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科正骨心法要旨-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四内治杂证法
肌肉作痛
属性:伤损之证,肌肉作痛者,乃荣卫气滞所致,宜用复元通气散;筋骨间作痛者,肝肾之气伤也,用六味地黄丸。 
x六味地黄丸x 
熟地黄(八两) 山萸肉(去核,四两) 怀山药(四两) 牡丹皮(三两) 泽泻(三两) 茯苓(三两) 
共为末,炼蜜丸桐子大,空心,白汤服三钱。 
x复元通气散x(方见伤损内证) 

卷四内治杂证法
骨伤作痛
属性:伤损之证,骨伤作痛者,乃伤之轻者也。若伤重,则或折、或碎,须用手法调治之,其法已详列前篇。此乃 
磕蹦微伤,骨间作痛,肉色不变,宜外用葱熨法,内服没药丸,日间服地黄丸自愈矣。 
x没药丸x 
没药(去油) 乳香(去油) 川芎 川椒(去闭口及目) 芍药 当归(各半两) 自然铜(火 淬七次,二 
钱半) 
上为细末,用黄蜡二两熔化,入药末搅匀,丸弹子大,每服一丸,酒一盅化开,煎五分热服。 
x葱熨法x(方见囟骨伤) 
x地黄丸x(方见肌肉作痛) 

卷四内治杂证法
胸腹痛闷
属性:伤损之证,胸腹痛闷者,多因跳跃捶胸, 
闪挫举重,劳役恚怒所致。其胸腹喜手摸者,肝火伤脾也,用四君子汤加柴胡、山栀;如畏手摸者,肝经血滞 
也,用四物汤加柴胡、山栀、桃仁、红花;若胸胁闷痛,发热晡热,肝经血伤也,用加味逍遥散;若胸胁闷痛,饮 
食少思,肝脾气伤也,用四君子汤加芎、归、柴、栀、丹皮;若胸腹胀满,饮食少思,肝脾气滞也,用六君子 
汤加柴胡、芎、归;若胸腹不利,食少无寐,脾气郁结也,用加味归脾汤;若痰气不利,脾肺气滞也,用二陈 
汤加白术、芎、归、山栀、大麻、钩藤钩。如因过用风热之药,致肝血受伤,肝火益甚,或饮糖酒则肾水益虚, 
脾火益炽,若用大黄、芍药内伤阴络,反致下血。少壮者,必成痼疾;老弱者,多致不起。 
x加味归脾汤x 
黑栀(一钱) 牡丹皮(一钱) 人参(一钱) 黄 (炙,一钱五分) 白术(炒,一钱五分) 茯神 
(二钱) 枣仁(炒,一钱五分) 当归(一钱) 木香(五分) 远志(去心,八分) 圆肉(二钱) 甘 
草(炙,五分) 
引用姜、枣,水煎服。 
x二陈汤x 
陈皮(一钱五分) 半夏(制,二钱) 茯苓(二钱) 甘草(五分) 
引用姜,水煎服。 
x六君子汤x 
即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各一钱五分。 
引用姜、枣,水煎服。 
x四君子汤 四物汤 加味逍遥汤x(俱见伤损出血) 

卷四内治杂证法
胁肋胀痛
属性:伤损胁肋胀痛之证,如大便通和,喘咳吐痰者,肝火侮肺也,用小柴胡汤加青皮、山栀清之;若胸腹胀痛, 
大便不通,喘咳吐血者,乃瘀血停滞也,用当归导滞散通之。《内经》云∶肝藏血,脾统血,盖肝属木,木胜 
侮土,其脾气必虚。宜先清肝养血,则瘀血 
不致凝滞,次壮脾胃,则气血充盛。若行克伐,则虚者益虚,滞者益滞,祸不旋踵矣。 
x当归导滞散x 
川大黄(一两) 当归(二钱五分) 麝香(少许) 
上三味,除麝香另研外,为极细末,后入麝香令匀,每服三钱,热酒一杯调下。 
x又方x 
川大黄 当归(各二两) 
上共为细末,每服三钱,不拘时,温酒调服。 
x小柴胡汤x (方见瘀血泛注) 

卷四内治杂证法
腹痛
属性:伤损腹痛之证,如大便不通,按之痛甚者,瘀血在内也,用加味承气汤下之;既下而痛不止,按之仍痛,瘀 
血未尽也,用加味四物汤补而行之;若腹痛按之反不痛者,血气伤也,用四物汤加参、 、白术,补而和之;若 
下而胸胁反痛,肝血伤也,用四君子汤加芎、归补之;既下而发热,阴血伤也,用四物汤加参术补之;既下而恶 
寒,阳气伤也,用十全大补汤补之;既下而恶寒发热者,气血伤也,用八珍汤补之;下而欲呕者,胃气伤也,用 
六君子汤加当归补之;下而泄泻者,脾肾伤也,用六君子汤加肉果、补骨脂补之;若下后手足俱冷,昏愦出汗, 
阳气虚寒也,急用参附汤;若吐泻而手足俱冷,指甲青者,脾肾虚寒之甚也,急用大剂参附汤;口噤、手撒、遗 
尿、痰盛、唇青体冷者,虚极之坏证也,急用大剂参附汤,多有得生者。 
x加味承气汤x 
大黄 朴硝(各二钱) 枳实 浓朴 当归 红花(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酒各半,煎服。 
x参附汤x 
人参(或五钱或一两) 制附子(或三钱或五钱) 
引用姜,水煎服。 
x四君子汤 四物汤x(俱见伤损出血) 
x六君子汤x(方见胸腹痛闷) 
x八珍汤 十全大补汤x(俱见瘀血泛注) 

卷四内治杂证法
少腹引阴茎作痛
属性:伤损而少腹引阴茎作痛者,乃瘀血不行,兼肝经郁火所致。宜用小柴胡汤加大黄、黄连、山栀服之。待痛势 
已定,再用养血之剂,自无不愈矣。此病若误认为寒证而投以热药,重则必危,轻则损目,治者宜慎之。 
小柴胡汤(方见瘀血泛注) 

卷四内治杂证法
腰痛
属性:伤损腰痛、脊痛之证,或因坠堕,或因打仆,瘀血留于太阳经中所致,宜地龙散治之。 
x地龙散x 
地龙 官桂 苏木(各九分) 麻黄(七分) 黄柏 当归尾(各二钱五分) 桃仁(九个) 甘草(三钱五分) 
上水煎,食前服。 

卷四内治杂证法
眩晕
属性:伤损之证,头目眩晕,有因服克伐之剂太过,中气受伤,以致眩晕者;有因亡血过多,以致眩晕者。如兼腹 
胀呕吐,宜用六君子汤,兼发热作渴不思饮食者,宜十全大补汤。 
x六君子汤x(方见胸腹痛闷) 
x十全大补汤x(方见瘀血泛注) 

卷四内治杂证法
烦躁
属性:伤损之证,烦躁而面赤口干作渴,脉洪大按之如无者,宜用当归补血汤;如烦躁自汗头晕,宜用独参汤;如 
烦躁不寐,宜用加味归脾汤;如烦躁胁痛,宜用柴胡四物汤;如 
亡血过多烦躁者,宜用圣愈汤。 
x加味归脾汤x(方见胸腹痛闷) 
x当归补血汤 圣愈汤x(俱见发热) 
x柴胡四物汤x (即四物汤加柴胡、黄芩。方见伤损出血。) 
x独参汤x(方见伤损出血) 

卷四内治杂证法
喘咳
属性:伤损之证而喘咳者,若因出血过多,面黑胸胀,胸膈痛而发喘者,乃气虚血乘于肺也,急用二味参苏饮, 
缓则难救。若咳血衄血而喘者,乃气逆血蕴于肺也,只宜活血行气,不可用下法,宜十味参苏饮治之。 
x二味参苏饮x 
人参(一两) 苏木(二两) 
水煎服。 
x十味参苏饮x 
人参 紫苏 半夏 茯苓 陈皮 桔梗 前胡 葛根 枳壳(各一钱) 甘草(五分) 
引用姜二片,水煎服。 

卷四内治杂证法
昏愦
属性:伤损昏愦乃伤之至重,以致昏愦不知人事,宜急灌以独参汤。虽内有瘀血,断不可下,急用花蕊石散内化 
之;盖恐下之,因泻而亡阴也。若元气虚甚者,尤不可下,亦用前散以化之。凡瘀血在内,大便不通,用大黄、 
朴硝;血凝而不下者,须用木香、肉桂二三钱,以热酒调灌服之,血下乃生,怯弱之人,用硝、黄而必加木香、 
肉桂同煎者,乃假其热以行其寒也。 
x花蕊石散x 
石硫黄(四两) 花蕊石(二两) 
上二味合匀,用瓦罐一个,入药在内,封口,外用纸筋盐泥周遭固济,候泥干,安四方砖上,书八卦五行 
字,用炭十斤笼叠周匝,自午时,从下着火渐渐上彻,直至经宿炭尽 
火冷,又放经宿,罐冷取出研细,用绢罗罗过,瓷盒收贮。每服三钱,以童便调服。 

卷四内治杂证法
作呕
属性:伤损作呕,若因痛甚,或因克伐而伤胃者,宜四君子汤加当归、半夏、生姜;因忿怒而肝伤者,用小柴胡汤 
加山栀、茯苓;因痰火盛者,用二陈汤加姜炒黄连、山栀;因胃气虚者,用补中益气汤加生姜、半夏;因出血过 
多者,用六君子汤加当归。 
x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x(俱见伤损出血) 
x小柴胡汤x (方见瘀血泛注) 
x二陈汤 六君子汤x(俱见胸腹痛闷) 

卷四内治杂证法
作渴
属性:伤损作渴,若因亡血过多者,用四物汤加人参、白术,如不应,用人参、黄 以补气,当归、熟地以补血, 
或用八珍汤。若胃热伤津液者,用竹叶黄 汤;如胃虚津液不足,用补中益气汤;如胃火炽盛,用竹叶石膏汤; 
若烦热作渴、小便淋涩,乃肾经虚热,非地黄丸不能救。 
x竹叶黄 汤x 
淡竹叶(二钱) 人参 黄 生地黄 当归 川芎 麦冬 芍药 甘草 石膏( ) 黄芩(炒) 半 
夏(各一钱) 
水煎服。 
x竹叶石膏汤x 
竹叶(三把) 石膏(一斤) 人参(三两) 甘草(炙,二两) 麦冬(一升) 半夏(半升) 粳米(半升) 
引用生姜,水煎服。 
x四物汤 补中益气汤x(俱见伤损出血) 
x八珍汤x(方见瘀血泛注) 
x六味地黄丸x(方见肌肉作痛) 

卷四内治杂证法
秘结
属性:伤损之证,大便秘结,若因大肠血虚火炽者,用四物汤送润肠丸,或以猪胆汁导之。若肾虚火燥者,用六味 
地黄丸;若肠胃气虚,用补中益气汤;若大便秘结,里实气壮,腹痛坚硬者,用玉烛散。 
x润肠丸x 
大黄 当归尾 羌活(各五钱) 桃仁 麻仁(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空心,白汤送下。 
x猪胆汁导法x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法醋少许,以灌谷道内,如一时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x玉烛散x 
生地黄 当归 川芎 赤芍药 大黄(酒浸) 芒硝 
引用生姜,水煎服。 
x四物汤 补中益气汤x(俱见伤损出血) 
x六味地黄丸x(方见肌肉作痛) 

卷四内治杂证法
挟表
属性:伤损之外挟表邪者,其脉必浮紧,证则发热体痛。形气实者,宜疏风败毒散;形气虚者,宜加味交加散, 
或羌活乳香汤以散之。 
x疏风败毒散x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羌活 独活 桔梗 枳壳 柴胡 白茯苓 白芷 甘草 紫苏 陈皮 香附 
上生姜、生地黄煎,入酒和服。 
x加味交加散x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生地黄 苍术 浓朴 陈皮 白茯苓 半夏 羌活 独活 桔梗 枳壳 前胡 柴胡 
干姜 肉桂 甘草 
上生姜煎服。有热者,去干姜、肉桂。 
x羌活乳香汤x 
羌活 独活 川芎 当归 赤芍药 防风 荆芥 丹皮 续断 红花 桃仁 乳香 
上生地黄煎服。有热者,加柴胡、黄芩。 

卷四内治杂证法
补遗方
属性:x补损续筋丸x 治跌打仆坠,骨碎筋断肉破,疼痛不息。 
当归(酒洗,五钱) 川芎 白芍(炒) 熟地(各三钱) 广木香 丹皮 乳香(去油净) 没药(去油净, 
各五钱) 骨碎补 自然铜 红花 瓜儿血竭(各三钱) 朱砂(五钱) 丁香(一钱) 人参(一两) 虎骨 
(酥油炙,二两) 古铜钱(三文)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淡黄酒、童便化服。 
x补损接骨仙丹x 治证同前。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炒) 熟地 补骨脂 五灵脂 广木香 地骨皮 防风(各五钱) 乳香(去油净) 
没药(去油净) 瓜儿血竭(各一钱) 
上锉一处,用夜合花树根皮五钱,同入大酒壶内,加烧酒同煮,一炷香,取出温服。 
x止血定痛生肌散x 治伤损等证,失血过多,或因克伐致血气耗损,恶寒发热烦躁。 
乳香(去油净) 没药(去油净) 龙骨(各三钱) 血竭(二钱) 黄丹(飞过,五钱) 香白芷(二钱五分) 
软石膏( 去火毒,一两) 潮脑(少许) 
共为细末,瓷器盛之,每以糁患处,止痛生肌。 
x敷跌打青肿方x 
生栀子同飞罗面捣涂之,以布缠裹,拔出青毒即消。 
x回阳玉龙膏x 专敷跌打损伤,气虚寒冷。 
草乌(炒,二钱) 南星(煨,一两) 军姜(煨,一两) 白芷(一两) 赤芍(炒,一两) 肉桂(五钱) 
共为末,葱汤调搽,热酒亦可。 
x太乙膏x 治伤口不收,贴之生肌长肉。 
香麻油 当归 生地 生甘草 
三味入油内炸枯,去渣,再以丝棉滤净, 
再入净锅,熬至滴水不散,入炒飞黄丹八两,又用慢火,熬至滴水成珠,取起少顷,入白蜡、黄蜡,各一两,微 
火再熬,取起少定,入去油净乳香、没药各五钱搅匀,收瓷器内,过三宿可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