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65-卫生宝鉴-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十九小儿门
时气温疫外伤风寒
属性:x【升麻葛根汤】x治大人小儿时气温疫。头痛发热。肢体烦疼。 
升麻 甘草 白芍药(各十两) 葛根(十五两) 
上四味锉碎。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八分。稍热服。不以时。日二三服。 
x【惺惺散】x治小儿风热疮疹。伤寒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睡。咳嗽喘粗。鼻塞清涕。 
人参 细辛 栝蒌根 茯苓 
白术 甘草 桔梗(各一两半) 
上七味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薄荷三叶。同煎。至四分。温服。如要和气。入生姜煎 
服。不以时。○一法加防风、川芎各一分。同煎。 
x【人参生犀散】x解小儿时气。寒壅咳嗽。痰逆喘满。心忪惊悸。脏腑或秘或泻。调胃进食 
。又主一切风热。服寻常凉药即泻而减食者。(钱氏方) 
前胡(七钱) 杏仁(去皮尖。麸炒) 桔梗(各五钱) 人参(三钱) 
甘草(炙。二钱)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渣。温服。食后。 
x【大青膏】x治伤风吐泻。身温凉热。(匕谓匙也。应服药多少。逐方说不尽。并临时以意 
加减之。钱氏方) 
天麻(一分末) 白附(生末。一钱半) 青黛(一钱。研) 蝎尾(去毒。半钱) 
天竺黄(一字) 乌梢蛇肉(酒浸焙末。半钱) 麝香(一字匕) 
朱砂(一字) 
上再研细和匀。生蜜和成膏。每服半皂角子大至一皂角子大。月中儿粳米大。同牛黄膏、温薄 
荷水化一处服之。五岁以上。同甘露散服之。 
x【天麻防风丸】x治一切惊风。身体壮热。多睡惊悸。手足抽掣。痰涎不利。及风温邪热。 
干蝎(炒) 白僵蚕(炒。各半两) 天麻 防风 
人参(各一两) 朱砂 雄黄(各二钱半) 麝香(一钱) 
甘草(二钱半) 牛黄(一钱) 
上十味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丸至二丸。薄荷汤化下。不以时。 
x【涂囟法】x治伤寒。(钱氏方) 
麝香(研。一字) 牛黄(末一字) 青黛(末。一字匕) 蜈蚣(末。半字) 
蝎尾(去毒炒末。半字) 薄荷(半字匕) 
上同研匀。熟枣肉剂成膏。新绵上涂匀。贴囟上四方。可出一指许。火上炙手热。频熨。百日 
里内外儿。可用此涂。 
x【浴体法】x(钱氏方) 
青黛(三钱) 天麻(末。二钱) 乌梢肉(酒浸焙末。三钱) 蝎尾(去毒炒) 
朱砂(研。各半钱) 白矾(三钱) 麝香(一字) 
上七味。同研匀。入白矾末三钱和匀。每用三钱。水三碗。桃枝一握。并叶五七枚同煎十沸。 
温热得所。浴之。勿浴背上。 
x【紫霜丸】x治乳哺失节。宿滞不化。胸膈痞满。呕吐恶心。或大便酸臭。乳食不消。 
代赭石(醋淬。细研) 赤石脂(各一两) 杏仁(去皮尖炒别研。五十枚) 
巴豆(去皮心。出油炒研。三十粒) 
上为末和匀。汤浸蒸饼。丸如黄米大。儿生三十日外。可服一丸。一岁至三岁可服二丸至三丸 
。皂角子煎汤送下。米饮亦得。微利为度。未利再服。更量虚实加减。 
x【消积丸】x(钱氏方) 
砂仁(十二个) 丁香(九个) 乌梅(三个) 巴豆(二个去心膜。出油) 
上为末。糊丸如黍米大。三岁以上三五丸。以下二三丸。温水送下。无时。 
x【浓肠丸】x治小儿失乳。以食饲之。未有食肠。不能克化。而生腹胀。四肢瘦弱。或病色 
无常。 
苍术(三钱。炒) 神曲(五分。炒) 大麦 (五分。炒) 橘皮(去白) 
半夏(汤洗) 枳实(炒。各三分) 人参 浓朴(姜制) 
青皮(各二分) 
上为末。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水送下。食前。忌饱食。 

卷十九小儿门
五脏热及肌热
属性:x【泻青丸】x治肝热生风。一名泻肝丸。若斑后眼有翳膜。亦可服汤。使同微利为度。(钱氏 
方) 
当归 川芎 草龙胆 
羌活 山栀仁 川大黄(湿纸裹煨) 防风(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至二丸。煎竹叶汤同砂糖化下。 
x【钱氏导赤散】x治大人小儿。小便赤涩。脐下满痛。 
木通 生甘草 生干地黄(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竹叶少许。煎至六分。温服。不以时。 
x【泻黄散】x治脾热目黄。口不吮乳。(一名泻脾散。钱氏方) 
甘草(炙。三两) 石膏(半两) 山栀仁(一两) 防风(四两) 
藿香(七钱) 
上锉。用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钱至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 
x【泻白散】x治肺热盛。(一名泻肺散。钱氏方。桑白皮。地骨皮各一两) 
桑白皮(炒黄。三两) 地骨皮(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粳米百粒。煎至六分。食后温服之。 
x【地骨皮散】x治虚热潮作。亦治伤寒壮热及余热。(钱氏方) 
人参 知母 赤茯苓(去皮) 柴胡 
甘草(炙) 地骨皮 半夏(汤泡。七次。各等分) 
上七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渣。温服。食后。量大小加减。 
x【生犀散】x 治小儿骨蒸。肌热瘦悴。颊赤口干。日晚潮热。夜有盗汗。五心烦热。(钱 
氏方) 
生犀(镑末。二钱) 地骨皮 赤芍药 柴胡 
干葛(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食后温服。大小加减。 

卷十九小儿门
云岐子论宣风泻白散
属性:云岐子云。钱氏用宣风散三味。俱无治风之药。惟有治风之名。合加防风一味。譬如用军先锋。辨 
证以大便飧泄为热。大便散中有结。以宣风散下太过为寒。各认其寒热而再详合用药耳。泻白散三 
味。亦无泻肺之理。合加黄连一味为泻肺是也。内经云。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由是钱氏自 
言兼煎入脏君臣药。是包藏其法而言之也。 

卷十九小儿门
喘促胸痹
属性:x【夺命散】x治肺胀喘满。胸高气急。两胁扇动。陷下作坑。两鼻窍张。闷乱嗽渴。声嗄不 
鸣。痰涎潮塞。若不急治。死在旦夕。 
川大黄 白牵牛 黑牵牛(各一两。半生半熟) 
大槟榔(一个) 
上为末。三岁儿服二钱。冷浆水调下。涎多加腻粉少许。利下涎为度。出杨氏极济方。 
x【无价散】x治风热喘促。闷乱不安。 
辰砂(二钱半) 轻粉(半钱) 甘遂(一钱半。面裹。微煮焙) 
上为末。每服一字。温水少许。滴下小油一点。抄药在上。沉下去脚。以浆水灌之。立效如神。 

卷十九小儿门
阎孝忠辨急慢惊风
属性:小儿急慢惊风者古无之。惟曰阴阳痫。所谓急慢惊者。后世名之耳。正如赤白痢之类是也。阳 
动而速。故 
阳病曰急惊。阴静而缓。故阴病曰慢惊。此阴阳虚实寒热之别。治之不可误也。急惊由有热。热即 
生风。又或因惊而发。则目为连札。潮涎搐搦。身体与口中气皆热。及其发定或睡起。即了了如故 
。此急惊证也。当其搐势渐减时。与镇心治热之剂一二服。候惊势已定须臾。以药下其痰热。利下 
痰热。心神安宁。即愈。慢惊得于大病之余。吐泻之后。或误取转。致脾胃虚损。风邪乘之。似搐 
而不甚搐。此名螈 。似睡而精神慢。四肢与口中气皆冷。睡中露睛。或胃痛而啼哭如鸦声。此证 
已危。盖脾胃虚损故也。 

卷十九小儿门
洁古老人辨急慢惊风
属性:急惊、阳证。小儿咳嗽。痰热积于胸膈。属少阳诸腑受病也。谓热即生风。或因闻大惊而作。 
谓东方震卦。得火气而发搐。火本不动。焰须风而动。当用利惊丸与导赤散、泻青丸、地黄丸。搐 
止。服安神丸。慢惊、阴证。小儿吐泻病久。脾胃虚损。大便下痢。当去脾胃间风。先以宣风散导 
之。后用使君子丸、益黄散。其痢即止。若不早治。即成慢惊。螈 者、似搐而不甚搐。脾胃虚损 
。致被肝木所乘。属诸脏受病也。用温补羌活膏主之。 

卷十九小儿门
急惊
属性:x【利惊丸】x(钱氏方) 
天竺黄(二钱) 青黛 轻粉(各一钱) 黑牵牛(生。头末半分。一方用半钱) 
上同研匀。炼蜜丸如豌豆大。一岁儿一丸。薄荷温水化下。食后服。 
x【地黄丸】x治肾虚。(钱氏方) 
熟地黄(八钱) 山药 山茱萸(各四钱) 白茯苓(去皮) 
泽泻 牡丹皮(各三钱) 
上六味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三岁以下一二丸。或三丸。温水化下。食前服。 
x【安神丸】x治心虚疳热。面黄颊赤。壮热惊啼。(钱氏方) 
山药 麦门冬(去心) 马牙硝 甘草 
白茯苓(去皮) 寒水石(研。各半两) 朱砂(一两。研) 龙脑(一字匕) 
上为末。炼蜜丸如鸡头大。每服半丸。砂糖水化下。不拘时。 
x【妙香丸】x治小儿惊痫。 
巴豆(三百一十五粒。去皮心膜。炒熟。研如面油) 牛黄(别研) 龙脑(别研) 
腻粉(研) 麝香(研。各三两) 辰砂(九两) 金箔(九十片) 
上合研匀。炼黄蜡六两。入白沙蜜三分同炼。令匀。为丸。每两作三十丸。小儿惊痫急慢惊风 
。涎潮搐搦。蜜汤下绿豆大二丸。 
x【小抱龙丸】x治小儿伤风瘟疫。身热昏睡。气粗喘满。痰实壅嗽。及惊风潮搐。中暑。 
天竺黄(一两) 雄黄(二分) 辰砂 麝香(各半两) 
天南星(四两。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 
上为末。煮甘草膏子。和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温水化下。一法用浆水或新汲水。浸南星三 
日。侯透软。煮三五沸取出。乘软切去皮。只取白软者。薄切焙干炒黄色。取末八两。甘草一两半 
。拍破。用水二碗。浸一宿。慢火煮至半碗。去渣。渐渐洒入天南星末。慢研之。令甘草水浸入余 
药。亦治室女白带。伏暑用盐少许。细嚼一二丸。新水送下。(亦载钱氏方) 
x【镇肝丸】x治小儿急惊风。目直上视。抽搐。昏乱不省人事。是肝经风热也。 
当归 天竺黄(研) 生地黄 川芎 
竹叶 龙胆草(去芦) 防风 川大黄(煨) 
川羌活(各等分) 
上九味为末。炼蜜丸如鸡头大。每服二丸。砂糖水化下。无时。大人服镇肝丸三五丸。次服天 
麻散。 
x【天麻散】x治小儿急慢惊风。其效如神。及大人中风涎盛。半身不遂。言语难。不省人事 
。 
半夏(七钱) 老生姜 白茯苓(去皮) 白术(各三钱) 
甘草(炙。三钱) 天麻(二钱半) 
上锉。用水一盏。瓷器内同煮。水干。焙为末。每服一钱半。生姜枣汤调下。无时。大人三钱 
。 
x【灸法】x治小儿急惊风。前顶一穴。在百会前一寸。若不愈。须灸眉头两处、及鼻下人中 
一穴。各三壮。炷如小麦大。 

卷十九小儿门
慢惊
属性:x【宣风散】x(钱氏方槟榔用二个) 
甘草(炙) 橘皮(各半两) 牵牛(四两。半生半炒) 槟榔(二钱) 
上为末。二三岁儿每服半钱。蜜汤调下。年以上者一钱。食前服。(慢惊既谓吐泻病久。脾胃 
虚损。复用牵牛之药。似未稳当) 
x【使君子丸】x治小儿五疳。脾胃不和。心腹满。时复疼痛。不进饮食。 
使君子(一两) 浓朴(去皮制) 陈皮(去白) 川芎(各一钱) 
上为末。炼蜜丸如皂角子大。三岁以上一丸。以下半丸。陈米饮化下。大治小儿腹痛。 
x【羌活膏】x治脾胃虚。肝气热盛而生风。或取转过多。或吐泻后为慢惊者。用无不效。( 
钱氏方有防风。无干葛) 
天麻(一两) 人参 羌活(去芦) 川芎 
赤茯苓(去皮) 白附子(炮。各半两) 沉香 木香 
母丁香 藿香 肉豆蔻(各三钱) 麻黄(去节) 
干葛(一本有防风。无干葛) 川附子(炮。去皮脐。各二钱) 
真珠末 麝香(研) 牛黄(研。各一钱半) 雄黄(研) 
辰砂(研。各二分) 干蝎(炒去毒) 白僵蚕(炒去丝) 白花蛇(酒浸焙。各一分) 
轻粉(一字。研) 龙脑(半字。研) 
上同为末。入研药和匀。炼蜜和成剂。旋丸如大豆大。每服一二丸。食后煎薄荷汤化下。或麦 
门冬汤亦得。实热急惊勿服。性温故也。 
x【钩藤饮子】x治吐泻。脾胃气弱。虚风慢惊。(钱氏方) 
人参 蝉壳 蝎尾(去毒炒) 麻黄(去节) 
防风(去芦) 白僵蚕(炒) 天麻(各半两) 麝香(一钱。研) 
钩藤(三分) 甘草(炙) 川芎(各一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量大小加减。寒多者加附子末半钱。无时。 
x【异功散】x 温中和气。治吐利不思食。凡治小儿虚冷病。先与数服以正其气。(钱氏小 
儿方) 
人参(去芦) 茯苓(去皮) 白术 甘草(炙) 
陈皮(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枣子二个。煎至七分。食前温服。量多少与之。 
大人小儿口噤。牙关不开。服诸药不效者。此药用之立开。以生天南星末一钱。脑子少许。相和研 
匀。用指蘸生姜自然汁。 药于左右大牙根上擦之。便开神效。 

卷十九小儿门
灸慢惊风及脐风撮口癫痫风痫惊痫等疾
属性:小儿慢惊风。灸尺泽穴各七壮。在肘中横纹约上动脉中。炷如小麦大。 
初生小儿脐风撮口。灸然谷穴三壮。在内踝前起大骨下陷中。针入三分。不宜见血。立效。 
小儿癫痫螈 。脊强互相引。灸长强穴三十壮。在脊底端趺地取之乃得。 
小儿癫痫。惊风目眩。灸神庭一穴七壮。在鼻上入发际五分。 
小儿风痫。先屈手指如数物。乃发也。灸鼻柱主发际宛宛中。灸三壮。炷如小麦大。 
小儿惊痫。先惊怖啼叫。乃发也。后灸顶上旋毛中三壮。及耳后青丝脉。炷如小麦大。 

卷十九小儿门
癖积疳瘦
属性:x【烧青丸】x治小儿食癖乳癖。每日午后发寒热。咳嗽。胁下结硬。并皆治之。(钱氏方。 
) 
玄精石(烧赤) 轻粉(各一钱) 粉霜 砂(各半钱) 
上先将 砂研细。入三味研匀。更入寒食面一钱半。研匀。滴水和成饼。再用面裹了。慢火内 
煨黄。取出去面。将药饼再研为细末。滴水和丸如黄米大。一岁五丸。二岁十丸。夜卧温浆水送下 
。至天明。取下恶物是效。如不下渐加丸数。如奶癖未消尽。隔三两日又一服。癖消尽为度。 
x【三棱煎丸】x治小儿食饮过多。痞闷疼痛。食不消化。久而成癖也。此药并治妇人血积血 
块。 
广术(黑角者) 三棱(二味。湿纸煨香为末。各一两) 大黄(去皮。八两为末) 
上将大黄银石器内。以好醋渍。令平慢火熬可以二味为丸。如麻子大或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 
十丸。食后温水送下。虚实加减。大人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 
x【青礞石丸】x治小儿奶癖。 
硫黄(三钱) 青礞石 五灵脂 锅底墨(各一钱半) 
白丁香(一钱。去土) 
上为末。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捻作饼子。每服三十饼子。温水送下。食前。 
x【鳖甲猪肚丸】x治癖积发热。 
柴胡(一两) 黄连 鳖甲(九肋者。醋煮黄色。各七钱) 
枳实(麸炒) 木香 青皮(各半两) 
上入干青蒿七钱。同为末。以 猪肚一个。去脂盛药蒸熟。同捣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二十 
丸。煎人参汤送下。食后。 
x【克效圣饼子】x治癖积。 
陈皮(去白。十两) 巴豆(一百个。去壳切。同陈皮炒黄色。去巴豆) 香附子(炒。 
去毛) 
广术(炮) 京三棱(炮。各半两) 
上为末。糊丸如绿豆大。捻作饼子。每服三十饼子。温水送下。 
x【广术化癖丸】x治乳食不消。心腹胀满。壮热喘粗。呕吐痰涎。肠鸣泄利。米谷不化完出 
。下痢赤白。腹痛里重。及食癖、乳癖、 气、痞气。并皆治之。 
朱砂(研。水飞) 当归(炒) 代赭石(醋烧淬) 枳壳(麸炒) 
广术(炮) 京三棱(炮。各半两) 麝香(研) 巴豆霜(各一分) 
木香(一两) 
上为末。入研药匀。糊丸如麻子大。一岁儿二丸。温米汤送下。食后。量虚实大小加减。 
x【橘皮丸】x治癖积坚硬不消。 
陈橘皮(二两) 巴豆(半两。去皮) 
上将橘皮锉碎。以巴豆同炒令重黄色。拣去巴豆不用。只捣陈皮为末。软烂饭研为丸。如绿豆 
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送下。食前。量儿岁数。旋丸大小加减。 
x【广术溃坚丸】x治小儿癖积。腹胁满。发热。咳嗽喘促。不思饮食。 
木香 青皮 陈皮 广术 
乌梅 京三棱(各一两) 大椒 巴豆(去心膜。各半两) 
上八味为末。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温米汤饮送下。食远。量小儿大小为丸。加减服。 
x【圣效透肌散】x治小儿奶癖、食癖。时发寒热、咳嗽。胁下坚硬结块。 
桑皮 荆芥(各三钱) 雄黄(研) 粉霜(研。各二钱半) 
蒺藜 当归 砂(研) 豆蔻 
穿山甲(炮。各二钱) 轻粉(一字半研) 海金砂(一字) 
上十一味。除研药外。余拣净为末。入研药和匀。令将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