昨日在城里见过的,顿时又疑惑了,难道是会飞不成,怎么好好地从城里去了城外了,正诧异间,那些人开始嚷嚷开门,守城士兵不敢决断,只好去告知相马义胤,相马义胤登上城头一瞧,这么多人要求开门,他也害怕了,只能大着胆子叫道,“你们好好在城内,怎么出去的?你们既然走了,就不要再回来,我这里容不下这么多人!”

城下百姓有一些还不愿舍弃相马氏,有一些被鼓噪的这时候已经清醒,本来打算是真正进城,不管孟氏的,没想到竟然被主上无情抛弃,一时间全都火气,正要发作之际,远处传来轰轰的炮声,城头顿时乱作一团,相马义胤惊慌失措,连连高叫,“孟昭德来了!孟昭德来了!快还击!”城上士兵一是没看到孟家步卒,二是顾忌城下百姓,也不敢胡乱开枪,城下百姓可不管,他们一听炮响就害怕,哭闹着要求开门进城,许多嗓门大的还直接喊出了“三郎”“与助”这些自己孩子的名字,身处一道城墙之后的相马氏步卒,各个心头滴血,耳听连续不断的炮响,最后终于有人坚持不住,大叫着自己父母的名字,推开了城门,城门刚刚打开,那些混在百姓中的青壮士兵便率先进城,他们制住守城门的卫士,抢占城头,虽然相马氏步卒顽强抵抗,可哪是百里挑一的北宁军对手,被杀的丢盔弃甲,占据高处之后,北宁勇士掏出响箭,射向天空,官道远处田中旭一和浅井直政率军杀到,小高城告破。

阿倍秀明在商港外海上听到响箭声音,笑而对身边水军大将说道,“吩咐全军分批进港,卸下物资,小高城到手了!”过了半日,果然小高城传来消息,相马氏父子被擒获,全城守军三千人,阵亡和负伤一百余,剩下全数投降(关原合战动用兵力十六万,总死亡人数三千,日本人打仗真养生),阿倍秀明便贴出告示,保境安民,另外将愿意随军的一千人征召,剩下的遣散为民,把相马氏发往会津,留下尼子长忠带一千北宁军和全部水军两千五百人镇守小高城,自往会津若松城去了。

第一百四十六回东北大混战

时间2012…2…112:48:27:10157

阿倍秀明一路行军,穿过高山,在须贺川城休息一日,又往北走,便到了会津若松城,此时上杉景胜和直江兼续还有前田庆次郎已经恭候多时,阿倍秀明和上杉景胜在城外相见,互道问候后,上杉景胜才告知阿倍秀明,原来他接到书信,就立刻召集了动员大会,此时直江兼续已经派兵一部去越后骚扰堀秀政,使其不能东进岩代,另外全军共一万三千已经开往军道(朝日军道),等候主将光临,指挥东进。至于东北四国大名,此时已经依靠小野寺家横手城为据点陆续集结,准备抵挡伊达氏和最上氏北上。

阿倍秀明闻言吃惊,忙对上杉景胜说道,“若是如此,可就难了,四国大名虽然臣服主上,可各自不服,又没有尊卑之分,虽然津轻为信大人善于用兵,但他指挥不动剩下三国,若是四国分而据守,则还能拖延时日,待我破了德川军,就有胜算,现在四国齐聚,每日光争吵就要耗费许多时间,何来拒敌准备?只怕奥州独眼龙要大破四国联军了!”上杉景胜回道,“四国大名此时立功心切,让他们自守家国只怕不能,好在相聚时日尚浅,还有许多部队未到,可能还不至于分崩离析,不如乘此机会大败德川氏?”阿倍秀明摇摇头道,“我之意在于全歼德川,这需慢慢为战,若力求速胜,只能解其斗志,难伤其骨,待其返回关东,德川家康何等人物,自然能安抚重振军心,那时候主上岂不压力陡增!四国既然已经开始聚首,若让其返回,只怕军心丧尽更快,更为不利,现在当派一良将,出横手城代我指挥抗敌,还有转机!”

话音刚落,安东隆盛拱手道,“末将愿往!”阿倍秀明否道,“不可,你是我孟家家臣,外来人,四国必然疑心你,四国自斗可也是一份战力,若疑心主上,临阵投降内府,那东北就丢了,所以本家不能派人。”上杉景胜接道,“不如我以五大老之身份去指挥四国军队?让兼续代替我指挥本家军队,一并听从先生用度?”阿倍秀明想了想后道,“不如这样,请参议屈尊,亲自指挥大军配合秀明,让直江大人和前田大人去指挥四国军队,一是参议乃东北首脑,不得亲赴险地,二是德川引兵乃是五大老,在下毕竟是草民无官,我们这边决战,大将亦是五大老,会好一些。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现在两线作战,若有名人物齐聚一处,则最上氏伊达氏攻击之心如铁,若五大老在一边,四国大名在另一边,那他们攻未必全力,总想留力连续收拾两边,这就会怠战,我便多一分胜算。”

上杉景胜笑道,“都依先生!”于是派直江兼续和前田庆次星夜赶往小高城,从那里坐船去往陆中督战,临走时,阿倍秀明嘱咐道,“伊达和最上恩怨已久,你逼他紧,他便齐心,你逼他松,他便会自耗内斗,现在两边都不齐心,就看谁先垮掉,切记切记!”直江兼续受教去了。

转说德川氏本多忠胜大军,自出江户城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行进的也很快,可毕竟不如水路畅通,阿倍秀明抵达会津若松三日后,他们才收服佐竹氏,蒲生氏,抵达紧邻须贺川城的下野国鸟山城前线,此地乃是成田氏长的故地,此时由成田长忠镇守,本多忠胜本来应该直过此地,可军中传来密信,京都突变,石田三成等人发难,京畿大战开打(下一章详述),德川家康无法东进,本军没有后援部队,且德川家康开始猜忌众外样大名,于是本多忠胜突然发难,收缴了成田长忠的兵权,占据了鸟山城,在鸟山城用五日时间修筑了工事二十个,粮仓十五座,作为中转站,这之后才继续北上。

到了8月上旬,本多忠胜大军两万抵达岩代国内,上杉景胜听从阿倍秀明的建议,先将军阵布于白河附近,自身率兵八千在长沼监视南来之敌,本多忠胜也沿河布下军阵,一边写书信联络堀秀政和最上伊达等大名夹攻,一边试探性的进行攻击。

兵家大忌乃在渡河攻击,所以上杉景胜任由本多忠胜布阵,也没有阻拦,本多忠胜仗着武勇无双,布阵之后,就带骑兵一千渡河挑战,沿河上杉氏步卒拼死抵抗,还是被本多忠胜连挑三道防线,后得胜而归。上杉景胜闻讯后火冒三丈,气的连杀了五名指挥不力的侍大将,可还是无法稳定军心,此时阿倍秀明只留下了安东隆盛给上杉景胜参谋,自己则带兵去接应骚扰越后的五千上杉军,打算收服堀秀政,解除会津腹背之敌。

没有阿倍秀明指挥,上杉景胜又挑不出一个能力敌本多忠胜的大将,不免气闷,每日在军中闲逛,安东隆盛见状,对上杉景胜说道,“上杉氏自十六家旗本拥护立国,就未曾变过,其实为了安抚这些豪族,给他们权位不是不可,但也不能因此断送了那些有才华的平民百姓出头之路,我请参议大人召开会议问计,让侍大将和侍大将以上的人都来参加,看看能否有良策。”上杉景胜自去年因为直江兼续的妹妹被嫁与家中重臣之子,导致其妹青梅竹马的年轻武士在家自裁后,便心胸大变,动辄怒火攻心,对那些倚老卖老的重臣厌恶至极,这次手斩的五名侍大将,也都是纨袴子弟,所以安东隆盛之言甚合其意,上杉景胜于是当夜召开了烛火会议。

会上千坂景亲,村上国清,大崎义隆,甘糟景持等老臣或者重臣纷纷出席,就是在京都的本庄繁长,家中都有两位部将出席,剩下还有没地方坐,站着人挤人的几十个侍大将,上杉景胜看着他们,朗声道,“帐内就是挤,当初老主在的时候,都是席地而坐,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就是挤得各自连胳臂都动不了,还是乐呵呵的,今日是景胜持家,景胜无能啊,各位家臣端坐马扎上,穿的是金盔银甲,可还是不开心!当初老主在的时候,就连牵马的马夫都能和老主开玩笑,现在景胜持家,连平日里会议上,都无人和景胜争辩,你们是瞧不起景胜啊!”坐着的家臣们一阵哆嗦。

上杉景胜站起身手握太刀,接着说道,“景胜还记得刚到老主身边的时候,老主指着城外草原上驰骋的骏马说,这些啊,都是咱们上杉氏的勇士们骑的马,你现在是我的儿子了,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养马,养好这些马,让那些勇士能够骑着它们上战场,杀敌人,立功勋,让你的臣下都过上荣耀,富足的日子,这就是一个主君该做的事情!”这话正是当年上杉谦信常讲的,现在拿出来说,一些老臣忍不住,都呜呜的哭了出来,上杉景胜又道,“是景胜无能啊,我多想和老主一样,带着诸位大人一路拼杀,驰骋疆场,成就千古伟业!可是德川氏一个本多忠胜,一杆枪就挑了我们三道防线,多少人白骑了我们上杉氏的骏马,他们马屁股对着敌人的时候比马头对着敌人的时候还要多一倍!老主当年的威名,都让景胜丢尽了!”

说到最后一句话,上杉景胜是吼出来的,吼罢他突然举刀猛劈,咔嚓嚓劈断了面前的台案,众臣见状再也不能自持,纷纷跪倒在地,呜呜痛哭,口中大喊,“主上杀得对,犬子该死!该死啊!”哭闹一阵后,上杉景胜收刀入鞘,继续说道,“当初老主在的时候,哪有什么德川家康,他不过是跟在信长公身边的一条狗,就连信长公也不是老主对手,被杀的丢盔弃甲,可是今天呢,我们却连信长公养的一条狗都斗不过,诸位,景胜今日召开这个大会,不为别的,你们看看!”上杉景胜一指自己的主座,说道,“有能者居之,今日我要一个排兵布阵的主帅出来,谁有本事,谁能打赢德川氏,谁就给我坐这个位置,我不管他是什么职务,哪怕是侍大将,只要拿出良策,明日他就是我的先锋大将,兼本家家老!”

帐内众人听罢,无不动容,纷纷跃跃欲试,可终归不是儿戏,拿不出好主意来,一时间嘈杂声多,出来尝试的人少,最后上杉景胜正要无奈回座,只见一灰袍文士从人群中闪了出来,从容不迫,缓步走上了主位,一屁股就坐了下去。坐在马扎上的老臣们见了,各个怒气冲天,纷纷起身叱责,上杉景胜见状一挥手,让众人打住,转而问道文士,“你是何人,有何良策能坐这主位?”那文士身材高大,面貌俊朗,看着也就三十三四的样子,四肢修长,皮肤白皙,莫说刀伤箭疮,浑身上下就是一丝肌肉轮廓都不见,看着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