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猜测,米诺斯是被他的父亲宙斯授命才登上王位的,当时,宙斯来到他在艾达山的山洞将人们聚集到一起宣布了他的圣谕。'23'后来,当他去世以后,他便同欧西里斯一样,成为冥府里的一位判官。《奥德赛》中的主人公尤利西斯曾在言语中谈及到访过这块蒙荫之地:
在那里我见到了米诺斯,大名鼎鼎的宙斯的子嗣;
他手握金杖,位列冥府判官席之上;
判官们依次问话,侃侃而辩,不胜其忙,
厅内站立者有之,端坐者亦有之,好个济济一堂,
气势恢宏的对开大门赫然敞开,从不关张。'24'
这就是他所描述的米诺斯——这位叫作米诺斯的国王——在继承克利特王位这件事上一直饱受争议。
为了强调至尊无尚的王权,他自称天神授予了他一切权力。因此,他恳求海神波塞冬从海里给他送来一头公牛,为此,他许诺将供奉牺牲祭祀。然而,当这头美丽的公牛出现在米诺斯的眼前时,他不禁深深地迷恋上这头野兽,于是他私自将其换为己有。这件事波塞冬知道以后勃然大怒,为了惩罚米诺斯,他先是令那头公牛发疯,然后使之与米诺斯的妻子帕西法尔(Pasiphaë;)媾合,并产下一个半牛半人的怪胎,被称作弥诺陶洛斯(Minotaur)。
于是,米诺斯必须为弥诺陶洛斯专门修建一处居所,并不得不为它供奉祭品。因此,米诺斯雇来代达罗斯——一位技艺精湛的雅典工匠'25',在从埃及到雅典的中途,也就是克诺索斯修建了一所迷宫,使它与另一座位于米瑞斯湖(LakeMœ;ris)附近的宫殿极为相似。当这项工程完成以后,米诺斯设计将代达罗斯困在迷宫当中,但被帕西法尔王后秘密解救出来。然后代达罗斯为自己和儿子伊卡洛斯(Icarus)装上翅膀,两个人一起飞越过爱琴海,但是由于伊卡洛斯飞得离太阳太近,以至于绑缚在他身上的翅膀上面的蜡被熔化掉,于是他失身跌入伊卡洛斯海中——这也便是这片海的得名由来。幸好代达罗斯最终平安着落在意大利的库迈(公元前750~1025意大利那不勒斯以西的古城),他在那里为太阳神阿波罗竖起一座神殿,并将自己的翅翼供奉给他。'26'
另外,伊卡洛斯的命运同巴比伦神话中的伊塔那(Etana)也十分相似;在《可兰经》的传说中,他是尼姆罗德(Nimrod);而在印度古代梵语史诗《罗摩衍那》(Ramayana)中,他又是神鹰揭路荼(Garuda,类似大鹏金翅鸟)的儿子。伊塔纳与尼姆罗德都是骑在鹰背上升入天空,而他们坐骑的翼梢均被太阳灼伤,而在人们的假想中,那只印度神鹰也受到了类似的惩罚。'27'
此后,代达罗斯到西西里岛寻求庇护,并在那里受到科卡罗斯(Cocalus)国王的热情招待。为此,米诺斯派出一支庞大的远征军前往西西里岛以追捕代达罗斯,显然,他已下定决心,必置其死地而后快。但在那里,他却遭到科卡罗斯及其女儿们的背叛和谋杀。为此,当地建起一座神庙以纪念女神阿芙罗狄蒂(Aphrodite)。
第五章 克里特:遗失的亚特兰蒂斯(5)
此前,米诺斯还曾颁布法令,雅典每年要向克里特供奉七对童男童女供弥诺陶洛斯飨食。
这条法令之所以被强加到雅典人的头上,是因为他们曾出于怨愤而将米诺斯与帕西法尔所生的儿子安德鲁吉奥斯(Androgeos)杀害,因为他在雅典城邦的博弈中击败了他的所有对手。
起初两年,这些被用作祭祀的活人贡品是由雅典下面的附属城邦来出。但最后有一位英雄挺身而出,他就是忒修斯,
他发誓要将自己的生命,
奉献给挚爱的祖国雅典,
为了殉葬的大船从此不必再
载着那些无辜的生命前往克里特海岸。'28'
于是,在第三年,他带着他在雅典城中的贵族儿女一同驾船驶往克里特。当他一到克里特,便被通知他必须独自一人赤身裸体进入那所迷宫,在那里他将被弥诺陶洛斯吃掉。'29'这时,他向女神阿芙罗狄蒂求助,在女神的帮助下,使一位美丽的克里特公主爱上了他,她便是米诺斯的女儿——阿里阿德涅(Ariadne)。她偷偷给了忒修斯一把魔剑,用这把剑能够杀死弥诺陶洛斯,又给他一个线团,通过它能够使这位大英雄从迷宫中解脱出来。当他穿绕那些错综复杂的通道时,便解开了那个线团。结果当然是,他杀死了弥诺陶洛斯,将雅典从这种残忍的活人进贡赋役中解救出来。阿里阿德涅与他一起踏上了返回雅典的征程,但忒修斯却将她抛弃在纳克索斯岛(Naxos,基克拉迪群岛中的最大岛,位于爱琴海南部)。
今天,每当人们提起这段传说,都会想起雅典要臣服于克里特法令的那段时光——雅典人必须要交出一些男人女人作为斗牛士,让他们在克诺索斯的斗牛场上惨遭屠戮。根据太阳神话理论的解释,米诺斯就是太阳,而帕西法尔则是月亮;或者弥诺陶洛斯是太阳,而那个迷宫则是黑夜里的星空,迷宫里那些错综复杂的路径都是围绕着月亮布局的。
赫西奥德、荷马、修西得底斯以及希罗多德不约而同地都提到只有一个米诺斯——宙斯的儿子,伟大的立法者。但是狄奥多罗斯'30'与普鲁塔克(希腊历史学家,约公元46—120年)'31'则向我们描述了另一种版本的米诺斯,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雅典人民的压迫者,当然也是克里特的国王,并从海神波塞冬那里得到了公牛。此外,还有一部分考古学家认为,米诺斯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被用在圣经中代表法老王的一个皇家头衔,从这重意义上说,克里特的每一任统治者都曾经是一个米诺斯,就像每一任埃及国王都是一个欧西里斯一样。另外还有人认为,米诺斯只是一个流行甚广的王位名称而已,就如同拉美西斯之于埃及或凯撒之于罗马一样。
但不管怎样,最主要还是因为源远流长的希腊神话给予了克里特充分的肯定,将其视为前希腊文明和宗教的源泉,正因如此,才激发了后来的考古学家们决意在这座海岛上进行挖掘。在下一章,您将会看到针对这一神话假想在岛上进行的风起云涌般的考古试验,而其结果也没有辜负世人的期望,甚至远远超过最乐观的猜想。
脚注
'1'该文出现在1912年11月17日出版的《伦敦要闻》上,该报现已停刊。
'2'见第一章。
'3'《伦敦要闻》,1912年,12月8日。亦可参看盖基(Geikie)所著的《太平洋海底及其探源》、《大洋时代》、《史前欧洲》及《欧洲人类的古迹》等书目。
'4'详见赫尔教授和J。W。斯宾塞教授所著的《北大西洋的次大洋地文学》(伦敦,1912年),及赫尔教授在《伦敦要闻》报上1912年12月1日所著文章。
'5'在更新世时期。
'6'《美洲生物的分布和起源》。
'7'一段巨大的年代间隔——或许数百万年——将渐新世时期从最早的更新世时代的文化阶段中剥离出来。
'8'《英国博物馆铜器时代古器指南》,第110、111页。
'9'《穿越南墨西哥》,H。Gadow(1908年);美洲人类文化学研究署,E。弗尔斯特曼,《公牛》,第28页(1904年)。
'10'《蒂迈欧篇》,第六节。
'11'1909年,2月19日。
'12'第十三节。
'13'《克利蒂亚斯篇》,第十五节。
'14'《希律王》,第一卷,第173页。
'15'《埃及神话与传说》,第248…251页。
'16'同上,第349…350页。
'17'在公元前1200至1190年间。
'18'《斯特雷波》,第十卷。
'19'《修西得底斯》,第一卷,第4页。
'20'《奥德赛》,第十九卷,第170页。
'21'《希罗多德》,第一卷,第2页。
'22'同上,第四卷,第45页。
'23'《斯特雷波》,第476页。
'24'《奥德赛》,考珀译,第十一卷,第696…700页。
'25'《修西得底斯》,第一卷,第4页。
'26'《维吉尔》(古罗马诗人,公元前70…公元前19年),第六卷。
'27'《巴比伦神话与传说》,第165页。
'28'《卡图卢斯》,第64页(马丁译)。
'29'《古典神话传说》,第182页。
'30'第四卷,第60页。
'31'《忒修斯》,第20页。
第六章 神圣的克诺索斯之殿(1)
在克里特的早期发现——“残旧传说”如何被“披上新装”——在克诺索斯的惊世发现
——著名的岩洞壁画“侍酒者”(theCup…bearer)——前希腊人而非巴比伦人——埃及教科书中的凯弗提尤(Kheftiu)——腓尼基人的蓝色染艺来源于克里特——“遗失的亚特兰蒂斯”人的蓝色长袍——米诺斯的王宫与议事厅——法官如何判案——神圣公牛的石膏浮雕——早期宫殿的遗迹——走进克诺索斯——岛上王国的“木墙”——王国官员、神职人员与家庭成员——女王中央大厅的壁画——“戏院”里的拳击和舞蹈——克里特人与苏美尔人的排水系统——荷马史诗中的腓尼基人即克里特人?——从《奥德赛》中看宫廷生活——神祠与岩洞中的祭祀贡奉——维多利亚女王与古代遗俗——神圣的动物与图腾——蛇女神与女祭司——克里特女人如何穿衣——希腊与马耳他人的十字架——伊希斯(古代埃及司生育和繁殖的女神)的星形符号。
关于克里特的历史,一直以来,书中总是习惯于这样介绍,“它始于英雄或神话时代。历史学家和诗人们告诉我们有一位叫做米诺斯的国王,他存在的年代是在特洛伊战争以前。然后就是那些世人皆知的关于弥诺陶洛斯、忒修斯以及阿里阿德涅的故事。”但太阳符号象征主义者们仍然热衷于在史诗古籍中出现的各色传说。
关于谢里曼在迈锡尼与提林斯的发现,很久以来在学界就存在争议,但这一切在一位克里特本地人从克诺索斯挖掘出带有明显迈锡尼特征的几个坛子和一些陶器碎片后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显然,它又重新唤起人们对那些消逝许久的古老文明的怀念。在一些考古学家(包括谢里曼博士与多普菲尔德博士)对这块古文明遗址进行初步考察后,确信这是一座古代宫殿的遗址,它部分地使用了石膏作为建筑材料,深藏在陈年的残砖碎瓦下面。然而,在当时,他们却无法得到当地领主以及土耳其政府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挖掘工作显然很难有序进行。这件事在W。J。斯蒂尔曼(W。J。Stillman)先生的记录中能够得以证实,他认为,这些废墟正是那座著名迷宫的残迹,但在当时却没有引起人们的多少关注。
1883年,一些住在岛上东部的农夫偶然在底克泰里安(Dictæ;an)山洞发现了古代祭祀器物,而那座山洞此前一直是被他们用作羊圈的。他们把发现的这些器物拿到集市上变卖,没想到购买者络绎不绝,一时间这股争购克里特古董的商业旋风在当地迅速飙升起来。于是,考古学家们再次被吸引到这座岛上,但是在这座山洞前的考古挖掘却并未再能取得任何突破。这也使得当初发现它们的那些农夫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更加努力地四处挖掘,并且随着他们工作的不断进展,考古学家们也越来越确信很可能这座岛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考古工作研究的对象。1894年,亚瑟·埃文斯先生(ArthurEvans)与贺加斯先生(Hogarth)来到克里特岛,他们考察了克诺索斯的旧址与底克泰里安山洞。但由于当时岛上正掀起一股强劲的反抗土耳其政府的运动,所以他们的工作开展得也很不顺利。尽管如此,亚瑟先生仍然能够影响人们对于克诺索斯地下出土文物的购买,并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坚信在这里将会收获另一个伟大发现。在当时,最令他心动的是刻在一些石膏块上的属于迄今仍未破解的史前文字系统的神秘符号。但是,直到1900年,他才能够通过购买下克诺索斯的全部遗址的方式,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挖掘工作。
在此期间,有更多的考古学家对底克泰里安山洞进行了深入的考古研究,因为洞穴内部具有非常奇特的复式结构。工作的确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一些刻有文字的石碑和其他发现相继出土,但所有的研究工作在1897年全部被迫停止,当时,人们发现它的上层洞穴开始坍塌,并被不断落下的碎石塞满。此外,由于岛上政治方面的不安定因素,外国人连在这里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就更不用说在一个安静的氛围下对古代文物进行挖掘工作了。
但是,在1900年,亚瑟·埃文斯先生在克诺索斯,贺加斯先生在底克泰里安山洞,两人分别在两地几乎同时取得超乎想象的突破性进展。他们实现了一个实质性突破,那就是完全揭开了一个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的面纱,与此相比,早先发现的迈锡尼文明只能算作这个文明下的一个分支。自从25年前,谢里曼在寸土未动的情况下就宣称发现了阿伽门农及其同伴的墓葬以来,考古学界还再未取得过如此重大的发现。正如阿斯奎斯先生(Asquith)在雅典举行的一次英国学校捐赠仪式的年会上发言所说,'1'“这是对那些怀疑论者的又一次有力抨击。那些被勉强拼凑起来的古老神话如今重又焕然一新。人们猜测这座山是宙斯在劳作后休憩的场所,而奠定人类法学原理的米诺斯所创造的那座宫殿,则正被从神话的迷雾中剥离出来,还原为它可能存在的真实面目。”
作为一位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亚瑟·埃文斯先生从1900年3月登上克里特岛开始,就得到邓肯·麦肯奇博士的协助,麦肯奇博士此前凭借其对米洛斯岛(Melos)的挖掘工作而名噪一时,此外,参与协助埃文斯这项工作的还有雅典英国建筑学院的法伊夫先生(Fyfe)。总之,埃文斯为此组建了一支相当庞大的团队,经过他们不懈的努力,终于在当年6月份这期工程行将结束时,使得克诺索斯宫的大部分得以重见天日。
在他的这一系列发现当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就是宫殿走廊与厅堂内的墙壁上用油彩描绘的壁画。这些壁画更加激发了公众对前希腊文明的兴趣,甚至超过了那座被焚毁的特洛伊古城以及在迈锡尼山洞中发现的国王的金面具。因为这里描绘的是栩栩如生的古代生命的美景,因为这是与早期圣经上记载的法老们生活在同时代的享有高度文明的欧洲人,因为他们生活在那样一个富丽堂皇甚至有些奢侈淫逸的古老的世纪,它甚至比所罗门(?…932BC,以色列国王,在位期间,发展贸易,以武力维持其统治,使犹太民族达到其鼎盛,以智慧著称于世)雇佣腓尼基的能工巧匠去装修他的庙堂宫殿还要早出许多个世纪。那么,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又是什么样子的呢?首先,可以明确一点,他们绝不是在等待希腊文明的曙光降临的面目丑陋的野蛮人,相反,他们中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是那么的容貌清秀,身材娇好,他们的装束既不同于埃及人、希腊人,也不同于罗马人。从画面上表现出来的现实主义艺术与生活样态来看,他们是古代中的现代主义。画面上那些妇人盈袖浅舒,玉臂轻展,纤腰款摆,裙裾飘飘,或许走起路来更是风姿婀娜,美轮美奂,驻足于这些图景之前,你怎么可能想到这会是来自一座克里特的宫殿,这分明就是(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巴黎风行一时的贵妇们出入的沙龙吗!
在亚瑟埃文斯先生首次向公众介绍他在克里特的考古发现时,他对其中最经典的一幅被命名为“侍酒者”的壁画进行了娓娓动听的描述。
他这样写道,“它的颜色,几乎同它在三千多年前被放进去时一样光鲜亮丽,色彩缤纷。更重要的是,这还是这支神秘的迈锡尼人的真实肖像画首次在世人面前亮相。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幅画,就被画面上那个青年的朝气蓬勃、英武俊朗所深深打动和吸引,让我不禁突然想起在经过这段一个漫长的历史记忆真空之后,那个恍如昨日的被遗忘的世界重新依稀出现在世人眼前。以至于,我对今天仍生活在克里特岛上的那些懵懂无知的劳动工人都产生一种莫名的神秘感。”
第六章 神圣的克诺索斯之殿(2)
“实际上,对于他们(指克里特岛土著居民)来说,在地层中间发现的这幅画无异于就是奇迹,他们会虔诚地瞻仰这位圣人的肖像!另外,这幅壁画的搬运本身也是一件需要特别细致而繁冗的地下工程,并且在夜间需要有人看守,于是,我们决定让团队中大家最信得过的老马诺利斯(Manolis)担任这项工作。一夜,不知何故,他竟迷迷糊糊打了个盹儿,梦里,这位怒气冲冲的神圣出现在他面前。随即他马上醒来,他意识到有一种神秘物体在自己身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