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痘必归肾经,预为调补肾气,庶免此患。一小儿十三岁,眼睛多白,或时面赤,常患颈痛,尺脉洪数。先君谓禀肾
气虚。用地黄丸料煎服而愈。至十五岁出痘,先君云须多服前药,仍用地黄丸、益气汤,更加倦怠,乃以地黄丸大剂
煎与恣饮,又用大剂八珍汤,痘渐出如式,恪服前药,至期岁,二药计十七斤余而愈。先君每见婴儿白睛多,面
色白,或色赤,令其预补脾肾,以防出痘,但信者少耳。一小儿出痘,腰痛、足热、发渴。此禀肾虚火动也。先君用
大剂加减八味丸料煎与恣饮,诸证渐退,佐以大剂八珍加紫草、糯米数剂,脓渐灌,仍用前药而结痂,用八珍汤而靥。
一小儿出痘将愈,因停食泄泻,作渴腰痛。此脾肾虚弱也。先君用加减八味丸料及五味
异功散,渴泻顿止,又与六味丸料及八珍汤而靥。一小儿面色常白,目睛多白,
时常腰痛,两足时热,冬不衣绵,年九岁。先君谓禀肾虚。令每日服地黄丸,至十岁出痘,腰痛发渴,面赤饮冷,用
地黄丸每剂加肉桂半钱,煎与恣饮,数剂之后,热渴顿止,腰痛顿愈,却去肉桂,仍与服之,至五十余剂而靥。
x加味地黄丸x
熟地黄(酒浸,蒸透,晒干、八两,酒拌,杵膏) 山茱萸肉 干山药 五味子(炒。各四两) 泽泻
白茯苓 牡丹皮 鹿茸(炙。各三两) 肉桂(浓者,去皮取肉一两,发热者,以此加之,引虚火归肾经,
而热自止也)
上,各另为末,入地黄和匀,量入米糊丸服。煎服更好。
x羌活当归汤x 治腰背痛,初发热时便宜服之。
羌活 当归 独活 防风 川芎 黄柏(各一钱) 柴胡(一钱五分) 桂枝(七分) 栀仁 红花(各八分)
酒水各半,煎服。又方,治腰痛,有苍术、汉防己。
x如神汤x 治腰痛。
当归 桂皮 玄胡索
各等分,为末。酒下二三钱。
集之六·心脏部四痘疮(下)
腹痛
属性:〔娄〕痘腹痛,多是痘毒,当临证消息。〔万〕《内经》腹痛皆属于寒,惟有一证为热,疮疹腹痛,皆属毒
热也。诀云∶发热肚中痛, 疮腹内攻,发多防不透,发少更防痈。是已。或有兼食积者。〔翁〕痘疹腹痛者,
由毒郁于三阴,脐以上属太阴,当脐属少阴,小腹属厥阴,须分别之。腹胀者,毒聚于肠胃也,治法俱当升
发解利痘毒,兼分利小便,使毒瓦斯上下分消,则痛与胀自止,故曰∶痛随利减,胀以利消。俗医以浓朴行滞气而
不知升发解利,非其治矣。亦有乳食停滞不消化而腹胀者,当以升发解利药中,加消食之剂,所伤之物,当审其寒热。
又有数日大便者,大便行而痛胀自止,亦未可骤用硝黄也。
x定痛散x 伤寒肚痛,及冷气痛。
神曲 香附(各一钱) 山楂(二钱) 良姜 当归 甘草(各五分)
上,用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手足逆冷,加大附子二分。
x桂枝芍药汤x 治腹痛。
桂枝 炙甘草(各一钱) 白芍药(酒炒,二钱)
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x黄连汤x 治热毒在胃腹痛,时或欲吐。此药能升降阴阳。
黄连 炙甘草 干姜 桂枝(各二钱) 半夏 人参(各八分)
枣二枚,水煎服。
x一味异功散x 治小儿诸般钓证,角弓反张,胸膈脐凸,以透明没药为末,姜汤调下。
《绍定论》云∶病有似是而非,若同而异者。盖肢体厥冷而腹痛者,此毒瓦斯在里也,若不审谛,必作极冷治之,
反与热药,为害愈深。未冷极者不问有无寒热,肢冷腹痛,必大便自利,蜷卧恶寒,今身热肢冷,腹痛大便不通,
乃热毒在里,热甚则发厥,仲景所谓热深厥亦深也。伏热深而疮疹不出者,宜以蝉蜕末水煎服之,已
出者亦可服,毒瓦斯得泄,则四肢温暖,腹痛自止矣。前人论腹痛有虚实,肠鸣自利而腹痛者为虚痛,是冷也。腹
满而不大便者为实痛,是热也。今腹中痛而不大便、又身热,耳尖冷,脚冷,为疮疹证明矣。又有疮疹始发,腹中
有宿块而痛者,医不能辨,误作食积下之,多夭横矣。〔薛〕前证,痘未出而发热烦躁,或作渴饮冷,大便坚实,此
热毒壅滞也,用疏利之药。
〔万〕凡发热腹中便痛者,此毒瓦斯内攻也,急宜发表疏里,桂枝大黄汤主之。亦有外邪与毒相并,致未尽出而腹疼
胀满者,宜参苏饮去参、苓、加缩砂、陈皮,温而出之。若原无腹痛发热,二三日后大便不通而痛者,此燥屎与毒相并
而痛也,三黄丸(热)、七物升麻丸(初热)、宣风散(痘发热)择而用之。有谵妄狂乱者,三乙承气汤主之(便秘)。
原无腹痛,或因饮冷水而痛者,此冷痛也,理中汤(吐利)加桂心。或因多食而痛者,此食积痛也,微则木香大安丸
(伤食),甚则备急丸(伤食),丁香脾积丸(伤食)、原物汤下。原无腹痛,自利后痛者,此虚痛也,黄 建中汤
加木香、青皮。发热自利,又腹痛者,此亦毒也,黄芩汤(吐利)加木香、青皮,或化毒汤主之。如疮乍出乍隐,此
伏也,七物升麻丸。疮出尽者,
再以紫草饮(出不快)大发之。疮不出者,勿治。〔张〕痘未出,有先作腹疼或腹中有块者,乃腹中先出也,不可投疏利
之药,以戕贼胃气,但与和平匀气兼发散药,如升麻汤、参苏饮之类。
x蝉蜕一物汤x
用蝉蜕二十一个,洗去泥,为末,水一盏,慢火煎至半盏,去滓,量儿大小温
服之。如觉疮疹已出,便根据前服三五次,不是疮疹,亦无害。小儿疮疹欲发出,加甘草一钱五分,煎一盏,旋旋
与服,累效。小儿伏所蕴积热毒,蝉蜕味咸寒可以制,况有暴感风作热,客于表者,蝉蜕亦治,风毒充于皮肤,
瘙痒不止,惊痫夜啼,癫疾,寒热惊悸,皆宜服之。
x桂枝大黄汤x
桂枝 白芍药(各二钱半) 甘草(五分) 大黄(一钱半)
上锉碎。加生姜一片,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x桂枝芍药汤x
桂枝 白芍药 防风 黄 (炙) 甘草(各等分)
上锉细。加枣子二枚,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
x黄 建中汤x
黄 人参 桂枝 白芍药 甘草(各等分)
上锉细。加生姜三片,枣二枚,水一盏,煎五分,去滓温服。
x化毒汤x
肉桂(五分) 白芍药 甘草(各一钱) 青皮 木香 枳壳(各七分) 山楂肉 连翘(各五分)
上锉细。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汪)一女伤寒,但腹痛甚,日夜啼哭,手足厥冷,渐至危殆。此时天时痘灾,
吾疑或者痘症,遂取生猪血,急用脑麝和灌,一服得睡,须臾痘出而安,若非此方,则夭横矣。
〔万〕痘已出而腹痛,亦是毒在里未曾出透,亦宜桂枝大黄汤。起发不透腹痛者,陷伏也,亦宜三乙承气汤(便
秘)及宣风散(痘发热)。〔薛〕痘已出,而不热躁,不饮冷,大便不实,此元气虚弱也,用白术散之类补之。
〔张〕出不快而腹痛者,活血散(即一味白芍药,见出不快)以姜汤调下。若毒瓦斯弥蔓,阳毒入胃,便血日夜无度,
腹痛啼哭者,牛黄散主之。又有一等将成内溃之证而腹痛者,当预防之,七日前内溃,盖因风寒所中,腠理固密,阴
阳二分,壅塞不通,其毒内攻,脏腑之间毒火炮炽,以致胃烂溃而成脓,口舌皆白,是其验也。此证极为惨毒,识者
知痘毒未出之时,或有风寒阻隔,气粗热甚,身必战动,腹吐急疼者,是欲成内溃也,急以和解汤、升麻汤(初热)逐
散寒邪,开泄腠理,纵毒而出,庶无此证,若证已成,而治之亦无及矣。
x牛黄散x 治疮疹阳毒入胃,便血日夜无度,腹痛啼哭。
牛黄(一分) 郁金(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以浆水半盏,煎至三分,和滓温服。量儿大小以此增减,日二服。
x和解汤x 三日前后用。
升麻 芍药 葛根 人参 川芎 甘草 防风 羌活(各四分)
上,用水一钟半,生姜三片,煎至五分,温服。
〔丹〕吴店子出痘疮腹痛。
丁香(二枚) 官桂 芍药(各一钱) 白术 当归(各五分)
上,作一帖服。
如身不甚热,或时发寒,或呕吐,六脉虚细,四肢逆冷而腹痛者,陈氏木香散主之(痘泻利)。腹痛面青,
而手足冷者,脾胃虚寒证也,宜益黄、理中辈主之。理中汤加白芍药、桂。
上三条,以温药治寒痛例。作渴饮汤,手足并冷者,宜之。
〔娄〕尝治痘始出腹痛,或身痛,脉洪数者,解表凉药加芍药、甘草渐安。
按∶解表凉药,即升麻汤、连翘升麻汤、双解散之类,加者倍而用之也。
上一条,以凉药治热痛例。作渴饮冷,手足并热者,宜之。
如疮已出,至收靥时原无腹痛,忽然作痛,此必有饮食也,消息审问,曾因饮冷水者,五苓散主之,或用黄 建中
汤加白术、干姜、人参。曾伤食者,问伤何食,丁香脾积丸主之,用原物汤送下。〔张〕伤食腹痛,不可用巴豆、
大黄辈,只宜平胃助气之剂,如平胃散、小异功散、橘皮汤(吐逆)皆可。〔薛〕嗳腐吞酸,大便秽臭,
乳食停滞也,用保和丸消之(伤食)。
若靥后伤食,食蒸发搐而呕吐腹痛者,治法见惊搐条。靥后热多,大便实,粪黑,腹痛者,蓄血也,犀角地黄
汤主之。
如发热时心腹绞痛,烦闷叫呼,或疮陷伏,胀满疼痛,喘促者,此毒恶之气,攻刺肠胃,燔灼脏腑,必不可治。
集之六·心脏部四痘疮(下)
腹胀
属性:凡痘子,腹中常宜宽舒,为里无邪,若腹胀满,须审其伤食否,及大小便何如,
如曾伤食,微满不痛者,木香大安丸。胀满腹痛甚者,丁香脾积丸(俱伤食)。小便不通,百祥丸(黑陷)。大便不通者,
宣风散(发热)主之。此上诸证,皆实胀者也,故宜利之。若自利腹胀,乃虚胀也,陈氏木香散(泄利)主之。
腹胀分虚实寒热 钱氏云∶身热烦躁,腹满而喘,大小便涩,面赤闷乱,大吐者当利小便,不瘥者,宣风散下
之。此实热治例也。陈文中木香散治痘疮腹胀渴泻。此虚寒治例也。薛氏《撮要》云∶腹胀泻渴,脾胃虚寒也,用大
异功散(出不快)
参内托散(即十补散出不快)治之。若前证而兼气促体倦,乃脾气虚也,用白术散(渴)加木香,煎送四神丸(泄泻
)。如腹胀作喘,大便利,小便秘,手足并冷,乃脾气虚也,先用葶苈木香散(喘),次用小异功散(吐泻)一二剂
自愈。此平补例也。
初热时腹胀痛者,由毒瓦斯与外邪相搏,欲出而不得出也,用参苏饮加缩砂、陈皮,去参苓服之(挟有表证者、宜
此)。身热脉数,大便秘而腹胀,此热毒壅遏也,当微下之,或疮半未出而喘息腹胀,其人大便不通,烦躁作渴,谵语
不安者,当急下之,俱用紫草承气汤(挟有里证者、宜此)。〔丹溪〕用桔梗枳壳汤、二陈加枳壳汤。若虚弱自
利,四肢厥冷,腹胀发哕者,里气虚也,姜附、理中辈急救之。
x紫草承气汤x
浓朴(二两) 大黄(四两) 枳实(一两) 紫草(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半盏,煎二三分,温服。以利为度,如未利加芒硝一字。
x桔梗枳壳汤x
枳壳 桔梗(各二两) 甘草(五钱)
上锉。每服三钱,姜二片,水煎服。
x二陈加枳壳汤x
枳壳 半夏 茯苓 甘草 陈皮(各等分)
上锉。每用三钱,姜二片,水煎服。
若疮既出而腹胀者有二证,一则阴阳不和,或因作热烦渴,饮冷过多,或误投凉剂,热为冷所激,欲出不能,
毒不能发越,故令腹胀。其人必不能食,二便利,腹中虚鸣,甚者气喘发厥,疮白无血色者多致不救。急当
以温中药疏逐冷气,不可又用宣泻之药,以重其困,如小异功散(吐泻)木香散(痘泻)俱可用。王中阳云∶木香散性
温平,能和表里,治腹胀泻渴,有如神之效。一则毒瓦斯陷伏入里,必有他证相杂,或烦躁大渴,或大小便秘,或啼
哭不止,但用温平解毒快气之剂,如人齿散(黑陷)活血散(出不快)之类。又有小便赤涩,而心腹胀满,别无他
证者,此伏热在胃,则中有所隔,上为心气不降,故小便涩少而赤。下为阴气不升,故腹中胀满。董氏用四圣散
(出不快)以发出其毒,则胃热自散矣。若出太盛而面黄,大便黑,烦躁,喘渴腹胀者,此有瘀血在里也,治法见渴
条。若出太盛,至当结脓窠痂 而不结,能食而喘,腹胀谵语不大便者,及靥后腹胀喘渴,大便利小便涩者,治法
俱见喘条。
痘疮起发而腹胀者二证,同前阴阳不和者,疮痘正发,热毒方盛,必生烦渴,宜以葛根解毒汤、人参麦门冬散、
人参白术散(并见痘渴)之类与之。不知此理,或饮冷过多,或误投凉剂,热为冷所激,欲出而不能,冷热相搏,
毒不发起,故令腹胀。且伤于冷者,急当以温中药疏逐冷气,冷气散,则腹胀自消,益黄散(脾)去甘草,加
姜制浓朴。甚者气喘发厥,疮白而无血色,多致不救。陈氏木香散(泄利)圣方也,昧者反用峻下之药,致令重困
而死。其毒瓦斯陷伏入里者,但用温平解毒快气之剂紫草饮子主之(起发)。若腹胀而目闭,口中如烂肉臭者,其证为大恶。
〔丹〕勉奴痘后渴,肚急,小便少,发热。
芍药 白术 陈皮(各五分) 川芎 干葛(各三分) 甘草(炙,一钱半) 木通(二分)
上,用水煎服。
寄子五岁,痘后肚急。
白术(一钱) 陈皮 木通(各五分) 犀角 川芎 白芷(各七分) 甘草(炙,三分)
上,水煎服。
x加味透肌散x
人参 黄 白术 芍药 川芎 甘草 茯苓 木通 陈皮 糯米 浓朴 大腹皮
等分,为粗散。姜枣煎服。
x紫草浓朴汤x 治痘疮烦闷痞满,或坚急,或结聚不散。
紫草茸(一钱二分) 枳实 黄芩 黄连 浓朴(各一钱一分) 露蜂房 白茯苓 山豆根
麦门冬 桃仁 石膏 旋复花(各二钱) 蝉蜕 升麻(各八分) 白术(五分)
上锉散。每服四五钱,水煎,食远温服。
温平,能和表里,治腹胀泻渴,有如神之效。一则毒瓦斯陷伏入里,必有他证相杂,或烦躁不渴,或大小便秘,或啼
哭不
止,但用温平解毒快气之剂,如人齿散(黑陷)活血散(出不快)之类。又有小便赤涩。而心腹胀满,别无他证者,此
伏热在胃,则中有所隔,上为心气不降,故小便涩少而赤。若出太盛而面黄,大便黑,烦躁,顺喝腹胀者,此有瘀血在
里也,治法见渴条。若出太盛,至当结脓窠痂 而不结,能食而喘,腹胀谵语不大便者,及靥后腹胀喘渴,大便利小便
涩者,治法俱见喘条。
痘疮起发而腹胀者二证,同前阴阳不和者,疮痘正发,热毒方盛,必生烦渴,宜以葛根解毒汤、人参麦门冬、人参
白术
散(并见痘渴)之类与之。不知此理,或饮冷过多,或误投凉剂,热为冷所激,欲出而不能,冷热相搏,毒不发起,故
令腹胀。且伤于冷者,急当以温中药疏逐冷气,冷气散,则腹胀自消,益黄散(脾)去甘草,加姜制浓朴,甚者气喘发
厥,疮白而无血色,多致不救。陈氏木香散(泄利)圣方也,昧者反用峻下之药,致冷重因而死。其毒瓦斯陷伏入里者,
但用温平解毒快气之剂紫草饮子主之(起发)。若腹胀而目闭,口中如烂肉臭者,其证为大恶。
〔丹〕 勉奴痘后渴,肚急,小便少,发热。
芍药 白术 陈皮(各五分) 川芎 干葛(各三分) 甘草(炙,一钱半) 木通(二分)
上,用水煎服。
寄子五岁,痘后肚急。
白术(一钱) 陈皮 木通(各五分) 犀角 川芎 白芷(各七分) 甘草(炙,三分)
上,水煎服。
x加味透肌散x
人参 黄 白术 芍药 川芎 甘草 茯苓 木通 陈皮 糯米 浓朴 大腹皮
等分,为粗散。姜枣煎服。
x紫草浓朴汤x 治痘疮烦闷痞满,或坚急,或结聚不散。
紫草茸(一钱二分) 枳实 黄芩 黄连 浓朴(各一钱一分) 露蜂房 白茯苓 山豆根 麦门冬 桃仁 石膏
旋复花(各二钱) 蝉蜕 升麻(各八分) 白术(五分)
上锉散。每服四五钱。水煎,食远温服。
x紫草枳实汤x 治痘疮腹胀,或热毒,或因伤冷所致。
紫草茸 鼠粘子(各一钱二分) 浓朴 苦参(各一钱一分) 白芍药 贝母 枳实 诃子 肉
豆蔻(各一钱) 蝉蜕 桔梗 白术(各八分) 升麻(七分) 甘草(六分)
上锉散。每服四五钱,水煎,食远服。
x葶苈木香散x(喘)
x木通芍药汤x 治痘疮作渴腹胀,小便不利。
木通 芍药 白术(各五分) 川芎 陈皮 干葛(各三分) 甘草(二分)
上,水煎服。
x姜附汤x 治疮疹半出而半不出,或出盛时却下利支厥,呕逆腹胀吃噫,须急与理中丸、四逆、姜附汤之类不
须疑,已试之验也。大便自利腹胀者,是热毒被冷所搐不能出,冷甚则为下利,其毒小得出,则为腹胀,当此
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