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春追梦-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注重研究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数学经过一遍复习,我把其中的定理公式重新整理成一个小册子,条理清楚多了,就好象一堆乱麻被重新整理过一样,体积小得多了,条理也分明了,这正是把书读簿的过程;历史和地理只有增加记忆,看来没有妙法。由于我的死记硬背的能力并不好,所以学习起来有点吃力。真是鬼使神差。明明知道自己不善背,反而专拣要背的东西学,真是自投罗网。没有办法,我只好找一些我认为有效的办法。这种办法就是完全打乱教材编写的顺序,按照自己的设计重新对这两门课进行编排。所以与其说我在学习,还不如说我每天的工作是编书。地理这一科完全是以地图为线索,以图为主,在图的基础上把要背的东西图解化,这样就把枯燥的记忆变成了形象的东西。这时我当初学画画时的那点功底就派上了用场,我画的地图又快又准确,所以我的编辑工作进展十分顺利。对历史,我重新按年代进行编排,制作了一个《历史事件、年代一览表》。用一条线把课本上那些支离破碎的东西串了起来,对记忆也带来了好处。语文不是短期能提高的,到了这个时候,只有在常识和古文上下功夫,作文不希望有多大长进;外语不能增长很快,因为差得太多;政治就是死背了。
  每天我们忙得不亦乐乎,半年都没有回过家了。人的感情就是奇怪,当你不回家时,把家里的事情抛开以后,倒不太想家了。
  25、冲刺
  这时,我们进行了最后的一次模拟考试,成绩揭晓以后,我在班里考了个第二名,这次第一名是李建立。但更重要的是,命运只有在高考的考场上去决定了。
  高考在七月七日至九日如期进行。考场就设在我们学校。考试以前,细心的老师让我们提前熟悉了一下场地。实际上我们文科的考场就在学校新打的机井旁的一个新盖的教室里。
  考试的当天,全校戒备森严,公安局派来不少民警荷枪实弹地在一些重要关口站岗,平空给我们带来一种紧张的气氛。就在我们整装出发的时候,说实在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些发抖。
  第一场下来,我自觉良好。
  中午饭做得不错,还有鸡蛋,但觉得不饿,没有食欲。
  第一天过去了。
  第二天过去了。
  第三天过去了。
  一连三天的高考期间,天公作美,一直下着霏霏细雨,所以考场上一点也没有受罪,据说往年有人热得中暑。
  一直在心里惦记着的高考,就这样悄悄的过去了。此时,我们完全清醒了,明白了自己究竟干了些什么!前几天还倍感亲切的课本和复习资料,现在却如同无用的废纸。我们身上的担子一下全卸了下去。就象经过长期重负之后,那被重担已经压得习惯了的肩膀,突然把这些担子全卸去之后的感觉一样,身上空落落的,心里也空落落的,好象少了什么,好象不知所措了。
  前几天还把人们搞得忙忙乱乱的东西,现在渐渐远去,没有人再想多看它一眼。第三天晚上没有睡好,但没关系,明天就要回家了。
  再见了我亲爱的母校。
  和来的时候一样,村子里又派拖拉机来接我们,我们把行李装上车就出发了。我们觉得和来的时候心情完全不同了,我们在这两年的时间里,经过了学习的磨炼,经过了战斗的洗礼,我们长大了。
  三天的考试一直没有好天,天一直阴阴的,还下了一场不小的雨。今天的天气却特别睛朗。
  小麦早已收过了,大田里的晚庄稼正在生长之中,阳光之下,显得绿色耀眼。这就是我久违了的家乡的田野,我从小在这广阔的田野里割草、劳动,从没有离开过它半步。今天,我们久别之后又重新见面了,感到无比的亲切。这时我心里十分兴奋,不管高考的结果如何。只是想放开喉咙喊上几句,唱上几句,但我们没有这样做,我们的脸上只有微笑。
  第四节
  26、榜上有名
  高中毕业以后,我又回到了我的家乡。还是到生产队里参加劳动。反正高考已经过去了。考的怎么样,我心里没有底,所以一旦同学和乡亲们关心的询问我的高考情况时,我一律回答说谁知道能不能考上,没有十足的把握。其实在这个时候,这个问题最难回答,你既不能雄心勃勃地说没问题,也不能不给人一点希望的说估计考不上。这时我们只有一件事,就是等待,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一天中午,我从地里干活回家,正好碰上那个曾经教我画画的张爷爷。这时他也关心起我的命运来了。他也问了我同样的问题,我也给了他同样的答案。他听了这个不确定的消息以后,略微停顿了一下,然后关切地对我说:“考不上也没有关系,我正式教你画画。”
  因为这时,村里时兴画影壁墙。由于张爷爷有那个特殊技艺,所以很受乡亲们的欢迎。无论是给哪一家画,都会好吃好喝地招待他,末了还给他送点润笔的钱。所以他现在觉得这是一个生路。正因为如此,他才决定一旦我没有考上大学,就要正式的收我这个学徒。
  我说:“我一直就盼着向您学画,到时别说话不算。”
  他认真的说:“我从来是说一不二的。”
  高考以后大约过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学校里来了通知,要我们到学校里看考试分数。我们知道,一般没有超过录取分数线的,学校也就不通知了。由于通知的名单上有我的名字,证明我的考试成绩已经超过了分数线,当时我的内心十分激动。十年的苦读终于有了回报,特别是这一年来在高中生活中受的苦也没有白费。因此,第二天一早,我就和其他同学一道,骑车到学校里去。
  一路上,我们都很高兴。昨天夜里,刚刚下过一场雨,现在已经停了。从我们村到学校有二十多里路,半截是油面路,其余是土路。在经过土路的时候,由于晚上下了一夜的雨,路很滑,车子的外胎上粘上了许多泥,卡在车子的挡泥板内,推也推不动,只好走一段,清理一次,真能把人急死。我们还是坚持走完了这一段路。到了油面路上,我们就如虎添翼了,我们恨不得飞起来。
  这时,天虽还没有放晴,空气却清新得很,远处的高音喇叭传来歌声,是那首十分著名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于淑珍那清亮的歌声,更使我们增加了前进的力量。
  到了学校,我们直接找到教导处。心里有点忐忑不安的,不知道自己倒底考了多少。教导处的老师很高兴的对我说:“金柱,你考得不错,在咱们学校考了个状元。”
  我的心里一阵狂喜,没有说话,急忙接过成绩单,发现我的总分超过了录取分数线四十分。紧接着,我们就要填报志愿。我到班主任邢老师那里去,征求他的看法。他说:“你这么好的成绩,应当报一个好一点的学校。”
  当时都知道好的学校有北大和清华,还有人大。只不过这些学校太有名了,我不敢报,后来老师给我推荐了山东大学,说这个学校是全国重点,自己挑选了吉林大学,作为第二志愿。因为在此之前,我在一本刊物上见到过吉林大学的照片,那是我最初对大学的认识,是我大学梦的一部分。当时也没有想到吉林有多远,东北的冬天有多冷。真是太单纯了,做事有一股子不管不顾的样子。
  过后的两天,我们要到县城去体检。县城离我们村有近六十里的路程。前面我说过,我们这个村子正处在和另一个县的交界处,可以称作边区,当然会离县城较远。更为糟糕的是,我们村与县城之间几乎没有油面路。在这样的天气里,要到县城去,只有一条通道,就是沿着离村将近十五里以外的柏油走六十多里路到地区所在地金桃市,然后再从金桃出发,折向县城。那一段路还有五十里。也就是我们实际上要走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边,而无法通过第三个边直接到达。
  临行的那天夜里,又下了一夜的大雨,路上到处是积水。经过一连几天的阴雨天气,地里和路上的泥土已经变得十分松软了。自行车没法在上面走,就是推起来也十分费力。仍然是过一段时间就必须清理一下挡泥板里塞紧的泥。这样走太慢了。
  那天我起来的比较早,我父亲送我。最艰难的还是一开始的那段土路。根本无法前进。没有办法,我父亲只好把那辆重重的自行车扛在肩上,硬是走了一个多小时,这次把他累得够戗。我几次都想帮他一下,都被他拒绝了。
  到了油面路上,我和父亲分别后,就一直向东北方金桃市的方向骑去。其实我从小连县城都没有到过,更别提到城市去了,那时城市在我的心里只是一个梦。
  一路上,公路上还留着一片片的积水。公路两旁的树被雨水冲刷得更绿了。地里的庄稼还没有成熟,只有那春播的谷子有些泛黄了。抬眼望去,满目的绿色原野和青纱帐。雨后的空气很清凉,但由于骑得快,也不觉得冷。太阳没有露面,望远处还有些雾笼罩着。不时能听到远处石德铁路上传来的列车的鸣叫声。
  沿着这条路一边骑着,一边打听是不是快到金桃了。人们的回答都一样:一直向前骑,还早呢。大约骑了两个多小时,前面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一些高楼。我知道,金桃市快到了,不由地加快了速度。时间不长,就来到了市区。原来这就是城市,直直的马路,到处是二三层高的楼房。在市区,我一边骑,一边打听到我们县城去的路线。有一位老者说:“到前边红绿灯向南拐,一直就到了。”
  于是我按照他指给的路线一直沿着马路向南骑去。
  过了金桃市,最初并没觉得累,可是后来走到一半的时候,腿就不好使了。只好下来走一会再骑。这时又累又饿。幸好来的时候,母亲在包里给我塞了两个凉馒头,我就一边骑车,一边啃着凉馒头。这一段路真是艰难,特别是在过滏阳新河大堤的时候,几乎觉得没有一点力气了。现在我实际上已经走了一百多里路了。
  到了县城,并没有错过体检的时间。我在街在草草地吃了点东西,下午一到上班的时候,就顺利的进行了体检。
  体检过后,就又是漫长的等待,我等待着有一天,某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能寄了我们村,送到我的手中。这种情景,有时在梦里反复地出现。这种等待实际上是一个煎熬的过程。我照例是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一开始由于我的考试成绩,在村子里引起了一阵轰动,就连上工的时候,有的乡亲在路上遇到我的父亲,都会对我父亲说些祝贺的话,这时我的父亲的脸上就会露出灿烂的笑容。同样,我的心里也很自豪。当然也不少人显然是在嫉妒。在一次上工的时候,一个社员背地里对另一个社员说:“哼,还不是为了逃避劳动。都不干活,我看以后队里哪还有劳力。”这话让我听到了,觉得很不舒服。
  这个等待的时间的确有点太长了。按照一般的规律,大学都是在九月一日左右开学,所以通知书在九月以前就应当到来。其他同学的通知书已经陆续地来了,他们开始兴高采烈地准备上大学用的东西,而我的通知一直没有信息。这样,我一天比一天的着急。有一天我到学校去问一问是不是寄到了学校里,得到了否定的回答。这时我就有点沉不住气了。直到九月中旬,我所盼望的通知书一直也没到。显然事情发生了变故。
  27、曲折
  那天牛云山从学校里回来,对我说,老师让他给我捎个信,问我是不是想回校复习。实际上这个时候,我们这一届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已经回校复习了。这个消息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不能再这样等待了,我必须去问个究竟。
  第二天,我在一个亲戚的陪同下来到了地区所在地金桃市,我们班的历史老师有个亲戚正好在地区教育局工作。我们打听到教育局的宿舍,在他的家里找到了他。他见了我们,问明情况,对我们说:“考学的事怎么不早说,早说了还可以给你盯着点,按你的成绩应当被录取,肯定是被别人顶了。都到这个时候了,招生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了,我也没有别的办法。”
  随后,我们又找到地区教育局的招生办公室。那个地方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胡同里。只有几间平房。进去以后,一位中年妇女接待了我们。我把我的情况一说,她马上说:“是有这么个名字,好象前两天刚刚把档案退回来。现在只能是地区录取了,你要想上地区师专的话,估计没有问题。”
  我说:“我不上地区师专,我不知道大学为什么没有录取我。”
  她说:“我们也不清楚。现在的事情也很难说。”
  这时旁边的另一位中年妇女站了起来,说:“现在的招生工作也真是不象话,这么高的分数不能录取。你到省里去,我借给你十斤粮票,就找省招办,他们不录取你,你就在他们的办公室里吃住。”
  听了这些话,我的心里酸酸的,事情的真相知道了一些。于是,第二天,我就在那位亲戚的陪同下找到了省招生办。
  省招生办公室在教育厅旁边的一座楼上,招生办有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女同志接待了我们。我又把我的情况对他说了一遍。
  她说:“不可能吧,你这么好的分数,应当被录取。”
  然后,查了一下退档记录。上面有我的名字。她说:“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也不太清楚。这样吧,现在招生工作已经快结束了。外省来招生的人员都回去了,要想上学,只能从本省几所大学想办法。我替你反映一下。”
  由于这位同志说话相当客气和负责任,所以我并没有吃住在招办,而是在附近的一家小旅馆住了下来。这家小旅馆的房钱很便宜,一天的价钱仅有七角钱。在离家以前,家里给了我二十多元钱,除去来时的车票,现在已经不到二十元了。我那位亲戚把我留下之后,就回去了。于是为上学我开始了在省城的奔波。
  离家门之前,家里给了我一个亲戚的地址,班主任邢老师给了他一个同学的地址。于是在我不去招生办打听情况的时候,我找了这两个人。我的一个远房亲戚现在在省人民银行当副行长,有一定的权利和社会关系。我首先找到他们家。那是一个个子不太高,但有些发胖的五十多岁的人,很有派头。我自报了家门,并把我来的目的告诉了他。他一听,很生气,说:“上学的事是大事,你不要着急,我先了解了解情况,一定给你想想办法。”
  听了这话,我的眼里涌出了泪水。
  过后,我又找到了邢老师那位同学,他在省教育厅高教局当处长。这也是一个权力很大的部门,而且正好能为我帮上忙。到了高教局,我打听到他的办公室。敲门进去后,见到有个身材魁梧的人站了起来,问我有什么事。我把邢老师的信交到他的手里。他认真地看了看说:“你是找对地方了。不过现在招生办想扩招也没有指标,我在指标上为你想想办法,招生办那边勤催着他们点。”
  在此以后的这段时间里我每天几乎都是在这三个地方不停地来来往往。我的亲戚告诉我:“我原来在部队时有一个部下,现在在省经济学院当学生处的处长,他也许有点办法。你看上经济学院怎么样。”
  我说:“行。”
  于是我就把希望寄托在那所大学了。
  那真是一段十分难熬的日子。不知不觉,我已经在省城呆了十天了。我不知这种等待会在什么时候结束。所以我必须省着花钱。在这十天之中,每天都是在街上买几个馒头吃,然后到旅馆里喝些开水。多亏了地区招办的阿姨借给我十斤粮票,不然这些日子就要挨饿了。
  在第十一天,我又到了省招办。那天接待我的同志说:“你的事办得很顺利,现在省经济学院答应录取你了。你在这里也那么长时间了。你可以回去等通知。”
  我说:“真的吗。”
  她认真的说:“是真的。”
  于是当天下午我分别到亲戚家和高教局的处长那里去了一趟,都从他们那里得到肯定的答复。我向他们道了谢,随后就到旅馆里结了帐,决定今天晚上就坐火车返回去。在上火车以前,我到一家小饭馆里要了一碗馄饨吨,自己犒劳了自己一顿,觉得那真是人间少有的美味。
  火车运行三个小时以后,我在金桃火车站下了车。这时,火车站的的大钟正好指向夜里十二点。出了车站,我有点傻眼,见前边有个旅社,就进去了。值班台上有个妇女在那里打瞌睡。我上前问:“同志,还有没有空床。”
  那个妇女停止了磕睡,看了看我,没好气地说:“你看现在都几点了,哪里还有空床,真是。”
  于是我悻悻地走了出来。我想现在是十二点,到天亮也就还有五六个小时,不如逛逛金桃市的夜景。于是我就沿着主要马路,向前慢慢地走着,就象散步一样。
  马路的一旁亮着昏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