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必然胀大,故用朴硝、水银、 砂之药,不惟使胎不胀,又能使胎形化烂,再副以行血、顺气之药,死胎即下。此
古人立方之至意也。
凡脉三阳俱盛,名曰双躯。若少阴微紧者(谓督脉),血即凝浊,经养不周,胎即偏夭,其一独死,其一独生,不
去其死,害母失胎,千金神造散主之。是方 治双胎,一胎生、一胎死者,用蟹爪以去其死,阿胶以安其生,甘草和药
性,立方之心意深远矣。
人之胃气壮实,冲任荣和,则胎得其所,如鱼处深涧,自然和畅。若气血虚弱,无以滋养,其胎终不能成宜下之,
以免其祸。然胎伤宜下、而下法最宜谨慎。如胎死腹中,心先 舌青、腹冷、口秽的确,方可用下,也必先固妊妇本元,
补气养血而后下之。如遇有不安,未能详审,遂用峻厉攻伐,能免不测之祸。此要诀云顺其自然四字,最妙。立斋亦云∶
胎果不能安者,方可议下。慎之、慎之,前贤之垂戒深矣。若欲下之,朴硝断不可少。
女科精要卷十七胎前杂症门
堕胎
属性:妊娠受胎,七日一变,今妇人堕胎,必在三月、五月、七月者多;在二月、四月、六月者少。盖诸经养胎,
脏阴而腑
阳,三月属心,五月属脾,七月属肺,皆在五脏之脉,阴常易亏,故多堕耳。如在三月曾堕,后孕至期,必乘其所虚而
三月亦堕,以心脉受伤故也,须预于二月先调其心。五月、七月亦然,必多服健脾益气养荣之药,一有胎后,日不可间
乃佳。唯一月堕胎,人所不知,一月属肝,怒则多堕,洗下体则窍开亦堕,一次既堕,肝脉受伤,下次亦堕,今之无子
者,大半一月堕胎,非尽不受孕也。故凡初交后,最宜将息,勿复交接以扰子宫,勿令劳怒,勿举重,勿洗浴,又多服
养肝平气药,则无一再之坠而胎固矣。若连堕数次,胎元损甚者,服药须多,盖久则胎元可复。其药以养荣、调气、补
肾、益脾,如四物汤去川芎、生地,换熟地,加人参、白术、陈皮、条芩、阿胶、续断、杜仲之类。如有跌扑所伤,须
逐污生新为主,佛手散最妙;腹痛加益母草,服下痛止,则子母俱安。如胎已损,则污物并下,再加童便、制香附、益
母草、陈皮,煎浓汁饮之。如从高坠下,腹痛下血、烦闷,加生地、黄 ,补以安之,如因使内腹痛下血,加参、术、
陈皮、茯苓、炙甘草、砂仁末,以保之;如胎下而去血过多,昏闷欲绝,脉大无力,用浓浓独参汤冲童便服之。小产本
由气血大虚,今当产后,益虚其虚矣,故较正产尤宜调补。
巢氏论诸经脉养胎,各三十日,而十二经中,独心与小肠不养胎,何也?心为牡脏,小肠为腑,主生血而合脉。《经》
曰∶脏直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有孕则经脉不通,所谓闭经以养胎也。是知胎以血为本,始终皆在于心,
自不当以输养分次第矣。三月之时,心包络养胎,《灵枢》云∶心包主脉。若分气及胎,脉必虚代。《经》云∶心合脉,
盖心与包,虽分二经,其实原属一脏也。若至期当养之经,虚实不调,则胎必不安,甚则下血而胎堕矣。
夫阳施阴化,胎孕乃成,胎寒则痛,胎热多惊。若血气虚损,不足以荣养其胎,则自堕矣。譬之枝枯则果落,藤萎
则花坠。有因七情太过,五火内发,火能消物而堕者;有因劳力闪挫,伤动其胎而堕者;有因怒动肝火,疏泄用事
而堕者;有因过于房事,盗泄胎元而堕者;正如风撼其树,而根本为动摇也。然小产重于大产,盖胎脏损伤,胞系腐
烂。治宜大补荣卫,生肌肉养脏气,略佐消瘀。若素有堕胎之患者,宜按症预为早治,临期补之无及也。
妊娠半产,非七情六淫,劳役房室,则无是患,故用药与正产无殊,总不外丹溪大补气血为主。如三四月前,胎未
成形而下者,名曰堕胎。至五六月后,胎已成形而下者,名曰半产。总属妊妇气血虚弱,冲任经虚,以致胎元不固,
愈迟者,而气血愈虚也,故千金保胎元不固,愈迟者,而气血愈虚也,故千金保胎丸一方最妙,而赵养葵以六味饮
加杜续、五味、阿胶尤佳,诚为安胎之圣药也。
小产不可轻视,视养十倍于正产。大产如栗熟自脱,小产如生采之。破其皮壳断其根蒂也。忽略成病者不少,因
而致死者恒多,然此症始因敛血以成胎,继因精血以长养,终因精血不足而萎堕,故瘀血甚少。倘有腹痛成块有形,
多属血虚气逆,惟加大为温补,则新者生,而瘀者去。若加消瘀破滞,则逆气愈攻而愈升,多致不救,戒之哉!况有
血虚而腹痛者,更有真阴亏损,不能纳气,以致疝瘕为患者,更有真阴亏损,不能纳气,以致疝瘕为患者,更有真阴亏
损,不能纳气,以致疝瘕为患者,更有真阴亏损,不能纳气,以致疝瘕为患者,(张)常以八味丸加牛膝、五味子者,
早晚吞服而安。
驴马有孕,牡者,近则蹄之,名为护胎所以绝无小产。人之胎系胞中,有气血以养之,静则神藏,欲火一动,则精
神走泄,火扰于中,则胎自堕矣。种玉者,可知欲而不知忌乎。
丹溪曰∶有妇经住三月后,尺脉或涩或微弱,其妇却无病,知是子宫真气不全,故阳不施,阴不化精,血虽凝,
终不成形,至产血块,或产血胞也。惟脉洪盛者,胎可不堕耳。
半产者,此气血不续而不能长养胎元也。然气血不足之中,尚有性禀偏阴偏阳,或寒或热之异,自当凭脉调
治。如阴虚内热者,而用艾、附、白术、砂仁温暖之剂,则阴道愈消,如草木之无雨露,自然枯萎也。如阳虚内寒者,
而用芩、芍凉血之剂,则脾胃虚寒,
气血益弱,犹果品春夏易生,秋冬少结也。故辨症合宜,虽大寒大热,俱可益人,《经》所谓∶应犯而犯,似乎无犯也。
女科精要卷十七胎前杂症门
胎孕不长
属性:或问∶娠妇有按月行经而胎自长者,有三五个月间,其血大下,而胎不堕者,或及期而分娩,或逾月而始生,其
理何与?按月行经而胎长者,名曰盛胎。其妇血气充盛,养胎之外,血有余故也。有数月之胎,而敌国大下,谓之
漏胎。因事触胎,动其任脉,故血下而不伤子宫也。然孕中失血,胎虽不堕,气血亦亏,多至逾月不产。曾见有十二
三月,或十七八月,或二十余月而生者,皆是血气不足,胚胎难长故耳。凡十月之后未产者,当服大补气血之药,
以培养之,庶无分娩之患。《总录》曰∶人受气于有生,十二经脉迭相滋养,凡胎处胞中或有萎燥者,由孕妇所禀怯
弱,不足自周,阴阳血气偏胜,非冷即热,胞胎失于滋养,所以萎燥不长也。惟宜资母血气,则胎有自而长矣。
女科精要卷十七胎前杂症门
胎孕变常记
属性:李时珍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七七天癸绝,此其常也。有女年十二、十三而生子,如褚记室所载,平江苏达卿之
女,年十二受孕。有妇人年至五十六十而生子,如辽史所载,亟昔妻年六十,生二男二女,此又异常之尤者也。
女科精要卷十七胎前杂症门
鬼胎
属性:人之脏脏调和,则血气充实,风邪鬼魅,不能干之。若荣虚卫损,精神衰弱,妖魅鬼精,得以感之,状如怀孕,故
曰鬼胎也。然虞天民曰∶昼之所思,为夜之所见。凡男女之性淫而虚者,肝肾相火,无时不起,故劳怯人,多梦与鬼交。
所谓鬼胎者,伪胎也,非实有鬼神,交接成胎也。即《经》所谓∶思想无穷,所欲不遂。为白淫白浊,流于子宫
之内,遂结为鬼胎。本妇自己之血液,淫精结聚成块,胸腹胀满,俨若胎孕耳。非伪胎而何?滑伯仁医验有杨氏女,
薄暮游庙,庙庑见一黄衣神人,觉心动,是夕梦与交,腹渐大如孕,伯仁诊之曰∶此鬼胎也。女乃道其故,遂与破血坠
胎之药,下如蝌蚪鱼目者,约二升许遂安。此非遇神交乎?曰∶有是事,实无是理,岂有土木为形,能与人交而有精成
胎耶?天下必无是理也。推其故,此非神之惑于女,实乃女之感于神,有以致之耳。
立斋曰∶鬼胎因七情相干,脾肺亏损,血气虚弱,失行常道,冲任有乖致之,乃元气不足,病气有余也。若见经
候不调,即行调补,庶免此症,以补元气为主,佐以行散之药。一妇经闭,八月肚腹渐大,面色或青或黄,用胎证药
不应,诊视之,面青脉涩,寒热往来,肝经血病也。面黄腹大,少食倦怠,脾经血病也。此郁怒伤脾肝之证,非胎
也,用加味归脾逍遥二药而愈。
女科精要卷十七胎前杂症门
肠覃似孕
属性:《经》云∶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瘕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
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如怀子之状,按之则坚,推之不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此气病而血未病,故
月事不断,木香通气散,大辛热之剂主之(此结气大肠为气病)。
女科精要卷十七胎前杂症门
蓄血似孕
属性:《折肱录》曰∶子媳申氏多郁怒,勿患不月,腹渐大,以为妊也。十余月勿产,诸证渐见,疑之,医者亦疑为蓄
血欲下,以体弱不胜,可暗消,久用行血调血药,竟至不起。后阅盛启东治东宫妃一案,大悔掉,永乐东宫妃
张氏,经不通者,已十越月,医以为胎也。胀愈甚,上命启东诊视,一一如见,其方皆破血之剂,下血数斗而疾平。
子媳病正与此合,当十月外既确知非妊,宜大胆下之,可得生矣。惜医者,无此胆识,不亦
伤乎!(此蓄血子门为血病)。
女科精要卷十七胎前杂症门
产前总论
属性:产前诸症,皆因胎气所致。夫胎动、胎漏皆下血,但胎动有腹痛,胎漏无腹痛,故胎动宜行气,胎漏宜清热也。恶
阻者,恶心而阻隔饮食也,肥者多因痰,瘦者多因热,宜二陈汤加减。子烦者,烦躁闷乱心神也。子痫者,痰涎潮搐,
目吊口噤也。子肿者,面目虚浮,肢体肿满也。子气者,两足浮肿也。子淋者,小便艰少也。转胞者,小便不通也。子
悬者,胎气不顺,凑心胀痛也。盖脾主运化水谷,妇人有胎则运化水谷不利而生湿,湿则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子
肿、子气者,湿也。恶阻者,痰也。子烦、子淋者,热也。子痫者,风也。子悬者,气也。转胞者,虚也。湿则渗之,
痰则消之,热则清之,风则平之,气则散之,虚则补之,总以去邪保胎为要。保胎之法,三月以前宜养脾胃,四月以后
宜壮腰肾、补血顺气,佐以清热,此大法也。然尤宜以人阴阳盛衰、气血偏胜而调之。
《简便方》治频惯堕胎,或三、四月即堕者,于两月前,
以杜仲八两、糯米煎汤浸透,炒去丝,续断二两酒浸焙干为末,
山药五、六两为末,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
怀妊受物,乃肝一脏之虚,其肝气止能生胎,无别用也,若血少不能荣其肝,则肝虚,故爱酸物。
产前安胎,白术、黄芩为妙药也。条芩安胎之圣药,俗人不知,以为寒而不敢用,反为温热之药可养胎,殊不知产
前宜清热,令血循经而不妄行,故能养胎。惟脉沉迟,脾胃虚弱者,非其所宜。
生产如抱船过坝一般,凡难产者,多由于气血虚也,有因九、十月之时不谨守者有之;有气血凝滞不转运者。故于
九个月内便须顺气调中,服达生散十数帖,临产自易也。
凡妊妇脉细匀者,是胎元已足,如果熟香飘之象也。易产。大浮缓者,是养胎而中气大虚,火气散也,难产。
故产前脉宜洪大,产后脉宜沉小。凡男女之别,以左右取,左疾为男,右疾为女。沉实在左,浮大在右,右女左男,
可以预剖。离经六至,沉细而滑,阵痛达腰,胎立时脱。半产漏下,革脉主之,弱即血耗,立见倾危。
一妇妊娠,久吐不已,诸药不受,张立后方,服之而愈。两寸俱洪大而数,右尤甚焉。金体本燥,今燥益甚矣。左
关洪弦,是肝主藏血,今无血受藏也。右关弦细而数,是久生谷气,肝家虚火来侮,因而弦数。其细者,胃气亏极之象
也。左尺细极若无,右尺洪大而疾,此皆津滋燥涸,少阴虚火上浮,厥阴郁火上达,少阳伏火上乘,燥涸之土为三火所
烁,焉能湿润化育乎。经曰诸呕吐酸皆属于热,此之谓也。具方于后,为救急治标之法。呕愈之后,仍当以六味加麦冬、
阿胶为丸,久服调理,以治其本。
条实芩(一钱二分) 麦门冬(去心三钱) 怀生地(三钱) 广桔红(盐汤泡七分) 白茯苓(一钱二分) 生
白芍药、肥白知母(各一钱二分) 甘草(二分) 白葛根(一钱,能提胃中真气,而清疏胃热故用之) 竹茹(二钱,
用鲜淡竹刮去青,取向里黄皮)
加灯心,水煎,温服即愈。
x保胎神效丸方x《锦囊秘传》
白茯苓(二两、色白坚重者用之) 真于术(一两,米泔浸一宿,去皮净切并晒干,
同黄土炒用) 条芩(酒拌炒,须拣实心细子) 香附子(童便浸二日,炒熟) 元
胡索(陈米醋拌炒) 红花(隔纸烘炒) 益母草(净叶。各一两) 真没药(三钱,
新瓦上隔火焙去油)
上各制度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日空心白汤吞服七丸。
前药不可因其丸小加至七丸之外。凡孕妇胎不安者,一日可服四五次,安则照常。如遇腹痛腰酸,或作胀坠,宜即
服之。如受胎三五月常坠者,须先一月制服,能保足月。甚至见红将坠者,急服此丸,亦能保留。谨戒恼怒、劳力,忌
食煎炒、椒辣、发气、闭气、糟味、冷水冷物,切戒心劳。每药一料,可保数胎,但服此丸,无不收效。
x茯苓丸x
治妊娠恶阻停饮,忧闻食气。
赤茯苓 人参 肉桂 干姜(泡) 半夏(洗七次焙) 陈皮 白术 葛根 甘草(炙) 枳实(去白麸炒黄,各
一两)
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
一法用黄芩为末,浓煎白术汤,调一钱服,一月余自安。
x杜仲丸x
治妊娠两、三月,胎动不安,防其欲堕,预宜服之。
杜仲(去皮, 姜汁炒去丝) 川续断(酒浸各二两)
为末,枣肉煮烂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
x胶艾汤x
治妊娠或因倒仆,胎动不安,腰腹疼痛。
熟地黄(洗) 艾叶(炒) 白芍药 川芎 阿胶(蛤粉炒成珠) 黄 当归(酒浸) 甘草(炙各等分)
用姜枣,水煎服。如虚者加人参。
x益母丸x
专治难产横逆,并安胎顺气。
益母草(五月五日采叶茎,阴干,忌铁器)
为末,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临产之时,以童便温酒化下。若气不顺,用木香人参汤。
x桑寄生散x
治胎漏经行淋漓;无病调理胎元。
当归(酒浸) 桑寄生 续断(酒浸) 川芎 白术 熟地 人参 香附(炒) 阿胶(蛤粉拌炒) 茯神(各一
钱) 甘草(炙五分)
水煎服。
x三因鲤鱼汤x
治妊娠腹大,胎间有水气。
白术(五两) 茯苓(四两) 当归 芍药(各二两)
上细 以鲤鱼一个,修事如食法煮取汁,去鱼用药四钱入鱼汁一钟半;生姜七片、陈皮少许,煎至七分,空心服下。
x一方x
无故卒下血,用阿胶(二两,蛤粉炒成珠) 生地黄(八两,捣取汁) 以清酒三升,将二味搅匀温热,
分三服饮之。
x竹茹汤x
治妊娠呕吐,头疼,眩晕。
桔红(去白) 人参 麦门冬(去心) 白术(各一两) 浓朴(姜制) 茯苓(各五钱) 甘草(二钱五分)
每服五钱,水二钟、姜五片,入竹茹如弹子大一块,煎至八分服。
x竹叶汤x
治妊娠心惊胆怯,终日烦闷,证曰子烦。
白茯苓(四两) 防风 麦门冬(去心) 黄芩(各三两)
每服四钱,水一钟、竹叶五片,不拘何时,皆可服之。
x全生白术散x
治妊娠面目肢体浮肿如水气,名曰子气。
白术(一两) 姜皮 大腹皮 陈皮 白茯苓皮(各五钱)
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一方有桑白皮。
x李氏天仙藤散x
治妊娠三月之后,两足渐肿,行步艰难。
饮食不佳,状如水气,名曰子气。
天仙藤(洗略炒) 香附子(炒) 陈皮 甘草 乌药(各等分)
为末,每服三钱,姜三片、紫苏三叶、木瓜三片同煎,空心食前服之。日三次,肿消止药。
x紫苏散x
治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
大腹皮 川芎 白芍 陈皮 当归(去芦酒浸) 紫苏叶(各一两) 人参 甘草(各五钱)
每服四钱,姜五片、葱白七寸,水煎,空心温服。
儿在腹中哭 用多年空屋鼠穴中土一块,令孕妇噙之。
x百合散x
治妊娠咳嗽,心胸不利,烦满不食,胎动不安。
川百合 紫苑 麦门冬 桔梗 桑白皮(各一两) 甘草(五钱) 竹茹(一团)
每服八钱,水煎去滓,入蜜半匙,再煎一、二沸,食后温服。
x干姜黄连丸x
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