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97-冯氏锦囊秘录-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皆气虚也,即宜保元。如痘形饱满,输廓丰浓,其疮坚硬,或发壮热,或喘痰壅嗽,此 
气之实也,治宜清肺和解。如鼻流者清涕、咳嗽恶风、身体战栗、自汗、疮色惨白者, 
此气之寒也,宜中和之。如鼻孔干燥皮毛枯槁,咳嗽痰血,或鼻出血,疮色焦紫者,此 
气之热也,治宜泻肺。如疮不红活,淡白发痒,不能贯浆,以手摸过,色即转白者,此 
血之虚也。如身热不除,或寒热往来,疮色焦紫,口苦舌干,唇青面赤,胁肚作痛者, 
此血之实也。如疮色灰惨,血凝不活,面青筋缩,呕吐清水,或泻稀水。如青菜色者, 
此血之寒也。若疮色昏暗,发痒,眼珠红赤,大便坚燥,身热易怒,此血之热也。虚 
者补之,热者清之,寒者温之,实者抑之,使气血无过不及,但保元汤冲和之气自有蒸 
浆化毒之功,又何虑五陷之患哉! 

痘疹全集卷二十七(起胀门)
论痛
属性:凡痘疹起发痛者,其症有数。一则毒邪欲出,气血随之,是以肌肉绷急而痛者,宜 
用活血散。一则皮浓肉密,又为外寒相搏而痛者,宜用葛根汤。若热毒甚者,宜用消毒 
散。若食鸡鱼酒物者,宜用清胃散。若发热饮冷,大便调和者,仅宜四物连翘之类。若 
发热饮冷,大便秘结而脾胃实热者,是可清胃润燥。若发热作渴饮汤而属脾胃虚热者, 
又宜白术散投之,六日以前,多用发散,六日之后,多用活血,因干滞而痛者,以水杨 
汤浴之。若靥时痛甚,治之不愈者,凶。然大抵身前痛者,属肺,身后痛者,属膀胱, 
身侧痛者,属胆,四肢痛者,属胃,总宜急止,否则,叫号伤气,忍痛伤血而多变症 
矣。故痘疮不可过食毒物者,即此之谓也。若至结靥干硬而痛者,外宜涂酥以润之,内 
服清凉解毒可也。 

痘疹全集卷二十七(起胀门)
起胀三朝顺逆险
属性:(碎锦) 

痘疹全集卷二十七(起胀门)起胀三朝顺逆险
顺症勿治
属性:凡报痘三日,当逐渐起胀,先出先起,后出后起,痘胖一分,则毒出一分,痘胖已 
尽,则毒出亦完,根窠红绽,顶肥碍手,面目渐肿,饮食二便如常,而无他症者,吉。 
此是气盛血荣于内,发扬于外,毒已受制,自当化毒成浆,不治自愈。一凡痘疮,自初 
至结靥,并宜痘内暗晦,其外光润。所谓外阳内阴,少阴君火之象,反此为凶。若内外 
皆先,为纯阳无阴,治当补血;内外皆暗,为纯阴无阳,治当补气。一凡痘疮之毒,必 
气以煦之,血以濡之而后可得成熟也。故于起发之时,光壮者,气有余也。肥泽者,血 
有余也。气血有余表里俱和,不须服药。一痘至起胀,其痘顶必有小凹,名为痘眼。若 
根脚散大,浆色浅白,顶无痘眼者,此名为水痘。 

痘疹全集卷二十七(起胀门)起胀三朝顺逆险
险症当治
属性:一痘虽起发干枯无水,谓之不肥泽,带着紫黯色,谓之不红活,其变为黑陷,乃血 
虚也,宜内用四物加减,外用胭脂涂法。一形长大而色枯燥者,此气至而血不荣也。血 
红润而形平塌者,此血至而气 治宜补气。形平塌色枯痿者,此气血俱不足也, 
治宜大补气血。色灰白者,气虚也。红紫起发者,血热也。红紫退缩者,血滞也。一痘 
顶陷不起,若年寿之上痘起者、不必忧虑,如年结上,亦不起者,急与内托,及痘当起 
胀,而天庭印堂不起者,亦宜内托为主,否则,渐变不治。一痘虽红鲜,但干燥而不充 
肥者,此火盛而血不足也,治宜退火凉血为主。一痘充肥而滞湿者,此脾中有湿,而气 
不足也,治宜去湿补气,兼风药以胜之,但不可太过太早,以损酿浆湿润之气。一浮囊 
虚起,而壳中无甚浆水者,此气不拘血,血不附气,必后发痈肿,甚则痒塌而死,宜参 
芎归之类加桂主之,使气血交会,方能化毒成浆。一有因诸兽惊吓,而痘随伏色变 
者,是心失其主,而血不能归附,气不能充托耳,宜用托里之剂,内加人参、远志之 
类。一痘正胀之时,痘虽起发,然皮薄不碍手,按之清水便出,而痘色不暗者,此为假 
胀,宜急参术 草姜桂之类,提气灌脓,方可成就,否则,十二日必不能回浆结靥而 
死。一痘因触以致陷,如石白硬者,则以芎归僵蚕参 姜桂之类主之。一痘渐平塌,头 
面渐肿者,治宜急用角刺、穿山甲、僵蚕之类,透托为主,否则,散漫无拘,肉肿痘不 
肿也。一痘紫陷不起,或痘黑如疔者,此血分大热,急用丹皮、红花、紫草、当归、升 
麻、烧人屎之类,外则挑去恶血可也。一凡咬齿噤牙者,是肾气旺而肾阴不足也,主疮 
陷伏,宜补阴而逐之。一痘当起发,如四闸起,而中心平陷者有二,有血化成水,四围 
高起,但中心略凹下者,俗呼为茱萸痘,由中气不足,发未透彻耳,治宜补托。有四围 
沸起,中心略陷,无水犹是死肉,其形如钱者。此名鬼痘,急宜攻托,否则,渐变黑 
点,不可为矣。一起壮之时,光泽滋润,势如水光,而根下之红,仅有一钱,以火照 
之,如琉璃灯样者,此为虚起,宜大补气血,托里救表,否则,八九日间,必发痒塌 
而死。一痘疮起发,彼此相串,皮肿肉浮,或于本痘四旁,旋出小痘,攒聚渐胖成一块 
者,此痘最重,宜内加消毒,切守禁忌,以防瘙痒之变。一痘疮起发,中心突起,四围 
干平无水者,或里红外黑者,此由皮肤闭密,滞而不行,痘毒郁而不散耳,治宜辛凉 
解肌,外水扬汤浴之。一痘红活充肥,以指捺之随破者,此血有余,而气不足也,宜凉 
血补气,否则,后必痒塌。一痘久遇阴雨而不能起者,治宜发表,而兼燥湿。一痘因内 
伤饮食,是以腹中胞闷或痛,以致中气郁而不起发者,治宜发表而兼消导。一遍身俱 
起,手足独不透者,是脾胃痘也,宜急人参 术加桂枝补托。一痘旧有疮疡未愈者, 
凶,宜倍补气血,佐以补托。一痘形板实而不松者,血滞而毒绊也,平塌而不充托者, 
气弱不能拘毒也,滋补充托,犹可救之。一凡月经所触者,急用月红花煎汤,调酒服 
之,更将艾纳肚兜,令母裹肚,房中宜多焚胶枣以辟之。 

痘疹全集卷二十七(起胀门)起胀三朝顺逆险
逆痘不治
属性:一遍身皆壮,而头面不起者死。一腰腹俱痛,遍身紫点如蚊蚤所咬,全不起胀,或 
发而皆紫泡者,死。一痘遍身黑陷,闷乱不宁,神气昏溃者,死。一痘顶陷灰白,纹路 
出部,根窠血散更加泄泻烦渴,唇白痰鸣,不思饮食者,是气血俱败也,不治。一起胀 
时,啼哭不已,日夜呻吟,烦燥不宁,狂言闷乱,如见鬼神者,不治。一吐利不止,乳 
食不化,或二便下血者不治。一起胀时,有六七粒红而成块,于中有一大者,扁阔歪斜 
者,不治。惟在腿足一二处者,粗银针挑破,以油胭脂涂之。一起胀时,痘如烟雾罩 
定者,不治。一起胀时,其手足处见而复隐,起而复塌者,此根本已坏,枝叶先萎之 
象也。一凡全不起胀,变成灰陷者。或紫陷不起而成干克陷伏,惨暗不明者、或发如水 
泡痒塌者,此皆血离气背,致毒下陷,而外剥也不治。一凡起胀时,色如白饭,平弱不 
起者,死。此是毒盛血滞,不可认为虚寒之症。一痘将起发,其中有发血泡者,此毒伏 
于心也,不治。有发水泡者,此毒伏于肝,必旋见痒弱而死。一起发时,根窠太红,头 
面皮肉红肿,如越瓜之状者,七日后死。若偏身痘顶皆黑,其中有眼。如针孔紫黑者, 
三日后死。若两腮虚肿成块肩膊腰臀,皆有成块坚硬者,五日死。若先出痘形,以渐不 
见者,三日内死。初出之时,半是水泡,或才起发,而便戴白浆者,或未成脓而即干收 
者,是皆火性燥急,不应至而至,早发还先萎也。总是毒火所为,倏忽之间焰息气绝而 
死。一凡起发之时,痘疮稠密,又溃烂也。寒战切牙者,邪传肾也。闷乱者,神气丧 
也。体寒者,阳脱也。或呕,或泻者,肠胃俱败也。《经》曰∶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 
止,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厥。凡见上症。皆不可治。 

痘疹全集卷二十七(起胀门)起胀三朝顺逆险
起胀证治歌括
属性:痘疮起发视根窠,红括充肥血气和。若是干枯青紫点,急宜养血莫蹉跎。 
四围沸起陷当中,胃气亏虚发未通,外白中心成黑点,是名鬼痘急宜攻。 
中心凸起四沿平,外黑里红一例论,此是表邪多壅遏, 邪发表令调匀。 
发时磊落最堪夸,三五粘连便不佳。若是糊涂成一块,切防瘙养又来加。 
头面斑疮总属阳,升生浮长类相当,微微渐肿疮红润,骤肿疮平可预防。 
起发之初未试浆,口唇疮色早焦黄。如斯恶候无人识,待得收时作祸殃。 
出形未定先涵水,起发之初便戴浆,脓水未成收靥急,不堪有此命终亡。 
起发一齐如锡面,皮肤浮肿形容变,其人能食乃为佳,食减气虚作凶断。 
热有大小治不同,古人取譬似蒸笼,不知邪气分深浅,妄治何能得适中。 
痘疮起发肿为奇,头面先肿又不宜,五脏精华从此散,枭炎肆虐魄魂离。 

痘疹全集卷二十八(灌脓门)
灌脓诸论
属性:六七日之期,顺候浆行半足,虚疮方见分光,毒重而壅遏者,必干枯退缩,气盛而 
发者,必饱满光荣,头面行浆而四肢未起,见之切莫惊张,腿 发泡而脸额焦枯, 
见之且休欢喜,既已惧其发呛,发呛愁其失音,且又虑其喘急,喘急恐其腹胀,饮食不 
多,或致脏虚而内陷,水浆频进,恐未泄泻而复颠,调理失宜,倒或反掌,热盛渴烦, 
到此休根据实论,再加溏泻,此时只作虚看,黑紫干枯,急攻发而或生,气虚塌陷,重温 
补而幸活,疮或白而少神,根虽红而莫治,皮不起而离窠,脚虽赤而难生,淡白塌涸, 
此内必无浆汁,皮薄娇红,有浆亦是清稀,犯此四端,八九日必然发痒。若还壮热燎 
人,不痒定行干燥,至紫色干枯,不须着眼,定然凶中凝血迹,或可幸而成浆水,三 
日而焦紫者,犹可转斡旋之功,七日而焦紫者,难以施挽回之力。浆既行而半足,时尚 
未宜收敛,忽然一齐紫黑,自古名为倒靥,请君莫认谓之结痂,攻发若得其宜,此症犹 
堪复活,旁生血点,再行浆,伏毒凭之而解散。至若气急而腹胀,黄泉在迩,失音而呕 
哕,阳数无几已。 
心痘疮出现三日,则乃起胀,渐乃养脓,继而结靥,初出现时,其形小,其色 
红,乃是一点血,至起发其形圆,其色红白,乃血化为水也。养脓则其形大而坚,其 
色红而黄,乃水化为脓也。结靥则其形大而软,其色红而黑,谓之苍腊,此脓熟欲靥之 
状,如果之熟,自然外皮软而内肉烂,已而结实也。假如十日以后,正当成脓结靥之 
时,其形平陷其色红紫,外不胖壮,内无脓水,此名生痘,血至而气不至,乃倒陷也, 
不出中三日,腹胀气喘闷乱而死。 
或问痘之脓浆,自何经证来,亦何经收去,盖容光所照,日月之真明也。湍润沂 
发,河海之渊源也。夫痘起于肾而伏藏于肾,天一生水,肾居之。为肾之所主者,骨 
髓,而痘毒所伏也。是以脓浆亦自始于天一之水,然乙癸同源,而用荣助之故,其根本 
源于肾。王尊推于心,调畅由于肝,卫养在于肺,收藏伏于脾,水火相济,以成其功, 
赖上以成其实,故痘终变而为黄者,是阳明土之正色也。是以毒伏于肾,振于阳明。又 
终以生化之土而归藏之,故痘无浆则毒不化,浆不足则毒不尽。毒伏肾,必赖肾以竣 
之,上化毒,必赖脾以收之,故脓浆之来,虽出于肝血,实资于真水。真水者,即真阴 
也。脓浆之收,虽赖于脾土,实藉于真火真火者,即真阳也。脓浆之理,于此昭然 
矣。 

痘疹全集卷二十八(灌脓门)
论封蛤
属性:夫内之心肝脾肺肾,应乎外之耳目口鼻,所以好视者伤肝,好言者伤心,好听者 
伤肾,好闻者伤肺,而痘之所恃者,血以养之,气以扩之,则斯能鼎峻充灌。然五官不 
驰情于外,则元气自旋运于内,五官逐情于物,则元气耗散于中,故鼻乃肺之窍,肺之 
所主者皮毛,所纳者卫气,痘赖肺气以终始,鼻封则气不逐于外,而气有所归矣。肝 
之所主者筋,所纳者血。夫眼乃肝之窍,痘赖肝血以滋荣,眼蛤则气不驰于外而血有所 
养矣,故痘必欲其封蛤也。若痘出阳明,与脾则经正,而阴阳相辅,虽鼻不封而气自 
至。眼不蛤而血自荣。倘经于心肺而痘不封蛤,则经心者,椒皮铁叶,经肺者,HT 蚨连 
薄,其势则然也。三四日而封蛤者,则易充易靥;六七日而封蛤者,则难足难痂。封而 
不蛤,则阴不能以滋阳,蛤而不封,则阳不能以卫阴。然封者,十之四五,蛤者,十之 
七八,但其间又有微焉。鼻封而窍外干者,死。如封有涕者,美之征也。眼蛤而沿眶如 
涂煤者,死。若蛤而生泪者,吉之兆也。至若如脓之浊,流溢无拘者,又是毒火内灼, 
津液外脱之象,此极恶之症,不可以为吉论也。 

痘疹全集卷二十八(灌脓门)
论浮肿
属性:《经》曰,热胜则肿,大抵毒之盛者必肿,毒微者不肿。凡痘疮出尽,应期起发而 
痘以渐长,头面以渐肿者,此毒火发越,聚于三阳之分,欲作脓血,以渐肿大,疮尖而 
圆,磊落红活,因痘肿而乃皮肉 肿者,此正候也,亦顺候也。如疮本磊落,毒瓦斯轻 
浅,根不密,此所以起发之时,不甚壅肿者,此毒轻候也,更顺候也。如疮本模糊, 
起发不肿者,此毒伏于内而不发泄,是又不可以毒轻为论也。若一发多起。无复题粒, 
皮色鲜红,疮本成串,粘聚平塌者,并疮色灰白,成饼如锡面者,并疮焦紫而无脓浆 
者,不分肉痘。一齐 肿,并皆凶兆也。更有痘未起发而头面预肿,皮光色艳,如瓠瓜 
之状者,此毒恶之气,上侵清虚之府。夫五脏精华,皆聚于头面而泥丸宫者,又元辰真 
人出入之处也。恶毒上侵,则五精俱丧,元辰亦亡,丧精亡神,其后必痒塌而死矣。此 
兼皮毒之气,名大头瘟者是也。惟初起之时,急以羌活救苦汤服之。若腮颊预肿者, 
此名蛤蟆瘟也。并宜兼疫气而治,亦以前汤为主,然系多凶少吉者也。即应期肿胀者, 
亦必直至浆干痂结,而毒化肿消为妙,兼在肿胀之时,切忌瘙痒,盖正面之中,不可少 
有破损,苟生痒破,则沙崩之势,渐不可为,必毒瓦斯内陷,真气外泄,肿消而死矣。 
惟得破者复灌,消者复肿,饮食如常,二便自调者,则或变凶为吉,然尤宜用十全大补 
汤以助之。如疮色灰白面肿如锡饼者,此又宜着其脏腑何如,若饮食无减,二便如常, 
无他苦者,犹可斡旋。若不能食,吐利并作,或生瘙痒者,死之必也。夫浮肿者,譬 
诸夫谷种,谷种必胀,而元气萌达,于是苗而秀,秀而实矣。况痘发于脾土,土必虚, 
则草木华茂,故痘必欲其浮肿也。浮肿者,乃毒火游于至阜之间,阴阳交相克侮。盖脾 
主肌肉,故肌肉之浮肿,由毒瓦斯之洋溢也。若气血充盛者,自能逐毒出表,直入窠囊, 
为溃为脓,所以痘肿而肉亦肿也,顺也。血气不足者,虽已载毒达表,无力直透窠囊为 
隐为伏,散漫皮肤,所以肉肿痘不肿也,逆也。治者一见其机,便为大补气血之中,重 
用角刺、天虫、穿山甲之类,则毒有所归自无妄肿之患矣。 
张按前古哲之论,可谓备而悉者矣。但于大补气血之中,而重用天虫、甲并攻托之 
药,不无仍借有形药力之猛,而逐无形变现之虚。若遇大虚,根本不固者,正气无力主 
持,势必任药攻逐之性,奔溃无根据,浮肿之患,不能保其必无也。梦寐求之,始得至 
理。凡于发热见点之时,按其脉之阴阳虚实而施治。如脉洪而属阴虚也,则于补阴药 
中,加以鼓舞之药。如脉微而属阳虚也,则于补阳药中,加以鼓舞之药。阴阳既和,痘 
点自了出,排列匀净,磊落粗肥,断无团聚,细密歪斜,不正之形焉,有日后散漫皮 
肤之患。至于势将起胀行浆,亦必按其脉之阴阳虚实,或从阳,或从阴,预为调理,仍 
加鼓舞之味,则正旺足以制邪,邪无虚可凑而顺正矣。盖痘所赖者气血,欲补其气,必 
重脾元,况土德能化毒也。欲补其血,必为滋水,盖滋水兼得养血也。然脾土之益,亦 
赖真火以生之,真阴之长,更赖真阴以煦之,故张深悟其旨,凡遇气虚之痘,古人用 
参饮加肉桂,名为保元汤《博爱心鉴》一书,已备言其功矣。若阳虚脾元不足之痘, 
更宜参苓白术姜桂,恐其燥槁,少佐酒炒当归,投之则起胀灌脓,便得捷效。至于阴虚 
不足,水亏金燥之症,古人未有专方,余用熟地为君,山药为臣,少佐肉桂,三味煎 
浓,另煎人参冲服,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