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频洗立效,老眼昏花流泪者,洗之仍如少年。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锦囊洗眼神方
龙胆草散
属性:治风毒热气攻冲,眼目暴赤瘾涩羞明,及肿痛多睁,迎风有泪,翳膜攀睛, 肉瘾
痛。
龙胆草(洗去) 菊花(去根) 木贼 草决明(微炒) 甘草(炙,各二两) 香
附子(炒,去毛) 川芎(不见火,各四两)
为末,每服三钱,用麦门汤入砂糖少许调,食后服。或泔调下亦可。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锦囊洗眼神方
杞苓丸
属性:专治男子肾藏虚耗,水不上升,眼目昏暗,远视不明,渐成内障。
白茯苓(去皮,八两) 真枸杞(四两,酒浸) 当归(二两,酒洗) 青盐(一两,另
研) 菟丝子(二两,酒浸蒸) 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热汤下。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锦囊洗眼神方
生熟地黄丸
属性:治血虚阴虚,眼目昏花。
生地黄 熟地黄 金钗石斛 玄参(各一两) 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锦囊洗眼神方
二百味草花膏
属性:治目赤流泪痛痒,昼不能视,夜恶灯光。
羯羊胆 蜂蜜 入蜜胆中,蒸熟候干,细研为膏,每台少许,或点目中。又
法,脂月入蜜胆中,纸笼套住,悬屋檐下,待霜后扫取点眼。
此足少阳厥阴药也。羊胆苦寒,益胆泻热,蜂蜜甘润,补中缓肝,曰二百味草花膏
者,以羊食百草,蜂采百花也。(时珍曰∶肝开窍于目,胆汁减则目暗,目者,肝之外候,
胆之精华也。故诸胆皆治目疾。)
x又方x
治内障。
羯羊肝(一具,新瓦上焙干) 熟地(二两) 菟丝子 蕤仁 车前子 麦门冬 地肤
子(去壳) 泽泻 五味子 嫩防风 黄芩 白茯苓 杏仁(炒) 枸杞子 茺蔚子
苦葶苈 青葙子(各一两) 细辛(五钱) 上甜肉桂(去皮,三钱)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
大,每服三四十丸,日三服,白汤送下。一人久病目,方士为灸肝俞,遂失明,服此良
愈。以余药与一盲者服,一日,觉灯火有一线如门缝中火光,次早翳膜俱烈如线。又服
月余,目明如初。
乌贼骨,去目中浮翳,细研和蜜点之。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锦囊洗眼神方
蕤仁膏
属性:蕤仁(净仁,一两,用纸裹,压,去油) 白硼砂(一钱) 麝香(三分) 共研细
末,瓷罐贮之,每日少许,点眼专去翳障。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锦囊洗眼神方
光明拨云锭子
属性:治远年近日一切眼疾。
炉甘石(一斤, 过,用黄连半斤,水二碗,煎五七沸,淬七次,止取净末,二两)
硼砂(一两) 片脑(一钱) 麝香(二分) 海螵峭(二钱) 珍珠(一钱) 血竭(三钱) 乳香 没药(各一
钱) 研极细末,以后黄连膏子和剂,捏成锭子,净火磨化点。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锦囊洗眼神方
和剂黄连膏子
属性:黄连(八两) 当归 龙胆草 芍药 大黄 黄柏 黄芩 川芎 生地黄 白芷 防风
木贼 羌活 红花 薄荷叶 菊花(各等分)
用水七八碗 浸药三日,煎成膏子,和前药成锭子。
x又方x
治眼赤肿作痛,用生地酒浸,捣烂浓涂眼上。又用草乌、南星、干姜、桂枝为末,醋调贴两足心。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锦囊洗眼神方
羊肝丸
属性:治目疾内障。
夜明砂(净淘) 蝉蜕 木贼(去节) 当归(一两,酒洗) 羊脏(四两,煮熟或生用)
以羊肝去筋膜,水煮,捣烂和丸。
此足厥阴药也。蚊食血之虫,夜明砂皆蚊眼也。故能散目中恶血而明目。木贼轻扬而善磨,
木故能平肝散热而去障。蝉性善蜕,故能退翳。当归能入厥阴养血而和肝,用羊肝者,羊性属火,
取其气血之属能补气血,肝则性冷,故引诸药入肝以成功也。
x一方x
治一切翳障神效,每日用柿饼一个,谷精草五钱,水煎八分,食远服,其饼亦食之。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锦囊洗眼神方
菊睛丸
属性: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常见黑花多泪。
枸杞子(三两) 苁蓉(酒浸,炒) 巴戟(各一两) 甘菊(二两) 蜜丸,
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酒盐汤送下。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锦囊洗眼神方
简要夏枯草散
属性:治目珠痛,夜则痛甚,或用苦寒药点上反疼甚者,神效。盖夏枯草夏至阴生则枯草,纯正阳之气
以胜浊阴,补养厥阴血脉,故治厥阴郁火目疼如神不可忍也。
夏枯草 香附子(各一两) 甘草(四钱) 为末,每服一钱五分,茶清调下,才下咽即痛减。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锦囊洗眼神方
宝鉴甘菊丸
属性:治内障。凡男子肾虚,眼目昏暗,或见黑花,常服明目暖水脏,活血驻颜壮筋骨。
甘菊花 熟地(各一两) 枸杞(四两) 山药(五钱) 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
空心食后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锦囊洗眼神方
兔矢汤
属性:治疮疹人眼,及昏暗障翳。
兔矢二钱,茶清调下,或吞服,须待疮疹瘥后服之。此足厥阴阳明药也,兔者,明月之精得金之气,
其矢名玩砂,能解毒杀虫,故专能明目,又可兼治劳疳也。
飞丝芒尘入目,用陈京黑浓磨点之。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方脉耳病合参
属性:《经》云∶耳者,肾之窍也。肾主藏精
者也。故精脱者,则颊黑而耳聋。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以窍言之,水也。以声言之,
金也。以经言之,手足少阳,俱会其中也。有从内不能听者,主也。有从外不能入者,
经也。肾和则能闻五音矣。
又曰∶耳聋少气隘干者,肺虚也。又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肠胃不足,故气弱不充,伤寒及大病之后,多有此症,以补中益气汤治之。耳聋多恐
者,肝虚也。《经》云∶肝虚则目KT KT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治法用四物汤,加防
风、羌活、柴胡、菖蒲、茯神主之。
耳聋皆属于热,然有左耳聋者,有右耳聋者,有左右耳俱聋者,不可不分经而治
也。左耳聋者,少阳火也,龙荟丸主之。右耳聋者,太阳火也,六味丸主之。左右耳俱
聋者,阳明之火也,通圣散滚痰丸主之。凡有所忿怒过度,则动少阳胆火,从左起,故
使左耳聋也。有所色欲过度,则动太阳膀胱相火,从右起,故使右耳聋也。有所醇酒浓
味过度,则动阳明胃火,从中起,故使左右耳俱聋也。左耳聋者,妇人多有之,以其多
忿怒也。右耳聋者,男子多有之,以其多色欲也。左右耳俱聋者,膏粱之家多有之,以
其多肥甘也。
新聋多热,少阳阳明火多故也。旧聋多虚,肾常不足故也。一宜散风清热,一宜滋
肾通窍。故大病后耳聋,须用补阴降火,然在病后,则气血俱虚,必诊两手之脉,孰胜
而为之治。若脉大无力,或右手细小沉弱者,阳气大虚也,宜甘温之剂,仿阳生阴长
之义,少加血药佐之。若纯视为阴虚,而用滋阴降火之剂,则阳气愈弱、非惟耳聋不
痊,反增恶心胸满泄泻之患矣。
《经》曰∶肾开窍于耳。夫肾之为脏,水脏也。天一生水,故有生之初,先生二
肾,而一阴藏焉。又有相火存乎命门之中,每挟君火之势,而侮所不胜,《经》所谓一
水不能胜二火也。况又嗜欲无节,劳役过度,或中年之后,大病之余,肾水枯涸,阴
火上炎,故耳痒耳鸣,无日不作也。《经》曰∶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是以
鸣甚如蝉,或左或右,或时闭塞,然有作肾虚治而不效者,何也?此有痰火上升,郁于
耳中而为鸣,郁甚则壅闭矣。凡遇此疾,若平昔饮酒浓味,上焦素有痰火者,只作清痰
降火治之,多因先有痰火在上。又感恼怒而得,怒则气上,少阳之火,客于耳也。若是
肾虚而鸣者,亦是膀胱相火上引,故鸣必不甚,其人必多欲,当兼见劳怯之症。
有气逆而聋者,所属有二。凡手太阳气厥而耳聋者,其候聋而耳内气满也。手少阳
气厥而耳聋者,其候耳内浑浑烹烹,此皆气逆而聋也。治法宜四物汤,加降火通气之
药。然脏气逆而为厥聋,必有眩昏之症,风聋必有头痛之症。劳役伤其气血,淫欲耗其
精元,昏昏 是谓劳聋也。必有虚损之症,其声嘈嘈眼见黑花,此乃虚聋症也。
凡耳聋因湿热痰及气实者,并宜槟郎丸,或神芎丸下之。如耳湿肿痛者,用凉膈
散,加(酒炒)大黄、黄芩(酒浸),防风、荆芥、羌活主之。
耳者,虽足少阴之所主,然人身十二经络,除足太阳,手厥阴,其余十经络,皆入
于耳,惟肾开窍于耳,故治耳者,以肾为主。然心亦开窍于耳,何也?盖心窍本在
舌,以舌无孔窍,因寄于耳,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肾治内之阴,心治外之
阳,清净精明之气,上走空窍,而听斯聪矣。若二经不调,阴阳不和,皆令暴聋,然
五脏开于五部,分阴阳言之,在肾肝居阴,故耳目二脏,阴精主之。在心脾肺居阳,故
口鼻舌三窍,阳精主之。是以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凡一经一络有虚实之气入于耳
者,皆足以乱其聪明,此言暴病者也。若夫久聋者,于肾亦有虚实之异,左肾为阴,主
精,右肾为阳,主气,精不足,气有余,则聋为虚。若瘦而色黑,筋骨健壮,此精气俱
有余,固脏闭塞是聋为实,乃高寿之兆,二者,皆禀受所致也。若耳聋颊黑者,为脱精
肾惫,用安肾八味苁蓉等丸选而用之。若肾经虚火,面赤口干,痰盛内热者;六味丸主
之,此论阴虚者也。至于阳虚者,亦有耳聋,《经》曰∶清阳出上窍,胃气者,清气
元气春升之气,同出而异名也。今人饮食劳倦,脾胃之气一虚,不能上升,而下流于肾
肝,故阳气闭塞,地气冒明,邪害空窍,令人耳目不明,此阳虚耳聋,须用东垣补中益
气汤主之。有因心气虚实不调,虚则不能治其阳,下与阴交,实则恃阳强而与阴绝,
《经》曰∶至阴虚天气绝是也,宜以补心丸加减主之。更有地气冒明者,或忧愁不解,
阴气闭塞,不与阳通,或内外湿饮痞膈,其气不得升降,而耳中赤浑浑烹烹者,宜以升
阳除湿之剂主之。然以阴精阳气而论,则耳目二窍,阴精主之。阴精主者,贵清凉而恶
烦热。阳气主者,贵温暖而恶寒凉。洁古老人尝有是论,信乎耳目之不可以温补也!
《仁斋直指》云∶肾通于耳。所主者精,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得听斯聪矣。故能
调养得所,气血和平,则其聋渐轻。若不知自节,日执劳烦,不禁欲,不戒性,不戒
酒,乃爆炙浓味,虽服药无效也。
又有耳痛,耳鸣、耳痒、耳脓、耳疮,亦当从少阴正窍,分寒热虚实而治之,不可
专作火与外邪。凡耳鸣以手按之而不鸣,或少减者,真虚也。手按之而愈鸣者,火实
也。昔王万里时患耳痛,魏文靖公,劝以服青盐鹿茸,煎雄附为剂,且言此药,非为君
虚损服之,易不观易之,坎为耳痛,坎水藏在肾,开窍于耳,在志为恐,恐则伤肾,故
耳痛。气阳运动常显血阴流行常幽,血在形,如水在天地之间,故坎为血卦,是经中
已着病症矣,竞饵之而愈。
人身有九窍,阳窍七,耳目口鼻是也。阴窍二,前后二阴是也。阳气走上窍,若下
入阴位,则有溺泄腹鸣之候;阴气走下窍,若上八阳位,则有窒塞耳鸣之候。高年之
人,肾水已竭,真火易露,故肾中之气易出难收,浮赵上窍,窍内有声如蛙鼓蚊锣,是
以外入之声,与内声相混,听之不清,至年迈阴气内竭,不能上通,而失听斯聪矣。非
若少壮之人,浊阴遮蔽其窍,外声不得内人,故用菖蒲、麝香,透气导达为事也。故
治高年逆上之气,全以磁石为主,取其重能达下,性主下吸,兼用地黄龟胶群阴之药佐
之,更助五味子山茱之酸收之,令阴气自旺于本宫,而不上触于阳窍,由是空旷无碍,
耳之受声,犹谷之受响,故耳之妙用,全在虚而能受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方脉耳病合参
固本耳聪丸
属性:治心肾不足,诸虚耳聋。
熟地(四两,焙) 柏子仁(焙,去油) 人参(一两,焙) 石菖蒲(五钱,蜜酒拌,
焙) 远志肉(甘草炙,一两,焙) 五味子(七钱) 白茯神(一两,人乳拌炒) 山药(二
两,炒黄) 为末,蜜丸,早晚食前食远,白汤各服三钱。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方脉耳病合参
通气散
属性:治暴怒气闭肿胀。
茴香 石菖蒲 人参 延胡索 陈皮 木香(各一钱) 羌活 僵蚕 川芎 蝉蜕(各五
钱) 穿山甲(二钱) 甘草(一钱五分) 为末,酒调服。
治耳痛不可忍者,用磨刀铁浆滴入耳内即愈,神效。
耳诸方俱前耳病门参看。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方脉鼻病合参
属性:鼻塞不闻香臭者,俗谓肺寒,而用解利辛温之药不效,殊不知多因肺经素有火邪,
故遇寒便塞也。治法清肺降火为主,佐以通气之剂。如原无鼻塞旧症,但一时偶感风寒
而致窒塞声重,或流清涕者,自作风寒治之。然气虚之人,气弱不能上升,则鼻塞
滞,所谓九窃不通,肠胃之所生也,多服补中益气汤自通。
肺开窍于鼻,阳明胃脉,亦挟鼻上行脑,为元神之府,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
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经》曰∶天气通于肺。若肠胃无痰火
积热,则平常上升皆清气也。故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升于面,而走空
窍,其宗气出于鼻而为臭,谓阳气宗气者,皆胃中生发之气也。若因饥饱劳役,损伤脾
胃,则生发之气弱,而营运之气不能上升,乃邪塞空窍,故鼻不利而不闻香臭也。治法
宜养胃实营气,阳气宗气上升则通矣。然《难经》云∶心主五臭,肺主诸气。鼻者,
肺窍也。反闻香臭者,何也?盖以窍言之肺也,以用言之心也。若因卫气失守,寒邪客
于头面,鼻亦受之,不能为用,是以不闻香臭矣。《经》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
肺有病,鼻为不之利也。视听明而清凉,香臭辨而温暖,治法宜先散寒邪,后补胃气,
使心肺之气,得以交通,则鼻利而香臭闻矣。
鼻流浊涕不止者,名曰鼻渊。乃风热烁脑,而液下渗或黄或白,或带血如脓状,此
肾虚之症也。《经》曰∶脑渗为涕。又曰∶胆移热于脑。《原病式》曰∶如以火烁金,
热极则反化为水。然究其原,必肾阴虚而不能纳气归元,故火无所畏,上迫肺金,由是
津液之气,不得降下,并于空窍,转浊为涕,津液为之逆流矣。于是肾肝愈虚,有升
无降,有阳无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此最宜戒怒以养阳,绝欲以养阴,断爆炙,远
酒面,以防作热,然后假之良医,滋肾清肺为君,开郁顺气为臣,补阴养血为佐,俾火
息金清,降令肾行,气畅郁分,清窍无壅,阳开阴阖,相根据相附,脏腑各司乃藏,自换
以培其根,药饵以却其病。问有可愈者,苟或骄恣不慎,或误投凉药,虽仓扁不能使其
长生矣。
鼻为呼吸之门户,热气蒸于外则为肺风赤鼻,不独因于酒也。热气至于内,则为息
肉鼻疮,故 肉者,上焦积热,郁塞而生也。
凡鼻头白者,血亡出。赤者,血热也。盖面为阳中之阳,鼻居面中,一身之血,运
至面鼻,皆为至清至精之血。若血亡无以运,则色白而不荣,血热而沸腾,则独红而
且赤,盖肺之为脏,其位高,其体脆,性畏寒,又恶热,故多酒之人,酒气熏蒸,则为
鼻准赤,得热愈红,热血得冷则凝,污而不行,故色紫黑。其治之法,亡血者,温补
之;热血者,清利之;寒凝者,化滞生新,四物汤加酒芩、酒红花之类;气弱者,更加
(酒浸)黄 以运之,其酒 鼻,治法亦然也。久患鼻浓涕极臭者,即名脑漏。气虚
者,补中益气汤。阴虚者,麦味地黄汤。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方脉鼻病合参
菖蒲散
属性:治鼻内窒塞不能,不得喘息。
菖蒲 皂角(等分) 为末,每用一钱,绵裹塞鼻中,仰卧片时。
治鼻不闻香臭,多年不愈者,皆效。
用生葱分作三段,早用葱白,午用中段,晚用葱未段,塞入鼻中,令气透方效。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方脉鼻病合参
济世方
属性:治鼻 肉。盖 肉因胃中有食积,热痰流注,故宜兼治其本。
蝴蝶矾(二钱) 细辛(一钱) 白芷(五分) 为末,以旧绵裹药,纳鼻中,频频换之。
鼻中生肉赘,臭不可言,痛不可摇,以白矾加 砂少许,吹上化水而消,内服清湿热之药。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方脉鼻病合参
肺风红鼻方
属性:枇杷叶(去毛,蜜制,四两) 连翘(二两,去实) 栀子(四两,童便炙炒黑色)
玄参(酒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