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人要遵守规定和法律呢?
“真是愚蠢的问题。你必须遵守规定,不然就会受到处罚。”费迪的爸爸听到他的问题时说。
“是的。可是如果我穿过咱们门前的草坪,有谁来罚我呢?你会为此减少我的零用钱吗?”
“这个,因为草坪的事情可能不会。”爸爸说,“可你一定还记得,当你们小的时候,如果走进草坪,瓦劳施特谢克先生就会揪你们的耳朵。”
费迪非常不爱听家里人说“当你们小的时候怎么怎么……”这样的话。尤其是妈妈说“哦,你小的时候多可爱啊!”,费迪一听就想吐。
但是刚才说的关于修理工瓦劳施特谢克先生的事是真的。他总是留意不让小孩子踩在草坪上。如果谁被他抓住了,就少不了要挨骂,有的还要被揪住耳朵。费迪还清楚地记得,他的朋友马克思因为被瓦劳施特谢克先生抓住并告诉了家长而被关在家里很长时间。因此,费迪和他的伙伴们小的时候都很怕瓦劳施特谢克先生,更确切地说是都很怕被瓦劳施特谢克先生处罚。
“一直是这样吗?”费迪问,“在很多被禁止的事情上,并没有像瓦劳施特谢克先生看管草坪那样的专人来负责啊。”
“当然一直是这样。”爸爸说,“这是使我们国家正常运转的一部分啊。谁做了被禁止的事情,就要受到惩罚,所以才有警察和监狱。正因为没有人愿意受到惩罚,大家才会遵守规定,这样就好了。”
“为什么好呢?一个人被处罚了,因此他就遵守法律了?”费迪问。
这个问题让爸爸想了一下。然后他说:“比如拿了别人的东西就要受到处罚。”
“是崭新的吗?”
“拿你的自行车来说,如果有人偷走了它,你会希望那个人受到惩罚的。”
“在我看来,小偷一定不会被抓进监狱。”
“我不这么看。”爸爸说,“小偷不会在乎什么事情是不是被禁止了,如果他比你强壮,他就会轻而易举地把你的东西拿走,而你对此做不了什么。可是小偷知道,如果警察来了,无论他怎么强壮都帮不了他,所以在做的时候会再三考虑。”
“这真的管用吗?”费迪问。
“这非常管用。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偷你的自行车。”爸爸看起来对自己的答案非常满意。费迪必须承认他说得对,确实没有人偷自己的自行车,尽管那车非常高档。
这就是人为什么遵守规则的基本原因:可以避免惩罚。自行车和警察之间的关系费迪明白了,可关于草坪呢?关系并不一样啊。爸爸好像遗漏了什么。“那么怎么解释八月份的事情呢?”费迪记得很清楚,瓦劳施特谢克先生每年的八月份都会去度假。而费迪他们小时候也最喜欢八月,因为他们可以做想做的事情,在院子里踢球,在草坪上奔跑。那时候真太好了,因为学校放假,有很多人都在家。
即便没有处罚,人也要遵守规定吗?
“我可以在那段时间不管是不是禁止,如果这只和处罚相关的话。”费迪觉得好笑。当瓦劳施特谢克先生没有去度假,没有生病,没有去买东西,或者没去别的什么地方的时候,一条规定才会被遵守。也就是说,一条规定是否被执行,不是因为这条规定本身,而是取决于瓦劳施特谢克先生的假期。
“胡说八道。”爸爸说,“对警察来说可不是这样,他们一直都在。”对于爸爸的说法,费迪并不反驳。
妈妈有着另外一种解释:人不能践踏草坪有另一个原因。每一个规定都有一个意义。尽管妈妈的解释让费迪差点笑出来。妈妈说:“如果人在草坪上跑来跑去,草就坏了,那样房子前面的地就光秃秃的,很难看。”这太没道理了,他只是穿过草坪去取自行车,这样就会把草坪弄坏?那在体育场里的呢?球员们在上面踢球,破坏力可比费迪大得多。他们在草地上跑、跳、打滚、铲球,可尽管这样,体育场里的草长得还是很好。“这可不能算是理由。”费迪说,“你只要去看看球场,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直到姑奶奶克拉辛来做客的那天,费迪也没真正弄明白。那天他约了朋友一起去踢球,当他要出门的时候妈妈叫住了他:“你要干嘛去?你是知道的,我们要陪姑奶奶克拉辛一起在公园里散步。”
“我不去!”费迪说。他无法想象在公园里无聊地散步的样子,尤其是和妈妈和戴着可笑的大帽子、因为耳背所以大声说话的姑奶奶一起。如果他看见了朋友们,一定会跑开。
“你和我们一起!就这样。”妈妈一点也没给他反对的机会。
公园里有亭子,如果人们想从那里走到湖边去,就要绕一段路,或者直接从草坪上穿过去。在草坪上,可以看见有一条很明显的被踩出来的路。在这条路上的草都倒了。
“就因为走的人多了,所以这里的草都坏了。”妈妈说。费迪不能相信。如果是真的,那球场上的草被人踩来踩去的,怎么还那么好?
“这是因为,”妈妈说,“一个星期只举行一场比赛,而一周中其余的所有时间都用来维护草坪,让草坪得到恢复。”
费迪想,如果每天只在房子前面的草坪上走几次,可能也没有什么关系吧。
“是的,如果不再禁止在草坪上穿越,那其他的住户也会从草坪上走。穿过草坪去扔垃圾就会少走不少路。少走路对于一个手里拿着垃圾袋的人来说是有诱惑的。”妈妈说。
“你说得对。”
“你看到了吗?”妈妈说,“你认为一条没有必要遵守的规定,并不是真的没有意义,只是你没有意识到。所以人还是应该遵守规定的。”
《谎言长着红耳朵》 第二部分不能践踏草坪—为什么人要遵守规定?(2)
费迪觉得妈妈的解释比以前所说的解释要好得多,可是如果一个规定确实没有意义呢?
“那么,关于学校前面的交通指示牌呢?”费迪问妈妈。
“你是什么意思?”妈妈说。
费迪解释了他的意思:去年他们从意大利度假回来,由于路程很长,当他们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三点了。整个城市空空荡荡的,费迪在穿过城市的时候没有看到一个人。他回家一定要路过一条街,他的学校就坐落在这条街上。因为学校有很多学生每天出出进进,所以这条街的限速是三十公里。那里立着很多交通牌,可费迪的爸爸开得很快,时速超过了五十公里。费迪觉得不对,并问了爸爸。爸爸有些不耐烦地说:“这个时候,而且现在又是放假,这里不会有一个学生。所以没有必要控制在三十公里的速度内。”
“必须要限制自己的速度,即使人们认为在这个时间里,这样的规定没有意义。”他对妈妈说。
“这不一样。”妈妈说,“这是再清楚不过的了,所以你爸爸不用减速。”
费迪觉得这没有道理:“可是你一直在说,遵守规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不能准确地知道,它是不是真的没有用。那么爸爸就应该在回家的路上保持三十公里的时速。”
“问你爸爸去。”妈妈说。
费迪稍后一些时候问了爸爸,得到的答案是“规定也有例外的时候。”爸爸说,“就这么简单。”
费迪还是没有明白。到底遵守规定是重要还是不重要呢?最后他去找了舅舅夫里德。
即便没有惩罚,而且人也没有看到规定背后的
意义,人还是要遵守规定吗?
费迪走出来,绕过草地去取他的自行车,然后骑到舅舅家。
“进来,费迪,这太好了。”舅舅打开门看见他的时候说,“我不跟你握手了,我的手太脏了。我正在给一座我昨天从跳蚤市场买的钟做清洁呢。”费迪看到那钟的时候有点吃惊,他在邮局见过一个类似的,可他从没在一个人家里见过。它那么大,不光显示具体时间,还显示日期,包括年、月、日和星期。
“你拿这钟做什么?”费迪问舅舅。
“我喜欢它。我还没想好把它挂哪呢。不过你肯定不是为了这个来的。”舅舅说,“你想喝点什么?我这里没有可乐,可我有一种非洲的茶,你应该尝尝。”舅舅这里总有些稀奇古怪的饮料,费迪在家从没见过。总的来说,这些饮料费迪都非常喜欢,可能是因为这些饮料是舅舅给的。喝了一杯以后,舅舅说:“开始说吧,我接着忙我的。”
安东像往常一样使劲地蹭着费迪,嘴里使劲地咬着它的玩具。费迪把事情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包括修理工、爸爸、妈妈。在讲到学校门前限速的时候,舅舅开心地笑了;在说到爸爸的那句“规定也有例外的时候”,舅舅摇了摇头。在费迪讲完了以后,舅舅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说:“你现在想知道,是不是有一个共同的理由,来解释人为什么遵守规定?即便规定没有什么意义的时候。”
费迪点点头,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茶的味道怪怪的,可一点都不难喝。
“你总是给我带来意外。”舅舅说,“我没想到我的姐夫会做出这样的事。”费迪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舅舅有的时候会这么说,可一问他是什么意思,他马上就会说:“哦,没什么。”一有什么涉及到费迪的爸爸,他总是这样。舅舅走进厨房,把手洗干净并擦干。安东抬起头看着他,看到他没走远,就又开始使劲地咬自己的玩具了。舅舅走到自己书柜前,找了一会儿,取出来一本书。
“也许苏格拉底的故事能对你有帮助。”舅舅终于说,“你知道苏格拉底是谁吗?”
费迪摇了摇头。
《谎言长着红耳朵》 第二部分不能践踏草坪—为什么人要遵守规定?(3)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非常有名的哲学家。哲学家是想知道一切,并探索事情原因的人。就像你现在这样。”费迪不知道该说什么,但他可以肯定,现在的感觉非常好。
“苏格拉底生活在,让我想想,两千四百年前。他最特别的就是他什么都没有写下来。”
“那我们今天怎么知道他说过了什么呢?”费迪问。
“因为他的两个学生,色诺芬和柏拉图写了很多关于他的事情。尤其柏拉图自己就是一个大哲学家。他甚至写了人们常说的对话录,记录了苏格拉底和很多人的谈话内容。就因为这个苏格拉底才被后人所知晓。那本书里,苏格拉底指出了人们错误的思想并告诉了他们真理。这有点像你和你爸妈的谈话。”
这个比喻让费迪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舅舅接着说:“这个对话录里面有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接下来,你能理解吗?很多人暴露了自己的错误之后都会觉得不舒服。”
“那是当然的。”费迪说,“你也会觉得不舒服。”
“这个……你说得对。”舅舅说,“这个问题对苏格拉底来说是灾难性的,因为人们害怕年轻人受他的影响,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年轻人像他那样思考,提出问题,这对那个时代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人们把他带到法庭上,指控他不敬仰国家的神,而尊敬另一个神,从而导致年轻人堕落。”
“咳,这也不是什么大的罪过啊。”费迪说。
“今天听起来,这个罪名很滑稽。”舅舅说,“可在那个时候足够判一个人死刑的了。”
“天哪!”费迪说,“后来呢?”
“因为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用他的理论挑衅法官,结果真的被判了死刑。苏格拉底并没有犯什么真正的罪行却被关进了监狱,并在那里等待行刑。他有个朋友名叫克里托去看他,想劝说他逃跑。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了,逃跑的计划准备好了,守卫已经贿赂了,路线也查看完了,可是苏格拉底不同意。”
“为什么呢?”费迪问。
“苏格拉底首先要求克里托向他证明,逃跑在道德上是说不通的。因为死刑的判罚是在法律程序下做出的,而逃跑是违背法律的,同时也是违背国家规定的。换句话说,苏格拉底要克里托先向他证明,人必须要遵守规定。这和你的问题是一样的。不是吗?”
费迪点点头。
“克里东没能说服苏格拉底,因为他抓住了最重要的东西,法律和规定。苏格拉底认为,如果有了一次违背法律,那么就会有所有法律都被破坏的时候,进而所有法律秩序甚至国家就完了。随后的结果就可能是彻底的混乱,没有人愿意这样,因为所有人都在国家的庇护之下。这就好像你爸爸举的自行车和警察的例子。这不仅仅是关系到一件事情,而是关系到所有的法律。”
费迪开始明白了:“苏格拉底的意思是,如果他不遵守法律的规定,那么其他人同样也可以违反法律。”
“没错。”舅舅说,“如果没有警察,你会对想偷你自行车的贼说什么?”
“把手拿开!这是我的车,你不能就这么把车拿走了。”费迪边思考边回答说,“可如果所有人不遵守规则,那么那个贼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是你的车,可我不管,因为没人在乎什么法律。’这个时候我没什么可反驳的,因为我同样也不遵守规则。”
“太对了!”舅舅高兴地说,“你明白了苏格拉底的用意。”
“还有一点我没弄明白。”费迪说,“在著名的苏格拉底维护法律和我走过草坪之间是有区别的。没有人会对我是不是走过草坪感兴趣。”
“在现实中,你说的是对的,但在理论上,两件事是一样的。”
“嗯……,”费迪说,“苏格拉底最后怎么样了?”
“苏格拉底接受了判决,并被处死。他甚至是自愿喝下了毒药。”
“真的?”费迪说,“只是为了原则?我真不知道按照原则来生活是不是会更好。”
《谎言长着红耳朵》 第三部分有什么是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吗?(1)
真正的英雄
——有什么是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吗?
舅舅夫里德站在梯子上说:“有你帮助我真是太好了。我自己怎么也完成不了这个。”他边说边把钉子钉在天花板上。费迪站在下边扶着梯子。地板上放着舅舅想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
“这盏灯可有些年头了。我曾见过这样的灯。”他一边仔细打量着地上的灯一边说。这灯比他们两个人加起来还要大。把灯吊上房顶的时候,它差点掉下来摔坏了。镀铬的,亮晶晶的灯柱向不同的方向伸出14个支架,托住14个巨大的白炽灯泡。它并不是太重,但是因为太大了又有那么多支架,实在不好处理,所以舅舅才在把灯吊上顶棚的时候请费迪来帮忙。
费迪看了看周围说:“你应该把安东一起叫来帮你。”那条狗刚才在他们两个人之间跑来跑去的,后来舅舅把它赶到窝里去了。它现在就坐在那里,好奇地向这里看着。它看到他们两个忙上忙下的,却不让自己参与,就以为做了什么好玩的游戏,正觉得伤心呢。
“你来我这帮忙没有影响你的安排吧。”舅舅问。“没有,没有,一点都没有。”费迪马上认真地说。他非常乐意来帮舅舅。在舅舅这里他总能遇到新奇的有趣的事情。而且他原本也是要来找舅舅的,他有一个问题要问舅舅夫里德。“上个星期,你对我解释了规则和法律的意义。”
“是的,怎么了?”舅舅问道。
“我们在语文课上讲了一段中世纪的戏剧。这戏倒是和我们的语文老师卡内尔先生很般配。他们一样那么老,那么无聊。他常说现在的学生多笨啊,过去的戏剧出色啊。在课上,我们必须分角色读那个戏,他一再强调我们要读得有感情,要有声有色。可所有人都快睡着了。他可能是看见我昏昏欲睡的样子,所以特意问我对这个戏是怎么理解的。”
“到底是哪部戏?”
“是这样的一部戏。故事发生在古希腊。有人在战争中被杀了,和他作战的国王禁止有人埋葬那人的尸体。可死者的姐姐不能忍受把尸体暴露在野外让鸟来吃掉。同时这也是违背天神的意愿。于是她悄悄地埋葬了尸体。国王为此大发雷霆,要对违背命令的姐姐进行审判。”
“哦,你说的是《安提戈涅》这部戏啊。”
“你知道这部戏?”费迪惊讶地说。
“当然,那可是相当有名的戏啊。”舅舅说,“然后呢?接着说。”
“卡内尔先生想知道我都从中读到了什么,要看看我是不是真正理解这部戏的意义,也就是姐姐把弟弟的尸体埋了,没有遵守国王的法令。”
“还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