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精灵还在想,这时候诗人盘腿坐了起来,用手从地上拈起一朵花,连同花根带起的土壤一起捧在手里。



“这个世界真的很奇妙,你和我明明存在,却无法彼此相视。之于你,这小小的花和土壤;而之于我,这崭新的星空又何尝不是浩瀚无边。”



云精灵笑了,这听起来像是诗歌。其实她觉得当她站在诗稿上的时候,是在随着那些文字舞动,她觉得那些文字是有韵律和生命的。



“对了,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诗人忽然高兴地站起身来,小心翼翼地托起诗稿和云精灵,朝着城里跑去。他来到了城中的大学,恳求看门人让他进去,因为他也曾经是这所大学的学生。接着他来到了生物实验室,从柜子中取出了一尊显微镜,将诗稿放在了下面。



他把眼睛凑近显微镜时,拉进焦距,慢慢地,他看到了一只可爱的云精灵。她身上的七彩颜色、纤细的四肢和透明的薄翼都在显微镜下一清二楚,真真切切。



“你好。”



云精灵看着诗人,鞠了一躬。



“你好。”



诗人将手放在胸前,也向她回了一个礼。



一个极大的人和一只极小的精灵正透过一面神奇的镜子互相凝望着对方,这一刻就没有了任何隔阂。



神等候在云中,在即将黎明的时候,他终于看到最后一只也是最小的那一只云精灵飞了回来。 



“你找到了最美好的事物吗?我们都在等待。”



“找到了,可是我没有带回来。”云精灵回答说,“他能用他的诗歌感受到我,触摸到我,可是我觉得这样美好的事物应该留在那里,那样的他才是最美好的。”神问道:“那么你带回来了什么?时间已经不多了。”



云精灵回答说:“是的,我带来了这个,它虽然不漂亮,但它却可以洞察到那些美好的东西。”



“哦?”



“因为它连接着浩瀚与微渺。”



在她的身后,一个新的星座冉冉升起。



就在同一天,一位诗人在他窄小的家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我从一粒砂中看到了世界,在一朵野花中见到了天堂,在一段诗中见到了精灵。 



这就是显微镜星座的传说。如果你现在有望远镜,还能看到它在天上。






VOL。224 就要散播负能量

txt。小_说_天堂

作者留几手



 



我在别人眼里是一个充满负能量的人。



总是刻意夸大社会的阴暗面,我在别人眼里就成了一个浑身充满负能量的人,会教人学坏的人。其实人学坏是好事,变坏了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变坏了才不会轻易受伤。当然,我说的“变坏”和“负能量“,并不是要让你们去做杀人放火的坏人,它只是一种你迟早都要学会的生存技能:它可以让你敢于直面现实的残酷,夫妻的反目、爱人的离去、朋友的背叛;它可以让你拥有一颗无比强大的心脏,在这个鱼龙混杂的世界里战无不胜。



同样一块石头,它可以是绊脚石,也可以筑成里程碑。



在我读研时,与我同在一个实验室的一位同学,他每天准时七点到,一屁股坐在那,就开始低头看书、看文献、做笔记。塑料杯子里的绿茶,一泡一泡,从浓绿色喝到接近无色。不关心时事、娱乐、体育,没谈过恋爱,不喜欢跟人打交道,也不喜欢出门,三点一线,宿舍、食堂、实验室,晚上十一点前准时睡觉。每周六晚上会去学校超市买点零食,回来用电脑看一部电影,用他的话说“周六晚上真是享受”。



我挺好奇,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在促使他这样鞭策和要求自己。终于在一个星期六,我趁他从超市购物回来到电影开始这个空白时间段,特地找他聊了一会儿。



我问他:“你这样天天窝在实验室里,图个啥?不觉得太无聊了么?”



他反问:“无聊?没觉得无聊啊。现在就想多发几篇论文,多拿几项专利,多考几个证书。”



我继续劝他:“也不出去玩玩,喝喝酒、唱唱歌、搓搓澡。干什么事都得劳逸结合啊。”



“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有什么意义吗?我今晚看电影就是劳逸结合。”他不耐烦地说。



“什么是乱七八糟的事儿?”我问。



“就是你说的那些事儿啊,那种场合是我们学生该去的地方吗?接触那种东西也没有好处、没有意义,只会让人更消极。听同学说,那些地方可乱了,什么人都有。”



……



后来,一次我过生日,我请几位朋友出去吃饭、喝酒、唱歌、蹦迪、大保健,他可能是出于礼貌,也没好意思拒绝。



后来的情况却完全出乎我预料。在酒精刺激下,不管是唱歌、蹦迪还是大保健,他都是最high的一个,在包厢跟女同学深情对唱,在舞池跟陌生女人眉来眼去。第二天我问他:“你昨天咋的了?喝多了?”他还有点不好意思:“没有啊,就是觉得挺释放自己的。”“你前些日子不是说那都是些乱七八糟的地方吗?”我故意想难为他。“年少无知啊,接触了才觉得没啥。我以前觉得那种地方能把人教坏……”边说还边搂着我的肩膀,“下次再去别忘了叫上我,还有她,我暗恋她很久了。”我这才反应过来,他说的那个她,就是跟他对唱的那个女生,没想到这么大的一个男人了,还把自己的那点小情感藏得这么深。



再后来,他变了很多。变得愿意说话,愿意抽点时间上网看新闻,愿意对一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愿意跟我们一起熬夜看欧洲杯,在大排档喝扎啤吃烧烤,回忆即将逝去的青春,憧憬充满问号的未来。记得有一次吃饭他跟我说:“我以前就是太想做个乖孩子了,不管是父母眼里还是老师同学眼里,现在才知道当初的想法有多么可笑。”



毕业前,他跟那个对唱的姑娘真的好上了。我说:“你小子行啊,论文、专利、证书、爱情,你一个没落下。”他还有点伤感:“毕业了就没人跟我去做大保健了。”



他当初所排斥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在他眼里,是不是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负能量呢?



看过我微博的朋友都知道,我曾经发过一条名字是《暗黑情感语录》的长微博,是把一些男女之间的虚情假意极端化了。微博发出后,被粉丝骂得狗血淋头,什么“人渣”、“扯淡”、“去年买了个表”,看到这些评论,我都只是微微一笑。我想大概在评论里骂我的粉丝,一定是谈过永不分手的恋爱吧。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她对爱情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向往,她觉得爱情应该是再纯粹不过的东西。她喜欢看爱情小说,喜欢张小娴。虽然自己并没有真正谈过恋爱,但是关于爱情的理论一筐一筐。她期待的第一段感情应该开始在一个美妙的场合,图书馆、自习室,抑或是篮球场;一个美妙的时刻,黄昏傍晚、微微细雨,抑或是醉人月夜。



后来有一次,我跟她传授我的暗黑理论:“你整天活在爱情的幻想里?”她很惊讶:“不是幻想,我相信肯定有那个命中注定的另一半,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等着遇见我。”“大多数男人跟你谈恋爱,最终还是想跟你那个,你信吗?”“真的假的?爱情是两情相悦,怎么会有这么龌龊的想法?是只有你自己这么想吧。”她有点不相信。“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白学了你,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不能指导实践,扯再多都白搭。我是男生,我身经百战,我只是告诉你大多数男生的想法”,我接着说。“爱情小说里不是这么写的”,她疑惑了。“爱情小说?你去看看写爱情小说的都有对象吗?爱情不是咖啡玫瑰爱琴海,爱情是茶米油盐酱醋茶,你天天幻想的那些场景,到最后只能害了你,不信我们走着瞧。”我笑着结束了对话,深藏功与名。



后来,她还真的恋爱了。相遇在图书馆的阅览室日本文学区,男生搭讪,相谈甚欢,操场漫步,食堂用餐,情到浓时,去了宾馆,芙蓉帐暖,春宵滴汗,不出半年,男生厌倦,扬长而去,留她哭泣。“为什么?你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一直觉得你是一个喜欢看书的男孩,我们都同样喜欢日本文学,别人都说喜欢看书的男孩子是值得托付终生的,我觉得我们可以在一起一辈子”。她哭着对他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而他,却说出了实话:“对不起,我们相遇的那一天,我去日本文学区,只是想借一本《挪威的森林》,因为听同学说里面有几段那种片段特别带劲,只是想去借来看看,我根本不喜欢看书。”听他这么一说,她彻底崩溃了。又找我诉苦。



我说:“现在你信了吧,爱情根本没有那么美好。在一些人心里,它已经异化成了一个工具,堂而皇之发生关系的工具,跟酒后乱性一样。”



她苦恼万分:“那我该怎么办?男人都这么不靠谱,我找谁去?”



我说:“很简单。别看张小娴,扔掉爱情小说,回到现实生活中。好好看看正经八百的书,听听歌,骑骑车,练练瑜伽,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顺便注意你身边的哥们姐们所经历的感情,其实每个人的感情都是一本小说,绝情的男主角,苦情的女主角,在现实中都比比皆是。当你真正觉得这些东西才是感情的常态时,再试着去追寻下一段感情吧。”我又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



再后来,她找了一个男朋友。他们是在一次西部支教活动中认识的。小伙子我见过,踏实、上进。一晃就是四年,去年,我还去参加了他们的婚礼。



她当初所排斥的那些所谓“龌龊的想法”,在她眼里,是不是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负能量呢?



也许你们疑问:“为什么不多传递正能量呢?正能量不是也可以让人进步吗?”是的,我懂你们的意思。正能量确是好事,但是你也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消费“正能量”这个词,而当你接受得过多太频繁,你就会变得麻木。



而且,越来越多的所谓正能量,只不过是另一种心灵鸡汤。常上微博的人都知道,微博上很多大v在装人生导师,其实就是个厨师,每天准时为你煮几锅鸡汤,把你撑得要命。而我所传播的那些所谓的负能量,不过是些生活常识罢了。启蒙你们,我责无旁贷。



传播负能量,深藏功与名。这才是正道。


wwW。=



VOL。225 如若一无所有,能否快乐自由

t*xt…小%说^天。堂!

作者方悄悄



 



1、



二十九岁那年我打定主意,要过上真正少女般无忧无虑的日子,但显然,这一点觉悟来得太迟了。还有一年就要迈入三十岁,也就是说正式开始变老,虽然这个界定没有理性基础,但仍然令我惶惶不安。我举目四顾,发现周围的人似乎都过得比我开心,哪怕是一些“条件”不如我的人都如此。这一个发现令我愈加忧心忡忡,同时感到愤愤不平。



凭什么呀?其实我并不差!但我自己也知道,这个“不差”的结论其实得出颇为勉强。事实上,不管论身高、外貌、学历、才华还是挣钱的多少,我的水准都处在人群的中下游。每当仔细思考我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就会想起中学时学习社会金字塔结构时那悲伤的注释: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离地面只有一厘米的最底层。



2、



当我觉得心情特别不好的时候,我会约朋友w出来聊天。因为她过得比我更糟糕。我认识她十年,其中八年她是一个生意人的情妇。最近两年倒不是了,因为那人离婚了,他们已经正式地住在了一起。



但是,如果你认为w有男朋友而我没有,我在她面前就会抬不起头,那就错了!那个生意人现在拖着不肯跟w结婚。他付出巨大的代价离了婚之后,发现自己爱的好像不是w,而是爱情的感觉本身,也就是说他想再玩下去——这一点,我想w应该是心知肚明的,但她目前绝对不会承认。



最近这段时间,我和w聊天的内容是关于y,因为她的情况比我们俩的情况更糟糕。y的老公是一个惯性劈腿狂人,在婚前三天、婚后六个月、y怀孕期间、y生完孩子以后,出轨出得毫不厌倦。y却始终没有跟她离婚。“她说她舍不得孩子。”我叹口气。



“其实如果不结婚她的生活会好得多,你说呢?”w小心翼翼地丢出一句。



“当然了。”我一边赞同,一边想到,w这句话其实是在给自己留后手。



离开咖啡馆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心情比进去时好了一些。但是晚上回到家里,我感觉还是很糟糕。因为我看到一个帖子,“是什么让一个硕士毕业的党员去白云观磕头磕到两眼发黑”,原来是一个mm为了买房历尽周折,最后为了能赶在国五条细则出来之前过户,不得不搞起了封建迷信那一套。



虽然她很惨,但跟她帖子的人只有一片羡慕声。因为她有房了呀!而且还(不管怎么说)赶在国五条之前过到了户。虽然她因为自己的决策失误多花了钱,懊恼得觉都睡不着。



上床睡觉之前,我忽然有所感悟:比惨游戏的氛围不可能让你真的获得满足。只要是跟人比,永远会觉得不平。



至少和大多数人比起来,我的睡眠还算不错。



眼前发黑的时候,我这么对自己说。



3、



然而就在我决心以意志力中止攀比心理的关键时刻,另一件事让我的生活更加跌入了低谷。



w叫我陪她去试婚纱。



也就是说她男朋友终于向她求婚了。



试婚纱那天,w的男朋友没有出现。“他最近太忙了。”w说,“再说我也想给他一个惊喜。”



为了不让惊喜变成惊吓,我坐在一间高档婚纱店的试装间里,看着w穿着各式各样的婚纱在我眼前打转。



淑女的、性感的、前卫的、简洁的、奢华的、镶水钻的、镶珍珠的。



我认识了w十年,她从未像这天这样神采飞扬,美貌得让我嫉妒。



婚纱店的小姐也看出来了!这位女士,具有一定的品位和生活水准,而且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决意在婚纱这东西上大花一笔。她不停地重复着:“一生只有一次的事情!一定要完美!您看看这套,是不是和戴安娜世纪婚礼时穿的一身很像?”



当w试到第二十套,我终于受不了了,不得不发了条短信给y,让她给我打个电话。



“我现在不在公司……什么,必须马上去印刷厂一趟吗?”我对着电话装腔作势地喊道,同时对w做了个抱歉的手势。



4、



从婚纱店跑了出来,我也不想再回去上班。



虽然要处理的事情已经堆满了半张桌子,但请假毕竟是已经请了。



而且,天气还不错!pm2。5好像被一只巨大的天空吸尘器吸走了,天空泛出宫崎骏动画片里一样的淡蓝。去咖啡馆!我对自己这样说。



那是我最喜欢的一家咖啡馆。不过说实话,里面的咖啡并不好喝,只是便宜罢了。店里自制的饼干虽然味道还不错,但硬度则曾经崩坏我刚刚修补好的牙齿。



可是,独自坐在这里面的下午,却是我人生中少有的、真正无忧无虑的时刻。



我说的是,“独自”。但是,这一天,偏偏有人坐到了我的对面。



“你好。”



我看他一眼——不认识。



“不记得我了吗?”对方笑态可掬地问道。



“请问你是?”



“我们见过,你忘了?”



见我的确困惑的眼神,他伸出手,对着自己的脑门来了一下。



“哦……不好意思我还是想不起来。”



他嗤嗤地笑了。



“两年前,一个聚会上,有人撞到了玻璃墙上。”



这么说我好像是有点印象。



“是你撞到了?”



“nonono,”男人叠声否认,这一串终于泄露了他的身份:他的中文说得比英语好。



我也忽然想起了他来——日本人说英语总是怪怪的!



他是那个给撞到墙的伤者做急救的日本人。



5、



“当时你有男朋友。”



“你也有女朋友。”



谈话这样展开,总带有点惆怅的味道,因为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



什么都没有,而且老了五岁。



日本人——他叫渡边,说他刚从阿富汗回来。居然去了阿富汗,可见是个资深背包客。他说,在那边曾经遇到一个女孩,他心动之下就求了婚,但是被拒绝:因为女孩说,旅行结束了,她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北欧去。



“你呢,不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吗?”



他摇摇头:“不想——你呢?”



我咬着吸管,仔细地思考了一番:“我也不想。”



到底家乡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