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迎香 在鼻孔旁五分,斜缝中手足阳明之会,不宜生毒。
食仓 在两鼻孔旁是也。然近法令纹而在两腮之次,亦名食仓,俱脾之部也。痘
如喜窠,主呕吐而凶。
人中 脾之部,乃司命之堂,不宜有痘,兼痘而如车轮之形者,主凶。
腮井 脾之部,痘毒不宜生,此与足陋骨相应。
腮田 脾之部,不宜稠密。
颐池 脾之部,痘如梅花,则脾土伤而泻逆,主凶。
承浆 在颐前唇下五分宛中,足阳明脉之所会,毒生于此则凶。
气枢 肺之枢,在颏下近喉处,痘多则凶。
喉突 在结喉一寸宛中,阴维在脉之会,肺之枢,主生杀之职,痘密于此则凶。
气窝 肺之杀门,痘出于此大凶,穴在突下窝中,若三星乘照必死。
背座 下颧上嚣,视此乃系难治。
项锁 痘如蛇盘,则毒盛而难峻,肺之部也。
乳盘 心之枢也,痘如交累,则烦燥卷床。
膻中 又名胸阜,在两乳中间,玉堂下一寸六分,任脉气所发,心之枢也。有痘
则烦燥而主凶。
中脘 在脐上四寸,胃之膜手太阳少阳所主,任脉所会脾之关辖也。痘如蜂螫为凶。
脐封 脾之关也,不宜多痘,否则脾家泻逆,而主凶。
脐麓 脾之关也,痘如旋珠必主泻逆,而为凶。
肺俞 在背部三椎骨下,两旁各开一寸半,足太阳脉气所发,然五俞之位,俱不
可多痘,若并出于此,名为悬镜而主凶。
心俞 在背部五椎骨下,两旁各开一寸半。
肝俞 在背部九椎骨下,两旁各开一寸半。
脾俞 在背部十一椎骨下,两旁各开一寸半。
胃俞 在背部十二椎骨下,两旁各开一寸半。
肾俞 在背部十四椎骨下,两旁各开一寸半,不宜多痘。
肩俞 痈毒结于此者可治。
伤门 五关为伤门,痘多则烦燥。
丹田 在脐上之丹田,蓄毒则肠结便难。
玄门 男之龟女之肥,属水,而疔火不生,若疔生此大凶。
丰丘 五经高处为丰丘,痘少则安宁顺美。
曲池 在手肘曲处宛中,痘痈不宜,患此最宜速治,否则,易成痼疾。
三里 在膝旁牛犊下,二小痘痈结,此命虽无妨,但防溃筋之虞。
臀阜 肝之轴,痘痈结此可治。
阳球 肾之关有毒则凶。
商丘 在足内踝前微陷中,足太阴脾脉,所经与丝竹相应。
公孙 在足系足厥阴肝所经。
涌泉 在足心宛中,涌泉牢块则毒透足难治。
太冲 在足大指末节,二寸或寸半陷中,又云在足间二寸,两筋间。
太白 在足。
阴陵 在足。
委中 在足膝曲处。
陋谷 在足底与腮井相应,疔毒生此,决不可治。
痘疹全集卷二十一(痘门概论)
论时日气血循行略
属性:人身血气,昼行阳,夜行阴,自平旦寅时,从中焦注手太阴肺经;卯时,注手阳明
大肠经;辰时,注足阳明胃经;巳时,注足太阴脾经;午时,注手少阴心经;未时,注
手太阳小肠经;申时,注足太阳膀胱经;酉时,注足少阴肾经;戌时,注手厥阴心胞
经;亥时,注手少阳三焦经;子时,注足少阳胆经;丑时,注足厥阴肝经。气血循行,
不可太过,不可不及,候气失时,灾HT 立见。且人之手足,各有三阴三阳。手之三
阴,从脏走至手,手之三阳,从手走至头,足之三阳,从头下走至足,足之三阴,从足
上走入腹,共合十二经络。更有曰∶凡子午卯酉日阴交于阳,气不足,其痘多攻,寅申
巳亥日,阳会于阴,血不足,其痘多剥,辰日阳气行下,血留不进,其痘补血。戌日阴
气行上,气留不足,其痘补气,丑未日气血均行,其痘多吉,此以时日阴阳立说也。然
人身气血虚实,一览可知,且性禀阴阳各异,岂可拘一定之时候,以概不一之性禀哉!
痘疹全集卷二十一(痘门概论)
七日五传
属性:一日二日,胎毒自肾而发,至骨髓之分。二日三日传心血脉之分。三日四传脾胃
肌肉之分。四日五日,传至肝筋之分。五日六日,传肺皮毛之表。七日八日浓浓渐干而
愈。否则,为倒靥,或成痈肿矣。
痘疹全集卷二十一(痘门概论)
五脏胎毒所发
属性:肝为水泡,其色青小,是即俗谓水痘也。肺为脓泡,稠浊色白而大,是即俗谓痘
子也。心为斑而主血,其色赤而小,次于水泡,是即俗谓喑子也。脾为疹,其色浅黄,
而次必斑,是即俗谓麻子也。
痘疹全集卷二十一(痘门概论)
纸捻照法
属性:用纸捻饱蘸麻油,即用烘干,临时欲用,再蘸其油,于灯上往来,略炙令油无
泡,方点照之,则免热油损伤皮肉,其照时须将门窗尽闭,致令黑暗,欲视其左,火移
于右,欲视其右,火移于左,上下同此法照之,则痘之多少,色之何如,预见矣。麻疹
则浮于皮外,而肉内无根,痘疮则肉内有根而极深者也,故有以手摸之者,亦以其痘有
根核而验之耳。若以日光观之,则不见矣。故不若火之为可预知也。凡以火照而见惊搐
大叫者,亦痘候也。因心火太盛、而与外火和搏耳,治宜微利,以导心火,否则,惊搐踵作矣。
痘疹全集卷二十一(痘门概论)
论服药法并禁解毒药寒凉
属性:小儿多不肯服药,强之亦不能多进,然病势猖撅,非药方不能驱逐,痘属虚寒者,
尚可延绵数日,属实热者,火性急速,药不可缓,故惟宜重剂脓煎,止用头服,则药功
方能胜病。至于乳母,亦宜服大剂,使乳汁亦有药力。但解毒寒凉之药,不可痘初轻
服,盖痘毒本于胎元,伏于肾脏,感触而出,莫可御也。非若诸疮之出,初发可用解
毒内消而愈。日成可用解毒,逐散而愈。盖脏毒属阴,而最深,必籍气血送出于皮肤,
运化于窠囊,收结成痂。还元而后已,宁有内消者乎?宁有不成脓者乎?故诸疮可以解
毒为主,而痘疮必赖气血以送毒为主也。况解毒之药,多伤胃气,多损气血,且毒有不
必解者,有不可解者,如禀赋强旺,气血充足,胃强能食,自能运毒以成功,此不必解
毒者也。如禀赋怯恶,气血衰微,胃虚少食,则虽调补气血,尚虑不能送毒成功,此
不可解毒者也。至于解毒之方,若投之于将出之际,则寒凉抑遏,毒滞于中,非徒无益
而反害之。惟结痂之后,有余不尽之毒,假药力以解散之,免其为痒为痈则可耳。
痘疹全集卷二十一(痘门概论)
异痘须知
属性:天根痘 凡诸痘不起壮而天庭、或晓星起灌者,乃精气外生,或曰天根,是十有
九生。
天空痘 诸痘起壮而天庭或晓星不壮
者,乃血不灌顶也。故曰天空十无一生。
明朗痘 诸痘不起,太阴太阳独起者,是如日月之为明,乃属吉者也。
明蚀痘 诸痘起壮,太阴太阳不起者,日月被蚀而为凶兆。
海溢痘 诸痘不起而耳后方圆一寸独起者,名曰星宿海溢,是肾经旺也,可治。
海枯痘 诸痘俱起,而耳后方圆一寸独不起者,名曰星宿海枯,是肾败也,不
治。
有根痘 凡痘头面遍身稠密,十分危险,若得地阁方圆数粒如珠者,十有九生,
盖肾为人之根本,此痘肾旺,故曰有根,或曰足下有痘为有根。
无根痘 诸痘俱好,地阁方圆,陷伏干枯,或灰白不起者,是肾水绝也,不治。
绕膝痘 膝膑之间髓会于此,肾所属焉,故若红活起胀为吉,若色焦紫须防成
疔。
抱鼻痘 面部俱稀,而鼻梁左右密如蚕种者,此毒聚于脾胃也。名曰抱鼻痘,其
疔危也。然此若得形色不乘,余部俱顺,亦见无恙。
单锁口 面部俱稀,嘴角有一粒黑痘独大者,此名单锁口,若唇上下一圈,成串
者,此名腾蛇锁口,皆恶候也。
双锁口 两嘴角俱有一粒者,此名双锁口,又名白虎须疮,尤恶候也。
锁项脱颐痘 一名盘蛇,一名托腮,一名缠喉。其痘遍身稀疏,惟项下至颐稠密
一片者是也。乃系凶症。
猪颈痘 凡痘喉颈窝太多者是也,急服玄参、桔梗、生地、甘草、牛蒡、山痘根
之类,迟则其毒结喉而死。
肫痘 其痘中间多而两头少者,甚至绝无者是也,乃系大凶之痘,多有其毒内
攻,损伤心肺而死。
两头痘 一名两截痘,又名春水段桥。其痘初标时自胸以上自脐以下,俱以见
标,而中间一段,全元者是也。此因毒瓦斯壅盛,气血相离不能交会,阳参于上,故头面
最多,阴滞于下,而腿足稠密,故胸腹绝少,为阴阳相离故也。故痘红活而根窠圆润
者,急宜大补气血,接续元气,须于七日之内,速救为妙,至七日之后,则难救矣。惟
正气充足者,无妨,若头面太多,肩背密甚者,死。岂可概以心胸稀少而忽之。
逆痘 其痘上身少而下体多者是也,此无大害。或曰从下先见而后上者为是、或
以弟样兄女样男者为逆痘。
鸦翎痘 此天元足而壬癸充,有经独发之痘,名为鲸罩云衢,从见标起胀,俱黑
圆绽光润,圈圆顶峻,行浆渐黄,有神,此主后大富贵之痘也。状元图中俱载之。
鬼捏痘 此痘遍身全无点粒,其斑应片,却如打伤之痕,此名鬼捏,决为不治。
鬼痘 其痘见标即完遍体俱多,头面全无者是也。又名无头痘,五日之内,尚可
救治,五日之外则难救矣。因气血下行,不能上升故耳。急宜用川芎、升麻、甘桔、防
风、当归、僵蚕之类,如不急治则曲池生毒,一月见骨而死矣。
贼痘 其痘初出大红如绿豆大,过一日便如黄豆大,再日再大,先起先胀,至后
则又变白,根窠与顶全无血色,或如黄金形虽起胀,按之虚软,宜急挑破,否则四五
日上下,出血则死,更有深红厥赤,摸过皮软不碍手者,亦是,因盗周身之气血,而尽
附之,故易长易脓,故名贼痘。但比诸痘独大,其大甚速者,是也。若过三日,则必变
成水泡,甚或紫泡黑泡矣。若形大而黑摸甚坚硬,或圆壳色者,此为痘疔,宜急用银箸
刺破,口含清水,吸其秽血,用紫草膏或油胭脂加血余灰珍珠末填入疮内,则诸痘自然
起发也。
蛇皮痘 其痘头面遍身并无空地,平塌而色白者是也。必枯干不能作浆,至十一
二日而死。
药患痘 初标红润,至四五日,忽变陷伏,不起将至里虚者,此名药患痘也,治
宜急扶表里为主。
九焦痘 凡痘而当正额地阁,颧骨胸背耳后手足皆有一二个黑陷者,名曰九焦,
乃不治之症也。
伏阴痘 其痘不灌脓,而内泻脓血,故名伏阴。宜急温里。
水晶痘 其痘色似芦花,乃系气血两虚之候,宜急大补,然皮薄甚者虽大补无
益。
空仓痘 其痘虽似肥满,而内无脓血,里实干枯全无血水者,是也。决死之
症。
半边痘 其痘或出于左,或出于右。歪斜头偏盘晕散漫者是也。此痘虽饮食、声
音、二便如故,总难过七日也。
石臼痘 其痘中间有凹,四弦凸起,光亮好看,内实,浆板不化,以手摸之,其
硬如石,形如石臼,故名之。必死。
茱萸痘 其痘不甚起,其中亦凹,四弦皆有绉纹,以形似茱萸故名之,若根窠红
活者,以内托散加减服之。
虫痘 凡痘,夏月患者恒多生虫,盖热甚则肉腐,肉腐则生虫也。有不止夏月痘
中生蛆,其疮甚痒者,有云∶此由毒留皮肤,热腐而化,既腐于外,则毒亦外解,自
元内伏等患,故曰吉兆,或云草腐生萤,木腐生虫,故为凶候,宜兼察形症何如,以定
吉凶,治宜以银箸挑去,或用柳条铺下,则蛆自出矣。
血痘 其痘初出,红紫平如朱笔点于遍身者是也。内根已腐,外苗必萎,六日之
中决死不治。
火里苗 其痘自见点以至结痂,发热不退而起胀灌脓,如期应候,必至落痂,则
身凉矣,故名之。
血 痘 此血协热毒而自浆也。凡刺 血黑者不治,如血红者,急与犀角地黄汤
加白芍以制血解毒。
血靥痘 凡痘出稀少,而四五日胖如碗豆,六七日血靥痂干,色似丹砂,九日而
痂落者是也。此是毒少而气血充足,随出随痂不及酿脓也。是以为之最佳。
悬磬痘 其痘玉枕之间团聚成块,若紫赤灰陷者,最为极危。盖此系脑户穴,而
宗脉所聚也。
鹅口痘 鹅口者,痘正起发时,唇口痘先发黄,熟而带浆是也。此毒发于脾,渐
至呕吐不救。
白浆痘 凡初起发,其疮头便带白浆者,此疫 痘也。凡痘有此主七日死。
破黄痘 其痘,人中一粒,比众痘独大,痘虽稀朗,至六七日或十二日传经时必
然发泻不治,盖脾已腐败也。
四围痘 其痘初起,而根窠起发之际,四畔旋出小痘,攒簇,本疮或发似粟米
者,必不待养浆,即加瘙痒而死。
漏疮痘 有于脓浆成熟之际,疮头有孔,脓水漏出堆聚干结成痂,色如天泡疮
者,此为漏疮之美者也。更有不待养脓,忽而自破,漏出清水遂干黑者,此皆属气所为
传染相似,未有能治者也。
蛀痘 凡起胀时,痘上有小孔,不黑不白者,此名蛀痘,是表虚而腠理不密,大
泄元气,宜急保元汤加丁桂服之,其孔一密,而痘自起矣。如仅数颗,孔甚黑色者,
则为疔也。
攀肩痘 其痘,肩项之上,稠密是也,如色又不佳者凶。
隐血斑 其痘形如豆壳而色灰白,全无血色,及至擦破而后血出而无脓浆者是
也,不治。
赤萍疮 凡痘出,如赤浮萍微微高起者是也。若抓破有血者急以解毒升发之药救
之,如成烂痘则无妨矣。
气血两败痘 近看犹如水蓼花,远望胭脂紫可夸,临浆清水不成脓,古圣神农无
治法。
紫萍疮 凡痘出齐紫色;不起兼不灌浆,如紫浮萍贴在肉上者不治。
白萍疮 凡痘出齐白色,不起兼不灌浆,如白浮萍贴在肉上者不治。
燕窝痘 其痘在于后颈之间,风门大椎两穴之处, 粒稠密者是也,若色又焦
紫者必危。
垂珠痘 两耳属肾,肾本伏毒之上不宜受痘,今痘出耳叶之处,连绵如串珠,此
毒瓦斯伤肾之甚,万无一生。
草尾珠 其痘遍身俱陷,惟 骨一团,饱满如珠者,是也。此症尚可急治,而
用补托灌脓之剂,或有生者。
黑痘 多属血热毒陷,况系天癸,夺权本最恶症,但形状多端,有血活而犹可救
者,有色异而后主贵者,须细辨之,惟血不活者不可治矣。
赠痘 赠者,增出之,谓自起胀灌脓结痂,皆有之,凡头面已破,又复灌浆于无
痘处复出一层是也。又名补空痘。此因正气得补,而复邪毒逐外也。故最易长,易脓,
若服补托药后不出,赠痘破处不复肿,贯者不治。
复出痘 有先见一二点,于面部,或口唇上下,即已如例收靥,然以火照之,红
点隐隐内藏皮肤之内,其治宜急内托,则痘复出。否则,颐下即发一毒,然至此又宜急
散其毒,若不散毒,而反发其痘,则必致成死症,无疗矣。
木痘 其痘中心微微门陷,硬如干腐,无脓无血是也。此因小儿肌肤多痰结聚
成毒耳,九日决死。
瘟痘 诀曰∶口不话,眼不净,饮食不知讨,终日困沉沉。重者似牛狂,手足齐
牵并。早晨见好花,午后花落尽。便是状元郎,到此门栏钉。此是瘟痘症,识得才疗定。
佛顶珠 其痘天庭之间,稀少而形色润美者是也。乃系最吉。
痘疹全集卷二十一(痘门概论)
五种痘
属性:望痘 一名报痘,每见微热,气爽精旺神强,忽起点子,自一点以至十点余外,
其盘与顶甚焦,灌脓亦足,世每称上乘者矣。或有结痂之后,一发热而周身密布者,
亦有将结痂而复溃烂深潭,方乃周身才起者,毒伏于内,人不先察,幸其自起得以全
身,故遇极少之痘,必须细详耳后红纹,再阅周身纹路,以及面部气色,如非报痘,则
数点可云,全吉。若犹未也,必须银针挑破,初点胭脂封贴,则毒不内攻,后痘起发
亦得鲜少也。
赤痘 一名九焦,其痘起势光圆,易长易灌,根脚赤甚,似乎血热,然先后不
齐,三朝浆至随贯随回,以其九日之内必焦,故名九焦,是系腑症乃轻候也。
水痘 其发热起胀灌脓,形色状貌皆同,所以异者,惟出时顶色白亮,根脚散
大,浆色浅白,顶无痘眼是亦。府症。可无生死之虞,但升表太过后必变疮,而溃烂殊
大耗人元气耳。
石痘 此正痘中第一俦也。按之如石,易起,易贯,易靥,嘻笑如故,饮食如
常,三朝浆至七日浆回,十日功成矣。
木痘 其发热见纹俱似痘状,但出之时,忽然见点不一,而足至一二朝,渐觉粗
肥,至二三朝,反细而隐有形,无浆者,是也。是亦府症不必他虞,然此五种凡值痘症
时行偏多,此类相混故宜细辨。
痘疹全集卷二十一(痘门概论)
异痘诸名
属性:一彤云绕顶 其痘遍身俱好,但头顶一片红赤者,此乃热毒聚于膀胱也。须清利之。
一紫云灌顶 其痘遍身俱好,但头顶紫干陷伏不起者是也,不治。
一督元至栏 气会足心之下,名涌泉穴,若于此中见痘,即痘势已全,而获最
美,一云,凡于此处先红先灌者,大非佳兆,宜急保元。
一乌纱覆顶 其症必咽喉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