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犯罪者与动机-马丁-格文-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天,他看见一个大臣目送美女,美女走远了,那大臣还频频回头凝视。王忠肃就说:
“这个女子很有力量。”
    大臣问:“先生怎么知道呢?”
    王忠肃笑道:“这是显而易见的事,不然,您脑袋怎么总被她远远扯拉向后转呢?”

儿坐下首
    郭进很有军事才能,带兵打仗屡立战功。一次,他在城北建造房屋竣工,就设宴邀集亲
友庆贺,造屋工匠们也应邀赴宴。郭进将工匠们的酒席设置在厅东,子侄们的酒席设置在厅
西。
    有人便说:“儿子们怎能同工匠们并列在一起,而且还位处下首(古人以东为上
首)?”
    郭进指着工匠们:“他们是造屋的人。”又指指儿子们:“他们却是卖屋的人(暗含将
来败家之意),所以应该坐在造屋人的下首啊。”

妓女笑话
    举人阳少南到某县游览,同某妓女亲近相好,当时妓女还是少女,过了几年,他重新到
某县,这时他胡须老长,那女子亦成了大姑娘。
    一天,他同友人去看那女子。阳少南对她笑道:“女儿家天天亲近男人,所以容易长大
啊。”
    那女人也不甘示弱,上前捋住他的胡须笑道:“虬髯公难道也是天天亲近女儿家而变老
的吗?”
    大家听了相对一笑。觉得妓女的话虽然是笑话,其实足够使人猛然觉醒的啊!

徐晞妙答
    兵部尚书徐晞是从普通差吏出身而逐级提拔上来的。一天,他与某状元一同走进学宫,
某状元指着孔子肖像说:“你认得这位老先生吗?”
    徐晞说:“怎么不认得?可这位老先生不是科甲(参加科举考试而获取进士功名)出身
的。”某状元尴尬得难以对答。

姚江学术
    有个督学考问监生:“什么叫姚江学术?”(姚江的一家之说。)
    监生答道:“有人说姚的学术胜过江的学术,有人说江的学术胜过姚的学术,两说并
存,似乎难以分辨它们的高下和优劣。”
    督学只能啼笑皆非。

屠儿作文
    有个屠夫的儿子攻读诗书,要想做官。
    一天,他向某某太史请教文章,太史评论他的文章说:“有骨力,有斤两,放在案头
上,反复咀嚼也不讨厌。”明为赞扬,实为讽刺。
    屠夫的儿子却十分高兴,拿了文章向乡亲们夸耀。有个人忍不住向他直率地指出太史说
话的寓意,屠夫的儿子非但不听,反而生气地斥责那个说真话的人。

杜诗评文
    有个贡生善于说笑。一次,读了别人的文章引用杜甫绝句评论道:“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别人惊问原故,他答道:“上句就是指那文章——只听到它白白地叫得
好听;下句是指那文章模糊不清。”大家佩服贡生评文的技巧。

再打三斤
    有个县官整天喝得大醉。一天午后,喝完一壶酒,正要叫公差再给他买些酒来时,忽听
得外面有人喊冤枉。他非常恼怒,传令升堂,吆喝公差拿板子敲打喊冤的人。
    公差问:“打多少?”
    他醉醺醺地伸出三个指头说:“再打3斤!”

多付饼钱
    有个顾客问饼店老板:“饼多少钱一个?”
    老板答道:“一钱一个。”
    顾客一连吃了几个饼,按价付了钱。老板说:“饼是面做的,你还应付面钱。”顾客随
即付了面钱。
    老板又说:“饼不要柴草烧和水调拌吗?你还要付草钱和水钱。”顾客又立即付了草钱
和水钱。
    老板说:“饼还要人工做。”顾客又付了钱。
    顾客回到家里,想了想,笑骂自己道:“我真戆啊,付了那三种钱,就不该再付饼钱了
啊!”

报告灾荒
    荒年,农民向官府报告灾情。
    官老爷问麦子收成多少,回答说:“只有三分收成。”
    又问棉花收成,回答说:“只有二分收成。”
    再问稻子收成,回答说:“也只有二分收成。”
    官老爷大为生气:“这就有七分收成了,还来捏造欠收吗!”
    农民又好气又好笑,便说:“我活了100多岁,实在没见过这么大的灾荒。”
    官老爷问:“你怎么会有100多岁?!”
    农民答道:“我70多岁,大儿40多岁,二儿30多岁,合起来不就是吗?”
    这么一说,引得哄堂大笑。官老爷被笑得红了脸。

蔡京之孙
    宋朝的权臣蔡京有几个孙子,从没见过种庄稼。
    一天,蔡京开玩笑地问他们:“你们每天都吃白米饭,试着对我说说,这米是从哪里来
的?”
    一个孙子说:“这米是从舂米的石臼里出来的。”蔡京哈哈大笑。
    另一个孙子想:京城里的米都是用席子包运来的,所以接口说:“不对,我看见它是从
席子包里出来的。”

少陵可杀
    乾隆年间,司业(官名,协助国子监祭酒,负责监务)林谦之与正学(官名,相当于府
学的教授)彭仲举游天竺,一块饮酒论诗。两人谈到杜甫诗的妙处时,就醉醺醺地说:“杜
少陵可杀。”(可杀:真使人满意。可:可意。杀:煞。)有人在隔壁听见,便到处去告诉
别人说:“有一重大事件,林司业与彭正学在天竺谋杀人。”
    别人问:“杀的是谁?”
    这人说:“是杜少陵,不知是哪里人?”

熊掌当菜
    先生叫学生解释《孟子》中的句子“熊掌亦我所欲也”意思。
    一个学生写道:“早晨吃饭,下饭菜是熊掌,晚上吃饭,下饭菜是熊掌。”
    先生笑道:“我老夫从来没能得到一小块熊掌尝尝鲜,你却能把它当小菜吃。”学生们
哄然大笑。

不管吃醋
    海丰有个官吏叫张穆庵。一天,乘坐马车驰出官府,一个老太跌跌撞撞拦住车子告状,
说丈夫讨了小老婆不再理她了。张穆庵大笑,呵斥她让路,说:“我是卖盐官,不管人家吃
醋事!”

不白之冤
    陈句山先生已有60多岁,而头发胡须却都是黑的。
    朋友裘文达开玩笑地说:“如果用年龄为标准来衡量,您的头发胡须可说是抱冤受屈
了!”
    陈惊问原故,裘回答道:“它们蒙受了不白之冤呀。”

大人奸滑
    某宰相权势显赫。有个姓张的富人,为了攀附他,先是同他的堂弟结为儿女亲家,挤进
了做官的行列,然后又说:“现在,你的堂兄同我也是姻亲了,倘若通过你能去谒见他老人
家,真是幸运呀。”
    那堂弟说:“谒见很容易,就怕你不会说话,招灾惹祸。”
    富人说:“您只要肯教,我一定牢记不忘。”那人便教他如何寒暄,如何颂扬,并要他
复述数遍,确实不错了,便为他先行引荐,富人得以拜谒宰相。
    宰相说:“恭贺你中年开始做官,我老夫也感到光采。”
    富人一听不知如何应对,急得面红汗出,局促了好一会才说:“久仰大人老奸巨滑,被
朝廷内外敬畏。”
    宰相大怒,拂袖进房,家仆把他轰出相府。

“古砖”寿礼
    毕秋帆在陕西做巡抚,过60岁生日时,部属奉送寿礼,他全部拒收。
    有个县官派家仆送上20块古砖,砖上面刻着制作的年代,原来是秦汉的文物。毕秋帆
十分高兴,对来人说:“寿礼我概不接收,唯独你主人的东西非常称我之心,所以留下。”
    那家仆跪下如实禀告道:“我家主人为庆祝大人寿辰,特地召集工匠在县署制造石砖。
主人亲自监工,挑选这些最好的古砖呈献大驾之下。”毕公大失所望。

红面赴会
    某人平时多忌讳。家里每逢节日庆贺,他总是崇尚红色,客人如骑白马赴宴,绝不准许
牵进自家马棚。
    有个少年客人擅长说笑话,便用红粉涂敷面部赴会,主人非常奇怪。少年说:“我知道
你讨厌白色,所以我不敢用白面孔来讨没趣啊。”
    满座哄笑,主人惭愧,从此改掉了避忌的毛病。

染布工钱
    某人买了一匹布,用去150文钱,请染店将它染成青色,价钱要300文。染好后,过了
一年多都不能拿出来。染店老板倒反揪住布主的衣襟责问道:“你欠我300文染布工钱,为
啥久久不给?!我要到官府告你!”
    布主跪地求情道:“我的布钱值150文,我再给你150文,这样总可饶恕我了吧?”
    老板拿到钱后才放了他。

开挖义井
    周益公的夫人生性妒忌。一次,有个婢女为周益公看中,十分喜爱。夫人吃醋,就将婢
女绑在庭院里。
    当时,正当盛夏,周益公经过院子,婢女向他要水喝,周益公就捧出热水给她。恰巧夫
人在屏风后偷看到,大声叫唤道:“好个堂堂相公老爷,竟然为女佣人拿茶水!”
    周益公尴尬地笑道:“你没有见那些开挖义井(一种慈善事业:投资挖井解决乡里食用
水)的士绅吗?”

是瞎子诗
    唐代诗人孟浩然有首著名的五绝:“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
少。”有人拍案叫绝,不时摇头晃脑再三吟诵;偏有个人不以为然,说:“这是瞎子诗嘛。”
    听到此话的人一时哑口无言。

油著油著
    杨勤农夜里读书,有只老鼠忽然跳进书桌上的油瓶里。杨勤农慌忙拿了块木板覆盖瓶
口,只见它突然跑出,一边围着书册跑,一边仿佛像说人话的叫:“油著油著。”(有油有
油)
    杨勤农无可奈何地苦笑道:“我就躲开你吧。”
    有次,他去街市,只见人头簇拥,不能通过,便灵机一动,做出拎着油瓶的样子,连声
喊叫:“油著油著。”人们纷纷避让,他终于得以通行。

落选诗歌
    唐青臣写了一首下第(科举考试落选)诗,很是诙谐:“下第远归来,妻子色不喜;黄
犬恰有情,当门卧摇尾(表示欢迎主人归来)。”朋友们读了无不掩口而笑。

咏眼镜诗
    有人写了一首题名《咏眼镜》的诗:“长绳双耳系(古代眼镜用绳子牵攀于耳轮),横
桥一鼻跨。”
    有人看了就接口道:“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刑具)?”

诗有糖气
    有人写了首诗,自觉不错,就拿去给仲小海看。仲小海说:“诗是写得好的,可惜太甜
了点。”
    那人惊异地说:“为什么?”
    仲小海答道:“有唐(唐诗,谐音“糖”)气,怎么不甜?”
    (讥讽他模仿唐诗。)

蔡子打油
    蔡芷衫喜欢自称“蔡子”(“子”,古代时道德文章都好的男子的美称)。一次,他写
了首诗给汪用敷评论,汪看了说:
    “这不过是首打油诗哩。”
    蔡芷衫十分恼怒,说:“这是《昭明文选》正宗体裁,怎么说打油?”
    汪答道:“蔡子(谐音“菜子”)不打油,拿什么去打油?!”

妻卧僧房
    尚书霍韬想拆除寺庙建筑自家的房屋,就唆使县令驱逐和尚。
    和尚便在墙壁上题写了两句诗:“学士(霍韬是读书人)
    家移和尚寺,会元(霍韬的字号)妻卧老僧房。”
    霍韬见了内心惭愧,就取消了拆庙建房的计划。

邱生妙语
    常州天宁寺的和尚死后,寺里对前去吊丧的人,都有重礼赠送,称为“程仪”。
    有个姓钟的乡绅家里死了人,也仿效天宁寺的做法。读书人邱某因为形体矮小,人们称
之为“邱的笃”。他与钟乡绅素不相识,只因贪图钟的礼物便前去吊丧,短短几天内去了四
次,领了四次礼物。
    主人惊讶问道:“先人(对死去长辈的尊称)健在时,我们从没来往呀。”
    邱的笃说:“死人肚里是晓得我的!”众人捧腹笑倒。
    
    

嘲馆膳诗
    一个东家十分吝啬,招待私塾先生只用片肉一盘,既薄又少。先生以诗讽嘲道:“主人
之刀利且锋,主母之手轻且松,一片切来如纸同,轻轻装来没多重。忽然窗下起微风,飘飘
吹入九霄中。急忙使人觅其踪,已过巫山十二峰。”

百灵拔毛
    北方人称百舌鸟为百灵鸟,它乖巧伶俐,各样鸟音,没有一样不会。
    有个老爷非常喜爱百灵,专门雇了个小佣人喂养,还常常提了鸟笼到街上玩。某日天
热,他为百灵洗澡,嘱咐小佣人说:“小心看守好,如落下一根毛,打断你的腿!”说完就
出门而去。
    太太要支使小佣人做事,小佣人说:“小人不敢离开,要是百灵落了毛,要打断我的
腿。”老爷一向怕老婆,太太听了便把百灵从鸟笼内提出来,把毛拔光了,扔在笼内。老爷
回来,一看百灵成了光皮鸟,大怒道:“这是谁拔的?”小佣人不敢说话,太太应声道:
“我拔的,你打算怎样?”
    老爷堆下笑脸道:“拔得好,这比洗澡还凉快!”

南北吹牛
    一个北方人和一个南方人,都善于吹牛撒谎。两人相互慕名,不辞千里来相会。
    南方人说:“听说贵地很冷,究竟冷到何种程度?”
    北方人答道:“北方冷起来,撒尿要带棒棒,一撒就冻,随冻随敲,不然人与墙要冻在
一处。浴堂内洗澡,竟连人冻在盆内。”说完,反问:“听说贵地很热,究竟热到什么地
步?”
    南方人答道:“南方热起来,将生面饼贴在墙上,立时就熟。夏天,街上有人赶猪,走
不远都成了熟猪。”
    北方人说:“猪变成这样,那么人怎么受得了?”
    南方人说:“人早已化为灰尘了。”

捉糊涂虫
    有个地方官常常胡乱断案,老百姓称他“糊涂虫”,还到处张贴嘲笑他的诗:“黑漆皮
灯笼,半天萤火虫。粉墙画白虎,青纸写乌龙。茄子敲泥磐,冬瓜撞木钟。天昏与地暗,哪
管是非公。”
    他看到后,立即传令差役说:“人们都在怨恨糊涂虫,本官限令你们三天内捉三个来,
少一个不行!”
    差役只得喏喏退下,硬着头皮出去办案。忽见路上有个人头顶被包骑着马走,便问:
“喂,为啥不把被包放在马上?”
    回答说:“顶在头上,马可以省力些。”
    差役说:“这人可算糊涂虫了。”立即把他拿下。
    来到城门边,又见有个人擎着一根竹竿进城,竖拿着,比城门高;横拿着,比城门宽,
横竖不得进门,便站在那里干着急。差役想:“这人也是个糊涂虫!”也立即把他拿下。捉
了两个,还差一个,寻来寻去寻不到,只得先把两个带回。
    地方官马上升堂问案。对第一个,他判断说:“你头顶被包骑马,还说省马力,真是糊
涂!”对第二个又下判断:“你手拿竹竿进城,竖进,城门矮;横进,竿长。为什么不把竹
竿锯断?可见也是糊涂虫。”
    差役连忙跪上前禀告:“老爷,第三个糊涂虫也有了!”
    地方官问:“在哪里?把他带上来!”
    差役答道:“只等下一任老爷到来,小人马上把他捉来。”

嘴下留情
    月光下,一群人围着桌吃酒。有个馋鬼,每次上菜,人家还没举筷,他已连夹了好几筷。
    有人故意问他:“你们家乡遇到月蚀,是怎么对付的?”
    馋鬼答道:“地方官穿起官服,带领大家,设坛敲鼓,直到月亮出来才罢。”说完,也
问对方家乡是不是这么做。
    对方回答:“不,我们是求的。”
    问:“怎么求法?”
    答:“大家合掌叩头,对着天狗(迷信传说月蚀是被天狗吞吃的缘故)祈求道,阿弥陀
佛,你老人家也吃得太厉害了,请嘴下留情,留点给大家看看吧!”

不敢罗唆
    某人写信,语言罗唆。朋友劝他道:“老兄的文笔还可以,只是那些罗唆的话要去掉。”
    这人连声赞成。后来,他写信给这个朋友道:“前些时候,承蒙您正确的教诲,十分感
激和钦佩。从此,我万万不敢用繁冗罗唆的话来打扰您了。”
    写完后,他另外在“万”字旁边加了几行注解:“这个‘万’字是方字上面没有那个点
的那个‘万’字,就是简笔的那个‘万’字。本来我要恭恭敬敬地书写草头大写那个‘萬’
字,因为笔划太繁,就写了简笔字。总之,信写得很草率不恭,还望多加谅解,是幸。”

白字县官
    有个县官不大识字。一天坐堂审案,师爷递给他的状子上有三个人的名字:原告郁工
来,被告齐卞丢,证人新釜。
    县官看了“郁工来”的名字,喊道:“都上来!”三个人听了,急忙跑到堂前听候发
落。县官生气地说:“我喊原告,干啥一齐来?”接着,他看了“齐卞丢”的名字,又喊
道:“齐下去!”三人听了,又急忙退到堂下。县官更恼火了,说:
    “喊被告,为啥一齐下去?!”
    师爷见状不敢直说,便打圆场道:“原告名字另有一种念法叫郁工来,不叫‘都上
来’;被告名字也另有念法,叫齐卞丢,不叫‘齐下去’。”
    县官问:“那证人的名字,另一种念法叫啥?”
    答道:“新釜。”
    县官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