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可以带我坐一坐。当我四处观望,对未来充满期待之时,刘军突然把我往前面一拽,一辆载着两节半人高箱子的叉车从我身旁猛然驶过,顿时吓得我心脏乱跳。刘军破口大骂:“屌人,开车不长眼,老子去投诉你!”而开叉车的员工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理都懒得理,纯熟地卸下货,把车开走了。



 



刘军告诉我,去年一个叉车卸货时,因为前面货箱太高,疏忽的司机竟然将一个年轻的员工给活活挤死了。死亡员工的家属来公司闹事,当事员工、组长、课长全部被开除,副总记一大过,取消当年年终奖和绩效奖。最终处理结果是,赔偿20万,公司在出事地点祭魂,在出事地点搭了一个台子,白布遮顶,四个立柱也挂满白纱布,台子中间摆着火盆,一连烧了三天纸钱,最后才息事宁人。公司也从中吸取教训,开叉车的员工一律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取得内部驾驶执照才能上车操作。对于刚才的惊险,如果刘军带我去投诉,那个傲慢的员工是再也不能去开叉车了,而且很有可能被开除,失掉工作。



 



领队带着我们进入宿舍区,八人间,上下铺,能洗澡,还有独立卫生间,和一个阳台。我跟刘军分到一个宿舍,我睡上铺刘军睡在我下铺,其他几个人也都是新来的。因为都是年轻人,相互介绍了一下,就叽叽喳喳地聊了起来。有一个叫张亮的工友,居然信基督教,和我睡在一边,头对头。我看着他把一本圣经放在铺好的床头,还拿出一个十字架挂在撑蚊帐的横杆上,就在我们头对头中间。他问我们有没有弟兄,刘军哈哈大笑说都是兄弟。



 



4



下午,我们就被分到了e栋手机制造处,刘军拉我去了物流组。组长跟我们讲了一下分工,主要就是将生产线上检验合格、打包好的产品用手推叉车运到物流仓库。组长对我们说,不要小瞧物流这一行,里面有很多学问,e栋厂长以前就是干物流的,一步一步往上爬,九年升到副厂长,至今无人能及。刘军是厂里的老油条,他不信这一套,因为那时是公司创业之初,而现在,公司庞大,体系臃肿,到处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人。他教我如何打混(就是偷懒),公司向来就是把女人当男人使,把男人当机器人用,能在这里长久呆下去的都是会打混的人。



 



正如刘军所言,干物流还算比较轻松,不像在流水线上,一站就是一上午,一下午,一天下来,全身酸软。不过流水线上的员工告诉我,他们早就习惯了,也没有那么“腰酸背痛腿抽筋”。我摇摇头,还是挺同情他们的,打死我也不去流水线当一个麻木的机器人。而我们可以在运货途中偷懒,不会有人监视你。有时候出去拉货,碰到一个下坡路,我们就踩在叉车上呼啸而过,就像踩着滑板,倍儿拉风。不忙的当儿我们还可以躲进成堆的货物中间睡觉,有的物流甚至把货物箱堆成一个围城,躲在里面抽烟打牌。当然,都是一些资深的老油条。



 



e栋楼里,有三个分厂:成型厂生产手机壳;烤漆厂喷涂油漆,手机壳的外装颜色就在这里决定;组装厂进行组装,打包出厂。环境最为恶劣的就是成型厂和烤漆厂,因为成型要融化塑胶粒,会散发各种化学物质,整个成型车间就是笼罩在这种气味中,使人昏昏欲睡;而烤漆厂的喷涂室里,虽然有水幕过滤装置,但调试的作业员还是置身漆雾中,他们为了方便,甚至不戴口罩,而按照正规操作,是需要戴防毒面罩的。



 



很显然,成型厂和烤漆厂男工比较多,而组装厂则需要大量心灵手巧的女工完成繁复精细的组装任务。宽大辽阔的组装车间,一条条生产流水线,站满了身着白色静电服的普工,大部分都是女工,仿佛置身女儿国。机器咔嚓咔嚓有规律地响着,时间间隔都是设定好的,站在流水线上必须跟上机器的节奏,否则就会导致产品积压,甚至会发生工程事故,所以员工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绝对的警惕。好几次我从组装车间经过,都禁不住绷紧神经,集中注意力,小心翼翼地走过,生怕一不留神就会被那一条条生产流水线、冰冷生硬的机器吞噬。我对这个场景记忆犹新,因为二月十五早上上班,我拖着叉车去拉货,就听到了组装厂的员工私底下在讨论昨晚发生的事:有人跳楼了。



 



前一天就是情人节,当天晚班,组装厂的一个女工爬上了e栋和f栋两栋楼之间的天桥,虽然只有四层楼高,但她还是当场就死亡了。而死亡原因显而易见,为情所困。男方也是组装厂的一个员工,当天晚上就被喊去协查,据说只不过是因为他忘了给女朋友买礼物。这样的悲剧每天都在中国上演,在深圳上演,马上就会成为过眼云烟,被人们忘却,而后又接着发生。男工后来被辞退,女方家人来收尸,带走了10万赔偿金,事情也不了了之。这是公司向来的应对手段,金钱换来沉默。整个中国,煤矿、大火、交通事故……向来如此。



 



5



三月十号发工资,我拿到了在f公司的第一笔工资,1980块钱。一下班,就去银行自助取款机取钱,那里已经排起了长龙,等了半个小时才轮到我。有的人急着给家里寄钱,有的是月光族等着花钱,还有的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刷卡族。我就听到一个哥们说,他刷信用卡三个月没还,银行打电话给他父母。为了感谢孙倩和刘军对我的照顾,当天晚上我请他们吃饭,然后去ktv唱歌。



 



唱歌的时候,我拿着麦深情地演绎着《完美生活》,“我多想看到你,那依旧灿烂的笑容……”后来我发现孙倩和刘军在小声地争吵着,“我不想做手术,我要把孩子生下来”“现在不是时候,我们还没有结婚”“回家领证”“我们都没钱,怎么养活孩子”“给你妈带”“她不会同意我们结婚的”……依稀能听出来他们在谈论什么,越来越觉得气氛不对,我问他们要不要唱,刘军有口无心地唱了几个,交给孙倩,孙倩闷闷不乐,没有好脸色。我不知道该做点什么,很尴尬,到了十一点,我提议回厂区。刘军和孙倩让我一个人先回去,他们要商量点事。



 



当我走进厂区,已经十二点了,正是晚班吃饭的时候。汹涌的人群从各栋厂房涌出,奔向就近的食堂。我在人群逆流中,难以阻挡随波逐流的力量,这是我在深圳最为深刻的一点体会。在内地在北方,人们从来没有如此匆忙,每天上班,你基本上是被奔波的人流赶着往前走,很多人都是一手拿着早点,边吃边走,绷着神经,不敢松懈。难怪有数据统计,这里的人均寿命要比内地少十年,在这里,心脏都要有异于常人的抗压能力。



 



而在f公司,这个劳动密集型的工厂里,生产线的麻木无情,人群之间的冷漠,根本不需要人性化管理;少得可怜的工资更导致普工们自愿、主动加班。虽然有各种缺点,但f公司作为世界500强,工资按时发放,加班工资1。5倍,节假日2…3倍,医疗养老工伤保险都算得清清楚楚。虽说工人们怨声载道,但在打工者遍布的深圳,甚至广东,声望还是要好于那些没有任何保障的小公司,家庭作坊。像刘军,以前在这里打了两年工,后来又去东莞、珠三角,发现还是f公司好,不会拖欠工资,包吃包住,每个月挣的钱除了自己花销,还能寄点回家。



 



当然,拥有二十万员工的f公司也容易吸引外界的关注,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带来各种猜测、质疑和诘问。于是危机处理团队应运而生,新闻发言人,法律援助,政府公关……它就像一个独立的王国。f公司总裁有句名言,独裁造就效率。他的军事化管理手段也必然导致内部的各种矛盾,而底层的员工就是被压榨的羔羊,大多数都是沉默的羔羊。



 



我回到宿舍,躺在床上,被一路走回来的沉闷搅扰得睡不着觉。刘军一直没有回来,我猜想他们又去开房了,但又隐隐为他们的争吵感到担心。果然第二天,流言四处传播,说是发工资的当晚有两个人跳楼自杀了。我还没起床,晚班回来的工友就告诉我这个消息。我第一时间就想到刘军和孙倩,赶紧给刘军打电话,电话不通,孙倩也是关机,顿时预感不祥。爬起床,忐忑不安,也没有胃口吃早饭,赶紧赶到e栋厂房。因为还没有交接班,工友都说没有看见刘军,我的心像热锅上的蚂蚁。



 



刘军和孙倩是我来深圳认识的最好的朋友,刚到深圳就是孙倩帮助了我,工作上也是刘军带着我学会使用叉车,登记物料,识别各种产品,仓库管理等等事务。没有他们,我在深圳将是无依无靠,会走很多弯路,甚至流落街头,他们也把我当做真正的朋友,但昨晚的事,他们不和我说,我真的很生气,很痛心。



 



我并没有放弃寻找刘军,心里暗暗为他们祈祷,希望跳楼的两个人不是他们。我想到去物料仓看看,翻上一个个物料箱,大多都是昨晚堆好的,等待白班出厂。当我搬开在仓库角落的一堆货物时,终于发现了刘军,他正在里面睡得死气沉沉。我赶紧摇醒他,问他孙倩在哪。刘军睡眼惺忪地说,在宿舍吧。我告诉他昨晚又有人跳楼了,他一下子跳起来,赶紧给孙倩打电话,这回她接了,已经上班了,在厂房里,我们俩顿时大松一口气。



 



后来刘军告诉我,孙倩意外怀孕,他带她去做了人流手术。这种事在年轻的打工者身上很常见,而且厂区周围到处都是无痛人流的广告,那些传单都发到了厂区大门口,连平时作威作福、狗仗人势的保安们都无可奈何。走在拥挤的上下班人群中,你总能看到一两个大肚子的年轻女工,在那些稚幼的脸庞上,能看到冲动留下的悔恨和忧虑。



 



那两个在同一天晚上跳楼自杀的员工并不是在同一栋楼上,调查显示他们之间也是毫无关系。但这次自杀事件很显然不能瞒天过海,况且在这么多人的一个厂区,外界很快就知道了事件的细节。一个是因为赌博,欠债累累,微薄的工资根本不能弥补天大的漏洞,不堪压力选择一死了之;另一个则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毅然走上这条不归路,之前已经讲过,以前自杀的员工都能获得10万元的经济补偿,以此换取他们家人的沉默,这位员工的遗书证明了这一点。当时深圳的基本工资是960元,而底层员工,通过超负荷的加班,每个月最多也只能拿到2000元。所以他选择自杀,通过死给家里留下5年甚至更久才能得到的巨款。这一恶果可能导致更多员工效仿,最后,公司经过曲折强大的公关,才将事件在一个星期内压了下去。二十万左右的员工,依然忙忙碌碌地工作着,生活着,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驱赶向前……



 



(未完待续……)



 



(本文为作者根据自己真实经历改编,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破罐,诗人。微博id:@破罐polo


WWw。xiAosHuotxt。COM



VOL。392 出深圳记(下)

(/t/xt|小/说天|堂)

作者破罐



 



6



三连跳之后的三月底,发生了第四跳,是成型厂一个精神错乱的女工。我体验过成型厂的恶劣环境,有人自杀也不是奇怪的事。医学上已经证明塑胶化纤会挥发有毒物质,比如一个矿泉水瓶不能长久使用,新装修的房子不能马上住人。手机部件都是塑胶粒融化后经过模具成型的,塑胶粒首先要在烘干器里进行几个小时的烘干,被吸入机台后,又要经过高温融化。虽然有中央空调,但整个成型厂还是充满了未知的化学气体,就像一个毒气室,谁都知道这会在生理上的造成各种损伤。至于精神上的压抑、错乱也是无需置疑的,成型机台和机器人抓手驱使着工人也像机器人一样,保持同步工作。



 



f公司员工基数大,即使每年死一二十个也比日本自杀率要低,这是公司新闻发言人对外说的。每年,f公司都会招进大量员工,而且还有很多大学生,甚至每个月都有几百几千的出入量。来的多,去的也多,来来去去这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没有归属感。呆上两年的人很少,我听组长说过,每过一年,你看到的基本上都是新鲜面孔,旧人就如过眼云烟。就像生命体,据说七天就会换一次血,七天后你就不是从前的你。f公司也是一个生命体,它是通过换血来维持庞大机体的运转。人生无常,我不知道明年的今天我是否还在这里,我甚至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我问过张亮,就是同一个宿舍信奉基督的那位工友,我问他自杀是不是一种罪过。他告诉我,基督教是不允许自杀的,人是上帝造的,他的身体是属于神的,是不能随意抛弃的。他还惋惜地说,如果那些跳楼的员工信了耶稣就不会自杀,然后问我要不要信。虽然我相信人是有罪过的,比如贪婪、嫉妒、淫欲等等都是罪恶,但是从小的唯物主义教育使我对他持有怀疑态度。为什么我们只有信他才会被拯救,难道不信的人就活该受惩罚,被折磨?那些站在高楼之上绝望的人,上帝为什么不给他们看到曙光,而任由他们跳下去?张亮说,这是撒旦在作祟,意志薄弱的人就容易被魅惑。张亮也承认,即使相信基督的人也可能被引入歧途,因为撒旦本来也是上帝的天使。那么信与不信又有什么区别,我质疑道,我更宁愿相信,宗教只是为了树立一种道德规范。张亮说,基督是超越道德和法律的。



 



张亮给我讲他信基督的故事:高三快要高考时,他突然生病了。开始只是小感冒,流鼻涕,后来一直咳嗽,每一下咳嗽,内脏就会撕心裂肺地痛。检查出来是肺炎,一直诊不好,最终医生也无可奈何。他本来被高三的压力折磨得快要发疯,居然希望能一直躺在医院,逃避高考。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渐渐地被发热、咳嗽侵袭得失去了意识,整天胡言乱语。这时他奶奶来了,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守在他的床前,为他祷告、读经。他犹如一个在沙漠中快要渴死的旅人,突然发现了一眼甘泉,一道曙光,捧起泉眼里的水,甘甜得沁人心脾,一口又一口……是奶奶的祷告让他重新发现了生的希望,给了他活下去的力量和信念。即使后来高考失利,他也没有咒怨,依然奉耶稣为他唯一的主宰。



 



我对他说,有一种解释和你的经历非常契合,精神科的医生认为有自杀念头的人就像是患了一种无药可治的病,最终就是死亡。张亮寻到了耶稣,就是找到了他的再生良药。又比如,为情所困的人,陷入一种病态,他们自己没办法解脱,亲人朋友医生无法成全和开导,却还要去指责他们不负责任。再比如欠债的人,没有能力偿还债务,就如同身患大疾的人无钱治病,亲人朋友不借钱,医院不通融,见死不救,最后必然酿成悲剧。正因为这样,我们才需要呼唤人心温暖、社会关爱。f公司高层也深知这一点,四连跳之后,工会成立了心理咨询小组,爱心专线,各个部门组织聚餐、唱歌、郊游,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一段时间内缓解了员工们的心理压力和恐惧。



 



7



厂区内有一家学而优书店,是公司邀请进来开的,对员工八折优惠。年轻员工大多都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外来务工者,开书店不仅能展现公司的品味,也是提高员工修养的一个途径。每天中午下午吃饭的空当,书店内就挤满了人,捧着书的,倚着书架的,蹲在地上的,清一色的员工制服,男工是白色和黑色,女工是红色,走动的店员,放着舒缓的音乐,让人的心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忘掉了人群的嘈杂,机器的轰鸣,仿佛置身一个世外桃源。



 



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下班后,我走进这家书店,浏览着摆在书架上的书籍。“好书推介”的书摊上摆着公司总裁的自传,以及各种管理书籍《思考的技术》、《执行力》、《西格玛管理法》等等。每个角落都站着人,我来到一处人少的书架前,是散文诗歌区,拿下一本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翻看着: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如此干净简单的诗句一下子就让我如沐春风,吹走一天的疲惫。又读了几首,但都不如这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